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6610A -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6610A
CN107206610A CN201580073730.7A CN201580073730A CN107206610A CN 107206610 A CN107206610 A CN 107206610A CN 201580073730 A CN201580073730 A CN 201580073730A CN 107206610 A CN107206610 A CN 107206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paper
movable blades
cut
fixed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7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6610B (zh
Inventor
櫻井英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Mic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Mic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Mic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Mic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6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6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6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6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 B26D1/08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wherein the cutting member reciprocates of the guillotine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增大按压部件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的切割装置及打印机。切割装置(1)包含:固定刀片(11);活动刀片(3),相对于固定刀片(11)自由进退,通过相对于固定刀片(11)前进而将纸张夹在它与固定刀片(11)之间来切割纸张;及板簧(4),将活动刀片(3)按压于固定刀片(11);且活动刀片(3)具有:倾斜刃部(312、322),向远离固定刀片(11)的方向倾斜;全切刃部(313),设置在比倾斜刃部(312、322)更远离固定刀片(11)的位置;及非接触部(5),设置在全切刃部(313)附近,即便在固定刀片(11)与全切刃部(313)之间夹着纸张时也不与固定刀片(11)接触。

Description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纸张切断的切割装置及具备切割装置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将带状纸张以呈卷状卷起的状态进行收纳,一面将所收纳的纸张的前端侧部分抽出一面对该纸张进行打印。该打印机中存在为了使纸张的已被施以打印的部分(以下,有时会称为已打印部分)与纸张的未打印部分分离而搭载有将纸张切断的切割装置的类型。作为该切割装置,已知有所谓的闸刀(guillotine)式切割装置,其包含固定刀片、及向该固定刀片线性进退的活动刀片。该闸刀式切割装置中存在能选择是所谓的局部切割还是所谓的全切来对纸张进行切割的类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所谓局部切割是指纸张的一部分保留着不切断的部分(以下,称为切割保留部),所谓全切是指将纸张的宽度方向全部切断。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割装置的固定刀片与活动刀片分别是由1片板材所构成,且活动刀片具有一对倾斜刃部,该一对倾斜刃部是越从与纸张的宽度方向一致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往中央则越向远离固定刀片的方向倾斜,且呈V字状配置。在这一对倾斜刃部之间,形成有在与活动刀片的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下,有时会称为后退方向)上切开的切槽,该切槽作为全切刃部而发挥功能。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割装置中,如果使活动刀片朝向固定刀片前进,那么活动刀片的倾斜刃部以宽度方向一侧与宽度方向另一侧的2点分别在相对于活动刀片的进退方向交叉的状态下与固定刀片的刃部点接触。位于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之间的纸张是借助于活动刀片的前进而在这2点被切断。继而,如果使活动刀片前进直到倾斜刃部整体搭置于固定刀片,并在全切刃部即将到达固定刀片的刃部之前使活动刀片停止,则成为保留切割保留部的局部切割。另一方面,如果使活动刀片前进直到全切刃部与固定刀片重叠,那么实施将纸张的宽度方向全部切断的全切。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割装置中,具有将活动刀片按压于固定刀片的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包含板簧,是以倾斜刃部与全切刃部以适于切断的所需压接力压接于固定刀片的刃部的方式将活动刀片按压于固定刀片。
此外,在能选择是局部切割还是全切的切割装置中,已知还存在具备部分分断型活动刀片的类型、及具备分割型活动刀片的类型。部分分断型活动刀片是借助于形成在宽度方向中央的狭缝而将活动刀片的前进方向侧的部分分断,且具有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第1臂部、及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第2臂部。在第1臂部设置有倾斜刃部及突起状的全切刃部,在第2臂部设置有倾斜刃部。分割型活动刀片具备配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板状的第1活动刀片、及配置在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板状的第2活动刀片,且在第1活动刀片设置有倾斜刃部及突起状的全切刃部,在第2活动刀片设置有倾斜刃部。无论是在具备部分分断型活动刀片的切割装置中还是在具备分割型活动刀片的切割装置中,都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割装置一样,具有将活动刀片按压于固定刀片的按压部件。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39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在所述的能选择是局部切割还是全切来对纸张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中,是在活动刀片的宽度方向整体搭置于固定刀片且活动刀片相对于固定刀片成为水平的状态下,利用固定刀片的刃部及全切刃部将切割保留部切断。因此,固定刀片的刃部与全切刃部不会成为像固定刀片的刃部与倾斜刃部那样的交叉状态的点接触。而且,全切刃部大多设置在难以进行研磨作业的位置,未被研磨的情况也很多。基于这些原因,为了利用固定刀片的刃部及全切刃部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需要充分地确保全切刃部的压接力。为了充分地确保该压接力,可以通过加大按压部件所赋予的按压负荷来进行应对,但越是加大按压部件的按压负荷,则越会增加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的接触部的磨耗量,进而容易发生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的接触部的一部分极端磨耗的偏磨耗,从而可能导致切割装置的寿命缩短。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大按压部件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的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固定刀片;
活动刀片,相对于所述固定刀片自由进退,通过相对于该固定刀片前进而将纸张夹在它与该固定刀片之间来切割该纸张;及
按压部件,将所述活动刀片按压于所述固定刀片;且
所述活动刀片具有:倾斜刃部,向远离所述固定刀片的方向倾斜;全切刃部,设置在比该倾斜刃部更远离该固定刀片的位置;及非接触部,设置在该全切刃部附近,即便在该固定刀片与该全切刃部之间夹着纸张时也不与该固定刀片接触。
此处,也可以为,所述倾斜刃部是越从所述活动刀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外侧往该宽度方向的内侧则越远离所述固定刀片、且沿着该宽度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的一对刃部,且所述全切刃部设置在所述一对刃部之间。在该态样中,所述全切刃部可以设置在所述活动刀片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也可以设置在该活动刀片的向宽度方向的任一方偏移的位置。进而,也可以为,所述倾斜刃部是越从所述活动刀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往另一端部则越向远离所述固定刀片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全切刃部设置在该另一端部。
此外,所述全切刃部也可以是突出的,更具体来说,也可以是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突出的,所述非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全切刃部的根部附近。即,所述非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从所述全切刃部的根部向所述宽度方向偏移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切割装置,利用所述非接触部,使所述活动刀片与所述固定刀片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能使所述按压部件将该活动刀片按压于该固定刀片的按压负荷集中在该非接触部附近的所述全切刃部,从而该全切刃部的压接力提高。结果,无需增大所述按压部件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
另外,在本发明的切割装置中,所述非接触部可以具有向所述活动刀片的厚度方向凹陷的凹部,也可以具有在该活动刀片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
此处,所述非接触部也可以具有所述凹部、及与该凹部相连的所述孔,该孔也可以设置在该凹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与所述全切刃部侧的端部相连的位置。如果通过例如采用加压方式的压溃加工而形成所述凹部,那么存在该凹部周围发生轻微膨鼓的情况。如果发生膨鼓,那么负荷会集中在该膨鼓处,而全切刃部的压接力有可能降低。因此,如果采用与所述凹部一并具有所述孔的态样,那么能利用该孔的壁退避作用而抑制压溃加工所导致的膨鼓的发生。尤其是如果将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凹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与所述全切刃部侧的端部相连的位置,那么能更确实地抑制膨鼓所导致的全切刃部的压接力的降低。
此外,在本发明的切割装置中,所述非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沿着所述活动刀片的进退方向跨越所述全切刃部的区域。即,所述非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从所述活动刀片进退方向上的所述倾斜刃部与所述全切刃部之间的位置到比该全切刃部更远离该固定刀片的位置为止的区域。
通过将所述非接触部设置在沿着所述活动刀片的进退方向跨越所述全切刃部的区域,能使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负荷集中在该进退方向上的该全切刃部的前后区域,从而能更稳定地提高该全切刃部的压接力。此外,在利用所述全切刃部将切割保留部切断时,优选以所述固定刀片的刃部不干涉所述非接触部的边缘的方式,将该非接触部设置在比该全切刃部更远离该固定刀片的位置。
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包含:
搬送部,搬送纸张;
打印部,对由所述搬送部搬送的纸张实施打印;及
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配置在比所述打印部更靠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将所述纸张切断。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无需增大所述按压部件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由此,能抑制因为切割保留部的切断不良等而导致的多余纸片的产生,因此能降低打印机发生卡纸的可能性,且能降低因为多余纸片而令打印机机构部分的动作发生问题的可能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切割装置及打印机,无需加大按压部件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切割装置的打印机的图。
图2是从打印机的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切割装置的图。
图3是表示滑动单元从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前进后的状态的切割装置的图。
图4是表示阶段性地组装图1所示的驱动单元的情况的图。
图5是阶段性地表示滑动单元从初始位置前进到全切位置的过程中倾斜刃部及全切刃部相对于固定刀片刃部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6是图3(b)所示的、滑动单元位于全切位置的状态下的A-A剖视图。
图7是针对活动刀片的构成与图1~图6所示的切割装置不同的变化例,表示滑动单元位于全切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能搭载于打印机等,所述打印机是将带状纸张以呈卷状卷起的状态进行收纳,一面将所收纳的纸张抽出一面对该纸张进行打印的机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切割装置搭载于热敏打印机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切割装置有时也会搭载于点阵式打印机等其他打印机,进而并不限于打印机,有时也会搭载于收容有纸张的机器或搬送纸张的机器等各式各样的机器。此外,作为搭载切割装置的产品,可例示POS(Point Of Sale,销售点)凭条印发机、彩票印发机或排号小票印发机等。
图1是表示搭载有切割装置1的打印机9的图。在该图1中,图的右侧是打印机9的前侧,左侧是打印机9的后侧。
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9的被纸张外罩911覆盖的纸张收纳部92,收纳有呈卷状卷起的纸张P。在打印机9的前表面(在图中是右侧的面)的上侧部分设置有第1刀罩912,在所述前表面的下侧部分设置有第2刀罩913。在第1刀罩912与第2刀罩913之间,形成有纸张排出口93。在该打印机9中,将纸张收纳部92与纸张排出口93连接的路径成为纸张搬送路径。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从纸张收纳部92向纸张搬送路径抽出而搬送的纸张P。此外,用箭头表示其搬送方向。
图1所示的打印机9具备压纸滚筒94、热敏头95、及切割装置1。本实施方式的压纸滚筒94相当于搬送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热敏头95相当于打印部的一例。以下,将利用热敏头95被施以打印的纸张P的打印面称为纸张P的正面,将与打印面为相反侧的面称为纸张P的背面。压纸滚筒94沿着纸张宽度方向(在图1中是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而延伸,在送纸马达96的作用下旋转。压纸滚筒94设置在面对着纸张搬送路径的位置,且位于从纸张收纳部92抽出的纸张P的背面侧。
热敏头95也设置在面对着纸张搬送路径的位置,且沿着纸张宽度方向而延伸。该热敏头95位于从纸张收纳部92抽出的纸张P的正面侧。热敏头95被头弹簧951朝配置有压纸滚筒94的方向赋能。从纸张收纳部92抽出的纸张P在经由阻尼器97之后,被压纸滚筒94与热敏头95夹住。此外,所抽出的纸张P随着压纸滚筒94的旋转而沿着纸张搬送路径向纸张排出口93搬送。热敏头95具有沿着纸张宽度方向而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未图示的打印机的控制部通过选择性地使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发热,而对与发热元件接触的纸张P实施打印。
切割装置1搭载于比热敏头95更靠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且为打印机9的纸张排出口93附近。该切割装置1的切割方式如下:在纸张排出口93跟前沿着纸张宽度方向对从纸张收纳部92抽出并被施以打印后的纸张P的已打印部分进行全切,而使已打印部分与未打印部分分离;或者对其进行局部切割,而在已打印部分与未打印部分之间保留切割保留部而进行切割。
切割装置1具备固定刀片11、及活动刀片单元2。固定刀片11配置在所要切断的纸张P的正面侧,被第1刀罩912从前侧覆盖。活动刀片单元2以隔着纸张搬送路径与固定刀片11对向的方式配置在纸张P的背面侧,被第2刀罩913从前侧覆盖。另外,也可以将固定刀片11配置在纸张P的背面侧,将活动刀片单元2配置在纸张P的正面侧。
图2是从打印机9的前方(在图中是右侧)观察图1所示的切割装置1的图。在该图2中,图的左右方向是所要切断的纸张P的宽度方向。
如图2所示,固定刀片11是由呈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形的不锈钢制板材所构成。在固定刀片11的活动刀片单元2侧端缘,形成有刃部110。该刃部110是沿着纸张宽度方向笔直地形成。
活动刀片单元2具备滑动单元21、及使该滑动单元21进退动作的驱动单元22。滑动单元21具备活动刀片3、及板簧4。滑动单元21是以在驱动单元22的作用下在向固定刀片11靠近的前进方向、及远离固定刀片11的后退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图1及图2中,表示出滑动单元21位于最大限度后退的初始位置的状态。另外,该滑动单元21的进退方向是与纸张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及图2中的上下方向)。
活动刀片3是将具有弹性的薄钢板材、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不锈钢制板材作为材料,利用金属板加工而成形的,板厚设定为1mm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刀片3整体上是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与纸张宽度方向一致。以下,有时会将纸张宽度方向即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利用设置在宽度方向中央的狭缝3a将固定刀片11侧部分沿着宽度方向分断的部分分断型活动刀片3。在活动刀片3的狭缝3a的右侧设置有第1臂部31,在狭缝3a的左侧设置有第2臂部32。
在第1臂部31的固定刀片11侧且为右侧端部,设置有向固定刀片11突出的导件311。此外,在除了导件311部分以外的第1臂部31的固定刀片11侧端缘,设置有越往宽度方向中央则越向远离固定刀片11的方向倾斜的倾斜刃部312。在与该倾斜刃部312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相比、以特定尺寸例如2mm左右更远离固定刀片11的位置,设置有全切刃部313。该全切刃部313是从第1臂部31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向宽度方向突出而设置,且在进退方向上配置在遮住狭缝3a的位置。另外,全切刃部313也可以与宽度方向平行而笔直地形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下述切割保留部的切断稳定地进行,而设计有越往前端(在图中是左侧)则越向远离固定刀片11的方向倾斜的斜率。
在第2臂部32的固定刀片11侧且为左侧端部,设置有向固定刀片11突出的导件321。此外,在除了导件321部分以外的第2臂部32的固定刀片11侧端缘,设置有越往右侧(宽度方向中央)则越向远离固定刀片11的方向倾斜的倾斜刃部322。即,第1臂部31的倾斜刃部312、及第2臂部32的倾斜刃部322是越从宽度方向的端部往中央则越向远离固定刀片11的方向倾斜。另外,在第2臂部32的与全切刃部313在宽度方向上对向的部位,形成有用来避免与全切刃部313发生干涉的切口部323。
板簧4是由具有弹性的薄钢板材所构成,在如下文所述般使滑动单元21前进而令活动刀片3搭置于固定刀片11的状态下,将活动刀片3按压于固定刀片11,相当于按压部件的一例。构成滑动单元21的活动刀片3及板簧4是借助于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沿着进退方向隔开间隔而插通的2根螺丝61、61而固定于驱动单元22。螺丝61、61安装于下述第1滑件226的螺孔2261a(参照图4(b)及图4(c))。此外,板簧4包含具有弹簧作用的左右一对加压臂部41、41,这些加压臂部41、41分别在它们的前端部分具有成为对于活动刀片3的加压点的加压部41a。右侧的加压部41a配置在第1臂部31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且比起全切刃部313离固定刀片11略远的位置。此外,左侧的加压部41a配置在第2臂部32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且比起切口部323离固定刀片11略远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部分分断型活动刀片3的情况下,利用右侧的加压臂部41对第1臂部31赋予按压负荷,利用左侧的加压臂部41对第2臂部32赋予按压负荷。即,由板簧4分别独立地对第1臂部31及第2臂部32赋予按压负荷,从而使设置在第1臂部31的倾斜刃部312及全切刃部313、以及设置在第2臂部32的倾斜刃部322分别独立地产生压接力。
在第1臂部31设置有非接触部5。非接触部5具有凹部51、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凹部51是从第1臂部31的、图中的背面侧(与使滑动单元21前进而令活动刀片3搭置于固定刀片11的状态下的固定刀片11接触的一侧)向活动刀片3的厚度方向凹陷。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都是在活动刀片3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第1贯通孔521形成为直径比第2贯通孔522大,且分别形成在非接触部5的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第2贯通孔522是在2个第1贯通孔521之间沿着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3个)。
非接触部5的详细构造将在下文加以叙述,非接触部5设置在全切刃部313附近。换句话说,在如下文所述般利用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及全切刃部313夹着纸张的切割保留部而将其切断的状态下,非接触部5设置在如下位置:通过使活动刀片3与固定刀片11的接触面积的减小,能使板簧4所赋予的按压负荷集中在全切刃部313,从而能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
具体来说,非接触部5设置在沿着进退方向跨越全切刃部313的区域。即,就非接触部5而言,其固定刀片11侧的端部a1位于倾斜刃部312与全切刃部313之间,且与固定刀片11为相反侧的端部a2比全切刃部313更远离固定刀片11。另外,非接触部5的进退方向的长度L优选比倾斜刃部312与全切刃部313的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2mm左右)长。此外,在宽度方向上,与全切刃部313的根部隔开间隔C。该间隔C优选活动刀片3的板厚的1倍以上且10倍以下。如果间隔C超过活动刀片3的板厚的10倍,那么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的效果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间隔C小于活动刀片3的板厚的1倍,那么全切刃部313的强度变弱,全切刃部313可能会因为与固定刀片11接触而不慎弯曲或折断。此外,如果间隔C如小于活动刀片3的板厚的1倍般过分狭窄,那么较大负荷会过度集中在狭小的区域,而使磨耗增大。具体来说,在进退方向上,全切刃部313顶端的固定刀片11侧的部分(倾斜刃部312与全切刃部313之间的部分且为图中以两点链线的椭圆包围的部分S)易产生凹阶差,如果产生该凹阶差那么切断性变差,因此不好。另外,如果采用在宽度方向上板簧4的加压部41a全部或部分位于全切刃部313的根部与非接触部5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端部之间的态样,那么在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这一方面较好。进而,非接触部5的宽度W优选活动刀片3的板厚的10倍以上且30倍以下。另外,如果将非接触部5的宽度W往宽度方向外侧扩大,那么负荷会集中在活动刀片3的非接触部5的宽度方向外侧部分,而使磨耗量增加;另一方面,不会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因此,非接触部5的宽度W优选设定在活动刀片3的非接触部5的宽度方向外侧部分不产生偏磨耗的范围内。
图3是表示滑动单元21从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前进后的状态的切割装置1的图。在图3中,同样地,左右方向是宽度方向,上下方向是进退方向。
在图3(a)中,滑动单元21前进,直到活动刀片3的倾斜刃部312、322的宽度方向整体搭置于固定刀片11且全切刃部313即将到达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在图3(a)所示的状态下,进行使位于狭缝3a的纸张的一部分作为切割保留部而保留的局部切割。以下,有时会将图3(a)所示的滑动单元21的位置称为局部切割位置。另外,如果进行局部切割,那么滑动单元21从图3(a)所示的位置后退到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在图3(b)中,滑动单元21前进到全切刃部313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重叠的位置。即,在图3(b)中,表示出利用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及全切刃部313夹着纸张的切割保留部而将其切断的状态。在图3(b)所示的状态下,进行将纸张的宽度方向全部切断的全切。以下,有时会将图3(b)所示的滑动单元21的位置称为全切位置。另外,在进行全切的情况下,为了确实地将切割保留部切断,滑动单元21在从图3(b)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前进之后,后退到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另外,非接触部5的与固定刀片11为相反侧的端部a2位于比全切刃部313更远离固定刀片11的位置,因此即便使滑动单元21从图3(b)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前进,也能避免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和非接触部5的与固定刀片11为相反侧的端部a2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1通过将驱动单元22驱动下的滑动单元21的前进动作在图3(a)所示的局部切割位置与图3(b)所示的全切位置之间切换,能选择是局部切割还是全切来对纸张进行切割。使滑动单元21进退动作的驱动机构并无特别限定,使用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22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为了说明内部构成而阶段性地组装驱动单元22的情况的图。在该图4中,将图的稍左斜下方与稍右斜上方连接的方向是宽度方向,将图的稍右斜下方与稍左斜上方连接的方向是进退方向。
如图4(a)所示,驱动单元22具备切割马达221、蜗形齿轮221a、蜗轮222、以齿轮轴223a为中心而旋转的齿轮223、及HP(Hewlett-Packard,惠普)传感器224。齿轮223具有作为退避部的切口部分223c,除了该切口部分223c以外的外周形状呈圆弧状。在HP传感器224中设置有接触件2241。在图4中,表示出图2所示的、滑动单元21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在滑动单元21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齿轮223的切口部分223c与接触件2241之间会产生微小的间隙。于是,从HP传感器224向打印机的控制部输出表示活动刀片3与固定刀片11为非接触状态的信号。如果齿轮223旋转,那么接触件2241与齿轮223的圆弧状部分接触,如果接触件2241以特定设定值(例如0.6mm)以上的程度被推压,那么从HP传感器224向打印机的控制部输出表示活动刀片3与固定刀片11接触的信号。如果齿轮223进一步旋转,那么在齿轮223的切口部分223c与接触件2241之间产生间隙,接触件2241与齿轮223变成非接触状态。于是,从HP传感器224向打印机的控制部输出表示活动刀片3与固定刀片11变成非接触状态的信号。打印机的控制部是通过基于来自该HP传感器224的信号向切割马达221输出驱动输出,来控制滑动单元21的进退移动。另外,也可构成为,将用来控制切割马达221的旋转的控制部设置在切割装置1,使该切割装置1的控制部基于从HP传感器224输出的信号来控制滑动单元21的进退移动。
蜗轮222与切割马达221的蜗形齿轮221a咬合,也与齿轮223咬合。在齿轮223中设置有驱动销223b。如果切割马达221旋转,那么齿轮223经由蜗轮222而以齿轮轴223a为中心轴旋转,随之,驱动销223b也旋转。
继而,如图4(b)所示,驱动单元22进而具备第1刀架225、第1滑件226、及第2滑件227。第1滑件226具有对第2滑件227以沿着宽度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滑动开口部226a,在该滑动开口部226a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具有螺孔2261a的固定部2261。在该螺孔2261a中,如上文使用图2所述般,安装有将滑动单元21固定的螺丝61。第2滑件227是以沿着宽度方向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收容在第1滑件226的滑动开口部226a,且具有供驱动销223b插入的阶差开口部2271。阶差开口部2271在前进方向侧的宽度方向左侧部分具有第1抵接壁2271a,在前进方向侧的宽度方向右侧部分具有第2抵接壁2271b。第1抵接壁2271a位于比第2抵接壁2271b靠后退方向侧,阶差开口部2271的宽度方向左侧部分的进退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驱动销223b的直径尺寸略大。
如图4(c)所示,驱动单元22进而具备第2刀架228。该第2刀架228具有导引开口部228a,该导引开口部228a沿着进退方向而延伸且在进退方向上导引固定部2261。另外,在从导引开口部228a突出的固定部2261安装有外罩部件229。
如果从打印机的控制部输出局部切割的驱动输出,切割马达221旋转,那么驱动销223b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销223b在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少许(例如45度左右)之后,抵接于阶差开口部2271的第2抵接壁2271b。由此,在驱动销223b开始旋转之后稍晚一点,第1滑件226开始沿着前进方向滑动,当驱动销223b旋转了半圈时,滑动单元21前进到图3(a)所示的局部切割位置。如果驱动销223b进一步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回归到图4所示的位置,那么滑动单元21也后退到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
如果从打印机的控制部输出全切的驱动输出,从而切割马达221旋转,那么驱动销223b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销223b在与开始旋转大致相同的时间,抵接于阶差开口部2271的第1抵接壁2271a。由此,在驱动销223b开始旋转的大致同时,第1滑件226开始沿着前进方向滑动。因此,当驱动销223b旋转了半圈时,滑动单元21的前进距离比在局部切割的动作中长,而前进到图3(b)所示的全切位置。如果驱动销223b进一步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回归到图4所示的位置,那么滑动单元21也后退到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
图5是阶段性地表示滑动单元从初始位置前进到全切位置的过程中、倾斜刃部312、322及全切刃部313相对于固定刀片11刃部的状态的概念图。图5是从后退方向观察固定刀片11及活动刀片3的图(从图2及图3中的上方观察的图),固定刀片11的刃部隐藏在固定刀片11的纸面背面侧。在该图5中,左右方向是宽度方向,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是进退方向。另外,为了简化附图,对于图5(a)~图5(c)的活动刀片3仅表示出一对倾斜刃部312、322、及一对导件311、312,而省略了其他部分。此外,在图5(d)中,除了一对倾斜刃部312、322及一对导件321、322以外,还表示出全切刃部313。
图5(a)表示出图2所示的、滑动单元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图5是省略了板簧的概念图,在图5(a)中,还省略了因为被板簧按压而产生的倾斜刃部312、322的挠曲形状,而以在宽度方向上水平的姿势表示出倾斜刃部312、322。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具备板簧4的滑动单元21即便位于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实际上也会被板簧4按压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中央,而成为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中央下沉(在图2中是以往纸面内侧凸陷的方式挠曲,在图5(a)中是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挠曲)的状态。由此,能确保使活动刀片3在厚度方向始终呈V字状挠曲(翘曲)而成为与固定刀片11点接触的状态。
图5(b)表示出如下状态:滑动单元前进,一对导件321、322搭置于固定刀片11,进而一对倾斜刃部312、322的导件321、322侧的部分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接触。在该图5(b)所示的状态下,倾斜刃部312、322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在相对于进退方向交叉的状态下点接触。如果滑动单元进一步前进,那么如图5(c)所示,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点接触的、倾斜刃部312、322的部位向宽度方向中央移动。
结果,如果滑动单元前进到图3(a)所示的局部切割位置,那么如图5(d)所示,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整体搭置于固定刀片11,倾斜刃部312、322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水平的姿势,进而全切刃部313也以与固定刀片11重叠的方式成为水平的姿势。此外,如果滑动单元前进到图3(b)所示的全切位置,那么全切刃部313直接以图5(d)的状态前进到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重叠的位置。
如上所述,倾斜刃部312、322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在相对于进退方向交叉的状态下点接触,因此由板簧4(参照图2等)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会集中在接触部分,倾斜刃部312、322的压接力充分提高。结果,能利用倾斜刃部312、322将纸张顺利地切断。另一方面,全切刃部313并非如倾斜刃部312、322般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在相对于进退方向交叉的状态下点接触,而是在搭置于固定刀片11的状态下与固定刀片11的刃部重叠,因此需要有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的机构。
图6是表示图3(b)所示的、滑动单元位于全切位置的状态、即利用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及全切刃部313夹着纸张的切割保留部而将其切断的状态的切割装置的、非接触部的剖面构造的A-A剖视图。
如图6所示,非接触部5具有凹部51、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该非接触部5例如只要于在活动刀片3形成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之后,通过采用加压方式的压溃加工使其凹陷0.1mm~0.2mm左右由此形成凹部51即可。该非接触部5不与固定刀片11接触。即,如上所述,利用设置在全切刃部313(参照图3(b))附近的非接触部5,使活动刀片3与固定刀片11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能使板簧4(参照图3(b))将活动刀片3按压于固定刀片11的按压负荷集中在非接触部5附近的全切刃部313,从而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提高。结果,无需增大板簧4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
此处,非接触部5也可以仅由凹部51所构成,但若如本实施方式般,采用具有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的构成,那么在通过例如采用加压方式的压溃加工而形成凹部51时,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起到壁退避的作用。因此,能抑制使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降低的膨鼓的发生。尤其因为在非接触部5的全切刃部313侧(在图中是左侧)的部分设置有第1贯通孔521,所以能防止非接触部5与全切刃部313之间发生膨鼓,从而能更确实地抑制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的降低。
此外,也可以将非接触部5整体设定为贯通孔,但会存在活动刀片3的强度大幅降低的情况,因此更优选如本实施方式般将凹部51与第1贯通孔521及第2贯通孔522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切割装置1,无需增大板簧4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此外,根据搭载有切割装置1的本发明的打印机9,能利用切割装置1抑制因为切割保留部的切断不良等而导致的多余纸片的产生,因此能降低打印机9发生卡纸的可能,且也能降低因为多余纸片而令打印机9机构部分的动作发生问题的可能。
继而,将对上文所说明的切割装置1的变化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变化例的说明中,以与上文所说明的切割装置1的不同点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对与上文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名称的构成要素标注上文所使用的符号进行说明,且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是针对活动刀片的构成与图1~图6所示的切割装置1不同的变化例,表示滑动单元21位于全切位置的状态的图。在图7中,同样地,左右方向是宽度方向,上下方向是进退方向。
变化例的切割装置1'的活动刀片3'是由1片板材所构成,在呈V字状配置的一对倾斜刃部312、322之间,具有在后退方向上切开的切槽状的全切刃部313'。如果利用板簧4的左右一对加压臂部41、41各自的加压部41a对活动刀片3'赋予按压负荷,那么倾斜刃部312、322及全切刃部313'产生压接力。在本变化例中,全切刃部313'附近设置有2个非接触部5。具体来说,在夹着全切刃部31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非接触部5。另外,在采用本变化例的活动刀片3'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活动刀片3'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全切刃部313'的略偏后退方向侧的1处设置板簧4的加压部41a。
在本变化例中,同样地,在图7所示的、滑动单元21位于全切位置的状态下,利用设置在全切刃部313'附近的非接触部5、5,使活动刀片3'与固定刀片11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能使板簧4所赋予的按压负荷集中在全切刃部313',从而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提高。结果,无需增大板簧4所赋予的按压负荷便能将切割保留部顺利地切断。
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而能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采用包含具有倾斜刃部及全切刃部的第1活动刀片、以及具有倾斜刃部的第2活动刀片的分割型活动刀片,且在第1活动刀片的全切刃部附近设置非接触部。此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全切刃部313虽然是以在宽度方向上水平的姿势突出,但也可在与固定刀片11接触的面侧以成为凸状的方式设置有例如1度~2度左右的弯曲。通过如此设置,能使固定刀片11的刃部110与全切刃部313在相对于进退方向交叉的状态下点接触。由此,能与非接触部5提高压接力的作用一并地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但是,如果对全切刃部313设置弯曲,那么难以进行在活动刀片3重叠的状态下实施的、倾斜刃部312、322的研磨作业。虽然也可以在实施过倾斜刃部312、322的研磨作业之后,对全切刃部313设置弯曲,但在这种情况下后续步骤增多,制造成本上升。进而,也存在弯曲后的全切刃部313与倾斜刃部312、322碰撞而容易使彼此的磨耗增大的问题。就这些方面来说,不对全切刃部313设置弯曲,而利用非接触部5来提高全切刃部313的压接力的态样更好。
[符号的说明]
1、1' 切割装置
11 固定刀片
110 刃部
2 活动刀片单元
3、3' 活动刀片
312、322 倾斜刃部
313、313' 全切刃部
4 板簧
5 非接触部
51 凹部
521 第1贯通孔
522 第2贯通孔
9 打印机
94 压纸滚筒
95 热敏头
P 纸张

Claims (5)

1.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固定刀片;
活动刀片,相对于所述固定刀片自由进退,通过相对于该固定刀片前进而将纸张夹在它与该固定刀片之间来切割该纸张;及
按压部件,将所述活动刀片按压于所述固定刀片;且
所述活动刀片具有:倾斜刃部,向远离所述固定刀片的方向倾斜;全切刃部,设置在比该倾斜刃部更远离该固定刀片的位置;及非接触部,设置在该全切刃部附近,即便在该固定刀片与该全切刃部之间夹着纸张时也不与该固定刀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接触部具有向所述活动刀片的厚度方向凹陷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接触部具有在所述活动刀片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接触部设置在沿着所述活动刀片的进退方向跨越所述全切刃部的区域。
5.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搬送部,搬送纸张;
打印部,对由所述搬送部搬送的纸张实施打印;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配置在比所述打印部更靠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将所述纸张切断。
CN201580073730.7A 2015-01-23 2015-08-06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Active CN107206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0983 2015-01-23
JP2015010983A JP6471512B2 (ja) 2015-01-23 2015-01-23 カッタ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PCT/JP2015/072300 WO2016117154A1 (ja) 2015-01-23 2015-08-06 カッタ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6610A true CN107206610A (zh) 2017-09-26
CN107206610B CN107206610B (zh) 2019-11-12

Family

ID=5641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730.7A Active CN107206610B (zh) 2015-01-23 2015-08-06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71512B2 (zh)
CN (1) CN107206610B (zh)
WO (1) WO20161171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0316A (zh) * 2018-11-19 2021-06-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带切断装置及表面安装机
US20210213760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3114B2 (ja) * 2019-02-21 2023-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ッター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7468072B2 (ja) 2019-07-30 2024-04-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9494A (ja) * 2000-02-28 2001-09-04 Star Micronics Co Ltd 用紙カッター
EP1970206A2 (en) * 2003-08-12 2008-09-17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Thermal printer and cutter
CN101374639A (zh) * 2006-01-31 2009-02-2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片材切断装置及打印机
CN102001238A (zh) * 2009-08-26 2011-04-06 株式会社毕索龙 配备有手动切割器的便携式打印机
CN202053694U (zh) * 2011-02-22 2011-11-30 刘家利 具有双进纸位的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5994A (ja) * 1993-09-10 1995-03-20 Showa Seiki Kk 帯状シート切断装置
JP4455091B2 (ja) * 2004-02-20 2010-04-2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用紙カッター
JP5801222B2 (ja) * 2012-02-27 2015-10-28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カッタ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9494A (ja) * 2000-02-28 2001-09-04 Star Micronics Co Ltd 用紙カッター
EP1970206A2 (en) * 2003-08-12 2008-09-17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Thermal printer and cutter
CN101374639A (zh) * 2006-01-31 2009-02-25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片材切断装置及打印机
CN102001238A (zh) * 2009-08-26 2011-04-06 株式会社毕索龙 配备有手动切割器的便携式打印机
CN202053694U (zh) * 2011-02-22 2011-11-30 刘家利 具有双进纸位的打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0316A (zh) * 2018-11-19 2021-06-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带切断装置及表面安装机
US20210213760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US11685175B2 (en) * 2020-01-10 2023-06-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35517A (ja) 2016-07-28
JP6471512B2 (ja) 2019-02-20
CN107206610B (zh) 2019-11-12
WO2016117154A1 (ja) 2016-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6610A (zh) 切割装置及打印机
CN102126358B (zh) 带有切刀机构的打印装置
KR101780665B1 (ko) 지철구
CN101954800B (zh) 切断装置以及带切断装置的打印机
JP4858951B2 (ja) シート材切断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CN106427225B (zh) 打印单元和热打印机
CN103372849B (zh) 纸张处理装置
US11440334B2 (en) Cutter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6335806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799984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1254863B (zh) 介质送出机构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EP3076652B1 (en) Hybrid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capable of guiding bendable media such as cheques and non-bendable media such as id cards and driving licences
US5823694A (en) Cutting device for cutting tape material and print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cutting device
CA2473774C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paper product
JP2005119246A (ja) ステープラーのステープル脚切断機構
JP6604789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0714741A2 (en) Tape end trimming apparatus
JP2001239494A (ja) 用紙カッター
EP1787759B1 (en) Stapler
JP4635937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4990953B2 (ja) 料金印字装置及び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
US6619524B2 (en) Ticket dispenser device
JP3960968B2 (ja) カードケース
KR100897924B1 (ko) 금융통합단말기 프린터부의 용지가이드 장치
JP2000053298A (ja) 情報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