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9880A -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9880A
CN107139880A CN201710350828.3A CN201710350828A CN107139880A CN 107139880 A CN107139880 A CN 107139880A CN 201710350828 A CN201710350828 A CN 201710350828A CN 107139880 A CN107139880 A CN 107139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paster
patch capacitor
stamp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08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9880B (zh
Inventor
蒋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j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508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9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9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9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9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9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60R25/1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a signal being sent to a remote location, e.g. a radio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 a police station, a security company or the ow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30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 B60R25/33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of global position, e.g. by providing GPS coord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30Vehicles applying the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304Boat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防盗器运行系统、振动传感器、BDS模块、GPRS模块、CAN/LIN模块、CDI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ECU通讯协议模块、433无线协议模块、远程控制协议模块、系统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对ECU通讯协议模块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本发明提出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可记录排放过车以及车辆船只定位和远程数据交换和控制的管理模块,并能实现防盗窃得主动犯罪防止功能和执法单位对冲卡检查车辆船只的强制停车停船功能。

Description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的增加,大气环境压力不堪重负,迫切需要节能减排。同时由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河道运输船只/河道沿海渔船的监管网的缺失,对于相关车辆船只的交通违法监管取证困难。还有对于车辆船只的违法定位以及管理截停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记录排放过车以及车辆船只定位和远程数据交换和控制的管理模块,并且模块可以实现防盗窃得主动犯罪防止功能和执法单位对冲卡检查车辆船只的强制停车停船功能。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防盗方式,以便克服现有防盗方式存在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可记录排放过车以及车辆船只定位和远程数据交换和控制的管理模块,并能实现防盗窃得主动犯罪防止功能和执法单位对冲卡检查车辆船只的强制停车停船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所述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MCU、防盗器运行系统、振动传感器、BDS模块、GPRS模块、CAN/LIN模块、CDI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ECU通讯协议模块、433无线协议模块、远程控制协议模块、系统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主控制器MCU分别连接防盗器运行系统、振动传感器、BDS模块、GPRS模块、CAN/LIN模块、CDI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ECU通讯协议模块、433无线协议模块、远程控制协议模块、系统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对ECU通讯协议模块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模块负责不同ECU之间协议的协调,远程控制协议模块负责设备和远程数据平台和设备的交互;振动传感器负责判断车船的当前运行状态;BDS模块和GPRS模块负责设备的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通道传输;433无线协议模块负责设备配合当地遥控器实现遥控开机关机功能;CDI控制模块负责需要强制停车时锁定发动机无法获得点火能力;喇叭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负责实现盗抢告警以及确认船在海洋或湖泊或河道的位置;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三贴片电容C3、第五贴片电容C5、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第八贴片电容C8、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第二十二贴片电容C22,第四贴片钽电容C4、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第十七贴片钽电容C17、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第一贴片二极管D1、第五贴片二极管D5、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第八贴片二极管D8、第七贴片二极管D7,第一电感L1,第七贴片电阻R7、第九贴片电阻R9、第十贴片电阻R10、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第八贴片电阻R8,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第一芯片U1、第七芯片U7、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
电池电压VCC_batter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一端;电压VCC_3low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一贴片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五贴片二极管D5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二端、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电压VCC通过第八贴片电阻R8连接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正极,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压VCC_12、第三芯片U3的第一管脚、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一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一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二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二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七管脚通过第八贴片电容C8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接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一端、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一端、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二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电压VCC_MCU连接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负极、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一端;第七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一端,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二端、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二端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一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二端、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二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第五十七贴片电阻R57、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第十一芯片U11;
电压VCC_MCU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一端、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二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2管脚,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1管脚;
所述BDS模块包括第三十三贴片电容C33,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第三十六钽电容C36,第二贴片磁珠L2、第三贴片磁珠L3,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第三十七贴片电阻R37,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第四十三贴片电阻R43,第四十四贴片电阻R44,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第九芯片U9和第二天线JP2;
所述第九芯片U9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连接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一端,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一端,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二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一端、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一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四管脚、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三管脚、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一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一端,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二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二端、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二端、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连接第二天线JP2;
所述GPRS模块包括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七贴片电容C7,第九贴片电容C9,第十贴片电容C10,第十一贴片电容C11,第十二贴片电容C12,第十三贴片电容C13,第二十一贴片电容C21,第二十三贴片电容C23,第二十六贴片电容C26,第二十四贴片电容钽电容C24,第三贴片MOS管M3,第十六贴片电阻R16,第十七贴片电阻R17,第十九贴片电阻R19,第二十贴片电阻R20,第二十七贴片电阻R27,第二十八贴片电阻R28,GPRS芯片U5以及第一天线JP1和SIM卡座芯片U2;
所述GPRS芯片U5的第十二管脚连接第三贴片MOS管M3,GPRS芯片U5的第三十五管脚连接第一天线JP1,GPRS芯片U5连接SIM卡座芯片U2;
所述CAN/LIN模块包括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第五贴片MOS管M5,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第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第七十六贴片电阻R76,第七十七贴片电阻R77,第七十九贴片电阻R79,第八十贴片电阻R80,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第八十二贴片电阻R82,接口芯片U13;
所述接口芯片U13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连接电压VCC_MCU,接口芯片U1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六管脚、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正极、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负极,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正极接地;电压VCC_12通过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七管脚、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一端、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一端,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二端、第五贴片MOS管M5的源极,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一端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栅极通过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漏极接地;
所述CDI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第九贴片三极管Q9,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五十四贴片电阻R54,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第一可控硅SCR1;
电压VCC_12连接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发射极、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一端,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二端、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接地,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基极、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一端,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连接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一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一端,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二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一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一端,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二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喇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第九贴片二极管D9,第二贴片MOS管M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第五贴片三极管Q5,第六贴片三极管Q6,第十一贴片电阻R11,第十五贴片电阻R15,第十八贴片电阻R18,第二十四贴片电阻R24,第二十五贴片电阻R25,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
所述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六贴片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贴片电阻R11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接地;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负极、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一端,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一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一端,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二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二端;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贴片电容C6,第二贴片二极管D2,第六贴片二极管D6,第四贴片二极管D4,第一贴片MOS管M1,第一贴片三极管Q1,第二贴片三极管Q2,第三贴片三极管Q3,第一贴片电阻R1,第二贴片电阻R2,第三贴片电阻R3,第四贴片电阻R4,第五贴片电阻R5,第六贴片电阻R6,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
所述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集电极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贴片电阻R5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一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一端、第二贴片二极管D2的负极、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三端、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二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433无线协议模块包括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433/315接收芯片U12;
所述433/315接收芯片U12分别连接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
防盗器运行系统是整个定位防盗控制系统的主运行程序,ECU通讯协议模块、远程控制协议模块以及433无线协议模块中的协议都是相关约定的编码规则。
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所述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防盗器运行系统、振动传感器、BDS模块、GPRS模块、CAN/LIN模块、CDI控制模块、喇叭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ECU通讯协议模块、433无线协议模块、远程控制协议模块、系统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对ECU通讯协议模块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模块负责不同ECU之间协议的协调,远程控制协议模块负责设备和远程数据平台和设备的交互;振动传感器负责判断车船的当前运行状态;BDS模块和GPRS模块负责设备的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通道传输;433无线协议模块负责设备配合当地遥控器实现遥控开机关机功能;CDI控制模块负责需要强制停车时锁定发动机无法获得点火能力;喇叭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负责实现盗抢告警以及确认船在海洋或湖泊或河道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三贴片电容C3、第五贴片电容C5、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第八贴片电容C8、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第二十二贴片电容C22,第四贴片钽电容C4、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第十七贴片钽电容C17、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第一贴片二极管D1、第五贴片二极管D5、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第八贴片二极管D8、第七贴片二极管D7,第一电感L1,第七贴片电阻R7、第九贴片电阻R9、第十贴片电阻R10、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第八贴片电阻R8,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第一芯片U1、第七芯片U7、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
电池电压VCC_batter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一端;电压VCC_3low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一贴片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五贴片二极管D5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二端、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电压VCC通过第八贴片电阻R8连接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正极,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压VCC_12、第三芯片U3的第一管脚、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一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一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二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二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七管脚通过第八贴片电容C8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接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一端、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一端、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二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电压VCC_MCU连接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负极、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一端;第七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一端,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二端、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二端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一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二端、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二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第五十七贴片电阻R57、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第十一芯片U11;
电压VCC_MCU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一端、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二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2管脚,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1管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BDS模块包括第三十三贴片电容C33,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第三十六钽电容C36,第二贴片磁珠L2、第三贴片磁珠L3,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第三十七贴片电阻R37,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第四十三贴片电阻R43,第四十四贴片电阻R44,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第九芯片U9和第二天线JP2;
所述第九芯片U9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连接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一端,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一端,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二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一端、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一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四管脚、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三管脚、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一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一端,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二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二端、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二端、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连接第二天线JP2;
所述GPRS模块包括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七贴片电容C7,第九贴片电容C9,第十贴片电容C10,第十一贴片电容C11,第十二贴片电容C12,第十三贴片电容C13,第二十一贴片电容C21,第二十三贴片电容C23,第二十六贴片电容C26,第二十四贴片电容钽电容C24,第三贴片MOS管M3,第十六贴片电阻R16,第十七贴片电阻R17,第十九贴片电阻R19,第二十贴片电阻R20,第二十七贴片电阻R27,第二十八贴片电阻R28,GPRS芯片U5以及第一天线JP1和SIM卡座芯片U2;
所述GPRS芯片U5的第十二管脚连接第三贴片MOS管M3,GPRS芯片U5的第三十五管脚连接第一天线JP1,GPRS芯片U5连接SIM卡座芯片U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AN/LIN模块包括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第五贴片MOS管M5,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第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第七十六贴片电阻R76,第七十七贴片电阻R77,第七十九贴片电阻R79,第八十贴片电阻R80,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第八十二贴片电阻R82,接口芯片U13;
所述接口芯片U13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连接电压VCC_MCU,接口芯片U1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六管脚、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正极、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负极,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正极接地;电压VCC_12通过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七管脚、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一端、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一端,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二端、第五贴片MOS管M5的源极,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一端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栅极通过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漏极接地;
所述CDI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第九贴片三极管Q9,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五十四贴片电阻R54,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第一可控硅SCR1;
电压VCC_12连接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发射极、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一端,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二端、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接地,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基极、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一端,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连接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一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一端,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二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一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一端,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二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第九贴片二极管D9,第二贴片MOS管M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第五贴片三极管Q5,第六贴片三极管Q6,第十一贴片电阻R11,第十五贴片电阻R15,第十八贴片电阻R18,第二十四贴片电阻R24,第二十五贴片电阻R25,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
所述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六贴片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贴片电阻R11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接地;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负极、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一端,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一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一端,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二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二端;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贴片电容C6,第二贴片二极管D2,第六贴片二极管D6,第四贴片二极管D4,第一贴片MOS管M1,第一贴片三极管Q1,第二贴片三极管Q2,第三贴片三极管Q3,第一贴片电阻R1,第二贴片电阻R2,第三贴片电阻R3,第四贴片电阻R4,第五贴片电阻R5,第六贴片电阻R6,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
所述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集电极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贴片电阻R5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一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一端、第二贴片二极管D2的负极、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三端、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二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二端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433无线协议模块包括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433/315接收芯片U12;
所述433/315接收芯片U12分别连接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
防盗器运行系统是整个定位防盗控制系统的主运行程序,ECU通讯协议模块、远程控制协议模块以及433无线协议模块中的协议都是相关约定的编码规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可记录排放过车以及车辆船只定位和远程数据交换和控制的管理模块,并能实现防盗窃得主动犯罪防止功能和执法单位对冲卡检查车辆船只的强制停车停船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船防盗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系统电源管理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震动传感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BDS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GPRS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CAN/LIN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CDI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喇叭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灯光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为433无线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所述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MCU、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主控制器MCU分别连接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1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5对ECU通讯协议模块9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模块9负责不同ECU之间协议的协调,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负责设备和远程数据平台和设备的交互;振动传感器2负责判断车船的当前运行状态;BDS模块3和GPRS模块4负责设备的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通道传输;433无线协议模块10负责设备配合当地遥控器实现遥控开机关机功能;CDI控制模块6负责需要强制停车时锁定发动机无法获得点火能力;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负责实现盗抢告警以及确认船在海洋或湖泊或河道的位置。
请参阅图2,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包括第三贴片电容C3、第五贴片电容C5、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第八贴片电容C8、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第二十二贴片电容C22,第四贴片钽电容C4、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第十七贴片钽电容C17、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第一贴片二极管D1、第五贴片二极管D5、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第八贴片二极管D8、第七贴片二极管D7,第一电感L1,第七贴片电阻R7、第九贴片电阻R9、第十贴片电阻R10、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第八贴片电阻R8,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第一芯片U1、第七芯片U7、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
电池电压VCC_batter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一端;电压VCC_3low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一贴片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五贴片二极管D5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二端、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电压VCC通过第八贴片电阻R8连接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正极,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压VCC_12、第三芯片U3的第一管脚、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一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一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二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二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七管脚通过第八贴片电容C8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接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一端、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一端、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二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电压VCC_MCU连接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负极、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一端;第七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一端,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二端、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二端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一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二端、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二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二端接地。
请参阅图3,所述振动传感器2包括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第五十七贴片电阻R57、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第十一芯片U11;
电压VCC_MCU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一端、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二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2管脚,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1管脚。
请参阅图4,所述BDS模块3包括第三十三贴片电容C33,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第三十六钽电容C36,第二贴片磁珠L2、第三贴片磁珠L3,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第三十七贴片电阻R37,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第四十三贴片电阻R43,第四十四贴片电阻R44,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第九芯片U9和第二天线JP2;
所述第九芯片U9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连接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一端,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一端,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二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一端、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一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四管脚、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三管脚、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一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一端,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二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二端、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二端、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连接第二天线JP2。
请参阅图5,所述GPRS模块4包括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七贴片电容C7,第九贴片电容C9,第十贴片电容C10,第十一贴片电容C11,第十二贴片电容C12,第十三贴片电容C13,第二十一贴片电容C21,第二十三贴片电容C23,第二十六贴片电容C26,第二十四贴片电容钽电容C24,第三贴片MOS管M3,第十六贴片电阻R16,第十七贴片电阻R17,第十九贴片电阻R19,第二十贴片电阻R20第二十七贴片电阻R27第二十八贴片电阻R28GPRS芯片U5以及第一天线JP1和SIM卡座芯片U2;
所述GPRS芯片U5的第十二管脚连接第三贴片MOS管M3,GPRS芯片U5的第三十五管脚连接第一天线JP1,GPRS芯片U5连接SIM卡座芯片U2。
请参阅图6,所述CAN/LIN模块5包括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第五贴片MOS管M5,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第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第七十六贴片电阻R76,第七十七贴片电阻R77,第七十九贴片电阻R79,第八十贴片电阻R80,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第八十二贴片电阻R82,接口芯片U13;
所述接口芯片U13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连接电压VCC_MCU,接口芯片U1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六管脚、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正极、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负极,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正极接地;电压VCC_12通过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七管脚、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一端、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一端,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二端、第五贴片MOS管M5的源极,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一端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栅极通过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漏极接地。
请参阅图7,所述CDI控制模块6包括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第九贴片三极管Q9,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五十四贴片电阻R54,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第一可控硅SCR1;
电压VCC_12连接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发射极、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一端,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二端、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接地,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基极、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一端,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连接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一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一端,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二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一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一端,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二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二端接地。
请参阅图8,所述喇叭控制模块7包括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第九贴片二极管D9,第二贴片MOS管M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第五贴片三极管Q5,第六贴片三极管Q6,第十一贴片电阻R11,第十五贴片电阻R15,第十八贴片电阻R18,第二十四贴片电阻R24,第二十五贴片电阻R25,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
所述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六贴片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贴片电阻R11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接地;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负极、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一端,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一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一端,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二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二端。
请参阅图9,所述灯光控制模块8包括第六贴片电容C6,第二贴片二极管D2,第六贴片二极管D6,第四贴片二极管D4,第一贴片MOS管M1,第一贴片三极管Q1,第二贴片三极管Q2,第三贴片三极管Q3,第一贴片电阻R1,第二贴片电阻R2,第三贴片电阻R3,第四贴片电阻R4,第五贴片电阻R5,第六贴片电阻R6,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
所述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集电极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贴片电阻R5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一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一端、第二贴片二极管D2的负极、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三端、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二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二端接地。
请参阅图10,所述433无线协议模块10包括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433/315接收芯片U12;
所述433/315接收芯片U12分别连接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
防盗器运行系统1是整个定位防盗控制系统的主运行程序,ECU通讯协议模块9、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以及433无线协议模块10中的协议都是相关约定的编码规则。
实施例二
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所述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1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5对ECU通讯协议模块9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模块9负责不同ECU之间协议的协调,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负责设备和远程数据平台和设备的交互;振动传感器2负责判断车船的当前运行状态;BDS模块3和GPRS模块4负责设备的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通道传输;433无线协议模块10负责设备配合当地遥控器实现遥控开机关机功能;CDI控制模块6负责需要强制停车时锁定发动机无法获得点火能力;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负责实现盗抢告警以及确认船在海洋或湖泊或河道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可记录排放过车以及车辆船只定位和远程数据交换和控制的管理模块,并能实现防盗窃得主动犯罪防止功能和执法单位对冲卡检查车辆船只的强制停车停船功能。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8)

1.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MCU、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主控制器MCU分别连接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1)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5)对ECU通讯协议模块(9)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模块(9)负责不同ECU之间协议的协调,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负责设备和远程数据平台和设备的交互;振动传感器(2)负责判断车船的当前运行状态;BDS模块(3)和GPRS模块(4)负责设备的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通道传输;433无线协议模块(10)负责设备配合当地遥控器实现遥控开机关机功能;CDI控制模块(6)负责需要强制停车时锁定发动机无法获得点火能力;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负责实现盗抢告警以及确认船在海洋或湖泊或河道的位置;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包括第三贴片电容C3、第五贴片电容C5、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第八贴片电容C8、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第二十二贴片电容C22,第四贴片钽电容C4、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第十七贴片钽电容C17、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第一贴片二极管D1、第五贴片二极管D5、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第八贴片二极管D8、第七贴片二极管D7,第一电感L1,第七贴片电阻R7、第九贴片电阻R9、第十贴片电阻R10、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第八贴片电阻R8,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第一芯片U1、第七芯片U7、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
电池电压VCC_batter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一端;电压VCC_3low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一贴片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五贴片二极管D5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二端、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电压VCC通过第八贴片电阻R8连接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正极,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压VCC_12、第三芯片U3的第一管脚、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一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一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二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二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七管脚通过第八贴片电容C8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接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一端、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一端、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二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电压VCC_MCU连接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负极、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一端;第七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一端,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二端、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二端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一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二端、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二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振动传感器(2)包括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第五十七贴片电阻R57、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第十一芯片U11;
电压VCC_MCU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一端、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二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2管脚,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1管脚;
所述BDS模块(3)包括第三十三贴片电容C33,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第三十六钽电容C36,第二贴片磁珠L2、第三贴片磁珠L3,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第三十七贴片电阻R37,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第四十三贴片电阻R43,第四十四贴片电阻R44,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第九芯片U9和第二天线JP2;
所述第九芯片U9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连接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一端,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一端,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二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一端、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一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四管脚、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三管脚、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一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一端,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二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二端、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二端、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连接第二天线JP2;
所述GPRS模块(4)包括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七贴片电容C7,第九贴片电容C9,第十贴片电容C10,第十一贴片电容C11,第十二贴片电容C12,第十三贴片电容C13,第二十一贴片电容C21,第二十三贴片电容C23,第二十六贴片电容C26,第二十四贴片电容钽电容C24,第三贴片MOS管M3,第十六贴片电阻R16,第十七贴片电阻R17,第十九贴片电阻R19,第二十贴片电阻R20,第二十七贴片电阻R27,第二十八贴片电阻R28,GPRS芯片U5以及第一天线JP1和SIM卡座芯片U2;
所述GPRS芯片U5的第十二管脚连接第三贴片MOS管M3,GPRS芯片U5的第三十五管脚连接第一天线JP1,GPRS芯片U5连接SIM卡座芯片U2;
所述CAN/LIN模块(5)包括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第五贴片MOS管M5,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第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第七十六贴片电阻R76,第七十七贴片电阻R77,第七十九贴片电阻R79,第八十贴片电阻R80,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第八十二贴片电阻R82,接口芯片U13;
所述接口芯片U13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连接电压VCC_MCU,接口芯片U1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六管脚、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正极、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负极,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正极接地;电压VCC_12通过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七管脚、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一端、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一端,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二端、第五贴片MOS管M5的源极,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一端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栅极通过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漏极接地;
所述CDI控制模块(6)包括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第九贴片三极管Q9,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五十四贴片电阻R54,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第一可控硅SCR1;
电压VCC_12连接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发射极、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一端,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二端、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接地,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基极、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一端,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连接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一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一端,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二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一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一端,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二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喇叭控制模块(7)包括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第九贴片二极管D9,第二贴片MOS管M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第五贴片三极管Q5,第六贴片三极管Q6,第十一贴片电阻R11,第十五贴片电阻R15,第十八贴片电阻R18,第二十四贴片电阻R24,第二十五贴片电阻R25,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
所述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六贴片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贴片电阻R11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接地;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负极、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一端,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一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一端,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二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二端;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8)包括第六贴片电容C6,第二贴片二极管D2,第六贴片二极管D6,第四贴片二极管D4,第一贴片MOS管M1,第一贴片三极管Q1,第二贴片三极管Q2,第三贴片三极管Q3,第一贴片电阻R1,第二贴片电阻R2,第三贴片电阻R3,第四贴片电阻R4,第五贴片电阻R5,第六贴片电阻R6,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
所述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集电极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贴片电阻R5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一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一端、第二贴片二极管D2的负极、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三端、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二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433无线协议模块(10)包括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433/315接收芯片U12;
所述433/315接收芯片U12分别连接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
防盗器运行系统(1)是整个定位防盗控制系统的主运行程序,ECU通讯协议模块(9)、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以及433无线协议模块(10)中的协议都是相关约定的编码规则。
2.一种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MCU、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主控制器MCU分别连接防盗器运行系统(1)、振动传感器(2)、BDS模块(3)、GPRS模块(4)、CAN/LIN模块(5)、CDI控制模块(6)、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ECU通讯协议模块(9)、433无线协议模块(10)、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负责对整体单元的供电管理,以及备用能源的管理;所述防盗器运行系统(1)负责对整体单元的调度控制,同时通过CAN/LIN模块(5)对ECU通讯协议模块(9)的信息获取以及控制发动机的状态达到排放记录和强制远程停车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模块(9)负责不同ECU之间协议的协调,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负责设备和远程数据平台和设备的交互;振动传感器(2)负责判断车船的当前运行状态;BDS模块(3)和GPRS模块(4)负责设备的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通道传输;433无线协议模块(10)负责设备配合当地遥控器实现遥控开机关机功能;CDI控制模块(6)负责需要强制停车时锁定发动机无法获得点火能力;喇叭控制模块(7)、灯光控制模块(8)负责实现盗抢告警以及确认船在海洋或湖泊或河道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电源管理模块(12)包括第三贴片电容C3、第五贴片电容C5、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第八贴片电容C8、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第二十二贴片电容C22,第四贴片钽电容C4、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第十七贴片钽电容C17、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第一贴片二极管D1、第五贴片二极管D5、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第八贴片二极管D8、第七贴片二极管D7,第一电感L1,第七贴片电阻R7、第九贴片电阻R9、第十贴片电阻R10、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第八贴片电阻R8,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第一芯片U1、第七芯片U7、第三芯片U3、第四芯片U4;
电池电压VCC_batter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一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一端;电压VCC_3low连接第一芯片U1、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一贴片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五贴片二极管D5的正极;第四贴片钽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贴片电容C5的第二端、第三贴片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电压VCC通过第八贴片电阻R8连接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正极,第七贴片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压VCC_12、第三芯片U3的第一管脚、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第三贴片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一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一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四贴片钽电容C14的第二端、第十五贴片钽电容C15的第二端、第十六贴片钽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七管脚通过第八贴片电容C8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第三芯片U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贴片二极管D8的正极、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接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一端、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一端、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正极、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十八贴片电容C18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六管脚、第七贴片电阻R7的第二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九贴片钽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二十贴片钽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电压VCC_MCU连接第十贴片二极管D10的负极、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负极、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一端;第七芯片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十一贴片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一端,第三十贴片电容C30的第二端、第二十七贴片电容C27的第二端接地;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一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3的第二端、第二十八贴片钽电容C28的第二端、第二十九贴片电容C29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传感器(2)包括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第五十七贴片电阻R57、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第十一芯片U11;
电压VCC_MCU连接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一端、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一端,第四十七贴片电容C47的第二端、第四十八贴片电容C4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十贴片电阻R6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2管脚,第六十一贴片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芯片U11的INT1管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DS模块(3)包括第三十三贴片电容C33,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第三十六钽电容C36,第二贴片磁珠L2、第三贴片磁珠L3,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第三十七贴片电阻R37,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第四十三贴片电阻R43,第四十四贴片电阻R44,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第九芯片U9和第二天线JP2;
所述第九芯片U9的第十四管脚连接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三管脚通过第三十三贴片电阻R33连接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一端,第三贴片磁珠L3的第二端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十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一端,第二贴片磁珠L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十四贴片电容C34的第二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一端、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一端;第三十六贴片电阻R3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一管脚,第三十四贴片电阻R3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四管脚、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阻R35的第二端连接第七芯片U7的第三管脚、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一端、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一端,第七芯片U7的第二管脚连接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一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一端,第四十六贴片电阻R46的第二端、第三十七贴片电容C37的第二端、第三十九贴片电容C39的第二端、第四十七贴片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十五贴片电容C3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十八贴片电阻R38连接第二天线JP2;
所述GPRS模块(4)包括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七贴片电容C7,第九贴片电容C9,第十贴片电容C10,第十一贴片电容C11,第十二贴片电容C12,第十三贴片电容C13,第二十一贴片电容C21,第二十三贴片电容C23,第二十六贴片电容C26,第二十四贴片电容钽电容C24,第三贴片MOS管M3,第十六贴片电阻R16,第十七贴片电阻R17,第十九贴片电阻R19,第二十贴片电阻R20,第二十七贴片电阻R27,第二十八贴片电阻R28,GPRS芯片U5以及第一天线JP1和SIM卡座芯片U2;
所述GPRS芯片U5的第十二管脚连接第三贴片MOS管M3,GPRS芯片U5的第三十五管脚连接第一天线JP1,GPRS芯片U5连接SIM卡座芯片U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AN/LIN模块(5)包括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第五贴片MOS管M5,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第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第七十六贴片电阻R76,第七十七贴片电阻R77,第七十九贴片电阻R79,第八十贴片电阻R80,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第八十二贴片电阻R82,接口芯片U13;
所述接口芯片U13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七十三贴片电阻R73连接电压VCC_MCU,接口芯片U13的第八管脚连接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正极,第十四贴片二极管D14的负极通过第六十九贴片电阻R69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六管脚、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正极、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负极,第十三贴片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十五贴片二极管D15的正极接地;电压VCC_12通过第六十八贴片电阻R68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七管脚、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一端、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一端,七十四贴片电阻R74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二端、第五贴片MOS管M5的源极,第七十五贴片电阻R75的第一端连接接口芯片U13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九贴片电容C59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栅极通过第八十一贴片电阻R81接地,第五贴片MOS管M5的漏极接地;
所述CDI控制模块(6)包括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第九贴片三极管Q9,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五十四贴片电阻R54,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第一可控硅SCR1;
电压VCC_12连接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发射极、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一端,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第四十贴片电阻R40的第二端、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十五贴片电阻R55接地,第十一贴片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四十九贴片电阻R49;第九贴片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一端、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基极、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一端,第五十六贴片电阻R56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集电极接地;第四十一贴片电阻R41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二贴片二极管D12连接第十二贴片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一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一端,第四十一贴片电容C41的第二端、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可控硅SCR1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一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一端,第三十八贴片电容C38的第二端、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4的第二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喇叭控制模块(7)包括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第九贴片二极管D9,第二贴片MOS管M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第五贴片三极管Q5,第六贴片三极管Q6,第十一贴片电阻R11,第十五贴片电阻R15,第十八贴片电阻R18,第二十四贴片电阻R24,第二十五贴片电阻R25,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
所述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六贴片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一贴片电阻R11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正极,通过第二十六贴片电阻R26接地;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四贴片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九贴片二极管D9的负极、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一端,第五贴片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一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一端,第二贴片MOS管M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十五贴片电容C25的第二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2的第二端;
所述灯光控制模块(8)包括第六贴片电容C6,第二贴片二极管D2,第六贴片二极管D6,第四贴片二极管D4,第一贴片MOS管M1,第一贴片三极管Q1,第二贴片三极管Q2,第三贴片三极管Q3,第一贴片电阻R1,第二贴片电阻R2,第三贴片电阻R3,第四贴片电阻R4,第五贴片电阻R5,第六贴片电阻R6,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
所述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压VCC_12,集电极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贴片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贴片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贴片电阻R5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贴片二极管D4的负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贴片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一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一端、第二贴片二极管D2的负极、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一贴片MOS管M1的第三端、第六贴片二极管D6的第二端、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433无线协议模块(10)包括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433/315接收芯片U12;
所述433/315接收芯片U12分别连接第四十五钽电容C45、第五十八贴片电阻R58、第五十九贴片电阻R59;
防盗器运行系统(1)是整个定位防盗控制系统的主运行程序,ECU通讯协议模块(9)、远程控制协议模块(11)以及433无线协议模块(10)中的协议都是相关约定的编码规则。
CN201710350828.3A 2017-05-18 2017-05-18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Active CN107139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0828.3A CN107139880B (zh) 2017-05-18 2017-05-18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0828.3A CN107139880B (zh) 2017-05-18 2017-05-18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9880A true CN107139880A (zh) 2017-09-08
CN107139880B CN107139880B (zh) 2023-09-08

Family

ID=5977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0828.3A Active CN107139880B (zh) 2017-05-18 2017-05-18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988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790A (zh) * 2007-12-13 2008-06-25 常州天鹅科技有限公司 Gps无线无锁车载定位防盗器及其防盗策略
US20090179746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Hsiang Ming-Cheng Burglar-proof gps vehicle terminal with functions of independent monitoring and resetting
CN201291832Y (zh) * 2008-11-07 2009-08-19 南京海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式汽车防盗报警器
CN101565033A (zh) * 2009-05-25 2009-10-28 郭炼光 车辆智能防盗窃和抢劫装置
US20120313795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Linhu Wa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safety
CN102975688A (zh) * 2012-11-13 2013-03-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CN104890621A (zh) * 2015-04-24 2015-09-09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can控制的无线通信实时监控车载安防系统
CN206826604U (zh) * 2017-05-18 2018-01-02 蒋闯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790A (zh) * 2007-12-13 2008-06-25 常州天鹅科技有限公司 Gps无线无锁车载定位防盗器及其防盗策略
US20090179746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Hsiang Ming-Cheng Burglar-proof gps vehicle terminal with functions of independent monitoring and resetting
CN201291832Y (zh) * 2008-11-07 2009-08-19 南京海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式汽车防盗报警器
CN101565033A (zh) * 2009-05-25 2009-10-28 郭炼光 车辆智能防盗窃和抢劫装置
US20120313795A1 (en) * 2011-06-09 2012-12-13 Linhu Wa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safety
CN102975688A (zh) * 2012-11-13 2013-03-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车载网络智能防盗系统
CN104890621A (zh) * 2015-04-24 2015-09-09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can控制的无线通信实时监控车载安防系统
CN206826604U (zh) * 2017-05-18 2018-01-02 蒋闯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齐学红;: "基于GSM的汽车防盗系统设计", 传感器世界, no. 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9880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665A (zh) 一种节能型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06826604U (zh)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CN104908881A (zh) 一种基于终端app的北斗电动车自动管控系统
CN203630974U (zh) 移动太阳能风能信号灯
CN105160566A (zh) 一种实现车辆互联互借的方法及实现所述方法的系统
CN204138072U (zh)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数据采集及传输终端
CN107139880A (zh) 车辆船只的定位防盗控制系统
CN205837017U (zh) 一种多功能公共自行车停车桩
Zhang Application of NB-IoT technology in urban lighting system
CN206264953U (zh) 一种新型汽车智能防盗装置
CN202795621U (zh) 太阳能电池板防盗系统
CN103832512A (zh) 一种rfid车辆身份识别防盗系统
CN205726138U (zh) 一种节能型道路监控机
CN110827350A (zh) 基于Labview和Modbus/TCP通信协议的有轨电车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CN206829783U (zh) 一种施工场所用节能式安全移动围栏
CN206594819U (zh) 高清电子警察车牌抓拍装置
CN204759752U (zh) 一种具有防盗监控功能的交通信号控制机
CN205692391U (zh) 一种智能型道路交通信号机
CN212766281U (zh) 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行车调度网协设备
CN203465849U (zh) 公交综合监控取证装置
CN207029116U (zh) 一种具有安防功能的车载智能信息系统
CN205005041U (zh) 一种用于测速的无线通讯模块
CN208504218U (zh) 一种具有安防功能的太阳能灯
CN202009398U (zh)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通信转换接口
CN216116233U (zh) 一种水位数据采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201202 east area,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508, Chuanho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Fuj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411 No.18, jiangxiangshang, Jingnan village, Changjing Town,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 Chuang

Applicant before: Tao 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