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1277B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11277B CN107211277B CN201680006657.6A CN201680006657A CN107211277B CN 107211277 B CN107211277 B CN 107211277B CN 201680006657 A CN201680006657 A CN 201680006657A CN 107211277 B CN107211277 B CN 1072112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base station
- carrier
- lbt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6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678 band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04J1/06—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the carrier wave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J1/065—Synchronisation of carrier source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with the carrier source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3—Protocol definition or specif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设定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的载波中运行LTE/LTE‑A的系统中,提高频率利用效率。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是,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使用设定LBT的载波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所述无线基站,所述无线基站具有:测量单元,在规定的载波监听时间实施LBT而得到LBT结果;以及发送单元,基于LBT结果而发送下行信号,所述规定的载波监听时间包含第一载波监听时间、和比该第一载波监听时间短的第二载波监听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应用于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而将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标准化(非专利文献1)。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了LTE的后继系统(例如,有时也称为LTE-advanced或LTE-enhancement(以下,称为“LTE-A”))。
进而,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Rel-13以后)中,研究不仅在对通信运营商(运营商)授权的频带(授权带域(Licensed band))中运行LTE系统,还在不需要授权的频带(非授权带域(Unlicensed band))中运行LTE系统的系统(非授权LTE(LTE-U:LTE Unlicensed))。
授权带域是许可了特定的运营商独占使用的带域,另一方面,非授权带域(也被称为Unlicensed band)是能够不限定于特定运营商而设置无线站的带域。作为非授权带域,例如研究能够使用Wi-Fi、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的2.4GHz带、5GHz带、能够使用毫米波雷达的60GHz带等的利用。
在LTE-U的运行中,将以与授权带域LTE(Licensed LTE)的协作为前提的方式称为LAA(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LAA-LTE等。另外,有时还将在非授权带域中运行LTE/LTE-A的系统统称为“LAA”、“LTE-U”、“U-LTE”等。
在运行LAA的非授权带域中,为了与其他运营商的LTE、Wi-Fi或其他系统的共存,研究导入干扰控制功能。在Wi-Fi中,作为同一频率内的干扰控制功能,利用了基于CCA(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的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在日本、欧州等规定为在5GHz带非授权带域中运行的Wi-Fi等系统中LBT功能是必须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非授权带域那样的设定LBT的载波的LTE/LTE-A系统中,作为LBT的方案(scheme),研究了FBE(基于帧的设备,Frame Based Equipment)及LBE(基于负载的设备,Load Based Equipment)。在FBE中,LBT以一定的定时来进行。此外,在LBE中,根据需要来进行LBT。
但是,存在以下课题:在FBE或LBE中,难以兼顾与其他系统的高效且公平的共存、和本系统内的频率高效运用,在LAA-LTE中难以达成较高的频率利用效率。
本发明鉴于该点而完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设定LBT的载波中运行LTE/LTE-A的系统中,能够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是,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使用设定LBT的载波来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所述无线基站,所述无线基站具有:测量单元,在规定的载波监听时间实施LBT而得到LBT结果;以及发送单元,基于LBT结果而发送下行信号,所述规定的载波监听时间包含第一载波监听时间、和比该第一载波监听时间短的第二载波监听时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设定LBT的载波中运行LTE/LTE-A的系统中,能够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LTE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运行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LBT中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FBE的优点及缺点的说明图。
图4是LBE的优点及缺点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载波监听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载波监听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将一部分子载波设为无发送的信道预约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基于FBE的LBT中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在非授权带域中运行LTE的无线通信系统(LTE-U)的运行方式的一例。如图1所示,作为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LTE的情景(scenario),设想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或独立(SA:Stand-Alone)等多个情景。
图1A示出了使用授权带域及非授权带域来应用载波聚合(CA)的情景。CA是对多个频率块(也称为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载波、小区等)进行整合而宽带化的技术。各CC例如具有最大20MHz的带宽,在整合最多五个CC的情况下,实现最大100MHz的宽带域。
在图1A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利用授权带域的宏小区及/或小型小区、和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中应用CA的情况。在应用CA的情况下,一个无线基站的调度器控制多个CC的调度。据此,CA也可以被称为基站内CA(eNB内CA,intra-eNB CA)。
在该情况下,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也可以设为包含DL/UL双方的TDD载波(情景1A),也可以设为用于DL传输专用的载波(情景1B),也可以设为用于UL传输专用的载波(情景1C)。用于DL传输专用的载波也可以称为附加下行链路(SDL:SupplementalDownlink)。另外,在授权带域中,能够利用FDD及/或TDD。
此外,能够设为将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从一个发送接收点(例如,无线基站)进行发送接收的结构(协同定位,co-located)。在该情况下,该发送接收点(例如,LTE/LTE-U基站)能够利用授权带域及非授权带域这双方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或者,还能够设为将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从不同的发送接收点(例如,将一方从无线基站,将另一方从与无线基站连接的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分别进行发送接收的结构(非协同定位,non-co-located)。
图1B示出了使用授权带域及非授权带域来应用双重连接(DC)的情景。DC在对多个CC(或小区)进行整合而宽带化这一点上与CA同样。另一方面,在CA中,以CC(或小区)间通过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连接而能够进行延迟时间非常小的协调控制为前提,相对于此,在DC中,设想小区间通过不能忽略延迟时间的非理想回程(non-ideal backhaul)连接的状况。
从而,在DC中,小区间在各个基站中被运用,用户终端与在不同的基站中被运用的不同的频率的小区(或CC)连接而进行通信。因此,在应用DC的情况下,多个调度器独立设置,该多个调度器对各自管辖的一个以上的小区(CC)的调度进行控制。据此,DC也可以被称为基站间CA(eNB间CA,inter-eNB CA)。另外,在DC中,也可以按独立设置的每个调度器(即基站)应用载波聚合(eNB内CA,intra-eNB CA)。
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利用授权带域的宏小区、和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应用DC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将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从不同的发送接收点分别进行发送接收的结构的情况下,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需要设为包含DL/UL双方的TDD载波(情景2A),但在将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从一个发送接收点进行发送接收的结构的情况下,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小型小区可以设为用于DL传输专用的载波(情景2B),也可以设为用于UL传输专用的载波(情景2C)。另外,在利用授权带域的宏小区中,能够利用FDD及/或TDD。
在图1C所示的例子中,应用了使用非授权带域来运行LTE的小区单个进行操作的独立(SA)。在此,独立意味着不应用CA或DC就能实现与终端的通信。在该情况下,非授权带域能够在TDD载波中运用(情景3)。
在上述图1A所示的CA的运行方式中,例如,能够利用授权带域CC(宏小区)作为主小区(PCell),利用非授权带域CC(小型小区)作为副小区(SCell)。在此,主小区(PCell)是在进行CA的情况下对RRC连接或切换进行管理的小区,是需要进行来自用户终端的数据、反馈信号等的UL传输的小区。主小区始终设定上下链路。副小区(SCell)是在应用CA时除主小区之外还设定的其他小区。副小区也能够仅设定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也能够同时设定上下链路。
另外,将以如上述图1A(CA)所示那样在LTE-U的运行中存在授权带域的LTE(授权LTE,Licensed LTE)为前提的方式也称为LAA(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Access)、LAA-LTE等。另外,有时将在非授权带域中运行LTE/LTE-A的系统统称为“LAA”、“LTE-U”、“U-LTE”等。
在LAA中,授权带域LTE及非授权带域LTE协作而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在LAA中,利用授权带域的发送点(例如,无线基站)和利用非授权带域的发送点远离的情况下,能够设为通过回程链路(例如,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等)连接的结构。
然而,在非授权带域中运行LTE/LTE-A的系统(例如,LAA系统)中,为了与其他运营商的LTE、Wi-Fi或其他系统的共存,研究了基于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机制的同一频率内的干扰控制。在设定LBT的载波中,多个系统中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共享利用同一频带。
根据LBT,能够避开LAA和Wi-Fi之间的干扰、LAA系统间的干扰等。此外,即使在按运行LAA系统的每个运营商而独立进行能够连接的用户终端的控制的情况下,不通过LBT掌握各自的控制内容就能够降低干扰。
另外,本说明书中,监听(listening)是指在某发送点(例如,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进行信号的发送之前,检测/测量是否从其他发送点等发送了超过规定电平(例如,规定功率)的信号的操作。此外,无线基站及/或用户终端进行的监听也称为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CCA(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载波监听等。
在使用LBT的LTE系统中,LTE-U基站及/或用户终端在非授权带域小区中发送信号之前进行监听(LBT、CCA),在没有检测到来自其他系统(例如,Wi-Fi)或其他LAA的发送点的信号的情况下,在非授权带域中实施通信。
发送点(例如,无线基站)在通过LBT测量的接收功率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信道是空闲状态(LBT空闲(LBT-idle))并进行发送。“信道是空闲状态”换言之是指信道没有被特定的系统所占用,也称之为信道空闲(idle)、信道空闲(clear)、信道自由(free)等。
另一方面,发送点在通过LBT测量的接收功率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信道是忙碌状态(LBT忙碌(LBT-busy)),不进行发送。在LBT忙碌(LBT-busy)的情况下,该信道在重新进行LBT并确认了信道是空闲状态后才能够利用。另外,基于LBT的信道的空闲状态/忙碌状态的判定方法不限于此。
作为LBT的方案,研究了FBE(基于帧的设备,Frame Based Equipment)及LBE(基于负载的设备,Load Based Equipment)。两者的差异是用于发送接收的帧结构、信道占用时间等。就FBE而言,LBT所涉及的发送接收的结构具有固定定时。此外,就LBE而言,LBT所涉及的发送接收的结构在时间轴方向上不固定,根据需要而进行LBT。
具体而言,FBE是以下机制:具有固定的帧周期,以规定的帧进行了载波监听的结果,若信道可用则进行发送,若信道不可用则直至下一帧中的载波监听定时为止待机而不进行发送。
另一方面,LBE是以下机制:在进行了载波监听的结果信道不可使用的情况下延长载波监听时间,直至能够使用信道为止持续进行载波监听。在LBE中,为了适当避免冲突而需要随机回退(Random backoff)。另外,载波监听时间(也可以被称为载波监听期间)是,为了得到一个LBT结果,用于实施监听等处理而判断可否使用信道的时间(例如,一个OFDM码元长度)。
图2是表示LBT中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A示出了FBE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在FBE的情况下,LBT时间(LBT持续时间(LBT duration))及LBT周期是固定的,以规定的码元数(例如,1~3码元)及周期(例如,每1ms)进行LBT。另一方面,图2B示出了LBE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在LBE的情况下,LBT时间不固定。例如,也可以直至满足规定的条件为止持续LBT码元。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无线基站持续实施LBT直至观测到LBT空闲(LBT-idle)为止。
另外,如图2A及图2B所示,也可以设为一旦无线基站成为LBT空闲(LBT-idle)之后的规定期间(突发长度)省略LBT的结构,即使是FBE也可以省略LBT。
此外,发送点能够根据LBT结果而发送规定的信号。在此,LBT结果是指在设定LBT的载波中通过LBT得到的与信道的空闲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LBT空闲(LBT-idle)、LBT忙碌(LBT-busy))。
例如,也可以如图2B所示那样根据LBT结果而发送信道预约(channelreservation)信号。在此,信道预约信号是指,在LBT的结果为信道自由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在其他发送点中通过LBT判断为信道自由而发送的信号,也可以被称为发送预约信号、信标信号(信标参考信号(BRS:Beacon Reference Signal))等。
例如,也可以是在某子帧的规定定时LBT的结果判断为信道自由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中的剩余的期间(该定时以后且下一子帧的开头为止的期间)中发送信道预约信号。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判断为某发送点是信道自由之后,其他发送点通过信道预约信号而判断为信道忙碌,所以能够抑制数据发送信号的冲突。
图3是FBE的优点及缺点的说明图。在图3中,示出了与其他系统共享利用同一频带的无线基站(eNB)基于FBE进行LBT的例子。FBE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在同一系统内将频率的再利用效率设为1的运用(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operation))。在图3A中,示出了三个eNB(eNB1~3)同步的例子。若这样各eNB同步而进行LBT,则能够进行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operation)而不会相互堵塞。
另外,再利用效率(再利用因子(reuse factor))表示在网络中使用相同的频率的比例。即,再利用效率为1表示在同一系统内的全部小区中利用相同的频率的系统。此外,“同步”不仅包含完全的时间同步,还包含与完全的同步相比存在规定时间以下的偏差的状态。例如,多个发送点同步也可以表示多个发送点完全同步而进行信号处理(发送接收等),也可以表示具有规定时间的偏差(例如,3μs以内)而进行信号处理。
另一方面,在FBE中,一旦载波监听失败,则至下一载波监听定时为止的期间,即使信道空闲也不能使用,所以频率利用效率变低。在图3B中,示出了LAA eNB和Wi-Fi AP(接入点)的通信范围重复的例子。若信道一旦被Wi-Fi AP那样的LBE设备占用,则即使其后信道能够使用,直至LBT定时到来为止,利用FBE的LAA eNB也不能占用信道。也就是说,在FBE设备及LBE设备共存于同一频率的情况下,能够占用信道的机会不公平。
此外,在FBE设备之间共存的情况下,若一方的设备占用信道,则直至其通信结束为止,另一方的设备的信道接入被堵塞。在图3C中,示出了两个LAA eNB的通信范围重复的例子。这样,在非同步的FBE节点间(例如,由不同运营商运行的节点间),若一方开始通信则持续堵塞另一方。
图4是LBE的优点及缺点的说明图。在图4中,示出了与其他系统共享利用同一频带的无线基站(eNB)基于LBE而进行LBT的例子。若信道空闲则LBE能够立刻开始发送,频率利用效率高。此外,与使用LBE的Wi-Fi相比也能够得到等同的信道接入机会。在图4A中,示出了与图3B同样的结构,但与图3B不同,在没有进行Wi-Fi的发送的定时能够判断为信道自由。因此,LBE能够与同样地使用LBE的Wi-Fi高效地共存。
另一方面,在LBE中,即使在同一系统内,也会根据LBT结果,发送开始的定时按每个设备而产生偏差,所以难以维持系统内同步。在图4B中,示出了某LAA eNB(eNB2)与其他LAA eNB(eNB1)及Wi-Fi AP的通信范围重复的例子。在该例中,eNB1及Wi-Fi AP相互为通信范围外。eNB1及eNB2分别根据LBT结果而进行发送的定时发生变化,所以导致节点间的载波监听定时产生偏差,作为结果,一方的节点的发送对另一方的载波监听产生影响,即使是Wi-Fi AP没有进行通信的时间,也难以实现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operation)。
以上那样,在当前所研究的FBE或LBE中,存在难以兼顾与其他系统的高效且公平的共存、和在本系统内的高效的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 operation)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人们研究了能够得到FBE及LBE的优点的双方的帧结构及LBT机制。本发明人们着眼于只要在LBE中也能够在同一系统内节点间对齐载波监听的定时,就能够实现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 operation),完成了本发明的一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LAA系统中的各发送点基于通常LBE而实施载波监听,另一方面,在规定的定时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若设想该短时间载波监听在同一LAA系统内取得同步,则能够在系统内节点间对齐定时。
另一方面,由于其他运营商、Wi-Fi等其他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与上述LAA系统不同步,所以难以准确地对齐载波监听定时。即使假设载波监听定时一致,上述LAA系统的发送点能够通过短时间载波监听,抑制在他运营商系统、其他RAT中判断为LBT结果为自由。即,LAA系统能够堵塞非同步系统以便避开干扰。
此外,本发明人们进一步归纳研究上述着眼点,想到如果使某系统内节点的发送不会在同一系统内节点的载波监听中检测到,则能够进行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factor 1 operation)。在此,本发明人们着眼于LBT结果的判定通过所测量出的接收功率和规定的阈值的比较来进行,另一方面,没有决定具体如何进行该测量,完成了本发明的另一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使同一LAA系统内的信号发送方法/测量方法预先具有固有的规则,从而仅在同一系统内进行不会通过载波监听检测到的信号的发送。其他运营商系统或其他RAT的系统没有掌握上述固有的规则,所以不能考虑上述LAA系统的信号而进行载波监听。即,LAA系统能够堵塞其他系统以便避开干扰。
从而,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这些方式,能够兼顾与其他系统的高效且公平的共存、和在本系统内的高效的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 operation)。也就是说,能够在LAA中最大限度发挥LTE的优点,达成较高的频率利用效率。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举在将授权带域小区(PCell)和非授权带域小区(SCell)进行载波聚合的结构中,无线基站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LBT来发送下行信号(DL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例如,在发送点(例如,用户终端)利用LBT来发送上行信号(UL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子帧结构(LBT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发送点(例如,无线基站)以多个不同的时间长度进行LBT。此外,设定为规定的时间长度的载波监听在特定的定时实施。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系统内的多个发送点的该定时同步,从而与以往的LBE不同,保证了在无线基站间以相同的定时进行载波监听的机会。
在此,在该特定的定时实施的LBT以与其他时间长度相比更短时间来进行。例如,该短时间优选比通常在任意的定时进行的载波监听时间(例如,LTE/LTE-A中的1OFDM码元长(例如,66.7μs))更短。另外,这样的短时间的载波监听也可以被称为短时间载波监听、同步载波监听、特殊载波监听等。
此外,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时间优选比在Wi-Fi等其他系统中使用的载波监听时间更短。例如,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时间优选比作为无线LAN的标准规范的IEEE 802.11系列中规定的帧间隔(IFS:Inter Frame Space)更短,优选比DIFS(分布式协调功能IFS,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IFS)、PIFS(点协调功能IFS,Point CoordinationFunction IFS)及SIFS(短IFS,Short IFS)的至少一个更短。在IEEE 802.11中,DIFS规定了28μs、34μs、50μs等。
短时间载波监听也可以在周期性的定时实施,也可以在基于规定的规则而算出的定时实施。此外,短时间载波监听优选设定为在规定的子帧的紧前方进行。更具体而言,短时间载波监听也可以设定为在一部分子帧的紧前方的OFDM码元内进行,也可以设定为在各子帧的紧前方的OFDM码元内进行。
例如,短时间载波监听也可以使用全部子帧中的子帧边界紧前方的几十μs左右来进行。另外,作为规定的子帧的紧前方,不限于规定的子帧的1码元前,也可以是2码元前等多个码元前。此外,短时间载波监听也可以表现为在规定的子帧的末尾进行,例如,也可以表现为在规定的子帧的最终码元、或末尾的多个码元中进行。
此外,关于一旦成为LBT空闲(LBT-idle)而开始了发送的节点,在正发送的子帧中也可以省略短时间载波监听。例如,也可以在发送开始后的最初的子帧即将结束之前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也可以在以后的正发送子帧中省略短时间载波监听。通过将关于正发送的各子帧省略了载波监听的时间用于数据信号的分配,能够提高吞吐量。
在应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中,认为一旦某无线基站成为了LBT空闲(LBT-idle)之后,直至该无线基站没有发送数据为止占用带域。因此,优选在一旦某无线基站成为LBT空闲(LBT-idle)之后经过了规定期间(突发期间)的情况下,设置该无线基站不实施LBT(包含短时间载波监听)的一定的空闲期间。此外,也可以设为在空闲期间中,并非不进行LBT,而是忽略进行了LBT的结果而不进行发送的结构。由此,在与其他系统及/或其他运营商的LAA系统之间,能够保证网络的公平性。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载波监听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由运营商A运用两个eNB(eNB1、eNB2),实施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波监听。在图5中,设为在并非空闲期间的各子帧的紧前方实施短时间载波监听的结构。此外,运营商A所涉及的eNB1及eNB2的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时间被设定为,与eNB1及eNB2、运营商B的eNB3在各子帧的紧前方以外的时间实施的通常的载波监听时间及Wi-Fi AP实施的载波监听时间相比更短。
此外,由与运营商A不同的运营商B运用eNB3。进而,设置有与任一运营商都无关的Wi-Fi AP。在图5中,eNB1存在与eNB2及eNB3干扰的顾虑,另一方面,由于与Wi-Fi AP远离而不干扰。此外,eNB2存在与eNB1、eNB3及Wi-Fi AP干扰的顾虑。
Wi-Fi AP在图示的最初的规定期间中发送信号。因此,该期间中的eNB2的LBT结果变为忙碌。另一方面,该期间中的eNB1的LBT结果变为自由,所以eNB1在子帧#1中实施发送。eNB2通过LBE反复进行监听(通常的载波监听),但由于在Wi-Fi AP结束发送之后eNB1也进行发送,所以持续忙碌状态。
在各子帧的末尾的期间,eNB1及eNB2能够以相同的定时实施短时间载波监听。因此,关于eNB1及eNB2,尽管eNB1正在发送数据(突发期间中),在子帧#1中也判断为LBT结果是自由。
从子帧#2起,LBT结果为自由,因此eNB2也开始发送。在此,从子帧#2的中途,eNB3为了开始发送而开始实施LBT。此外,从子帧#3的中途,Wi-Fi AP为了开始发送而开始实施LBT。但是,eNB1及eNB2周期性地进行载波监听的特定的期间(子帧的末尾的载波监听时间)与eNB3及Wi-Fi AP实施的载波监听时间相比更短。从而,在子帧#2或#3中的该特定的期间,即使eNB3及Wi-Fi AP进行了LBT,这些LBT结果也变为忙碌。
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在子帧#2及#3中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的例子,但如上所述,也可以设为在这些子帧中不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而是在相当于短时间载波监听时间的无线资源中进行数据发送的结构。
如使用图5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同一系统(运营商)内的一部分节点先开始发送,即使在通常的载波监听中由于该发送而导致系统(运营商)内的其他节点被堵塞,由于在特定定时的载波监听时间中系统内节点的发送停止(系统内的各节点进行载波监听),所以能够避免在系统内相互堵塞。
另外,一般来说,运营商内的各节点通过细致的布局规划或干扰控制等,能够基本不干扰地进行同一频率下的运行。另一方面,运营商间的节点不实施那样的统一控制等,因此有时产生信号冲突导致的较大的干扰。
从而,在多个运营商实施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情况下,也可以按每个运营商(系统)对短时间载波监听设定固有的随机定时偏移。例如,该偏移也可以是基于运营商固有的值而生成的随机数。由此,即使在应用运营商间同步的情况下,短时间载波监听的定时对每个运营商而言是固定的,能够避免冲突。此外,通过设为随机偏移从而能够保证各运营商的通信的公平性。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同一系统(运营商)内同步的特定的定时,各节点能够进行与通常的载波监听相比更短时间的载波监听。由此,能够仅在同步的同一系统(运营商)内对齐载波监听定时,所以能够不被其他运营商或其他RAT中断而实现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 operation)。
另外,优选用户终端考虑短时间载波监听而进行接收处理。例如,无线基站在各子帧的最后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情况下,能够设为结构,即设想用户终端始终没有子帧最后的OFDM码元中的数据发送,在非授权带域的载波(例如,SCell)中进行速率匹配。
在此,与短时间载波监听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无线基站间(例如,从宏基站向小型基站)被通知,也可以在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被通知。例如,也可以由控制信号(例如,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通知,也可以由高层信令(例如,MAC信令、RRC信令、广播信号等)通知。此外,通知也可以从授权带域(例如,PCell)进行,也可以从非授权带域(例如,SCell)进行。此外,预先在用户终端及无线基站中公共地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通知。
与短时间载波监听相关的信息例如也可以包含短时间载波监听的定时信息(例如,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的周期、子帧偏移、子帧序号、码元位置等)、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期间(例如,码元位置、码元数、实施时间等)。此外,关于突发期间或与空闲期间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同样地通知。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各发送点以多个不同的时间长度进行LBT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发送点仅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人们发现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周期性的定时进行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情况下,若着眼于短时间载波监听,则在基于FBE的机制中进行LBT。本发明人们基于该发现,想到了在使用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情况下,即使基本上基于LBE而实施载波监听的情况下,也对发送接收处理(监听等)进行控制以便满足FBE用的LBT的要求规范(操作参数)。另外,作为LBT的要求规范,例如存在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规定的要求规范,但不限于此。
使用图13,说明LBT的要求规范。图13是表示基于FBE的LBT中的无线帧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在图2中也说明的那样,在FBE中帧长为固定,以帧长的周期实施LBT。在LBT结果为LBT空闲(LBT-idle)的情况下,发送节点能够仅在规定的时间(信道占用时间)发送信号。此外,在FBE中,在各帧中,能够设置不发送信号的时间(空闲期间)。在该情况下,帧长为短时间载波监听的周期,与信道占用时间和空闲期间之和相等。另外,空闲时间也可以包含LBT时间。
在FBE用的LBT的要求规范中,研究了将信道占用时间设为规定的范围(例如,最小1ms至最大10ms)、根据与信道占用时间的关系来规定空闲期间(例如,最低设为信道占用时间的5%)。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送点在使用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情况下,例如控制信道占用时间及/或空闲置期间以便满足FBE用的LBT的要求规范(上述的时间的范围、关系等)。例如,发送点在短时间载波监听的1实施周期中,对下行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使得不发送下行信号的时间成为发送下行信号的时间的至少5%。此外,FBE用的LBT的要求规范中的帧长(短时间载波监听的周期)也可以设为信道占用时间和空闲期间之和,也可以设为比该和更长的周期。由此,在与利用FBE的其他系统及/或其他运营商的LAA系统之间,能够很好地保证网络的公平性。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各无线基站在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中,将一部分无线资源(例如,时间及/或频率资源)设为无发送。在此,配置信道预约信号的无线资源组也可以被称为发送图案(pattern),没有配置的无线资源组也可以被称为无发送图案。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图案(或无发送图案)设为系统(运营商)固有,从而系统内的节点即使在存在系统内的其他节点的信道预约信号时,也能够使用无发送资源准确地估计来自系统外的信号的干扰。也就是说,发送图案(或无发送图案)不是由至下一子帧为止的全部无线资源构成,而是由一部分无线资源组构成,至少一部分无线资源与其他运营商(或系统)的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图案(或无发送图案)不同地构成。
规定的系统的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图案从系统外的节点来看是不清楚的。从而,在规定的系统内的任一节点正在发送信道预约信号的期间,系统外的节点的LBT结果成为忙碌。
作为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图案,也可以使用现有系统(例如,LTE Rel-11)中的同步信号(PSS(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或CRS(小区专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PRS(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参考信号、或它们的组合利用的无线资源的映射图案。此外,作为发送图案,也可以使用新规定的信道预约用的无线资源的映射图案(包含对现有的信号的映射图案进行变形后的映射图案)。
另外,作为发送图案,也可以使用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或它们的组合利用的无线资源组之中一部分无线资源的映射图案。相反,作为无发送图案,也可以使用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或它们的组合利用的一部分或全部无线资源的映射图案。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载波监听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由运营商A运用两个eNB(eNB1、eNB2),实施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载波监听。具体而言,eNB1及eNB2中的载波监听通过属于运营商A的信道预约信号的无发送图案的无线资源来实施。
此外,由与运营商A不同的运营商B运用eNB3。在图6中,eNB1存在与eNB2干扰的顾虑,另一方面,由于与eNB3远离而不干扰。此外,eNB2存在与eNB1及eNB3干扰的顾虑。eNB1-eNB3按照LBE而实施载波监听。
在图6的例子中,eNB3在图示的最初的规定期间中正在发送信号。因此,该期间中的eNB2的LBT结果成为忙碌。另一方面,该期间中的eNB1的LBT结果成为自由,所以eNB1在子帧#0中实施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
例如,信道预约信号也可以通过图6所图示的相当于CRS资源的部分(CRS图案#0、#1)的任一个来发送,也可以通过相当于PRS资源的部分(PRS图案#0)来发送。此外,相反也可以将它们通过设为无发送的剩余的无线资源来发送。
eNB2在子帧#0中,通过LBE反复进行监听。eNB3完成了发送后的eNB2的载波监听通过没有发送eNB1的信道预约信号的无线资源来实施,所以信道被判定为自由。
另一方面,eNB3在eNB1或eNB2正在发送信道预约信号的期间(子帧#0的一部分)中,即使进行载波监听,信道也被判定为忙碌。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同一系统(运营商)内通过固有的资源映射图案进行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由此,在正发送信道预约信号时的载波监听中,同一系统内的节点能够进行不包含干扰的干扰功率的估计,在系统内节点间能够相互不堵塞而实现再利用因子为1的操作(reuse factor 1 operation)。
另外,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图案不限于上述的资源的映射图案。例如,发送图案也可以设为仅将一部分频率资源(子载波)设为无发送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载波监听的定时或期间与OFDM码元没有对齐的情况下,也清楚以哪个资源进行载波监听时能够测量去除了同一系统内干扰的功率,安装变得简易。
图7是表示将一部分子载波设为无发送的信道预约信号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两个子载波(无发送资源)被设为无发送(静默),在剩余的子载波(发送资源)中发送信道预约信号。
关于将哪个无线资源(子载波、码元等)设为发送(或无发送)的信息、也就是说与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资源及/或无发送资源的图案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基于PLMN ID(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识别符,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dentifier)等来决定,也可以通过被称为OAM(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s,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的远程监视功能来设定。
此外,与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资源及/或无发送资源的图案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无线基站间(例如,从宏基站向小型基站)进行通知,也可以对用户终端通知。例如,也可以通过控制信号(例如,DCI)来通知,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MAC信令、RRC信令、广播信号等)来通知。此外,通知也可以从授权带域(例如,PCell)进行,也可以从非授权带域(例如,SCell)进行。此外,在预先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通知。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定监听(LBT)的载波而设想非授权带域,作为没有设定监听(LBT)的载波而设想授权带域,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设定监听(LBT)的载波为授权带域,没有设定监听(LBT)的载波为非授权带域。此外,关于PCell及SCell,授权带域及非授权带域的组合也不限于上述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主要使用LBE机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FBE机制。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短时间载波监听利用于FBE。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通常时间的载波监听、和短时间载波监听以不同的周期来使用。此外,也可以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道预约信号利用于FBE。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也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图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例如是包含LTE系统、超3G(SUPER3G)、LTE-A系统等的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为1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设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及/或双重连接(DC)。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能够利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例如,LTE-U基站)。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也可以被称为IMT-Advanced,也可以被称为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等。
图8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形成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和被配置在宏小区C1内且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例如,考虑在授权带域中利用宏小区C1,在非授权带域(LTE-U)中利用小型小区C2的方式。此外,考虑在授权带域中利用小型小区的一部分,在非授权带域中利用其他小型小区的方式。
用户终端20能够与无线基站11及无线基站12这双方连接。设想用户终端20通过CA或DC同时使用利用不同的频率的宏小区C1和小型小区C2。例如,能够从利用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1对用户终端20发送与利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2(例如,LTE-U基站)相关的辅助信息(例如,DL信号结构)。此外,还能够设为在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中进行CA的情况下,一个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1)对授权带域小区及非授权带域小区的调度进行控制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设为用户终端20不与无线基站11连接,而是与无线基站12连接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使用非授权带域的无线基站12与用户终端20以独立方式连接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12对非授权带域小区的调度进行控制。
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1之间能够使用在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中带宽窄的载波(被称为现有载波、传统载波(Legacy carrier)等)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2之间可以使用在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等)中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使用和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另外,各无线基站利用的频带的结构不限于此。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之间(或,两个无线基站12间)能够设为进行有线连接(光纤、X2接口等)或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经由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定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
另外,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宏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家庭eNodeB,Home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在不区分无线基站11及12的情况下,总称为无线基站10。此外,优选构成为共享利用同一非授权带域的各无线基站10在时间上同步。
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包含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包含固定通信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关于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关于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对各子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带宽按每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带域,多个终端使用相互不同的带域,从而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另外,上行及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于它们的组合。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由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此外,通过PBCH,传输MIB(主管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含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Channel)等。通过PDCCH,传输包含PDSCH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通过PCFICH,传输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EPDCCH也可以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地为了传输DCI等而使用。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由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号等。通过PRACH,传输用于建立与小区的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传输路径接口106。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此外,发送接收天线101的数目设为多个,但也可以是一个。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至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关于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并转发至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转发至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对用户终端20通知用于该小区中的通信的控制信息(系统信息)。在用于该小区中的通信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下行链路中的系统带宽等。此外,也可以从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1)对用户终端20使用授权带域发送与非授权带域的通信相关的辅助信息。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并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而发送。由发送接收单元103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102被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发射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由各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由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来自用户终端20的包含与PUSCH发送相关的规定的信息的信号,并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所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反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转发至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也可以是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光纤、X2接口)与其他无线基站10(例如,邻接无线基站)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回程信令)。例如,传输路径接口106可以在与其他无线基站10之间,发送接收与LBT所涉及的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0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
如图10所示,无线基站1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具有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测量单元305。
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对通过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CCH及/或扩展PDCCH(EPDC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进行控制。此外,还进行系统信息、同步信号、C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下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的控制。
此外,控制单元301对上行参考信号、通过PUSCH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通过PUCCH及/或PUSCH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通过PRACH发送的RA前导码等的调度进行控制。另外,对授权带域和非授权带域通过一个控制单元(调度器)301进行调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对授权带域小区及非授权带域小区的通信进行控制。控制单元3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控制单元301按照由测量单元305得到的LBT结果,对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及映射单元303控制下行信号的发送。例如,控制单元301在从测量单元305输入的LBT结果为自由的情况下,对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及映射单元303进行控制以便从下一子帧起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
也可以是控制单元301基于由测量单元305得到的LBT结果,对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及映射单元303进行控制,以使至规定的下行信号的发送为止的期间(例如,至下一子帧开始为止的期间),使用一部分无线资源组发送信道预约信号(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此外,控制单元301能够进行控制,以便使用运用无线基站10的运营商(系统)固有的无线资源组(发送资源图案),发送信道预约信号(第二实施方式)。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DL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并输出至映射单元3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通知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DL分配及通知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UL许可。此外,对下行数据信号,按照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等而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并输出至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3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从发送接收单元1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此,接收信号例如是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UL信号(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由PUSCH发送的数据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3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测量单元305。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
测量单元305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在设定LBT的载波(例如,非授权带域)中实施LBT,将LBT结果(例如,信道状态是空闲还是忙碌的判定结果)输出至控制单元301。在此,测量单元305能够在任意的定时实施LBT。例如,在控制单元301中判断为存在应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按照LBE进行载波监听(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是测量单元305以多个不同的时间长度来进行LBT(第一实施方式)。例如,测量单元305可以使用比较短的时间长度进行特定的定时中的LBT。具体而言,测量单元305也可以将特定的定时中的LBT在比其他系统(例如,Wi-Fi系统)所利用的载波监听时间更短的载波监听时间中实施(第一实施方式)。
测量单元305也可以使用从某子帧的紧前方(例如,几十μs前)至该子帧的开始前为止的时间进行这样的短时间载波监听。此外,测量单元305也可以按照随机定时偏移,进行时间移位而实施上述短时间载波监听。另外,优选测量单元305与运用无线基站10的运营商(系统)中的使用相同的非授权带域的其他无线基站10同步而实施短时间载波监听。也就是说,优选相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内的无线基站10同步。
另外,在测量单元305以规定的周期实施短时间载波监听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对下行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以便满足FBE用的LBT的要求规范,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发送控制为满足该要求规范的下行信号。
此外,测量单元305也可以基于与运用无线基站10的运营商(系统)中的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资源及/或无发送资源的图案相关的信息,使用该信道预约信号的无发送资源进行载波监听(第二实施方式)。发送资源(或无发送资源)的位置也可以从传输路径接口106被通知,也可以基于PLMN ID、运营商固有的参数等来决定,也可以通过OAM来设定。
此外,测量单元305也可以使用所接收到的信号对接收功率(RSRP)、信道状态进行测量。另外,处理结果、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至控制单元301。测量单元305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此外,发送接收天线201的数目设为多个,但也可以是一个。
由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由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后的下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发射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在非授权带域中进行UL/DL信号的发送接收。另外,也可以是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在授权带域中进行UL/DL信号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基于在无线基站10中实施的LBT结果而发送的下行信号(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例如,该LBT在比其他系统(例如,Wi-Fi系统)所利用的载波监听时间更短的载波监听时间中实施(第一实施方式)。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所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高的层相关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之中的广播信息也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被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至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而发送。由发送接收单元203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202被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2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
如图12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具有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取得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由PDCCH/EPDCCH发送的信号)及下行数据信号(由PDSCH发送的信号)。在此,控制单元401对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的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速率匹配、解调、解码等)进行控制。
例如,若控制单元401掌握用户终端20正连接的无线基站10实施短时间载波监听,则考虑进行该载波监听的短时间,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单元401在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取得了与短时间载波监听相关的信息、或与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资源及/或无发送资源的图案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它们而对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的接收处理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了对于下行数据信号是否需要重发控制的结果等,对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及映射单元403的控制。控制单元4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UL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并输出至映射单元4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与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关的上行控制信号。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而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UL许可的情况下,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将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生成的上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并输出至发送接收单元203。映射单元4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从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此,接收信号例如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DL信号(下行控制信号,由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401。例如,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在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到与短时间载波监听相关的信息、或与信道预约信号的发送资源及/或无发送资源的图案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至控制单元401。
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也可以使用所接收到的信号来测量接收功率(RSRP)或信道状态。另外,处理结果或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至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公共认知而说明的信号处理/测量器、信号处理/测量电路或信号处理/测量装置。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单元。
另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也可以设为若检测到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规定的信号(例如,信道预约信号),则开始(E)PDCCH/PDSCH的接收处理的结构。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框图示出了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构成单元)通过硬件及软件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也可以通过在物理上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在物理上分离的两个以上的装置以有线或无线来连接,通过这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使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硬件来实现。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通过包含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保持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也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而发挥作用。
在此,处理器、存储器等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来连接。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软盘、光磁盘、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CD-ROM(光盘ROM,Compact Disc-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盘等存储介质。此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电通信线路从网络40发送。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含输入键等的输入装置、显示器等的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也可以通过上述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使操作系统工作而对用户终端的整体进行控制。此外,处理器从存储介质将程序、软件模块或数据读出至存储器,按照它们执行各种处理。
在此,该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程序即可。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也可以通过被储存至存储器且由处理器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关于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正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及范围。从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2015年1月21日申请的特愿2015-009815及2015年4月28日申请的特愿2015-092110。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4)
1.一种无线基站,是利用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具有:
测量单元,在规定的载波中,使用第一载波监听时间实施监听,并使用比该第一载波监听时间短的第二载波监听时间在特定的定时实施监听;以及
发送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载波监听时间的监听结果和所述第二载波监听时间的监听结果,而发送下行信号,
所述测量单元在一旦开始了下行信号的发送之后的特定的定时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监听时间实施监听,且所述发送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监听时间的监听结果判断为信道空闲的情况下持续该发送,在并非如此的情况下停止该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一旦开始下行信号的发送之后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停止该发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一旦开始下行信号的发送之后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无视监听结果而停止该发送。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利用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含:
在规定的载波中,使用第一载波监听时间实施监听,并使用比该第一载波监听时间短的第二载波监听时间在特定的定时实施监听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载波监听时间的监听结果和所述第二载波监听时间的监听结果而发送下行信号的步骤,
在一旦开始了下行信号的发送之后的特定的定时使用所述第二载波监听时间实施监听,并在根据所述第二载波监听时间的监听结果判断为信道空闲的情况下持续该发送,在并非如此的情况下停止该发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80656.3A CN113099541A (zh) | 2015-01-21 | 2016-01-20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09815 | 2015-01-21 | ||
JP2015-009815 | 2015-01-21 | ||
JP2015-092110 | 2015-04-28 | ||
JP2015092110 | 2015-04-28 | ||
PCT/JP2016/051579 WO2016117608A1 (ja) | 2015-01-21 | 2016-01-20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80656.3A Division CN113099541A (zh) | 2015-01-21 | 2016-01-20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11277A CN107211277A (zh) | 2017-09-26 |
CN107211277B true CN107211277B (zh) | 2021-07-13 |
Family
ID=5641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80656.3A Pending CN113099541A (zh) | 2015-01-21 | 2016-01-20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201680006657.6A Active CN107211277B (zh) | 2015-01-21 | 2016-01-20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80656.3A Pending CN113099541A (zh) | 2015-01-21 | 2016-01-20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05719B2 (zh) |
EP (1) | EP3249963A4 (zh) |
JP (1) | JP6337155B2 (zh) |
CN (2) | CN113099541A (zh) |
IL (1) | IL253357A0 (zh) |
WO (1) | WO20161176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253145B1 (en) * | 2015-01-28 | 2020-09-02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
US10462794B2 (en) * | 2015-07-29 | 2019-10-29 | T-Mobile Usa, Inc. | Deferential channel selection of channel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US9609568B1 (en) | 2015-09-03 | 2017-03-28 | T-Mobile Usa, Inc. | Selecting a channel based on backhaul bandwidth |
US10172124B2 (en) | 2015-09-22 | 2019-01-0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arrier sel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US10200164B2 (en) | 2015-09-22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arrier activ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KR101990753B1 (ko) | 2015-10-17 | 2019-06-20 | 콤캐스트 케이블 커뮤니케이션스 엘엘씨 | 부분 서브프레임 및 전체 서브프레임에서의 제어 채널 구성 |
US10548121B2 (en) | 2016-02-03 | 2020-01-2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KR20170093073A (ko) * | 2016-02-04 | 2017-08-1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면허 및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방법 |
US10880921B2 (en) * | 2016-02-04 | 2020-12-2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7167746A1 (en) * | 2016-04-01 | 2017-10-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lative measure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lbt |
US10200992B2 (en) | 2016-05-06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Uplink signal starting posi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517021B2 (en) | 2016-06-30 | 2019-12-24 | Evolve Cellular Inc. |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
US11147062B2 (en) | 2016-10-14 | 2021-10-1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
US20180124831A1 (en) | 2016-10-29 | 2018-05-0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scheduling request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
CN109906590B (zh) | 2016-10-29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由传输点接入未许可频谱的方法和系统 |
US10848977B2 (en) | 2016-11-02 | 2020-11-2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with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
US10687359B2 (en) * | 2017-05-25 | 2020-06-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cquisition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US11700595B2 (en) | 2018-01-11 | 2023-07-11 | Sony Corporatio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CN110366263B (zh) | 2018-03-26 | 2023-0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1950290B2 (en) | 2018-08-09 | 2024-04-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CH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
US20200099505A1 (en) * | 2018-09-24 | 2020-03-26 | Phazr, Inc. | Methods of Data Multiplexing Using Dual Frequency Asymmetric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
JP2020072428A (ja) * | 2018-11-01 | 2020-05-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基地局、端末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WO2020095458A1 (ja) * | 2018-11-09 | 2020-05-1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2010524B2 (en) * | 2019-07-24 | 2024-06-11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Band shar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line control method, line control device, and line control program |
CN114600545A (zh) * | 2019-08-14 | 2022-06-07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
CN113541875B (zh) * | 2021-06-15 | 2022-11-04 | 北京邮电大学 |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129959A1 (en) * | 2005-05-31 | 2006-12-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channel mac method for wlan devices with a single radio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
CN102497255A (zh) * | 2004-05-28 | 2012-06-13 | 株式会社东芝 | 无线终端 |
CN103987059A (zh) * | 2014-05-12 | 2014-08-13 | 北京奇天揽胜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62940A (ja) * | 1993-12-10 | 1995-06-23 | Hitachi Ltd | 無線通信方式 |
JP5118858B2 (ja) * | 2007-02-06 | 2013-01-16 |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 制御装置、無線icタグ読み取り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icタグ読み取り装置 |
US7990944B2 (en) * | 2007-09-06 | 2011-08-02 | Wi-Lan, Inc. | Contention-based communication |
JP5347134B2 (ja) * | 2008-11-10 | 2013-11-20 |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無線装置 |
MX2011012948A (es) | 2009-06-19 | 2012-01-27 | Deutsche Telekom Ag | Metodo, sistema y estacion de base de coportamiento o utilizacion colectiva de red de acceso de radio movil geran (red de acceso de radio gsm/edge). |
JP2011176422A (ja) | 2010-02-23 | 2011-09-08 | Ntt Docomo Inc |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8730990B2 (en) * | 2011-09-15 | 2014-05-20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quiet period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for coexistence |
US9565593B2 (en) * | 2013-05-20 | 2017-0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subframe type or for interleaving sign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
US10560891B2 (en) * | 2014-09-09 | 2020-02-11 | Blackberry Limited |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LTE-U |
US9565568B2 (en) * | 2014-11-14 | 2017-02-07 | Blackberry Limited | Sharing channels in a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operation |
-
2016
- 2016-01-20 US US15/543,586 patent/US103057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1-20 CN CN202110280656.3A patent/CN113099541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1-20 CN CN201680006657.6A patent/CN10721127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20 EP EP16740215.5A patent/EP324996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1-20 WO PCT/JP2016/051579 patent/WO20161176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20 JP JP2016570683A patent/JP63371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07 IL IL253357A patent/IL253357A0/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7255A (zh) * | 2004-05-28 | 2012-06-13 | 株式会社东芝 | 无线终端 |
WO2006129959A1 (en) * | 2005-05-31 | 2006-12-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channel mac method for wlan devices with a single radio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
CN103987059A (zh) * | 2014-05-12 | 2014-08-13 | 北京奇天揽胜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Discussion on PHY layer options for LAA using LTE;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9 R1-144666》;20141108;第1-6页 * |
Discussion on possible solutions for LAA;CMCC;《3GPP TSG-RAN WG1 #79 R1-144940》;20141108;第1-6页 * |
Listen before talk for LAA;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9 R1-144625》;20141108;第1-6页 * |
Views on PHY layer options for LAA DL;NTT DOCOMO;《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9 R1-145107》;20141109;第1-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6117608A1 (ja) | 2017-11-24 |
US20170373914A1 (en) | 2017-12-28 |
CN113099541A (zh) | 2021-07-09 |
CN107211277A (zh) | 2017-09-26 |
WO2016117608A1 (ja) | 2016-07-28 |
IL253357A0 (en) | 2017-09-28 |
US10305719B2 (en) | 2019-05-28 |
EP3249963A1 (en) | 2017-11-29 |
EP3249963A4 (en) | 2018-09-19 |
JP6337155B2 (ja) | 2018-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11277B (zh)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
JP6865504B2 (ja) |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6538687B2 (ja)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6873214B2 (ja)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US10154430B2 (en) |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8605332B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WO2016121917A1 (ja)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WO2017038741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8141885B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WO2017030053A1 (ja)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WO2017126579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WO2017038894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7736063B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WO2017026488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6297742B2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6687567B2 (ja) |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WO2017051726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WO2016195084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