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2438A - 平视显示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视显示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2438A
CN107102438A CN201710070786.8A CN201710070786A CN107102438A CN 107102438 A CN107102438 A CN 107102438A CN 201710070786 A CN201710070786 A CN 201710070786A CN 107102438 A CN107102438 A CN 107102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d
combiner
opening por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07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2438B (zh
Inventor
建川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102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2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2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2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ormative content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装置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后方下部的设计自由度、防止与其他的设备之间发生干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本发明的HUD装置(1)为,在叠像镜(5)的移动路径上所设置的第1开口部(2)通过向前方移动的第1盖体(7)进行打开动作,并且在从发光单元(6)的投光部(第2镜(16))对叠像镜(5)照射的光路上所设置的第2开口部(3)同样地通过向前方移动的第2盖体(8)进行打开动作,叠像镜(5)从收纳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时,第2盖体(8)的前端部进入到叠像镜(5)在收纳位置所独占的空间(S)。

Description

平视显示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叠像镜(combiner)对驾驶员显示车辆信息、导航信息等的平视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平视显示器装置(以下,称为HUD装置):将叠像镜和发光单元收纳在仪表板的内部,在使用时以使叠像镜从仪表板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从发光单元对该叠像镜照射显示光,由此在与前风挡玻璃相比被配置在靠驾驶员侧的叠像镜上显示虚像。
作为这样的HUD装置的一例,提出了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HUD装置,该HUD装置构成为,在用于收纳叠像镜和发光单元的壳体的上表面设置使得叠像镜能够出入的开口部,在非使用时,通过2枚盖体将该开口部关闭,在使用时,使2枚盖体向前方(前风挡玻璃侧)和后方(驾驶员侧)沿相反方向转动并向壳体的内部收纳,并且使叠像镜从伴随于此而打开的开口部向壳体的上方突出,在该状态下使发光单元的显示光经过开口部后向叠像镜照射。
在这样构成的HUD装置中,通过使2枚盖体向前方和后方沿相反方向转动而使得开口部被打开,因此能够同时进行将2枚盖体收纳在壳体的内部而使开口部打开的动作和使叠像镜从壳体的内部向开口部的上方突出的动作,在使用时能够以短时间使叠像镜从壳体的内部向上方突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470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HUD装置中,需要在使关闭叠像镜的通过用开口部的一方的盖体向前方进行沉入动作的同时,使关闭显示光的通过用开口部的另一方的盖体向后方进行沉入动作,因此存在装置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在开口部打开时向后方转动了的盖体向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收纳,因此还存在壳体内的后方下部的设计自由度大大受限、与在驾驶席的前方设置的速度计等计量仪器类的设置空间发生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装置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后方下部的设计自由度而防止与其他的设备之间发生干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在上表面上从前侧向后侧连续地设置有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叠像镜,能够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的收纳位置与从上述第1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发光单元,将显示光从上述壳体的内部的投光部经过上述第2开口部向位于突出位置的上述叠像镜照射;第1盖体,能够开闭上述第1开口部;第2盖体,能够开闭上述第2开口部;以及驱动构件,使上述叠像镜、上述第1盖体以及上述第2盖体动作,上述第1盖体能够从关闭上述第1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向前方移动并向上述壳体的内部沉入,上述第2盖体能够从关闭上述第2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向前方移动并向上述壳体的内部沉入,并且上述第2盖体以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叠像镜在收纳位置所独占的空间重叠的方式被收纳于上述壳体的内部。
在这样构成的平视显示器装置中,在叠像镜的移动路径上所设置的第1开口部通过向前方移动的第1盖体进行打开动作,并且在从发光单元的投光部向叠像镜照射的光路上所设置的第2开口部同样通过向前方移动的第2盖体进行打开动作,但能够与利用了叠像镜的收纳空间的量相对应地将第2盖体收纳至壳体内的前侧,因此能够使装置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并且也能够提高后方下部的设计自由度而防止与其他的设备之间发生干扰。
在上述的构成中,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将叠像镜支承为能够移动的一对引导部件,第2盖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一对引导部件的对置间距离W1狭窄时,能够防止沉入到壳体的内部的第2盖体与引导部件之间发生干扰,是优选的。
在此情况下,在叠像镜的下端部固定有支承体,从该支承体的左右两端部突出的一对腿片被引导部件支承为能够移动时,能够使叠像镜在收纳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稳定地移动。另外,第2盖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一对腿片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狭窄时,能够防止第2盖体与一对腿片之间发生干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装置,能够使装置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后方下部的设计自由度而防止与其他的设备之间发生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的非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2是该平视显示器装置的非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3是该平视显示器装置的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4是该平视显示器装置的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5是从图1的平视显示器装置拆除壳体后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的叠像镜和第2盖体的开闭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叠像镜的引导机构与第2盖体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该叠像镜的引导机构与第2盖体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9是该平视显示器装置具备的驱动机构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10是表示该叠像镜的收纳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该叠像镜的升起开始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该叠像镜的升起中途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该叠像镜的升起完毕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该叠像镜的倾斜动作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HUD装置(平视显示器装置)
2:第1开口部
3:第2开口部
4:上部壳体
5:叠像镜
6:发光单元
7:第1盖体
8:第2盖体
9:驱动机构(驱动构件)
10:下部壳体
11:壳体
12:框架
13:支承体
13a:腿片
14:工作板
15:第1镜
16:第2镜(投光部)
17、20:联杆臂
18、19:中继齿轮
21:扇形齿轮
22:第1引导部件(引导部件)
22a:引导孔
23:第2引导部件
24:驱动板
24a、24b:凸轮孔
25:齿轮
26:同步轴
27:马达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1(以下,称为HUD装置1),是被配置在比车厢内的驾驶席更靠前方的仪表板上、且显示车辆信息、导航信息等的显示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的箭头所示的Y1-Y2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X1-X2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Z1-Z2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该HUD装置1具备:上部壳体4,在上表面具有第1及第2开口部2、3;叠像镜5,被收纳于上部壳体4的内部,能够从第1开口部2向上方突出;发光单元6,配置于上部壳体4的内部,能够使显示光经过第2开口部3后对外部照射;第1盖体7,能够开闭第1开口部2;第2盖体8,能够开闭第2开口部3;以及使这些叠像镜5和第1盖体7及第2盖体8动作的驱动机构9等,该HUD装置1是在非使用时将叠像镜5收纳于上部壳体4的内部,且在使用时使该叠像镜5从上部壳体4的内部向上方突出的弹出式的HUD装置。
上部壳体4与下部壳体10组合而构成中空构造的壳体11,如图5所示,在该壳体11的内部配设有框体状的框架12。壳体11以使上部壳体4的上表面露出的状态配置在仪表板的凹部内,在此情况下,配置成,在从驾驶席观看时第2开口部3在跟前侧且第1开口部2朝向前方侧(前风挡玻璃侧)。
第1开口部2设置在叠像镜5的移动路径上,第2开口部3设置在从发光单元6的后述的投光部朝向突出状态的叠像镜5照射的光路上。上述第1开口部2和第2开口部3是从前侧向后侧连续形成且共用彼此的一边的长方形状的切口,但相对于第1开口部2是左右方向的长度远远长于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横长形状,第2开口部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1开口部2稍短。
叠像镜5是由半透半反镜等构成的显示面板单元,成为使矩形状的透明板向前方侧缓缓弯曲的形状。如图6~图8所示,在叠像镜5的下边部固定有支承体13,在该支承体13的左右两端部,突出设置有腿片13a。在这些腿片13a上设置有轴部13b和长孔13c及突起13d,在轴部1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有工作板14。在该工作板14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对引导销14a,在工作板14的内表面设置有连结销14b。该连结销14b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插入到腿片13a的长孔13c内,支承体13和工作板14的相对角度被规定在连结销14b能够在长孔13c中移动的范围内。
如图2所示,发光单元6配设在框架12的后方下部,从发光单元6出射的显示光,在配置于第2开口部3的前方下部的第1镜15反射后,朝向在第2开口部3的后方下部配置的第2镜16。该第2镜16是与发光单元6的投光部相当的部位,关于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但在如图4所示那样叠像镜5位于突出位置时,在第2镜16(投光部)反射后的发光单元6的显示光经过第2开口部3后向叠像镜5照射。
如图9所示,第1盖体7具有与第1开口部2大致相同形状的盖部7a,在从该盖部7a的左右两端部突出的腿片7b的前端部设置有引导销7c。第1盖体7以腿片7b的轴部7d为中心在框架12上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引导销7c向后述的驱动板的凸轮孔插入。
如图6所示,第2盖体8具有与第2开口部3大致相同形状的盖部8a,在从该盖部8a的四角突出的腿片8b上设置有4个引导销8c。在第2盖体8的前侧的腿片8b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有联杆臂17,该联杆臂17被固定于轴支在框架12的侧部的中继齿轮18。在中继齿轮18上啮合有别的中继齿轮19,固定于该中继齿轮19的联杆臂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工作板14。并且,在中继齿轮19上啮合有扇形齿轮21,在该扇形齿轮21上设置有引导销21a。
如图9所示,在框架12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安装有一对第1引导部件22和一对第2引导部件23。在第1引导部件22上形成有向倾斜方向延伸的引导孔22a,通过对该引导孔22a插入工作板14的引导销14a,叠像镜5与支承体13及工作板14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引导部件22。这里,如图7所示,相对于一对第1引导部件22的对置间距离W1,第2盖体8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狭窄,关于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第2盖体8在将叠像镜5支承为能够移动的一对第1引导部件22之间通过并进行向壳体11的内部的沉入动作。另外,第2盖体8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从支承体13突出的一对腿片13a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狭窄。
在第2引导部件23上形成有一对引导孔23a、23b,在一方的引导孔23a中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有第2盖体8的前侧的引导销8c,并且在另一方的引导孔23b中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有第2盖体8的后侧的引导销8c。
另外,在框架12的左右两侧部,驱动板24被支承为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该驱动板24配置在叠像镜5的侧方并从叠像镜5的收纳位置的前侧朝向后侧延伸。在驱动板24上形成有2个凸轮孔24a、24b,在上段侧的凸轮孔24a中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有第1盖体7的前端侧的引导销7c,在下段侧的凸轮孔24b中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有扇形齿轮21的引导销21a。
因此,驱动板24向前后方向移动时,引导销7c在上段侧的凸轮孔24a内滑动,由此第1盖体7能够以轴部7d为旋转中心转动,并伴随于此进行第1开口部2的开闭动作。另外,这样驱动板24向前后方向移动时,扇形齿轮21的引导销21a沿着下段侧的凸轮孔24b移动,因此2个中继齿轮18、19伴随着扇形齿轮21的旋转而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其结果是,一方的中继齿轮18的旋转经由联杆臂17向第2盖体8传递,第2盖体8的各引导销8c沿着第2引导部件23的引导孔23a、23b移动,因此第2盖体8能够转动而进行第2开口部3的开闭动作。与此同时,另一方的中继齿轮19的旋转经由联杆臂20向工作板14传递,工作板14的引导销14a在第1引导部件22的引导孔22a内滑动,因此工作板14能够与支承体13沿着引导孔22a一体地移动,并使被支承体13所保持的叠像镜5在壳体11的内部与第1开口部2的外部之间移动。
在驱动板24的上表面形成有齿条24c,在该齿条24c上啮合有齿轮25。如图5所示,齿轮25被固定连接在沿框架12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同步轴26的两端,在将配设于框架12的前方下部的马达27作为驱动源而同步轴26旋转时,左右一对驱动板24向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在驱动板24的上部形成有按压突起24d,关于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但在叠像镜5的升起动作完毕后进一步使驱动板24移动时,按压突起24d与突起13d抵接并使支承体13旋转,由此能够进行叠像镜5的倾斜动作。另外,通过这些马达27、齿轮25、驱动板24、扇形齿轮21、中继齿轮18、19、联杆臂17、20、工作板14等,构成使叠像镜5和第1盖体7及第2盖体8动作的驱动机构9(驱动构件)。另外,通过驱动板24、扇形齿轮21、中继齿轮18、联杆臂17等,构成将马达27的动力向第2盖体8传递的传递机构。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4,对这样构成的HUD装置1中的叠像镜5的升起动作进行说明。
图1、图2表示HUD装置1的非使用状态,在该非使用状态下,在上部壳体4的上表面所设置的第1开口部2和第2开口部3分别通过第1盖体7和第2盖体8来关闭,叠像镜5被保持于壳体11的内部的收纳位置。在此情况下,如图10所示,驱动板24在图中左端的前进位置停止,第1盖体7的引导销7c与上段侧凸轮孔24a的图中右端部卡合,扇形齿轮21的引导销21a与下段侧凸轮孔24b的图中右端部卡合。另外,工作板14的引导销14a与第1引导部件22的引导孔22a的下端部卡合,叠像镜5在最下端侧的收纳位置停止。
在该状态下向正反任意一个方向旋转驱动马达27时,马达27的旋转经由同步轴26向齿轮25传递,因此驱动板24从前进位置朝向后退位置沿图中右方向(箭头A方向)开始移动。由此,如图11所示,第1盖体7的引导销7c向上段侧凸轮孔24a的倾斜部移行,因此第1盖体7以轴部7d为中心向前方转动并被收纳在上部壳体4的内部,伴随于此第1开口部2被打开。
另外,这样驱动板24朝向后退位置开始移动时,扇形齿轮21的引导销21a向下段侧凸轮孔24b的倾斜部移行,因此扇形齿轮21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使一对中继齿轮18、19向相反方向旋转。由此,固定于中继齿轮19的联杆臂20的运动向工作板14传递,工作板14的引导销14a从第1引导部件22的引导孔22a的下端部向上方移行,因此伴随于此工作板14和支承体13的腿片13a一体地向上方移动,被支承体13所保持的叠像镜5从收纳位置朝向第1开口部2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固定于中继齿轮18的联杆臂17的运动向第2盖体8传递,第2盖体8的各引导销8c从第2引导部件23的引导孔23a、23b的图中右端部向左方向移行,因此第2盖体8向前方转动同时趋向上部壳体4的内部,伴随于此第2开口部3的后端侧逐渐被打开。
驱动板24进一步朝向后退位置继续移动时,如图12所示,叠像镜5从第1开口部2向上部壳体4的上方开始突出,并且第2盖体8进入到上部壳体4的内部。此时,第2盖体8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一对第1引导部件22的对置间距离W1狭窄(参照图7),因此,第2盖体8在一对第1引导部件22之间通过后进入到壳体11的内部。然后,在驱动板24移动到后退位置的时刻使马达27停止时,如图13所示,叠像镜5被保持在使其整体从第1开口部2突出的突出位置,并且第2盖体8被收纳在上部壳体4的内部以使得第2开口部3为全开状态,在该时刻,叠像镜5的升起动作完毕。
图3、图4表示叠像镜5的升起动作完毕后的HUD装置1的使用状态,在该使用状态下,从发光单元6出射显示光时,该显示光在第1镜15和第2镜16反射后在第2开口部3通过并向叠像镜5照射。此时,根据图4可知,第1盖体7在叠像镜5的移动路径的前方位置停止,第2盖体8以使其前端部进入到叠像镜5在收纳位置所独占的空间S中的状态停止。
另外,该HUD装置1具备能够调整被保持于突出位置的叠像镜5的朝向的倾斜功能。即,在叠像镜5的升起动作完毕后使驱动板24从图11所示的后退位置进一步向图中右方移动时,如图12所示,驱动板24的按压突起24d按压支承体13的突起13d,因此通过轴部1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的支承体13与工作板14的相对角度变化。由此,与支承体13一体化的叠像镜5以轴部13b为中心旋转,能够将叠像镜5的朝向调整为用户期望的角度。
另外,在进行将进行了升起动作的叠像镜5向壳体11的内部的收纳位置沉入的动作时,使马达27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只要使驱动板24从图13所示的后退位置一直移动到图10所示的前进位置即可。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HUD装置1中,叠像镜5的移动路径上所设置的第1开口部2通过向前方移动的第1盖体7进行打开动作,并且在从作为发光单元6的投光部的第2镜16对叠像镜5照射的光路上所设置的第2开口部3同样地通过向前方移动的第2盖体8进行打开动作,但叠像镜5从收纳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时,第2盖体8的前端部进入到叠像镜5在收纳位置所独占的空间S,因此与利用了叠像镜5的收纳空间的量相对应地,能够将第2盖体8收纳在壳体11内的前侧。其结果是,能够将发光单元6的投光部(第2镜16)配置在前侧,因此能够使装置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并且不需要在壳体11的后方下部确保第2盖体8的收纳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后方下部的设计自由度而防止与速度计等计量仪器类之间发生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在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将叠像镜5支承为能够移动的一对第1引导部件22,第2盖体8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一对第1引导部件22的对置间距离W1狭窄,因此,能够防止沉入到壳体11的内部的第2盖体8与第1引导部件22之间发生干扰。并且,在叠像镜5的下端部固定有支承体13,从该支承体13的左右两端部突出的一对腿片13a在第1引导部件22被支承为能够移动,因此能够在收纳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稳定地移动叠像镜5。并且,第2盖体8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一对腿片13a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狭窄,因此也能够防止第2盖体8与一对腿片13a之间发生干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构成为在使发光单元6的显示光在第1镜15和第2镜16反射后将该第2镜16作为投光部向叠像镜5照射显示光,但使用的镜的数量不限于2枚,例如,也可以仅使用第2镜16将发光单元6的显示光向叠像镜5照射。或者,也可以完全不使用镜而将显示光从发光单元6向叠像镜5直接照射,在此情况下,发光单元6相当于投光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通过与驱动板24的下段侧凸轮孔24b卡合的扇形齿轮21使一对中继齿轮18、19向相反方向旋转,伴随这些中继齿轮18、19的旋转,叠像镜5与第2盖体8同时动作,但叠像镜5和第2盖体8可以不必须同时动作,例如,可以通过在驱动板24上个别地形成叠像镜5的动作用凸轮孔和第2盖体8的动作用凸轮孔,从而在叠像镜5从收纳位置向上方移动了规定距离后使第2盖体8才开始进行打开动作。

Claims (4)

1.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在上表面上从前侧向后侧连续地设置有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
叠像镜,能够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的收纳位置与从上述第1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
发光单元,将显示光从上述壳体的内部的投光部经过上述第2开口部向位于突出位置的上述叠像镜照射;
第1盖体,能够开闭上述第1开口部;
第2盖体,能够开闭上述第2开口部;以及
驱动构件,使上述叠像镜、上述第1盖体以及上述第2盖体动作,
上述第1盖体能够从关闭上述第1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向前方移动并向上述壳体的内部沉入,上述第2盖体能够从关闭上述第2开口部的关闭位置向前方移动并向上述壳体的内部沉入,并且上述第2盖体以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叠像镜在收纳位置所独占的空间重叠的方式被收纳于上述壳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将上述叠像镜支承为能够移动的一对引导部件,上述第2盖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上述一对引导部件的对置间距离(W1)狭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叠像镜的下端部固定有支承体,从上述支承体的左右两端部突出的一对腿片被上述引导部件支承为能够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盖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被设定为比上述一对腿片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狭窄。
CN201710070786.8A 2016-02-19 2017-02-09 平视显示器装置 Active CN107102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0158 2016-02-19
JP2016030158A JP6556643B2 (ja) 2016-02-19 2016-02-19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2438A true CN107102438A (zh) 2017-08-29
CN107102438B CN107102438B (zh) 2021-04-20

Family

ID=5762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0786.8A Active CN107102438B (zh) 2016-02-19 2017-02-09 平视显示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6459B2 (zh)
EP (1) EP3208649B1 (zh)
JP (1) JP6556643B2 (zh)
CN (1) CN1071024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6417A (zh) * 2018-04-24 2018-10-12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hud的防尘结构
CN109633901A (zh) * 2018-12-09 2019-04-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汽车平显像源构型及像源调整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72569A1 (en) * 2015-03-19 2018-01-24 Pioneer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JP6631693B2 (ja) * 2016-03-14 2020-01-1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608330B2 (ja) * 2016-04-22 2019-11-20 ヒュンダイ・モービス・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771142B2 (ja) * 2016-04-28 2020-10-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2035136B1 (ko) * 2018-01-18 2019-10-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42728B1 (ko) * 2020-01-08 2021-1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236478B2 (ja) * 2020-10-28 2023-03-09 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方法
KR20220099295A (ko) * 2021-01-06 2022-07-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부 전개장치
DE102022108439A1 (de) * 2022-04-07 2023-10-12 Webasto S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Display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dach und Fahrzeugdach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6253A (zh) * 2005-11-18 2009-01-14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用于车的可回收的显示装置和包括一这类装置的车
WO2014163077A1 (ja) * 2013-04-02 2014-10-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EP2851233A1 (en) * 2013-09-18 2015-03-25 Yazaki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E024170T2 (en) * 2006-11-20 2016-02-29 Johnson Controls Tech Co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virtual display for vehicles
JP5923251B2 (ja) 2011-06-08 2016-05-2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60041389A1 (en) * 2013-04-01 2016-02-11 Tohoku Pioneer Corporation Display system
KR101558658B1 (ko) * 2013-09-06 2015-10-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265701B2 (ja) * 2013-11-22 2018-0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WO2017014132A1 (ja) * 2015-07-17 2018-04-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542689B2 (ja) * 2016-02-04 2019-07-10 ヒュンダイ・モービス・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6253A (zh) * 2005-11-18 2009-01-14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用于车的可回收的显示装置和包括一这类装置的车
WO2014163077A1 (ja) * 2013-04-02 2014-10-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EP2851233A1 (en) * 2013-09-18 2015-03-25 Yazaki Corporation Head-up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6417A (zh) * 2018-04-24 2018-10-12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hud的防尘结构
CN109633901A (zh) * 2018-12-09 2019-04-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汽车平显像源构型及像源调整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8649A1 (en) 2017-08-23
JP6556643B2 (ja) 2019-08-07
EP3208649B1 (en) 2022-08-31
US20170242257A1 (en) 2017-08-24
CN107102438B (zh) 2021-04-20
JP2017144969A (ja) 2017-08-24
US10416459B2 (en)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2438A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
CN107037586A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
JP6265701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558658B1 (ko) 차량용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310263B2 (en) Combiner raising/lowering device and headup display device
JP2007126136A (ja) 特に自動車に用いられる旋回可能な表示装置
WO2014185252A1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WO2016157368A1 (ja) 表示装置
WO2016063807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5006832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741466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788668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4015070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6608330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7010530A1 (ja) 表示装置
JP7095475B2 (ja) 表示パネル駆動機構、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WO2016208722A1 (ja) 表示装置
US10678051B2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JP6954129B2 (ja) 表示パネル駆動機構、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35896B2 (ja) 表示パネル駆動機構、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35895B2 (ja) 表示パネル駆動機構、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59863B2 (ja) 表示パネル駆動機構、表示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7104200A1 (ja) 表示装置
JP2022053414A (ja) 表示パネル駆動機構、および、表示ユニット
JP2018089995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7

Address after: Seoul, Korea

Applicant after: Hyundai Mobi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