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1482B -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1482B
CN107231482B CN201710477931.4A CN201710477931A CN107231482B CN 107231482 B CN107231482 B CN 107231482B CN 201710477931 A CN201710477931 A CN 201710477931A CN 107231482 B CN107231482 B CN 107231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glasses
mobile phone
phone terminal
us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79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31482A (zh
Inventor
温小兰
唐瀛
李慧芬
梁家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HUA BODAO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HUA BODAO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HUA BODAO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HUA BODAO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779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1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1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31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1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的通信连接;手机终端将其当面界面内容发送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显示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用户;智能眼镜的处理器根据用户针对操作按键的操作动作进行处理以得到用户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操作指令,并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所得操作指令经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手机终端根据所接收的操作指令进行执行响应,以响应用户经智能眼镜下达的操作指令;手机终端将其在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时所对应的实时界面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通过智能眼镜观察、控制手机终端上的实时界面内容。该方法可避免用户只有低头才能操作手机的弊端,保证了用户行走时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终端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是生活和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物件,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电子设备。比如,利用手机终端打电话、发微信、看网页、看视频、看新闻、玩游戏以及购物等等,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人们使用手机终端的身影。
由于手机终端经常是拿在手中来操作的,所以用户在使用手机终端的过程中也经常需要低头来看手机屏幕并进行操作。但是,如果用户长期低头看手机屏幕,很容易造成颈椎问题;另外,在行走过程中,用户低头操作手机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甚至会给用户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该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可以避免用户只有低头才能操作手机的弊端,保证了用户行走时的安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用于通信连接的手机终端和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具有处理器、显示模块、操作按键以及用于通信连接手机终端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5:
步骤1,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2,手机终端将其当面界面内容发送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显示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用户;
步骤3,智能眼镜的处理器根据用户针对操作按键的操作动作进行处理以得到用户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操作指令,并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所得操作指令经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
步骤4,手机终端根据所接收的操作指令进行执行响应,以响应用户经智能眼镜下达的操作指令;
步骤5,手机终端将其在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时所对应的实时界面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通过智能眼镜观察、控制手机终端上的实时界面内容。
为了确保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改进地,在步骤1中,所述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前还具有: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通过相互验证身份以实现通信连接的步骤。
为了方便用户可以利用语音的方式实现对手机终端的音频控制,改进地,在步骤3中还包括:用户发送针对手机终端的语音控制指令,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用户的语音控制指令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以由手机终端执行所述语音控制指令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前包括:所述智能眼镜提供蓝牙控制模式给用户选择,以在用户选择蓝牙控制模式后,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前包括:所述智能眼镜提供兼容蓝牙控制和眼镜显示控制的兼容控制模式给用户选择,以在用户选择兼容控制模式后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
为了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以提高用户操作的效率,改进地,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
智能眼镜获取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手机终端的各操作指令的次数以及各操作指令的先后顺序关系,得到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
智能眼镜根据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得到用户针对任一操作指令的后续操作指令;
智能眼镜在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手机终端后,智能眼镜自动地发送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给手机终端,并在手机终端执行完毕用户当前操作指令后,由手机终端将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手机终端界面提前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
为了实现智能眼镜屏幕状态与手机终端屏幕状态之间的同步,再改进,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的屏幕亮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保持智能眼镜的显示状态与手机终端屏幕状态的同步: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熄屏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熄屏;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点亮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
进一步地,所述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还包括:在智能眼镜将自身状态设置成熄屏后,一旦手机终端接收到信息时,手机终端发送信息接收提示和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在接收到手机终端的信息接收提示后将智能眼镜的自身状态从熄屏状态切换至点亮状态,并显示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或者,
所述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点亮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后还包括智能眼镜转入针对自身屏幕亮度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响应过程;其中,智能眼镜的自适应亮度调整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至步骤d:
步骤a,在智能眼镜根据手机终端屏幕状态设置成熄屏状态的临界时刻,智能眼镜获取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一整体功耗值以及其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一整体功耗值标记为E1,所述智能眼镜的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标记为Lux1
步骤b,在智能眼镜根据手机终端屏幕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的临界时刻,智能眼镜获取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二整体功耗值以及其当前屏幕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二整体功耗值标记为E2,所述智能眼镜的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标记为Lux2
步骤c,智能眼镜根据所得第一整体功耗值、第一亮度值、第二整体功耗值以及第二亮度值,得到智能眼镜屏幕在设置成点亮状态后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其中,所述智能眼镜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标记为ξ:
Figure BDA0001328662250000031
步骤d,在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后,智能眼镜获取所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值并由智能眼镜根据所得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对自身屏幕的亮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自身屏幕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响应过程;其中,标记所述智能眼镜在设置点亮状态后的任意时刻t的屏幕亮度值为Lux(t):
Figure BDA0001328662250000032
Lux(t-1)表示智能眼镜的屏幕在时刻t的前一时刻t-1的屏幕亮度值,LuxEnvironment表示智能眼镜所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值。
为了方便用户在特殊场景下利用智能眼镜隐蔽的启动控制手机终端,改进地,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预先设置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的预设启动场景,并由智能眼镜对所处周围场景进行实时监测:
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以及时提供点亮的手机屏幕给用户操作使用;
智能眼镜在所处周围场景中未监测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自适应地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以由智能眼镜按照所得时间间隔对其所处周围场景进行监测:
如果智能眼镜监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以及时提供点亮的手机屏幕给用户操作使用;
如果智能眼镜未检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再次自适应地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以由智能眼镜再次按照当前所得时间间隔对其所处周围场景进行监测;其中,智能眼镜按照如下公式自适应设置监测时间间隔:
Figure BDA0001328662250000041
Tn表示智能眼镜第n次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t0表示智能眼镜设置的初始监测时间间隔,即t0为智能眼镜第1次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即t0为智能眼镜预设的时间常量数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所述智能眼镜提供设备启动按键18 给用户,智能眼镜预设启动按压时间并由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其所受到的按压事件以及按压时间:
智能眼镜判断所监测按压事件持续的按压时间达到预设的启动按压时间时,智能眼镜开机启动并显示智能眼镜的开机界面;在智能眼镜完成开机启动后,由用户通过按压智能眼镜上的操作按键,以针对智能眼镜和/或手机终端进行控制操作。
为了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进行拨号通话的需要,改进地,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还包括:智能眼镜提供拨号服务功能给用户,以供用户通过智能眼镜进行拨号。
为了满足用户利用智能眼镜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多种操作需要,可选择地,所述操作按键包括上移按键和下移按键;或者,所述操作按键包括上移按键、下移按键和确认键;或者,所述操作按键包括上移按键、下移按键和暂停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首先,在本发明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通过建立手机终端与智能眼镜之间的通信连接,以由智能眼镜将手机终端当前界面同步、实时地显示给用户进行观察,并且由用户利用针对智能眼镜的操作来实现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由于智能眼镜是戴在用户的头上,智能眼镜的显示模块直接位于用户的眼前,这样在用户操作控制手机终端界面时,用户就不需要再低头去操作手机终端,不仅可以保证用户执行正常的动作,而且还可以方便用户随时观察前方路况以及手机终端的界面情况,极大地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保证了用户在行走控制手机终端时的出行安全;
其次,由于在本发明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中,增加设置了智能眼镜建立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的步骤,这样可以在用户发送一个操作指令给手机终端后,由智能眼镜自动地发送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给手机终端,以由手机终端提前显示用户下一个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手机终端界面,并将所述提前显示的手机终端界面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这样省去了用户自己去发送下一个操作指令的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操作体验的互动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通信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用于通信连接的手机终端2和智能眼镜1,智能眼镜1具有处理器11、显示模块12、操作按键13以及用于通信连接手机终端的通信模块14;其中,处理器11分别与显示模块12、操作按键13和通信模块14进行通信连接;具体地,显示模块12,用以在智能眼镜通信连接手机终端后,将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进行显示;
操作按键13,用以接收用户的操作,以将用户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操作指令发送给处理器;
通信模块14,用以与手机终端内的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处理器与手机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处理器11,用以控制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发送所接收手机终端的数据给显示模块、将用户通过操作按键发送的操作指令经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以由手机终端响应智能眼镜的指令。另外,根据需要,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还对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操作按键所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5:
步骤1,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的通信连接;
其中,为了确保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改进地,在该步骤1中,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前还具有: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通过相互验证身份以实现通信连接的步骤。相互验证身份的形式可以是诸如蓝牙通信的那种配对模式,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类型的秘钥验证形式,以相互验证对方的身份是否合法。本实施例中,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优选采用蓝牙通信方式。对应地,智能眼镜中的通信模块14采用蓝牙通信模块。
步骤2,手机终端将其当面界面内容发送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显示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用户;
例如,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显示为短信编辑页面内容,那么智能眼镜上也就同步地显示为短信编辑页面,并且手机终端上当前界面与智能眼镜上所显示的截面是实时同步的;
步骤3,智能眼镜的处理器根据用户针对操作按键的操作动作进行处理以得到用户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操作指令,并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所得操作指令经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
具体地,为了满足用户利用智能眼镜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多种操作需要,智能眼镜上的操作按键可以包括上移按键和下移按键;或者,操作按键13包括上移按键、下移按键和确认键;或者,操作按键13包括上移按键、下移按键和暂停按键。当用户操作上移按键时,那么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就会得到用户当前需要对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内容进行上移,从而智能眼镜得到用户的上移指令,并且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所得用户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上移指令经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
其中,为了方便用户可以利用语音的方式实现对手机终端的音频控制,改进地,在该步骤3中还包括:用户发送针对手机终端的语音控制指令,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用户的语音控制指令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以由手机终端执行所述语音控制指令的步骤。
步骤4,手机终端根据所接收的操作指令进行执行响应,以响应用户经智能眼镜下达的操作指令;
对应到步骤3中的下移指令,手机终端在接收到下移指令时,手机终端会自动地将其手机终端当前界面内容下移,以响应用户经智能眼镜所下发的针对下移的操作指令;
步骤5,手机终端将其在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时所对应的实时界面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通过智能眼镜观察、控制手机终端上的实时界面内容。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前包括:智能眼镜提供蓝牙控制模式给用户选择,以在用户选择蓝牙控制模式后,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在用户选择智能眼镜的蓝牙控制模式后,用户可以利用智能眼镜针对手机终端进行拨号、听歌、切歌、调节音量、调节手机终端屏幕亮度等操作。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眼镜1上设置有连接处理器11的蓝牙模式启动按键16。这样,当用户长按蓝牙模式启动按键时,智能眼镜就会启动蓝牙控制模式,以利用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完成通话、播放音乐等常规操作。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前还可以包括:智能眼镜提供兼容蓝牙控制和眼镜显示控制的兼容控制模式给用户选择,以在用户选择兼容控制模式后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在用户选择智能眼镜所提供的兼容控制模式后,用户既可以利用智能眼镜针对手机终端进行拨号、听歌、切歌、调节音量、调节手机终端屏幕亮度等操作,又可以利用智能眼镜的显示模块来观察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以及控制手机终端等操作,非常适合用户根据自己所需要来完成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的控制。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眼镜1上设置有连接处理器11 的兼容模式启动按键17。用户长按兼容模式启动按键17时,智能眼镜的蓝牙控制模式和眼镜显示控制模式就均会开启,然后用户就既可以利用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完成通话、播放音乐等常规操作,又可以由智能眼镜上的显示模块来显示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以方便用户直接利用眼镜上的按键或者是语音输入来操作手机终端。
为了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同时节省智能眼镜的电量,以提高用户操作的效率,改进地,在步骤5之后还包:智能眼镜获取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手机终端的各操作指令的次数以及各操作指令的先后顺序关系,得到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智能眼镜根据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得到用户针对任一操作指令的后续操作指令;智能眼镜在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手机终端后,智能眼镜自动地发送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给手机终端,并在手机终端执行完毕用户当前操作指令后,由手机终端将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手机终端界面提前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
例如,在针对发送短信的过程中,用户习惯性地操作顺序为:首先,编辑短信内容,然后,输入收件人姓名,然后再输入收件人号码;那么智能眼镜就将用户的这些习惯性地操作动作构建成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并且得到了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中各操作指令的先后顺序关系。一旦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发送完编辑短信内容的指令后,智能眼镜根据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就会得到用户下一步是要发送“输入收件人姓名”的操作指令,那么智能眼镜就自动地把“输入收件人姓名”的操作指令提前发送给手机终端,并且在手机终端执行完毕“编辑短信内容”的指令后,手机终端即显示“输入收件人姓名”的手机终端界面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进而可以省去用户需要自己操作智能眼镜以发送“输入收件人姓名”的麻烦。
为了实现智能眼镜屏幕状态与手机终端屏幕状态之间的同步,再改进,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的屏幕亮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保持智能眼镜的显示状态与手机终端屏幕状态的同步: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熄屏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熄屏;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点亮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智能眼镜屏幕状态与手机终端屏幕状态之间的同步,而且还可以避免手机终端熄屏时智能眼镜屏幕依旧点亮情况的发生,从而达到了智能节电的技术效果。
当然,作为针对本实施例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点亮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后还包括智能眼镜转入针对自身屏幕亮度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响应过程;其中,智能眼镜的自适应亮度调整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至步骤d:
步骤a,在智能眼镜根据手机终端屏幕状态设置成熄屏状态的临界时刻,智能眼镜获取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一整体功耗值以及其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一整体功耗值标记为E1,所述智能眼镜的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标记为Lux1
步骤b,在智能眼镜根据手机终端屏幕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的临界时刻,智能眼镜获取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二整体功耗值以及其当前屏幕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二整体功耗值标记为E2,所述智能眼镜的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标记为Lux2
步骤c,智能眼镜根据所得第一整体功耗值、第一亮度值、第二整体功耗值以及第二亮度值,得到智能眼镜屏幕在设置成点亮状态后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其中,所述智能眼镜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标记为ξ:
Figure BDA0001328662250000081
步骤d,在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后,智能眼镜获取所处周围环境步骤d,在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后,智能眼镜获取所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值并由智能眼镜根据所得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对自身屏幕的亮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自身屏幕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响应过程;其中,标记所述智能眼镜在设置点亮状态后的任意时刻t的屏幕亮度值为Lux(t):
Figure BDA0001328662250000082
Lux(t-1)表示智能眼镜的屏幕在时刻t的前一时刻t-1的屏幕亮度值,LuxEnvironment表示智能眼镜所处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值。
进一步地,本实例中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还包括:在智能眼镜将自身状态设置成熄屏后,一旦手机终端接收到信息时,手机终端发送信息接收提示和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在接收到手机终端的信息接收提示后将智能眼镜的自身状态从熄屏状态切换至点亮状态,并显示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
为了方便用户在特殊场景下利用智能眼镜隐蔽的启动控制手机终端,改进地,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预先设置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的预设启动场景,并由智能眼镜对所处周围场景进行实时监测:
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以及时提供点亮的手机屏幕给用户操作使用;
智能眼镜在所处周围场景中未监测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自适应地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以由智能眼镜按照所得时间间隔对其所处周围场景进行监测;
如果智能眼镜监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以及时提供点亮的手机屏幕给用户操作使用;
如果智能眼镜未检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再次自适应地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以由智能眼镜再次按照当前所得时间间隔对其所处周围场景进行监测。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眼镜按照如下公式自适应设置监测时间间隔:
Figure BDA0001328662250000091
Tn表示智能眼镜第n次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t0表示智能眼镜设置的初始监测时间间隔,即t0为智能眼镜第1次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其中,t0为时间常量。通过设置智能眼镜的初始监测时间间隔值,并且在后续的每一次设置监测时间时间间隔时,都是基于初次监测时间间隔值和上一次的监测时间间隔值,由此不仅可以间断性的对周围场景进行监测,节约耗电,而且由于前后两次监测时间间隔值之间的差值较小,由此又可以保证智能眼镜对周围场景的监测。
例如,智能眼镜预先设置火灾情景为预设启动场景,这样,在用户带着智能眼镜时,当智能眼镜监测到所处周围出现火灾情景时,智能眼镜就会自动地命令手机终端及时点亮手机屏幕,以供用户拨打救援电话,进而避免了常规条件下需要用户自己亲手去解锁手机屏幕才能点亮手机屏幕,大大提高了用户对手机终端的控制操作效率。如果智能眼镜没有监测到这个火灾情景,那么智能眼镜就会自动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例如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可以是20分钟,即有间断地来监测所处周围环境中的场景。由于智能眼镜是按照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来进行监测的,不再需要实时监测,从而可以大大节省智能眼镜因持续启动监测所带来的电量消耗问题。
进一步地,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提供设备启动按键18 给用户,智能眼镜预设启动按压时间并由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其所受到的按压事件以及按压时间:
智能眼镜判断所监测按压事件持续的按压时间达到预设的启动按压时间时,智能眼镜开机启动并显示智能眼镜的开机界面;在智能眼镜完成开机启动后,由用户通过按压智能眼镜上的操作按键,以针对智能眼镜和/或手机终端进行控制操作。
为了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进行拨号通话的需要,改进地,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还包括:智能眼镜提供拨号服务功能给用户,以供用户通过智能眼镜进行拨号。具体到本实施例的智能眼镜中,智能眼镜对应地包括通信连接处理器11的拨号模块15,以满足用户利用智能眼镜进行拨号通话的需要。
当然,为了方便用户利用智能眼镜播放音频数据,改进地,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眼镜还包括通信连接处理器11的音频输出模块。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用于通信连接的手机终端和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具有处理器、显示模块、操作按键以及用于通信连接手机终端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2,手机终端将其当面界面内容发送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显示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用户;
步骤3,智能眼镜的处理器根据用户针对操作按键的操作动作进行处理以得到用户针对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的操作指令,并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所得操作指令经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
步骤4,手机终端根据所接收的操作指令进行执行响应,以响应用户经智能眼镜下达的操作指令;
步骤5,手机终端将其在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时所对应的实时界面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通过智能眼镜观察、控制手机终端上的实时界面内容;
并且,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的屏幕亮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保持智能眼镜的显示状态与手机终端屏幕状态的同步: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熄屏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熄屏;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点亮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其中:
在智能眼镜将自身状态设置成熄屏后,一旦手机终端接收到信息时,手机终端发送信息接收提示和手机终端当前界面给智能眼镜,由智能眼镜在接收到手机终端的信息接收提示后将智能眼镜的自身状态从熄屏状态切换至点亮状态,并显示手机终端的当前界面;或者,
所述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手机终端屏幕为点亮状态时,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后还包括智能眼镜转入针对自身屏幕亮度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响应过程;其中,智能眼镜的自适应亮度调整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至步骤d:
步骤a,在智能眼镜根据手机终端屏幕状态设置成熄屏状态的临界时刻,智能眼镜获取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一整体功耗值以及其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其中,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一整体功耗值标记为E1,所述智能眼镜的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标记为Lux1
步骤b,在智能眼镜根据手机终端屏幕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的临界时刻,智能眼镜获取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二整体功耗值以及其当前屏幕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智能眼镜自身当前临界时刻的第二整体功耗值标记为E2,所述智能眼镜的当前屏幕的第一亮度值标记为Lux2
步骤c,智能眼镜根据所得第一整体功耗值、第一亮度值、第二整体功耗值以及第二亮度值,得到智能眼镜屏幕在设置成点亮状态后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其中,所述智能眼镜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标记为ξ:
Figure FDA0002260462410000021
步骤d,在智能眼镜将自身显示状态设置成点亮状态后,智能眼镜根据所得自适应亮度调整因子对自身屏幕的亮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自身屏幕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响应过程;其中,标记所述智能眼镜在设置点亮状态后的任意时刻t的屏幕亮度值为Lux(t):
Lux(t)=Lux(t-1)+sin(ξ·t);
Lux(t-1)表示智能眼镜的屏幕在时刻t的前一时刻t-1的屏幕亮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前还具有: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通过相互验证身份以实现通信连接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还包括:用户发送针对手机终端的语音控制指令,由智能眼镜的处理器将用户的语音控制指令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手机终端,以由手机终端执行所述语音控制指令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包括:所述智能眼镜提供蓝牙控制模式给用户选择,以在用户选择蓝牙控制模式后,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包括:所述智能眼镜提供兼容蓝牙控制和眼镜显示控制的兼容控制模式给用户选择,以在用户选择兼容控制模式后建立智能眼镜与手机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利用智能眼镜对手机终端界面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
智能眼镜获取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手机终端的各操作指令的次数以及各操作指令的先后顺序关系,得到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
智能眼镜根据用户的习惯性操作指令数据库,得到用户针对任一操作指令的后续操作指令;
智能眼镜在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手机终端后,智能眼镜自动地发送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给手机终端,并在手机终端执行完毕用户当前操作指令后,由手机终端将用户当前操作指令的下一个操作指令所对应的手机终端界面提前发送给智能眼镜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智能眼镜预先设置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的预设启动场景,并由智能眼镜对所处周围场景进行实时监测:
智能眼镜在监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以及时提供点亮的手机屏幕给用户操作使用;
智能眼镜在所处周围场景中未监测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自适应地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以由智能眼镜按照所得时间间隔对其所处周围场景进行监测:
如果智能眼镜监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命令手机终端屏幕点亮,以及时提供点亮的手机屏幕给用户操作使用;
如果智能眼镜未检测到所处周围场景中出现预设启动场景时,智能眼镜再次自适应地设置监测时间间隔,以由智能眼镜再次按照当前所得时间间隔对其所处周围场景进行监测;其中,智能眼镜按照如下公式自适应设置监测时间间隔:
Figure FDA0002260462410000031
Tn表示智能眼镜第n次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t0表示智能眼镜设置的初始监测时间间隔,即t0为智能眼镜第1次设置的监测时间间隔,且t0为时间常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所述智能眼镜提供设备启动按键给用户,智能眼镜预设启动按压时间并由智能眼镜实时监测其所受到的按压事件以及按压时间:
智能眼镜判断所监测按压事件持续的按压时间达到预设的启动按压时间时,智能眼镜开机启动并显示智能眼镜的开机界面;在智能眼镜完成开机启动后,由用户通过按压智能眼镜上的操作按键,以针对智能眼镜和/或手机终端进行控制操作。
CN201710477931.4A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Active CN107231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7931.4A CN107231482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7931.4A CN107231482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1482A CN107231482A (zh) 2017-10-03
CN107231482B true CN107231482B (zh) 2020-03-27

Family

ID=5993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7931.4A Active CN107231482B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1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0528A (zh) * 2017-10-09 2018-01-19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路况危险的提醒系统及设备
CN108965957A (zh) * 2018-07-18 2018-12-07 北京零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控制方法、装置、客户端和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431A (zh) * 2013-12-31 2014-04-30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穿戴设备的移动终端及其可穿戴设备
CN104618994A (zh) * 2014-12-30 2015-05-13 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省电系统和方法
CN104657057A (zh) * 2015-01-06 2015-05-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CN204374539U (zh) * 2015-01-16 2015-06-03 深圳市悦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触摸蓝牙太阳镜
CN105991297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唤醒智能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88870A (zh) * 2014-12-31 2016-10-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低触摸操作次数移动设备
CN106332243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节省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53700A (zh) * 2016-09-23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显示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6598405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动态调节控件位置的方法
KR20170084446A (ko) * 2016-01-12 2017-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와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각각의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3431A (zh) * 2013-12-31 2014-04-30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穿戴设备的移动终端及其可穿戴设备
CN104618994A (zh) * 2014-12-30 2015-05-13 西安乾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省电系统和方法
CN105988870A (zh) * 2014-12-31 2016-10-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低触摸操作次数移动设备
CN104657057A (zh) * 2015-01-06 2015-05-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CN204374539U (zh) * 2015-01-16 2015-06-03 深圳市悦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触摸蓝牙太阳镜
CN105991297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唤醒智能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2243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节省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6598405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动态调节控件位置的方法
KR20170084446A (ko) * 2016-01-12 2017-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와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각각의 제어 방법
CN106453700A (zh) * 2016-09-23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显示控制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1482A (zh)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5296B2 (en) Intergra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207005B2 (ja) コードレス装置
CN105656523B (zh) 一种蓝牙主设备的来电处理方法及装置、蓝牙主设备
JP3541765B2 (ja) テレビ電話装置
CN104918089B (zh) 具有语音控制功能的基于云服务器的智慧酒店服务系统
CN111225057B (zh) 终端及其同步的方法
WO2001069567A3 (en) State-bas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00446605C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自动暗适应方法及装置
CN107231482B (zh) 一种避免用户低头操作手机终端的方法
US9479723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020976A (zh)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和装置
AU2008250885A1 (en) Intergr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833407A (zh) 移动终端的来电控制方法
US10902763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219850A (zh) 发光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67879A (zh) 心率监测装置及心率监测方法
CN108989573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990982A1 (e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Bluetooth headset
CN105915729B (zh) 一种快速调节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025373B (zh) 电视机、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2330A (zh) 来电响应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MX2019009811A (es) Terminal para recopilar un comentario de satisfaccion del usuario, sistema de recopilacion que comprende el terminal, y metodo para recopilar un comentario de satisfaccion del usuario usando el terminal.
CN106657861B (zh) 一种实现多功能可视电话的方法及设备
JP5910842B1 (ja) テレビドアホン装置
KR100764413B1 (ko) 취침모드 자동 설정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