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5871B -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5871B
CN107165871B CN201710527787.0A CN201710527787A CN107165871B CN 107165871 B CN107165871 B CN 107165871B CN 201710527787 A CN201710527787 A CN 201710527787A CN 107165871 B CN107165871 B CN 107165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less fan
motor
dedusting
air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77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65871A (zh
Inventor
刘锦泉
郭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77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5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5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5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65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5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叶轮、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和用于容纳叶轮和电机的容纳腔,所述除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如果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则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当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除尘。根据本发明的除尘控制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和一种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由于无叶风扇的电机和叶轮一般是密闭式的,在长时间运转后会积尘并滋生细菌,不仅会影响无叶风扇的运转,还会危害用户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叶风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叶轮、用于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和用于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电机的容纳腔,所述除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如果所述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则控制所述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当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所述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除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在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时可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在自动除尘模式下,可控制电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从而能够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了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其中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包括多个交替周期,每个所述交替周期包括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控制所述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包括: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一预设转速正向运转,并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二预设转速反向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其中,当控制所述电机正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当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以将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的尘埃通过所述进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无叶风扇包括杀菌装置,当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时,还控制所述杀菌装置开启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杀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包括:检测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并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否大于空气污染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获取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并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检测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并通过判断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接收用户指令,并通过判断所述用户指令是否为除尘指令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对无叶风扇的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了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叶轮、用于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和用于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电机的容纳腔,所述除尘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时,控制所述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并在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所述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除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在判断模块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时,控制模块可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在自动除尘模式下,控制模块可控制电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从而能够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了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包括多个交替周期,每个所述交替周期包括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一预设转速正向运转,并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二预设转速反向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控制所述电机正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在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以将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的尘埃通过所述进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无叶风扇包括杀菌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时,还控制所述杀菌装置开启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杀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还包括:空气检测模块,所述空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时间获取模块,所述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指令接收模块,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其中,所述判断模块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否大于空气污染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所述用户指令是否为除尘指令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叶风扇,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能够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可包括叶轮、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和用于容纳叶轮和电机的容纳腔。无叶风扇还可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可分别在无叶风扇吹风运行时进风和出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检测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并通过判断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否大于空气污染阈值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举例而言,可检测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PM2.5浓度,如果PM2.5浓度大于设定值,即PM2.5浓度过高,则可判断无叶风扇内尘埃较多,从而可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获取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并通过判断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举例而言,可通过无叶风扇智能控制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与无叶风扇进行无线通信以获取无叶风扇每次的运行时间,并对每次的运行时间进行累加以获取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如果累计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即累计运行时间过长,则可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阈值可为500小时。需要说明的是,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可为无叶风扇自初次使用开始或自上一次执行自动除尘模式开始后对每次运行时间进行累加得到的总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检测电机或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并通过判断电机或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举例而言,可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机、电机驱动电路或电机控制器的温度,如果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即温度过高,则可判断无叶风扇内尘埃较多,从而可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接收用户指令,并通过判断用户指令是否为除尘指令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其中,无叶风扇可包括显示控制面板,例如触控屏或按键显示屏区域,用户可通过该显示控制面板发出指令以对无叶风扇进行控制。例如,当接收到用户点击除尘按钮的操作时,可根据该操作识别出除尘指令,并据此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
S2,如果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则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
基于上述多个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的策略,可使无叶风扇根据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累计运行时间和电机或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自动进入自动除尘模式,也可通过用户手动操作使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
S3,当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除尘。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可包括多个交替周期,每个交替周期包括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具体可为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电机以第一预设转速正向运转,并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控制电机以第二预设转速反向运转。其中,在控制电机正向运转和反向运转,以及二者交替时,可通过电机的反电动势确定转子和定子的位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等参数的具体数值,可预先设定并存储于无叶风扇的存储器中,并可由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为6分钟,其可包括三个交替周期,其中,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即2分钟内,可控制电机正向运转1分钟,并反向运转一分钟,正向运转和反向运转的转速可均为6000转每分。
在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可控制无叶风扇退出自动除尘模式,并进入待机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容纳腔可包括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当无叶风扇以正常模式运行时,即进行正常的吹风运行时,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导风机构对叶轮运转时从进风口吸入的风具有导流作用,能够增强出风能力。而当无叶风扇的电机反向运转时,如果导风机构维持上述与无叶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将阻碍空气的流通。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风道切换装置(图中未示出)来切换导风机构与无叶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地,当控制电机正向运转时,可通过控制风道切换装置以将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和将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当控制电机反向运转时,可通过控制风道切换装置以将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和将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以将叶轮、电机和容纳腔的尘埃通过进风口排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对导风机构做防尘吸附处理,使其表面不易吸附尘埃,有利于尘埃排出,从而提高除尘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可对无叶风扇进行除尘外,还可对无叶风扇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地,无叶风扇还可包括杀菌装置,当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时,还控制杀菌装置开启以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杀菌处理。当无叶风扇退出除尘模式时,可控制杀菌装置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无叶风扇上电初始化。
S102,检测出风口PM2.5浓度。
S103,云端服务器监测无叶风扇的工作时间。
S104,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机及其控制电路的温度。
S105,接收按钮触发操作。
S106,判断PM2.5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浓度,或者工作时间是否累计超过500小时,或者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或者是否触发除尘按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7;如果否,则结束当前程序。
S107,控制电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其中,每正向运转1分钟后反向运转1分钟,转速6000转每分,持续6分钟。
S108,在进入正向反向交替运转状态时启动杀菌装置。在退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状态时关闭杀菌装置
S109,在进入正向反向交替运转状态时启动风道切换装置。风道切换装置可控制导风机构随正向反向运转的交替而切换,以对空气进行导流。在退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状态时关闭风道切换装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在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时可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在自动除尘模式下,可控制电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从而能够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了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对无叶风扇的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了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
其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可包括叶轮100、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200和用于容纳叶轮100和电机200的容纳腔300。无叶风扇还可包括进风口400和出风口500,进风口400和出风口500可分别在无叶风扇吹风运行时进风和出风。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10和控制模块20。
其中,判断模块10用于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控制模块20用于在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时,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并在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电机200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叶轮100、电机200和容纳腔300进行除尘。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还可包括空气检测模块30、时间获取模块40、温度检测模块50和指令接收模块60。
其中,空气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无叶风扇的出风口500的空气污染指数;时间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温度检测模块50用于检测电机200或电机200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指令接收模块60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判断模块10通过判断无叶风扇的出风口500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否大于空气污染阈值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电机200或电机200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用户指令是否为除尘指令以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具体地,空气检测模块30可包括PM2.5浓度检测模块,如果PM2.5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的PM2.5浓度大于设定值,即PM2.5浓度过高,则判断模块10可判断无叶风扇内尘埃较多,从而可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
时间获取模块40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向云端服务器上传无叶风扇每次的运行时间。云端服务器对次的运行时间进行累加以获取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并将累计运行时间下发至无线通信模块。如果累计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即累计运行时间过长,则判断模块10可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阈值可为500小时。需要说明的是,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可为无叶风扇自初次使用开始或自上一次执行自动除尘模式开始后对每次运行时间进行累加得到的总时间。
温度检测模块50可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可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机200、电机200驱动电路或电机200控制器的温度,如果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即温度过高,则判断模块10可判断无叶风扇内尘埃较多,从而可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
指令接收模块60可包括显示控制面板,例如触控屏或按键显示屏区域,用户可通过该显示控制面板发出指令以对无叶风扇进行控制。例如,当接收到用户点击除尘按钮的操作时,判断模块10可根据该操作识别出除尘指令,并据此判断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
基于上述空气检测模块30、时间获取模块40、温度检测模块50和指令接收模块60等装置,可使无叶风扇根据出风口500的空气污染指数、累计运行时间和电机200或电机200的控制电路的温度自动进入自动除尘模式,也可通过用户手动操作使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可包括多个交替周期,每个交替周期包括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控制模块20具体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电机200以第一预设转速正向运转,并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控制电机200以第二预设转速反向运转。其中,在控制电机200正向运转和反向运转,以及二者交替时,控制模块20可通过电机200的反电动势确定转子和定子的位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第一预设转速和第二预设转速等参数的具体数值,可预先设定并存储于无叶风扇的存储器中,并可由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为6分钟,其可包括三个交替周期,其中,在一个交替周期内,即2分钟内,可控制电机200正向运转1分钟,并反向运转一分钟,正向运转和反向运转的转速可均为6000转每分。
在电机200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模块20可控制无叶风扇退出自动除尘模式,并进入待机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容纳腔300可包括导风机构310,导风机构310包括第一风口311和第二风口312。当无叶风扇以正常模式运行时,即进行正常的吹风运行时,导风机构310的第一风口311与无叶风扇的进风口400连通,导风机构310的第二风口312与无叶风扇的出风口500连通,导风机构310对叶轮100运转时从进风口400吸入的风具有导流作用,能够增强出风能力。而当无叶风扇的电机200反向运转时,如果导风机构310维持上述与无叶风扇进风口400和出风口500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将阻碍空气的流通。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风道切换装置(图中未示出)来切换导风机构310与无叶风扇进风口400和出风口500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地,控制模块20在控制电机200正向运转时,可通过控制风道切换装置以将导风机构310的第一风口311与无叶风扇的进风口400连通和将导风机构310的第二风口312与无叶风扇的出风口500连通。控制模块20在控制电机200反向运转时,可通过控制风道切换装置以将导风机构310的第一风口311与无叶风扇的出风口500连通和将导风机构310的第二风口312与无叶风扇的进风口400连通,以将叶轮100、电机200和容纳腔300的尘埃通过进风口400排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对导风机构310做防尘吸附处理,使其表面不易吸附尘埃,有利于尘埃排出,从而提高除尘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可对无叶风扇进行除尘外,还可对无叶风扇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地,无叶风扇还可包括杀菌装置,控制模块20在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时,还控制杀菌装置开启以对叶轮100、电机200和容纳腔300进行杀菌处理。当无叶风扇退出除尘模式时,控制模块20可控制杀菌装置关闭。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在判断模块判断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时,控制模块可控制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在自动除尘模式下,控制模块可控制电机正向反向交替运转,从而能够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了无叶风扇的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无叶风扇。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风扇,能够对叶轮、电机和容纳腔进行自动除尘,有效保证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叶轮、用于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和用于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电机的容纳腔,所述除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如果所述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则控制所述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
当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所述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除尘;
其中,所述容纳腔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其中,当控制所述电机正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当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以将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的尘埃通过所述进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包括多个交替周期,每个所述交替周期包括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控制所述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包括: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一预设转速正向运转,并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二预设转速反向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包括杀菌装置,当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时,还控制所述杀菌装置开启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杀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包括:
检测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并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否大于空气污染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
获取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并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
检测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并通过判断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
接收用户指令,并通过判断所述用户指令是否为除尘指令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方法。
6.一种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叶轮、用于驱动所述叶轮的电机和用于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电机的容纳腔,所述除尘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无叶风扇有除尘需求时,控制所述无叶风扇进入自动除尘模式,并在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后,控制所述电机以预设规则进行正向反向交替运转,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除尘;
其中,所述容纳腔包括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风道切换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控制所述电机正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在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运转时,通过控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以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一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连通和将所述导风机构的第二风口与所述无叶风扇的进风口连通,以将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的尘埃通过所述进风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包括多个交替周期,每个所述交替周期包括第二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一预设转速正向运转,并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电机以第二预设转速反向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包括杀菌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无叶风扇进入所述自动除尘模式时,还控制所述杀菌装置开启以对所述叶轮、所述电机和所述容纳腔进行杀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检测模块,所述空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
时间获取模块,所述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
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
指令接收模块,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出风口的空气污染指数是否大于空气污染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所述无叶风扇的累计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所述电机或所述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或者通过判断所述用户指令是否为除尘指令以判断所述无叶风扇是否有除尘需求。
10.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叶风扇的除尘控制装置。
CN201710527787.0A 2017-06-30 2017-06-30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165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787.0A CN107165871B (zh) 2017-06-30 2017-06-30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787.0A CN107165871B (zh) 2017-06-30 2017-06-30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5871A CN107165871A (zh) 2017-09-15
CN107165871B true CN107165871B (zh) 2019-07-26

Family

ID=59827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7787.0A Active CN107165871B (zh) 2017-06-30 2017-06-30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5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7799A (zh) * 2018-03-16 2018-09-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送风装置的自清洁方法及空气调节器
CN108951053A (zh) * 2018-08-15 2018-12-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衣物护理机及存储介质
CN110986246B (zh) * 2019-11-06 2021-09-21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风扇和风道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1336128A (zh) * 2020-04-09 2020-06-26 刘兴丹 一种自除尘风扇的方法、装置
CN115379706A (zh) * 2021-05-20 2022-11-22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7341A (en) * 1972-01-20 1975-06-03 Luwa Ag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leaning of an air filter
JPH1089738A (ja) * 1996-09-09 1998-04-10 Yoshiaki Masuno 換気送風機とその駆動方法
JPH1191366A (ja) * 1997-09-22 1999-04-06 Kubota Corp 作業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2871933Y (zh) * 2006-02-15 2007-02-21 张磊 自洁净恒温新风机
CN103298314A (zh) * 2012-03-02 2013-09-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除尘式散热系统
CN103899554A (zh) * 2012-12-26 2014-07-02 广州红柿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除尘扇热器
CN104832270A (zh) * 2014-06-23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除尘方法、自动除尘系统及车辆
WO2016186525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 Limited Fan or pump arrange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
CN106765876A (zh) * 2016-11-24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清洁空调室外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7341A (en) * 1972-01-20 1975-06-03 Luwa Ag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leaning of an air filter
JPH1089738A (ja) * 1996-09-09 1998-04-10 Yoshiaki Masuno 換気送風機とその駆動方法
JPH1191366A (ja) * 1997-09-22 1999-04-06 Kubota Corp 作業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2871933Y (zh) * 2006-02-15 2007-02-21 张磊 自洁净恒温新风机
CN103298314A (zh) * 2012-03-02 2013-09-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除尘式散热系统
CN103899554A (zh) * 2012-12-26 2014-07-02 广州红柿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除尘扇热器
CN104832270A (zh) * 2014-06-23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除尘方法、自动除尘系统及车辆
WO2016186525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 Limited Fan or pump arrange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
CN106765876A (zh) * 2016-11-24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清洁空调室外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5871A (zh) 2017-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5871B (zh) 无叶风扇及其除尘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07012B (zh) 具有机载诊断系统的空气运输器具
EP2857576B1 (en) Dr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rying apparatus
CN105696283B (zh) 烘干机
EP2581490A1 (en) Clothes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20038271A (ko) 세탁기의 제어 방법
KR20140073906A (ko)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EP3712521B1 (en) Air purifier and air purifying system
CN101720198A (zh) 交互式干燥机设备
CN109423804A (zh)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48723B (zh) 洗衣机及烘干方法
CN10764287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913024A (zh) 真空吸尘器
CN105648727B (zh) 洗衣机及烘干方法
CN103103719A (zh)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CN105986450A (zh) 除湿机及其运转方法
EP2925925B1 (en)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rying cycle of a laundry dryer
CN106868834A (zh) 直排式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68794A (zh) 波轮洗衣机的负载重量识别方法、装置和波轮洗衣机
KR102108356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3128632A (ja) 衣類乾燥機
KR200488804Y1 (ko) 가정용 외부 먼지 제거 장치
CN107326612B (zh) 洗干一体机的烘干判断方法、装置和洗干一体机
JP5819127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8562857U (zh) 洗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