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4621B - 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94621B CN107194621B CN201710576698.5A CN201710576698A CN107194621B CN 107194621 B CN107194621 B CN 107194621B CN 201710576698 A CN201710576698 A CN 201710576698A CN 107194621 B CN107194621 B CN 1071946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kage
- dma
- value
- unit
- n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RAYLUPYCGGKXQO-UHFFFAOYSA-N n,n-dimethylacetam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CN(C)C(C)=O RAYLUPYCGGKXQ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05 computational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39 cha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6 flow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DMA数据分析模块;所述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工程管理单元、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DMA协商管理单元;所述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分区评价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是一种Smart DMA,其充分利用系统所记录的大量数据,通过本发明自主研发的算法、仿真技术、聚类算法、混沌遗传算法、交互式查询等技术,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具体用于指导实际的产销及漏损管理中,深入有效挖掘应用场景及规范,实现漏损控制差异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解决漏损及节约用水方面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投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网运营和运行管理,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供水管网漏损控制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制水成本的上升,使企业难以承受输送到管网的自来水大量漏损;另一方面各地企业采取多种漏损管理的措施,但取得成效不显著。多数企业对于漏损控制采取粗放式管理,管理比较混乱。对于漏损管理的理解局限在组建检漏队伍、配备先进检漏设备、缩短检漏周期等方面。
将供水管网形成分区管理,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初步探索,该方法最早是由英国水协会于1980年提出,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很多城市供水管网中得到应用。供水管网实现分区供水有多种方式,其中独立计量分区(District Metering Area,DMA)是一种常用的方式。DMA管理是一种基于漏损管理的管网分区方式,将供水管网分为不同的独立计量区域,一般为500~3000户形成一个DMA,通过监测入口流量的夜间最小流量量化漏损水平并进行漏损定位、修复,降低漏损率。国际水协虽然定义了传统的DMA建设的基本原则,但是并没有相应完整的、高效的运营维护管理其的方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水务行业相结合,出现了解决漏损管理的系统,但是,目前现有的DMA管理系统主要以设备部署为核心工作内容,只是与互联网结合的浅尝辄止,系统获取大量的计量数据只是被记录下来并粗浅的呈现,如地理信息系统、生产调度系统、计量系统、营业系统、大用户系统、呼叫热线系统、巡检系统、维修记录系统、工单系统等。现有的基于DMA的管理系统,没有将上述系统记录下的数据加以充分的利用,没有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智慧。所以,现有的管理系统建立后,发现取得的漏损控制效果不明显,节水效果也不明显,漏损率居高不下,而且投入的成本也没有降低。因此,目前这种仅是建立物理属性的DMA管理系统,没有从时间和空间分布有效解决问题,没有进行可持续化的管理和运维。同时,对DMA的降低漏损采取“一刀切”无差异化技术手段,当夜间最小流量出现异常时,企业便投入人力进行人工检漏的工作,很多情况是误报不存在漏损点,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和/或DMA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工程管理单元、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和/或DMA协商管理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和/或分区评价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DMA工程管理单元包括建立DMA管理规划设计库、建设流程标准库、运营维护分析库、基础数据档案库,将DMA从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四个工作阶段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建设标准、和/或水联网标准进行质量把控与管理;
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包括通过计算分析不同DMA内的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漏失水量值,直接给出客户不同DMA内采取控制漏失的不同措施手段;所述计算分析过程由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完成,不需要客户自己分析;
所述DMA成熟度评级单元包括建立成熟度评级机制,分析出DMA的完整度处于不同星级时DMA漏损分析结果、控制漏损决策策略的准确度和精度,为DMA相关的管理提供参考;所述评级将DMA分成三个星级:一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和/或营销数据;三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所述DMA的星级数越高,表示DMA漏损分析结果、决策策略的准确度和精度越高;所述DMA的静态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管径、管龄、用户数、楼栋数、或安装设备参数;所述动态数据包括设备上传的流量和压力数据、设备运行参数;
所述DMA协商管理单元包括,DMA管理实施时会根据DMA管理天花板单元提供的DMA内的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给出的不同DMA内采取控制漏失的不同措施手段来开展工作,不同DMA的资产状况不同,基础数据完善、完整性不同,导致实际实施的目标值与预期的目标值存在偏差,所述DMA协商管理单元利用修正阈值的算法不断修正DMA内的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将预期与实施目标值拟合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使DMA在实际实施工作中实现降低漏损率最优,投入产出比最佳,效益最大化;
所述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包括计算不同DMA的漏损率、漏失率、通过分析不同DMA的漏损率、漏失率、基础数据,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漏损的程度,对漏损水量进行精细分析,对不同DMA制定不同的降低漏损的解决方案,对用水单位企业的漏损水量进行分析;
所述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包括对DMA区内新增的漏失进行分析与报警,不同DMA的资产情况不同,设定的漏损报警阈值不同,所述新增漏失报警单元缩短漏损点的感知时间,实现快速修复,减少漏损水量,实现分区差异化管理;
所述分区评价单元包括根据国内DMA资产、管网运行的复杂度情况,多角度评价存量漏损的程度,优先控制漏损严重的小区,判断降漏工作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和/或DMA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工程管理单元、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和/或DMA协商管理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和/或分区评价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DMA工程管理单元包括采集、存储、传输和/或更新基础数据;和/或更新考核指标数值;
具体的,所述采集基础数据包括现场安装流量计、压力监测计、和/或减压阀;
具体的,所述存储、传输和/或更新基础数据包括安装数据存储、传输和/或更新设备;再具体的,所述设备包括计算机、中央控制/服务器、有线或无线网络装置。
具体的,所述基础数据包括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DMA协商管理单元、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和/或分区评价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所需要的数据;
再具体的,所述基础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服务连接数量、DMA内平均压力、24小时平均压力、夜间最小流量时刻的压力值、夜间最小流量、DMA日用水量、DMA的用户数、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供水总量、注册用户用水量、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夜间净流量、DMA供水区域的面积、和/或日平均流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服务连接数量包括DMA内的楼栋数或用户数;
所述基础数据还包括DMA的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工单记录、设计图纸、竣工图纸、安装设备登记表、现场工作记录单、和/或工作照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具体的,所述考核指标数值包括: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漏失水量值、修正值、修正系数、漏损率、漏失率、新增漏失的告警值、新增漏失的报警值、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MNF对比值指标值、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具体的,所述更新考核指标数值包括更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漏失水量值、修正值、修正系数、漏损率、漏失率、新增漏失的告警值、新增漏失的报警值、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MNF对比值指标值、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包括根据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漏失水量值,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所述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值的40%以上时,采取人工检漏的措施;当压力控制实施后的所述漏失水量是未实施压力控制前的漏失水量的50%以上时,同时,又比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大10%以上时,采取压力控制;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的5%以下时,不采取任何措施;
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Q预漏=(0.03L+0.000427N)×H
所述公式中,所述Q预漏为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所述漏失水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所述Q漏为漏失水量;
所述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
所述MNF时刻为达到夜间最小流量时的时刻;
所述T为修正值;
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还包括根据计算出的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值,判断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所述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Q节=Q1-Q2
所述公式中,所述Q1为压力控制前的水量;所述Q2为压力控制后的水量;所述H1为压力控制前的压力;所述H2为实施压力控制的压力;所述N1为管材指数;所述Q节为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
所述N1包括0.5~2.5;再具体的,所述管材为金属时,N1为0.5;当对现场管材情况不掌握时,所述N1为1;所述漏失为管件接头的小漏或背景漏失时,N1为1.5;所述管材为塑料时,N1为2.5;
所述DMA成熟度评级单元包括筛选可判断DMA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所述筛选包括:对DMA进行成熟度评级;所述评级将DMA分成三个星级:一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和/或营销数据;三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所述DMA的星级数越高,表示所述DMA判断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的准确度越高、给出的控制漏损措施越有效;所述二星级DMA和三星级DMA为筛选出的可判断DMA是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
所述DMA成熟度评级单元还包括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所述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包括对筛选出的所述一星级DMA,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升级为二星级或三星级DMA;
所述升级包括增加所述一星级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的采集、存储、和/或传输设备;和/或增加所述一星级DMA所具备的数据到所述述二星级DMA和/或三星级DMA所具备的数据;
所述DMA的静态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管龄、用户数、楼栋数、或安装设备参数;所述动态数据包括设备上传的流量和压力数据、设备运行参数;
所述DMA协商管理单元包括通过修正系数修正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Q预漏,修正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
所述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K为修正系数;Q为DMA日用水量;N为DMA的用户数;Q’为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
所述修正包括用所述修正系数K乘以所述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Q预漏;
所述修正系数具体为0.68~0.75
所述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包括根据DMA的漏损率、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所述判断包括当漏损率大于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表观漏失;当漏损率与漏失率相差小于5%,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物理漏失;
针对物理漏失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漏失控制手段;针对表观漏损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复核人工抄表质量、和/或漏立户稽查工作;
所述漏失控制手段包括人工检漏、压力控制;
所述漏损率的计算公式为:
RWL=(QS-Qa)/QS×100%
所述公式中,RWL为漏损率;Qs为供水总量;Qa为注册用户用水量;
所述漏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RRL=(QS-Q漏)/QS×100%
所述公式中,RRL为漏失率;Q漏为漏失水量;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Qs为供水总量;T为修正值;
所述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包括利用DMA每日夜间最小流量QMNF与Q不免、Q告、Q报分别做对比,判断漏失情况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当QMNF与Q不免很接近时,判断DMA没有新增漏失事件,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不免与Q告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告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漏失不严重,或者是该DMA正常用水引起习惯QMNF较大,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告与Q报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报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是漏失不严重,采取现场查看并视现场情况做处理决定;当QMNF已超过Q报时,判断发生的漏失事件较为严重,采取立即到现场并进行检漏工作;
所述Q告为新增漏失的告警值;Q报为新增漏失的报警值;Q不免为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
所述Q告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Q报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Q不免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Q不免的计算公式为:
Q不免=(0.01L+0.00036N)×H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所述分区评价单元包括计算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MNF对比值指标、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指标值,所得指标值越大表示漏损越严重;
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MNF对比值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MNF对比值=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100%
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N为服务连接数。
具体的,所述分区评价单元还包括对所述指标值分别归一化后,计算出综合指标值,根据所得综合指标值排列人工检漏优先方案:所得综合指标值的数值越大,表示漏损情况越严重,优先控制综合指标值数值最大的用户的漏损;
所述归一化使用的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Yi’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前的值;Yi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后的值;Ymin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小值;Ymax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所述综合指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Y=Y1×0.12+Y2×0.15+Y3×0.38+Y4×0.2+Y5×0.24
所述公式中:Y为综合指标值;
Y1为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2为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3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4为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5为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具体的,所述分区评价单元还包括根据所得所述指标值,判断漏损程度;所述判断漏损程度包括:
当符合下述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基本没有漏损:
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以下;
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当符合下述6)-10)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一般:
6)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7)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4;
8)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40%;
9)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10)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0;
当符合下述11)-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较严重:
1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5以上;
1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40%以上;
1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0以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存储设备、和/或介质,所述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存储设备、和/或介质中含有下述1)-7)任意一项所述指令或任意几项所述指令的组合,和/或可执行下述1)-7)任意一项所述指令或任意几项所述指令的组合的应用程序:
1)采集、存储、传输和/或更新基础数据;和/或更新考核指标数值;
2)根据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漏失水量值,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所述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值的40%以上时,给出采取人工检漏的措施;当压力控制实施后的所述漏失水量是未实施压力控制前的漏失水量的50%以上时,同时,又比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大10%以上时,给出采取压力控制;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的5%以下时,给出不采取任何措施;
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Q预漏=(0.03L+0.000427N)×H
所述公式中,所述Q预漏为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所述漏失水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所述Q漏为漏失水量;
所述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
所述MNF时刻为达到夜间最小流量时的时刻;
所述T为修正值;
所述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Q节=Q1-Q2
所述公式中,所述Q1为压力控制前的水量;所述Q2为压力控制后的水量;所述H1为压力控制前的压力;所述H2为实施压力控制的压力;所述N1为管材指数;所述Q节为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
3)筛选可判断DMA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所述筛选包括:对DMA进行成熟度评级;所述评级将DMA分成三个星级:一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和/或营销数据;三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所述DMA的星级数越高,表示所述DMA判断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的准确度越高、给出的控制漏损措施越有效;所述二星级DMA和三星级DMA为筛选出的可判断DMA是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
4)通过修正系数修正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Q预漏,修正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
所述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K为修正系数;Q为DMA日用水量;N为DMA的用户数;Q’为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
5)根据DMA的漏损率、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所述判断包括当漏损率大于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表观漏失;当漏损率与漏失率相差小于5%,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物理漏失;
所述漏损率的计算公式为:
RWL=(QS-Qa)/QS×100%
所述公式中,RWL为漏损率;Qs为供水总量;Qa为注册用户用水量;
所述漏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RRL=(QS-Q漏)/QS×100%
所述公式中,RRL为漏失率;Q漏为漏失水量;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Qs为供水总量;T为修正值;
6)利用DMA每日夜间最小流量QMNF与Q不免、Q告、Q报分别做对比,判断漏失情况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当QMNF与Q不免很接近时,判断DMA没有新增漏失事件,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不免与Q告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告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漏失不严重,或者是该DMA正常用水引起习惯QMNF较大,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告与Q报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报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是漏失不严重,采取现场查看并视现场情况做处理决定;当QMNF已超过Q报时,判断发生的漏失事件较为严重,采取立即到现场并进行检漏工作;
所述Q告为新增漏失的告警值;Q报为新增漏失的报警值;Q不免为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
所述Q告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Q报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Q不免的计算公式为:
Q不免=(0.01L+0.00036N)×H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7)计算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MNF对比值指标、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指标值,根据所得指标值判断漏损程度,所得指标值越大表示漏损越严重;
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MNF对比值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MNF对比值=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100%
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N为服务连接数。
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或智能终端;具体的包括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机器人、和/或系统;所述存储设备包括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机器人、和/或系统的存储设备;所述介质包括硬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文档、文件、U盘。
具体的,所述基础数据包括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DMA协商管理单元、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和/或分区评价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所需要的数据;或所述基础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服务连接数量、DMA内平均压力、24小时平均压力、夜间最小流量时刻的压力值、夜间最小流量、DMA日用水量、DMA的用户数、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供水总量、注册用户用水量、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夜间净流量、DMA供水区域的面积、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工单记录、设计图纸、竣工图纸、安装设备登记表、现场工作记录单、工作照片、和/或日平均流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考核指标数值包括: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漏失水量值、修正值、修正系数、漏损率、漏失率、新增漏失的告警值、新增漏失的报警值、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MNF对比值指标值、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更新考核指标数值包括更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漏失水量值、修正值、修正系数、漏损率、漏失率、新增漏失的告警值、新增漏失的报警值、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MNF对比值指标值、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指令2)还包括根据计算出的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值,判断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所述指令3)还包括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所述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包括对筛选出的所述一星级DMA,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升级为二星级或三星级DMA;
所述升级包括增加所述一星级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的采集、存储、和/或传输设备;和/或增加所述一星级DMA所具备的数据到所述述二星级DMA和/或三星级DMA所具备的数据;
所述DMA的静态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管龄、用户数、楼栋数、或安装设备参数;所述动态数据包括设备上传的流量和压力数据、设备运行参数;
所述指令5)还包括针对物理漏失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漏失控制手段;针对表观漏损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复核人工抄表质量、和/或漏立户稽查工作;所述漏失控制手段包括人工检漏、压力控制;
所述指令6)还包括对所述指标值分别归一化后,计算出综合指标值,根据所得综合指标值排列人工检漏优先方案:所得综合指标值的数值越大,表示漏损情况越严重,优先控制综合指标值数值最大的用户的漏损;
所述归一化使用的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Yi’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前的值;Yi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后的值;Ymin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小值;Ymax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所述综合指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Y=Y1×0.12+Y2×0.15+Y3×0.38+Y4×0.2+Y5×0.24
所述公式中:Y为综合指标值;
Y1为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2为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3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4为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5为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所述指令7)还包括根据所得所述指标值,判断漏损程度;所述判断漏损程度包括:
当符合下述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基本没有漏损:
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以下;
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当符合下述6)-10)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一般:
6)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7)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4;
8)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40%;
9)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10)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0;
当符合下述11)-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较严重:
1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5以上;
1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40%以上;
1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0以上;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任一所述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存储设备、和/或介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指令和/或应用程序导入、写入、和/或移入所述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存储设备、和/或介质中。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任一所述系统、所述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存储设备、和/或介质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下述1)-6)中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1)判断漏损位置;
2)判断漏损程度;
3)选择采取的控制漏损的措施;
4)筛选可判断漏损情况的DMA;
5)排列优先控制漏损位置的方案;
6)判断引起漏损的原因。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任一所述系统、所述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存储设备、和/或介质、所述方法在制备具有下述1)-6)中至少一种所述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1)判断漏损位置;
2)判断漏损程度;
3)选择采取的控制漏损的措施;
4)筛选可判断漏损情况的DMA;
5)排列优先控制漏损位置的方案;
6)判断引起漏损的原因。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直接制备得到的产品。
传统的DMA管理系统进行漏损分析是依据夜间最小流量分析,数据源单一,目标单一,误报率较高。本发明解决这个问题是建立数学模型,融合管网的静态和动态多源数据,以效益最大化、优化漏损率为目标,有效提高分析疑似漏损事件的准确度。
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是一种Smart DMA,其充分利用传统的DMA管理系统所记录的大量数据,并整合地理信息系统、生产调度系统、计量系统、营业系统、大用户系统、呼叫热线系统、巡检系统、维修记录系统、工单系统等数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DMA生命周期管理、DMA管理天花板、DMA成熟度评级DMA协商管理、DMA水量分析、新增漏失报警、分区评价等方法,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具体用于指导实际的产销及漏损管理中,深入有效地挖掘应用场景及规范,为企业保障安全供水、实现漏损控制、提高管网运行效率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整合了本发明自主研发的算法、仿真技术、聚类算法、混沌遗传算法、交互式查询等技术,“因地制宜”地对每个分区采取有差异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效益最大化,降低漏损率和漏失率最优化为目标,延长DMA的全流程生命周期,进行可持续化的管理和运维。利用这些算法高效地对DMA的运营和维护进行综合管理,全面提升DMA管理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DMA生命周期管理、DMA管理天花板及DMA成熟度评级使企业对DMA能够进行可持续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制、奖惩制度,改善绩效考核标准、激励团队合作能力等,可持之有效的解决漏损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DMA协商管理不断修正和拟合漏损控制目标值,实现DMA处于最佳管理状态,并在实际实施工作中实现降低漏损率最优,投入产出比最佳,效益最大化。
本发明提供的DMA水量分析使企业掌握各个DMA的严重程度及导致漏损的主要因素,从而企业根据不同DMA能控制到的漏损水平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管理,实现降低漏损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本发明提供的新增漏失报警使企业及时发现漏损事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取得优势,即缩短漏损的感知时间、提高人工检漏的工作效率、优化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本发明自主研发算法大大提高新增漏失报警准确度,准确度约80%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分区评价使企业在对任何情况的DMA均可进行评价,对存在存量漏损的DMA制定人工检漏优先排序方案,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综合提升了传统DMA管理的能力,结合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解决问题,是一种新型的Smart DMA管理手段。本发明提供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降低了漏损率,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效解决了漏损问题,同时,对分区的降低漏损采取差异化管理,在解决漏损及节约用水方面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Smart DMA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供水管网Smart DMA管理系统
(一)供水管网Smart DMA管理系统基本模块及功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Smart DMA供水管网管理系统,主要包括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DMA数据分析模块。
其中,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用于供水管网漏损管理,将DMA从规划、建设、运营及维护所有工作环节按照国家、行业及企业的标准形成管理模式。根据工程规划标准库的要求,保障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根据DMA管理天花板提供的辅助决策,与DMA数据分析模块结合以及实践工作,将出现漏损严重的问题得以解决。对于基础信息比较薄弱的DMA,通过数据的动态更新,不断修正管理天花板设定的阈值,提高管理天花板决策准确度。同时,根据DMA成熟度的评级,保证分析数据的可信性。该模块实现降低漏损率、降低漏失率的效果,使工作得以可持续化、精细化和精益化。
DMA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评估漏损和漏失的严重程度,分析引起漏损的主要原因,能够利用新增漏失报警在最短的时间感知漏失的发生、快速修复、减少漏损水量,能够制定最优的优先级别检漏修复DMA排序计划。该模块与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结合使用,根据DMA工程管理每个环节实施的进程,反馈出问题的所在,再结合该功能的相关单元,提出具有科学性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每个DMA进行差异化管理。同时,为企业检漏修复工作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二)Smart DMA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的功能单元
1、DMA工程管理单元
如图1所示,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工程管理单元,该单元建立了DMA管理规划设计库、建设流程标准库、运营维护分析库、基础数据档案库,有效将DMA从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四个工作阶段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建设标准及水联网标准进行质量把控与管理。
1)具体的,建立DMA管理规划设计库的方法将结合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提供的地理信息数据,并根据管网水力运行工况以及区域的基础数据,进行规划设计。可以根据现有的区域进行改造成DMA或者设计一个DMA。将改造或设计的方案整理形成档案记录。在该库设定规范要求,主要有:改造或设计方案、图纸、设备投入清单等。每项需要存档的资料必不可少,如果未按要求内容存档,不通过审核。
2)具体的,建立建设流程标准库的方法为在DMA通过规划设计环节后,开启建设阶段。该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有:
A)将制定的方案、设计图纸等资料下发至负责实施的部门。
B)实施部门完成入口流量计、压力监测和数据远传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若DMA实施压力控制管理,需要安装减压阀等控制设备。该库要求实施部门完成安装设备的登记表。
C)实施部门需要核实管线及边界阀门,完成零压测试。
D)工程验收。企业上级部门对实施部门工作进行验收,完成管线冲洗、竣工资料编制、归档等。每个工作环节均完成后,需经过审核通过,才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
3)具体的,建立运营维护分析库的方法为在DMA通过建设环节后,开启运营维护的工作阶段。主要内容有:
A)结合DMA数据分析模块参照DMA管理天花板功能单元提供的辅助决策,将漏失率和漏损率降到DMA合理的预期管理目标值;所述DMA合理的预期管理目标值包括下述经过修订后的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
B)每个月更新维护资产数据及资产状态。
C)每个月统计设备故障维修率及漏损时修复率。每个工作环节均完成后,须经过审核通过。由于该环节是整体工作的最后一步,需要结合DMA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可持续化评估、分析和采取措施手段,保持DMA的漏损率和漏失率降低到合理范围。
4)具体的,建立基础数据档案库是将整个环节涉及到的方案、涉及图纸、竣工图纸、安装设备登记表、现场工作记录单、工作照片、考核指标等归档管理,并每个月做动态更新维护。
2、DMA管理天花板单元
如图1所示,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管理天花板单元,该单元利用本发明自主研发的算法,基于DMA管理天花板有效地分析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并制定采取措施的手段(如:检漏、压力控制、保持)。实现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差异化管理,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降低漏损率。
具体的,建立DMA管理天花板单元的方法为利用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的数据源和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的数据。具体公式如下:
1)漏失水量
Q漏=QMNF×24×T (1)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2)
式中:Q漏为漏失水量(m3/h);
QMNF夜间最小流量(m3/h);
T为修正值。
2)计算压力控制节水量
式中:Q1为压力控制前的水量(m3/h);
Q2为压力控制后的水量(m3/h);
H1为压力控制前的压力(m);
H2为实施压力控制的压力(m);
N1为指数,管材不同指数不同,N1值不同,一般在0.5~2.5。当对现场情况不掌握时,可以取1。
利用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实施压力控制Q2的水量(Q1、H1、H2、N1已知),进而根据Q节=Q1-Q2计算出通过压力控制计算出的节水量。
3)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预期漏失控制实现目标值)
Q预漏=(0.03L+0.000427N)×H
式中:Q预漏为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m3/h);
L为DMA内管网长度(km);
N为服务连接数量;
H为压力(m)。
采取解决措施手段的制定:
1)当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是DMA漏失水量的40%以上时,认为DMA可以采取人工检漏的措施;
2)当压力控制实施后DMA漏失量是未实施压力控制前的漏失水量的50%以上时,同时,又比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大10%以上时,可以采取压力控制。
3)当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是DMA漏失水量的5%以下时,认为DMA暂不采取任何措施;
3、DMA成熟度评级单元
如图1所示,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成熟度评级单元,该单元利用本发明自主研发的算法,建立成熟度评价机制,对DMA进行综合健康评估。分析出DMA的完整度处于不同阶段时将影响DMA漏损分析结果、决策策略等准确度和精度,为DMA相关的管理提供参考。
具体的,建立DMA成熟度评级单元的方法利用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的数据源和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的数据。DMA成熟度评级单元根据DMA掌握资产信息的完整程度进行评级,评价机制如表1。
表1
新增漏失报警功能单元能够及时提供漏失事件,对漏失进行预判断;DMA管理天花板功能单元提供辅助决策,用于落实解决漏损较高的问题;分区评价功能单元能够评估DMA漏损的严重程度,可制定DMA检漏工作的优先级别,同时通过分区评价指标可以看到DMA修复前后漏损程度对比,考核企业DMA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上述各个功能单元会利用到静态数据、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工单记录。因为这些数据的准确度、完整度会影响这些功能单元分析的结果的误差,所以为了更加真实有效的指导企业管理DMA,需要对掌握DMA相关数据的情况作以评级。DMA能够掌握的数据越准确和完整,说明DMA的成熟度越高。将成熟度分成三星级:一星级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三星级具备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工单记录。数据掌握的越多,越有助于数据分析。
上述DMA生命周期管理、DMA管理天花板及DMA成熟度评级使企业对DMA能够进行可持续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制、奖惩制度,改善绩效考核标准、激励团队合作能力等,可持之有效的解决漏损问题。
4、DMA协商管理单元
如图1所示,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协商管理单元。DMA管理实施时会根据DMA管理天花板提供的漏损控制的预期目标及辅助决策开展工作。但是,由于不同DMA的资产状况良莠不齐,基础数据不完善、不完整性,导致实际实施的目标值与预期的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本发明利用修正阈值的算法不断修正DMA管理天花板设定的阈值,将预期与实施目标值拟合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使DMA在实际实施工作中实现降低漏损率最优,投入产出比最佳,效益最大化。
具体的,建立DMA协商管理单元的方法,利用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的数据源和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的用户数数据。具体见公式:
式中:K为修正系数;
Q为DMA日用水量;
N为DMA的用户数;
Q’为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
通过对全国城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得到K值在0.68~0.75范围。
DMA协商管理不断修正和拟合漏损控制目标值,实现DMA处于最佳管理状态,并在实际实施工作中实现降低漏损率最优,投入产出比最佳,效益最大化。
5、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
如图1所示,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着重分析引起DMA漏损的主要原因,漏损的严重程度,对漏损水量进行精细分析。从而制定有差异化的降低漏损解决方案,是对用水单位企业的漏损水量分析提供的重要工具。
具体的,建立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方法利用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的数据源和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的水表用户信息数据。见如下公式:
1)漏损率
RWL=(QS-Qa)/QS×100% (1)
式中,RWL为漏损率(%);
Qs为供水总量(m3);
Qa为注册用户用水量(m3)。
2)漏失率
Q漏=QMNF×24×T (1)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2)
RRL=(QS-Q漏)/QS×100% (3)
式中,RRL为漏失率(%);
Q漏为漏失水量(m3);
QMNF夜间最小流量(m3/h);
Qs为供水总量(m3);
T为修正值。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DMA的漏损率和漏失率,结合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模块提供的数据源,如:营销数据、DMA日水量数据等,再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出引起DMA漏损的主要原因是物理漏失还是表观漏损,发生漏损的严重程度。针对物理漏失占主要原因的DMA可以采取积极的漏失控制手段,如人工检漏。针对表观漏损占主要原因的DMA可以采取复核人工抄表质量、漏立户稽查等工作。因此,通过对DMA进行该单元的分析,使企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管理各个DMA监测区,实现降低漏损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6、新增漏失报警单元
如图1所示,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新增漏失报警单元,该单元基于最小夜间流量法和本发明自主研发的算法,实现对分区新增的漏失进行分析与报警,由于每个DMA的资产情况不同,因此漏损报警阈值不同,这样缩短漏损点的感知时间,快速修复,减少漏损水量,实现分区差异化管理。
具体的,建立新增漏失报警单元的方法为该单元采集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和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的管长数据。公式如下:
式中:Q告为新增漏失的告警值;
Q报为新增漏失的报警值;
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Q不免为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
所述Q不免的计算公式为:
Q不免=(0.01L+0.00036N)×H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利用DMA每日夜间最小流量QMNF与Q不免、Q告、Q报分别做对比,并作出每日趋势图。当QMNF与Q不免很接近时,说明DMA没有新增漏失事件;当QMNF在Q不免与Q告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告时,说明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是漏失不严重,或者是该DMA正常用水引起习惯QMNF较大,企业可不做为处理;当QMNF在Q告与Q报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报时,说明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是漏失不严重,企业视现场情况做处理决定;当QMNF已超过Q报时,说明发生漏失事件较为严重,需要企业立即到现场进行检漏的工作。
企业检漏修漏工作一般来源于两种:一是当漏点漏水溢出道路面时,被群众举报进行检漏修漏,而此时漏点已发生至少半年以上;二是企业有管网巡检的工作机制,巡检周期每个企业不一定,一般在30~45天。综上这两种情况,暗漏不容易被人工检漏出来,这样增加漏点被检漏出来的时间。所以,采用新增漏失报警功能,使企业及时发现漏失事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取得优势,即缩短漏损的感知时间、提高人工检漏的工作效率、优化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本发明自主研发算法大大提高新增漏失报警准确度,准确度约80%以上。
7、分区评价单元
如图1所示,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分区评价单元。国际水协对漏损严重程度定义分区评价指标,根据国内DMA资产情况良莠不齐、管网运行的复杂度等情况,本发明根据自主的算法建立评价指标模型,评价DMA的漏损程度,根据评价的指标制定DMA检漏修复优先次序方案。由于各个分区的基础资料的详尽水平不等,建立不同维度的模型,多角度评价存量漏损的程度,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漏损情况越严重,优先控制漏损严重的小区。同时,这些评价指标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反映出降漏工作的质量。
具体的,建立分区评价单元的方法利用整合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块和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的水量、压力、单位服务数量、管长、供水面积等数据。公式如下:
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Y1(km·m3/(km2·h))
式中:Q:夜间净流量;
L: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A: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Y2(m3/(km2·h))
式中:Q:夜间净流量;
A: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3)MNF对比值Y3
MNF对比值=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100%(3)
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Y4(m3/km)
式中:Q:夜间净流量;
L: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Y5(升/服务连接个数/小时)
式中:Q:夜间净流量;
L: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N:服务连接数。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每个类别的指数值,指数值分为三档分别为A、B、C,具体分级标准见下表2。指数值越大代表漏损越严重。
表2
将上述五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指标值排列人工检漏优先方案,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综合指标值Y的计算过程及公式如下:
式中:Yi’为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前的值;
Yi为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后的值;
Ymin为评价指标数据中的最小值;
Ymax为评价指标数据中的最大值。
Y=Y1×0.12+Y2×0.15+Y3×0.38+Y4×0.2+Y5×0.24 (7)
式中:Y为综合指标值;
Y1为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2为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3为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4为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5为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当DMA修复漏点后,各个评价指标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些指标回升值的程度,还可以考核企业对DMA开展工作的能力。
Claims (5)
1.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DMA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DMA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DMA工程管理单元、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DMA协商管理单元中;
所述DMA数据分析模块包括: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分区评价单元;
所述DMA工程管理单元包括建立DMA管理规划设计库、建设流程标准库、运营维护分析库、基础数据档案库,将DMA从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四个工作阶段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建设标准、和/或水联网标准进行质量把控与管理;
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包括通过计算分析不同DMA内的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漏失水量值,直接给出客户不同DMA内采取控制漏失的不同措施手段;所述计算分析过程由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完成,不需要客户自己分析;
所述DMA成熟度评级单元包括建立成熟度评级机制,分析出DMA的完整度处于不同星级时DMA漏损分析结果、控制漏损决策策略的准确度和精度,为DMA相关的管理提供参考;所述评级将DMA分成三个星级:一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和/或营销数据;三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所述DMA的星级数越高,表示DMA漏损分析结果、决策策略的准确度和精度越高;所述DMA的静态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管径、管龄、用户数、楼栋数、或安装设备参数;所述动态数据包括设备上传的流量和压力数据、设备运行参数;
所述DMA协商管理单元包括,DMA管理实施时会根据DMA管理天花板单元提供的DMA内的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给出的不同DMA内采取控制漏失的不同措施手段来开展工作,不同DMA的资产状况不同,基础数据完善、完整性不同,导致实际实施的目标值与预期的目标值存在偏差,所述DMA协商管理单元利用修正阈值的算法不断修正DMA内的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将预期与实施目标值拟合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使DMA在实际实施工作中实现降低漏损率最优,投入产出比最佳,效益最大化;
所述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包括计算不同DMA的漏损率、漏失率、通过分析不同DMA的漏损率、漏失率、基础数据,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漏损的程度,对漏损水量进行精细分析,对不同DMA制定不同的降低漏损的解决方案,对用水单位企业的漏损水量进行分析;
所述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包括对DMA区内新增的漏失进行分析与报警,不同DMA的资产情况不同,设定的漏损报警阈值不同,所述新增漏失报警单元缩短漏损点的感知时间,实现快速修复,减少漏损水量,实现分区差异化管理;
所述分区评价单元包括根据国内DMA资产、管网运行的复杂度情况,多角度评价存量漏损的程度,优先控制漏损严重的小区,判断降漏工作的质量;
所述DMA工程管理单元包括采集、存储、传输和/或更新基础数据;更新考核指标数值;
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包括根据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漏失水量值,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所述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值的40%以上时,采取人工检漏的措施;当压力控制实施后的所述漏失水量是未实施压力控制前的漏失水量的50%以上时,同时,又比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大10%以上时,采取压力控制;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的5%以下时,不采取任何措施;
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Q预漏=(0.03L+0.000427N)×H
所述公式中,所述Q预漏为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所述漏失水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所述Q漏为漏失水量;
所述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
所述MNF时刻为达到夜间最小流量时的时刻;
所述T为修正值;
所述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Q节=Q1-Q2
所述公式中,所述Q1为压力控制前的水量;所述Q2为压力控制后的水量;所述H1为压力控制前的压力;所述H2为实施压力控制的压力;所述N1为管材指数;所述Q节为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
所述DMA成熟度评级单元包括筛选可判断DMA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所述筛选包括:对DMA进行成熟度评级;所述评级将DMA分成三个星级:一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和/或营销数据;三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所述DMA的星级数越高,表示所述DMA判断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的准确度越高、给出的控制漏损措施越有效;所述二星级DMA和三星级DMA为筛选出的可判断DMA是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
所述DMA协商管理单元包括通过修正系数修正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Q预漏,修正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
所述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K为修正系数;Q为DMA日用水量;N为DMA的用户数;Q’为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
所述修正包括用所述修正系数K乘以所述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Q预漏;
所述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包括根据DMA的漏损率、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所述判断包括当漏损率大于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表观漏失;当漏损率与漏失率相差小于5%,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物理漏失;
所述漏损率的计算公式为:
RWL=(QS-Qa)/QS×100%
所述公式中,RWL为漏损率;Qs为供水总量;Qa为注册用户用水量;
所述漏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RRL=(QS-Q漏)/QS×100%
所述公式中,RRL为漏失率;Q漏为漏失水量;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Qs为供水总量;T为修正值;
所述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包括利用DMA每日夜间最小流量QMNF与Q不免、Q告、Q报分别做对比,判断漏失情况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当QMNF与Q不免很接近时,判断DMA没有新增漏失事件,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不免与Q告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告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漏失不严重,或者是该DMA正常用水引起习惯QMNF较大,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告与Q报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报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是漏失不严重,采取现场查看并视现场情况做处理决定;当QMNF已超过Q报时,判断发生的漏失事件较为严重,采取立即到现场并进行检漏工作;
所述Q告为新增漏失的告警值;Q报为新增漏失的报警值;Q不免为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
所述Q告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Q报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Q不免的计算公式为:
Q不免=(0.01L+0.00036N)×H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所述分区评价单元包括计算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MNF对比值指标、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指标值,所得指标值越大表示漏损越严重;
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MNF对比值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MNF对比值=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100%
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N为服务连接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DMA管理天花板单元、DMA成熟度评级单元、DMA协商管理单元、DMA的漏损与漏失源解析单元、新增漏失报警单元、和/或分区评价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所需要的数据;或所述基础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服务连接数量、DMA内平均压力、24小时平均压力、夜间最小流量时刻的压力值、夜间最小流量、DMA日用水量、DMA的用户数、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供水总量、注册用户用水量、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夜间净流量、DMA供水区域的面积、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工单记录、设计图纸、竣工图纸、安装设备登记表、现场工作记录单、工作照片、和/或日平均流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考核指标数值包括: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漏失水量值、修正值、修正系数、漏损率、漏失率、新增漏失的告警值、新增漏失的报警值、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MNF对比值指标值、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更新考核指标数值包括更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漏失水量值、修正值、修正系数、漏损率、漏失率、新增漏失的告警值、新增漏失的报警值、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MNF对比值指标值、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和/或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DMA管理天花板单元还包括根据计算出的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值,判断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所述DMA成熟度评级单元还包括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所述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包括对筛选出的所述一星级DMA,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升级为二星级或三星级DMA;
所述升级包括增加所述一星级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的采集、存储、和/或传输设备;和/或增加所述一星级DMA所具备的数据到所述二星级DMA和/或三星级DMA所具备的数据;
所述DMA的静态数据包括DMA内管网长度、管龄、用户数、楼栋数、或安装设备参数;所述动态数据包括设备上传的流量和压力数据、设备运行参数;
针对物理漏失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漏失控制手段;针对表观漏损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复核人工抄表质量、和/或漏立户稽查工作;所述漏失控制手段包括人工检漏、压力控制;
所述分区评价单元还包括对所述指标值分别归一化后,计算出综合指标值,根据所得综合指标值排列人工检漏优先方案:所得综合指标值的数值越大,表示漏损情况越严重,优先控制综合指标值数值最大的用户的漏损;
所述归一化使用的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Yi ’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前的值;Yi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后的值;Ymin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小值;Ymax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所述综合指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Y=Y1×0.12+Y2×0.15+Y3×0.38+Y4×0.2+Y5×0.24
所述公式中:Y为综合指标值;
Y1为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2为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3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4为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5为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所述分区评价单元还包括根据所得所述指标值,判断漏损程度;所述判断漏损程度包括:
当符合下述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基本没有漏损:
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以下;
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当符合下述6)-10)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一般:
6)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7)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4;
8)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40%;
9)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10)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0;
当符合下述11)-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较严重:
1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5以上;
1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40%以上;
1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0以上。
3.一种供水管网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含有:
1)采集、存储、传输和/或更新基础数据;更新考核指标数值;
2)根据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和漏失水量值,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所述给出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值的40%以上时,给出采取人工检漏的措施;当压力控制实施后的所述漏失水量是未实施压力控制前的漏失水量的50%以上时,同时,又比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大10%以上时,给出采取压力控制;当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是所述漏失水量的5%以下时,给出不采取任何措施;
所述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Q预漏=(0.03L+0.000427N)×H
所述公式中,所述Q预漏为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所述漏失水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所述Q漏为漏失水量;
所述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
所述MNF时刻为达到夜间最小流量时的时刻;
所述T为修正值;
所述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Q节=Q1-Q2
所述公式中,所述Q1为压力控制前的水量;所述Q2为压力控制后的水量;所述H1为压力控制前的压力;所述H2为实施压力控制的压力;所述N1为管材指数;所述Q节为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
3)筛选可判断DMA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所述筛选包括:对DMA进行成熟度评级;所述评级将DMA分成三个星级:一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二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和/或营销数据;三星级DMA具备DMA的静态、动态数据、营销数据、维修记录、巡检记录、和/或工单记录;所述DMA的星级数越高,表示所述DMA判断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的准确度越高、给出的控制漏损措施越有效;所述二星级DMA和三星级DMA为筛选出的可判断DMA是是否发生漏损、漏损程度、漏损原因和/或能给出漏损控制措施的DMA;
4)通过修正系数修正预期设定漏失控制阈值Q预漏,修正DMA漏失控制预期目标值;
所述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K为修正系数;Q为DMA日用水量;N为DMA的用户数;Q’为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值;
5)根据DMA的漏损率、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所述判断包括当漏损率大于漏失率,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表观漏失;当漏损率与漏失率相差小于5%,判断引起DMA漏损的原因包括物理漏失;
所述漏损率的计算公式为:
RWL=(QS-Qa)/QS×100%
所述公式中,RWL为漏损率;Qs为供水总量;Qa为注册用户用水量;
所述漏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Q漏=QMNF×24×T
T=24小时平均压力/MNF时刻的压力值
RRL=(QS-Q漏)/QS×100%
所述公式中,RRL为漏失率;Q漏为漏失水量;QMNF为夜间最小流量;Qs为供水总量;T为修正值;
6)利用DMA每日夜间最小流量QMNF与Q不免、Q告、Q报分别做对比,判断漏失情况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当QMNF与Q不免很接近时,判断DMA没有新增漏失事件,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不免与Q告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告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漏失不严重,或者是该DMA正常用水引起习惯QMNF较大,不采取任何措施;当QMNF在Q告与Q报之间,并QMNF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没有超过Q报时,判断DMA可能存在漏失事件,但是漏失不严重,采取现场查看并视现场情况做处理决定;当QMNF已超过Q报时,判断发生的漏失事件较为严重,采取立即到现场并进行检漏工作;
所述Q告为新增漏失的告警值;Q报为新增漏失的报警值;Q不免为DMA不可避免的漏失量;
所述Q告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Q报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Q不免的计算公式为:
Q不免=(0.01L+0.00036N)×H
所述公式中,所述L为DMA内管网长度;所述N为服务连接数量;所述H为DMA内平均压力;
7)计算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MNF对比值指标、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指标值,根据所得指标值判断漏损程度,所得指标值越大表示漏损越严重;
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A为DMA供水区域的面积;
所述MNF对比值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MNF对比值=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100%
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
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Q为夜间净流量;L为DMA内到楼门前的管长;N为服务连接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水管网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机器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供水管网管理装置,其特征在:
指令2)还包括根据计算出的压力控制后的节水量值,判断控制漏失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指令3)还包括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所述判断所述DMA是否需要升级改造包括对筛选出的所述一星级DMA,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升级为二星级或三星级DMA;
指令5)还包括针对物理漏失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漏失控制手段;针对表观漏损占主要原因的DMA采取复核人工抄表质量、和/或漏立户稽查工作;所述漏失控制手段包括人工检漏、压力控制;
指令7)还包括对所述指标值分别归一化后,计算出综合指标值,根据所得综合指标值排列人工检漏优先方案:所得综合指标值的数值越大,表示漏损情况越严重,优先控制综合指标值数值最大的用户的漏损;
所述归一化使用的公式为:
所述公式中:Yi ’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前的值;Yi为所述指标值归一化后的值;Ymin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小值;Ymax为所述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所述综合指标值的计算公式为:
Y=Y1×0.12+Y2×0.15+Y3×0.38+Y4×0.2+Y5×0.24
所述公式中:Y为综合指标值;
Y1为所述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2为所述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3为所述最小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4为所述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Y5为所述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的归一化后的值;
所述指令7)还包括根据所得所述指标值,判断漏损程度;所述判断漏损程度包括:
当符合下述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基本没有漏损:
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以下;
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以下;
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以下;
当符合下述6)-10)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一般:
6)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7)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4;
8)MNF对比值指标值为30%~40%;
9)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1~3;
10)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0~60;
当符合下述11)-15)所述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的组合时,判断为漏损程度较严重:
11)单位供水密度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2)单位供水面积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5以上;
13)MNF对比值指标值为40%以上;
14)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3以上;
15)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指标值为60以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76698.5A CN107194621B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76698.5A CN107194621B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4621A CN107194621A (zh) | 2017-09-22 |
CN107194621B true CN107194621B (zh) | 2024-01-26 |
Family
ID=59883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76698.5A Active CN107194621B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946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92070A (zh) * | 2018-04-18 | 2019-10-29 | 辽宁鸿盛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转炉手机远程控制系统 |
CN109027700B (zh) * | 2018-06-26 | 2020-06-09 | 清华大学 | 一种漏点探漏效果的评估方法 |
CN109002590B (zh) * | 2018-06-26 | 2023-07-14 | 清华大学 | 一种确定漏点生长函数的方法 |
CN109447571A (zh) * | 2018-09-28 | 2019-03-08 | 岳阳市自来水公司 | 自来水业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9523114A (zh) * | 2018-10-11 | 2019-03-26 | 浙江大学 | 一种城市供水系统中独立计量分区水量组份分析方法 |
CN111462467A (zh) * | 2020-06-18 | 2020-07-28 | 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区计量的供水数据的获取方法和获取系统 |
CN112241815B (zh) * | 2020-10-27 | 2023-07-18 | 九江学院 | 用于供水管道系统中破损管道优先修复的检测方法 |
CN112594555A (zh) * | 2020-12-07 | 2021-04-02 | 熊猫智慧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管道漏失及末端异常的节水空间评估方法 |
CN112559969B (zh) * | 2020-12-10 | 2022-04-29 | 北部湾大学 | 一种基于累积和算法的小泄漏检测方法 |
CN112907034B (zh) * | 2021-01-27 | 2022-10-21 | 上海满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机器学习的分区计量漏损监控管理系统 |
CN113436032A (zh) * | 2021-06-29 | 2021-09-24 | 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供水漏损的主动式管控方法及系统 |
CN114383671B (zh) * | 2021-12-08 | 2023-02-28 | 深圳拓安信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磁水表的供水管网漏损检测方法和系统 |
CN114331063B (zh) * | 2021-12-17 | 2022-12-13 | 江苏中智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 应用于智慧水务的大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5419837A (zh) * | 2022-07-27 | 2022-12-02 | 大连莱立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 |
CN115370973B (zh) * | 2022-10-25 | 2023-02-28 | 山东辰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供水漏损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5759785A (zh) * | 2022-12-06 | 2023-03-07 | 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k-means均值聚类的DMA小区漏损评价方法 |
CN116245512B (zh) * | 2023-03-15 | 2023-09-26 | 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 | 一种易漏损区域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6657710A (zh) * | 2023-05-31 | 2023-08-29 | 青岛西格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二次供水流量安全监测分析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808985D0 (en) * | 2008-05-19 | 2008-06-25 | Univ Exeter The | Analysis of pressure management economics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conceptual risk-based decision support methodology for improved near real time- |
CN102072407A (zh) * | 2009-11-23 | 2011-05-25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结合漏失记录仪的独立计量分区漏失检测方法 |
CN103953098A (zh) * | 2014-04-22 | 2014-07-30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管网漏失监测方法 |
CN104929191A (zh) * | 2015-06-12 | 2015-09-23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方法 |
KR101556590B1 (ko) * | 2015-06-29 | 2015-10-13 | 주식회사 한화건설 | 상수도 수용가의 원격검침데이터를 활용한 상수관망 누수분석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CN105716803A (zh) * | 2016-01-29 | 2016-06-29 | 深圳市捷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供水管网漏损监控的综合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CN106287233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管网漏失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106869247A (zh) * | 2017-02-16 | 2017-06-20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10599B2 (en) * | 2013-05-17 | 2017-11-07 | Eugene Bright | Water leak early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2017
- 2017-07-14 CN CN201710576698.5A patent/CN1071946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808985D0 (en) * | 2008-05-19 | 2008-06-25 | Univ Exeter The | Analysis of pressure management economics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conceptual risk-based decision support methodology for improved near real time- |
WO2010061157A1 (en) * | 2008-05-19 | 2010-06-03 | The University Of Exeter |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
CN102072407A (zh) * | 2009-11-23 | 2011-05-25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结合漏失记录仪的独立计量分区漏失检测方法 |
CN103953098A (zh) * | 2014-04-22 | 2014-07-30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管网漏失监测方法 |
CN104929191A (zh) * | 2015-06-12 | 2015-09-23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方法 |
KR101556590B1 (ko) * | 2015-06-29 | 2015-10-13 | 주식회사 한화건설 | 상수도 수용가의 원격검침데이터를 활용한 상수관망 누수분석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CN105716803A (zh) * | 2016-01-29 | 2016-06-29 | 深圳市捷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供水管网漏损监控的综合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CN106287233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管网漏失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106869247A (zh) * | 2017-02-16 | 2017-06-20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DMA技术在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试验与应用;范学研;;城镇供水(01);全文 * |
Leakage isolation in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methodologies on a real case study;R. Pérez等;《IEEE》;全文 * |
供水管网计量分区管理技术与应用;王敏;杨志坚;李扬;张永坡;;城镇供水(第02期);全文 * |
基于夜间流量监测的分区计量管理策略;李蕾;《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31115;正文第1-5章 * |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基于水平衡分析与分区管理的管网漏损评价、监测与控制技术;杨晓芳等;《给水排水》;20170531(第05期);正文第1-4页 * |
独立计量区(DMA)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刘阔等;《城镇供水》;20141231;正文第1-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4621A (zh) | 2017-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94621B (zh) | 一种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和方法 | |
WO2021135177A1 (zh) | 一种能源数据仓库系统构建方法及装置 | |
Pesantez et al. | Using a digital twin to explore water infrastructure impac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 |
Christodoulou et al. |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water supply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urban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CN112671831B (zh) | 一种面向大型集团公司数字化智能供热平台的多级应用系统 | |
US20170132711A1 (en) | Sequential estimate automation | |
CN111539604A (zh) | 一种依托电力数据的企业复工复产指数测算监控方法 | |
CN106161138A (zh) | 一种智能自动计量方法及装置 | |
JP2013521558A (ja) | 水道施設網内のリソースをモニタリング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12907034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机器学习的分区计量漏损监控管理系统 | |
WO2021135727A1 (zh) | 一种能源数据仓库系统 | |
CN112767193A (zh) | 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配网生产差异化运维策略方法 | |
Carrasco-Jiménez et al. | Detection of anomalous patterns in water consumption: An overview of approaches | |
Beker et al. | Pipe and isolation valve failure-impact analysis and prioritization model for an urban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 |
CN116029579A (zh) | 一种继电保护设备采购评价方法及系统 | |
US20220044095A1 (en) | Edge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pressurized water data | |
CN104751233A (zh) | 契约容量最佳化系统及最佳化方法 | |
CN111178763A (zh) | 一种企业能效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 | |
Parra et al. |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Adaptation Planning of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067) | |
Hingmire et al. | Probing to Reduce Operational Losses in NRW by using IoT | |
Gatton et al. | Expert system to determine energy-saving retrofit potential of public buildings | |
Horbatuck et al. | SYSTEM IMPROVEMENT OPPORTUNITIES ACROSS WA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 |
Glover | Sharing Lessons Learned on Lead Service Line Inventories. | |
Adaramola et al. | Internet of thing integration in green fintech for enhanc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mart cities | |
Suliaman | Non-Revenue Water (NRW): Strategy on Reducing and Managing Water Losses in Joh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