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1204A -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1204A
CN107151204A CN201610580614.0A CN201610580614A CN107151204A CN 107151204 A CN107151204 A CN 107151204A CN 201610580614 A CN201610580614 A CN 201610580614A CN 107151204 A CN107151204 A CN 107151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sorbide
nitrae
chloride
hexamethylene dimethyl
hexam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06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51204B (zh
Inventor
菅原起
菅原一起
西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51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1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51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1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5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halides
    • C07C51/6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halides by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anhydrides or esters, lactones, salts into halides with the same carboxylic acid par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5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halides
    • C07C51/6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9Geometrical is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提供含有的酸性气体成分少、且工业操作容易的顺式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本发明的解决手段为下述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中,使亚硫酰氯与1,4‑环己烷二甲酸反应从而制造1,4‑环己烷二甲酰氯,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含有60%以上的顺式体,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顺式体的比率为50%以上,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酸性气体为1.0重量%以下。

Description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制造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方法。特别是提供下述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不仅优先制造熔点低、工业操作容易的顺式体,而且在制造时抑制从顺式体向反式体的异构化,并有效除去含有的酸性杂质。
背景技术
1,4-环己烷二甲酰氯(1,4-Cyclohexanedicarbonyl dichloride)是作为合成树脂用单体、树脂添加剂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而被使用的重要原料。
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存在顺式体和反式体的异构体。与反式体相比,顺式体的熔点低,顺式体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于常温成为液体,容易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另一方面,反式体比率变高时,于常温成为固体,作为工业原料使用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加热而使其溶解,伴有繁难的操作。因此,作为通用的工业原料,要求制造顺式体比率高、常温为液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
作为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通常为下述方法:使用光气、草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亚硫酰氯(thionyl chloride)等氯化剂,使1,4-环己烷二甲酸进行酰氯化,并通过蒸馏进行纯化。
作为使用原料的1,4-环己烷二甲酸通常通过对苯二甲酸的核氢化反应来制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通过该方法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酸为顺式体、反式体的混合物,主要以顺式体为主成分。在使用该顺式体存在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酸和各种氯化剂来制造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情况下,由于为使反应进行而加热、或在蒸馏操作中施以热,从而导致顺式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异构化为反式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例如,已知有下述方法:将亚硫酰氯加入至为顺式体和反式体的混合物的1,4-环己烷二甲酸中,在强酸的存在下加热,由此制造反式体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专利文献2)。
另外,为抑制从顺式体向反式体的异构化,公开了下述方法:于80℃以下的温度进行制造,并过滤作为含有的杂质的对苯二甲酸,从而制造顺式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专利文献3)。但是,在该制造方法中,对于通过反应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必须利用过滤器过滤来源于苯二甲酸的杂质。对于1,4-环己烷二甲酰氯而言,若存在水分则不稳定,会分解产生盐酸,因此,在工业上制造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使用亚硫酰氯等进行氯化的情况下,在反应中着色为黄色。虽然仅利用过滤器过滤即可将杂质除去,但无法除去黄色着色,无法得到无色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
另一方面,使用反应中所用的亚硫酰氯等作为氯化剂的情况下,反应体系内含有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给接下来的使用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反应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尽可能减少。通常,含有的酸性气体可通过脱气(通常进行减压下加热)而除去,由于顺式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是粘性液体,所以通过反应生成的酸性气体被包含于粘性液体中,需要升高温度来除去酸性气体。但是,存在下述问题:随着温度的提高,顺式体转化为反式体,顺式比率降低。
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下,虽然正在寻求黄色着色成分少、含有的酸性气体成分少、且工业操作容易的顺式比率高、常温为液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但现状是难以进行制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98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563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85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迄今为止,要求开发出制造无色透明、含有的酸性气体成分少、且工业操作容易的顺式比率高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们对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黄色着色成分少、顺式体比率的降低得以抑制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亚硫酰氯与1,4-环己烷二甲酸反应从而制造1,4-环己烷二甲酰氯,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含有60%以上的顺式体,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顺式体的比率为50%以上,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酸性气体为1.0重量%以下。
发明的效果
由本发明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顺式体比率高,含有的酸性气体成分少。1,4-环己烷二甲酰氯成为多种树脂的原料。使用了由本发明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合成树脂、树脂添加剂、医药中间体原料中,来源于酸性气体的副产物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亚硫酰氯与1,4-环己烷二甲酸反应从而制造1,4-环己烷二甲酰氯,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含有60%以上的顺式体,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顺式体的比率为50%以上,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酸性气体为1.0重量%以下。
具体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是使1,4-环己烷二甲酸与亚硫酰氯反应而进行制造。相对于原料羧酸,反应中使用的亚硫酰氯量优选为2.0~3.0当量,更优选为2.0~2.5当量。由于在高温下从顺式体异构化为反式体,因此,该工序中的反应温度优选为80℃以下,为50℃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异构化,故而是进一步优选的。
作为原料使用的1,4-环己烷二甲酸,通常是将对苯二甲酸进行核氢化而制造的。1,4-环己烷二甲酸中通常存在较多顺式体。本发明中使用的1,4-环己烷二甲酸,将包含60%以上的顺式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酸用作原料。本发明中使用的1,4-环己烷二甲酸优选为包含70%以上的顺式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酸。
对于1,4-环己烷二甲酸而言,在反应或热的作用下,从顺式体异构化为反式体。随着异构化的进行,反式体变多,有时1,4-环己烷二甲酰氯在常温下固化。若1,4-环己烷二甲酰氯固化,则在随后的反应中使用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情况下,必须暂时使其溶解,因此,工业操作变得繁杂,有可能导致成本提高。因此,与作为原料的1,4-环己烷二甲酸的顺式体比率相比,作为产品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顺式体比率的减少度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
通常,由于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为酰氯,所以可利用其反应性衍生为合成树脂、添加剂。但是,若未反应的亚硫酰氯、酸性气体混入,则反应被抑制,发生副反应,在衍生为合成树脂、添加剂的过程中产生杂质,引起收率降低。本发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中,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酸性气体为1.0重量%以下,优选为0.5重量%以下。
本发明中,酸性气体是显示酸性的气体。通常,使1,4-环己烷二甲酸与亚硫酰氯反应的情况下,产生的酸性气体优选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对于本发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而言,优选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二氧化硫的量为1.0重量%以下。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二氧化硫的量进一步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
对于本发明而言,优选的是,向1,4-环己烷二甲酸中滴加亚硫酰氯,于80℃以下的温度进行反应后,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此时的反应温度为80℃以下,更优选为40~50℃。
通常,优选在减压下进行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的工序。该减压优选为13.3kPa以下,更优选为6.67kPa以下。另外,脱气温度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40~50℃。
为了除去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未反应的亚硫酰氯、酸性气体,优选向反应液内通入无反应性的气体而除去。作为通入的气体,优选不与1,4-环己烷二甲酰氯反应的气体。通入的气体通常优选氦气、氮气、氩气等通用性气体,优选工业上能够廉价获得的氮气。作为通气量,例如在2000L的反应罐中优选为1L/Hr以上,特别优选为3L/Hr以上。进一步地,优选同时在减压下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在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时,反应液剧烈发泡,因此,优选在该状态平息后通入气体。
特别地,使用氮气作为通入的气体的情况下,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的工序的真空度优选为13.3kPa以下,更优选为6.67kPa以下。另外,此时的温度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40~50℃。
对于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的工序而言,由于在开始脱气时反应液中存在大量过剩的酸性气体成分,所以若立即减压则大量过剩的酸性气体成分被除去而发泡,因此,优选一边确认反应液的状态一边从常压慢慢减压从而抑制发泡。作为通气方法,优选从反应罐的底阀导入的方法、将内管导入至反应液中并进行通气的方法。
以这种方式得到的、酸性气体成分为1.0重量%以下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多数情况下是着色为黄色的透明溶液或白浊溶液。关于着色,推测是亚硫酰氯的黄色着色成分、或在1,4-环己烷二甲酸与亚硫酰氯的反应中慢慢着色。如果直接使用着色了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则在合成树脂、树脂添加剂中带入着色成分,有时无法作为产品使用。因此,优选对着色了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进行蒸馏而使其成为无色透明。
采用通常的方法对着色了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进行蒸馏时,由于热历程,使得从顺式体向反式体的异构化慢慢进行,顺式比率变为50%以下。因此,优选对使1,4-环己烷二甲酸(优选含有70%以上的顺式体)与亚硫酰氯反应而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进行薄膜蒸馏。若1,4-环己烷二甲酰氯分解,则会产生氯化氢,因此SUS制的薄膜蒸馏器会生锈。因此,薄膜蒸馏器优选为玻璃制的。以这种方式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是无色透明的。
对于本发明而言,优选进行薄膜蒸馏,由此,能够得到无着色、且常温为液体的顺式体多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
本发明能够制造顺式体比率为50%以上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对于本发明而言,为了实现即使在低温下也不固化,更优选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顺式体的比率为60%以上。
以这种方式得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反应中作为副产物而产生的不需要的酸性气体成分少,在以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为原料的随后的反应中副反应少,成为最适合于合成树脂、树脂添加剂、医药中间体原料的原料。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实施例中,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化学纯度和顺式体、反式体的异构体比通过下述的GC(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另外,对于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酸性成分,通过JIS1418-1958中规定的滴定来实施测定。
<GC分析、化学纯度分析、顺式体/反式体分析>
对于样品,利用异丙醇进行酯化后进行分析。GC分析条件如下所述。
柱:InertCap 1(0.25mm×60m×0.4μm)
载气:氦气
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310℃
柱温:100℃(保持0min)→10℃/min→300℃(保持10min)
柱流量:3.65mL/min
吹扫流量:5.0mL/min
分流比:20
进样量:1μL
保留时间:顺式体13.1min、反式体13.5min。
<酸性成分分析>
对于未反应的亚硫酰氯成分、和酸性气体成分,通过JIS 1418-1958中记载的氧化还原滴定、以二氧化硫的形式计算。计算方法记载如下。
1.精密称取1g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置于200mL的具塞锥形瓶中。其中,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精密称定,记录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2.用50mL量筒量取50mL 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至锥形瓶中,进行氮气吹扫,使其溶解。
3.加入约3滴酚酞,用20%硫酸水溶液中和。
4.用全容移液管(Vollpipette)加入5mL 0.1N的碘溶液,接着加入2mL浓盐酸使其成为酸性。
5.用0.1N的硫代硫酸钠对剩余的碘进行反滴定。
6.对空白也同样地实施2~5,计算滴定量。
7.使用下式计算SO2浓度。
“SO2含有率(%)=64.07/2×0.1(N)×f×(Tb-Ts)/M×100”
(f:硫代硫酸钠因子,Tb:空白分析时的滴定量(mL),Ts:样品分析时的滴定量(mL),M:样品重量(mg))。
<使用原料>
1,4-环己烷二甲酸:使用EASTMAN公司制造(顺式体/反式体比为73.4/26.6)的工业品。
亚硫酰氯:住友精化制造的工业品。
作为分析中使用的异丙醇,使用了关东化学公司制造的脱水异丙醇。
(实施例1)
顺式体比率为60%以上、常温为无色透明液体、SO2含有率为0.5%以下、与原料相比顺式比率的减少为5%以内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向装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器的2000L反应罐中装入895kg(5.20kmol)的1,4-环己烷二甲酸,接着装入1,361kg(11.4kmol)的亚硫酰氯,于45~50℃搅拌约8小时,得到有混浊物的浅黄色溶液。然后,在将温度控制在45~50℃的同时,一边观察罐内的发泡一边慢慢地增强减压,减压至真空度为40Torr,进行脱气工艺。罐内的发泡平息后,从底阀导入氮气,从而向反应液内通入氮气,保持减压为47Torr的状态,通气144小时,接着进行脱气工序。关于氮气的通气量,以10L/Hr进行。然后进行冷却,将真空度保持在1.5~1.8Torr,利用蒸馏温度为98~100℃的GL制的薄膜蒸馏器实施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1,009kg(4.83kmol)。
根据GC分析的结果,化学纯度为99.4%,顺式体/反式体=72.3/27.7。顺式体的减少量为1.1。另外,SO2含有率为0.02%。
(实施例2)
顺式体比率为50%以上、20℃以上时为无色透明液体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装入1,4-环己烷二甲酸和亚硫酰氯,于68~70℃搅拌约8小时,得到有混浊物的浅黄色溶液。然后,于68~70℃,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进行实验,通入氮气66小时。关于氮气的通气量,以2L/Hr进行。然后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实施薄膜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998kg(4.77kmol)。
根据GC分析的结果,化学纯度为99.2%,顺式体/反式体=54.0/46.0。顺式体的减少量为19.4。另外,SO2含有率为0.02%。
(实施例3)
常温为无色透明液体、SO2含有率为1.0%以下、与原料相比顺式比率的减少为5%以内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按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向装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器的2000L反应罐中装入1,4-环己烷二甲酸和亚硫酰氯,于45~50℃搅拌约8小时,得到有混浊物的黄色溶液。然后,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实施脱气工序,在氮气的通气量为2L/Hr的条件下实施。然后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进行薄膜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995kg(4.76kmol)。
根据GC分析的结果,化学纯度为99.3%,顺式体/反式体=72.8/27.2。顺式体的减少量为0.6。另外,SO2含有率为0.95%。
(实施例4)
顺式体比率为60%以上、常温为黄色白浊溶液、SO2含有率为0.5%以下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装入1,4-环己烷二甲酸和亚硫酰氯,于45~50℃搅拌约8小时,得到有混浊物的黄色溶液。然后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实施脱气工序,得到黄色白浊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1005kg(4.81kmol)。
根据GC分析的结果,化学纯度为99.4%,顺式体/反式体=72.0/28.0。顺式体的减少量为1.4。另外,SO2含有率为0.02%。着色为黄色。
(比较例1)
顺式体比率为60%以上、常温为无色透明液体、SO2含有率为1.0%以上、与原料相比顺式比率的减少为5%以内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装入1,4-环己烷二甲酸和亚硫酰氯,于45~50℃搅拌约8小时,得到有混浊物的黄色溶液。然后,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实施脱气工序,若罐内的发泡平息则直接实施脱气144小时。然后,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进行薄膜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995kg(4.76kmol)。
根据GC分析的结果,化学纯度为99.4%,顺式体/反式体=72.9/27.1。顺式体的减少量为0.5。另一方面,SO2含有率为1.8%。将得到的产品装回至反应罐中,以45~50℃、40Torr、144小时的条件进行了脱气工序,但SO2含有率为1.7%(几乎未确认到减少)。
(比较例2)
顺式体比率为40%以上、常温为白色固体、SO2含有率为0.5%以下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装入1,4-环己烷二甲酸和亚硫酰氯,于95~100℃搅拌约8小时,得到有混浊物的黄色溶液。然后,于95~100℃的温度实施脱气工序,若罐内的发泡平息则于95~100℃实施脱气60小时。然后,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条件进行薄膜蒸馏。得到轻微着色的透明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995kg(4.76kmol)。但是,室温下短暂放置后即析出结晶,成为白色结晶。
根据GC分析的结果,化学纯度为99.4%,顺式体/反式体=42.5/57.5。顺式体的减少量为30.9。另外,SO2含有率为0.02%。

Claims (6)

1.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使亚硫酰氯与1,4-环己烷二甲酸反应从而制造1,4-环己烷二甲酰氯,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含有60%以上的顺式体,1,4-环己烷二甲酰氯中的顺式体的比率为50%以上,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酸性气体为1.0重量%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向1,4-环己烷二甲酸中滴加亚硫酰氯并于80℃以下的温度进行反应后,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和产生的酸性气体的脱气工序中,在真空度为13.3kPa以下的条件下向反应液中加入氮气,在通入氮气的同时进行脱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酸性气体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硫。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酸性气体为二氧化硫,1,4-环己烷二甲酰氯含有的二氧化硫为1.0重量%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其中,对1,4-环己烷二甲酰氯进行薄膜蒸馏,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酰氯是使亚硫酰氯与1,4-环己烷二甲酸反应而得到的,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含有60%以上的顺式体。
CN201610580614.0A 2016-03-04 2016-07-21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151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1804 2016-03-04
JP2016-041804 2016-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1204A true CN107151204A (zh) 2017-09-12
CN107151204B CN107151204B (zh) 2020-10-23

Family

ID=5657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0614.0A Active CN107151204B (zh) 2016-03-04 2016-07-21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14064B1 (zh)
JP (1) JP6738018B2 (zh)
CN (1) CN10715120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85119A (ja) * 2013-03-25 2014-10-02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クロリドの製造方法
CN104844450A (zh) * 2014-02-18 2015-08-19 东丽精细化工株式会社 1,4-环己烷二甲酰二氯的制造方法
CN105367407A (zh) * 2015-12-14 2016-03-02 山东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1107A (en) * 1969-10-24 1971-12-28 Ayerst Mckenna & Harrison N n'-bis(acenaphthenylmethyl)-cyclohexanebis(methylamines) and the salts thereof
JPS58198439A (ja) 1982-05-12 1983-11-18 Toray Ind Inc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法
US5008395A (en) * 1988-12-22 1991-04-16 Rohm And Haas Company Purification of isothiazolones
JP4752300B2 (ja) * 2005-03-14 2011-08-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N−エチル−n−(2−メチルフェニル)−2−ブテナミドの製造方法
JP2009256313A (ja) 2007-12-20 2009-11-05 Fujifilm Corp トランス置換シクロヘキサンカルボン酸類、及びトランス/トランスビ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類の製造方法
JP2014047201A (ja) * 2012-09-04 2014-03-17 Ihara Nikkei Kagaku Kogyo Kk トランス−シクロヘキサン−1,4−ジカルボン酸ジクロリドの取得方法
JP6258078B2 (ja) * 2013-03-04 2018-01-10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ジナフトチオフェン化合物並びにジナフトチオフェン骨格を含む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14482B2 (en) * 2014-08-25 2019-02-26 Basf Se Diamine having tert-alkylamino group and primary amino group for use in gas scrubb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85119A (ja) * 2013-03-25 2014-10-02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Ltd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クロリドの製造方法
CN104844450A (zh) * 2014-02-18 2015-08-19 东丽精细化工株式会社 1,4-环己烷二甲酰二氯的制造方法
CN105367407A (zh) * 2015-12-14 2016-03-02 山东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制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60179A (ja) 2017-09-14
CN107151204B (zh) 2020-10-23
EP3214064A1 (en) 2017-09-06
EP3214064B1 (en) 2019-10-09
JP6738018B2 (ja) 2020-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4369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carboxylic anhydrides
EP0638580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riphenylphosphin
US20190127309A1 (en) Preparation of halide products
CN107151204A (zh) 1,4‑环己烷二甲酰氯的制造方法
US3950445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enzotrifluoride
US2539679A (en) Purification of thionyl chloride
US4388290A (en) Purifying thionyl chloride with AlCl3 catalyst
US4078023A (en) Production of O,O-dialkylthionophosphoric acid chlorides
JPS591441A (ja) カルボン酸無水物またはその混合物の製造法
US2563797A (en) Chlorination of acetic acid
US20230312450A1 (en) Colorless monochloroacetic acid and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US5731469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3-chloropropionic acid
Kelly et al. Chlorite ion oxidation of the iron (III) complex of deuteroporphyrin IX
US3584036A (en) Preparation of alpha-monochloro acids
US20040146453A1 (en)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BrSF5
JP6011413B2 (ja)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カルボン酸ジクロリドの製造方法
WO2013008509A1 (ja) アリルブロミド化合物の安定化方法、及び安定化されたアリルブロミド化合物組成物
JP2002363130A (ja) 着色の少ないカルボン酸クロライドの製造方法
EP0018481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pha, alpha, alpha-trifluoro-o-toluic fluoride
US3843731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butanone selectively mono-or dichloro-substituted in 3-position
GB786223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hemical compounds
JPH0560815B2 (zh)
JPS60115549A (ja) 酸クロライドの製造方法
JPS595132A (ja) 4−クロル−3,5−キシレノ−ルの製造法
JP5315866B2 (ja) トリフェニルメチルメルカプタ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