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6957B - 气囊单元 - Google Patents

气囊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6957B
CN107206957B CN201680008896.5A CN201680008896A CN107206957B CN 107206957 B CN107206957 B CN 107206957B CN 201680008896 A CN201680008896 A CN 201680008896A CN 107206957 B CN107206957 B CN 107206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ure elements
outflow opening
material layer
air ba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88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6957A (zh
Inventor
米尔科·科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filed Critical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6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6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6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69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60R2021/239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comprising means to control the ve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单元,其具有气囊(2),该气囊(2)能够被填充有气体以便保护车辆乘员,其中气囊(2)包括两个材料层(4),该两个材料层(4)在它们的圆周边缘处通过连接件(6)彼此连接,其中连接件(6)至少在一部分中中断,以便形成出流开口(10),气体能够通过该出流开口(10)在填充期间和/或填充之后从气囊(2)逸出。气囊还包括至少一个覆盖装置,其用于覆盖所述出流开口(10),其中覆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其相对于出流开口(10)能够移动地布置,以便改变出流开口(10)的尺寸。设置控制单元,并且该控制单元被构造成相对于出流开口(10)移动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

Description

气囊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单元。
背景技术
气囊单元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能够填充气体以便保护车辆乘员。气体能够通过出流开口从气囊逸出,因此,气囊内部的压力能够适合特定负荷状况。在现有技术中,使用下列事实,即出流开口能够取决于气囊内部的压力条件而膨胀,因此,气体能够逸出并且压力能够下降。
发明内容
以此为出发点,本发明基于指定包括具有出流开口的气囊的气囊单元的目标,也能够独立于气囊内部的压力条件控制出流开口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气囊单元实现该目标。
根据本发明,气囊单元具有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两个材料层,该两个材料层在它们的周向边缘通过连接件彼此连接。连接件至少在一部分中中断,以便形成出流开口,气体能够在填充期间和/或填充后通过该出流开口从气囊逸出。设置用于覆盖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其中覆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该封闭元件被布置成能够相对于出流开口移动,以便改变出流开口的尺寸。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通过控制单元相对于出流开口移动。
控制单元能够在不使用烟火装置的情况下运行。例如,控制单元能够完全是电子的。
气囊单元的特点在于,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以出流开口被打开、被覆盖或者被部分覆盖的方式使得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对于出流开口移动。
根据实施例,控制单元能够考虑车辆乘员的相关参数而相对于出流开口移动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由于在事故之前已经能够确定并且能够已知所述参数,所以特别能够独立于气体发生器地触发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被触发以便以气体填充气囊。因此,例如能够在气体发生器被触发之前触发控制单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出流开口尺寸的调节延迟。在控制单元快速反应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也能够被与气体发生器一起触发,不发生上述延迟。为了与气体发生器一起触发,除了车辆乘员的参数之外,也能够使用事故特定信息以调节出流开口的尺寸。为了继续改变出流开口,例如在个别事故阶段,仍能够在触发气体发生器之后触发控制单元。
连接件能够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中的每个都单独地将气囊的两个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其中该至少两个连接元件被以下列方式相对于彼此布置,即它们限定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被能够移动地布置在其中的通道。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优选地沿其延伸方向移动。
根据进一步实施例,另外的材料层能够被布置在材料层的周向边缘区域中的每个材料层上,因此,在周向边缘区域中,两个内部材料层被两个外部材料层围绕。这里的连接件首先将两个内部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并且其次能够将两个内部材料层与两个外部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因此,通道形成在每个内部材料层以及相应的相邻外部材料层之间。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被能够移动地布置在所述两条通道中的每条中。
封闭元件能够被设计成硬杆状本体。在本情况下,如果推力作用在该本体的一个末端上并且本体通过推动而沿其延伸方向移动,则就算有,硬杆状本体也是仅不重要地形成的本体。硬杆状封闭元件能够将两个内部材料层相对于彼此保持在出流开口的区域中,以使得它们基本彼此叠置。
根据实施例,能够在每个材料层中沿连接件设置一排孔或者多排孔。一排一个材料层的孔优选地与一排其它材料层的孔一致。所设置的封闭元件能够为柔性线状本体,柔性线状本体以曲折的方式穿过孔缠绕,并且除了连接件之外也将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在本情况下,柔性线状本体是能够以能够穿过一排孔的方式变形的本体。超过一个这种封闭元件也能够穿过一排孔延伸。如果设置多个封闭元件,则多个封闭元件能够被布置成相对于彼此相移。
为了覆盖出流开口,能够使用覆盖装置,覆盖装置首先具有至少一个硬杆状封闭元件,和另外的至少一个柔性线状封闭元件以及用于所述封闭元件的上述相应的插座(通道或者孔)。在这一点上,如在封闭元件的延伸方向上观察时,硬杆状封闭元件和柔性线状封闭元件能够彼此相邻地延伸,因此,所述封闭元件例如能够一起覆盖出流开口。在这一点上,现在存在大范围的、出流开口通过封闭元件的移动而打开的范围,这是因为能够彼此单独地控制单个封闭元件。
在优选变体中,被设计成硬杆状本体的封闭元件能够被布置成比被设计成柔性线状本体的封闭元件更靠近由材料层形成的气囊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气囊单元,其中出流开口形成在形成气囊室的材料层中。为了覆盖所述出流开口,使用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扁平的平覆盖元件,该覆盖元件以所述覆盖元件能够覆盖出流开口的方式固定在材料层上。优选地,这里的覆盖元件能够完全地覆盖出流开口。然而,可替代地,所述覆盖元件也能够仅部分覆盖出流开口。在覆盖元件上设置至少一个保持装置。覆盖装置包括能够接合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封闭元件,以便覆盖出流开口。此外,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通过引导装置被能够移动地保持在材料层上。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通过控制单元相对于出流开口移动,因此,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与保持装置分离,使得覆盖元件不再被阻塞,并且覆盖元件能够打开出流开口。
引导装置能够被设计成被布置在材料层上的凹座形式。可替代地,引导装置能够形成在其中形成有出流开口的材料层与形成气囊室的进一步材料层之间。
保持装置特别能够被设计成凸片或者一排凸片的形式,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部分地)突出到其中以便覆盖出流开口。为了打开出流开口,该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通过控制单元(部分地)从凸片或者一排凸片移出。
本发明的以上气囊单元的特点在于,覆盖装置包括:两个覆盖元件,所述两个覆盖元件中的每个都能够覆盖出流开口的一部分;以及至少两个封闭元件,其中每个封闭元件都能够接合一个覆盖元件的保持装置。
根据变体,也能够设置超过两个覆盖元件,这些覆盖元件中的每个都覆盖出流开口的一部分,因此,例如大体上整个出流开口都被完全地覆盖。对于每个覆盖元件,能够设置至少一个相应的封闭元件,其中每个封闭元件都能够接合一个覆盖元件的保持装置。
如果保持装置被设计成凸片形式,则特别地,每个封闭元件都能够被能够移动地布置在一个覆盖元件的凸片内。
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囊单元,其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能够填充有气体以便保护车辆乘员,其中所述气囊包括两个材料层,所述两个材料层在它们的周向边缘处通过连接件彼此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至少在一部分中被中断以便形成出流开口,气体能够经由所述出流开口在填充期间和/或填充之后从所述气囊逸出,
-至少一个覆盖装置,用于覆盖所述出流开口,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能够移动地布置,以便改变所述出流开口的尺寸,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移动以使得所述出流开口被打开、被覆盖或者被部分覆盖。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能够独立于气体发生器被触发,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被触发以便以气体填充所述气囊。
优选地,在所述气体发生器被触发之前所述控制单元被触发。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气体发生器一起被触发,或者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气体发生器被触发之后被触发。
优选地,考虑到所述车辆乘员的相关参数,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移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均单独地将所述气囊的两个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相对于彼此布置成使得它们限定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移动地被布置在所述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是硬杆状本体,所述硬杆状本体将所述两个材料层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所述出流开口的区域中以使得它们基本彼此叠置。
优选地,另外的材料层在每个材料层上被布置在所述材料层的周向边缘的区域中,因此两个内材料层被两个外材料层围绕,其中所述连接件首先将所述两个内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其次将所述两个内材料层与所述两个外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因此通道形成在每个内材料层和相应的相邻外材料层之间,其中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移动地被布置在每条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在每种情况下都是硬杆状本体,所述硬杆状本体将所述两个内材料层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所述出流开口的区域中以使得它们基本彼此叠置。
优选地,一排孔被沿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每个材料层中。
优选地,一个材料层中的所述孔与其它材料层中的所述孔一致。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是柔性线状本体,所述柔性线状本体以曲折方式延伸穿过所述孔,并且除了所述连接件之外所述柔性线状本体也将所述材料层保持在一起。
优选地,设置至少一个另外的封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封闭元件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存在相移的情况下以曲折方式延伸穿过所述孔。
优选地,设置多排孔,在每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封闭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多排孔,或者至少一个封闭元件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封闭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多排孔。
优选地,被设计成硬杆状本体的所述封闭元件被布置成与被设计成柔性线状本体的所述封闭元件相比更靠近由所述材料层形成的气囊室。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囊单元,其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能够填充有气体以便保护车辆乘员,其中出流开口形成在所述气囊的至少一个材料层中,气体能够经由所述出流开口在填充期间和/或填充之后从所述气囊逸出,
-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扁平的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被固定至所述材料层以使得所述覆盖元件能够覆盖所述出流开口,其中至少一个保持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覆盖元件上,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接合所述保持装置以便覆盖所述出流开口,
-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被设计成将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材料层上,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移动,因此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能够与所述覆盖元件的保持装置分离,并且所述覆盖元件能够打开所述出流开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装置包括两个覆盖元件以及至少两个封闭元件,所述两个覆盖元件每个都能够覆盖所述出流开口的一部分,其中每个封闭元件都能够接合所述覆盖元件中的一个覆盖元件的保持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使用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气囊的顶视图,该气囊具有用于气囊的两个材料层的周向边缘之间的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
图2示出图1的气囊的截面图;
图3示出图1的气囊的透视图;
图4a示出根据进一步实施例的气囊的截面图,该气囊具有用于两个材料层的周向边缘之间的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
图4b示出图4a的气囊的变体的截面图;
图5a示出根据进一步实施例的气囊的截面图,该气囊具有用于两个材料层的周向边缘之间的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
图5b示出图5a的气囊的透视图;
图6a示出图5a的气囊的变体的截面图;
图6b示出图6a的气囊的透视图;
图7示出根据进一步实施例的气囊的透视图,该气囊具有用于两个材料层的周向边缘之间的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
图8示出图7的气囊的截面图;
图9示出根据一个替代例的图7的气囊的截面图;
图10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气囊的透视图,该气囊具有用于气囊的材料层中的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其中出流开口处于未覆盖状态;
图11示出图10的气囊的顶视图,其中出流开口处于覆盖状态;
图12示出根据进一步实施例的气囊的透视图,该气囊具有用于气囊的材料层中的出流开口的覆盖装置,其中出流开口处于覆盖状态;并且
图13示出图12的气囊的顶视图,其中出流开口处于覆盖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覆盖装置的气囊2。气囊2包括两个材料层4,所述两个材料层4在它们的周向边缘区域中通过连接件6彼此连接。材料层4封闭气囊内部,并且能够被平坦地布置在x、y平面内。连接件6在z方向上将材料层保持在一起。材料层4围绕能够通过气体发生器(未示出)以气体填充的气囊内部,以便保护车辆乘员。
连接件6包括两个连接元件6a、6b,所述两个连接元件6a、6b中的每个都被设计成接缝形式。可替代地,连接元件6a、6b也能够为粘合剂元件。两条接缝6a、6b彼此基本平行并且离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一定距离地延伸。每条接缝6a、6b都单独地将两个材料层4保持在一起。因此,在两条接缝6a、6b之间的空间内,两个材料层4限定沿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延伸的通道8。
所以如果产生需求,则气体能够从填充有气体的气囊2逸出,连接件6在一部分中中断,因此,将两个材料层4彼此连接的接缝不存在于所述部分中。连接件6的中断在该部分中产生气体能够通过其从被填充的气囊2逸出的出流开口10。可替代地,连接件6能够在多个部分中中断,并且因此气囊2能够具有多个出流开口10。
所以气体能够仅在产生需求时才从气囊逸出,设置覆盖装置以覆盖出流开口10,如果产生需求,则所述覆盖装置能够打开出流开口10。为此,覆盖装置包括两个封闭元件12。可替代地,取决于期望的密封效果,也能够仅设置一个封闭元件12或者设置超过两个封闭元件12。封闭元件12被设计成硬杆状本体。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封闭元件12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两个单独杆。可替代地,横截面也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此外,杆能够在它们的一个端部处彼此连接。例如,能够通过使单个封闭元件12弯曲而实现这种连接。封闭元件12能够被沿它们在通道8中的延伸方向能够移动地布置。
在出流开口10的覆盖状态下,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通道8内,即如图1中所示,封闭元件12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因此在y方向上覆盖出流开口10。由于硬封闭元件12在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区域中预先限定气囊2的形状,所以它们还在z方向上在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保持材料层4彼此接近,因此,在覆盖状态下,出流开口10也在z方向上尽可能地小,并且两个材料层4基本彼此叠置(图2)。
在出流开口10的未覆盖状态下,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通道8内,即它们不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因此在y方向上打开出流开口10。由于与覆盖状态相比,在未覆盖状态下硬封闭元件12突出到通道8内较不深并且特别地打开出流开口10,所以气囊2更易于在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变形。因此,材料层4之间的距离能够在z方向上在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增大(由于气囊内部的气体压力),并且气体能够通过出流开口10从气囊内部逸出。
在中间状态下,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通道8内,即它们部分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因此仅部分地在y方向上覆盖出流开口10。
在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每个封闭元件12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都在其全部长度上基本恒定。
然而,根据替代例,每个封闭元件12的横截面的形状和/或尺寸都能够在其长度上变化。例如,横截面的尺寸能够在形状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变化。在覆盖状态下,具有较大(最大)横截面的封闭元件12的该部分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在未覆盖状态下,具有较小(最小)横截面的封闭元件12的该部分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
封闭元件12被沿它们在通道8内的延伸方向能够移动地布置。设置控制单元(未示出)以便使封闭元件12沿它们在通道8内的延伸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设置覆盖状态、未覆盖状态或者中间状态。
特别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取决于与车辆乘员相关的参数控制封闭元件12的运动,因此,出流开口10的尺寸不取决于气囊2的伸展,而是主要取决于车辆乘员的特征,例如,诸如其体重。控制单元能够独立于仅作为冲击结果触发的气体发生器而被触发。因此,控制单元能够,例如甚至在事故之前,例如一旦车辆座椅被占用则移动封闭元件12,并且能够使出流开口10的尺寸适应车辆乘员(撞击前触发状态)。在多个出流开口10的情况下,控制单元能够以暴露适合车辆乘员的许多出流开口10的方式移动封闭元件12。如果未发生事故,则控制单元能够再次将封闭元件12移入它们的开始位置,例如一旦车辆乘员离开车辆座椅则如此。考虑到封闭元件12的刚性,封闭元件12的移动可以不仅是拉动运动,而且还是推动运动,因此,封闭元件12的运动在撞击前触发状态的范围内也是可逆的。
可替代地,能够仅当气体发生器被触发时或者在气体发生器已经被触发之后再次触发控制单元(撞击中触发状态)。在撞击中触发状态的情况下,除了车辆乘员的特征之外,控制单元也能够使用关于冲击的类型和严重性的信息以控制封闭元件12的运动。此外,控制单元能够被构造成在事故期间以与事故阶段对应的方式移动封闭元件12,并且因此在事故过程期间改变出流开口10的尺寸。
图4a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覆盖装置的气囊2。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连接件6不是具有两个连接元件,而是具有三个连接元件6a、6b、6c。连接元件6a、6b、6c被设计成彼此基本平行地延伸,并且处于离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一定距离处的三条接缝的形式。每条接缝6a、6b、6c都单独地将两个材料层4保持在一起。在接缝6a、6b之间以及接缝6b、6c之间的空间内,两个材料层4因此每个都限定通道8。两条通道8沿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基本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图4a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两个封闭元件12被能够移动地布置在每条通道8内。然而,能够取决于期望的密封效果而选择封闭元件12的数目和横截面。例如,能够对每条通道8都设置一个封闭元件12。
能够通过在y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的通道8数目调节覆盖装置的密封效果。作为示例,图4a示出具有两条通道8的实施例。可替代地,通道8的数目能够对应地增大。
图5a、图5b、图6a和图6b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具有覆盖装置的气囊2。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两个另外的材料层14被设置在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区域中。另外的材料层14是单独的元件,并且基本为条状设计。两个另外的材料层14被布置成其周向边缘区域中的材料层4(外材料层)之间的内材料层。因此,四层4、14在气囊2的周向边缘区域中在z方向上被布置在彼此之上。
两个连接元件6a、6b每个都单独地将四层4、14保持在一起。在接缝6a、6b之间的空间内,层4、14因此限定在z方向上布置在彼此之上的总共三条通道8a、8b。三条通道中的一条通道8a被另外(内)的材料层14限定。另两条通道8b与通道8a相邻,并且每条都与其共享另外的(内)材料层14。两条通道8b中的每条都由内材料层14和外材料层4限定。
在通道8b中,相应的封闭元件12被沿其延伸方向能够移位地布置。在图5a和图5b中,封闭元件12每个都具有矩形横截面。然而,能够取决于期望的密封效果选择横截面形状和封闭元件12的数目。因此,如图所示,例如在图6a和图6b中,封闭元件12的横截面能够为圆形。
根据图5a、图5b、图6a和图6b,不在由内材料层14限定的通道8a内设置封闭元件。然而,根据可替代改进,取决于期望的密封效果,这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进一步替代例,限定气囊内部的两个材料层4能够被布置为处于其周向边缘区域中的另外材料层14(外材料层)之间的内材料层。
另外的材料层14能够被设置为所述的单独元件。可替代地,另外的材料层14能够通过在其周向边缘区域中的材料层4的折叠而形成,因此,对于每个材料层4,在每种情况下都产生环形式(未示出)的通道8b。在每种情况下,一个封闭元件12(或者多个封闭元件12)被布置成能够在通道8b内移位。
在出流开口10的覆盖状态下,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通道8b内,即它们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因此在y方向上覆盖出流开口10。这里的硬封闭元件12预先限定出流开口区域中的另外材料层(或内材料层)14的形状,因此,在覆盖状态下,另外材料层(或内材料层)14基本彼此叠置,并且出流开口10在z方向上也尽可能地小(图5a和图6a)。
在出流开口10的未覆盖状态下,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通道8b内,即它们不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并且因此在y方向上打开出流开口10。因为在未覆盖状态下,与覆盖状态相比,硬封闭元件12突出到通道8b内较不深,并且特别是打开出流开口10,所以气囊2更易于在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变形。因此,材料层4之间,并且特别是另外(内)材料层14之间的距离能够在z方向上的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增大(因为气囊内部的气压),并且气体能够通过出流开口10从气囊内部逸出。
在中间状态下,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通道8b中,即它们部分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并且因此仅部分地在y方向上覆盖出流开口10。可替代地,封闭元件12能够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一条通道8b中,即所述封闭元件延伸超过出流开口10,而封闭元件12被以下列方式布置在其它通道8b中,即所述封闭元件打开出流开口10。
根据变体,第二实施例(图4a)和第三实施例(图5a、图5b、图6a和图6b)能够组合。因此,连接件6包括三个连接元件(接缝)6a、6b、6c,其中在每种情况下,两条通道8b和一条通道8a在接缝6a和6b之间以及在接缝6b和6c之间延伸。如这里在z方向上观察的,通道8a位于通道8b之间。在图4b中示出示例性实施例。
原则上,作为示例,应仅关于封闭元件12的长度、数目和方向理解图1至图6b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这些实施例能够视需要彼此组合。如果设置多个封闭元件12,则每个单独的封闭元件12的运动基本上也能够被控制单元单独地控制。
图7和图8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具有覆盖装置的气囊2。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连接件6不需要两个连接元件,而是一个连接件6a就足够了。当然,然而也能够设置两个或者更多连接元件。
连接元件6a在离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的一定距离处基本平行地延伸。连接元件6a在一部分中中断,因此,气体能够通过其从被填充的气囊2逸出的出流开口10形成在所述部分中。一排孔16被设置在每个材料层4的处于周向边缘和连接元件6a之间的一部分中。该排孔16沿连接元件6a延伸,并且也在出流开口10的前部,即沿连接元件6a在其中中断的部分延伸。这里的孔16被布置在一个材料层4中和其它材料层4中,使得当材料层4被连接元件6a正确地连接时,孔16在z方向上彼此叠置。
封闭元件12是以曲折方式穿过孔16延伸的柔性线状本体。除了连接元件6a之外,这里的线12将两个材料层4彼此连接。在覆盖状态下,线12特别地穿过出流开口10前部的孔16延伸,因此,线12将材料层4在z方向上在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保持在一起(图7)。取决于需要,线12能够被控制单元从孔16拉出,因此,线12不在出流开口10前部穿过孔16延伸(未覆盖状态)或者仅穿过所述孔中的一些孔(中间状态),并且出流开口10扩大。
第四实施例特别适合撞击中触发状态。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替代例(图9),除了第一封闭元件12之外,还设置了同样被设计成柔性线状本体的第二封闭元件12。第二线12同样以曲折方式穿过孔16延伸,但是相对于第一线12存在相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覆盖元件的密封效果。
根据进一步替代例,第一线和第二线12相对于彼此不相移。进一步替代例提供超过一排的孔16,该超过一排的孔16形成在每个材料层4的处于周向边缘和连接元件6a之间的部分中。这些排中的每排都沿连接元件6a延伸并且也在出流开口10的前部延伸。
图10和图11示出具有形成在气囊2的材料层4中的出流开口10并且具有用于覆盖出流开口10的覆盖装置的气囊2。覆盖装置包括覆盖元件18,覆盖元件18由适当的装置20(诸如接缝或者粘合剂连接件)固定在材料层4上。覆盖元件18为例如由与材料层4相同(柔性)材料组成的扁平元件。覆盖元件18以所述覆盖元件能够覆盖整个出流开口10的方式固定在材料层4上。覆盖元件18能够相对于出流开口10移动,因此,覆盖元件18能够完全地覆盖出流开口10(覆盖状态,图11),或者能够将其打开(未覆盖状态,图10)。覆盖元件18包括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2,该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2被设计成凸片以便与处于覆盖状态的封闭元件12相互作用。这里的凸片22特别是用于接收封闭元件12。凸片22在这里在覆盖元件18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封闭元件12是通过被设计成凹座并且形成在材料层4上的一个或者更多引导装置24能够移动地紧固在材料层4上的硬杆状本体。特别地,在覆盖状态下,覆盖元件18的凹座24和凸片22被以下列方式相对于彼此布置,即它们一起形成封闭元件12能够在其中沿其延伸方向移动的通道。在图10和图1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凹座24,一个凹座处于覆盖元件18的前部,并且一个凹座处于覆盖元件18的后部。可替代地,在每种情况下,都能够在覆盖元件18前部和/或后部设置超过一个凹座24。此外,凹座24也能够仅被设置在覆盖元件18的一侧上,即覆盖元件18前部或者后部。这里的术语“前部”和“后部”涉及封闭元件12能够沿其移动的封闭元件12的延伸方向。如果封闭元件穿过覆盖元件18的凸片22延伸并且穿过凹座24延伸,则覆盖元件18不能够相对于出流开口10移动并且完全地覆盖出流开口10。出流开口10处于覆盖状态。如果覆盖元件18已经被拉出至少一个凹座24,并且被拉出覆盖元件18的凸片22,则覆盖元件18能够相对于出流开口10移动。气体能够不受阻碍地从出流开口10流出,并且能够将覆盖元件18远离材料层4推动。出流开口10处于未覆盖状态。封闭元件22能够通过上文已经对图1至图3的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单元在凸片22和凹座24中移动。由于封闭元件12是硬本体,所以覆盖装置适合撞击前触发状态和撞击中触发状态。
图12和图13示出根据进一步实施例的具有形成在气囊2的材料层4中的出流开口10,并且具有用于覆盖出流开口10的覆盖装置的气囊2。该实施例与图10和11的实施例不同在于设置两个单独的覆盖元件18而非一个覆盖元件18。在图10和图11的覆盖元件18的构造方面,两个覆盖元件18每个相同。然而它们较小,并且两个覆盖元件18在覆盖状态下每个都仅在出流开口10的一部分上延伸。两个覆盖元件18一起在整个出流开口10上延伸。为此,覆盖元件18通过装置20(例如,诸如接缝)在出流开口10的两个直径相对侧上紧固至材料层4,并且从该处延伸基本远至出流开口10的中心,其中两个覆盖元件18在覆盖状态下彼此叠置(图13)。
因此,对于每个覆盖元件18,封闭元件12都被能够移动地布置在凸片22和凹座24上,以便暴露或者覆盖出流开口10。每个封闭元件12都能够通过控制单元独立于其它封闭元件12地移动。在该实施例中,与图10和图11的实施例相反,不仅能够设置覆盖状态(图13)和未覆盖状态(图12),而且还能够设置中间状态(未示出),其中,例如两个覆盖元件18中的仅一个在出流开口10的一部分上延伸。因此暴露出流开口10的另一部分。因此,出流开口10不打开至最大程度。

Claims (17)

1.一种气囊单元,包括:
-气囊(2),所述气囊(2)能够填充有气体以便保护车辆乘员,其中所述气囊(2)包括两个材料层(4),所述两个材料层(4)在它们的周向边缘处通过连接件(6)彼此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6)至少在一部分中被中断以便形成出流开口(10),气体能够经由所述出流开口(10)在填充期间和/或填充之后从所述气囊(2)逸出,
-至少一个覆盖装置,用于覆盖所述出流开口(10),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10)能够移动地布置,以便改变所述出流开口(10)的尺寸,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10)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10)移动以使得所述出流开口(10)被打开、被覆盖或者被部分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能够独立于气体发生器被触发,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被触发以便以气体填充所述气囊(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发生器被触发之前所述控制单元被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气体发生器一起被触发,或者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气体发生器被触发之后被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考虑到所述车辆乘员的相关参数,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10)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6a、6b),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6a、6b)均单独地将所述气囊(2)的两个材料层(4)保持在一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元件(6a、6b)相对于彼此布置成使得它们限定通道(8),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能够移动地被布置在所述通道(8)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是硬杆状本体,所述硬杆状本体将所述两个材料层(4)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所述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以使得它们基本彼此叠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另外的材料层(14)在每个材料层(4)上被布置在所述材料层(4)的周向边缘的区域中,因此两个内材料层被两个外材料层围绕,其中所述连接件(6)首先将所述两个内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其次将所述两个内材料层与所述两个外材料层保持在一起,因此通道(8b)形成在每个内材料层和相应的相邻外材料层之间,其中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能够移动地被布置在每条通道(8b)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在每种情况下都是硬杆状本体,所述硬杆状本体将所述两个内材料层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所述出流开口(10)的区域中以使得它们基本彼此叠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一排孔(16)被沿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每个材料层(4)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个材料层(4)中的所述孔(16)与其它材料层(4)中的所述孔(16)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是柔性线状本体,所述柔性线状本体以曲折方式延伸穿过所述孔(16),并且除了所述连接件(6)之外所述柔性线状本体也将所述材料层(4)保持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另外的封闭元件(12),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封闭元件(12)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存在相移的情况下以曲折方式延伸穿过所述孔(16)。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多排孔(16),在每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延伸穿过所述多排孔(16),或者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封闭元件(12)延伸穿过所述多排孔(16)。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一排孔被沿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每个材料层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囊单元,其特征在于被设计成硬杆状本体的所述封闭元件(12)被布置成与被设计成柔性线状本体的所述封闭元件(12)相比更靠近由所述材料层(4)形成的气囊室。
17.一种气囊单元,包括:
-气囊(2),所述气囊(2)能够填充有气体以便保护车辆乘员,其中出流开口(10)形成在所述气囊(2)的至少一个材料层(4)中,气体能够经由所述出流开口在填充期间和/或填充之后从所述气囊(2)逸出,
-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扁平的覆盖元件(18),所述覆盖元件(18)被固定至所述材料层(4)以使得所述覆盖元件能够覆盖所述出流开口(10),其中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2)被设置在所述覆盖元件(18)上,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能够接合所述保持装置(22)以便覆盖所述出流开口(10),
-引导装置(24),所述引导装置(24)被设计成将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能够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材料层(4)上,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相对于所述出流开口(10)移动,因此所述至少一个封闭元件(12)能够与所述覆盖元件(18)的保持装置(22)分离,并且所述覆盖元件(18)能够打开所述出流开口(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装置包括两个覆盖元件(18)以及至少两个封闭元件(12),所述两个覆盖元件(18)每个都能够覆盖所述出流开口(10)的一部分,其中每个封闭元件(12)都能够接合所述覆盖元件(18)中的一个覆盖元件的保持装置(22)。
CN201680008896.5A 2015-02-05 2016-02-04 气囊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6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02045.2A DE102015202045A1 (de) 2015-02-05 2015-02-05 Airbageinheit
DE102015202045.2 2015-02-05
PCT/EP2016/052344 WO2016124669A1 (de) 2015-02-05 2016-02-04 Airbageinhe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6957A CN107206957A (zh) 2017-09-26
CN107206957B true CN107206957B (zh) 2019-11-01

Family

ID=55398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889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6957B (zh) 2015-02-05 2016-02-04 气囊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3632B2 (zh)
CN (1) CN107206957B (zh)
DE (1) DE102015202045A1 (zh)
WO (1) WO201612466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959A (zh) * 2010-08-06 2012-03-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预撞击侧安全气囊装置
DE102012001165A1 (de) * 2012-01-24 2013-07-25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Abströmventil eines Gassacks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und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CN103338982A (zh) * 2011-01-27 2013-10-02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JP5366592B2 (ja) * 2009-02-27 2013-12-11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847678A (zh) * 2012-12-04 2014-06-1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用于负载管理的主动排气口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CN10427612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6038A (en) * 1995-02-01 1996-07-1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ide impact inflatable restraint with vent openings
DE29720461U1 (de) 1997-11-19 1998-02-26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Gassack mit regelbarem Auslaßquerschnitt
DE29802436U1 (de) 1998-02-12 1998-05-20 Breed Automotive Tech Luftsack für ein Airbag-Modul
LU90441B1 (de) 1999-09-20 2001-03-21 Iee Sarl Gesteuerte Entlueftungsvorrichtung fuer einen Gassack
US6648371B2 (en) * 2001-07-12 2003-11-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enting air bag assembly
US7017945B2 (en) 2002-05-17 2006-03-28 Depottey Timothy Active ve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irbag systems
US6832778B2 (en) 2002-07-19 2004-12-2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restraint including selectively operable venting elements
US6773030B2 (en) 2002-07-24 2004-08-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vent
GB2405250A (en) 2003-08-19 2005-02-23 Autoliv Dev A side air-bag with side crash sensor arrangement
DE102004058440B4 (de) 2004-12-03 2007-03-08 Trw Automotive Gmbh Gassack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DE202005008937U1 (de) 2005-06-07 2005-10-06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Gassackmodul
DE102005027310B4 (de) * 2005-06-13 2012-02-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DE102005039418B4 (de) 2005-08-16 2012-06-06 Takata-Petri Ag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Austrittsquerschnitts mindestens einer Entlüftungsöffnung für ein Airbagmodul und Airbagmodul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Austrittsquerschnitts mindestens einer Entlüftungsöffnung
DE202006002253U1 (de) 2006-02-13 2006-05-24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Aufprall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sassen
DE102007006805A1 (de) 2006-02-13 2007-08-23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Aufprall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sassen
JP4659090B2 (ja) * 2008-03-07 2011-03-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8046265B4 (de) 2008-09-08 2017-11-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 mit adaptiver Ventilationsvorrichtung
US8491004B2 (en) 2010-04-19 2013-07-23 Tk Holdings Inc. Airbag module
US8746736B2 (en) 2010-07-02 2014-06-10 Tk Holdings Inc. Airbag module
CN103747986B (zh) 2011-08-31 2017-09-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JP6069520B2 (ja) 2012-12-13 2017-02-01 タカタ アーゲー 通気穴の出口断面を制御する装置を含むエアバッグ構成
US9834168B2 (en) * 2015-09-16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including forward facing v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6592B2 (ja) * 2009-02-27 2013-12-11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371959A (zh) * 2010-08-06 2012-03-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预撞击侧安全气囊装置
CN103338982A (zh) * 2011-01-27 2013-10-02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CN103347745A (zh) * 2011-01-27 2013-10-09 高田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DE102012001165A1 (de) * 2012-01-24 2013-07-25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Abströmventil eines Gassacks eines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s und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CN103847678A (zh) * 2012-12-04 2014-06-1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用于负载管理的主动排气口的主动垫式安全气囊
CN104276129A (zh) * 2013-07-11 2015-01-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22306A1 (en) 2018-01-25
WO2016124669A1 (de) 2016-08-11
DE102015202045A1 (de) 2016-08-11
US10173632B2 (en) 2019-01-08
CN107206957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7852B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2947142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
US9796349B2 (en) Wrap-around airbag device
CN106994952B (zh) 乘员保护系统
JP5070344B2 (ja) エネルギー吸収要素を備える車両乗員安全システム及び乗員の支持方法
EP3099535B1 (de) Gassack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s
JP4954577B2 (ja) 車両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7199982A (zh) 可向下充气的车辆安全气囊
US20150307055A1 (en) Winged driver airbag
US9969350B2 (en) Dual-chambered passenger airbag
US10358108B2 (en) Adaptive, deployable restraint element for a vehicle safety system, airbag module, and vehicle safety system having a restraint element of this type, and use of the fin ray effect in an adaptive restraint element
CN106828399A (zh) 多腔室侧面碰撞气囊
US8087692B2 (en) Airbag for a motor vehicle
EP2918498A1 (en) A device for protecting an individual sitting on a seat, a seat, and a vehicle
CN109318852A (zh) 具有用于次级压力室的内部阀门的气囊垫
CN107206957B (zh) 气囊单元
CN104842921A (zh) 装配与封装汽车安全气囊的方法
CN106553608A (zh) 包括前向排气孔的侧面安全气囊
US10131310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6458137B (zh) 用于折叠安全气囊的方法以及安全气囊模块
US8864169B2 (en) Valve device for a medium and airbag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50104351A1 (en) Gas bag
US11453359B2 (en) Airbag with conical portion
JP6849947B2 (ja) センタ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28933B1 (en) Contour airba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3

Address after: Aschaffenburg

Applicant after: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Address before: Aschaffenburg

Applicant before: TAKATA-PETRI A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