CN107256372A -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6372A
CN107256372A CN201710610498.7A CN201710610498A CN107256372A CN 107256372 A CN107256372 A CN 107256372A CN 201710610498 A CN201710610498 A CN 201710610498A CN 107256372 A CN107256372 A CN 107256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witch
keep medium
serial data
digital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04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6372B (zh
Inventor
岩谷心太
斋藤晴久
千岛良辅
畑山裕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dai Inc
Band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da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dai Inc filed Critical Bandai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256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6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6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6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housing of the card connector
    • G06K7/00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housing of the card connector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rrect insertion of the card, e.g. end detection switches notifying that the card has been inserted completely and correct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5Storage media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game information, e.g. video game cartrid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pins operating electric contacts
    • G06K7/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pins operating electric contacts controlling electric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该信息保持介质能够相对减少对所保持的信息误识别的情况。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信息保持介质(2)及信息读取装置(3)。信息保持介质(2)具有单位数据部(11)的二维排列,在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中设置有用以形成数字码的标记(13),且在Y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相互不同。信息读取装置(3)针对每个单位数据部列检测标记(13)并产生数据串,且基于针对单位数据部列的各者而产生的数据串的群来读取数字码。在信息读取装置(3)设置有第二检测部(22),且仅在从第二检测部(22)输入有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产生数据串,该第二检测部(22)通过信息保持介质(2)而动作,并输出控制数字码读取动作的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分案申请的相关信息
本案是分案申请。该分案的母案是申请日为2014年11月26日、申请号为201410693871.6、发明名称为“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信息保持介质,即,将在游戏中可利用的多个数字码作为与其对应的凹凸部而保持,在安装至游戏装置的安装部时,基于设置在安装部的开关是否被凹凸部按下而读取凹凸的组合,从而使游戏装置读取与其对应的数字码(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信息保持介质的凹凸部是将数据信号部分与同步信号部分并列排列而成,且该数据信号部分与同步信号部分分别由凹部与凸部的组合构成,当将信息保持介质插入至游戏装置中时,凹凸部的各凸部按下开关。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210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信息保持介质的凹凸部的同步信号部分只不过是指示特定出数据信号部分的凸部是否已按下开关的时序,其本身并不表示任何信息。因此,如果能够去除同步信号部分,并代替其进而设置第二数据信号部分,则能够增加凹凸部可表现的信息量。然而,在凸部连续的情况下,由于前一凸部与后一凸部的分界线的辨别仅通过开关成为断开而进行,因此如果使凹凸部相对于开关移动的速度变快,则有将前一凸部与后一凸部误识别为一个凸部的顾虑。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该信息保持介质能够相对减少对所保持的信息误识别的情况。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信息保持介质的特征在于,其是保持可通过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数字码者,且包括:多个标记,用以形成所述数字码,且设置在第一方向及与该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单位数据部的排列中;且该信息保持介质伴随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而安装至所述信息读取装置,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排列中的末尾的单位数据部列所设置的所述标记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在其他单位数据部列所设置的所述标记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保持介质中,也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有三个以上所述单位数据部,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的所述第一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至少在二个部位相互不同。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保持介质中,也可将所述标记构成为形成在介质正面的凸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保持介质中,也可进而包括驱动部,用于伴随该信息保持介质向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安装,而使该信息读取装置进行所述数字码的读取动作;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信息读取装置侧的导引部卡合的导引部,且所述导引部兼用作所述驱动部。
另外,本发明的信息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其是读取保持于所述信息保持介质中的数字码者,且包括:安装部,伴随所述信息保持介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而安装该信息保持介质;第一检测部,针对每个所述单位数据部列而检测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信息保持介质的所述标记,并输出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信号;以及处理部,基于从所述第一检测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且基于针对所述单位数据部列的各者而产生的该数据串的群来读取所述数字码。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读取装置中,也可为所述信息保持介质的所述标记为形成在介质正面的凸部,且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检测部包含通过所述凸部按下的开关而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读取装置中,也可进而包括:动作部;及存储部,将用以使所述动作部动作的动作数据与所述数字码建立关联而存储;且所述处理部从所述存储部读出与所读取的所述数字码对应的动作数据,并基于该读出的动作数据而使所述动作部动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读取装置中,所述动作部也可输出包含声音或发光中的至少任一者的演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相对减少对所保持的信息误识别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的构成的图。
图2(A)、(B)是表示图1的信息保持介质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将形成在图2的信息保持介质的单位数据部的排列中的标记图案替换为“1”或“0”的二值数据而成的数字码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信息读取装置的功能区块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信息读取装置的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从图1的信息读取装置的第一检测部输出的检测信号及从第二检测部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7(A)-(F)是示意性地表示基于图6所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的数据串的存储器存储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1的信息读取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9是表示通过图1的信息读取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10是表示将数字码与通过图1的信息读取装置输出的各种声音数据建立关联而成的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从图1的信息读取装置的第一检测部输出的检测信号及从第二检测部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的构成。
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信息保持介质2,保持数字码;及信息读取装置3,读取信息保持介质2所保持的数字码。
在信息读取装置3设置有安装信息保持介质2的安装部4。信息读取装置3读取安装于安装部4的信息保持介质2所保持的数字码。
在图示的例子中,信息保持介质2形成为模仿列车的形状,且伴随向与列车的行进方向对应的方向(Y方向)的相对移动而插入至安装部4,从而安装至安装部4。另外,信息保持介质2伴随向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相对移动而被从安装部4拔除,从而从安装部4卸除。
在安装部4设置有一对导引部5a、5b、滑块6、卡合销7、及操作按钮8。
导引部5a、5b是用以引导信息保持介质2的Y方向的相对移动,沿Y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设置,且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
滑块6设置在其中一个导引部5a的侧部,且在Y方向上可移动地被支撑。滑块6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与信息保持介质2卡合而被向Y方向推入。另外,滑块6被未图示的推压构件向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压,从而在信息保持介质2被从安装部4拔除时将信息保持介质2向拔除方向按压。
卡合销7用以使信息保持介质2留置在安装部4,被设置为可突出及没入,且被未图示的推压构件向突出方向推压。卡合销7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结束而突出,从而与信息保持介质2卡合。由此,信息保持介质2抵抗滑块6的按压而被留置在安装部4。
操作按钮8用以使卡合销7没入,当卡合销7伴随对操作按钮8的操作没入时,卡合销7与信息保持介质2的卡合被解除。由此,信息保持介质2被滑块6按压而从安装部4被推出。
图2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的构成。
信息保持介质2包括:介质基体10,形成为模仿列车的形状;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设置在介质基体10的背面10a;及一对导引部12a、12b,同样地形成在背面10a。
导引部12a、12b沿Y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设置,且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通过导引部12a、12b分别卡合于安装部4的导引部5a、5b,信息保持介质2在向安装部4的插入中被向Y方向引导。另外,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其中一个导引部12a在其前端抵接于滑块6,从而将滑块6向Y方向推入。
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保持数字码,设置在导引部12a、12b之间,且在X方向(第一方向)及Y方向(第二方向)上呈二维状排列。在图示的例子中,单位数据部11在X方向上设置有三个,且在Y方向上设置有三个,但X方向及Y方向的各方向上的单位数据部11的设置数量并无特别限制。
在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中,形成有用以形成数字码的多个标记13。在图示的例子中,标记13构成为具有特定的高度的凸部,且根据标记13的有无而分别对单位数据部11赋予“1”或“0”的二值数据,由此,形成数字码。
图3表示将形成在图2的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中的标记图案替换为“1”或“0”的二值数据而成的数字码。
包含在X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单位数据部11的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各者,包含至少一个标记13而构成。
而且,在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Y方向的排列中,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相互不同。例如当单位数据部列14a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为“有、无、无”,且对应的数据串为“1、0、0”时,单位数据部列14b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为“无、无、有”,且对应的数据串为“0、0、1”而相互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数字码内,不包含相同的数据串。也就是说,在一个数字码内,与表示“1、0、0”的数据串的单位数据部列相邻的单位数据部列不会成为表示“1、0、0”的数据串的单位数据部列,且“1、0、0”的数据串不会出现两次,因此信息读取装置3的控制部26在读取出这样的数据串的情况下可判断出读取错误。即,可容易地判断读取错误。
信息保持介质2以Y方向的排列的一端侧的单位数据部列14a作为前导而插入至安装部4,从而安装至安装部4。以下,将单位数据部列14a称为前导单位数据部列,将另一端侧的单位数据部列14c称为末尾单位数据部列。
图4表示信息读取装置3的功能区块,图5表示信息读取装置3的第一检测部及第二检测部的构成。
信息读取装置3包括:第一检测部20,检测形成在信息保持介质2的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中的标记13,并输出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信号;处理部21,获得从第一检测部20输出的检测信号并读取信息保持介质2的数字码而执行各种处理;第二检测部22,输出控制处理部21的读取数字码的动作的控制信号;及电源部23,对信息读取装置3的各部供给电力。而且,处理部21包含动作部24、存储部25、及控制部26而构成。
动作部24构成为可输出包含例如声音或发光中的至少任一者的演出,在图示的例子中,包含扬声器27而构成为可输出包含声音的数据。
存储部25包含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且存储将控制部26执行的程序、或赋予至信息保持介质2的各种数字码与使动作部24输出的各种声音数据建立关联而成的表格等。
控制部26包含例如微处理器等处理装置,根据存储于存储部25的程序而动作,且综合控制信息读取装置3的各部的动作。
第一检测部20包含通过设置在信息保持介质2的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中的标记13按下的开关SW1、SW2、SW3而构成。开关SW1、SW2、SW3设置有与信息保持介质2的X方向的单位数据部11的设置数量相同的数量,且在电路基板28的正面上沿X方向排列,该等可动部在导引部12a、12b之间露出在安装部4上(参照图1)。
开关SW1、SW2、SW3的各者在通过标记13按下的期间成为接通(ON)状态而输出高电平(High level)的检测信号,在利用标记13进行的按下被解除后自动地上升,并在上升的期间成为断开(OFF)状态而输出低电平(Low level)的检测信号。
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或从安装部4的拔除,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依序通过开关SW1、SW2、SW3上。每当一个单位数据部列通过开关SW1、SW2、SW3上时,与通过的单位数据部列的标记图案对应的开关成为接通状态,从开关SW1、SW2、SW3输出与标记13的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信号。
控制部26针对每个单位数据部列而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来产生数据串。在本例中,开关SW1、SW2、SW3以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检测信号的方式构成,控制部26以在信号电平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分配“1”数据,另外在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分配“0”数据的方式构成。因此,例如针对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有、无、无”而产生“1、0、0”的数据串(参照图3)。然后,控制部26基于针对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各者而产生的数据串的群来读取信息保持介质2的数字码。
第二检测部22输出控制控制部26的读取数字码的动作的控制信号。第二检测部22包含如下部分而构成,即包含:滑块6;滑动部30,与滑块6连动;及开关SW4,通过滑动部30按下。开关SW4设置在电路基板28的背面,滑动部30在Y方向上与开关SW4并列配置。
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滑块6通过信息保持介质2的导引部(驱动部)12a被向Y方向推入。当滑块6被向Y方向推入时,滑动部30也向相同方向移动。滑动部30伴随向Y方向的移动,一面将开关SW4按下一面在开关SW4上滑动。
开关SW4在被滑动部30按下的期间成为接通状态而输出控制信号,且在利用滑动部30所进行的按下被解除后自动地上升,并在上升的期间成为断开状态而不输出控制信号。
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滑动部30的Y方向上的长度L1,比信息保持介质2的从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的终端至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始端为止的距离L2(参照图2)大,且在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从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至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各单位数据部列的标记13的期间,从开关SW4连续地输出控制信号(即,开关SW4成为接通状态)。
控制部26在从开关SW1、SW2、SW3输出检测信号时,仅在从开关SW4输出有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即,仅在开关SW4成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然后,控制部26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或从安装部4的拔除,将针对每个单位数据部列而依序获得的数据串存储于在存储部25中确保的存储器区域。
进而,滑动部30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的标记13之前开始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即,开关SW4成为接通状态),且在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标记13的期间停止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部26在从开关SW4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上升及下降的时序,基于来自开关SW1、SW2、SW3的检测信号而检测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开始、插入结束及从安装部4的拔除结束,并执行与插入开始、插入结束及拔除结束的各者对应的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从开关SW4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上升的时序来自开关SW1、SW2、SW3的检测信号均为低电平,则控制部26检测为插入开始,另外,如果在从开关SW4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下降的时序来自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任一开关的检测信号为高电平,则控制部26检测为插入结束。另外,如果在从开关SW4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下降的时序从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也均为低电平,则控制部26检测为拔除结束。
图6表示在将信息保持介质2插入至安装部4时从第一检测部20输出的检测信号及从第二检测部22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一例,图7示意性地表示基于图6所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的数据串的存储器存储处理的一例,图8及图9表示通过控制部26执行的处理的流程。
首先,在存储部25中确保有:一次存储器区域m及与单位数据部列相同数量的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存储通过控制部26所产生的数据串;以及码存储器区域C,存储所读取的数字码。
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插入,滑块6被向Y方向推入,且与滑块6连动的滑动部30在时序T0将开关SW4按下。开关SW4成为接通状态,从而开始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部26当在时序T0检测出从开关SW4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上升时(步骤S1),首先判断开关SW1、SW2、SW3中的何者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检测信号是否为高电平)。假如某个开关为接通状态,则此意味着通过将信息保持介质2在向信息读取装置3的安装结束之后开始拔除,而开关SW4从断开状态变化为接通状态,因此控制部26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另外,控制部26在判断出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检测信号不是高电平而是低电平)的情况下,设为信息保持介质2的安装已开始,将一次存储器区域m及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清空而删除过去存储的数据串,且一并也将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的旗标F清空(旗标F←false(假))(步骤S2)。
继而,在时序T1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的标记13。根据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有、无、无”,开关SW1、SW2、SW3中仅开关SW1被按下而成为接通状态,从开关SW1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但从开关SW2、SW3分别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
控制部26当检测出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接着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此处,在判断出开关SW4并非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设为进行了利用手指等按压开关SW1、SW2、SW3等不当操作,控制部26不进行任何处理,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变化。另外,在判断出开关SW4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接着判断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的旗标F是否为true(真)。假如为旗标F=true的情况,则判断出对信息保持介质2在暂时结束安装之后正在进行拔除,控制部26不进行处理,并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变化。另外,在判断出并非为旗标F=true的情况下,控制部26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然后,所产生的数据串通过控制部26而暂时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步骤S4)。
在时序T1,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1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然后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1开关SW4为接通,因此接着判断是否为旗标F=true。由于在时序T1并非为旗标F=true,因此接着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1、0、0”的数据串作为与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对应的数据串。所产生的数据串“1、0、0”如图7(A)所示般,通过控制部26而暂时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步骤S4)。
当在时序T2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通过开关SW1、SW2、SW3上时,开关SW1从接通状态成为断开状态,从开关SW1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下降。
控制部26当检测出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检测信号的下降时(步骤S5),首先判断是否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判断信息保持介质2的单位数据部列是否通过开关SW1、SW2、SW3。控制部26在假如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设为单位数据部列尚未通过开关SW1、SW2、SW3,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而且,控制部26在判断出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接着针对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中的M2,判断是否为M2≠0,即判断M2是否不为“空”。假如是M2并非为“空”(M2≠0)的情况,至与从末尾起第二个单位数据部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单位数据部列14b)对应的数据串为止已经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因此当前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中的是与末尾的单位数据部列(如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则为单位数据部列14c)对应的数据串,但如步骤S5般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开关的检测信号下降成为如下情况,即在开关SW1、SW2、SW3检测出末尾的单位数据部列3,并在一次存储器区域m存储有对应的数据串之后,且信息保持介质2的安装结束之前(在开关SW4成为断开之前,且从开关SW4输出的控制信号停止之前),将信息保持介质2的位置恢复至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检测信号下降的位置为止,因此不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中的数据串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另外,控制部26在判断出并非为M2≠0(也就是说,M2=0,存储从末尾起第二个数据串的二次存储器区域M2为“空”,仅在二次存储器区域M1中存储有数据串(也就是说,仅完成检测前导的单位数据串(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单位数据部列14a)),或者二次存储器区域M1也为“空”(也就是说,在刚安装信息保持介质2后首次检测单位数据部列的情况))的情况下,进行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的比较。假如为判定出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中的任一者一致的情况,则判断为读取错误,不通过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而进行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的更新,对一次存储器区域m进行清空(删除所存储的数据串)。其原因在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保持介质2所保持的数字码中,不会在一个数字码内包含相同的数据串。另外,控制部26在判断出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中的任一者均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M3及一次存储器区域m中的数据串而分别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步骤S6)。
在时序T2,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1的检测信号的下降(步骤S5),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信息保持介质2的单位数据部列通过开关SW1、SW2、SW3,另外,在图7(A)的状态下,并非为二次存储器区域M2≠0(M2=0,即为“空”),因此进行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的比较。此处,控制部26在判断出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M3及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分别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步骤S6)。在图7(A)的状态下,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任一者均为“空”,因此与一次区域m的数据串“1、0、0”不一致,因此,控制部26通过如图7(B)所示般将数据串“1、0、0”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而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此外,控制部26将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进行比较,在判断出一致的情况下,将一次存储器区域m清空(删除所存储的数据串),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
继而,在时序T3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出单位数据部列14b的标记13。根据单位数据部列14b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无、无、有”,开关SW1、SW2、SW3中仅开关SW3被按下而成为接通状态,从开关SW3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且从开关SW1、SW2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
控制部26当检测出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时(步骤S3),接着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此处,在判断出开关SW4并非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26不进行任何处理,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变化。另外,在判断出开关SW4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接着判断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的旗标F是否为true。假如为旗标F=true的情况,判断出对信息保持介质2在暂时结束安装之后正在拔除,从而控制部26不进行处理,并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变化。另外,在判断出并非为旗标F=true的情况下,控制部26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然后,通过控制部26将所产生的数据串暂时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步骤S4)。
在时序T3,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3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然后,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在时序T3开关SW4为接通,因此接着判断是否为旗标F=true。由于在时序T3并非为旗标F=true,因此接着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0、0、1”的数据串作为与单位数据部列14b对应的数据串。所产生的数据串“0、0、1”如图7(C)所示般通过控制部26暂时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步骤S4)。
当在时序T4单位数据部列14b通过开关SW1、SW2、SW3上时,开关SW3从接通状态变化为断开状态,从开关SW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下降。
在时序T4,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3的检测信号的下降(步骤S5),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也就是说,信息保持介质2的单位数据部列通过开关SW1、SW2、SW3,另外,在图7(C)的状态下,并非为二次存储器区域M2≠0(M2=0,即为“空”),因此进行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的比较。然后,控制部26在判断出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M3及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分别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步骤S6)。在图7(C)的状态下,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0、0、1”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1、0、0”及“空”)不一致,因此控制部26如图7(D)所示般,将在此之前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的数据串“1、0、0”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0、0、1”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从而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此外,控制部26将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进行比较,在判断出一致的情况下,将一次存储器区域m清空(删除所存储的数据串),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
接着,在时序T5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出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标记13。根据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X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无、有、无”,开关SW1、SW2、SW3中仅开关SW2被按下而成为接通状态,从开关SW2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且从开关SW1、SW3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
在时序T5,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2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然后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5开关SW4为接通,因此接着判断是否为旗标F=true。由于在时序T5并非为旗标F=true,因此接着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0、1、0”的数据串作为与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对应的数据串。所产生的数据串“0、1、0”如图7(E)所示般,通过控制部26暂时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步骤S4)。
然后,当在时序T6滑动部30通过开关SW4时,开关SW4成为断开状态,在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标记13的期间,停止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
此外,设置在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标记13的Y方向上的长度,比设置在其他单位数据部列14a、14b的标记13的Y方向上的长度大。由此,可缓和对控制信号的输出停止的时序的限制。
控制部26检测出控制信号的下降(步骤S7),并确认在控制信号下降的时序从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是否为高电平(接通状态)(步骤S8)。
然后,控制部26在从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接通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是否为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的旗标F=true,即是否在以前的时序信息保持介质2已安装至安装部4。此处,如果为是(Yes),这仅是指如下情况,即在插入暂时结束之后(也就是说,进行伴随安装结束的动作之后),将信息保持介质2恢复至开关SW4成为接通状态的位置,并再次恢复至开关SW4成为断开状态的位置,因此控制部26不进行伴随安装结束的动作,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另外,假如并非为旗标F=true(旗标F=false)的情况,确认在二次存储器区域M1中是否存储有数据串(是否为M1=0,即是否为“空”)。假如在二次存储器区域M1中未存储数据串,则设为进行了某些不当操作(例如,使用者并未安装信息保持介质2,而是利用手指等操作开关SW1、SW2、SW3、SW4而欲从信息读取装置3输出与未持有的信息保持介质2的数字码对应的声音数据的情况等),从而进行错误处理。而且,于在二次存储器区域M1中存储有数据串的情况下(M1≠0,即并非为“空”的情况),控制部26接着进行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的比较。然后,控制部26在判断出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中的任一者均不一致的情况下,设为已正常结束向安装部4插入信息保持介质2(即,检测出插入结束),并通过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M3及一次存储器区域m中的数据串分别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步骤S9)。此外,控制部26在判断出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中的任一者一致的情况下,设为存在某种读取错误或不当操作,且设为安装结束并将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的旗标F设为true,不进行其以外的控制,并再次等待从开关SW1、SW2、SW3、SW4输出的信号的变化。
在控制信号下降的时序T6,控制部26检测出控制信号的下降(步骤S7),由于从开关SW2输出的检测信号依然为高电平(步骤S8),因此判断是否为旗标F=true。由于在时序T6,旗标F保持着在时序T0的步骤S2中设为false的状态,因此控制部26判断出并非为旗标F=true,接着判断是否为二次存储器区域M1=0,也就是说,判断二次存储器区域M1是否为“空”。由于在图7(E)的状态下,二次存储器区域M1=0,也就是说为“空”,因此控制部26接着进行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与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的比较。由于在时序T6,二次存储器区域为图7(E)的状态,因此相对于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为“0、1、0”,而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的数据串为“空”、“1、0、0”、“0、0、1”,因此,控制部26判断出不一致,并通过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M3及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分别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步骤S9)。即,控制部26将在此之前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的数据串“1、0、0”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将在此之前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的数据串“0、0、1”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并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0、1、0”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从而更新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如此,控制部26在将暂时存储于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3时,将二次存储器区域M2的数据串移动、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1,且将二次存储器区域M3的数据串移动、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M2。
通过以上的存储器存储处理,如图7(F)所示般,在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中依序存储针对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各者而产生的数据串。
然后,控制部26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依序取出数据串并存储于码存储器区域C(步骤S10)。此时,也使表示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的旗标F变化为true。然后,控制部26基于存储于码存储器区域C的数据串而识别数字码,并参照将存储于存储部25的各种数字码与使动作部24输出的各种声音数据建立关联而成的表格,读出与所识别的数字码对应的声音数据,并基于所读出的声音数据而使动作部24动作(步骤S11)。
图10表示将数字码与使动作部24输出的各种声音数据建立关联而成的表格的一例。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在码存储器区域C中依序存储有从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依序取出的数据串“1、0、0”、“0、0、1”、“0、1、0”,控制部26读出“声音数据1”作为与基于这些数据串而识别的数字码对应的声音数据,并基于该“声音数据1”而使动作部24动作。
图11表示在将信息保持介质2从安装部4拔除时从第一检测部20输出的检测信号、及从第二检测部22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一例。在以下的说明中,也适当参照图8及图9所示的流程。
首先,在时序T7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标记13,从开关SW2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且从开关SW1、SW3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但是,在时序T7,不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部26即便检测出开关SW2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也不会进行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
接着,在时序T8与滑块6一起向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滑动部30将开关SW4按下。开关SW4成为接通状态,开始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部26检测出来自开关SW4的控制信号的上升(步骤S1),但由于开关SW1、SW2、SW3中的开关SW2处于接通状态,因此不前进至步骤S2,再次等待开关SW1、SW2、SW3的变化。
然后,在时序T9从开关SW2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下降。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2的检测信号的下降(步骤S5),首先,判断是否为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9,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因此接着控制部26判断是否为二次存储器区域M2≠0。由于在时序T9,二次存储器区域的状态为图7(F)所示的状态,因此M2≠0,即并非为“空”,因此,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清空,并再次等待开关SW1、SW2、SW3的变化。
接着,在时序T10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出单位数据部列14b的标记13,从开关SW3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且从开关SW1、SW2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控制部26检测出来自开关SW3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首先,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10,开关SW4为接通状态,因此接着判断是否为旗标F=true。由于在时序T10,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而设定有旗标F(旗标F=true),因此控制部26即便检测出开关SW3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也不进行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向一次存储器区域m存储数据串,再次等待开关SW1、SW2、SW3的变化。
然后,在时序T11从开关SW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下降。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3的检测信号的下降(步骤S5),首先,判断是否为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11,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因此接着控制部26判断是否为二次存储器区域M2≠0。由于在时序T11,二次存储器区域的状态为图7(F)所示的状态,因此M2≠0,即并非为“空”,因此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清空,并再次等待开关SW1、SW2、SW3的变化。
接着,在时序T12通过开关SW1、SW2、SW3检测出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的标记13,从开关SW1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且从开关SW2、SW3输出低电平的检测信号。控制部26检测出来自开关SW3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首先,判断开关SW4是否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12,开关SW4为接通状态,因此接着判断是否为旗标F=true。但是,由于在时序T12,也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而设定有旗标F(旗标F=true),因此控制部26即便检测出开关SW1的检测信号的上升(步骤S3),也不进行基于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而向一次存储器区域m存储数据串,再次等待开关SW1、SW2、SW3的变化。
然后,在时序T13从开关SW1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向低电平下降。控制部26检测出开关SW1的检测信号的下降(步骤S5),首先,判断是否为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为接通状态。由于在时序T13,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因此接着控制部26判断是否为二次存储器区域M2≠0。由于在时序T13,二次存储器区域的状态为图7(F)所示的状态,因此M2≠0,即并非为“空”,因此,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的数据串清空,并再次等待开关SW1、SW2、SW3的变化。
接着,在时序T14滑动部30通过开关SW4,开关SW4成为断开状态,从而停止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此时,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已通过开关SW1、SW2、SW3上,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均成为低电平。
控制部26检测控制信号的下降(步骤S7),并确认是否在控制信号下降的时序从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个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接通状态)(步骤S8)。
由于在时序T14,开关SW1、SW2、SW3中的任一者均不为接通状态,因此控制部26将存储于一次存储器区域m、二次存储器区域M1、M2、M3、码存储器区域C中的数据串清空,并判断旗标F是否为true。由于在时序T14,伴随信息保持介质2向安装部4的安装结束而设定有旗标F(旗标F=true),因此前进至步骤S12,控制部26将旗标F设为false而进行拔除结束时处理。即,控制部26在从所有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经过特定处理而检测出信息保持介质2从安装部4的拔除结束。然后,控制部26当检测出拔除结束时,读出存储于存储部25的特定声音数据来作为拔除结束时的处理,并基于所读出的声音数据而使动作部24动作。
如以上所说明般,在本信息保持介质2及信息读取装置3中,在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排列中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的标记图案相互不同,从开关SW1、SW2、SW3中的至少一者输出的检测信号在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之间变化。
因此,通过在检测信号的切换(下降)时序根据开关SW1、SW2、SW3的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可不对控制部26另行指示产生数据串的时序,且可使控制部26精度良好地识别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分界而产生每个单位数据部列的数据串。
优选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的标记图案至少在两个部位不同。由此,可更进一步提高单位数据部列14a、14b、14c的分界识别的精度。
而且,由于无须对控制部26另行指示产生数据串的时序,因此可使用全部单位数据部11的排列而形成数字码,从而可使数字码的类别增多。
尤其是,由于通过信息保持介质2驱动输出对信息读取装置3的读取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开关SW4,并基于在与信息保持介质2的安装或卸除关联的控制信号的上升及下降的时序的开关SW1、SW2、SW3的检测信号,而检测信息保持介质2的安装及卸除的结束,因此可不限定前导单位数据部列14a或末尾单位数据部列14c的标记图案,从而可使数字码的类别增多。
另外,由于仅在从开关SW4输出有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信息读取装置3可进行读取动作,因此可防止信息读取装置3的误动作,另外,也可防止数字码的类推。尤其是,通过前导等除末尾以外的单位数据部列表现的数据串的读取仅在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成为低电平(开关SW1、SW2、SW3成为断开状态)的时序进行,相对于此,仅对于通过末尾的单位数据部列表现的数据串的读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向二次存储器区域的存储),不仅是在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成为低电平(开关SW1、SW2、SW3成为断开状态)的时序,而且还是在停止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的时序进行,因此例如即便使用者因未拥有等原因不安装信息保持介质2,取而代之利用手指等操作开关SW1、SW2、SW3而将与该信息保持介质2所具有的数字码对应的数据串的群输入至信息读取装置3,而欲使该信息读取装置3输出与该数字码对应的声音等,但只要未注意到数字码的末尾的数据串与除末尾以外的数据串不同,如果不在以输出与末尾的数据串对应的检测信号的方式操作开关SW1、SW2、SW3的状态下使开关SW4为断开状态就不会进行读取(不存储于二次存储器区域),这样的不当操作就不会成功(不输出声音等),因此可期待减少欲进行不当操作的动机。也就是说,在信息读取装置3中,用以进行通过前导等除末尾以外的单位数据部列表现的数据串的读取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从开关SW1、SW2、SW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任一者为高电平的状态变为任一者均为低电平的状态,及开关SW1、SW2、SW3从任一者为接通的状态变为任一者均为断开的状态)、与用以进行通过末尾的单位数据部列表现的数据串的读取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停止从开关SW4输出控制信号,及使开关SW4为断开状态)不同这一点也是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以上的说明中,标记13构成为具有特定的高度的凸部,根据标记13的有无而对信息保持介质2的单位数据部11赋予二值数据,但对单位数据部11赋予的数据并非限于二值数据。也可使用例如高度不同的标记,并通过标记的有无及标记高度而对单位数据部11赋予三值以上的数据。另外,标记13只要是针对特定的物理量可获取多个离散值即可,例如可利用反射率不同的色彩对单位数据部11着色而构成标记13。
[符号的说明]
1 信息处理系统
2 信息保持介质
3 信息读取装置
4 安装部
5a、5b 导引部
6 滑块
7 卡合销
8 操作按钮
10 介质基体
11 单位数据部
12a、12b 导引部
13 标记
14a、14b、14c 单位数据部列
20 第一检测部
21 处理部
22 第二检测部
23 电源部
24 动作部
25 存储部
26 控制部
27 扬声器
28 电路基板
30 滑动部

Claims (9)

1.一种信息保持介质,保持可通过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数字码,且该信息保持介质包括:
多个标记,用以形成所述数字码,且设置在第一方向及与该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单位数据部的排列中;且
该信息保持介质伴随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而安装至所述信息读取装置,且
在所述第二方向的排列中的末尾的单位数据部列所设置的所述标记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在其他单位数据部列所设置的所述标记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保持介质,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有三个以上所述单位数据部,且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单位数据部列的所述第一方向序列的标记图案至少在两个部位相互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保持介质,其中所述标记构成为形成在介质正面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保持介质,其进而包括:
驱动部,用于伴随该信息保持介质向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安装,而使该信息读取装置进行所述数字码的读取动作;及
导引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卡合于所述信息读取装置侧的导引部,且
所述导引部兼用作所述驱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保持介质,其进而包括:
驱动部,用于伴随该信息保持介质向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安装,而使该信息读取装置进行所述数字码的读取动作;及
导引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卡合于所述信息读取装置侧的导引部,
所述导引部兼用作所述驱动部。
6.一种信息读取装置,读取保持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保持介质的数字码,且该信息读取装置包括:
安装部,伴随所述信息保持介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而安装该信息保持介质;
第一检测部,针对每个所述单位数据部列而检测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信息保持介质的所述标记,并输出与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信号;以及
处理部,基于从所述第一检测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而产生数据串,并基于针对所述单位数据部列的各者所产生的该数据串的群而读取所述数字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读取装置,其中所述信息保持介质的所述标记为形成在介质正面的凸部,且
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检测部包含通过所述凸部按下的开关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读取装置,其进而包括:动作部;及存储部,将用以使所述动作部动作的动作数据与所述数字码建立关联而存储;且
所述处理部从所述存储部读出与所读取的所述数字码对应的动作数据,并基于该读出的动作数据而使所述动作部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读取装置,其中所述动作部可输出包含声音或发光中的至少任一者的演出。
CN201710610498.7A 2013-12-03 2014-11-26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Active CN107256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0664A JP5791690B2 (ja) 2013-12-03 2013-12-03 情報保持媒体及び情報読取装置
JP2013-250664 2013-12-03
CN201410693871.6A CN104376853B (zh) 2013-12-03 2014-11-26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3871.6A Division CN104376853B (zh) 2013-12-03 2014-11-26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6372A true CN107256372A (zh) 2017-10-17
CN107256372B CN107256372B (zh) 2020-03-31

Family

ID=5255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3871.6A Active CN104376853B (zh) 2013-12-03 2014-11-26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CN201710610498.7A Active CN107256372B (zh) 2013-12-03 2014-11-26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3871.6A Active CN104376853B (zh) 2013-12-03 2014-11-26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791690B2 (zh)
KR (2) KR20170141287A (zh)
CN (2) CN104376853B (zh)
HK (1) HK1205588A1 (zh)
TW (1) TW201535273A (zh)
WO (1) WO20150834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6448A (zh) * 2017-12-04 2021-02-05 株式会社万代 信息保持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23212U (zh) * 2015-09-08 2016-06-22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功能输出的组合玩具
JP6660916B2 (ja) * 2017-05-31 2020-03-11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演出出力玩具
JP7219163B2 (ja) * 2019-05-30 2023-02-07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0998A (ja) * 1995-12-13 1997-06-20 Hitachi Metals Ltd 容器情報識別方法
CN1200824A (zh) * 1995-10-31 1998-12-02 惠特克公司 智能卡与智能卡接插件
CN1571995A (zh) * 2001-10-19 2005-01-2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记录载体和光扫描装置
JP2005100014A (ja) * 2003-09-24 2005-04-14 Miyota Kk Idプレ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合装置
CN1826606A (zh) * 2003-07-24 2006-08-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系统
CN101000772A (zh) * 2006-01-10 2007-07-18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光记录装置、光记录方法及光记录介质
US20120234905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Lau Ping Cheung Michael Surfa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bject having an identification code pattern, and code reading apparatus for reading the obje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3055A (ja) * 1999-08-09 2001-04-24 Toybox:Kk 発音玩具
JP4384253B1 (ja) * 2009-03-19 2009-12-16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ゲー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824A (zh) * 1995-10-31 1998-12-02 惠特克公司 智能卡与智能卡接插件
JPH09160998A (ja) * 1995-12-13 1997-06-20 Hitachi Metals Ltd 容器情報識別方法
CN1571995A (zh) * 2001-10-19 2005-01-2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记录载体和光扫描装置
CN1826606A (zh) * 2003-07-24 2006-08-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系统
JP2005100014A (ja) * 2003-09-24 2005-04-14 Miyota Kk Idプレ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合装置
CN101000772A (zh) * 2006-01-10 2007-07-18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光记录装置、光记录方法及光记录介质
US20120234905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Lau Ping Cheung Michael Surfa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bject having an identification code pattern, and code reading apparatus for reading the objec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6448A (zh) * 2017-12-04 2021-02-05 株式会社万代 信息保持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05588A1 (zh) 2015-12-18
TW201535273A (zh) 2015-09-16
JP5791690B2 (ja) 2015-10-07
CN107256372B (zh) 2020-03-31
CN104376853B (zh) 2017-08-18
JP2015108908A (ja) 2015-06-11
KR101810847B1 (ko) 2017-12-20
CN104376853A (zh) 2015-02-25
KR20170141287A (ko) 2017-12-22
KR20160060125A (ko) 2016-05-27
WO2015083464A1 (ja)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6853B (zh) 信息保持介质及信息读取装置
JP6268439B2 (ja) 遊技機
EP3650984B1 (en) Mixed reality display system
JP6842931B2 (ja) 遊技機
CN103988193B (zh) 管理同步内容的播放
JP6842932B2 (ja) 遊技機
JP4478903B2 (ja) 遊技機
CN106897755A (zh) 信息保持媒体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JP2017042610A (ja) 遊技機
CN107533648A (zh) 字符输入受理方法、字符输入受理装置以及字符输入受理程序
KR101821137B1 (ko) 점자 단말기
JP2018114090A (ja) 遊技機
CN104750655A (zh) 图表显示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图表显示方法
JP2009233023A (ja) 遊技システム
CN102455887A (zh) 输入显示装置和输入显示方法
CN105528176A (zh) 基于手势操作呼出音乐播放列表的方法
CN110456972A (zh) 一种通过u盘任意更改电梯操纵盘触摸屏显示的方法
JP2008015939A (ja) 非接触型指紋入力装置及び指紋照合装置
JP2018114089A (ja) 遊技機および遊技システム
KR950001290B1 (ko) 이이피롬(eeprom) 데이터 복사장치
CN111142776A (zh) 一种具侧屏控制区的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30500B (zh) 一种用于处理接口冲突的电路及方法
CN106033966A (zh) 按键触发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100220B (zh) 游戏机
CN103100219B (zh) 游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