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2099B -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2099B
CN107152099B CN201710395298.4A CN201710395298A CN107152099B CN 107152099 B CN107152099 B CN 107152099B CN 201710395298 A CN201710395298 A CN 201710395298A CN 107152099 B CN107152099 B CN 107152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isolation
isolation layer
constructing
layer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52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52099A (zh
Inventor
李盛勇
刘付钧
林绍明
黄忠海
李东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52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2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2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2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52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2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出基础;在基础上施工出下部建筑,并在下部建筑内部预留出垂直于基础的井道;在井道的底部施工出第一隔震层,并在第一隔震层上,将上部建筑的核心筒施工在下部建筑的井道中;在下部建筑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并施工第二隔震层以上的建筑。本发明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将多个隔震层设置在不同标高,在地震作用下核心筒能和上部建筑同向平动,且核心筒内的竖向交通要道不会被阻断,具有隔震效果好、可提升建筑使用品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设置一层具有足够柔性且耗能的隔震层,用于阻隔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的结构减震方法。根据隔震层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将隔震结构分为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隔震层一般同层设置,同层时一般同一标高,即使标高不同时差异也较小。对于层间隔震结构,由于电梯需要落地,电梯轨道不能阻碍隔震层的变形,现有技术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悬挂式电梯轨道,通过加大核心筒尺寸,为电梯井周边及隔震支座处留出足够空间,以满足隔震结构的变形要求;另一种是将电梯轨道在隔震层打断,并采用记忆合金连接代替,充当隔震层区域的电梯轨道,该方案不需要加大核心筒尺寸,但该方案电梯在地震来临时被迫停止使用,地震结束后,电梯恢复正常使用,或经过修复后方可使用。
以上两种现有技术中,前者占用了过多的建筑可使用区域;后者对建筑布置不产生影响,但电梯在地震来临时被迫停止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的设置方法,施工有不同标高隔震层,使得核心筒能够和上部建筑同向平动,不仅不需要扩大核心筒尺寸,而且能保证核心筒中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出基础;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下部建筑,并在所述下部建筑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井道的底部施工出第一隔震层,在所述第一隔震层上,将上部建筑的核心筒施工在所述下部建筑的井道中,并在所述核心筒的外侧壁与井道的内侧壁之间预留防震缝;
在所述下部建筑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并施工所述第二隔震层以上的建筑。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部建筑的施工步骤如下: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至少一层裙房,并在所述裙房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裙房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所述第二隔震层;
或者,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至少一层地下室,所述地下室的顶部施工出至少一层裙房,并在所述地下室和裙房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裙房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所述第二隔震层;
或者,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至少一层地下室,并在所述地下室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地下室的顶部和上层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所述第二隔震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施工有多个天然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
作为优选的,调整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的刚度,使两个隔震层的在地震时的位移大致协调相同;
当地震中两个隔震层的位移同向,但所述第一隔震层的位移小于所述第二隔震层的位移时,应减小所述第一隔震层的刚度,增加所述第二隔震层的刚度;当地震中两个隔震层的位移反向时,应同时增加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的刚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之间的核心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1500;或者,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之间的核心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害位移角不超过1/3000。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隔震层和/或第二隔震层中安装有至少一个抗拉装置。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核心筒施工于所述井道的过程中,还包括在所述下部建筑各楼板及其位置相对应的核心筒楼板之间的防震缝上安装滑动盖板的步骤。
本发明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核心筒和下部建筑的井道设置有防震缝,隔震层设置在不同标高,使得核心筒能够和上部建筑同时同向运动,保证核心筒中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的防震缝处理示意图。
其中,1、上部建筑;11、核心筒;111、核心筒侧壁;112、核心筒楼板;113、防震缝;2、下部建筑;21、裙房;22、地下室;23、基础;24、下部建筑楼板;25、滑动盖板;26、井道;31、第一隔震层;32、第二隔震层;4、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出基础23;在基础23上施工出下部建筑2,并在下部建筑2内部预留出至少一个垂直于基础23的井道26;在井道26的底部施工出第一隔震层31,在第一隔震层31上,将上部建筑1的至少一个核心筒11对应施工在下部建筑2的井道26中,同时在核心筒11的外侧壁及其对应的井道26的内侧壁之间预留防震缝113,以供地震发生时核心筒11能在井道26内运动,其中,电梯轨道施工在核心筒11内部;在下部建筑2的顶部和上部建筑1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32,并施工第二隔震层32以上的建筑。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的顺序不作限定。施工在不同标高的两个隔震层能够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核心筒11能够和上部建筑1同时同向运动,且第一隔震层31以下的楼层与核心筒11之间设有防震缝113,所以不仅核心筒11的尺寸无需扩大,核心筒11内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而且对第一隔震层31以上的建筑布置不会产生影响,对第一隔震层31以下的建筑布置产生的影响也较小。
下部建筑2的施工步骤是:在基础23上施工出至少一层裙房21,并在裙房21内部预留出至少一个垂直于基础23的井道26;在裙房21的顶部和上部建筑1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32。这样施工同样能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还能保证核心筒11和上部建筑1能同时同向运动,核心筒11中电梯的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
在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中施工有多个天然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上述隔震支座的刚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天然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铅芯橡胶支座。
为了使地震时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的位移大致相同,应调整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的刚度,以保证在地震时核心筒11底部楼层和第二隔震层32以上的楼层运动的方向以及位移能够协调一致。其中,当地震中两个隔震层的位移同向,但第一隔震层31的位移小于第二隔震层32的位移时,应减小第一隔震层31的刚度,增加第二隔震层32的刚度;当地震中两个隔震层的位移反向时,应同时增加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的刚度。调整第一隔震层31或第二隔震层32的刚度包括以下步骤:当需要提高第一隔震层31或第二隔震层32的刚度时,应增加该隔震层中的铅芯橡胶支座或弹性滑板支座的数量;当需要降低第一隔震层31或第二隔震层32的刚度时,应减少该隔震层中的铅芯橡胶支座或弹性滑板支座的数量。
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之间的核心筒11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1500;或者,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之间的核心筒11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害位移角不超过1/3000,保证核心筒11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协调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条文说明的总则中对“罕遇地震”作出了如下解释: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罕遇地震”。
在第一隔震层31和/或第二隔震层32中安装有至少一个抗拉装置,用以避免在地震时隔震支座所受拉力大于其许用拉应力而损坏。
结合图4所示,在核心筒11施工于井道26的过程中,还包括在下部建筑各楼板24及其位置相对应的核心筒楼板112之间的防震缝113上安装滑动盖板25的步骤,安装滑动盖板25能防止物品及人员掉落防震缝113内所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把第一隔震层31和第二隔震层32施工在下部建筑2中不同的标高上,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还可保证核心筒11和上部建筑1能同时同向运动,核心筒11中电梯的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下部建筑2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在基础23上施工出至少一层地下室22,地下室22的顶部施工出至少一层裙房21,并在地下室22和裙房21内部预留出至少一个垂直于基础23的井道26;在裙房21的顶部和上部建筑1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32。这样施工同样能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还可保证核心筒11和上部建筑1能同时同向运动,核心筒11中电梯的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下部建筑2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在基础23上施工出至少一层地下室22,并在地下室22内部预留出至少一个垂直于基础23的井道26;在地下室22的顶部和上层建筑1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32。这样施工同样能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还可保证核心筒11和上部建筑1能同时同向运动,核心筒11中电梯的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出基础;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下部建筑,并在所述下部建筑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井道的底部施工出第一隔震层,在所述第一隔震层上,将上部建筑的核心筒施工在所述下部建筑的井道中,并在所述核心筒的外侧壁与井道的内侧壁之间预留防震缝;
在所述下部建筑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第二隔震层,并施工所述第二隔震层以上的建筑;
在所述第一隔震层中安装有至少一个抗拉装置;
调整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的刚度,使两个隔震层在地震时的位移大致协调相同;
当地震中两个隔震层的位移同向,当所述第一隔震层的位移小于所述第二隔震层的位移时,应减小所述第一隔震层的刚度,增加所述第二隔震层的刚度;当地震中两个隔震层的位移反向时,应同时增加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的刚度;
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之间的核心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1500;或者,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之间的核心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有害位移角不超过1/3000;
在所述核心筒施工于所述井道的过程中,还包括在所述下部建筑各楼板及其位置相对应的核心筒楼板之间的防震缝上安装滑动盖板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建筑的施工步骤如下: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至少一层裙房,并在所述裙房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裙房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所述第二隔震层;
或者,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至少一层地下室,所述地下室的顶部施工出至少一层裙房,并在所述地下室和裙房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裙房的顶部和上部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所述第二隔震层;
或者,
在所述基础上施工出至少一层地下室,并在所述地下室内部预留出垂直于所述基础的井道;
在所述地下室的顶部和上层建筑的底部之间施工出所述第二隔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施工有多个天然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隔震层中安装有至少一个抗拉装置。
CN201710395298.4A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Active CN107152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5298.4A CN107152099B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5298.4A CN107152099B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2099A CN107152099A (zh) 2017-09-12
CN107152099B true CN107152099B (zh) 2020-10-02

Family

ID=59795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5298.4A Active CN107152099B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2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1366B2 (ja) * 2018-08-03 2020-08-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健全性診断装置
CN111576495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
CN113190890A (zh) * 2021-02-10 2021-07-30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功能建筑群差异化的隔振减震设计方法
CN118211389B (zh) * 2024-03-15 2024-08-20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高落差不规则结构隔震协调层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6864A (ja) * 1996-07-31 1998-02-17 Taisei Corp 免震建物
JP4092624B2 (ja) * 2002-05-15 2008-05-28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建築物の免震構造
JP2004162319A (ja) * 2002-11-11 2004-06-10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地下階を有する制震構造物
JP4203336B2 (ja) * 2003-02-25 2008-12-24 株式会社フジタ 中間層免震建物のエレベーター支持構造
CN201560505U (zh) * 2009-12-11 2010-08-25 广州大学 一种层间隔震楼房的电梯井结构
JP6241096B2 (ja) * 2013-07-03 2017-12-06 株式会社大林組 免震建物及び免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2099A (zh) 201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2099B (zh) 一种不同标高层间隔震结构的设置方法
CA2932026C (en) System for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 seismic event
CN105649100A (zh) 既有桩基建筑的隔震加固方法
JP2017511849A (ja) 耐震建物接続及び耐震階段システム
CN117509348A (zh) 一种悬挂电梯减隔震系统
CN103195854B (zh)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隔震消能装置
CN102936967B (zh) 老旧住宅砌体结构改造安全避难仓
US11091926B1 (en) Buildi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resistance method
CN105297954A (zh) 带有减震节点的钢框架建筑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01485987U (zh) 新型建筑结构防震节点
CN108589523B (zh) 一种桥梁用减震护栏底座及工作方法
CN107035201A (zh) 一种新型混合层间隔震体系
JP4990729B2 (ja) 免震建物
CN206942278U (zh) 一种新型混合层间隔震体系
CN114856001A (zh) 一种低频隔振支座
JP6590201B2 (ja) 多層免震構造物
CN211228987U (zh) 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JP5270739B2 (ja) 床スラブの免震構造
CN109056777B (zh) 一种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68485A (zh) 一种采用柔性限位的高阻尼橡胶弹性滑移隔震支座
JPH10311162A (ja) 免震建物
CN111576495A (zh) 一种基础与层间相结合的隔震体系
KR102085960B1 (ko) 유지관리가 용이한 3차원 면진장치
JP4698389B2 (ja) 建物の耐震改修装置及び耐震改修方法
CN220377337U (zh) 基于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隔震结构的坑节点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507, 508, 509, No. 140, Dongfeng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140, No. 508 Dongfang West Road, Guangdong, Guangzhou, Yuexiu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RONGBO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3

Address after: Room 507, 508, 509, No. 140, Dongfeng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7, 508, 509, No. 140, Dongfeng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Room 507, Dongfang finance building, 140 Dongfeng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s 507, 508 and 509, No. 140, Dongfeng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office (general partnership)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R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