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6400A -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6400A
CN107186400A CN201710587588.9A CN201710587588A CN107186400A CN 107186400 A CN107186400 A CN 107186400A CN 201710587588 A CN201710587588 A CN 201710587588A CN 107186400 A CN107186400 A CN 107186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ed arm
block
top cover
fix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75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6400B (zh
Inventor
赵瑞
马彬
孙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875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6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6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6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6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64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包括吊具横梁及设置于吊具横梁下方的定位夹紧机构,在吊具横梁上设置有吊环;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主安装板、手动压紧机构、压紧杆、第一夹板、弓形架、第二夹板、第一转臂、第一压紧块、第二转臂、第二转接块、第二压紧块、第一支撑块、定位销、第二支撑块、销座、第三转接块、限位钩、第三夹板及第三转臂。本技术方案通过两套定位夹紧单元,即第一压紧块和第一支撑块及第二压紧块和第二支撑块,均匀汽车顶盖的受力以降低变形的风险,并通过在汽车顶盖上预焊接前后横梁用作定位和支撑的依靠,并配合两套定位夹紧单元,提升定位精度和支撑强度。

Description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由各种类型的小零件按层级逐步焊接而成,为保证焊接后形成的焊接总成精度稳定、可靠,在焊接过程中设计专用的辅助工装来进行保证。各个层级的辅助工装之间必然要涉及到物料流转,物料流转过程的效率和精度稳定性是本领域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汽车的顶盖,其具有尺寸大、外观要求高、易变形且难以定位的特性。
现有技术中,辅助工装间的物料通过吊具进行输送,普通吊具的设计理念如图1和图2所示。利用侧导向200和前后导向400作为引导,在前后限位500和侧限位300的控制之下对整个定位进行限位,再利用吸盘100实现顶盖的举升功能。在吊具的运输过程中同步实现顶盖的位置移动。
侧限位及前后限位以顶盖的边缘为基准,定位精度差且容易破坏定位的外观品质;吊具运行至指定位置时缺少定位,其位置精度不足;顶盖的材质偏软,在前后限位和侧限位的压迫下容易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吊具的定位精度及支撑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包括吊具横梁及设置于所述吊具横梁下方的定位夹紧机构,在所述吊具横梁上设置有吊环。
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主安装板、手动压紧机构、压紧杆、第一夹板、弓形架、第二夹板、第一转臂、第一压紧块、第二转臂、第二转接块、第二压紧块、第一支撑块、定位销、第二支撑块、销座、第三转接块、限位钩、第三夹板及第三转臂;
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吊具横梁上,所述主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所述手动压紧机构及所述第二夹板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
所述第一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转臂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臂上,所述手动压紧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第一转臂接触;
所述第二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臂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臂上,所述第二压紧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块上;
所述压紧杆穿过所述主安装板,所述压紧杆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弓形架内,所述弓形架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臂上;
所述第三夹板的上端与所述主安装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三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臂上;
所述第三转接块分别与所述销座及所述第三转臂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插于所述销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销座上。
还包括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转接块及所述第二压紧块接触。
在所述主安装板上设置有上限位块,在所述第二转臂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限位块相对应的下限位块。
还包括辅助限位块及旋转限位块,所述辅助限位块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所述辅助限位块的前下侧设置有旋转限位块,用于对第三转臂旋转限位。
所述压紧杆为螺纹杆,在所述压紧杆的上端设置有上凸台结构,在所述压紧杆的下端设置有下凸台结构,所述上凸台结构位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下凸台结构位于所述弓形架内。
在所述销座的下方设置有限位钩,在所述定位销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所述限位钩活动式干涉所述手柄的运行轨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两套定位夹紧单元,即第一压紧块和第一支撑块及第二压紧块和第二支撑块,均匀汽车顶盖的受力以降低变形的风险,并通过在汽车顶盖上预焊接前后横梁用作定位和支撑的依靠,并配合两套定位夹紧单元,提升定位精度和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吊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汽车顶盖与侧围搭接外轮廓示意图;
图4为汽车顶盖与侧搭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定位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吸盘,200侧导向,300侧限位,400前后导向,500前后限位,001顶盖,002侧围,003顶盖加强板,004侧围延伸板,1吊具横梁,2吊环,3底座,4主安装板,5手动压紧机构,6压紧杆,8第一夹板,9弓形架,10第二夹板,11第一转臂,12第一压紧块,13第二转臂,14第二转接块,15限位板,16第二压紧块,17第一支撑块,18定位销,19第二支撑块,20销座,21第三转接块,22限位钩,23辅助限位块,24第三夹板,25第三转臂,26旋转限位块,27上限位块,28下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3所示,顶盖001搭在左右侧围002的上方,现有技术中常规吊具通过顶盖的边缘进行定位并使用吸盘抓住顶盖,为提升定位精度并降低抓取顶盖过程中的变型,本发明中顶盖001与侧围002的搭接参见图4。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增加顶盖加强板003和侧围延伸板004,其中顶盖001提前与顶盖加强板003焊接成一个整体,侧围002提前与侧围延伸板004焊接成一个整体,在搭接过程中,本发明定位并抓取顶盖加强板003与顶盖001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并放置到侧围002和侧围延伸板004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上;顶盖加强板003位于顶盖的首末两端,其宽度为顶盖整体长度的1/10。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吊具包含前后两个运动组合且前后为对称结构,每个运动组合的吊具横梁1下方固定有两组定位夹紧机构且左右对称,在吊具横梁1的上方固定有两个吊环。
在本申请中,两组定位夹紧机构的结构相同。
如图6所示,本定位夹紧机构为图5的左前方定位夹紧机构。本机构中共包含两套定位夹紧单元,第一压紧块12和第一支撑块17构成一套定位夹紧单元,第二压紧块16和第二支撑块19构成另外一套定位夹紧单元。
如图6所示,底座3固定安装在吊具横梁1上,主安装板4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第一夹板8固定的一端固定在主安装板4上,另一端与第一转臂11旋转连接(第一转臂11的结构如图7所示,为L型结构),第一压紧块12与第一转臂11之间为设有调整垫片,可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手动压紧机构5固定在主安装板4上,其运动端与第一转臂11接触,当手动压紧机构5压紧时可实现对第一转臂11一侧的压紧,其另一侧实现对顶盖001的压紧。
如图6所示,第二夹板10固定安装在在主安装板4上,第二夹板10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臂13旋转连接,第二转接块14与第二转臂13相对固定且二者之间加有调整垫片可调节相对位置,第二压紧块16通过单个螺母与第二转接块14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加有调整垫片可调节相对位置,限位板15固定在第二转接块14上,限位板15的内表面与第二转接块14和第二压紧块16挤压接触进而保证第二转接块14和第二压紧块16的位置相对固定;压紧杆6为螺纹杆并穿过主安装板4的螺纹孔,压紧杆6上下有两个凸台结构,其上凸台位于主安装板4之上,其下凸台位于弓形架9之内,弓形架9固定在第二转臂B13上。
如图7所示,第二转臂13与主安装板4分别固定有上限位块27和下限位块28构成一对限位组合,进而实现在控制压紧杆6在带动第二压紧块16压紧过程中的最大压紧量。
如图6所示,第三夹板24的上端与主安装板4旋转连接,下端与第三转臂25固定连接,第二支撑块19固定在第三转臂25上且二者之间可通过调整垫片调整相对位置,第二支撑块19与第二压紧块16构成一对支撑压紧组合;第三转接块21为L型结构且两端分别与销座20和第三转臂25之间固定连接且二者之间可通过调整垫片调节相对位置;定位销18插入销座20上,可实现沿轴线方向的移动,定位销的末端为长条形手柄,当定位销18的手柄旋入固定在销座20上的限位钩22时即为定位销18的最大定位深度;第一支撑块17固定在销座20上且二者之间设有调整垫片可调节相对位置,第一支撑块17与第一压紧块12之间构成一对支撑定位组合。
如图6所示,辅助限位块23固定在主安装板4上,其另一端侧面设有可自由旋转的旋转限位块26,当第三转臂25运行至图6所示状态时,转动旋转限位块26即可实现对其位置的固定。
如上所述,在使用过程中,第三转C25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支撑块17、第二支撑块19和定位销18运动,图6所示状态为工作状态,每支撑块17和第二支撑块19支撑在顶盖加强板003的两侧,定位销18定位在顶盖加强板003的定位孔上,此时受旋转限位块26的作用整个机构保持图6状态不变;第二压紧块16和第一压紧块12均压紧在顶盖001的外表面上,其压紧力分别来源于压紧杆6和手动压紧机构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横梁及设置于所述吊具横梁下方的定位夹紧机构,在所述吊具横梁上设置有吊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主安装板、手动压紧机构、压紧杆、第一夹板、弓形架、第二夹板、第一转臂、第一压紧块、第二转臂、第二转接块、第二压紧块、第一支撑块、定位销、第二支撑块、销座、第三转接块、限位钩、第三夹板及第三转臂;
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吊具横梁上,所述主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所述手动压紧机构及所述第二夹板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
所述第一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转臂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臂上,所述手动压紧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第一转臂接触;
所述第二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臂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臂上,所述第二压紧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块上;
所述压紧杆穿过所述主安装板,所述压紧杆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弓形架内,所述弓形架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臂上;
所述第三夹板的上端与所述主安装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三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于所述第三转臂上;
所述第三转接块分别与所述销座及所述第三转臂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插于所述销座上,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销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转接块及所述第二压紧块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安装板上设置有上限位块,在所述第二转臂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限位块相对应的下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限位块及旋转限位块,所述辅助限位块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所述辅助限位块的前下侧设置有旋转限位块,用于对第三转臂旋转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杆为螺纹杆,在所述压紧杆的上端设置有上凸台结构,在所述压紧杆的下端设置有下凸台结构,所述上凸台结构位于所述主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下凸台结构位于所述弓形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销座的下方设置有限位钩,在所述定位销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所述限位钩活动式干涉所述手柄的运行轨迹。
CN201710587588.9A 2017-07-18 2017-07-18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86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7588.9A CN107186400B (zh) 2017-07-18 2017-07-18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7588.9A CN107186400B (zh) 2017-07-18 2017-07-18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6400A true CN107186400A (zh) 2017-09-22
CN107186400B CN107186400B (zh) 2018-10-30

Family

ID=5988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758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86400B (zh) 2017-07-18 2017-07-18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640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0048U (zh) * 2009-10-29 2010-08-25 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组对焊接的吊装用具
CN102416548A (zh) * 2011-12-19 2012-04-18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两种车型零件的翻转吊具
CN102491082A (zh) * 2011-11-30 2012-06-13 天津市福臻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白车身侧围板料的手动输送设备
CN202780321U (zh) * 2012-08-06 2013-03-1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盖吊夹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0048U (zh) * 2009-10-29 2010-08-25 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组对焊接的吊装用具
CN102491082A (zh) * 2011-11-30 2012-06-13 天津市福臻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白车身侧围板料的手动输送设备
CN102416548A (zh) * 2011-12-19 2012-04-18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两种车型零件的翻转吊具
CN202780321U (zh) * 2012-08-06 2013-03-1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盖吊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6400B (zh)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8290B (zh) 压铸件精加工夹具
CN206153815U (zh) 单人座椅靠背机器人焊接夹具
CN208149394U (zh) 一种玻璃运输装置
CN205520220U (zh) 客车桥壳与板簧垫板焊接用工装夹具
CN103028876A (zh) 圆弧包板类铁路货车车体组装装置及车体组装方法
CN206335753U (zh) 一种输送带生产线的夹持机构
CN206344019U (zh) 一种用于钢管打磨的压轮装置
CN107186400A (zh) 汽车顶盖的输送及定位结构
CN206898123U (zh) 一种弯梁一体机
CN108906950A (zh) 一种预包边装置
CN209698321U (zh) 一种箱体焊接工装
CN206795133U (zh) 尾灯安装板焊接夹具
CN20701405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07255003U (zh) 一种补强钢片的冲压装置
CN207155311U (zh) 加工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进气端的加工中心用液压夹具
CN210334894U (zh) 一种直通式夹板装置
CN207839686U (zh) 一种折弯机
CN209245008U (zh) 可调间距和角度的双面胶带贴附装置
CN104289939B (zh) 转向节主销孔夹具
CN109605591B (zh) 一种玉石切割的定位夹紧装置
CN106392412A (zh) 一种铝模板机器人焊接支架
CN207256068U (zh) 一种汽车止动板定位装置
CN206253834U (zh) 夹紧工装
CN204339174U (zh) 汽车转向支撑加强支架总成后部定位装置
CN208162850U (zh) 一种汽车加工板激光焊接移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