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4672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4672B
CN107134672B CN201710105764.0A CN201710105764A CN107134672B CN 107134672 B CN107134672 B CN 107134672B CN 201710105764 A CN201710105764 A CN 201710105764A CN 107134672 B CN107134672 B CN 107134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ess
housing
fitt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57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4672A (zh
Inventor
春日明
石田国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 Corp filed Critical K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34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4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4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4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7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automatically by insertion of rigid printed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连接器(50)包括使第一接触部(86)和第二接触部(95)突出到收纳空间(65)中并由插头壳体(60)保持的插头接触件(70),其通过将插座连接器(10)的插座接触件(40)收纳在收纳空间(65)内并使接触部(86)和接触部(95)与该插座接触件(40)弹性接触而电连接,插头接触件(70)由具有第一接触部(86)的第一接触件(80)和具有第二接触部(95)的第二接触件(90)构成,第一接触件(80)和第二接触件(90)被连接成在接触部(86、95)可相互独立摆动的状态下,作为接触部(86、95)以外部位的固定部(81、91)之间可相互导通。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下述结构的电连接器作为此类连接器已众所周知,其由具有插头接触件的插头连接器和具有插座接触件的插座连接器构成,通过插头连接器和插座接触件的壳体相互嵌合,两接触件相互弹性接触而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电连接器中的插头接触件具有分叉成两支形状的一对接触引脚,一对接触引脚分别与插座接触件弹性接触而实现稳定的电接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常规的电连接器除了形成双点接触结构的插头接触件以外,还通过冲切加工一枚接触件材料而形成一对接触引脚,但该冲切加工可形成的形状具有极限,难以形成与要求规格相对应的复杂形状,并且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在该冲切断面上生成毛刺或毛边,会在与对方侧的插座接触件之间引起接触压力变化或接触面破裂,或者发生所谓微滑动磨损,不仅可能产生两者接触不稳定的导通不良,而且可能会增大插拔力。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仅实现与要求规格相对应的接触件的复杂形状,而且提供可提高电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结构的连接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具有收纳空间(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插头壳体60);接触件,其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弹性部83)和第二弹性接触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弹性部93),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突出到所述收纳空间内并被所述壳体保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插头接触件70),通过将对方侧连接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插座连接器10)的对方侧接触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插座接触件40)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并使所述接触件的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与该对方侧接触件弹性接触而电连接(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插头连接器5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由具有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第一接触件和具有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件构成,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被连接成,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可相互独立摆动的状态下,在除去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以外的部位可相互导通。
此外优选,在上述结构的连接器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所述收纳方向延伸的压入槽和沿所述收纳方向延伸且在与该收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同所述压入槽连接的连接槽,所述第一接触件具有压入所述压入槽的第一压入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压入部811)和插入所述连接槽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接触件具有压入所述压入槽的第二压入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侧压入部911),在所述第一压入部和所述第二压入部被压入所述压入槽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接触件的所述第二压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件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收纳方向上调整位置,所述第二压入部与所述连接部抵接并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按压该连接部,将其按压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
由于本发明的连接器由相互独立接触件的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的组合构成,并被连接成在第一接触件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件的第二接触部相互独立且可摆动的状态下,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可相互导通,不仅能够简化各接触件的形状且根据其组合方式能够容易地形成与客户的要求规格相对应的复杂形状,而且通过抑制成型时的毛刺等引起的接触压力变化、接触面破裂以及微滑动磨损的发生,能够防止增大插拔力(防止插拔费力),不会损害操作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双点接触中的接触件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
并且,由于上述结构的连接器中的用于导通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的连接部分之间(第一压入部和连接部)被牢固地紧贴固定,因而不会因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分离而引起导通不良,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由于无需使用焊接或粘结等固定方法,而利用与壳体之间的压入结构进行机械固定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从而能够低成本且容易地制造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构成上述连接器装置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上述插座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4为上述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为上述插头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6为上述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剖面图。
图7为上述插头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8为沿着图7中的箭头Ⅷ-Ⅷ的剖面图(仅表示右侧半部分的剖面图)。
图9为沿着图7中的箭头Ⅸ-Ⅸ的剖面图(仅表示右侧半部分的剖面图)。
图10为沿着图7中的箭头Ⅹ-Ⅹ的剖面图(仅表示右侧半部分的剖面图)。
图11为上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主视图。
图12为上述插头的侧视图。
图13为从上方左侧观察上述插头的立体图。
图14为从下方左侧观察上述插头的立体图。
图15为从上方右侧观察上述插头的立体图。
图16为从下方右侧观察上述插头的立体图。
图17的(a)为上述插头的第一接触件第一接触部的横截面图、(b)为上述插头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部的横截面图。
图18为表示将上述插座连接器与上述插头连接器的上方对准状态的剖面图。
图19为表示上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接触件与上述插座连接器的上述插座接触状态的剖面图。
图20为表示上述插座连接器与上述插头连接器嵌合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1,参照该图简要说明连接器装置1的整体结构。
连接器装置1由设置在第一基板(未图示)上的插座连接器10和设置在第二基板(未图示)上的插头连接器50构成,两连接器10、50在与各基板表面正交方向上嵌合,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电连接。即,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被构成为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为方便起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图2和图4所示的状态定义为基准,并将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作为图1、图2和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将各连接器10、50的嵌合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各连接器10、50的长边方向(宽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与该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插座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10的结构,追加参照图2、图3进行说明。插座连接器10包括:固定在第一基板上的固定侧壳体20、与该固定侧壳体20可相对移动安装的可动侧壳体30、横跨该两壳体20、30并沿着各壳体20、30的宽度方向(长边方向)以两列排列状态保持的多个插座接触件40。
固定侧壳体20使用合成树脂等电绝缘性材料成型,并具有与第一基板上下对置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基壁21、设置在基壁21的左右端部上的突壁22和设置在基壁21的前后端部上的侧壁23。在基壁21上突出设置有用于在第一基板上对固定侧壳体20进行定位的圆筒状定位突起21a。在突壁22上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多个接触件保持孔22a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排列间距并排设置。在侧壁23上设置有一对安装金属配件25,其用于将固定侧壳体20固定在第一基板上并限制可动侧壳体30相对于该固定侧壳体20的过度相对移动。
可动侧壳体30使用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并具有与固定侧壳体20的基壁21上下对置的本体壁31、设置在本体壁31的左右端部上且弯曲成大致U字状的保护壁32和设置在本体壁31的前后端部上的立壁33,并在可动侧壳体30的中央形成有由上述壁面围绕且向下方开口的嵌合凹部34(用于收纳插头连接器50的上半部分的嵌合空间)。在本体壁31的内表面一侧上形成有包含在该嵌合凹部34中并沿着前后方向向下方突出的凸状突起部35。在该突起部35的左右侧面上形成为截面凹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接触件收纳槽35a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排列间距并排设置。并且,在本体壁31上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多个接触件收纳孔31a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排列间距并排设置,该接触件收纳孔31a和接触件收纳槽35a在上下方向上匹配并成为相互连通的位置关系。并且形成有在U字形的保护壁32上围绕在外侧壁部32a与内侧壁部32b之间,用于收纳插座接触件40的弹性变形部分的接触件保护空间36。
通过对插座接触件40实施冲压加工(冲切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图3等所示的规定形状。该插座接触件40包括:保持在固定侧壳体20上的保持部41、自该保持部41的上端弯曲成大致垂直并向外侧延伸的导线部42、与该保持部41的下端连接并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43、与该弯曲部43的上端连接并沿着本体壁31的表面在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部44、以及与该中间部44的端部连接并向大致铅直下方延伸的接触部45。此外,在插座接触件40的表面上实施用于覆盖金(Au)等薄膜的所需表面处理(电镀处理)。该插座接触件40一端的保持部41被压入接触件保持孔22a中并被保持在固定侧壳体20上,另一端的接触部45被压入接触件保持槽35a和接触件收纳孔31a中并被保持在可动侧壳体30上,通过这种方式,固定侧壳体20和可动侧壳体30经由多个插座接触件40而被连接成可前后、左右和上下相对移动。并且,导线部42被焊接成并电连接成第一基板上的布线模式。
通过对金属平板进行冲切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安装金属配件25,其具有被压入凹下设置在固定侧壳体20的侧壁23上的模具保持槽23a中的主板部26、从该主板部26的下部朝向左右外侧伸出的支腿部27和从主板部26的上端朝向内侧弯曲成L字状的限制部28。支腿部27被焊接成第一基板上的丘状。
如前所述,由于所述结构的插座连接器10的插座接头接触件40的一部分弹性变形,可动侧壳体30相对于固定侧壳体20可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因此,例如在固定有插座连接器10的第一基板与固定有插头连接器50的第二基板之间产生错位的状态下,即使在两者被嵌合连接时,由于可动侧壳体30相对于固定侧壳体20向吸收该错位的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能够使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准确嵌合。此外,由于可动侧壳体30与卡止在固定侧壳体20上的安装金属配件25抵接,该可动侧壳体30的相对移动范围被限制在规定范围内,从而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插座接触件40发生类似塑性变形的过度的相对移动。
下面,追加参照图4~图17对插头连接器50的结构进行说明。插头连接器50由固定在第二基板上的插头壳体60、沿着该插头壳体60的宽度方向(长边方向)以两列排列状态保持的多个插头接触件70构成。
插头壳体60使用合成树脂等电绝缘性的材料成型,并由被形成为长方形的长方体状的壳体本体61和设置在壳体本体61的前后端部上的台阶部68构成。
壳体本体61具有形成为截面U字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基部62、设置在基部62的左右端部上的左右壁63和设置在基部62的前后端部上的前后壁64,并整体形成为上面开口的大致矩形箱状。在壳体本体61的左右中央处凹下设置有朝向上方开口的截面矩形的收纳空间65(用于收纳插座连接器10的突起部35的空间)。该壳体本体61的上半部分(比台阶部68更上侧部分)构成形成可与插座连接器10的嵌合凹部34嵌合的外形形状的嵌合凸部66。基部62具有左右两列且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排列间距形成的多个隔板62a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用于连结左右隔板62a的连结部62b。此外,在基部62上以左右两列且在前后方向上以规定配置间距并排设置有用于以规定配置姿态收纳插头接触件70的接触件收纳空间67。各接触件收纳空间67夹在前后隔板62a之间形成,并经由在其上侧部分与收纳空间65连通,其下端在基部62的底面一侧开口的接触件插入口62c向外侧开口。该接触件插入口62c形成将插头接触件70插入插头壳体60(接触件收纳空间67)内时的插入口。
接触件收纳空间67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上半部分与中央的收纳空间65连接的贯通槽67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与贯通槽67a左右对置连接的压入槽67b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与压入槽67b左右对置连接的连接槽67c。贯通槽67a形成在前后相邻的隔板62a中的相互对置的前侧隔板67a的后表面与后侧隔板67a的前表面之间。该贯通槽67a形成为可收纳插头接触件70中的弹性变形部分(后述的弹性部83、93)的大小。并且,压入槽67b从接触件插入口62c朝向上方沿着直线延伸,并在比基部62的上下中央位置更靠近上方处形成终端。该压入槽67b的槽宽(前后方向的宽度)被形成为比贯通槽67a的槽宽(前后方向的宽度)更宽。而且,连接槽67c形成在比压入槽67b更左/更右的外侧(与插头壳体60的内表面之间的分界部)。该连接槽67c的槽宽(前后方向的宽度)被形成为比压入槽67b的槽宽(前后方向的宽度)更窄。这些贯通槽67a、压入槽67b和连接槽67c被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以互相重叠的位置关系相互连通。
在台阶部68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将金属薄板弯曲成L字状而形成的固定片69。通过将该固定片69焊接在第二基板上的丘状图案上,插头连接器50被牢固地固定在第二基板上。而且,在台阶部68的下表面一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在第二基板上定位插头连接器50的圆筒状定位突起68a。
插头接触件70由相互独立的两根接触件(第一接触件80、第二接触件90)构成,并具有第一接触件80的接触部和第二接触件90的接触部沿着嵌合方向(收纳方向)并列设置的双点接触构造。通过对金属等导电性材料的薄平板实施冲压加工(冲切加工和弯曲加工等),各接触件80、90被形成为图11~图16等所示的规定形状。此外,还对各接触件80、90的表面实施用于覆盖金(Au)等薄膜的所需表面处理(电镀处理)。各接触件80、90成为利用压入而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的结构。
第一接触件80包括由插头壳体60的压入槽67b保持的固定部81、从固定部81的下端弯曲并由连接槽67c保持的支腿部82和与固定部81的上端连接并在大致板厚方向上相对于该固定部81弹性位移的弹性部83。
在固定部81上设置有被压入到压入槽67b中的压入部811。由于在压入部811的板厚方向的量侧面上形成有因冲压加工而相互不同的凹凸,该压入部811被设定成与压入槽67b的槽深大致相同的板厚。并且,由于在该压入部811上形成有在压入部811的板厚方向的两端朝外突出的压入突起部811a,从而其被设定为比压入槽67b的槽宽更大的板宽。压入突起811a被形成为当被插入压入槽67b时进入该压入槽67b的内表面。此外,压入突起811a的基端面(下侧的端面)起到防止从压入槽67b脱落的作用。
支腿部82被形成为比固定部81更小的板宽,并被构成为可插入连接槽67c。在支腿部82的中间形成有成为与第二接触件90抵接部位的连接部821。由于在连接部821的板厚方向的两侧面形成有因冲压加工而相互不同的凹凸,该连接部821被设定为比连接槽67c的槽深稍微大的板厚。在连接部821的左右两侧面中的左右内侧的凸面与第二接触件90抵接,左右外侧的凸面与连接槽67c的内表面抵接,通过这种方式,连接部821以夹在第二接触件90的外表面与连接槽67c的内表面之间的状态抵接,从而导通第一接触件80与第二接触件90。
弹性部83具有朝向收纳空间65一侧朝向斜上方延伸的引脚84、与该引脚84的上端连接并弯曲成U字状,从而朝向收纳空间65的开口端一侧凸出的曲部85和从该曲部85的下端朝向收纳空间65一侧并延伸到斜下方的顶端部86。在本实施中,第一接触件80中的最突出到收纳空间65一侧的顶端部86被构成为作为与对方侧的插座接触件40接触部位的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下面也将顶端部86称为“第一接触部86”)。如图17的(a)所示,第一接触部86的横截面(与该第一接触件80的长边方向相交的截面)被形成为矩形,在该横截面内与对方侧的插座接触件40之间的接触件部分为沿着前后方式延伸的直线部。因此,第一接触件80以与第一接触部86的板宽对应的接触宽度同插座接触件40接触(线接触)。
为了将这种结构的第一接触件80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首先使第一接触件80成为指向大致上下方向的规定姿态,并在第一接触件80的固定部81与压入槽67b对位的状态下,将第一接触件80插入接触件收纳空间67中。此时,第一接触件80中的弹性部83被插入贯通槽67a内,支腿部82被插入连接槽67c内。另一方面,当固定部81(压入部811)被插入压入槽67b中时,该压入部811的左右侧面(左右的凸面)会抵接或靠近压入槽67b的左右内表面,并且由于该压入部811的压入突起811a进入压入槽67b的前后内表面,该压入部811以防脱状态被压入到压入槽67b,使得第一接触件80被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当第一接触件80被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时,第一接触件80的第一接触部86被突出配置在收纳空间65内,从而使第一接触件80的弹性部83在贯通槽67a内大致以压入部811(固定部81)为支点可弹性变形。
第二接触件90包括由插头壳体60的压入槽67b保持的固定部91、自固定部9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后并弯曲成L字状的导线部92、以及与固定部91的上端连接并在大致板厚方向上相对于该固定部91弹性位移的弹性部93。
在固定部91上设置有被压入到压入槽67b中的两处压入部(上侧压入部911、下侧压入部912)。这里,上述两处压入部911、912中的上侧压入部911构成与第一接触件80的连接部821抵接的部位(与第一接触件80导通接触的部位)。该上侧压入部911被形成为截面矩形状,并被设定为与压入槽67b的槽深大致相同的板厚。而且,由于在该上侧压入部911上形成有在其板宽方向的两端朝外突出的压入突起911a,因而被设定为比压入槽67b的槽宽更大的板宽。压入突起911a被形成为当插入压入槽67b时进入该压入槽67b的内表面。另一方面,由于在下侧压入部912的板厚方向的两侧面形成有因冲压加工而相互不同的凹凸,下侧压入部912被设定为与压入槽67b的槽深大致相同的板厚。此外,由于在该下侧压入部912的板宽方向的两端形成有朝外突出的压入突起912a,该下侧压入部912被设定为比压入槽67b的槽宽更大的板宽。压入突起912a被形成为当被插入压入槽67b时进入该压入槽67b的内表面。此外,压入突起911a、912a的基端面(下侧的端面)发挥防止从压入槽67b脱出的作用。
导线部92被焊接并电连接成第二基板上的布线模式。即,由两个接触件80、90构成的插头接触件70经由导线部92与第二基板电连接。
弹性部93具有朝向收纳空间65一侧并向斜上方延伸的引脚94、与该引脚94的上端连接并弯曲成U字状,从而朝向收纳空间65一侧凸出的曲部95和从该曲部95的上端朝向收纳空间65一侧并朝向斜上方延伸的顶端部9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件90中的最突出到收纳空间65一侧的曲部95构成为与对方侧的插座接触件40接触部位的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在下面也将曲部95称为“第二接触部95”)。如图17(b)所示,第二接触部95的横截面(与该第二接触件90的长边方向相交的截面)被形成为半圆柱状或者D形状,在该横截面内与对方侧的插座接触件40之间的接触件部分形成朝向该插座接触件40的接触面一侧凸出弯曲的圆弧状。因而,第二接触件90仅在成为比第二接触部95的板宽更窄的接触宽度的中央部分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点接触)。此外,第二接触件90的固定部91被设定为与第一接触件80的固定部81的板宽大致相同。但第二接触件90的板宽(横宽)自基端侧的固定部91至顶端部96成为若干尖头的形状,并随着朝向顶端侧而成为窄幅。并且,随着自基端侧的固定部91朝向顶端部96,第二接触件90的板厚逐渐成为薄壁,从而当负载作用于该第二接触件90时发挥分散应力的作用,防止应力集中于弹性变形时的支点部附近(固定部91)。
为了将这种结构的第二接触件90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首先使第二接触件90成为指向大致上下方向的规定姿态,并在第二接触件90的固定部91与压入槽67b对位的状态下,将第二接触件90插入接触件收纳空间67中。此时,第二接触件90中的弹性部93被插入贯通槽67a内。另一方面,当下侧压入部912被插入压入槽67b中时,由于该下侧压入部912的左右侧面会抵接或靠近压入槽67b的左右内表面,并且该下侧压入部912的压入突起912a进入压入槽67b的前后内表面,从而使得该压入部912以防脱状态被压入到压入槽67b。并且,当上侧压入部911被插入压入槽67b中时,由于该压入部911的左右侧面(左右的凸面)会抵接或靠近压入槽67b的左右内表面,并且该压入部911的压入突起911a进入压入槽67b的前后内表面,该压入部911以防脱状态被压入到压入槽67b。通过这种方式上下的压入部911、912被压入到压入槽67b,使得第二接触件90被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与此同时,通过上侧压入部911与第一接触件80的接触部821接触并向板厚方向按压,该第一接触件80的连接部821以夹在上侧压入部911与连接槽67c的内表面之间的状态牢固地被固定,并且第一接触件80的连接部821与第二接触件90的上侧压入部911以按压状态抵接。于是,由于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接触件80的连接部821与第二接触件90的上侧压入部911抵接,第一接触件80与第二接触件90被相互导通,插头接触件70经由导线部92与第二基板电连接。因此,当第二接触件90被固定在插头壳体60上时,第二接触件90的第二接触部95被突出配置在收纳空间65内,从而使第二接触件90的弹性部93在贯通槽67a内以上侧压入部911(固定部91)为大致支点可弹性变形。
在所述结构的插头接触件70中,由于两接触件80、90的板宽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同,各个固定部81、91彼此之间在板厚方向上以重叠的状态(相拥状态)整体保持在插头壳体60上,并在该状态下,第一接触件80的第一接触部86和第二接触件90的第二接触部95被突出配置在中央的收纳空间65内。于是,由于在该收纳空间65内,第一接触部86被配置在比第二接触部95更上方(靠近收纳空间65的上端开口的位置),第一接触部86会先于第二接触部96而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这里,如前所述,由于第一接触部86在板宽的全宽上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而第二接触部95仅在板宽的一部分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因而第一接触部86以大于第二接触部95的接触宽度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这里,通过抑制第一接触部86比第二接触部95更朝向收纳空间65的突出量,使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时的弹性位移量变小,从而降低与插座接触件40的弹性接触压(单位面积的接触压力)。此外,即使在第一接触部86和第二接触部95的一方或者双方因与对方侧的插座接触件40接触而弹性变形时,第一接触部86和第二接触部95也以互不干涉的间距配置。
下面,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实施方式,追加参照图18~图20对连接器装置1的特征作用进行说明。下面,对连接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50的连接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为了连接两连接器10、50,首先将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50上下对位。此时,插座连接器10的插座接触件40与插头连接器50的插头接触件70(80、90)成为彼此分离的状态。这里,在突起部35的左右侧面上配置有插座接触件40的接触部45,在收纳空间65内配置有插头接触件70(80、90)的接触部86、95。如图19所示,当将插头连接器50的嵌合凸部66与插座10的嵌合凹部34嵌合并将插座连接器10的突起部35插入插头连接器50的收纳空间65内时,第一接触件80最初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并弹性变形。如前所述,由于第一接触部86被设定为小于第二接触部95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时的弹性位移量,因而第一接触部86与插座接触件40的弹性接触压力被抑制为较小(调成不妨碍摩擦效果程度的接触压力),从而能够降低因多点接触产生的插入力。并且,当插头接触件70(第一接触件80)最初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时,通过降低其接触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降低接触件相互作用的嵌合方向的压缩力,从而能够防止插头接触件70产生弯曲或变形。
这里,当将插座连接器10的突起部35进一步插入插头连接器50的收纳空间65中时,第一接触件80的第一接触部86在插座接触件40的接触部45上以按压状态弹性滑动,并在该滑动移动过程中,第一接触部86刮去附着在插座接触件40的接触部45上的异物(妨碍导通的异物)。此时,由于第一接触件80以与该接触件80的板宽(横宽)对应的接触宽度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因而能够在横跨该板宽整体的较宽范围内除去异物。
接着,如图20所示,当将插座连接器10的突起部35进一步插入插头连接器50的收纳空间65内时,此次第二接触件90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而弹性变形。此时,由于第二接触件90的第二接触部95与插座接触件40之间的接触面一侧被形成为截面圆弧状,因而第二接触件90的第二接触部95仅在第二接触部95的板宽方向的中央部分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并且,第二接触部95追随第一接触部86而在该第一接触部86的滑动轨迹上滑动(即,两接触部86、95在同一线上滑动)。因此,第二接触部95受到第一接触部86的摩擦作用而在除去异物后的接触面上滑动。
接着,在插头连接器50的嵌合凸部66完全与插座连接器10的嵌合凹部34嵌合之后,使两连接器10、50之间的位置决定,从而保持插座接触件40与插头接触件70(80、90)之间的接触状态。这里,如前所述,由于插头接触件70(80、90)与插座接触件40双点接触并弹性变形,使得插座接触件40与插头接触件70(80、90)以适当的接触力接触,结果是,两连接器10、50被电连接,并能够在两基板之间传送信号。
按照以上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由于插头接触件70由相互独立的第一接触件80与第二接触件90的组合构成,在第一接触件80的第一接触部86和第二接触件90的第二接触部95相互独立且可摆动的状态下,第一接触件80的固定部81和第二接触件90的固定部91被连接成可相互导通,不仅能够简化各接触件80、90的形状,并根据其组合方式容易形成与顾客的要求规格相对应的复杂形状,而且通过抑制缘于成型时的毛刺等的接触压变化、接触面破坏以及微滑动磨损的发生,能够防止增大插拔力(防止拔插费力),不会损害操作性能,并且能够提高双点接触中的接触件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由于用于导通第一接触件80和第二接触件90的连接部分(固定部81、91)相互被牢固地紧贴固定,因而不会因第一接触件80和第二接触件90分离而引起导通不良,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由于无需使用焊接或粘接等固定方法而利用与插头壳体60之间的压入结构机械地固定第一接触件80和第二接触件90,因而能够低成本且容易地制造连接器装置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当插座接触件40被收纳到收纳空间65内时,由于采用第一接触部86先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且在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同时向收纳方向移动,第二接触部95沿着第一接触部86与插座接触件40之间的接触轨迹上在与插座接触件40接触同时向收纳方向移动的结构,第一接触部86和第二接触部95在插座接触件40上沿同一线上滑动,第二接触件90必定会与利用第一接触件80除去异物的接触面上接触,因而能够利用这种接触件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摩擦效果,从而能够提高双点接触的接触件相互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由于利用上述摩擦效果无需将插头接触件70的接触压提高到所需以上就能够得到电连接的稳定性,因而即使在采用双点接触结构时,也能够如常规方式维持连接器10、50之间的插入/拔取的操作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通过使第一接触部86的接触宽度大于第二接触部95的接触宽度,即使当第二接触部95在板宽方向上发生错位,也能够使该第二接触部95的触点部分始终处于由第一接触部86除去异物的接触面上,从而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各接触件之间的错位的容许范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由于使朝向收纳空间65的第一接触部86的突出量小于第二接触部95的突出量(使第一接触部86的弹性位移量小于第二接触部95的弹性位移量),将第一接触部86的弹性接触压抑制为较小,不仅能够降低两接触件10、50之间的多点接触的插拔力,并且由于在插头接触件70(第一接触件80)最初接触插座接触件40时,能够降低该接触产生的反作用力,因而能够降低接触件相互作用的嵌合方向(收纳方向)的压缩力,从而能够防止插座接触件70产生弯曲或变形。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1中,由于第一接触部86设置在突出到第一接触件80中的收纳空间65内部分的顶端部上,第二接触部95设置在以凸状方式突出到第二接触件90中的收纳空间65内形成的该凸面部(曲部)上,不仅能够利用第一接触部86的边缘效应提高摩擦效果,而且能够利用第二接触部95的凸曲面(圆弧曲面)实现与插座接触件40之间的平稳接触。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超出本发明主题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改良。
尽管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利用与插头壳体60的压入结构而机械固定第一接触件80和第二接触件90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使用例如焊接或粘接等结合手段预先固定第一接触件80和第二接触件90,并将成为一体的接触件80、90插入插头壳体60的结构。
尽管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基板安装型的连接器作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示例进行了例示说明,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适用于线束安装型的连接器。而且,对方侧连接器无须为浮动连接器,只要是具有连接对象的对方侧连接器,可适用各种连接器。

Claims (1)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具有收纳空间;接触件,其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突出到所述收纳空间内并被所述壳体保持,
将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接触件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并使所述接触件的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与该对方侧接触件弹性接触,从而进行电连接,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所述收纳方向延伸的压入槽、以及沿所述收纳方向延伸且在与该收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同所述压入槽连接的连接槽,
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件由具有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第一接触件和具有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件构成,
所述第一接触件具有经由所述第一接触件的固定部与第一弹性接触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连接槽中,
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被连接成,在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可相互独立摆动的状态下,在除去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以外的部位可相互导通,
所述第一接触件具有压入所述压入槽的第一压入部,
所述第二接触件具有被压入所述压入槽的第二压入部,
在所述第一压入部和所述第二压入部被压入到所述压入槽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触件的所述第二压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件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收纳方向上调整位置,所述第二压入部与所述连接部抵接而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按压该连接部,从而将其按压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CN201710105764.0A 2016-02-29 2017-02-24 连接器 Active CN107134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7093A JP6706512B2 (ja) 2016-02-29 2016-02-29 コネクタ
JP2016-037093 2016-0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4672A CN107134672A (zh) 2017-09-05
CN107134672B true CN107134672B (zh) 2020-07-28

Family

ID=5958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5764.0A Active CN107134672B (zh) 2016-02-29 2017-02-2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06512B2 (zh)
CN (1) CN107134672B (zh)
DE (1) DE1020171036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181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2020174034A (ja) * 2019-04-10 2020-10-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接続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JP7358171B2 (ja) * 2019-10-02 2023-10-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393980B2 (ja) * 2020-03-05 2023-12-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JP7467236B2 (ja)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7467234B2 (ja)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7438085B2 (ja) * 2020-11-18 2024-02-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1754A (zh) * 2015-12-25 2017-07-25 Kel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6215A (en) * 1992-10-15 1994-02-1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ake-before-break PC board edge connector
JP3825614B2 (ja) * 2000-08-08 2006-09-27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5809606B2 (ja) 2012-06-28 2015-11-11 ケル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388472B2 (ja) * 2013-12-09 2018-09-1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JP6347175B2 (ja) 2014-08-06 2018-06-27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のロアサッシュ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1754A (zh) * 2015-12-25 2017-07-25 Kel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4672A (zh) 2017-09-05
DE102017103604A1 (de) 2017-08-31
JP2017157304A (ja) 2017-09-07
JP6706512B2 (ja)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4672B (zh) 连接器
US9590327B2 (en) Reinforcing met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having the reinforcing metal fitting
JP556324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6981754B (zh) 连接器
KR101058710B1 (ko) 커넥터
CN108879146B (zh) 浮动连接器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4207952B2 (ja) コネクタ
TWI458180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circuit boards
WO2007094149A1 (ja) コネクタ
CN116169501A (zh) 端子及链式端子
KR101486179B1 (ko) 콘택트 및 콘택트를 갖는 커넥터
JP2023105047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WO2010143520A1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109038057B (zh) 连接器
KR20100101007A (ko) 회로 기판에 장착되는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JP7473613B2 (ja) 金具、金具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KR20050061581A (ko) 편평 가요성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7144191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CN113228424A (zh) 插座连接器
KR20100090804A (ko)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쌍
JP6360939B1 (ja) 多接点コネクタ
JP4795461B2 (ja) コネクタ
JP3929948B2 (ja) コネクタ
JP5388350B2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