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1731B - 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 Google Patents

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1731B
CN107111731B CN201680004211.XA CN201680004211A CN107111731B CN 107111731 B CN107111731 B CN 107111731B CN 201680004211 A CN201680004211 A CN 201680004211A CN 107111731 B CN107111731 B CN 107111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rminal platform
contact terminal
contac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42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1731A (zh
Inventor
中坊彰伸
青山幸男
铃木弘之
忠政明博
石井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Financial System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1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1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6Guiding cards; Check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card-convey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课题为:提出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省电化、并且避免IC触点被损坏、且即使不精密地调整促动器的安装位置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促动器的驱动力的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解决手段为:在IC触点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触点端子台、第2触点端子台、弹性部件、以及端子台按下部,第1触点端子台具备第1联杆部和第2联杆部,第2触点端子台具备触点针、爪部、以及架设部件,弹性部件经由架设部件对第2触点端子台施加拉力,端子台按下部具备第1臂、第2臂、以及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到第2臂的旋转动作停止为止,将第1臂的旋转动作传递到第2臂,在第2臂的旋转动作停止之后,吸收第1臂的旋转动作而收缩。

Description

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特别是适合应用于具有利用IC卡的输送力来向IC卡侧的端子按压IC触点单元侧的端子而使其接触的构造的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现金自动柜员机等自动交易装置中,在内部设置具有IC触点单元的IC卡处理装置而构成。IC卡处理装置将IC卡输送到可读写的位置,通过IC触点单元对IC卡中所记录的交易数据等可变数据进行读写。在读写可变数据时,需要使IC卡侧的端子和IC触点单元侧的端子接触。关于接触处的结构,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IC卡的输送力来向IC卡侧的端子按压IC触点单元侧的端子而使其接触的IC触点单元。具体而言公开了IC触点单元的构造,其特征在于,IC触点单元具备具有IC触点以及爪部件的可动台、引导可动台的导向部、以及使可动台的爪部件向与IC卡的输送面相比更后退的待机位置或承受IC卡的输送力的突出位置移动的促动器,在通过促动器向突出位置移动后的爪部件承受IC卡的输送力而移动时,导向部伴随爪部件的移动而将可动台相对于IC卡的输送方向向水平方向引导。
根据该专利文献1,由于利用IC卡的输送力而使IC卡侧的端子和IC触点单元侧的端子接触,因此促动器是具有将可动台的爪部件向承受IC卡的输送力的突出位置移动的程度的驱动力的小型促动器即可,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功耗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83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造中,若爪部件向承受IC卡的输送力的突出位置移动,则可动台所具备的IC触点与IC卡的输送面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小。此时,若在所输送的IC卡上存在翘曲、变形或破损等异常部分,则存在异常部分与IC触点干涉,损坏IC触点的问题。
此外,由于采用了小型的促动器,因此为了确保足够的驱动力而需要精密地调整促动器的安装位置,存在需要繁琐的作业这一课题。若促动器的安装位置存在不完备之处,则不能使可动台的爪部件适当地移动到突出位置,不能利用IC卡的输送力而使IC卡侧的端子与IC触点单元侧的端子接触。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提出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省电化、并且避免IC触点被损坏、且即使不精密地调整促动器的安装位置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促动器的驱动力的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该课题,在本发明中,在IC触点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触点端子台、第2触点端子台、弹性部件、以及端子台按下部,第1触点端子台具备第1联杆部和第2联杆部,第2触点端子台具备触点针、爪部、以及架设部件,弹性部件经由架设部件对第2触点端子台施加拉力,端子台按下部具备第1臂、第2臂、以及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到第2臂的旋转动作停止为止,将第1臂的旋转动作传递到第2臂,在第2臂的旋转动作停止之后,吸收第1臂的旋转动作而收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省电化,并且避免IC触点被损坏,且即使不精密地调整促动器的安装位置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促动器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IC卡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IC触点单元时的上表面结构图。
图3A是IC卡待机时的IC触点单元的A-A剖面结构图。
图3B是IC卡待机时的IC触点单元的B-B剖面结构图。
图3C是IC卡待机时的IC触点单元的C-C剖面结构图。
图4A是IC卡卡止时的IC触点单元的A-A剖面结构图。
图4B是IC卡卡止时的IC触点单元的B-B剖面结构图。
图4C是IC卡卡止时的IC触点单元的C-C剖面结构图。
图5A是IC卡读取时的IC触点单元的A-A剖面结构图。
图5B是IC卡读取时的IC触点单元的B-B剖面结构图。
图5C是IC卡读取时的IC触点单元的C-C剖面结构图。
图6是IC触点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IC卡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IC卡处理装置1的整体结构。IC卡处理装置1构成为,若被插入IC卡,则使在内部具备的IC触点单元20动作,对在IC卡中记录的交易数据等可变数据进行读写。
IC卡处理装置1具备输送辊10以及IC触点单元20而构成。一对输送辊10相对于卡输送线X在上下对置配置,进行旋转以便沿着卡输送线X输送IC卡。这里的输送辊10被表示为进行旋转以便将IC卡从右向左输送。
IC触点单元20被设置于在卡输送线X方向的前后配置的两组输送辊10之间,此外,相对于卡输送线X被配置在上方向。IC触点单元20对在沿着卡输送线X被输送来的IC卡中记录的可变数据进行读写。
在读写时IC触点单元20利用IC卡的输送力,向IC卡侧的端子按压IC触点单元20侧的端子(触点针)而使其接触。以下参照图2~图6,说明IC触点单元20的详细结构。
(2)IC触点单元20的结构
图2示出从图1的Y方向观察IC触点单元20时的上表面结构。IC卡被从右向左输送。以下,参照图3~图5,详细地说明A-A剖面、B-B剖面以及C-C剖面的各剖面结构。
(3)IC卡待机时的IC触点单元的构成
图3A~图3C示出IC卡待机时的IC触点单元20的整体结构。图3A示出图2的A-A剖面,图3B示出图2的B-B剖面。此外,图3C示出图2的C-C剖面。以下,参照图3A~图3C,对IC卡待机时的IC触点单元20的结构进行说明。
IC触点单元20具备促动器21、柱塞22、端子台按下部23、第1触点端子台24、第2触点端子台25、弹性部件26以及架设部件31等而构成。
若IC卡沿着卡输送线X被输送来,则促动器21在规定的定时吸引柱塞22。规定的定时例如是后述的爪部253能够卡止IC卡的端部的定时。促动器21的驱动力(吸引柱塞22的吸引力)在柱塞22的端部抵接于底部时达到最大。
柱塞22构成为与促动器21以能够吸引的方式连接,而且与端子台按下部23连接。若柱塞22被促动器21吸引,则将吸引动作传递给端子台按下部23。
端子台按下部23在被传递来自柱塞22的吸引动作,则作为与柱塞22连接的连接处的一端向柱塞22的吸引方向移动。伴随于此,端子台按下部23以固定端子台按下部23的固定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另一端按下第1触点端子台24。
这里,若详细地说明端子台按下部23,则端子台按下部23由第1臂23A、压缩弹簧23B、第2臂23C、第1旋转轴23D以及第2旋转轴23E构成。第1臂23A的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于柱塞22,若柱塞22被吸引,则以第1旋转轴23D为轴顺时针旋转。
在第1臂23A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弹簧23B,压缩弹簧23B将第1臂23A与第2臂23C连接,以便将第1臂23A的旋转动作传递到第2臂23C。由此,若第1臂23A顺时针旋转,则第2臂23C也以第1旋转轴23D为轴顺时针旋转。
第2臂23C在与第1臂23A一起顺时针旋转时,使按压辊231C一边旋转一边按下第1触点端子台24的端部。通过该按压辊231C一边旋转一边按下第1触点端子台24,能够抑制第2臂23C与第1触点端子台24的接触部分的磨损。
第2臂23C若旋转到形成于托架30的限位器32的位置,则因该限位器32而停止旋转。第2臂23C虽然因限位器32而停止旋转,但第1臂23A在利用促动器21的驱动力进一步持续柱塞22的吸引动作的情况下,即柱塞22的端部未到达促动器21内的底部附近的情况下,以第2旋转轴23E为轴进一步顺时针旋转。
第1臂23A在柱塞22的吸引动作停止、或压缩弹簧23B的压缩范围达到极限值时,停止以第2旋转轴23E为轴的顺时针的旋转动作。这样,端子台按下部23伴随着柱塞22的吸引动作使第2臂23C旋转至限位器32的位置,进而在柱塞22的吸引动作持续的情况下,为了吸收基于吸引动作的力而使第1臂23A稍微旋转。
由此,促动器21能够将柱塞22吸引至底部附近。通过将柱塞22吸引至底部附近,能够充分地确保促动器21的驱动力。
第1触点端子台24在被端子台按下部23按下之前,通过第1联杆部L1、第2联杆部L2以及托架30等,在将卡输送线X方向与触点针251之间的距离维持规定的距离θ1的状态下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固定。而第1触点端子台24若被端子台按下部23按下,则以第1联杆部L1为旋转轴逆时针旋转。
在第1触点端子台24的中央部形成有第2触点端子台25的设置区域。此外,在一端形成有第1联杆部L1,在另一端形成有第2联杆部L2。第1触点端子台24在以第1联杆部L1为旋转轴逆时针旋转时,经由第2联杆部L2将旋转动作传递到第2触点端子台25。
第2触点端子台25在中央部具备对在IC卡中记录的可变数据实际进行读写的触点针251而构成,在一端形成爪部253。第2触点端子台25经由第2联杆部L2而连接于第1触点端子台24。此外,在另一端形成有架设部件252,在该架设部件252上架设弹性部件26。
第2触点端子台25若经由第2联杆部L2被传递来自第1触点端子台24的旋转动作,则保持在架设部件252上架设了弹性部件26的状态下,与第1触点端子台24一起逆时针旋转。此时爪部253向卡输送线X的下方移动。
弹性部件26设置为在IC卡待机时向与卡输送线X方向大致平行且与IC卡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作用力,被架设在第2触点端子台25的端部即架设部件252与形成于托架30的另一个架设部件31之间。弹性部件26经由架设部件252施加向右方向拉第2触点端子台25的力。另外,弹性部件26例如是簧圈。
(4)IC卡卡止时的IC触点单元的结构
图4A~图4C表示IC卡卡止时的IC触点单元20的整体结构。图4A示出图2的A-A剖面,图4B示出图2的B-B剖面。此外,图4C示出图2的C-C剖面。以下,参照图4A~图4C,对IC卡卡止时的IC触点单元20的结构进行说明。
IC触点单元20中,若IC卡沿着卡输送线X被输送来,则在规定的定时促动器21吸引柱塞22。伴随着柱塞22的吸引动作,端子台按下部23顺时针旋转而按下第1触点端子台24。若第2臂23C的按压辊231C旋转至限位器32的位置,则第2臂23C停止旋转动作。
此时,在促动器21的吸引动作持续的情况下,即柱塞22的端部未到达促动器21内的底部附近的情况下,第1臂23A以第2旋转轴23E为轴顺时针进行旋转动作。
若第1触点端子台24以第1联杆部L1为轴逆时针旋转,则第2触点端子台25通过第2联杆部L2被施加逆时针的力。然后,第2触点端子台25也逆时针旋转。其结果,爪部253向卡输送线X的下方移动。
在爪部253移动到卡输送线X的下方的状态下,第1触点端子台24相对于卡输送线X维持大致水平的状态。即,IC卡卡止时的第1触点端子台24成为将相对于卡输送线X方向的角度维持为0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IC卡沿着卡输送线X被输送来,则第2触点端子台25通过爪部253来卡止IC卡的端部。
伴随着第1触点端子台24逆时针旋转,第2触点端子台25也同样逆时针旋转,但第2触点端子台25与第1触点端子台24不同,保持经由架设部件252被弹性部件26拉向右方向的状态下旋转。成为对旋转后的第2触点端子台25施加了右方向以及上方向(右斜上方向)的力的状态。
其结果,IC卡卡止时的第2触点端子台25在相对于卡输送线X方向维持了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能够成为使IC卡卡止时的触点针251与卡输送线X之间的距离(退避量)相离一定的距离θ2的状态。
通过增大从卡输送线X算起的触点针251的退避量,即使在IC卡上存在翘曲、变形或破损等异常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IC卡输送时异常部分与触点针251干涉而损坏触点针251。
(5)IC卡读取时的IC触点单元的结构
图5A~图5C示出IC卡读取时的IC触点单元20的整体结构。图5A示出图2的A-A剖面,图5B示出图2的B-B剖面。此外,图5C示出图2的C-C剖面。以下,参照图5A~图5C,对IC卡读取时的IC触点单元20的结构进行说明。
若通过爪部253卡止IC卡,则IC触点单元20承受IC卡的输送力。其结果,第2触点端子台25向左方向移动。此外,第1触点端子台24也经由第2联杆部L2向左方向移动。
第2触点端子台25若承受来自IC卡的输送力,则保持在架设部件252上架设有弹性部件26的状态下向左方向移动。此时,形成于第2触点端子台25的引导轴254抵接于导向辊34,之后若第2触点端子台25进一步向左方向移动,则引导轴254沿着导向辊34的顺时针的旋转而向左下方向被引导。
若引导轴254沿着导向辊34向左斜下方向被引导,则第2触点端子台25克服由弹性部件26施加的右斜上方向的力,架设部件25侧的端部被向下方压入。其结果,触点针251被按压而接触于IC卡。触点针251此时初次与IC卡接触。
在IC触点单元20上,形成有对第1触点端子台24的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凸部241以及导向槽33,第1触点端子台24在受到这些凸部241以及导向槽33的限制而向左方向移动到规定的位置之后停止。由于第2触点端子台25经由第2联杆部L2连接于第1触点端子台24,因此伴随着第1触点端子台24的停止而停止。
之后,经由触点针251进行IC卡中所记录的可变数据的读写。
(6)IC触点单元的立体结构
图6是IC触点单元20的分解立体图。这里,从左起按顺序说明图示的部件。
第2触点端子台25在中央部具备触点针251。触点针251在IC卡待机时以及IC卡卡止时不与IC卡接触(图3以及图4),在IC卡读取时初次与IC卡接触(图5)。
在第2触点端子台25的端部形成架设部件252。在架设部件252上架设弹性部件26。该弹性部件26始终对第2触点端子台25施加拉力。此外,在第2触点端子台25的两侧形成引导轴254。引导轴254在IC卡读取时被导向辊34引导,向下方压入第2触点端子台25。
第1触点端子台24在中央部具备第2触点端子台25的设置区域。在该设置区域内,第2触点端子台25进行旋转动作(图3~图5)。此外,在第1触点端子台24的端部形成第2联杆部L2以及第1联杆部L1。第2联杆部L2将第2触点端子台25能够旋转地连接。
第1联杆部L1卡合于托架30的导向槽33(这里省略图示),从IC卡待机时至卡止时之际(图3以及图4),将第1触点端子台24能够旋转地连接于托架30。另一方面,在IC卡读取时(图5),以第1触点端子台24沿导向槽33移动的方式,将第1触点端子台24连接于托架30。
端子台按下部23具备实际抵接于第1触点端子台24而按下的按压辊231C、具备该按压辊231C的第2臂23C、压缩弹簧23B、以及第1臂23A。第1臂23A伴随着柱塞22的吸引动作,以第1旋转轴23D为轴旋转。
若第1臂23A旋转,则旋转动作经由压缩弹簧23B传递到第2臂23C。第2臂23C承受来自压缩弹簧23B的按压力,以第1旋转轴23D为轴向与第1臂23A相同的方向旋转。
在第2臂23C的按压辊231C抵接于限位器32(这里省略图示)且旋转动作停止之后柱塞22的吸引动作仍然持续的情况下,第1臂23A以第2旋转轴23E为轴稍微旋转。通过第1臂23A稍微旋转,促动器21将柱塞22吸引至能够吸引的最大范围。由此,能够充分地发挥促动器21的驱动力。
通过端子台按下部23按下第1触点端子台24,第1触点端子台24进行旋转动作,伴随着该旋转动作,第2触点端子台25也进行旋转动作。然后,利用爪部253,能够将输送过来的IC卡卡止。第2触点端子台25在利用爪部253卡止IC卡之后,承受IC卡的输送力而向卡输送线X移动。第2触点端子台25在移动至规定的位置之后,向IC卡按压触点针251,进行IC卡中所记录的可变数据的读写。
(7)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IC触点单元20,促动器21是具有使爪部253向卡输送线X的下方移动的程度的驱动力的小型的促动器即可,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功耗的降低。此外,将具备触点针251的第2触点端子台25的一端经由第2联杆部L2能够旋转地连接于第1触点端子台24,并将另一端通过弹性部件26拉住,因此能够增大IC卡待机时以及卡止时的触点针251的退避量。由此,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及省电化,并且避免触点针251被损坏。而且,由于采用了具备端子台按下部23、且在完全按下第1触点端子台24之后也对柱塞22的吸引力进行吸收的构造,因此即使不精密地调整安装位置,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促动器21的驱动力。
附图标记说明
1 IC卡处理装置
20 IC触点单元
21 促动器
22 柱塞
23 端子台按下部
24 第1触点端子台
25 第2触点端子台
251 触点针
252 架设部件
253 爪部
254 引导轴
26 弹性部件
30 托架
31 架设部件
32 限位器
33 导向槽
34 导向辊
L1 第1联杆部
L2 第2联杆部

Claims (10)

1.一种IC触点单元,对IC卡读写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触点端子台、第2触点端子台、弹性部件、以及端子台按下部,
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具备:
第1联杆部,是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进行旋转动作时的旋转轴;以及
第2联杆部,将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通过上述第2联杆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连接,
该第2触点端子台具备:
触点针,与上述IC卡的端子接触;
爪部,卡止上述IC卡;以及
架设部件,在该架设部件上架设上述弹性部件,
上述弹性部件经由上述架设部件对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施加拉力,
上述端子台按下部具备:
第1臂,若柱塞被促动器吸引,则该第1臂伴随着上述柱塞的吸引动作进行旋转动作;
第2臂,伴随着上述第1臂的旋转动作进行旋转动作,按下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以及
压缩弹簧,连接上述第1臂与上述第2臂,
上述压缩弹簧在从上述第2臂按下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起到旋转动作停止为止,将上述第1臂的旋转动作传递到上述第2臂,在上述第2臂的旋转动作停止之后,吸收上述第1臂的旋转动作而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在中央部形成有设置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的设置区域,
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在一端形成有上述第1联杆部,
并且在另一端形成有上述第2联杆部,
若上述IC卡沿着输送线输送过来,则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以上述第1联杆部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动作,伴随着旋转动作,通过上述第2联杆部使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向相同方向进行旋转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在中央部设置有上述触点针,
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在一端形成有上述爪部,
并且在另一端形成有上述架设部件,
若上述IC卡沿着输送线输送过来,则伴随着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的旋转动作,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在上述架设部件上架设有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下,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的上述爪部从比上述输送线靠上方的位置向比上述输送线靠下方的位置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在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进行旋转动作之后的IC卡卡止时,对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施加上述拉力,以使上述触点针位于比上述输送线靠上方的一定距离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伴随着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向输送方向移动规定的距离,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向输送方向移动规定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若通过上述爪部卡止沿着上述输送方向输送过来的IC卡的端部,则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在上述架设部件上架设有上述弹性部件的状态下,向输送方向移动规定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形成有引导轴,
上述第2触点端子台在向输送方向移动上述规定的距离时,上述引导轴沿着导向辊被引导,从而克服由上述弹性部件施加的上述拉力,将上述触点针向上述IC卡的端子按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IC触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台按下部在上述第2臂的端部具备按压辊,在按下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时,使上述按压辊一边旋转一边按下上述第1触点端子台。
9.一种IC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IC触点单元。
10.一种自动交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9所述的IC卡处理装置。
CN201680004211.XA 2015-04-10 2016-02-05 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Active CN107111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0747 2015-04-10
JP2015080747 2015-04-10
PCT/JP2016/053518 WO2016163145A1 (ja) 2015-04-10 2016-02-05 Ic接点ユニット、icカード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731A CN107111731A (zh) 2017-08-29
CN107111731B true CN107111731B (zh) 2019-11-29

Family

ID=5707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4211.XA Active CN107111731B (zh) 2015-04-10 2016-02-05 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24617B2 (zh)
KR (1) KR101909407B1 (zh)
CN (1) CN107111731B (zh)
WO (1) WO2016163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0826B (zh) * 2019-03-13 2024-04-30 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证照的芯片初始化加工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5119A (ja) * 1999-11-26 2001-06-08 Tatsuno Corp Icカードリーダーライター
CN1472848A (zh) * 2002-07-03 2004-02-04 ɽһ�����ʽ���� 卡连接器
CN102171709A (zh) * 2008-11-07 2011-08-31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读卡器
CN102902988A (zh) * 2008-11-07 2013-01-30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读卡器
CN104081417A (zh) * 2012-09-28 2014-10-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6887A (ja) * 1986-10-24 1988-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cカ−ド読取り装置
JP3683489B2 (ja) 2000-10-05 2005-08-17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Ic接触ユニットおよびicカードリーダ
JP3664070B2 (ja) 2000-11-14 2005-06-22 サクサ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接点接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カード処理装置
US7364076B2 (en) 2004-10-25 2008-04-29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Card reader
CN105453111B (zh) 2014-06-11 2018-03-02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Ic触点单元以及ic卡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5119A (ja) * 1999-11-26 2001-06-08 Tatsuno Corp Icカードリーダーライター
CN1472848A (zh) * 2002-07-03 2004-02-04 ɽһ�����ʽ���� 卡连接器
CN102171709A (zh) * 2008-11-07 2011-08-31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读卡器
CN102902988A (zh) * 2008-11-07 2013-01-30 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读卡器
CN104081417A (zh) * 2012-09-28 2014-10-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09407B1 (ko) 2018-10-17
CN107111731A (zh) 2017-08-29
WO2016163145A1 (ja) 2016-10-13
KR20170081697A (ko) 2017-07-12
JPWO2016163145A1 (ja) 2017-10-05
JP6324617B2 (ja)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8379B2 (en) Card reader
US9708125B2 (en) Card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049311B2 (en) Card reader and card lock mechanism
EP0843274A2 (en) Card reader
CN107111731B (zh) Ic触点单元、ic卡处理装置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CN102693435B (zh) 卡处理装置
CN102089771B (zh) 卡处理单元及发卡装置
CN104203776B (zh) 停止装置及暂时停止方法
JP2014078149A (ja) カードリーダ
CN105453111B (zh) Ic触点单元以及ic卡处理装置
US9922213B2 (en) Card reader
US20160259997A1 (en) Card reader
WO2017206361A1 (zh) 扑克机及其发牌装置、发牌机构
KR20140063213A (ko) 기판 정렬 장치
US10185846B2 (en) IC card reader
JP2013123864A (ja) 媒体処理装置
CN215895481U (zh) 一种金融ic卡的运送传递机构及发卡机
CN100373403C (zh) 自动调节式非接触卡传送装置
CN107430695A (zh) 卡片处理装置
CN206523937U (zh) 一种用于自助设备读卡器的检测钣金件
JPH0714014A (ja) 接点の上下装置
JPH10171937A (ja) Icカードリーダ
JPH04372764A (ja) 磁気カードリーダのカード寄せ装置
KR100473467B1 (ko) 카드반송장치
JPH043752A (ja) カード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Financial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