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3190A -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3190A
CN107223190A CN201580067413.4A CN201580067413A CN107223190A CN 107223190 A CN107223190 A CN 107223190A CN 201580067413 A CN201580067413 A CN 201580067413A CN 107223190 A CN107223190 A CN 107223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arrangement
holding
stopper arms
arrangement according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74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3190B (zh
Inventor
M.魏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esto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sto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esto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7223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3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3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31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45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retain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the pack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91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ring provided with teeth or fi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91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ring provided with teeth or fingers
    • F16L37/0915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ring provided with teeth or fingers with a separate member for releasing th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流体管路(5)的联接装置(1),其具有保持密封圈(4),保持密封圈(4)可固定在载体构件(2)的固定孔(3)的内螺纹(13)中。保持密封圈(4)具有保持元件(24),其配备有保持爪(37),保持爪(37)可在外周缘处加载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以便于将其固定。此外,保持元件(24)配备有多个止动臂(38),其形成位于螺旋线(48)上的接合突出部(52),螺旋线(48)的螺距相应于内螺纹(13)的螺距。由于接合突出部(52)接合到内螺纹(13)中,其引起保持密封圈(4)的可靠固定。

Description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其带有保持密封圈,保持密封圈构造成,用于在使用位置中利用其前侧在前被插入特别的载体构件的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中并且通过接合到内螺纹中固定在该固定孔中,并且保持密封圈轴向地被插入孔穿过,待联接的流体管路可从保持密封圈的后侧开始被插入该插入孔中,其中,保持密封圈具有包围插入孔的、环形地结构化的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具有多个倾斜地径向向内伸的保持爪,保持爪构造成用于为了其固定的目的而加载被插入插入孔中的流体管路的外周缘。
背景技术
由文件EP 0 185 802 A1已知的这种类型的联接装置具有保持密封圈,其具有根据螺栓的形式设计的基体,保持密封圈可利用该基体被拧入特别的载体构件的配备有内螺纹的固定孔中。保持密封圈轴向地被插入孔穿过,待联接的流体管路可从位于载体构件之外的后侧开始被插入该插入孔中。在基体处固定有与插入孔同轴的保持元件,其具有多个倾斜地径向向内伸出的保持爪,保持爪在基体的前侧处伸到插入孔之前。在插入流体管路时,保持爪被向外压,从而其在预紧的情况下贴靠在流体管路的外周缘处并且固定流体管路以防从保持密封圈中被拉出。为了也可使高的拉力与充分的阻力相反地作用,保持密封圈的设有外螺纹的基体必须由高质量的并且因此昂贵的材料制成。此外存在的问题是,被压到基体上的、设有保持爪的保持元件由于存在的加工公差、或者在频繁操纵时可能从基体处松开,从而不再能一定地保证被插入的流体管路的可靠保持。
由文件EP 0 702 184 A1已知一种联接装置,其具有设有保持爪的环形的保持元件,保持元件在其外周缘处具有伸出的齿,齿可钩在套形的载体构件的柱形的内表面中,以便于与保持元件的拉出相反地作用。
由文件DE 10 2012 021 683 A1已知一种联接装置,其具有保持密封圈,保持密封圈由由弹性体材料组成的套体和被嵌入套体中的、具有倾斜的保持爪的保持元件组成。通过保持密封圈在其外周缘处具有环形槽,构造在载体构件处的环形的径向突出部接合到环形槽中,保持密封圈咬入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中。
文件FR 2 881 502 A1描述了一种联接装置,其可借助于止动环固定在固定孔中,其中,止动环具有多个沿着其周缘分布的齿,其卡锁到固定孔的内螺纹中。齿实施成具有两种不同长度并且在止动环的周向上交替地先后布置,从而较短的齿分别位于两个较长的齿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其在成本适宜的结构情况下保证了保持密封圈在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中的可靠保持。
为了实现该目的,结合开头所述的特征设置成,保持元件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地环绕插入孔分布地布置的止动臂,止动臂具有径向向外伸的端部区段,端部区段位于在其螺距方面与载体构件的内螺纹的螺距相匹配的螺旋线上并且形成在保持密封圈的使用位置中接合到载体构件的内螺纹的螺纹通道(Gewindegang)中的接合突出部。
以这种方式,设有保持爪的保持元件用于形状配合地使保持密封圈锚定在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中。保持元件配备有多个止动臂,止动臂的径向向外伸的端部区段形成接合突出部,其能够接合到载体构件的内螺纹的螺纹通道中。通过以下方式保证可靠的且准确的接合,即,接合突出部位于螺旋线上,即,螺旋形的线上,其螺距至少近似相应于内螺纹的螺距。于是,当保持密封圈被插入固定孔中时,止动臂的接合突出部与外螺纹相似地接合到固定孔的内螺纹中。借助于简单的旋拧过程实现保持密封圈到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中的插入,在其中,止动臂的接合突出部被旋入固定孔的内螺纹中。但是如果止动臂具有一定的弹簧弹性,也可实现这种类型的设计方案,即,通过保持密封圈仅仅轴向地被压入固定孔中,将接合突出部卡锁到内螺纹中。
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适宜地,止动臂仅仅沿着其最大延伸为360度的螺旋线分布。由此,以尽可能小的结构耗费获得了最优的保持。优选地,止动臂均匀地围绕保持元件的纵轴线分布。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止动臂构造成接片形,其中,止动臂尤其地被弯曲或弯折,以便于将其端部区段安放在力求的螺旋线或螺纹线上。
优选地,保持元件为一件式的构件。其尤其地由弹簧弹性的金属、尤其地不锈钢组成。优选地,其通过组合的冲裁和弯曲过程制成,从而其作为所谓的冲裁弯曲件存在。
优选地,保持元件配备有被称为承载环的环形的区段,其同轴地包围插入孔并且止动臂一件式地布置在该区段处。在此,止动臂优选地位于承载环的内周缘处或者位于其外周缘处。在内周缘处的安装有利于这样的结构形式,即,在其中,在保持密封圈已装配在固定孔中的状态中,承载环保留在固定孔之外并且仅仅止动臂伸入固定孔中。承载环在此可用作用于预定保持密封圈的拧入深度的止挡件。如果止动臂布置在承载环的外周缘处,在保持密封圈已固定在固定孔中的状态中,不仅止动臂而且适宜地整个承载环沉入到固定孔中。
在可行的设计方案中,止动臂从承载环中倾斜地径向向外伸离,其中,用作接合突出部的端部区段由此位于期望的螺旋线上,即,止动臂在其倾斜位置中彼此不同。关于承载环的相对于保持密封圈的纵轴线径向的环形平面,止动臂适宜地以彼此不同的倾斜径向向外从承载环中伸离,其中,在一些止动臂中,止动臂的端部区段可位于环形平面的一个轴向侧上,并且在其它的止动臂中,止动臂的端部区段位于环形平面的另一轴向侧上。尤其地可由此获得不同的倾斜位置,即,止动臂以彼此不同的方式关于承载环弯曲。
优选地,倾斜地径向向外从承载环中伸离的止动臂布置在承载环的外周缘处。
另一同样有利的用于实现接合突出部的可能性在于,止动臂构造成L形,从而其分别具有轴向地从承载环中伸出的第一L侧边,径向向外伸出的、分别形成接合突出部的第二L侧边联接到第一L侧边处。在此,由此实现接合突出部在期望的螺旋线上的安放,即,第一L侧边的长度不同。在该结构形式中,止动臂适宜地布置在承载环的内周缘处。
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L形的止动臂的形成接合突出部的第二L侧边关于分别相关联的第一L侧边具有倾斜的取向,其中,第二L侧边径向向外伸且同时向载有止动臂的承载环的方向伸。由此,尤其地得到止动臂的钩形的结构,这有利于锚定在载体构件的固定孔的内螺纹中。
在所有实施形式中,承载环可如此设计,即,其在止动臂所在的周缘区段处在结构上不被止动臂所限制,从而整体产生这样的印象,即,就像邻近的止动臂通过连接接片相互连接。
被视为尤其有利的是,保持爪同样布置在承载环处,其中,其适宜地如止动臂那样与承载环一件式地相连接。两个实施形式首先是优选的,其中,在一个实施形式中,保持爪布置在承载环的内周缘处并且止动臂布置在承载环的外周缘处,而在另一实施形式中,保持爪布置在承载环的外周缘处并且止动臂布置在承载环的内周缘处。
如果保持爪位于承载环的内周缘处,保持爪适宜地直接模制在承载环处。在这种情况中,优选地,止动臂也直接模制在承载环的外周缘处,其中,止动臂尤其地以合适的取向径向向外从承载环中伸出。
那么,尤其地当保持爪安装在承载环的外周缘处时,推荐这样的实施形式,即,在其中保持爪不是直接固定在承载环处,而是以相对于承载环轴向间隔开的方式安装在承载臂的端部区域处,其轴向地从承载环中伸出并且在其方面安装在承载臂的外周缘处。利用这种配置方案,可实现保持密封圈的这样的结构形式,即,在其中,仅仅止动臂沉入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中,而位于承载臂处的保持爪保留在固定孔之外。
在单独的实施形式中有利的是,保持爪和止动臂分别成对地布置在承载环的相同的周缘区段处。但是原则上,也可设想这样的结构形式,即,在其中,保持爪和止动臂彼此错位地布置在承载区段的周向上并且尤其地布置在彼此的空缺上。后者意味着,在承载环的周向上,每个保持爪位于两个邻近的止动臂之间。
在尤其适宜的设计方案中,保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伸出的止挡接片。该止挡接片能够通过轴向地支撑在载体构件处来在装配时限制保持密封圈关于固定孔的插入深度。尤其地,在载体构件的包围固定孔的通入部的外面处实现支撑。根据保持密封圈的设计方案,通过在止挡接片与载体构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但是或者间接地由此实现支撑,即,止挡接片支撑以下阐述的套体的轴向地支承在止挡接片之前的区段,套体在其方面在保持密封圈的使用位置中利用载体构件轴向张紧。为了止挡接片在支撑方向上具有高的刚性,止挡接片适宜地利用平行于保持元件的纵轴线的接片平面取向,即,几乎竖直地取向。
适宜地,保持元件具有多个在其周向上分布的止挡接片,例如三个止挡接片,其以彼此分别错位120°地布置。
优选地,每个止挡接片与保持元件的止动臂中的一个构造成一件式的,其中,每个止挡接片布置在自身的止动臂处。在根据以上描述的L形的止动臂的情况中,止挡接片适宜地布置在轴向延伸的第一L侧边处,尤其地作为弯曲的接片布置在其纵向边缘处。
优选地,除了保持元件,保持密封圈附加地包含一件式的、尤其地橡胶弹性的套体,保持元件至少部分地且优选地至少近似完全地被嵌入套体中。尤其地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套体优选地直接在其制造时通过注塑在密封的情况下材料配合地被模制到保持元件处。这种橡胶弹性的注塑体的特征在于与保持元件的特别紧密的连接。
橡胶弹性的套体可直接形成可成本适宜地实现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引起保持密封圈不仅关于载体构件而且关于被插入的流体管路的密封。适宜地,密封结构定义设置成用于密封地贴靠在载体构件处的环形的外密封区段并且此外定义至少一个在其外周缘处密封地包围被插入的流体管路的环形的内密封区段。以这种方式,省去了使联接装置配备特别的密封元件、尤其地密封环。那么然而,当套体不具有橡胶弹性的性能且因此不具有自密封的性能时,适宜地使用这种特别的密封元件。
优选地,保持密封圈的套体在其内周缘处在接合突出部的区域中具有同心地布置的环形的隆起部,其径向向内突出。在流体管路未被插入的状态中,在该环形的隆起部的区域中的套体的内直径小于流体管路的外直径。由此,环形的隆起部在流体管路被插入的情况中通过该流体管路径向地被扩大并且径向向外变形,从而止动臂的接合突出部主动地被压入载体构件的内螺纹的相关联的螺纹通道中,这优化了保持密封圈的轴向形状配合的锚定。在此有利的是,在紧接着工作时,当流体管路由弹性柔性的材料组成并且例如为流体软管时,附加地自动地根据内部压力匹配径向的张力。处于流体管路中的流体压力越高,流体管路自身越强地被径向扩大,并且其越向外挤压环形的隆起部。
优选地,套体设有套形的外螺纹区段,套体可利用该外螺纹区段被拧入载体构件的固定孔的内螺纹中。
在此,在套体外螺纹的区域中对套体的强度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因为至少部分地被套体包围的保持元件通过其借助于接合突出部实现的螺纹接合用于螺纹连接的高的轴向强度。这有利于套体由橡胶弹性的材料、尤其地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套体的外螺纹区段在此也由橡胶弹性的材料组成,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止动臂的接合突出部局部地被加强。
在参与联接装置的载体构件中,适宜地构造流体通道,其与固定孔联通。构造在流体管路中的管路通道由此在已联接的流体管路中与载体构件的流体通道相连接。
在一可行的实施形式中,联接装置设计成联接件,其可固定在流体技术的设备、例如阀或驱动部处,以便可将至少一个流体管路联接到该流体技术的设备处。然而,此外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直接使用流体技术的设备、例如其设备壳体的组成部分作为载体构件,在其中,构造设有内螺纹的固定孔并且在载体构件中固定保持密封圈。
如果联接装置应提供根据需要可随时简单地且无损坏地再次从保持密封圈中移除被插入的流体管路的可能性,适宜地使保持密封圈关联有待用于松开地操纵保持爪的松开套。这种松开套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保持密封圈中,其中,松开套轴向外部地支承在保持爪之前并且利用操纵区段后侧地从保持密封圈中伸出。通过作用到操纵区段上的压力,可使松开套向保持密封圈的前侧的方向移动,从而松开套后侧地作用到保持爪上并且自身从被插入的流体管路的外周缘取下。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优选的第一实施形式的纵截面,在其中,保持元件在保持密封圈已装配的状态中整体地被容纳在载体构件的固定孔的内部中,
图2以分解图示出了图1中的组件,
图3以纵截面示出了图2中的分解图,
图4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至3现有的保持密封圈的细节图,
图5以纵截面示出了图4中的保持密封圈,其中,以虚线指出了相关联的载体构件,
图6示出了根据图1至5应用的保持元件的透视的纵截面图,
图7示出了穿过保持密封圈的前端部区段的纵截面,
图8以从下的倾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至7现有的保持元件的细节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在其中,保持元件的具有保持爪的长度区段在保持密封圈已装配的状态中位于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之外,
图10以分解图示出了图9中的布置方案,
图11以纵截面示出了图10中的分解图,
图12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图9至11现有的保持密封圈的细节图,
图13以纵截面示出了图12中的保持密封圈,其中,以虚线指出了相关联的载体构件,
图14示出了根据图9至13使用的保持元件的透视的纵截面图,
图15示出了穿过保持密封圈的前端部区段的纵截面,
图16以从下的倾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9至15现有的保持元件的细节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在其中,保持元件的具有保持爪的长度区段在保持密封圈已装配的状态中再次位于载体构件的固定孔之外,
图18以分解图示出了图17中的布置方案,
图19以纵截面示出了图18中的分解图,
图20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7至19现有的保持密封圈的细节图,
图21以纵截面视图了图20中的保持密封圈,其中,以虚线示出了相关联的载体构件,
图22示出了根据图17至21使用的保持元件的透视的纵截面图,
图23示出了穿过保持密封圈的前端部区段的纵截面,以及
图24以从下的倾斜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7至23现有的保持元件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下描述涉及所有在附图中示出的整体以附图标记1表示的联接装置的实施例。
联接装置1包含设计成密封圈形的保持装置,其被称为保持密封圈4,保持密封圈4在其在图1、5、9、13、17和21中示出的使用位置中接合到独立的载体构件2的固定孔3中并且固定在该固定孔3中。
联接装置1适合用于联接流体管路5,流体管路5构造成用于引导流体的压力介质例如压缩空气或压缩液体穿过。优选地,可联接的流体管路5为挠性的软管。尽管如此,其也可为刚性的管。在图1、9和17中示出了在已联接的状态中的流体管路5。
保持密封圈4自身已经可形成联接装置1。保持密封圈4可与任意每个具有合适地设计的固定孔3的载体构件2组合。由此,现有的载体构件2可根据需要配备一个或多个保持密封圈4。
另一方面,联接装置1也可实施成组件。其可由至少一个保持密封圈4和带有至少一个与保存密封圈4相匹配的固定孔3的载体构件2组成。在此,保持密封圈4已经可从出厂开始在交付中在载体构件2处装配在其使用位置中或者其可作为散装的附件提供,其通过使用者才与载体构件2结合在一起。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联接装置1设计成联接件,在其中,载体构件2具有至少一个未详细示出的固定接口,载体构件2以及由此联接件可利用该固定接口在其整体中固定在流体技术的部件处,例如阀、流体操纵的驱动部或压缩空气维护设备处。在固定接口的相应的设计方案中,另一流体管路也可固定在该处。毫无疑问,联接件可具有多个保持密封圈4,以例如实现角形件或适合用于同时联接多个流体管路的T形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载体构件2直接由上述类型的流体技术的部件的组成部分形成,例如由流体技术的部件的壳体形成。以这种方式,省去了独立的、与流体技术的部件无关的载体构件2。
在载体构件2中根据凹口的形式构造的固定孔3通出至载体构件2的以下被称为联接外面7的外面。固定孔具有纵轴线15。在载体构件2的内部中,流体通道8尤其以同轴的取向联接到固定孔3处,穿过流体管路5的管路通道9在已联接流体管路5的情况中与流体通道8处于流体连接中。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载体构件2的截断。
保持密封圈4具有纵轴线16并且横向于该纵轴线16具有环形的横截面。保持密封圈4具有轴向地定向的前侧22和关于前侧22轴向相反的后侧23,并且同轴地被穿孔,其中,穿孔部由于其功能被称为插入孔26。插入孔26一方面利用前部的通入孔26a通出至前侧22并且利用相反的后侧的通入孔26b通出至后侧23。
在其已装配的使用位置中,保持密封圈4穿过固定孔3的位于联接外面7处的通入部4伸入固定孔3中。原则上,保持密封圈4在此可在其整个长度上被容纳在固定孔3中。然而,当保持密封圈4仅仅利用其轴向长度的一部分伸入固定孔3中时,在装配和可能的拆卸时得到简化的操作。保持密封圈4的在固定孔3中延伸的长度区段以下被称为固定区段17并且位于固定孔3之外的长度区段被称为头部区段18。
适宜地,头部区段18具有比固定区段17更大的直径,由此在头部区段18的面向固定区段17的端侧处得到包围固定区段17的环形的支撑面6,其在保持密封圈4已装配的使用位置中适宜地贴靠在载体构件2的包围通入部4的联接外面7处。
保持密封圈4的在已装配的使用位置中伸入固定孔3中的长度区段外围地设有外螺纹12,该长度区段示例性地为固定区段17。与此配合的且尤其地互补的内螺纹13位于固定孔3的内周缘处。相应地,固定孔3也可被称为螺纹开口或螺纹孔。
以这种方式,保持密封圈4可被拧入固定孔3中,并且在已装配的使用位置中通过由此得到的螺纹连接固定在载体构件2处。保持密封圈4如此程度地被拧入,即,其利用其支撑面6在预紧的情况下贴靠在联接外面7处,由此拧紧螺栓连接。
保持密封圈4具有优选地一件式地构造的保持元件24,其用于轴向地固定穿过后侧的通入孔26b被插入插入孔26中的流体管路5。对于在图6和8中的第一实施例,在图14和16中的第二实施例,以及在图22和24中的第三实施例而言,该保持元件24构造成独立的。
适宜地,保持密封圈4具有至少部分地且优选地至少近似完全地包围保持元件24的套体25。与保持密封圈4相同地,套体25整体也具有环形的横截面。保持元件24被该嵌入套体25中,并且由此与套体25一起连接成形成保持密封圈4的结构单元,其可统一进行处理。
套体25构造成一件式的,并且适宜地由塑料材料组成。尤其有利的是,套体25具有橡胶弹性的性能,这可最好地由此实现,即,其通过注塑由弹性体材料制成。这符合所有实施例。
优选地,套体25在其注塑制造时被注塑到保持元件24处,保持元件24在此被周围注塑并且被嵌入塑料材料中。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套体25仅仅部分地由橡胶弹性的材料组成或者完全实施成刚性体。然而,橡胶弹性的结构具有的优点是,不需要特别的密封件用于关于载体构件2和流体管路5的密封,因为由橡胶弹性的材料组成的套体25承担或可直接自身承担该密封功能。
由此,实施例的尤其套形的套体25同时定义密封结构27,其局部地与载体构件2并且同样局部地与流体管路5的外周缘面28密封地共同作用。
示例性地,通过密封结构27定义至少一个设置成用于密封地贴靠在载体构件2处的环形的外密封区段27a和至少一个在其外周缘面8处密封地包围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的内密封区段27b。不仅至少一个外密封区段27a而且至少一个内密封区段27b优选地构造成隆起形的和/或唇形的。
保持密封圈4的外螺纹12位于套体25的外围的外周缘处。在固定区段17的区域中,套体25具有套形的外螺纹32,外螺纹12被成形到外螺纹区段32中。以已知的方式,外螺纹12由螺旋形地围绕纵轴线16延伸的沟纹部33和分别轴向两侧地侧面包围该螺旋形的沟纹部33的并且同样螺旋形地围绕纵轴线16延伸的凸起部34组成。
固定孔3的内螺纹具有槽形的螺纹通道35,其螺旋形地围绕固定孔3的纵轴线15延伸。外螺纹12利用其螺旋形的凸起部34接合到该槽形的螺距35中。由此,得到径向的重叠,以已知的方式,从该重叠中得到在内螺纹13和外螺纹12之间的在轴向上形状配合的连接。
已经提到的保持元件24结构化成环形的并且相对于套体25同轴地取向。保持元件24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适宜地具有被称为承载环36的环形的承载区段,其布置成相对于纵轴线16同轴并且适宜地完全地被套体25的材料包围。该承载环36不仅载有多个保持爪37,而且载有多个止动臂38。适宜地,承载环36、保持爪37和止动臂38一件式地相互连接。
承载环36具有周向,其在图8、16和24中通过双箭头42标出,并且是环绕保持密封圈4的纵轴线16的方向。不仅保持爪37而且止动臂38在承载环36的周向42上分布地布置在承载环36处,其中,在分别邻近的保持爪37之间和分别邻近的止动臂38之间适宜地存在距离。该距离被承载环36跨接,从而在周向42上,分别直接彼此邻近地布置的保持爪37和止动臂38通过由承载环36的周缘区段形成的连接接片相互连接。
保持爪37布置成,得到环绕纵轴线16延伸的保持爪凸缘。止动臂38环绕纵轴线16布置成,得到止动臂凸缘。两个凸缘未接合到彼此中,也就是说,保持爪凸缘与止动臂凸缘无关。
适宜地,保持爪37和止动臂38分别成对地布置在承载环36的相同的周缘区段处。换句话说,止动臂38也位于配备有保持爪37的承载环36的每个周缘区段处。
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穿过保持爪凸缘37并且被可弹簧弹性地弯曲的保持爪37在其外周缘面28处加载并且由此被固定以防被重新拉出。适宜地,保持爪37分别具有与承载环36相反的保持棱边43,保持爪可利用该保持棱边43压入或埋入流体管路5的壁中,或者保持爪能够以卡锁的方式接合到可能构造在流体管路5的外周缘处的保持槽中。
在图1至8和图17至24的实施例中,保持爪37布置在承载环36的内周缘处。保持爪37从承载环36开始分别倾斜地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同时轴向地向前侧22的方向延伸。由此,保持爪37分别具有倾斜的后面44,其面向后侧的通入孔26b并且流体管路15在被插入时利用其在前面的端面撞到该后面44上。在继续将流体管路5压入插入孔26中时,流体管路5利用其端面在保持爪37的后面44处滑动,在此使后面44弹簧弹性地径向向外弯曲并且利用在此建立的回位力压靠被插入穿过保持元件44的流体管路5的外周缘面28。
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保持元件24被嵌入套形的外螺纹区段32中,从而保持爪37在保持密封圈4已装配的使用状态中贴靠在固定孔3的内部中。在图17至24的实施例中,保持元件24被嵌入头部区段18中,从而保持爪37在保持密封圈4已装配的使用状态中轴向地贴靠在固定孔3之外。
在图9至16的实施例中,保持爪37布置在承载环36的外周缘处。然而与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不同,保持爪37不是直接联接到承载环36处,而是位于附加的承载臂45的端部区域处,承载臂45以轴向伸出的方式在其方面直接安装在承载环36的外周缘处。每个承载臂45从承载环36开始轴向地向后侧43的方向延伸并且在相对于承载环36轴向间隔开的端部区域46中过渡到保持爪37中的一个中。保持爪37的布置方案基本上相应于已经根据图1至8描述的那样,从而在图9至16的实施例中,每个保持爪37相对于纵轴线16也倾斜地取向,其中,其从相关联的承载臂45的端部区域46开始倾斜地径向向内定向并且同时轴向地向前侧22的方向定向。
在图9至16的实施例中,承载环36如在图17至24的实施例中那样不是嵌入外螺纹区段32中,而是轴向地以直接联接在外螺纹区段32处的方式嵌入到套体25的头部区段18中。适宜地,承载臂45和一件式地布置在该处地保持爪37也嵌入该头部区段18中。因此,在图9至16的实施例中,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通过保持爪37固定在固定孔3之外。
在所有地实施例中,止动臂38用于将保持密封圈4轴向地形状配合地固定在载体构件2的内螺纹13中。止动臂38在周向42上沿着承载环36分布地布置,从而其也包围插入孔26。每个止动臂38具有关于纵轴线16径向向外伸的端部区段47,其中,所有止动臂38的端部区段47位于点划线指出的螺旋线48上,螺旋线48同轴地绕纵轴线16延伸并且其螺距与载体构件2的内螺纹13的螺距相匹配,从而端部区段47能够,当保持密封圈4被插入固定孔3中时精确地接合到内螺纹13的螺距35中。
换句话说,于是端部区段47形成接合突出部52,其布置成并且如此径向向外伸,使得其能够径向地接合到螺距35中。
螺旋线48是螺纹线或蜗形线,然而其适宜地具有360度的最大延伸。以这种方式,接合突出部52环绕纵轴线16以仅仅简单的分布存在。然而原则上可行的是,如此在数量和分布上构造止动臂38,即,其接合突出部52沿着以大于360度并且例如在540度上延伸的螺旋线分布。
由螺旋形的沟纹部33和螺旋形的凸起部34组成的外螺纹12适宜地以多个回旋绕纵轴线16延伸。然而,根据未示出的备选的实施形式,外螺纹12也可具有仅仅唯一一个的回旋,其最大在360度上延伸。
适宜地,止动臂38构造成接片形。为了获得期望的造型,其可被弯折或弯曲。
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止动臂38布置在承载环36的外周缘处。其在此从承载环36开始利用倾斜的取向径向向外伸离,其中,止动臂38在其倾斜位置中彼此不同,从而其形成接合突出部52的端部区段47位于力求的螺旋线48上。关于承载环36位于其中的相对于纵轴线16径向的环形平面,适宜地如此使止动臂38弯曲,即,其从仅仅在环形平面中延伸的止动臂38开始首先在一轴向方向上弯曲并且紧接于此在另一轴向方向上弯曲。这意味着,接合突出部52部分地位于承载环36的包含承载环36的环形平面的一侧,部分地位于其另一侧。
在图9至16和图17至24的两个实施例中,止动臂38布置在承载环36的内周缘处。止动臂38在此分别构造成L形并且具有从承载环36中向前侧22的方向轴向地伸出的第一L侧边53。径向向外伸的第二L侧边54联接到该第一L侧边53处,第二L侧边定义止动臂38的端部区段47且因此形成接合突出部52。
两个L侧边53,54可彼此成直角地弯折。然而优选地,两个L侧边53,54包夹钝角,从而第二L侧边54关于纵轴线16倾斜并且从相关联的第一L侧边53开始倾斜地径向向外(且同时)根据图9至16的实施例远离承载环36指向向前侧22的方向或者根据图17至24的实施例指向后侧23的方向并且由此指向承载环36的方向。后者具有的优点是,止动臂38具有钩形的造型,其保证尤其高的锚定稳定性。
如此选择第一L侧边53的轴向长度且因此第二L侧边54与承载环36的轴向距离,即,第二L侧边54且因此由其形成的接合突出部52位于力求的螺旋线48上。
通过止动臂38,加强了可在外螺纹12和内螺纹13之间获得的螺纹连接的强度。当套体25是挠性的、尤其地橡胶弹性的材料时,该加强效应尤其做出贡献,这符合所有实施例。
适宜地,止动臂38包括其接合突出部52被嵌入套体25中。接合区段52适宜地被嵌入外螺纹12的螺旋形的凸起部34中。然而,至少可释放止动臂38的位于接合突出部52的区域中的前棱边,这尤其地也适用于保持爪37的保持棱边43。
联接装置1的有利的设计方案设置成,保持密封圈4的套体25在其内周缘处在接合突出部52的轴向高度上具有同心地布置的、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的隆起部55。这在图17至24的实施例中实现。环形的隆起部55包围占据被插入的使用位置的流体管路5,通过流体管路5使隆起部55在弹性的变形的情况下径向变宽。后者所引起的是,在流体管路5未被插入的状态中,在该环形的隆起部55的区域中的套体25的内直径小于流体管路5的外直径。通过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使隆起部55同心地径向向外变形,从而隆起部55将止动臂38的环绕隆起部55布置的接合突出部52径向向外压入载体构件2的内螺纹13的螺距35中。当接合突出部52径向挠性地悬挂在承载环36处时,有助于在此进行的接合突出部52的径向运动。在该实施例中是后者的情况,因为在此具有接合突出部52的止动臂38在第一L侧边53的区域中优选地构造成弹簧弹性挠性的。
由此,直接通过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使保持密封圈4得到在固定孔3中其固定力的加强。由此尤其地也防止保持密封圈4无意的旋转。如果稍后再次移除流体管路5,也再次减小固定力,从而可根据需要再次相对简单地从固定孔3中拧出保持密封圈4。
环形的隆起部55适宜地同时形成密封结构27的内密封区段27b。
在未显示的实施例中,止动臂38未被包围并且在没有包围的情况下接合到固定孔3的内螺纹13中。保持密封圈4也构造成,使得唯一地且仅仅止动臂38形成外螺纹12,保持密封圈4利用该外螺纹可被拧入或被拧入固定孔3中。
如果止动臂38在关于纵轴线16的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簧弹性,则保持密封圈4可通过以下方式非常简单地被插入固定孔3中,即,其在没有叠加旋转运动的情况下仅仅轴向地被插入固定孔3中。在此,接合突出部52卡锁到内螺纹13中。为了其最终固定,紧接着仍仅仅稍微使保持密封圈4旋转,直至螺纹接合用于使保持密封圈4利用其支撑面6与载体构件2轴向张紧。这满足所有所示出的实施例。
优选的一件式的保持元件24适宜地由弹簧弹性的金属组成。尤其地推荐不锈钢。在作为冲裁弯曲件的实施方案中,所描绘的造型尤其可成本适宜地实现。
适宜地,保持元件24配备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伸出的止挡接片56,其用于,通过轴向地支撑在载体构件2处,限制保持密封圈4关于固定孔3的拧入深度,并且与由于过强地拉紧螺栓连接造成的套体25的损坏相反地作用。图17至24的实施例具有相应设计的保持元件24。优选地,保持元件24设有多个在周向42上分布的止挡接片56,例如设有三件,其优选地以相同的角距离彼此错位地布置,从而实现对称的支撑。
止挡接片56径向地伸出超过固定孔3的直径。由此,其能够通过在载体构件2的联接外面7处的轴向支撑限制保持密封圈4的拧入深度。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该支撑优选地间接地、在中间连接套体25的挠性的材料层的情况下实现,从而可避免在止挡接片56和载体构件2之间的直接接触。然而,备选地,也可设置通过止挡接片56贴靠在联接外面7处的直接支撑。
优选地,每个止挡接片56与保持元件24止动臂38中的一个构造成一件式的,其中,每个止挡接片56布置在本身的止动臂38处,止挡接片56翼形地从该止动臂38中伸出。在所绘出的实施例的L形的止动臂38中,止挡接片56适宜地分别布置在轴向延伸的第一L侧边53的侧向的纵向边缘中的一个处,尤其地作为就此而言径向向外弯曲的区段。
为了使止挡接片56在轴向的支撑方向上具有高的刚性,其适宜地分别如此取向,即,其可被称为接片平面的主扩展平面相对于保持密封圈4的纵轴线16平行地伸延。于是,止挡接片56几乎竖直地取向并且由此具有相对于弯曲的尤其高的阻力矩。
在图1至16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孔3的内部中的台阶部定义流体管路5的最大插入深度。然而更有利的是,保持密封圈4直接自身形成用于预定流体管路5的最大插入深度的限制件62,从而就此而言与固定孔3的设计方案无关,这带来了成本节省。这在图17至24的实施例中实现。
限制件62适宜地由相对于纵轴线16同心的、环形的径向突出部组成,该径向突出部向内突出并且在套体25处在固定区段17的区域中构造成一件式的。径向突出部限制小于流体管路5的外直径的内直径。该内直径尤其地如此小,使得即使通过较大的努力也不可推动流体管路5穿过,从而出现用于流体管路5的止挡作用。适宜地,限制件62位于套体25的前端部区域处。
与限制件62相结合可实现的是,被插入使用位置中的流体管路5在轴向的前侧22处不伸出超过保持密封圈4。
如果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应可再次简单地被取出,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联接装置1配备有与保持密封圈4相关联的附加的松开套57,其仅仅在图17至24的实施例中示出。该松开套57同轴地在保持密封圈4中延伸并且可就此而言且由此也可关于保持元件24轴向运动。松开套57的前端部区段58与保持爪37的后面44相对地结束,而松开套57的后侧的操纵区段59轴向地从保持密封圈24中伸出。在联接过程中,流体管路5也被插入穿过松开套57。为了松开流体管路5,可将压力施加到松开套57的操纵区段59上,从而可使松开套57向保持密封圈4的前侧22的方向移动并且利用其前端部区段58压到保持爪37的后面44上,保持爪37因此径向向外弯曲,从而松开套57可从流体管路5的外周缘面28处取下。在该状态中,可再次方便地拉出流体管路。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其带有保持密封圈(4),所述保持密封圈(4)构造成,用于在使用位置中利用其前侧(22)在前被插入特别的载体构件(2)的具有内螺纹(13)的固定孔(3)中并且通过接合到所述内螺纹(13)中固定在所述固定孔(3)中,并且所述保持密封圈(4)轴向地被插入孔(26)穿过,待联接的流体管路(5)能从所述保持密封圈(4)的后侧(22)开始被插入所述插入孔(26)中,其中,所述保持密封圈(4)具有包围所述插入孔(26)的、环形地结构化的保持元件(24),所述保持元件(24)具有多个倾斜地径向向内伸出的保持爪(37),所述保持爪(37)构造成用于为了其固定的目的而加载被插入所述插入孔(26)中的流体管路(5)的外周缘(2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24)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地环绕所述插入孔(26)分布地布置的止动臂(38),所述止动臂(38)具有径向向外伸的端部区段(47),所述端部区段(47)位于在其螺距方面与所述载体构件(2)的内螺纹(13)的螺距相匹配的螺旋线(48)上并且形成在所述保持密封圈(4)的使用位置中接合到所述载体构件(2)的内螺纹(13)的螺纹通道(35)中的接合突出部(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8)沿着具有最大延伸为360度的螺旋线(48)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8)构造成接片形,其中,所述止动臂(38)能被弯曲或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24)构造成一件式的,其中,其适宜地由弹簧弹性的金属组成且尤其地制成冲裁弯曲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8)一件式地布置在所述保持元件(24)的相对于所述插入孔(26)同轴的承载环(36)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8)布置在所述承载环(36)的内周缘处或外周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8)从所述承载环(36)中倾斜地径向向外伸离,其中,所述止动臂(38)在其倾斜位置中彼此不同,使得其端部区段(47)位于所述螺旋线(48)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38)构造成L形,并且分别具有轴向地从所述承载环(36)中伸出的第一L侧边(53),径向向外伸的、形成所述接合突出部(52)的第二L侧边(54)联接到所述第一L侧边(53)处,其中,所述止动臂(38)的第一L侧边(53)的长度不同,从而由所述第二L侧边(54)形成的接合突出部(52)位于所述螺旋线(4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L侧边(54)径向向外伸且同时向所述承载环(36)的方向伸,所述L形的止动臂(38)的形成所述接合突出部(52)的第二L侧边(54)关于分别相关联的第一L侧边(53)具有倾斜的取向。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爪(37)同样布置在所述承载环(36)处,并且适宜地与所述承载环(36)一件式地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爪(37)布置在所述承载环(36)的内周缘处并且所述止动臂(38)布置在所述承载环(36)的外周缘处,或者反之亦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爪(37)和止动臂(38)相应成对地布置在所述承载环(36)的相同的周缘区段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爪(37)直接布置在所述承载环(36)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爪(37)布置在从所述承载环(36)中轴向伸出的承载臂(45)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24)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伸出的止挡接片(56),所述止挡接片(56)通过轴向地支撑在所述载体构件(2)处限制所述保持密封圈(4)关于所述固定孔(3)的插入深度并且适宜地利用平行于所述保持元件(24)的纵轴线(16)的接片平面取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止挡接片(56)一件式地构造在所述保持元件(24)的止动臂(38)中的一个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24)至少部分地且适宜地至少近似完全地被嵌入所述保持密封圈(4)的一件式的套体(25)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件式的套体(25)直接在其制造时通过注塑在密封的情况下材料配合地被模制到所述保持元件(24)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25)具有橡胶弹性的性能并且尤其地是弹性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弹性的套体(25)形成密封结构(27),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成用于密封地贴靠在所述载体构件(2)处的环形的外密封区段(27a)和至少一个在其外周缘处密封地包围所述被插入的流体管路(5)的环形的内密封区段(27b)。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密封圈(4)的套体(25)在其内周缘处在所述接合突出部(52)的区域中具有同心地布置的、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的隆起部(55),其从占据被插入的使用位置的流体管路(5)径向向外变形并且由此将所述止动臂(38)的接合突出部(52)压入所述载体构件(2)的内螺纹(13)的螺纹通道(35)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25)具有套形的外螺纹区段(32),所述外螺纹区段(32)在外周缘处具有由螺旋形的沟纹部(33)和侧面包围所述螺旋形的沟纹部(33)的螺旋形的凸起部(34)定义的外螺纹(12)并且所述止动臂(38)如此被嵌入到所述外螺纹区段中,即,所述止动臂的接合突出部(52)分别径向地伸入所述螺旋形的凸起部(34)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构件(2)具有属于所述联接装置(1)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中构造与所述固定孔(3)联通的流体通道(8)。
CN201580067413.4A 2014-12-09 2015-10-12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23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25279.2A DE102014225279A1 (de) 2014-12-09 2014-12-09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e Fluidleitung
DE102014225279.2 2014-12-09
PCT/EP2015/073582 WO2016091434A1 (de) 2014-12-09 2015-10-12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e fluidlei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3190A true CN107223190A (zh) 2017-09-29
CN107223190B CN107223190B (zh) 2019-02-22

Family

ID=5426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74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23190B (zh) 2014-12-09 2015-10-12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89263B1 (zh)
CN (1) CN107223190B (zh)
DE (1) DE102014225279A1 (zh)
WO (1) WO20160914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24730B3 (de) * 2016-12-12 2017-11-09 Festo Ag & Co. Kg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e Fluidleitung und diesbezügliches Montageverfahren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6466A1 (de) * 1972-04-06 1973-10-11 Rudolf Barainsky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von rohren, speziell kunststoffrohren
ATE50629T1 (de) * 1984-12-28 1990-03-15 Voss Armatur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uer druckleitungen mit unverlierbarem haltering.
WO2001094798A1 (fr) * 2000-06-08 2001-12-13 Legris Sa Insert d'implantation d'un raccord de tube dans un logement taraude
DE202007008208U1 (de) * 2007-06-08 2007-08-23 Alligator Ventilfabrik Gmbh Steckverbinder, pneumatisches Anschlussteil, pneumatische Verbindung
CN101576189A (zh) * 2009-06-04 2009-11-11 程宇婷 一种万能连接管件
DE202012002893U1 (de) * 2012-03-22 2012-04-20 Axel R. Hidde Sanitär-Fitting mit lösbarer Verbindung und Baukasten
CN103925440A (zh) * 2014-04-15 2014-07-16 浙江康帕斯流体输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空气快速管接头
CN103939693A (zh) * 2014-04-23 2014-07-23 唐学功 小管径快速接头
CN203757244U (zh) * 2014-03-18 2014-08-06 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或阀门用快接端口
KR20140098968A (ko) * 2013-02-01 2014-08-11 홍만기 원터치 고정식 배관 커플러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02184B1 (en) 1994-09-14 2000-05-03 John Derek Guest Grab Ring
FR2881502B1 (fr) * 2005-01-28 2007-03-30 Legris Sa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auto-extractible
FR2947888A1 (fr) * 2009-07-08 2011-01-14 Legris Sas Embout d'insertion pour raccord ou analogue demontable par devissage
DE102012021683A1 (de) 2012-11-03 2014-05-08 Festo Ag & Co. Kg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mindestens eine Fluiddleitung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6466A1 (de) * 1972-04-06 1973-10-11 Rudolf Barainsky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von rohren, speziell kunststoffrohren
ATE50629T1 (de) * 1984-12-28 1990-03-15 Voss Armatur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uer druckleitungen mit unverlierbarem haltering.
WO2001094798A1 (fr) * 2000-06-08 2001-12-13 Legris Sa Insert d'implantation d'un raccord de tube dans un logement taraude
DE202007008208U1 (de) * 2007-06-08 2007-08-23 Alligator Ventilfabrik Gmbh Steckverbinder, pneumatisches Anschlussteil, pneumatische Verbindung
CN101576189A (zh) * 2009-06-04 2009-11-11 程宇婷 一种万能连接管件
DE202012002893U1 (de) * 2012-03-22 2012-04-20 Axel R. Hidde Sanitär-Fitting mit lösbarer Verbindung und Baukasten
KR20140098968A (ko) * 2013-02-01 2014-08-11 홍만기 원터치 고정식 배관 커플러
CN203757244U (zh) * 2014-03-18 2014-08-06 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件或阀门用快接端口
CN103925440A (zh) * 2014-04-15 2014-07-16 浙江康帕斯流体输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空气快速管接头
CN103939693A (zh) * 2014-04-23 2014-07-23 唐学功 小管径快速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1434A1 (de) 2016-06-16
CN107223190B (zh) 2019-02-22
DE102014225279A1 (de) 2016-06-09
EP3189263B1 (de) 2018-04-18
EP3189263A1 (de) 201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954C (zh) 管道连接装置
CN1654873B (zh) 包括软管连接件的软管轴节和具有该软管轴节的软管接头
US9506592B2 (en) Supply stop with connection verification
CN104903639B (zh) 用于至少一个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RU2684052C2 (ru) Система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вух труб
JP4864692B2 (ja) 配管継手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3029317A1 (en) Self-locking push-to-connect insert
US7806442B2 (en) Hose coupling with molded seal insert
CN103732969B (zh) 用于联接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CN109073125A (zh)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和关于其的装配方法
US20110089681A1 (en) Supply stop with connection verification
CN107223190A (zh) 用于流体管路的联接装置
US9771708B2 (en) Device for a hose fitting
US8128130B2 (en) Plug-in hose coupling
CN207660971U (zh) 防松锁紧装置及发动机
WO2008077013A2 (en) Connection of tubes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seal adapted thereto
CN107002919A (zh) 用于波纹管的连接装置
CN219888912U (zh)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
JP2002532665A (ja) 単一部材内において長手方向剛体部分と長手方向可撓性部分とを具備する管状パイプ要素
EP2461047B1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t least one hose to a threaded stem
EP1432943B1 (en) Connections
CA2776737C (en) Supply stop with connection verification
JP2013177911A (ja) ホースコネクタ
KR100623939B1 (ko) 호스 꼬임 방지 커넥터 및 그 제작방법
JP2007064367A (ja) パイプ結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after: FESTO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before: FESTO AG & CO. K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