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8365A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8365A
CN107148365A CN201580052706.5A CN201580052706A CN107148365A CN 107148365 A CN107148365 A CN 107148365A CN 201580052706 A CN201580052706 A CN 201580052706A CN 107148365 A CN107148365 A CN 107148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ydraulic
gearbox body
pto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27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8365B (zh
Inventor
桥本裕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7837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6002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148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8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8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8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B60K1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of mechanica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with the engine main axis, e.g. crankshaft axis, substantially in or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fluid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clut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main drive shafting, e.g. cardan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power take-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 B60K17/34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having a transfer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K2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0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 B60T1/06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 tread, e.g. employing rim, drum, disc, or transmission or on double wheels
    • B60T1/06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 tread, e.g. employing rim, drum, disc, or transmission or on double wheels acting on transmission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2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the transmitted force being varied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60T11/20Tandem, side-by-side, or other multiple master cylinder units
    • B60T11/21Tandem, side-by-side, or other multiple master cylinder units with two pedals operating on respective circuits, pressures therein being equalised when both pedals are operated together, e.g. for ste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28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14Gearings for reversal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9/00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 F16H39/04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 F16H39/42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pump and motor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 F16H47/04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the mechanical gearing being of the type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5Support of gearboxes, e.g. torque arms, or attachment to othe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ments of the control apparatus, e.g. valve assemblies or snapfittings of valves; Arrangements of the control unit on or in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 F16H61/0009Hydraulic control unit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e.g. assembly of valve plates or valve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1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6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0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3Shafts; Axles telescop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9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F16H2057/02043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 F16H2057/02056Gearbox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for utility vehicles, e.g. tractors 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发明的作业车辆(1)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由行驶部(3、4)支承的行驶机体(2);以及变速箱体(17),其内置有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配置于变速箱体(17)内。具备:针对前进液压离合器(537、539)的前进阀(632、633);针对后退液压离合器(541)的后退阀(634);以及主阀(635),其对朝向前进阀(632、633)以及后退阀(634)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在变速箱体(17)的前盖部件(491)形成液压回路(620)的一部分。将前进阀(632、633)、后退阀(634)以及主阀(635)安装于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侧。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拖拉机等农业作业机、起重机等特殊作业机那样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拖拉机、轮式装载机之类的作业车辆中,将发动机搭载于机体框架的前部,将变速箱体连结于机体框架的后部,利用前后的行驶部对行驶机体进行支承。在变速箱体内置有例如行驶变速齿轮机构、差动齿轮机构以及PTO变速齿轮机构等。前侧的发动机的动力向后侧的变速箱体传递,且从变速箱体内的差动齿轮机构至少传递至左右的后方行驶部。从变速箱体内的PTO变速齿轮机构向旋耕机等的作业部也进行动力传递(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等)。
在专利文献1的作业车辆中,将一列串联(in-line)式的液压无级变速器组装于变速箱体内。该液压无级变速器具备:液压泵部,其从发动机借助输入轴而传递动力;以及液压马达部,其借助输出轴而将变速输出向后方行驶部等传递。输入轴和输出轴构成位于同心状的位置的双重轴,在输入轴外嵌有与该输入轴一体旋转的气缸体(cylinder block)。在输入轴中,隔着气缸体而在一侧外嵌有液压泵部,在另一侧外嵌有液压马达部。
另外,作业车辆中还存在如下作业车辆,该作业车辆具备将液压无级变速器的输出朝正转或反转方向切换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在行驶机体的前进转弯时使左右的前方行驶部的旋转速度加速的倍速驱动机构,还具备构成为在倍速驱动机构进行动作的过程中自动地对转弯内侧的后方行驶部施加制动的制动机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在这种作业车辆中,将来自液压源的工作油向针对液压无级变速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倍速驱动机构以及制动机构等的液压装置(液压离合器、液压缸等)供给,由此使前述的各机构进行动作。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2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812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前述的各液压装置(包括针对这些液压装置的控制阀)分散于作业车辆的各部分,因此,从液压源至各液压装置的液压系统容易变得较长且复杂。若液压系统变得较长且复杂,则配管作业的作业工时自然会增多,因此耗费劳力而导致制造成本的提升。针对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作业也变得繁琐。
本申请的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现状进行研讨而对之实施改善后的作业车辆。
本申请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由行驶部支承的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该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将所述液压无级变速器的输出朝正转或反转方向切换,其中,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框架体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连结于所述框架体的后部,借助动力传递轴将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体连结为能够传递动力,具备: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的正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前进液压离合器的前进阀;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的反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后退液压离合器的后退阀;以及主阀,其对朝向所述前进阀以及所述后退阀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所述变速箱体的前表面开口部封堵的前盖部件形成:将液压源和各所述液压离合器连结起来的液压回路的一部分,将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将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组装于油路模块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油路模块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所述前进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后退液压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前部侧。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具备从所述动力传递轴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变速箱体内的主变速输入轴,所述主变速输入轴分离构成为:从所述前盖部件朝向前方突出的前部输入轴、以及所述变速箱体内的后部输入轴,借助轴承体,使联轴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形成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后贯通状的插通孔嵌合,将所述前部输入轴和所述后部输入轴以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联轴器,构成为:在使所述后部输入轴残留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状态下,使所述前部输入轴、所述轴承体以及所述联轴器能够朝向前方拉拔。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使所述联轴器的后端侧与形成于所述后部输入轴的凸缘部抵接,使与所述轴承体的前端侧抵接的止动环嵌入于所述插通孔的内周侧,由此将所述联轴器和所述轴承体一起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前盖部件。
本申请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由前后四个车轮支承的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二驱四驱切换机构,该二驱四驱切换机构对所述前后四个车轮的二驱和四驱进行切换,其中,具备: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的倍速液压离合器的倍速阀;以及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的四驱液压离合器的四驱阀,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且在侧视时与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前部箱体内,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安装于所述前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框架体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的所述中间箱体连结于所述框架体的后部,在所述前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部形成有朝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陷部,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安装于所述凹陷部,利用左右一侧的所述框架体,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的左右外侧覆盖。
本申请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行驶机体;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以及后方行驶部,其借助后车轴箱体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两侧,将对所述左右的后方行驶部进行制动的左右的制动机构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内,将液压式升降机构搭载于所述变速箱体的上表面,其中,具备:一对制动缸,它们使各所述制动机构进行动作;以及自动制动阀,其对朝向各所述制动缸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将成对的所述制动缸和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组装于制动控制箱体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上表面中的比所述液压式升降机构靠前方的位置。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的上表面前部。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后部箱体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其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以及PTO液压离合器,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在所述后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安装有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进行动作的PTO阀,使所述制动控制箱体和所述PTO阀接近。
本申请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其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以及PTO液压离合器,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其中,具备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进行动作的PTO阀,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且在侧视时与所述PTO液压离合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所述PTO阀。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PTO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PTO变速机构配置于所述后部箱体内,将所述PTO阀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
在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使所述PTO阀位于:所述后部箱体中的、比后车轴箱体靠前方且位于液压泵的相反侧的左右一侧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由行驶部支承的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该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将所述液压无级变速器的输出朝正转或反转方向切换,其中,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框架体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连结于所述框架体的后部,借助动力传递轴将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体连结为能够传递动力,具备: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的正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前进液压离合器的前进阀;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的反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后退液压离合器的后退阀;以及主阀,其对朝向所述前进阀以及所述后退阀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所述变速箱体的前表面开口部封堵的前盖部件形成出:将液压源和各所述液压离合器连结起来的液压回路的一部分,将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箱体之间的死区空间而对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将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组装于油路模块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油路模块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因此,能够实现与作业车辆的行驶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紧凑化。在作业车辆的制造生产线上,能够减少与行驶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组装工时。能够针对每个所述油路模块而在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对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进行安装、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各阀的维护保养性。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所述前进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后退液压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前部侧,因此,能够使所述阀组和所述液压离合器组在前后方向上接近。因此,能够缩短将所述阀组和所述液压离合器组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从而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具备从所述动力传递轴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变速箱体内的主变速输入轴,所述主变速输入轴分离构成为从所述前盖部件朝向前方突出的前部输入轴、以及所述变速箱体内的后部输入轴,借助轴承体使联轴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形成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后贯通状的插通孔嵌合,将所述前部输入轴和所述后部输入轴以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联轴器,构成为:在使所述后部输入轴残留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状态下,使所述前部输入轴、所述轴承体以及所述联轴器能够朝向前方拉拔,因此,相对于所述变速箱体的所述前盖部件,能够以单元状态对所述前部输入轴、所述轴承体以及所述联轴器进行拆装。例如在所述主变速输入轴周围的清扫之类的维护保养作业中,在使所述后部输入轴残留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状态下,能够简单地更换包括所述前部输入轴、所述轴承体以及所述联轴器在内的输入单元。假设即使泥水等从所述前部输入轴侧侵入而使得所述轴承体等破损,也无需将所述变速箱体本身分解,只要将包括所述前部输入轴、所述轴承体以及所述联轴器在内的输入单元拆下而进行更换、清扫便足矣。能够大幅提高动力输入系统向所述变速箱体的组装分解作业性。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由前后四个车轮支承的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二驱四驱切换机构,该二驱四驱切换机构对所述前后四个车轮的二驱和四驱进行切换,其中,具备: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的倍速液压离合器的倍速阀;以及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的四驱液压离合器的四驱阀,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且在侧视时与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因此,能够将所述阀组和所述液压离合器组配置为相互接近,从而能够缩短将所述阀组和所述液压离合器组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因此,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前部箱体内,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安装于所述前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框架体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的所述中间箱体连结于所述框架体的后部的构造,在所述前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部形成有朝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陷部,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安装于所述凹陷部,利用左右一侧的所述框架体,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的左右外侧覆盖,因此,形成为:利用所述变速箱体的所述前部箱体和所述左右一侧的框架体,对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的状态,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变速箱体的所述前部箱体和所述左右一侧的框架体对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进行保护。能够降低由田间的泥土等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弄脏或者使其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行驶机体;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以及后方行驶部,其借助后车轴箱体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两侧,将对所述左右的后方行驶部进行制动的左右的制动机构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内,将液压式升降机构搭载于所述变速箱体的上表面,其中,具备:一对制动缸,它们使各所述制动机构进行动作;以及自动制动阀,其对朝向各所述制动缸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将成对的所述制动缸和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组装于制动控制箱体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上表面中的比所述液压式升降机构靠前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所述变速箱体上表面的死区空间而对组装有成对的所述制动缸以及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的所述制动控制箱体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能够实现与作业车辆的制动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紧凑化。在作业车辆的制造生产线上,能够减少与制动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组装工时。能够针对每个所述制动控制箱体而在所述变速箱体上表面中的、比所述液压式升降机构靠前方的位置来对成对的所述制动缸以及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进行安装、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制动控制箱体的维护保养性。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的上表面前部,在所述后部箱体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其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以及PTO液压离合器,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在所述后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安装有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进行动作的PTO阀,使所述制动控制箱体和所述PTO阀接近,因此,能够使针对所述制动控制箱体的液压配管以及针对所述PTO阀的液压配管实现共用化。另外,能够缩短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和所述PTO阀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因此,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从而能够实现作业车辆整体的液压系统的紧凑化。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其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以及PTO液压离合器,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其中,具备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进行动作的PTO阀,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且在侧视时与所述PTO液压离合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所述PTO阀,因此,能够将所述PTO阀和所述PTO液压离合器配置为相互接近,从而能够缩短将所述PTO阀和所述PTO液压离合器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因此,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PTO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PTO变速机构配置于所述后部箱体内,将所述PTO阀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使所述PTO阀位于所述后部箱体中的、比后车轴箱体靠前方且位于液压泵的相反侧的左右一侧面,因此,能够隔着所述后部箱体而在左右侧分配配置所述液压泵和所述PTO阀,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容易确保所述后车轴箱体的前方之类的作业空间的部位而高效地对所述液压泵和所述PTO阀进行配置。能够在所述后车轴箱体的前侧轻松地执行所述液压泵以及所述PTO阀的维护保养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拉机的左视图。
图2是拖拉机的右视图。
图3是拖拉机的俯视图。
图4是行驶机体的左视说明图。
图5是行驶机体的右视说明图。
图6是行驶机体的俯视图。
图7是从左后方观察行驶机体的立体图。
图8是从右后方观察行驶机体的立体图。
图9是从左侧观察行驶机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从右侧观察行驶机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从左前方观察行驶机体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右侧观察行驶机体的立体图。
图13是拖拉机的动力传递系统的概略图。
图14是拖拉机的液压回路图。
图15是示出变速箱体的内部构造的左视说明图。
图16是示出变速箱体的内部构造的俯视说明图。
图17是示出变速箱体的内部构造的立体说明图。
图18是变速箱体前部的左视剖视图。
图19是变速箱体中间部的左视剖视图。
图20是变速箱体后部的左视剖视图。
图21是变速箱体的后视说明图。
图22是变速箱体的右视图。
图23是从左前方观察后部变速箱体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4是后部变速箱体的主视剖视图。
图25是行驶机体的右视放大说明图。
图26是变速箱体的主视图。
图27是变速箱体的左视图。
图28是变速箱体的俯视图。
图29是主变速输入轴周围的左视剖视图。
图30是示出前部输入轴的拉拔方式的分离剖视图。
图31是前部输入轴、轴承体以及联轴器的分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申请的发明具体化后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对农业作业用拖拉机进行说明。如图1~图8所示,拖拉机1的行驶机体2由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前车轮3和相同的左右一对后车轮4支承。左右一对后车轮4相当于后方行驶部。构成为:将柴油发动机5(以下简称为发动机)搭载于行驶机体2的前部,利用发动机5对后车轮4或前车轮3进行驱动,由此使得拖拉机1进行前进后退行驶。发动机5由发动机盖6覆盖。在行驶机体2的上面设置驾驶室7。在该驾驶室7的内部配置有:操纵座席8;以及操纵方向盘9,其对前车轮3进行转向操作。在驾驶室7的左右外侧设置有供操作者乘降的脚踩踏板10。在驾驶室7的底部的下侧设置有将燃料向发动机5供给的燃料箱11。
行驶机体2构成为包括:具有前保险杠12以及前车轴箱体13的发动机框架14;以及拆装自如地固定于发动机框架14的后部的左右的机体框架15。使前车轴1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从前车轴箱体13的左右两端侧朝外侧突出。借助前车轴16而将前车轮3安装于前车轴箱体13的左右两端侧。将用于适当地对来自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将该旋转动力传递至前后的四个车轮3、3、4、4的变速箱体17连结于机体框架15的后部。利用螺栓将朝向左右外侧伸出的仰视呈矩形架板状的箱框架18紧固连结于左右的机体框架15以及变速箱体17的下表面侧。实施方式的燃料箱11分为左右2个。将左右的燃料箱11分配搭载于箱框架18的左右伸出部的上表面侧。在变速箱体17的左右外侧面,将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装配为向外侧突出。将左右的后车轴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内插于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借助后车轴20而将后车轮4安装于变速箱体17。左右的后车轮4的上方由左右的后挡泥板21覆盖。
在变速箱体17的后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使得例如旋耕机等对地作业机(省略图示)进行升降动作的液压式升降机构22。所述对地作业机借助由左右一对下连杆23以及上连杆24构成的3点连杆机构111而与变速箱体17的后部连结。在变速箱体17的后侧面,将用于向旋耕机等作业机传递PTO驱动力的PTO轴25设置为朝向后侧突出。
将飞轮26(参照图4~图6、图10及图11)以直接连结的方式安装于从发动机5的后侧面朝向后侧突出设置的发动机5的输出轴(活塞杆)。借助在两端具有万向接头的动力传递轴29而将从飞轮26朝向后侧突出的主动轴27、和从变速箱体17前表面侧朝向前侧突出的主变速输入轴28连结(参照图4~图6)。在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行驶变速齿轮机构以及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等。构成为: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经由主动轴27以及动力传递轴29而向变速箱体17的主变速输入轴28传递,利用液压无级变速器500以及行驶变速齿轮机构适当地对该旋转动力进行变速,并借助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而将该变速动力向左右的后车轮4传递。
借助前车轮驱动轴31而将从内置有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7的前车轴箱体13朝向后侧突出的前车轮传递轴508连结于从变速箱体17的前表面下部朝向前侧突出的前车轮输出轴30。构成为:基于变速箱体17内的液压无级变速器500以及行驶变速齿轮机构的变速动力,从前车轮输出轴30、前车轮驱动轴31以及前车轮传递轴508经由前车轴箱体13内的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7而向左右的前车轮3传递。
接下来,参照图3、图7以及图8等对驾驶室7内部的构造进行说明。将转向柱32配置于驾驶室7内的操纵坐席8的前方。转向柱32以埋设于在驾驶室7内部的前面侧配置的仪表板33的背面侧的状态竖立设置。将俯视呈近似圆形的操纵方向盘9安装于:从转向柱32上表面朝向上侧突出的方向盘轴的上端侧。
将用于对行驶机体2进行制动操作的左右一对制动踏板35配置于转向柱32的右侧。在转向柱32的左侧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杆36(换向杆),其用于对行驶机体2的行进方向在前进和后退之间进行切换操作;以及离合器踏板37,其用于对动力接合断开用的离合器(省略图示)进行断开操作。
在转向柱32的左侧、且在前进后退切换杆36的下方配置有误操作防止体38(反向保护件),该误操作防止体38沿着前进后退切换杆36延伸。将作为接触防止件的误操作防止体38配置于前进后退切换杆36下方,由此防止:操作者在乘降拖拉机1时不经意接触前进后退切换杆36。在仪表板33的背面上部侧设置有:内置有液晶面板的操作显示盘39。
在处于驾驶室7内的操纵座席8的前方的地板40、且在转向柱32的右侧配置有:对发动机5的旋转速度或车速等进行控制的油门踏板41。另外,地板40上表面的大致整体形成为平坦面。隔着操纵座席8而在左右两侧配置有侧柱42。在操纵座席8与左侧柱42之间配置有:停车制动杆43,其用于执行将左右两个后车轮4维持为制动状态的操作;超低速杆44(慢行(creep)杆),其强制性地使拖拉机1的行驶速度(车速)大幅降低;副变速杆45,其用于切换变速箱体17内的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的输出范围;以及PTO变速杆46,其用于对PTO轴25的驱动速度进行切换操作。在操纵座席8的下方配置有:用于对左右两个后车轮4的差动驱动进行接通断开的差速器锁止踏板47。在操纵座席8的后方左侧配置有反转PTO杆48,该反转PTO杆48执行对PTO轴25进行反转驱动的操作。
在操纵座席8与左侧柱42之间设置有扶手49,该扶手49供落座于操纵座席8的操作者的臂部、肘部搁置。扶手49具有:主变速杆50,其与操纵座席8分体地构成,并且使拖拉机1的行驶速度增减;以及刻度盘式的作业部位置刻度盘51(升降刻度盘),其以手动的方式对所谓旋耕机的对地作业机的高度位置进行变更调节。另外,扶手49构成为:以后端下部作为支点而能够进行多级升降转动。
在左侧柱42,从前侧依次配置有:节气门杆52,其对发动机5的旋转速度进行设定保持;PTO离合器开关53,其对从PTO轴25朝向旋耕机等作业机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操作;以及多个液压操作杆54(SCV杆),它们用于对在变速箱体17的上表面侧配置的液压外部取出阀430(参照图14)进行切换操作。在此,液压外部取出阀430用于相对于后安装于拖拉机1的所谓前装载机的其他作业机的液压机器对工作油进行供给控制。在实施方式中,对应于液压外部取出阀的数量(4个)而配置有4个液压操作杆54。
并且,如图9~图12等所示,具备:对驾驶室7的前侧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前部支承台96;以及对驾驶室7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后部支承台97。利用螺栓将前部支承台96紧固连结于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机外侧面中的前后中间部,并借助防振橡胶体98而将驾驶室7的前侧底部能够防振地支承于前部支承台96的上表面侧,并且,利用螺栓将后部支承台97紧固连结于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地延伸设置的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的上表面中的左右宽度中间部,并借助防振橡胶体99而将驾驶室7的后侧底部能够防振地支承于后部支承台97的上表面侧。另外,如图4以及图5等所示,将后部支承台97配置于后车轴箱体19的上表面侧,将阻振托架101配置于后车轴箱体19的下表面侧,并利用螺栓将后部支承台97和阻振托架101紧固连结,并且,将附带有能够伸缩调节的螺旋扣的阻振杆体103的两端部连结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下连杆23的中间部和阻振托架101,由此防止下连杆23的左右方向上的摇晃振动。
接下来,参照图4~图8等对发动机盖6下方的柴油发动机5和发动机室构造进行说明。构成为:柴油发动机5在内置有发动机输出轴和活塞的气缸体上搭载有气缸盖(cylinder head),在柴油发动机5(气缸盖)右侧面配置有:进气岐管203,其经由涡轮增压器211而与空气过滤器221连接;以及EGR装置210,其使来自废气歧管204的废气的一部分再循环,排出到废气歧管204的废气的一部分回流至进气岐管203而使得高负荷运转时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来自柴油发动机5的NOx(氮氧化物)的排出量降低。另一方面,在柴油发动机5(气缸盖)左侧面配置有与尾管229连接的废气歧管204、以及涡轮增压器211。即,在发动机5,将进气岐管203和废气歧管204分配配置于沿着发动机输出轴的左右侧面。将冷却风扇206配置于柴油发动机5(气缸体)前表面侧。
除此之外,如图4~图8等所示,柴油发动机5具备在柴油发动机5的上表面侧(废气歧管204上方)配置的连续再生式的废气净化装置224(DPF),在废气净化装置224的排气侧连接有尾管229。构成为:利用废气净化装置224将从发动机5经由尾管229而向发动机外部排出的废气中的微粒状物质(PM)除去,并且,使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减少。
并且,如图1~图3等所示,发动机盖6在前部下侧具有前格栅231,并将发动机室200的上表面侧和前表面侧覆盖。在发动机盖6的左右下侧配置有由多孔板形成的侧部发动机罩232而将发动机室200左右侧方覆盖。即,利用发动机盖6以及发动机罩232而将柴油发动机5的前方、上方以及左右覆盖。
另外,如图4~图8所示,将背面侧安装有风扇护罩234的散热器235以位于发动机5的前表面侧位置的方式竖立设置于发动机框架14上。风扇护罩234将冷却风扇206的外周侧包围,并使得散热器235与冷却风扇206连通。将空气过滤器221配置于散热器235前表面的上方位置。此外,除了上述的中间冷却器之外,在散热器235前表面侧还设置有机油冷却器、燃料冷却器等。
另一方面,如图9~图12等所示,左右一对机体框架15由支承用梁框架236连结。支承用梁框架236借助螺栓而分别与左右的机体框架15紧固连结,并架设于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前端部(发动机5后表面侧),借助具有防振橡胶的发动机脚体而将柴油发动机5的后部连结于支承用梁框架236上表面。此外,如图1、图2、图4、图5、图11以及图12所示,借助具有防振橡胶的左右的前部发动机脚体238,将柴油发动机5前部的左右侧面连结于左右一对发动机框架14的中途部。即,能够防振地将柴油发动机5前侧支承于发动机框架14,并且,借助支承用梁框架236而能够防振地将柴油发动机5的后部支承于左右一对机体框架15的前端侧。
接下来,参照图4~图12对变速箱体17、液压式升降机构22以及3点连杆机构111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所述变速箱体17具备:前部变速箱体112,其具有主变速输入轴28等;后部变速箱体113,其具有后车轴箱体19等;以及中间箱体114,其使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前侧连结于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后侧。借助左右的上下机体连结轴体115、116而将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后端部连结于中间箱体114的左右侧面。即,构成为:利用2个上机体连结轴体115和2个下机体连结轴体116,使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后端部连结于中间箱体114的左右两侧面,将机体框架15和变速箱体17连接设置成一体,由此构成行驶机体2的后部,并且,将前部变速箱体112或动力传递轴29等配置于左右的机体框架15之间,由此对前部变速箱体112等进行保护。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于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左右两侧。在实施方式中,将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变速箱体113设为铸铁制的,另一方面,将前部变速箱体112设为通过铝合金压铸而制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分割为前部变速箱体112、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变速箱体113这三者而构成变速箱体17,因此,可以在将轴、齿轮等零部件预先组装于各箱体112~114之后,对前部变速箱体112、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变速箱体113这三者进行组装。因此,能够准确且高效地进行变速箱体17的组装。
另外,由于将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安装于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左右两侧,并且,将把前部变速箱体112和后部变速箱体113连接起来的中间箱体114连结于:构成行驶机体2的左右的机体框架15,因此,例如,能够保持将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变速箱体113安装于机体框架15的状态不变地仅将前部变速箱体112拆下,由此能够执行轴、齿轮的更换之类的作业。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将变速箱体17整体从拖拉机1拆下(拆卸)的频率,从而能够实现维护保养时、修理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并且,由于将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变速箱体113设为铸铁制的,另一方面,将前部变速箱体112设为通过铝合金压铸而制成,因此,作为构成行驶机体2的强度构件,能够使连结于机体框架15的中间箱体114、以及供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连结的后部变速箱体113高刚性地构成。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并非强度构件的前部变速箱体112实现轻量化。因此,能够充分确保行驶机体2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作为变速箱体17整体的轻量化。
另外,如图4~图12所示,液压式升降机构22具有:左右的液压提升缸117,其通过对作业部位置刻度盘51等的操作而进行动作控制;左右的提升臂120,其借助提升支点轴119而将基端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能够开闭的上表面盖体118,该上表面盖体118设置于变速箱体17中的后部变速箱体113上表面侧;以及左右的提升杆121,其使左右的提升臂120连结于左右的下连杆23。构成为:利用液压控制用的水平缸122而形成右侧的提升杆121的一部分,利用水平缸122能够对右侧的提升杆121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
此外,如图7、图8以及图10等所示,将上连杆铰链123固定安装于上表面盖体118的背面侧,借助铰链销而将上连杆24连结于上连杆铰链123。构成为:在将对地作业机支承于上连杆24和左右的下连杆23的状态下,使水平缸122的活塞伸缩,在对右侧的提升杆121的长度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所述对地作业机的左右倾斜角度发生变化。
接下来,参照图13、以及图15~图20等对变速箱体17的内部构造以及拖拉机1的动力传递系统进行说明。变速箱体17具备:前部变速箱体112,其具有主变速输入轴28等;后部变速箱体113,其具有后车轴箱体19等;以及中间箱体114,其将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前侧连结于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后侧。变速箱体17整体形成为中空箱形。
在变速箱体17的前表面亦即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前表面配置有前盖部件491。利用多个螺栓将前盖部件49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结于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前表面。在变速箱体17的后表面亦即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后表面配置有后盖部件492。利用多个螺栓将后盖部件49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结于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后表面。在中间箱体114内的前表面侧,一体地形成有将前部变速箱体112与中间箱体114之间隔开的中间隔开壁493。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前后中途部,一体地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将后部变速箱体113内隔开的后部隔开壁494。
因此,变速箱体17内部由中间以及后部隔开壁493、494划分为前室495、后室496以及中间室497这三个室。变速箱体17内部中的前盖部件491与中间隔开壁493之间的空间(前部变速箱体112内部)成为前室495。后盖部件492与后部隔开壁494之间(后部变速箱体113后侧的内部)成为后室496。中间隔开壁493与后部隔开壁494之间的空间(中间箱体114和后部变速箱体113前侧的内部)成为中间室497。此外,前室495、中间室497以及后室496通过切除各隔开壁493、494的一部分而连通,以使得各室495~497内的工作油(润滑油)能够相互移动。
在变速箱体17的前室495内(前部变速箱体112内)配置有:液压无级变速器500;机械式的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和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它们对经由后述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之后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以及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其对前后车轮3、4的二驱和四驱进行切换。在变速箱体17的中间室497内(中间箱体114和后部变速箱体113前侧的内部)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该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将来自液压无级变速器500的旋转动力朝正转或反转方向切换。在变速箱体17的后室496内(后部变速箱体113后侧的内部)配置有:PTO变速机构505,其对来自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适当地进行变速并向PTO轴25传递;以及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其将经由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或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之后的旋转动力向左右的后车轮4传递。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以及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相当于对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的变速输出进行多级变速的行驶变速齿轮机构。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右外表面前部安装有泵壳体480,该泵壳体480对利用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进行驱动的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2进行收纳。
如图4~图6所示,在从发动机5的后侧面朝向后方突出设置的发动机5的输出轴直接连结有飞轮26。借助在两端具有万向接头的动力传递轴29,将从变速箱体17前表面(前盖部件491)侧朝向前方突出的主变速输入轴28连结于从飞轮26朝向后方突出的主动轴27。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经由主动轴27以及动力传递轴29而向变速箱体17(前部变速箱体112)的主变速输入轴28传递,并在由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和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或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适当地进行变速之后,向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传递,由此对左右的后车轮4进行驱动。经由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或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之后的变速动力从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经由前车轮输出轴30、前车轮驱动轴31以及前车轮传递轴508而向前车轴箱体13内的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7传递,由此对左右的前车轮3进行驱动。
从前盖部件491朝向前方突出的主变速输入轴28,从前部变速箱体112至中间箱体114(从前室495至中间室497)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主变速输入轴28的前后中途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主变速输入轴28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辅助板498,该中间辅助板498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结于后部隔开壁494的前表面侧(中间室497侧)。中间辅助板498和后部隔开壁494配置成:在498和494这两者之间空出有前后方向上的间隙。从前部变速箱体112至中间箱体114(从前室495至中间室497)地将被从主变速输入轴28传递来动力的输入传递轴511配置成与主变速输入轴28平行状。借助输入传递轴511而将液压无级变速器500配置于前部变速箱体112内(前室495内)。液压无级变速器500的前部侧安装于前盖部件491的内表面侧,该前盖部件49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前表面开口部封堵。输入传递轴511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辅助板498和后部隔开壁494。
处于前室495内的液压无级变速器500是将主变速输出轴512以同心状配置于输入传递轴511的一列串联式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输入传递轴511中的中间室497内的部位,外嵌有圆筒形的主变速输出轴512。主变速输出轴512的前端侧将中间隔开壁493贯通、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主变速输出轴512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辅助板498。因此,输入传递轴511的作为输入侧的后端侧比主变速输出轴512的后端朝后方突出。在主变速输入轴28的后端侧(中间辅助板498与后部隔开壁494之间)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有主变速输入齿轮513。在输入传递轴511的后端侧(中间辅助板498与后部隔开壁494之间)固定安装有:始终与主变速输入齿轮513啮合的输入传递齿轮514。因此,主变速输入轴28的旋转动力经由主变速输入齿轮513、输入传递齿轮514以及输入传递轴511而向液压无级变速器500传递。在主变速输出轴512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有行驶输出用的主变速高速齿轮516、主变速反转齿轮517以及主变速低速齿轮515。
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具备:可变容量式的液压泵部521;以及恒定容量式的液压马达部522,其利用从上述液压泵部521排出的高压的工作油而进行动作。在液压泵部521设置有泵斜板523,该泵斜板523以能够相对于输入传递轴511的轴线而对倾斜角进行变更的方式调节工作油供给量。在泵斜板523联动连结有主变速液压缸524,该主变速液压缸524对泵斜板523相对于输入传递轴511的轴线的倾斜角进行变更调节。在实施方式中,将主变速液压缸524组装于液压无级变速器500而作为一个部件实现单元化。通过主变速液压缸524的驱动,对泵斜板523的倾斜角进行变更,由此对从液压泵部521向液压马达部522供给的工作油量进行变更调节并进行液压无级变速器500的主变速动作。
即,若与主变速杆50的操作量成正比地驱动主变速液压缸524,则与之相伴地可以变更泵斜板523相对于输入传递轴511轴线的倾斜角。实施方式的泵斜板523可以夹着斜度大致为零(包含零在内的前后)的中立角度而在一方(正)的最大倾斜角度与另一方(负)的最大倾斜角度之间的范围进行角度调节,并且设定为当行驶机体2的车速最低时向任一方倾斜的角度(在该情况下,为负且是最大值附近的倾斜角度)。
当泵斜板523的倾斜角大致为零(中立角度)时,在液压泵部521,液压马达部522未被驱动,主变速输出轴512以与输入传递轴511大致相同的旋转速度而旋转。当使泵斜板523相对于输入传递轴511的轴线而朝一个方向(正的倾斜角)侧倾斜时,液压泵部521使液压马达部522进行加速动作,主变速输出轴512以比输入传递轴511快的旋转速度而旋转。因此,对输入传递轴511的旋转速度加上液压马达部522的旋转速度后的旋转速度向主变速输出轴512传递。其结果,在比输入传递轴511的旋转速度大的旋转速度的范围内,来自主变速输出轴512的变速动力(车速)与泵斜板523的倾斜角(正的倾斜角)成正比地改变。当泵斜板523的倾斜角度为正、且处于最大值附近时,行驶机体2达到最高车速。
当使泵斜板523相对于输入传递轴511的轴线而朝其他方向(负的倾斜角)侧倾斜时,液压泵部521使液压马达部522进行减速(反转)动作,主变速输出轴512以比输入传递轴511低的旋转速度而旋转。因此,从输入传递轴511的旋转速度减去液压马达部522的旋转速度所得的旋转速度向主变速输出轴512传递。其结果,在比输入传递轴511的旋转速度低的旋转速度的范围内,来自主变速输出轴512的变速动力与泵斜板523的倾斜角(负的倾斜角)成正比地改变。当泵斜板523的倾斜角度为负、且处于最大值附近时,行驶机体2达到最低车速。
此外,使泵驱动齿轮484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对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这两者进行驱动的泵驱动轴483。泵驱动齿轮484借助直齿轮(spur gear)机构485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将主变速输入轴28的主变速输入齿轮513连结。另外,在中间辅助板498与后部隔开壁494之间配置有润滑油泵518,该润滑油泵518将润滑用的工作油向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等供给。固定安装于润滑油泵518的泵轴519的泵齿轮520始终与输入传递轴511的输入传递齿轮514啮合。因此,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和润滑油泵518利用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而进行驱动。
接下来,对借助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而执行的前进和后退的切换构造进行说明。在主变速输入轴28中的中间室497内的部位(主变速输入轴28的后部侧)配置有:作为前进高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机构526;以及作为前进低速齿轮机构的低速齿轮对525。行星齿轮机构526具备:太阳齿轮531,其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主变速输入轴28的输入侧传动齿轮529一体地旋转;行星架532,其将多个行星齿轮533轴支承为能够在相同半径上旋转;以及环形齿轮534,其在内周面具有内齿。太阳齿轮531以及环形齿轮53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主变速输入轴28。行星架532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主变速输入轴28。太阳齿轮531从半径内侧与行星架532的各行星齿轮533啮合。另外,环形齿轮534的内齿从半径外侧与各行星齿轮533啮合。与环形齿轮534一体地旋转的输出侧传动齿轮530也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主变速输入轴28。构成低速齿轮对525的输入侧低速齿轮527和输出侧低速齿轮528形成为一体构造,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主变速输入轴28中的、行星齿轮机构526与主变速输入齿轮513之间。
在变速箱体17的中间室497内(中间箱体114和后部变速箱体113前侧的内部)配置有:与主变速输入轴28、输入传递轴511以及主变速输出轴512平行状地延伸的行驶中继轴535、以及行驶传动轴536。行驶中继轴535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行驶中继轴535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辅助板498。行驶传动轴536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行驶传动轴536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辅助板498。
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设置于行驶中继轴535。即,在行驶中继轴535外嵌有:利用湿式多板型的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进行连结的前进高速齿轮540;利用湿式多板型的后退液压离合器541进行连结的后退齿轮542;以及利用湿式多板型的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进行连结的前进低速齿轮538。在行驶中继轴535中的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与后退齿轮542之间,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有行驶中继齿轮543。在行驶传动轴536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有始终与行驶中继齿轮543啮合的行驶传动齿轮544。主变速输出轴512的主变速低速齿轮515始终与处于主变速输入轴28侧的低速齿轮对525的输入侧低速齿轮527啮合,输出侧低速齿轮528始终与前进低速齿轮538啮合。主变速输出轴512的主变速高速齿轮516始终与处于主变速输入轴28侧的行星齿轮机构526的输入侧传动齿轮529啮合,输出侧传动齿轮530始终与前进高速齿轮540啮合。主变速输出轴512的主变速反转齿轮517始终与后退齿轮542啮合。
若朝前进侧对前进后退切换杆36进行操作,则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或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变为动力连接状态,前进低速齿轮538或前进高速齿轮540与行驶中继轴53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其结果,前进低速或前进高速的旋转动力从主变速输出轴512经由低速齿轮对525或行星齿轮机构526而向行驶中继轴535传递,并且动力又从行驶中继轴535向行驶传动轴536传递。若朝后退侧对前进后退切换杆36进行操作,则后退液压离合器541变为动力连接状态,后退齿轮542与行驶中继轴53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其结果,后退的旋转动力从主变速输出轴512经由低速齿轮对525或行星齿轮机构526而向行驶中继轴535传递,并且动力又从行驶中继轴535向行驶传动轴536传递。
此外,至于通过前进后退切换杆36的前进侧操作而使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以及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的哪一方变为动力连接状态,是根据主变速杆50的操作量而决定的。另外,当前进后退切换杆36处于中立位置时,所有的液压离合器537、539、541均变为动力断开状态,从而来自主变速输出轴512的行驶驱动力大致为零(主离合器断开的状态)。
接下来,对借助作为行驶变速齿轮机构的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以及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而执行的超低速、低速以及高速的切换构造进行说明。在变速箱体的前室495内(前部变速箱体112内)配置有:对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之后的旋转动力进行变速的机械式的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以及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在该情况下,将与行驶传动轴536同轴状地延伸的行驶副轴545配置于前室495内(前部变速箱体112内)。另外,从前部变速箱体112至后部变速箱体113(从前室495经由中间室497至后室496)地配置有:与行驶副轴545平行状地延伸的副变速轴546。行驶副轴545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前盖部件491。行驶副轴545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副变速轴546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前盖部件491。副变速轴546的前后中途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副变速轴546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辅助板498以及后部隔开壁494。
在行驶副轴545的后部侧设置有传递齿轮547以及慢行齿轮548。传递齿轮54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行驶副轴545,并且在与行驶传动轴536连结为一体旋转的状态下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中间隔开壁493。慢行齿轮548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行驶副轴545。使慢行切换机构549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花键嵌合于行驶副轴545中的传递齿轮547与慢行齿轮548之间。通过对超低速杆44进行接入断开操作,慢行切换机构549进行滑动移动,传递齿轮547以及慢行齿轮548单一选择地与行驶副轴545连结。在副变速轴546中的前室495(前部变速箱体112)内的部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有减速齿轮对550。构成减速齿轮对550的输入侧减速齿轮551和输出侧减速齿轮552形成为一体构造,行驶副轴545的传递齿轮547始终与副变速轴546的输入侧减速齿轮551啮合,慢行齿轮548始终与输出侧减速齿轮552啮合。
在行驶副轴545的前部侧设置有低速中继齿轮553和高速中继齿轮554。低速中继齿轮553固定安装于行驶副轴545。高速中继齿轮554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行驶副轴545。在副变速轴546中的比减速齿轮对550靠前部侧的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有:低速齿轮555,其与低速中继齿轮553啮合;以及高速齿轮556,其与高速中继齿轮554啮合。在副变速轴546中的低速齿轮555与高速齿轮556之间,使副变速切换机构557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进行花键嵌合。通过对副变速杆45进行操作,副变速切换机构557进行滑动移动,低速齿轮555以及高速齿轮556单一选择地与副变速轴546连结。
在实施方式中,若对超低速杆44进行接入操作、且向低速侧对副变速杆45进行操作,则慢行齿轮548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行驶副轴545连结,并且,低速齿轮55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副变速轴546连结,超低速的行驶驱动力从行驶传动轴536经由行驶副轴545以及副变速轴546而朝向前车轮3、后车轮4输出。此外,超低速杆44和副变速杆45构成为:借助牵制机构(省略图示)而进行联动连结,在对超低速杆44进行接入操作的状态下无法向高速侧对副变速杆45进行操作。
若对超低速杆44进行断开操作、且向低速侧对副变速杆45进行操作,则传递齿轮547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行驶副轴545连结,并且,低速齿轮55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副变速轴546连结,低速的行驶驱动力从行驶传动轴536经由行驶副轴545以及副变速轴546而朝向前车轮3、后车轮4输出。若对超低速杆44进行断开操作、且向高速侧对副变速杆45进行操作,则传递齿轮547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行驶副轴545连结,并且,高速齿轮556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副变速轴546连结,高速的行驶驱动力从行驶传动轴536经由行驶副轴545以及副变速轴546而朝向前车轮3、后车轮4输出。
副变速轴546的后端侧将后部隔开壁494贯通、且延伸至后室496内部。在副变速轴546的后端部设置有小齿轮558。另外,在后室496内(后部变速箱体113后侧的内部)配置有:将行驶驱动力向左右的后车轮4传递的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在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具备:环形齿轮559,其与副变速轴546的小齿轮558啮合;差动齿轮箱体560,其设置于环形齿轮559;以及一对差动输出轴561,它们沿左右方向延伸。差动输出轴561借助末端传动齿轮562等而与后车轴20连结。将后车轮4安装于后车轴20的前端侧。
在左右的差动输出轴561分别配置有制动机构563。制动机构563通过对制动踏板35的操作和自动控制这2个系统而对左右的后车轮4施加制动。即,各制动机构563构成为:通过对制动踏板35的踩入操作而对所对应的差动输出轴561乃至后车轮4施加制动。构成为:若操纵方向盘9的转向操纵角达到规定角度以上,则通过自动制动电磁阀631(参照图24)针对转弯内侧的后车轮4的切换动作而使制动缸630(参照图24)进行动作,针对转弯内侧的后车轮4的制动机构563自动地进行制动动作(所谓的自动制动)。因此,拖拉机1能够简单地执行调头(在田间未耕种地方的方向变换)等小角度转弯行驶。
此外,在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设置有使本身的差动停止(始终以等速对左右的差动输出轴561进行驱动)的差速器锁止机构585。当通过对差速器锁止踏板47的踩入操作而使构成差速器锁止机构585的差速机锁销与差动齿轮箱体560的差动齿轮卡合时,差动齿轮固定于差动齿轮箱体560,差动齿轮的差动功能停止,左右的差动输出轴561以等速进行驱动。
接下来,对借助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而执行的前后车轮3、4的二驱和四驱的切换构造进行说明。在变速箱体的前室495(前部变速箱体112)内配置有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在该情况下,在前室495内(前部变速箱体112内)配置有:与行驶副轴545、副变速轴546平行状地延伸的前车轮输入轴568以及前车轮输出轴30。使从动齿轮570始终与主动齿轮569啮合,其中,从动齿轮570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前车轮输入轴568,主动齿轮569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副变速轴546的前端侧。使倍速中继齿轮571和四驱中继齿轮572隔着从动齿轮570而被分配于前后两侧、且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前车轮输入轴568。
将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设置于前车轮输出轴30。即,在前车轮输出轴30外嵌有:利用湿式多板型的倍速液压离合器573进行连结的倍速齿轮574;以及利用湿式多板型的四驱液压离合器575进行连结的四驱齿轮576。前车轮输入轴568的倍速中继齿轮571始终与前车轮输出轴30的倍速齿轮574啮合,四驱中继齿轮572与四驱齿轮576啮合。
若向四驱侧对驱动切换开关或驱动切换杆(省略图示)进行操作,则四驱液压离合器575变为动力连接状态,前车轮输出轴30和四驱齿轮576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而且,旋转动力从副变速轴546经由前车轮输入轴568以及四驱齿轮576而向前车轮输出轴30传递,其结果,拖拉机1变为前车轮3与后车轮4一起进行驱动的四轮驱动状态。另外,若对操纵方向盘9进行调头操作等而使得转向操纵角达到规定角度以上,则倍速液压离合器573变为动力连接状态,前车轮输出轴30和倍速齿轮574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而且,旋转动力从副变速轴546经由前车轮输入轴568以及倍速齿轮574而向前车轮输出轴30传递,其结果,与基于经由四驱齿轮576的旋转动力的前车轮3的旋转速度相比,前车轮3大约以二倍的高速进行驱动。
利用将动力向前车轮3传递的前车轮驱动轴31,将从前车轴箱体13朝向后方突出的前车轮传递轴508、与从所述变速箱体17(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下部朝向前方突出的前车轮输出轴30连结起来。在前车轴箱体13内配置有将行驶驱动力向左右的前车轮3传递的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7。在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7具备:环形齿轮578,其与在前车轮传递轴508前端侧设置的小齿轮577啮合;差动齿轮箱体579,其设置于环形齿轮578;以及一对差动输出轴580,它们沿左右方向延伸。差动输出轴580借助末端传动齿轮581等而与前车轴16连结。将前车轮3安装于前车轴16的前端侧。此外,在前车轴箱体13的外侧面设置有动力转向用的转向操纵液压缸622(参照图14),该转向操纵液压缸622通过操纵方向盘9的转向操纵操作而使前车轮3的行驶方向向左右变更。
接下来,对借助PTO变速机构505而执行的PTO轴25的驱动速度的切换构造(正转三级以及反转一级)进行说明。在变速箱体17的后室496内(后部变速箱体113后侧的内部)配置有将来自发动机5的动力向PTO轴25传递的PTO变速机构505。在该情况下,借助动力传递接合断开用的PTO液压离合器590,将与主变速输入轴28同轴状地延伸的PTO输入轴591连结于主变速输入轴28的后端侧。PTO输入轴591配置于后室496内。在该情况下,PTO输入轴591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后部隔开壁494。如图20所示,在后室496内一体地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对后室496进行划分的上下的支承壁部613、614。PTO输入轴591的前后中途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后室496内的上支承壁部613。PTO输入轴591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后盖部件492的内表面侧。
在后室496内配置有:与PTO输入轴591平行状地延伸的PTO变速轴592、PTO副轴593以及PTO轴25。PTO变速轴592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上支承壁部613,PTO变速轴592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后盖部件492的内表面侧。PTO副轴593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下支承壁部614,PTO副轴593的后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后盖部件492的内表面侧。PTO轴25从后盖部件492朝向后方突出。PTO轴25的前端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下支承壁部614。
若对PTO离合器开关53进行动力连接操作,则PTO液压离合器590变为动力连接状态,主变速输入轴28和PTO输入轴591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其结果,旋转动力从主变速输入轴28朝向PTO输入轴591传递。
在PTO输入轴591从前侧依次设置有中速输入齿轮597、低速输入齿轮595、高速输入齿轮596以及反转切换齿轮598。中速输入齿轮597、低速输入齿轮595以及高速输入齿轮596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PTO输入轴591。反转切换齿轮598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花键嵌合于PTO输入轴591。
另一方面,在PTO变速轴59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有:PTO中速齿轮601,其与中速输入齿轮597啮合;PTO低速齿轮599,其与低速输入齿轮595啮合;以及PTO高速齿轮600,其与高速输入齿轮596啮合。使前后一对PTO变速切换机构602、603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花键嵌合于PTO变速轴592。第一PTO变速切换机构602配置于PTO中速齿轮601与PTO低速齿轮599之间。第二PTO变速切换机构603配置于比PTO高速齿轮600靠后端侧的位置。前后一对PTO变速切换机构602、603构成为:随着对PTO变速杆46的操作而联动地沿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移动。将PTO传动齿轮604固定安装于PTO变速轴592中的PTO低速齿轮599与PTO高速齿轮600之间。
在PTO副轴593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有:PTO副齿轮605,其与PTO传动齿轮604啮合;PTO中继齿轮606,其与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PTO轴25的PTO输出齿轮608啮合;以及PTO反转齿轮607。构成为:在对PTO变速杆46进行中立操作的状态下对反转PTO杆48进行反转接入操作,由此,反转切换齿轮598进行滑动移动,反转切换齿轮598与PTO副轴593的PTO反转齿轮607啮合。
若对PTO变速杆46进行变速操作,则前后一对PTO变速切换机构602、603沿PTO变速轴592进行滑动移动,PTO低速齿轮595、PTO中速齿轮597以及PTO高速齿轮596单一选择地与PTO变速轴592连结。其结果,低速~高速的各PTO变速输出从PTO变速轴592经由PTO传动齿轮604以及PTO副齿轮605而向PTO副轴593传递,进而,经由PTO中继齿轮607以及PTO输出齿轮608而向PTO轴25传递。此外,PTO变速杆46和反转PTO杆48构成为:借助牵制机构(省略图示)而联动连结,在对PTO变速杆46进行中立以外的变速操作的状态下,无法对PTO杆48进行反转接入操作。
若对反转PTO杆48进行反转接入操作,则反转切换齿轮598与PTO反转齿轮607啮合,PTO输入轴591的旋转动力经由反转切换齿轮598以及PTO反转齿轮607而向PTO副轴593传递。而且,反转的PTO变速输出从PTO副轴593经由PTO中继齿轮607以及PTO输出齿轮608而向PTO轴25传递。
根据上述说明明确可知,实施方式的PTO变速机构505位于后室496中的比上下支承壁部613、614靠后侧的位置。将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配置于后室496中的比上下支承壁部613、614靠前侧的位置。这样,在实施方式中,在变速箱体17的后室496内,选出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506和PTO变速机构505(PTO传动系统)而简单且紧凑地对它们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变速箱体17的组装作业性以及维护保养性的提高。
另外,根据PTO轴25等的各轴25、591、592、593的轴支承构造也明确可知,构成为:通过对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变速箱体17的后表面开口部封堵的后盖部件492进行拆装,能够使PTO变速机构505出入于后室496中的比上下支承壁部613、614靠后侧的位置。而且,在将PTO变速机构505装配于后室496中的比上下支承壁部613、614靠后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利用上下支承壁部613、614和后盖部件492,对PTO变速机构505进行支承。因此,若将后盖部件492从变速箱体17拆下,则能够使PTO变速机构505露出。因此,能够实现变速箱体17的组装作业性以及分解作业性、PTO变速机构505的维护保养性的进一步提高。
在实施方式中,利用上支承壁部613和后盖部件492,对PTO输入轴591以及PTO变速轴592进行轴支承,利用下支承壁部614和后盖部件492,对PTO副轴593以及PTO轴25进行轴支承。而且,将上述各轴25、591~593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使得它们在后视时位于矩形的顶点(参照图21),并构成为:使得PTO输出从上级的PTO输入轴591经由中级的PTO变速轴592以及PTO副轴593而向下级的PTO轴25传递。若以该方式构成,则能够使伴随着PTO输出的高输出化的各轴25、591~593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其结果,能够减弱振动朝向变速箱体17以及行驶机体2的传递。
此外,在后部变速箱体113内,从中间室497至后室496,配置有与副变速轴546平行状地延伸的前后较长的车速同步轴564。使车速同步输入齿轮565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车速同步轴564的前端侧。车速同步输入齿轮565始终与动力分流齿轮566啮合,该动力分流齿轮566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外嵌于副变速轴546中的中间室497内的部位。在车速同步轴564的后端部固定安装的车速同步中继齿轮609始终与车速同步输出齿轮610啮合,该车速同步输出齿轮61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外嵌于PTO轴25中的比PTO输出齿轮608靠前部侧的位置。在PTO轴25中的、车速同步输出齿轮610与PTO输出齿轮608之间,使车速同步切换机构611以无法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花键嵌合。通过对PTO车速同步杆(省略图示)进行接入操作,车速同步切换机构611进行滑动移动,车速同步输出齿轮610与PTO轴25连结。其结果,从副变速轴546经由车速同步轴564之后的车速同步输出向PTO轴25传递。
接下来,参照图14,对拖拉机1的液压回路620的构造进行说明。拖拉机1的液压回路620具备:利用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进行驱动的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2。在实施方式中,变速箱体17作为作业油箱而使用,变速箱体17内的工作油向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2供给。行驶用液压泵482借助动力转向用的控制阀机构621而与基于操纵方向盘9的动力转向用的转向操纵液压缸622连接,并且还与将液压无级变速器500的液压泵521和液压马达522连接起来的闭循环油路623连接。在发动机5的驱动中,来自行驶用液压泵482的工作油始终向闭循环油路623补充。
另外,行驶用液压泵482与如下部件连接:针对液压无级变速器500的主变速液压缸524的主变速液压切换阀624;针对倍速液压离合器573的倍速液压切换阀625;针对四驱液压离合器575的四驱液压切换阀626;针对PTO液压离合器590的PTO离合器电磁阀627以及利用该PTO离合器电磁阀627而进行动作的切换阀628。
并且,行驶用液压泵482与如下部件连接:作为切换阀的左右的自动制动电磁阀631,其使左右一对自动制动用的制动缸630分别进行动作;前进低速离合器电磁阀632,其使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进行动作;前进高速离合器电磁阀633,其使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进行动作;后退离合器电磁阀634,其使后退液压离合器541进行动作;以及主控制电磁阀635,其对朝向所述各离合器电磁阀632~634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
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与如下部件连接:多个液压外部取出阀430,它们在处于变速箱体17的上表面后部侧的液压式升降机构22的上表面层叠配置;左右轮距调节电磁阀646,其对朝向用于调节左右后车轮4之间的轮距(车轮间距离)的左右的轮距调节液压缸645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倾斜控制电磁阀647,其对朝向设置于右提升杆121的水平缸122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上升液压切换阀648和下降液压切换阀649,它们对朝向液压式升降机构22中的液压提升缸117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上升控制电磁阀650,其使上升液压切换阀648进行切换动作;以及下降控制电磁阀651,其使下降液压切换阀649进行动作。
若对左右的轮距调节电磁阀646进行切换驱动,则左右的轮距调节液压缸645进行伸缩动作而使得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伸缩动作。其结果,左右后车轮4之间的轮距变长或者变短。若对倾斜控制电磁阀647进行切换驱动,则水平缸122进行伸缩动作,右侧的下连杆23以处于前部侧的下连杆销为支点而进行上下动作。其结果,借助左右两个下连杆23而使对地作业机相对于行驶机体2在左右方向上倾斜移动,从而对地作业机的左右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若利用上升控制电磁阀650使上升液压切换阀648进行切换动作、或者利用下降控制电磁阀651使下降液压切换阀649进行切换动作,则液压提升缸117进行伸缩动作,提升臂120以及左右两个下连杆23一起进行上下动作。其结果,对地作业机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对地作业机的升降高度位置发生变化。
除了前述的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2以外,拖拉机1的液压回路620还具备利用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进行驱动的润滑油泵518。在润滑油泵518连接有:PTO离合器液压切换阀641,其将工作油(润滑油)向PTO液压离合器590的润滑部供给;前进低速离合器液压切换阀642,其将工作油(润滑油)向对液压无级变速器500进行轴支承的输入传递轴511的润滑部、和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的润滑部供给;前进高速离合器液压切换阀643,其将工作油(润滑油)向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的润滑部供给;以及后退离合器液压切换阀644,其将工作油(润滑油)向后退液压离合器541的润滑部供给。此外,在液压回路620具备溢流阀或流量调整阀、单向阀、机油冷却器、机油过滤器等。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13和图15~图20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行驶机体2;变速箱体17,其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以及后方行驶部4,其借助后车轴箱体19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两侧,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将经由所述变速箱体17的变速动力传递至所述左右的后方行驶部4的差动机构506,其中,在所述变速箱体17形成有前室495、中间室497以及后室496,在所述后室496内具备在前后方向上将所述后室496划分的支承壁部613、614,将所述差动机构506配置为比所述后室496中的所述支承壁部613、614靠前侧,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17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25的PTO变速机构505被配置在:比所述后室496中的所述支承壁部613、614靠后侧,因此,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所述后室496内,能够选出所述差动机构506和所述PTO变速机构505(PTO传动系统)而简单且紧凑对它们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变速箱体17的组装作业性以及维护保养性的提高。
另外,构成为:具备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所述变速箱体17的后表面开口部封堵的后盖部件492,通过对所述后盖部件492进行拆装,能够使得所述PTO变速机构505出入于在所述后室496中的比所述支承壁部613、614靠后侧的位置,在将所述PTO变速机构505装配于所述后室496中的比所述支承壁部613、614靠后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利用所述支承壁部613、614和所述后盖部件492,对所述PTO变速机构505进行支承,因此,若从所述变速箱体17将所述后盖部件492拆下,则能够使所述PTO变速机构505露出。因此,能够实现所述变速箱体17的组装作业性以及分解作业性、所述PTO变速机构505的维护保养性的进一步提高。
并且,以后视时位于矩形的顶点的方式,将构成所述PTO变速机构505的3个轴591~593以及PTO轴25轴支承于所述支承壁部613、614和所述后盖部件492,因此,能够使伴随着PTO输出的高输出化的所述各轴25、591~593的反作用力相互抵消。其结果,能够实现轴承相对于所述各轴25、591~593的构造的长寿命化,并且能够减弱向所述变速箱体17以及所述行驶机体2的振动的传递。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5,对变速箱体17的工作油汲取构造进行说明。在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部配置有:利用经由变速箱体17的动力进行驱动的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在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部中的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的下方,借助过滤器托架655而将对变速箱体17内部的工作油进行过滤的两个机油过滤器656设置为朝向外侧突出。
在图22~图2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泵壳体480配置于变速箱体17中的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右外表面前部。将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2收纳于泵壳体480内。借助过滤器托架655而将作业机用液压泵481和行驶用液压泵482的吸入侧与处于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右外表面前部中的泵壳体480的下方的两个机油过滤器656连接。两个机油过滤器65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过滤器托架655。在过滤器托架655安装有:在变速箱体17内部(后部变速箱体113内部)延伸的吸入喷嘴657。后部变速箱体113内的吸入喷嘴657经由过滤器托架655而与两个机油过滤器656连通。吸入喷嘴657位于后部变速箱体113中的中间辅助板498的前方下部。
如图20以及图24所示,变速箱体17内部的工作油面维持为车速同步轴564的正下方的程度。吸入喷嘴657位于始终比变速箱体17内部(后部变速箱体113内部)的工作油面靠下侧的位置,并延伸至变速箱体17内部(后部变速箱体113内部)的下部中央侧。在吸入喷嘴657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下方开口的吸入口658。
如图25所示,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和两个机油过滤器656位于:比从后部变速箱体113朝向左右外侧突出的后车轴箱体19(实施方式中为右后车轴箱体19)靠前方、且是处于行驶机体2上的操纵坐席8的下方(参照图25)。这样,将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和两个机油过滤器656配置为从由驾驶室7包围的操纵坐席8离开。
如图22、图24以及图25所示,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右外表面前部中的两个机油过滤器656的上方,将对直齿圆柱齿轮机构485进行收纳的齿轮箱体486设置为朝向左右外侧突出。将泵壳体480安装于齿轮箱体486的前表面侧。从泵壳体480内的作业机用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1、482突出的泵驱动轴483向齿轮箱体486内延伸。在齿轮箱体486内,固定安装于泵驱动轴483的泵驱动齿轮484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直齿圆柱齿轮机构485连结(参照图13)。
并且,如图9~图12所示,在变速箱体17中的位于泵壳体480等的相反侧的左右另一侧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左外表面侧),配置有作为行驶系统操作件的超低速杆44以及副变速杆45、作为作业系统操作件的PTO变速杆46。超低速杆44与处于变速箱体17的前室495内(前部变速箱体112内)的慢行变速齿轮机构502联动连结,副变速杆45与同样处于前室495内的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503联动连结。PTO变速杆46与处于变速箱体17的后室496内(后部变速箱体113后侧的内部)的PTO变速机构505联动连结。根据图3也可知,超低速杆44、副变速杆45以及PTO变速杆46向与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左外表面侧对应的操纵坐席8的左侧突出。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22~图25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行驶机体2;以及变速箱体17,其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将该动力传递至支承所述行驶机体2的行驶部3、4,其中,将利用经由所述变速箱体17的动力进行驱动的液压泵481、482安装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部。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的一侧部中的所述液压泵481、482的下方,借助过滤器托架655而将对所述变速箱体17内部的工作油进行过滤的两个机油过滤器656设置为朝向外侧突出,因此,即使不使机油过滤器单体变得大型化也能够实现大容量化,能够充分确保针对各种液压装置的工作油的供给量。所述液压泵481、482和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上下相邻,从而能够缩短将所述液压泵481、482与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液压配管的布设变得简单。
另外,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所述过滤器托架655,并从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部延伸的吸入喷嘴657,借助所述过滤器托架655而与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连通,因此,能够简单地执行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的安装、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的维护保养作业性。
并且,所述吸入喷嘴657位于始终比所述变速箱体17内的工作油的油面靠下侧的位置,并延伸至所述变速箱体17内的下部中央侧,并且,使得所述吸入喷嘴657的吸入口658朝向下方开口,因此能够不夹杂空气而可靠地汲取所述变速箱体17内的工作油。
而且,所述液压泵481、482以及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位于:比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侧部设置的后车轴箱体19靠前方、且是处于所述行驶机体2上的操纵坐席8的下方,因此,能够将所述液压泵481、482以及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配置于:容易确保所述后车轴箱体19的前方、即后方行驶部4的左右内侧之类的作业空间的部位,所述液压泵481、482等的动作噪声(噪声)难以传播到操作者,从而能够有助于所述操纵坐席8周围的肃静性的提高。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22~图25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行驶机体2;以及变速箱体17,其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将该动力传递至支承所述行驶机体2的行驶部3、4,其中,具备:针对液压装置的液压泵481、482;以及齿轮机构485,其将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液压泵481、482。借助对所述齿轮机构485进行收纳的齿轮箱体486,将所述液压泵481、482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配置在:比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部中的后车轴箱体19靠前方、且是处于所述行驶机体2上的操纵坐席8的下方,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容易确保所述后车轴箱体19的前方、即后方行驶部4的左右内侧之类的作业空间的部位而对所述液压泵481、482进行配置,从而有助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紧凑化。另外,根据所述操纵坐席8的下方之类的位置关系,所述液压泵481、482等的动作噪声(噪声)难以传播到操作者,因此还能够有助于所述操纵坐席8周围的肃静性的提高。
另外,由于将以手动方式操作的行驶系统操作件44、45以及作业系统操作件46配置于:与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另一侧部对应的所述操纵坐席8的左右另一侧部,因此,所述液压泵481、482、所述两个机油过滤器656之类的液压系统集中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另一方面,使得所述行驶系操作件44、45、所述作业系统操作件46之类的操作系统集中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另一侧。因此,能够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统一执行所述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并能够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另一侧统一执行所述操作系统的维护保养。因此,能够实现所述变速箱体17的组装作业性以及维护保养性的提高。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6、图17以及图26~图28,说明针对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的各种阀632~635的配置构造。如前所述,将发动机5搭载于构成框架体的左右一对发动机框架14以及机体框架15,利用共计四个机体连结轴体115、116以夹持状态将变速箱体17(中间箱体114)连结于左右两机体框架15的后部。借助动力传递轴29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将发动机5和变速箱体17连结。
如图16、图17以及图26~图28所示,变速箱体17具备:作为对朝向行驶部3、4的正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前进液压离合器的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以及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前进低速离合器电磁阀632(前进阀),其使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537进行动作;前进高速离合器电磁阀633(前进阀),其使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539进行动作;后退液压离合器541,其对朝向行驶部3、4的反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后退离合器电磁阀634(后退阀),其使后退液压离合器541进行动作;以及主控制电磁阀635(主阀),其对朝向所述各离合器电磁阀632~634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
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结于变速箱体17的前表面、即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前表面的前盖部件491,形成:将作为液压源的行驶用液压泵482与各液压离合器537、539、541连结起来的液压回路620的一部分。在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侧配置有:各离合器电磁阀632、633、634以及主控制电磁阀635。
在实施方式中,将各离合器电磁阀632、633、634以及主控制电磁阀635组装于油路模块(block)660而实现单元。而且,将附带有各离合器电磁阀632、633、634以及主控制电磁阀635的油路模块66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结于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侧。如主视图26所示,在油路模块660的前表面,使前进低速离合器电磁阀632位于左上侧,使前进高速离合器电磁阀633位于右上侧,使主控制电磁阀635位于左下侧,使后退离合器电磁阀634位于右下侧。
根据图16以及图17可知,使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位于变速箱体17内的前部侧(在实施方式中为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变速箱体113前侧的内部(中间箱体114内))。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14、图16、图17和图26~图28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由行驶部3、4支承的行驶机体2;以及变速箱体17,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将所述液压无级变速器500的输出朝正转或反转方向切换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其中,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5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2的框架体14、15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17连结于所述框架体14、15的后部,借助动力传递轴29而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将所述发动机5和所述变速箱体17连结,具备: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3、4的正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前进液压离合器537、539的前进阀632、633;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3、4的反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后退液压离合器541的后退阀634;以及主阀635,其对朝向所述前进阀632、633以及所述后退阀634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所述变速箱体17的前表面开口部封堵的前盖部件491,形成:将液压源482与所述各液压离合器537、539、541连结起来的液压回路620的一部分,并将所述前进阀632、633、所述后退阀634以及所述主阀635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侧,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所述发动机5与所述变速箱体17之间的死区空间而对所述前进阀632、633、所述后退阀634以及所述主阀635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另外,将所述前进阀632、633、所述后退阀634以及所述主阀635组装于油路模块660而实现单元化,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所述油路模块660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侧,因此,能够实现与作业车辆的行驶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紧凑化。在作业车辆的制造生产线上,能够减少与行驶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组装工时。能够针对每个所述油路模块660而在所述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侧,对所述前进阀632、633、所述后退阀634以及所述主阀635进行安装、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各阀632~635的维护保养性。
并且,由于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501的所述前进液压离合器537、539以及所述后退液压离合器541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17内的前部侧,因此,能够使所述阀632~635的阀组和所述液压离合器537、539、541的液压离合器组在前后方向上接近。因此,能够缩短将所述阀632~635的阀组与所述液压离合器537、539、541的液压离合器组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从而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5、图17以及图26~图28,说明针对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的各种阀625、626的配置构造。如图15、图17以及图26~图28所示,变速箱体17具备:针对构成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的倍速液压离合器573的倍速液压切换阀625(倍速阀);以及针对同样构成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的四驱液压离合器575的四驱液压切换阀626(四驱阀)。如图15以及图17所示,使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位于变速箱体的前室495(前部变速箱体112)内。即,将倍速液压离合器573以及四驱液压离合器575收纳于前部变速箱体112内。
在变速箱体17的左外表面的前侧下部、即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左外表面下部,形成有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陷部661。在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侧视时凹陷部661的部位与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倍速液压离合器573以及四驱液压离合器575)重叠的位置关系。借助油路基部662而将倍速液压切换阀625和四驱液压切换阀626安装于凹陷部661。如主视图26所示,在油路基部662的前表面,使四驱液压切换阀626位于上侧,并使倍速液压切换阀625位于下侧。因此,倍速液压切换阀625、四驱液压切换阀626以及油路基部662被置于侧视时与倍速液压离合器573以及四驱液压离合器575重叠的位置。
由于倍速液压切换阀625、四驱液压切换阀626以及油路基部662位于前部变速箱体112的凹陷部661内,因此,倍速液压切换阀625、四驱液压切换阀626以及油路基部662的左右外侧在实施方式中由构成框架体的左机体框架15覆盖(参照图15以及图27)。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14、图15、图17和图26~图28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由前后的四个车轮3、4支承的行驶机体2;以及变速箱体17,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对所述前后四个车轮3、4的二驱和四驱进行切换的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其中,具备: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的倍速液压离合器573的倍速阀625;以及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504的四驱液压离合器575的四驱阀626。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面,将所述倍速阀625以及所述四驱阀626配置于:侧视时与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573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575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所述阀625、626的阀组和所述液压离合器573、575的液压离合器组配置为相互接近,从而能够缩短将所述阀625、626的阀组与所述液压离合器573、575的液压离合器组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因此,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特别是根据实施方式,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5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2的框架体14、15的前部,并将所述变速箱体17的所述中间箱体114连结于所述框架体14、15的后部,在所述前部箱体112的左右一侧部形成有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陷部661,将所述倍速阀625以及所述四驱阀626安装于所述凹陷部661,利用左右一侧的所述框架体15,将所述倍速阀625以及所述四驱阀626的左右外侧覆盖,因此,形成为:由所述变速箱体17的所述前部箱体112和所述左右一侧的框架体15,对所述倍速阀625以及所述四驱阀626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的状态,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变速箱体17的所述前部箱体112和所述左右一侧的框架体15,对所述倍速阀625以及所述四驱阀626进行保护。能够降低由田间的泥土等将所述倍速阀625以及所述四驱阀626弄脏或者使其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5、图17、图27以及图28,对使PTO液压离合器590进行动作的PTO阀627、628的配置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5、图17、图27以及图28所示,变速箱体17具备:PTO液压离合器590,其对朝向PTO变速机构505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以及PTO阀箱体663,其对使PTO液压离合器590进行动作的PTO离合器电磁阀627以及切换阀628(PTO阀)进行收纳。如图15以及图17所示,使PTO液压离合器590和PTO变速机构505位于变速箱体17的后室496内(后部变速箱体113后侧的内部)。即,将PTO液压离合器590以及PTO变速机构505收纳于后部变速箱体113内。
如图15所示,在变速箱体17的左外表面、即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左外表面前部,将PTO阀箱体663配置于:侧视时与PTO液压离合器590重叠的位置。如前所述,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右外表面前部安装有泵壳体480,该泵壳体480对由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驱动的作业机用液压泵481以及行驶用液压泵482进行收纳。因此,泵壳体480和PTO阀箱体663隔着后部变速箱体113而位于左右侧。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14、图15、图17、图27和图28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行驶机体2;以及变速箱体17,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500,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505,其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17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25;以及PTO液压离合器590,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505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其中,具备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590进行动作的PTO阀627、628,在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一侧面,将所述PTO阀627、628配置于:侧视时与所述PTO液压离合器590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所述PTO阀627、628和所述PTO液压离合器590配置为相互接近,从而能够缩短将所述PTO阀627、628与所述PTO液压离合器590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因此,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特别是根据实施方式,使所述PTO阀627、628位于:所述后部箱体113中的、比后车轴箱体19靠前方且位于液压泵481、482的相反侧的左右一侧面,因此,能够隔着所述后部箱体113而在左右侧来分配配置所述液压泵481、482以及所述PTO阀627、628,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容易确保所述后车轴箱体19的前方之类的作业空间的部位而高效地配置所述液压泵481、482和所述PTO阀627、628。能够在所述后车轴箱体19的前侧轻松地执行所述液压泵481、482以及所述PTO阀627、628的维护保养作业。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7、图22、图27以及图28,说明使左右的制动机构563进行动作的一对制动缸630、以及对朝向各制动缸630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的自动制动电磁阀631(自动制动阀)的配置构造。如图15~图17、图22、图27以及图28所示,将成对的制动缸630和成对的自动制动电磁阀631配置于:变速箱体17上表面中的比液压式升降机构22靠前方的位置、即后部变速箱体113的上表面前部。在该情况下,将成对的制动缸630和成对的自动制动电磁阀631组装于制动控制箱体664而实现单元化。而且,将组装有成对的制动缸630以及成对的自动制动电磁阀631的制动控制箱体66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结于后部变速箱体113的上表面前部。
在变速箱体17的左外表面、即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左外表面前部配置有PTO阀箱体663。如前所述,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上表面前部配置有制动控制箱体664。因此,PTO阀箱体663和制动控制箱体664在后部变速箱体113的外表面侧配置为相互接近。针对制动控制箱体664的液压配管和针对PTO阀箱体663(PTO离合器电磁阀627以及切换阀628)的液压配管相互接近而实现了共用化。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14~图17、图22、图27和图28明确可知,作业车辆具备:发动机5,其搭载于行驶机体2;变速箱体17,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500;以及后方行驶部4,其借助后车轴箱体19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左右两侧。将对所述左右的后方行驶部4进行制动的左右的制动机构563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17内,将液压式升降机构22搭载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上表面,其中,具备:一对制动缸630,它们使所述各制动机构563进行动作;以及自动制动阀631,其对朝向所述各制动缸630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将成对的所述制动缸630和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631组装于制动控制箱体664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17上表面中的比所述液压式升降机构22靠前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所述变速箱体17上表面的死区空间而对组装有成对的所述制动缸630以及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631的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能够实现与作业车辆的制动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紧凑化。在作业车辆的制造生产线上,能够减少与制动相关的液压系统的组装工时。能够针对每个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而在所述变速箱体17上表面中的比所述液压式升降机构22靠前方的位置,对成对的所述制动缸630以及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631进行安装、拆卸,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的维护保养性。
特别是根据实施方式,分割为前部箱体112、中间箱体114以及后部箱体113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17,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113的上表面前部,在所述后部箱体112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505,其对所述发动机5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17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25;以及PTO液压离合器590,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505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将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590进行动作的PTO阀627、628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113的左右一侧面,并使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与所述PTO阀627、628接近,因此能够使针对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的液压配管以及针对所述PTO阀627、628的液压配管实现共用化。另外,能够缩短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664与所述PTO阀627、628连结起来的液压配管的长度。因此,能够使液压配管的布设简化,并能够实现作业车辆整体的液压系统的紧凑化。还能够实现对液压损失的抑制。
接下来,参照图18以及图29~图31对主变速输入轴28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8以及图29所示,从动力传递轴29向变速箱体内传递动力的主变速输入轴28分离构成为:从前盖部件491朝向前方突出的前部输入轴811、以及被轴支承于变速箱体17内的后部输入轴812。
实施方式的前盖部件491在前表面上部侧具有前表面块体813。利用螺栓将前表面块体813紧固连结于前盖部件491的前表面上部侧。在前盖部件491的主体和前表面块体813,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且以同心状延伸的插通孔814。借助前后一对轴承体815、816,而使作为联轴器的凸台筒体81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前盖部件491的插通孔814嵌合。此外,凸台筒体817的后端侧松动嵌合于:插通孔814中的前盖部件491主体侧的部位。
在凸台筒体817的内周侧形成有花键部818。将前部输入轴的后端侧以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花键嵌合)于花键部818的前侧。将后部输入轴812的前端侧以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花键嵌合)于花键部818的后侧。即,借助凸台筒体817而将前部输入轴811和后部输入轴812连结为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在后部输入轴812的前部侧形成有朝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825。在将凸台筒体817插入于前盖部件491的插通孔814的状态下,凸台筒体817的后端侧从前方与后部输入轴812的凸缘部825抵接。
在插通孔814中的前表面块体813侧的内周前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开口环形的止动环819。在插通孔814中的前表面块体813侧的内周中途部(止动环819的后方)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前环状肋部820。在凸台筒体817的外周中途部,与前环状台阶部对应地形成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前环状台阶部821。利用止动环819、前环状肋部820以及前环状台阶部821,从前后侧对前后一对轴承体815、816中的前轴承体815进行夹持。
在凸台筒体817的外周中途部中的前环状台阶部821的后方安装有开口环形的卡止环822。在插通孔814中的前表面块体813侧的内周后部形成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后环状肋部823。利用卡止环822和后环状肋部823,从前后侧对后轴承体816进行夹持。利用外嵌于凸台筒体817前端侧的环状密封体824,将插通孔814前端侧的开口部分封闭。实施方式的插通孔814的内径随着从后端侧趋向前端侧而阶梯式地增大。当然,前轴承体815的外径大于后轴承体816的外径。
在实施方式中,将外嵌有轴承体815、816的凸台筒体817插入于前盖部件491的插通孔814,由此使凸台筒体817的后端侧从前方与后部输入轴812的凸缘部825抵接。而且,将止动环819装配于插通孔814的内周前部,并使止动环819与前轴承体815的前端侧抵接。其结果,利用止动环819和后部输入轴812的凸缘部825,将凸台筒体817与轴承体815、816一起保持为无法前后脱离。
当进行例如对主变速输入轴28周围的清扫之类的维护保养作业时,解除动力传递轴29与前部输入轴811的连结,将前部输入轴811从凸台筒体817向前拉拔。接着,从插通孔814前端侧,将环状密封体824拆下,并将在插通孔814的内周前部装配的止动环819拆下。而且,对凸台筒体817和轴承体815、816一起从插通孔814向前方进行拉拔拆卸。其结果,在变速箱体17内残留有后部输入轴812的状态下,结束包括前部输入轴811、轴承体815、816以及凸台筒体817在内的输入单元拆下的分解作业。在将输入单元组装于变速箱体17(前盖部件491)的情况下,其顺序相反。
根据上述记载、以及图29~图31明确可知,具备从所述动力传递轴29向所述变速箱体17内传递动力的主变速输入轴28,所述主变速输入轴28分离构成为:从所述前盖部件491朝向前方突出的前部输入轴811、以及所述变速箱体17内的后部输入轴812,借助轴承体815、816而使联轴器81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在所述前盖部件491形成的前后贯通状的插通孔814嵌合,将所述前部输入轴811和所述后部输入轴812以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联轴器817,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残留有所述后部输入轴812的状态下,使所述前部输入轴811、所述轴承体815、816以及所述联轴器817构成为能够朝向前方进行拉拔,因此,相对于所述变速箱体17的所述前盖部件491,能够以单元状态对所述前部输入轴811、所述轴承体815、816以及所述联轴器817进行拆装。在例如对所述主变速输入轴28周围的清扫之类的维护保养作业中,能够在所述变速箱体17内残留有所述后部输入轴812的状态下简单地更换包括所述前部输入轴811、所述轴承体815、816以及所述联轴器817在内的输入单元。假设即使泥水等从所述前部输入轴815侧侵入而使得所述轴承体815、816等破损,也无需将所述变速箱体17本身分解,只要将包括所述前部输入轴811、所述轴承体815、816以及所述联轴器817在内的输入单元拆下而进行更换或清扫便足矣。能够大幅提高针对所述变速箱体17的动力输入系统的组装分解作业性。
此外,本申请的发明的各部分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2 行驶机体
3 前车轮
4 后车轮
5 柴油发动机
17 变速箱体
25 PTO轴
28 主变速输入轴
29 动力传递轴
112 前部变速箱体
113 后部变速箱体
114 中间箱体
482 行驶用液压泵
491 前盖部件
537 前进低速液压离合器
539 前进高速液压离合器
541 后退液压离合器
620 液压回路
632 前进低速离合器电磁阀
633 前进高速离合器电磁阀
634 后退离合器电磁阀
635 主控制电磁阀
811 前部输入轴
812 后部输入轴
814 插通孔
815、816 轴承体
817 凸台筒体
819 止动环
825 凸缘部

Claims (12)

1.一种作业车辆,其具备:发动机,其搭载于由行驶部支承的行驶机体;以及变速箱体,其内置有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该前进后退切换机构将所述液压无级变速器的输出朝正转或反转方向切换,
所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
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框架体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连结于所述框架体的后部,借助动力传递轴将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体连结为能够传递动力,
具备: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的正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前进液压离合器的前进阀;针对将朝向所述行驶部的反转输出进行接合断开的后退液压离合器的后退阀;以及主阀,其对朝向所述前进阀以及所述后退阀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
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将所述变速箱体的前表面开口部封堵的前盖部件形成:将液压源和各所述液压离合器连结起来的液压回路的一部分,将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前进阀、所述后退阀以及所述主阀组装于油路模块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油路模块安装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表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所述前进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后退液压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前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动力传递轴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变速箱体内的主变速输入轴,
所述主变速输入轴分离构成为:从所述前盖部件朝向前方突出的前部输入轴、以及所述变速箱体内的后部输入轴,
借助轴承体,使联轴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形成于所述前盖部件的前后贯通状的插通孔嵌合,将所述前部输入轴和所述后部输入轴以能够前后滑动且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联轴器,
构成为:在使所述后部输入轴残留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状态下,使所述前部输入轴、所述轴承体以及所述联轴器能够朝向前方拉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联轴器的后端侧与形成于所述后部输入轴的凸缘部抵接,使与所述轴承体的前端侧抵接的止动环嵌入于所述插通孔的内周侧,由此将所述联轴器和所述轴承体一起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前盖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二驱四驱切换机构,该二驱四驱切换机构对作为所述行驶部的前后四个车轮的二驱和四驱进行切换,
具备: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的倍速液压离合器的倍速阀;以及针对构成所述二驱四驱切换机构的四驱液压离合器的四驱阀,
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且在侧视时与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倍速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四驱液压离合器配置于所述前部箱体内,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安装于所述前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如下构造: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框架体的前部,将所述变速箱体的所述中间箱体连结于所述框架体的后部,
在所述前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部形成有朝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陷部,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安装于所述凹陷部,利用左右一侧的所述框架体,将所述倍速阀以及所述四驱阀的左右外侧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后方行驶部,该后方行驶部借助后车轴箱体而设置于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两侧,将对左右的所述后方行驶部进行制动的左右的制动机构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内,将液压式升降机构搭载于所述变速箱体的上表面,
具备:一对制动缸,它们使各所述制动机构进行动作;以及自动制动阀,其对朝向各所述制动缸的工作油的供给进行控制,
将成对的所述制动缸和成对的所述自动制动阀组装于制动控制箱体而实现单元化,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配置于:所述变速箱体上表面中的比所述液压式升降机构靠前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制动控制箱体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的上表面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变速箱体内配置有:PTO变速机构,其对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将该动力传递至从所述变速箱体朝向后方突出的PTO轴;以及PTO液压离合器,其对朝向所述PTO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进行接合断开,
具备使所述PTO液压离合器进行动作的PTO阀,
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左右一侧面,且在侧视时与所述PTO液压离合器重叠的位置,配置有所述PTO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分割为前部箱体、中间箱体以及后部箱体这三者来构成所述变速箱体,将所述PTO液压离合器以及所述PTO变速机构配置于所述后部箱体内,将所述PTO阀安装于所述后部箱体的左右一侧面。
CN201580052706.5A 2014-10-15 2015-10-06 作业车辆 Active CN107148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1118 2014-10-15
JP2014211118 2014-10-15
JP2015-079704 2015-04-09
JP2015079704A JP6454212B2 (ja) 2014-10-15 2015-04-09 作業車両
PCT/JP2015/078377 WO2016060024A1 (ja) 2014-10-15 2015-10-06 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8365A true CN107148365A (zh) 2017-09-08
CN107148365B CN107148365B (zh) 2019-07-23

Family

ID=5595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706.5A Active CN107148365B (zh) 2014-10-15 2015-10-06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2774B2 (zh)
EP (1) EP3208130B1 (zh)
JP (1) JP6454212B2 (zh)
KR (1) KR101842890B1 (zh)
CN (1) CN1071483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314A (zh) * 2017-12-21 2020-07-28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CN113119721A (zh) * 2020-01-15 2021-07-16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动力传动系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6037B2 (ja) * 2014-09-09 2018-06-2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6561784B2 (ja) * 2015-11-12 2019-08-2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組付構造
US10821828B2 (en) * 2017-09-28 2020-11-03 DirectDrive Plus, LLC Power takeoff assembly with gear transfer and PTO brake
US10476351B2 (en) * 2018-02-19 2019-11-12 Borgwarner Inc. Electric drive module with a housing having an exterior wall into which a filter pickup and a suction tube are integrally formed
JP6904323B2 (ja) * 2018-11-28 2021-07-1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KR102267175B1 (ko) * 2019-10-29 2021-06-21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트랙터의 구동 기어 어셈블리
JP7275024B2 (ja) * 2019-12-27 2023-05-17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両
RU197813U1 (ru) * 2020-02-10 2020-05-29 Алексей Витальевич Амельченко Коробка перемены передач
CN112455224B (zh) * 2020-11-27 2022-03-22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分动箱、底盘总成及起重机
JP7480084B2 (ja) * 2021-03-17 2024-05-0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6801A2 (en) * 2000-09-07 2002-03-13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working vehicles
JP2006103593A (ja) * 2004-10-07 2006-04-20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06103430A (ja) * 2004-10-01 2006-04-20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07161051A (ja) * 2005-12-13 2007-06-28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09045989A (ja) * 2007-08-17 2009-03-05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CN103080609A (zh) * 2010-09-03 2013-05-01 洋马株式会社 乘用型作业机的行驶变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9997B2 (ja) * 1989-01-26 1996-06-26 株式会社クボタ 変速用伝動構造
JP3053078B2 (ja) 1997-09-22 2000-06-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旋回駆動構造
JP3939871B2 (ja) * 1998-12-22 2007-07-04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車両用の走行変速制御装置
JP2010052734A (ja) 2009-12-08 2010-03-11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6346037B2 (ja) * 2014-09-09 2018-06-2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6346065B2 (ja) * 2014-10-22 2018-06-2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6801A2 (en) * 2000-09-07 2002-03-13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working vehicles
JP2006103430A (ja) * 2004-10-01 2006-04-20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06103593A (ja) * 2004-10-07 2006-04-20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07161051A (ja) * 2005-12-13 2007-06-28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09045989A (ja) * 2007-08-17 2009-03-05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CN103080609A (zh) * 2010-09-03 2013-05-01 洋马株式会社 乘用型作业机的行驶变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314A (zh) * 2017-12-21 2020-07-28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CN113119721A (zh) * 2020-01-15 2021-07-16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动力传动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72774B2 (en) 2019-04-30
JP2016078823A (ja) 2016-05-16
KR20170049594A (ko) 2017-05-10
EP3208130A1 (en) 2017-08-23
EP3208130B1 (en) 2018-08-29
CN107148365B (zh) 2019-07-23
EP3208130A4 (en) 2017-11-01
KR101842890B1 (ko) 2018-03-28
US20170217309A1 (en) 2017-08-03
JP6454212B2 (ja)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8365B (zh) 作业车辆
US10309510B2 (en) Work vehicle
CN107074099B (zh) 作业车辆
JP6353339B2 (ja) 作業車両
JP6275617B2 (ja) 作業車両
JP6435155B2 (ja) トラクタ
WO2016060023A1 (ja) 作業車両
JP6400428B2 (ja) トラクタ
JP6275616B2 (ja) 作業車両
JP6305306B2 (ja) 作業車両
JP6291396B2 (ja) トラクタ
JP2016078601A (ja) 作業車両
JP6335727B2 (ja) 作業車両
JP6280486B2 (ja) 作業車両
JP6329874B2 (ja) 作業車両
JP6335728B2 (ja) 作業車両
WO2016060024A1 (ja) 作業車両
JP2016078588A (ja) 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