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5043B -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5043B
CN107195043B CN201710350057.8A CN201710350057A CN107195043B CN 107195043 B CN107195043 B CN 107195043B CN 201710350057 A CN201710350057 A CN 201710350057A CN 107195043 B CN107195043 B CN 107195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ard reader
server
control modul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00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95043A (zh
Inventor
徐坚
郭萍
徐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500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5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5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5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95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5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18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18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07C2009/0026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the keyless data carrier having more than one fun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安防领域,所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继电器控制模块、多个读卡器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用户ID数据;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参数和指令,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该系统可以缓解目前的安保系统无法解决IC卡复制技术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造成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业主对小区内的安防越来越重视。现有的安防系统主要通过读卡器读取IC后,将数据发送到门禁控制器或者服务器上。可是IC卡复制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有的IC卡门禁形同虚设,从而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缓解目前的安保系统无法解决IC卡复制技术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造成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继电器控制模块、多个读卡器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用户ID数据;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参数和指令,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控制设备其中,每个所述读卡器地址唯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安保管理系统,所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继电器控制模块、多个读卡器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路由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且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读卡器、每个所述控制设备耦合;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读卡器读取用户ID数据;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获取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同时接受其上传的数据并实时处理,根据预设程序向相关的继电器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参数和指令,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其中,每个所述读卡器地址唯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各实施例提出的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服务器通过对用户ID数据的识别,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以使继电器控制模块对控制设备进行控制,限制了IC复制卡的开门权限,缓解目前的安保系统无法解决IC卡复制技术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造成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门禁系统出现的安全漏洞。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的继电器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的门磁信号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安保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0-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10-服务器;120-继电器控制模块;121-通讯模块;122-继电器;123-微处理器;130-读卡器;140-控制设备;150-门磁信号传感器;160-路由器;170-移动终端设备;180-监控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00的结构框图,包括:服务器110、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多个读卡器130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130对应的控制设备140。
其中,所述服务器110可以是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可以与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建立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参数以及指令。该控制参数以及指令可由逻辑编程实现,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同时,服务器110还用于接收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发送的用户的ID数据,当然,用户的ID数据需要提前录入服务器110中。
请参看图2,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可以包括:通讯模块121、继电器122以及微处理器123,所述微处理器123分别与所述通讯模块121、所述继电器122耦合,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通过所述通讯模块121与所述服务器110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述微处理器123分别与每个所述读卡器130以及每个所述控制设备140耦合。所述通讯模块121可以是485总线、以太网、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
所述读卡器130可以是RF射频卡读卡器,用于读取包含用户ID数据的IC卡信息。读卡器130采集到用户的ID数据后将数据发送给继电器控制模块120,以使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将接收到的ID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10。以使服务器110将ID数据与提前录入的ID数据进行匹配。
控制设备140可以是门禁电子锁、电磁锁等,控制设备140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用于限制人或者车辆的通行,控制设备140处于开启状态时,人或者车辆可以任意通行。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110用于获取所述读卡器130的地址以及由读卡器130采集到的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具有开启控制设备140的权限,并根据用户的权限,向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参数以及指令,以使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对控制设备140进行控制。例如,若用户有权限,继电器控制模块120控制该控制设备140开启。
其中,每个所述读卡器130的地址唯一,读卡器130的地址由微处理器123的管脚决定。微处理器123具有多个管脚,每个管脚的地址不同,读卡器130与所述微处理器123的其中一个管脚耦合,则由读卡器130采集到的数据相应地具有该管脚的地址,为了便于区别,可以将该地址定义为读卡器130的地址。
更进一步地,所述读卡器13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读卡器130、第二读卡器130以及第三读卡器130,与读卡器130对应地分别为第一控制设备140(从小区外进小区内)、第二控制设备140(从小区内到小区外)以及第三控制设备140(从小区内进单元内)。所述用户的权限顺序为:针对同一ID,当与第一读卡器130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140开启之后,与第三读卡器130对应的第三控制设备140才具有开启权限,当与第二读卡器130对应的第二控制设备140开启之后,与第一读卡器130对应的第一控制设备140才具有开启权限。
当用户出小区开启第二控制设备140后,在回来时就可以通过IC卡或者手机刷开第一控制设备140。进第一控制设备140后才可以刷开第三控制设备140。由于复制卡的ID信息与原卡相同,当原卡刷卡进入第一控制设备140时,为了让复制卡也能开启第一控制设备140,则原卡必须在第二控制设备140上进行一次刷卡。但是这一操作使得原卡不能在第三控制设备140前刷卡,从而限制IC卡的使用,对复制IC卡的用户造成麻烦。这种方式也可以准确统计IC卡的使用频率,如果只有两个控制设备140无法关联时,则可以从日志文件中查到IC卡使用异常情况,人为取消IC卡权限,提醒用户更换新卡并加以警告。当用户复制卡的费用高于办卡的费用时,就会选择办理新卡,从而减小了IC卡复制技术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造成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此外,由于一般自动门锁打开时间在4秒左右,对于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这个时间显得太短,以至于还没有来得及出门,门锁又上锁了。因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在获取用户ID数据时,还可以分析数据中的用户的身体状态等级以及年龄,针对不同的状态等级以及年龄,采取不同的门锁时间延迟。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ID数据还可以包括用户的身体状态等级以及年龄。其中,身体状况等级可以包括:健康、非健康。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获取到的用户ID数据中的身体状态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或者年龄达到预设年龄,可以延长具有开启权限的控制设备140的开启时间到10S,否则具有开启权限的控制设备140的开启时间为4S。即可以根据用户情况设置不同的控制参数以及指令,实现不同的人性化控制。
此外,若用户的ID信息由移动设备提供,由于每个移动设备只有一个唯一标识码,不可复制,也克服了信息复制的问题。
此外,目前在费用缴纳的问题上,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比较突出,费用缴纳比例逐年下降。物业公司由于收入减少,服务质量降低,同时,业主对服务不满意,拒绝缴费,双方陷入恶性循环,社区环境与治安越来越差。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用户的权限与用户使用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00的诚信值关联。其中,用户的诚信值可以由用户缴纳物业费用的记录有关,所有记录与用户的ID数据绑定。当系统获取到用户的ID数据拖欠物业费用时,可以限制该用户的权限,以此提醒用户缴费。
另外,用户的诚信值还可以与用户对系统的不良使用记录有关。现在有些住户因为没有IC卡或者来访客人为了进出方便而故意不锁门,或者拿障碍物挡住门,这种情况已经失去安防的功能,可能造成财务的丢失。系统可以对用户的不良使用记录进行统计,计算用户的诚信值,并根据诚信值来限制用户的权限,达到规范用户使用行为的目的。
因此,请参看图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00还包括门磁信号传感器150,所述门磁信号传感器150设置在所述控制设备140处且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耦合,用于检测所述控制设备140的开关状态。持卡人在刷卡开门后一段时间内,若控制设备140没有上锁,微处理器123可以对该卡对应的ID进行计数,作为该卡的一次违纪。当违纪次数超过预设的次数,该卡失去权限,不能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持卡人刷卡后必须关心门是否上锁,让控制设备140起到安保的作用。
同时为了延长控制设备140的使用寿命,可以在门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开关门的压力,预防开门前撞击门(电动车撞击)和强力关门等不良习惯,营造爱护公物的良好氛围。
民宅商用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住宅中出现商用问题,造成居民与承租人之间的矛盾加深。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户的权限还和与其利益相关的用户关联。进一步地,用户的权限可以由与其利益相关的用户进行投票决定,系统可以接收其他用户对该用户使用权限的投票数据,当所述数据大于预设值时,限制该用户的权限。
此外,请参看图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00还包括路由器160以及监控探头180,移动终端设备170(手机、平板等)通过所述路由器160或者移动网络与所述服务器110建立通信,所述监控探头180通过所述路由器160与所述服务器110电连接。监控探头180可以把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上传到服务器110中进行保存。由于移动终端设备170具有唯一的IMEI码,能够表征用户的身份。移动终端设备170可以将用户ID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110上,以使服务器110对用户ID数据进行识别,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权限。具有权限的移动终端设备170(即具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与服务器110建立通信获取监控探头180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此外,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70可以(通过APP)向所述服务器11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服务器110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参数和指令,实现远程控制。
用户经常遇到包裹或者快递到了,人不在家这种情形。此时,用户可以与快递员约定一个固定时间,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出远程门禁权限开启顺序规则。为了保证安全,首先单元门打开,快递员进门后必须手动关门之后报箱门才能自动打开,放好快递后将报箱门关闭,根据事先设置的延时时间,单元门再次自动打开,快递员出门完成包裹投递工作。单元门和报箱门前的监控探头180可以记录快递员的行动。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控制设备140给来访的客人带来了诸多不便的问题,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170发送远程指令。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1、对控制设备140逐一操作,每个设备都绑定了一个监控探头180。客人到哪里主人一目了然。按APP应用上的相应按钮从而达到开闸机、开门、开电梯的目的。实现可视操作,安全可靠。2、一次性发出多个命令实现来访功能。为了安全起见,一次性命令需要设备之间联动来实现。例如单元门打开后客人进来必须关上门,一楼电梯外呼才能点亮,否则一楼按钮不能使用。当一楼按钮灯熄灭后,电梯轿厢门打开。这时轿厢内对应到访人家的按钮将自动点亮,客人不用操作就可到达。这种方式完全解决了社区大门安装门禁后遇到的尴尬。特别是大型社区,步行到大门的时间相当长,客人等待的时间也延长。如果客人开车来访必须向保安说明找哪一栋楼、哪一个单元、几层几号,保安也不可能记住那么多业主。本系统已经实现手机在家打开闸机或社区大门门锁,同时,在日志文件的记录中可以找到客人到访的业主,容易分清责任。
更进一步地,目前大多数停车场的车位都没有进行有效管理,仅依赖驾驶员自身素质。当停车场面积较大时,人工管理工作量太大。将地锁与远程控制结合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车位。每个车位前部设置车位锁,停车后自动上锁。汽车挡住车位锁将发出警报声,提示车主避开车位锁。除车位锁之外还有汽车感应信号反馈,表明车位上是否有汽车。可以有效地显示剩余车位。如果有偿停车场,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或其他移动支付设备提前支付。而不是在出口排队支付。用户结账之后,相应的地锁解开,待车辆开出后再上锁。
此外,还可以将远程功能运用到酒店管理方面。今后利用手机在网上订房,到达酒店后由前台核实信息后给客户手机授权。授权后客户手机就可以操作电梯、房间门、电视、灯光等。当有人来访时可以提供监控探头180查看来访人的图像,允许后可以让客人进入电梯到达楼层进入房间。不允许,客人将无法乘坐电梯即拒绝来访。当客人押金使用完后,权限暂时失效。当客人补交费用后恢复权限。客人退房后直接在消除客人的使用权限,客人的身份识别可以用加密算法来区别。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与继电器控制模块120耦合的除了读卡器130外,还可以连接多种传感器,获取多种信号,例如人体红外信号、烟雾信号、燃气信号等等。由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将信号上传到系统,系统根据信号进行处理并向有关设备发出指令。例如有烟感信号,系统将自动打开单元门门锁,同时将涉及到电梯操作的所有设备设置成禁止状态,并打开火警报警器直至火警消除。有了信号采集及处理就能保证该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例如电梯内呼按钮控制。当电梯内没有人时,即使发出指令,控制板也不会进行任何操作。
进一步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00还可以同时包括传感器以及语音模块。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语音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120还用于采集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基于所述信号触发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语音模块播报语音。
例如,传感器可以是采集门信号的传感器,当继电器控制模块120获取到采集门信号的传感器表征刷卡进门时,控制语音模块播报“欢迎回家”语音。此外,继电器控制模块120还可以在接收到表征刷卡进门信号时,查询用户的ID数据。若所述ID数据与预存ID数据匹配,且预存ID数据表征业主欠费,则额外播报预存语音信息,例如“请到物业缴费”;若所述ID数据与预存ID数据匹配,且预存ID数据表征ID数据对应的用户需要到社区验证信息,则额外播报预存语音信息,例如“请到社区验证信息”。
预存的语音可以预先保存在继电器控制模块120的微处理器123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安保管理系统100的有益效果是:服务器110通过对用户的ID数据的识别,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以使继电器控制模块120对控制设备140进行控制,限制了IC复制卡的开门权限,缓解目前的安保系统无法解决IC卡复制技术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造成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门禁系统出现的安全漏洞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安保管理系统,所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继电器控制模块、多个读卡器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路由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且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读卡器、每个所述控制设备耦合。下面将对图5所示的流程进行阐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所述读卡器读取用户ID数据。
步骤S120: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获取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S130: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同时接受其上传的数据并实时处理,根据预设程序向相关的继电器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
步骤S140: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
步骤S150: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参数和指令,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每个所述读卡器的地址唯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服务器通过对用户ID数据的识别,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以使继电器控制模块对控制设备进行控制,限制了IC复制卡的开门权限,缓解目前的安保系统无法解决IC卡复制技术对安防系统以及对业主造成的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门禁系统出现的安全漏洞。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继电器控制模块、多个读卡器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
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用户ID数据;
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
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参数和指令,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每个所述读卡器地址唯一,所述读卡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读卡器、第二读卡器以及第三读卡器,所述用户的权限顺序为:针对同一ID,当与第一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开启之后,与第三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才具有开启权限,当与第二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开启之后,与第一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才具有开启权限,所述用户ID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体状态等级以及年龄,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获取到的用户ID数据中的身体状态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或者年龄达到预设年龄,延长具有开启权限的门禁设备的开启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通讯模块、继电器以及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讯模块、所述继电器耦合,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每个所述读卡器以及每个所述控制设备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路由器,表征用户身份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或者移动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将用户ID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上,或者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上,以使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和指令,实现远程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监控探头,所述监控探头通过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服务器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基于读取权限获取所述监控探头采集的视频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权限与用户使用所述系统的诚信值关联,当所述系统获取到用户欠费或用户存在不良使用记录时,该用户权限受限,和/或所述用户的权限与利益相关的用户关联,所述利益相关的用户决定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用户的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门磁信号传感器,所述门磁信号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控制设备处且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耦合,用于检测所述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以使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后,对开启所述控制设备的用户的ID数据进行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基于所述信号触发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语音播放指令。
8.一种智能管理安保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安保管理系统,所述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继电器控制模块、多个读卡器以及与每个所述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路由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且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个所述读卡器、每个所述控制设备耦合;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读卡器读取用户ID数据;
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获取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同时接受其上传的数据并实时处理,根据预设程序向相关的继电器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读卡器的地址以及用户ID数据,判断用户的权限,并根据所述用户的权限向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及指令;
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参数和指令,对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每个所述读卡器地址唯一,所述读卡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读卡器、第二读卡器以及第三读卡器,所述用户的权限顺序为:针对同一ID,当与第一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开启之后,与第三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才具有开启权限,当与第二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开启之后,与第一读卡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才具有开启权限,所述用户ID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体状态等级以及年龄,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获取到的用户ID数据中的身体状态等级达到预设等级或者年龄达到预设年龄,延长具有开启权限的门禁设备的开启时间。
CN201710350057.8A 2017-05-16 2017-05-16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195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0057.8A CN107195043B (zh) 2017-05-16 2017-05-16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0057.8A CN107195043B (zh) 2017-05-16 2017-05-16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5043A CN107195043A (zh) 2017-09-22
CN107195043B true CN107195043B (zh) 2020-09-29

Family

ID=5987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0057.8A Active CN107195043B (zh) 2017-05-16 2017-05-16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50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498A (zh) * 2017-12-21 2018-06-29 合肥天之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快递员的家庭安防系统
CN112435377B (zh) * 2021-01-28 2021-04-27 温州悦开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316A (zh) * 2006-11-27 2008-06-04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CN101814213A (zh) * 2009-02-20 2010-08-25 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 车辆租赁系统及其遥控锁车方法
CN103261551A (zh) * 2010-12-10 2013-08-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门开闭控制系统和门开闭控制装置
CN205193908U (zh) * 2015-11-11 2016-04-27 刘伯超 物流安全存取系统
CN105894633A (zh) * 2016-04-21 2016-08-24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系统及门禁系统解锁的方法
CN205582123U (zh) * 2016-02-03 2016-09-14 江西师范大学 互联交互智能公共自行车交通管理系统
CN106408693A (zh) * 2016-08-28 2017-02-15 杭州天策启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用保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2316A (zh) * 2006-11-27 2008-06-04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CN101814213A (zh) * 2009-02-20 2010-08-25 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 车辆租赁系统及其遥控锁车方法
CN103261551A (zh) * 2010-12-10 2013-08-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门开闭控制系统和门开闭控制装置
CN205193908U (zh) * 2015-11-11 2016-04-27 刘伯超 物流安全存取系统
CN205582123U (zh) * 2016-02-03 2016-09-14 江西师范大学 互联交互智能公共自行车交通管理系统
CN105894633A (zh) * 2016-04-21 2016-08-24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系统及门禁系统解锁的方法
CN106408693A (zh) * 2016-08-28 2017-02-15 杭州天策启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用保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5043A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1750B2 (en) Unattended smart property showing
CN109243026B (zh) 一种访客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08734830A (zh)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JPH05507573A (ja) 分散データベース保安システム
JP6765045B2 (ja) 防音室
CN107195043B (zh) 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41392A (zh) 小区门禁管理系统访客记录系统及方法
KR100757012B1 (ko) 거주자 지정 주차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6323453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入退室管理方法
KR20220058297A (ko) 인공지능 영상분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공동주택단지 통합 보안시스템
JP5991798B2 (ja) 集合住宅の管理装置
KR101340148B1 (ko) 디지털 도어락
JP4458975B2 (ja) 駐車場管理システム
KR102230250B1 (ko) 임대주택의 불법전대 모니터링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774029B1 (ko) 보안구역의 출입 통제 장치
CN114175115A (zh) 资产管理系统
JP4945130B2 (ja) 駐車場の車両管理システム
JP4522716B2 (ja) 出入管理装置
KR20220134182A (ko) 방문예약을 제공하는 주차 시스템 및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CN210954707U (zh) 智慧综合社区服务系统
CN115147970A (zh) 一种智能化门禁防疫系统
KR20190059197A (ko) 차량용 차단기, 차량통행 관리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653034B1 (ko) 출입문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529551B1 (ko) 위치 기반 구역 제어 서비스 장치
JPH03189795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