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0477A -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0477A
CN107100477A CN201710368487.2A CN201710368487A CN107100477A CN 107100477 A CN107100477 A CN 107100477A CN 201710368487 A CN201710368487 A CN 201710368487A CN 107100477 A CN107100477 A CN 107100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s
equipment
filtering
imag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84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0477B (zh
Inventor
刘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hoto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684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0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0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0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0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6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 E05F15/68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vertically-sliding w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 E05F15/42Detection using safety e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 E05F15/75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responsive to the weight or other physical contact of a person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1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for railway cars or mass transit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5Window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24Filtering details
    • G06T2207/20032Median fil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72Image enhancement details
    • G06T2207/20192Edge enhancement; Edge preserv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48Vehicle exterior or interior
    • G06T2207/30268Vehicle interi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并使用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红外线发射设备、红外线接收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嵌入式处理设备、玻璃主体以及直流电机,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正上方,对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基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红外线的时间和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接收红外线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确定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还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

Description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 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铁具有载客量高、耗时少、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以及能 耗较低等优点。还能够对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促 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沿线企业数量增加使国税和地税相应 增加;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能够带动沿线经济,沿线城市焕发 新活力高铁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促使高 铁沿线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选择重新“布局”,即以高铁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同步发展。
然而,高铁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高铁窗户的打开和关闭研 究的较少,乘客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夹手等安全问题。这样,不仅影响 了乘客出行的情绪,而且对高铁的经营方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 方法,引入了图像识别设备和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连接,能够在玻璃主体 的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内时,将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高清 摄像头、第一滤波设备、边缘增强设备、噪声分析设备、第二滤波设备和 图像识别设备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更为关键的是,还能够在接收 到手形识别信号且接收到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报警信号,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但未接收到所述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预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 法,该方法包括:
1)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红外线发 射设备、红外线接收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嵌入式处理设备、玻璃主体以 及直流电机,所述玻璃主体是否封闭所述窗体决定所述窗体是处于关闭状 态还是打开状态,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正上 方,用于对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设置在 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正上方,用于接收从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反射回来 的红外线,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红外线 的时间和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接收红外线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实时 红外线传播速度确定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所 述嵌入式处理设备与所述温度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 的实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
2)使用所述智能化窗体。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所述温度检测设 备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包括:所述 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越高,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越快。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所述直流电机用 于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底部向所述窗体的顶部上升以进行所 述窗体的关闭操作;
其中,所述直流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顶部向所 述窗体的低部下降以进行所述窗体的打开操作;
其中,自所述窗体的顶部向下设置有防夹区域,所述防夹区域位于所 述窗体的顶部和防夹下限位置之间,所述防夹下限位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 的下方并距离所述窗体的顶部的垂直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还包括:语音报 警设备,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的附近,与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用 于接收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发送的夹手报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夹手报警 信号相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还包括:
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用于检测作用到 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力度,并在作用到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力度落在 肌肉反弹力范围内时,发出肌肉检测信号;
高清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面朝所述窗体的底部进行高清 窗体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高清窗体图像;
第一滤波设备,与所述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高清窗体图像,对 所述高清窗体图像同时执行小波滤波处理、维纳滤波处理、中值滤波处理 和高斯低通滤波处理,以分别获得第一滤波图像、第二滤波图像、第三滤 波图像和第四滤波图像,同时对所述第一滤波图像、所述第二滤波图像、 所述第三滤波图像和所述第四滤波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以分别获得第一 信噪比、第二信噪比、第三信噪比和第四信噪比,从所述四个信噪比中选 择数值最大的信噪比作为目标信噪比,将目标信噪比对应的滤波图像作为 目标滤波图像;
边缘增强设备,与所述第一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目标滤波图像 进行边缘增强处理以获得边缘增强图像;
噪声分析设备,与所述边缘增强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 进行噪声成分解析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中各种噪声类型以及分别对 应的各个噪声信号成分,在获得的各个噪声信号成分中选择出幅值最大的 三个噪声信号成分并按照幅值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作为第一噪声信号成分、 第二噪声信号成分和第三噪声信号成分;
第二滤波设备,分别与所述边缘增强设备和所述噪声分析设备连接, 用于从图像滤波模版库中搜索与第一噪声信号成分、第二噪声信号成分和 第三噪声信号成分分别对应的图像滤波模版以作为第一滤波模版、第二滤 波模版和第三滤波模版,基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版、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和所 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最终滤波图像;
图像识别设备,与所述第二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基准手形图案对 所述最终滤波图像进行手形识别,基于预设玻璃灰度上限阈值和预设玻璃 灰度下限阈值以识别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并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周围 存在手形时,发出手形识别信号;
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还分别与所述图像识别设备和所述肌肉反弹力 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 内时,将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滤波设备、 所述边缘增强设备、所述噪声分析设备、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和所述图像识 别设备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版、所述第二滤波模版 和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最终滤波 图像包括:先使用所述第一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 获得第一中间滤波图像,再使用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对所述第一中间滤波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第二中间滤波图像,最后使用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 所述第二中间滤波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最终滤波图像;
其中,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且接收到所述 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报警信号,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但未接 收到所述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预警信号。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所述直流电机与 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夹手报警信号时,驱动所述 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顶部向所述窗体的低部下降,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 夹手预警信号时,停止对所述玻璃主体的驱动。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语音报警设备, 还用于接收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发送的夹手预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夹手 预警信号相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所述语音报警设 备包括语音转换芯片和双声道扬声器。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中:所述嵌入式处理 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之外时, 将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滤波设备、所述 边缘增强设备、所述噪声分析设备、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和所述图像识别设 备从工作模式切换到省电模式。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的结 构方框图。
附图标记:1接机口管控设备;2红外线发射设备;3红外线接收设 备;4温度检测设备;5嵌入式处理设备;6玻璃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的实施方 案进行详细说明。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 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 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 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公 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随后法国、意 大利、德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1972年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 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修建了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 意大利修建了罗马至佛罗伦萨。以日本为首的第一代高速铁路的建成,大 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工业机械、钢铁等相 关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铁路市场份额大幅度 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 部分发达国家,大规模修建该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 铁路网络。这次高速铁路的建设高潮,不仅仅是铁路提高内部企业效益的 需要,更多的是国家能源、环境、交通政策的需要。
在亚洲(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北美洲(美国)、澳洲(澳大利 亚)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主要体现在:一是修建高速 铁路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般都有了全国性的整体修建规划,并 按照规划逐步实施;二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 了更广层面的共识,特别是修建高速铁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土地使用面 积、减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显著,以及能够促进沿线 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由于高铁通行速度快,其对窗户的开启和关闭要求速度快,实时性好。 然而,在高铁窗户上经常发生夹手的事故,由此可见,现有的高铁窗户控 制系统尚不够完善,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 建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1)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2)使用所述智能化窗体。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的结构方框 图,所述窗体包括红外线发射设备、红外线接收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嵌 入式处理设备、玻璃主体以及直流电机,所述玻璃主体是否封闭所述窗体 决定所述窗体是处于关闭状态还是打开状态;
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正上方,用于对所 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 的上沿的正上方,用于接收从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所 述嵌入式处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红外线的时间和所 述红外线接收设备接收红外线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实时红外线传播 速度确定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所 述嵌入式处理设备与所述温度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 的实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的具体结构进行 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所述温度检测设备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 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包括: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越 高,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越快。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所述直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 体的底部向所述窗体的顶部上升以进行所述窗体的关闭操作;
其中,所述直流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顶部向所 述窗体的低部下降以进行所述窗体的打开操作;
其中,自所述窗体的顶部向下设置有防夹区域,所述防夹区域位于所 述窗体的顶部和防夹下限位置之间,所述防夹下限位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 的下方并距离所述窗体的顶部的垂直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还包括:语音报警设备,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顶 部的附近,与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发 送的夹手报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夹手报警信号相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还包括:
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用于检测作用到 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力度,并在作用到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力度落在 肌肉反弹力范围内时,发出肌肉检测信号;
高清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面朝所述窗体的底部进行高清 窗体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高清窗体图像;
第一滤波设备,与所述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高清窗体图像,对 所述高清窗体图像同时执行小波滤波处理、维纳滤波处理、中值滤波处理 和高斯低通滤波处理,以分别获得第一滤波图像、第二滤波图像、第三滤 波图像和第四滤波图像,同时对所述第一滤波图像、所述第二滤波图像、 所述第三滤波图像和所述第四滤波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以分别获得第一 信噪比、第二信噪比、第三信噪比和第四信噪比,从所述四个信噪比中选 择数值最大的信噪比作为目标信噪比,将目标信噪比对应的滤波图像作为 目标滤波图像;
边缘增强设备,与所述第一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目标滤波图像 进行边缘增强处理以获得边缘增强图像;
噪声分析设备,与所述边缘增强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 进行噪声成分解析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中各种噪声类型以及分别对 应的各个噪声信号成分,在获得的各个噪声信号成分中选择出幅值最大的 三个噪声信号成分并按照幅值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作为第一噪声信号成分、 第二噪声信号成分和第三噪声信号成分;
第二滤波设备,分别与所述边缘增强设备和所述噪声分析设备连接, 用于从图像滤波模版库中搜索与第一噪声信号成分、第二噪声信号成分和 第三噪声信号成分分别对应的图像滤波模版以作为第一滤波模版、第二滤 波模版和第三滤波模版,基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版、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和所 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最终滤波图像;
图像识别设备,与所述第二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基准手形图案对 所述最终滤波图像进行手形识别,基于预设玻璃灰度上限阈值和预设玻璃 灰度下限阈值以识别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并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周围 存在手形时,发出手形识别信号;
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还分别与所述图像识别设备和所述肌肉反弹力 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 内时,将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滤波设备、 所述边缘增强设备、所述噪声分析设备、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和所述图像识 别设备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版、所述第二滤波模版 和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最终滤波 图像包括:先使用所述第一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 获得第一中间滤波图像,再使用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对所述第一中间滤波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第二中间滤波图像,最后使用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 所述第二中间滤波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最终滤波图像;
其中,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且接收到所述 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报警信号,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但未接 收到所述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预警信号。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所述直流电机与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用 于在接收到所述夹手报警信号时,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顶部向 所述窗体的低部下降,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夹手预警信号时,停止对所述 玻璃主体的驱动。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语音报警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嵌入式处理设 备发送的夹手预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夹手预警信号相应的语音播放文 件。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所述语音报警设备包括语音转换芯片和双声道 扬声器。
在所述智能化窗体中: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玻璃主体的 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之外时,将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 所述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滤波设备、所述边缘增强设备、所述噪声分析 设备、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和所述图像识别设备从工作模式切换到省电模 式。
另外,所述高清摄像头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是 一种典型的固体成像传感器,与CCD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CMOS图像 传感器通常由像敏单元阵列、行驱动器、列驱动器、时序控制逻辑、AD 转换器、数据总线输出接口、控制接口等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通常都被集 成在同一块硅片上。其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复位、光电转换、积分、读出几部分。
在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上还可以集成其他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如 AD转换器、自动曝光量控制、非均匀补偿、白平衡处理、黑电平控制、 伽玛校正等,为了进行快速计算甚至可以将具有可编程功能的DSP器件与 CMOS器件集成在一起,从而组成单片数字相机及图像处理系统。
1963年Morrison发表了可计算传感器,这是一种可以利用光导效应 测定光斑位置的结构,成为CMOS图像传感器发展的开端。1995年低噪 声的CMOS有源像素传感器单片数字相机获得成功。
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随机窗口读取能力。随 机窗口读取操作是CMOS图像传感器在功能上优于CCD的一个方面,也 称之为感兴趣区域选取。此外,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集成特性使其很容 易实现同时开多个跟踪窗口的功能。2)、抗辐射能力。总的来说,CMOS 图像传感器潜在的抗辐射性能相对于CCD性能有重要增强。3)、系统复 杂程度和可靠性。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大大地简化系统硬件结构。 4)、非破坏性数据读出方式。5)、优化的曝光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由 于在像元结构中集成了多个功能晶体管的原因,CMOS图像传感器也存在 着若干缺点,主要是噪声和填充率两个指标。鉴于CMOS图像传感器相对 优越的性能,使得CMOS图像传感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本发明的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针对现有技术高铁窗户 安全性能低下的技术问题,通过在高铁窗户上增加各个参数检测设备以获 取与高铁窗户相关的各个参数,对各个参数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当前是 否处于夹手的异常情况,以便于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对乘客手部造 成更严重的伤害。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 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 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 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 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1)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所述窗体包括红外线发射设备、红外线接收设备、温度检测设备、嵌入式处理设备、玻璃主体以及直流电机,所述玻璃主体是否封闭所述窗体决定所述窗体是处于关闭状态还是打开状态,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正上方,用于对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正上方,用于接收从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红外线的时间和所述红外线接收设备接收红外线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确定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与所述温度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
2)使用所述智能化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设备基于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确定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包括:所述窗体所在环境的实时温度越高,实时红外线传播速度越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底部向所述窗体的顶部上升以进行所述窗体的关闭操作;
其中,所述直流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顶部向所述窗体的低部下降以进行所述窗体的打开操作;
其中,自所述窗体的顶部向下设置有防夹区域,所述防夹区域位于所述窗体的顶部和防夹下限位置之间,所述防夹下限位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的下方并距离所述窗体的顶部的垂直距离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语音报警设备,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的附近,与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发送的夹手报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夹手报警信号相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用于检测作用到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力度,并在作用到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力度落在肌肉反弹力范围内时,发出肌肉检测信号;
高清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窗体的顶部,面朝所述窗体的底部进行高清窗体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高清窗体图像;
第一滤波设备,与所述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高清窗体图像,对所述高清窗体图像同时执行小波滤波处理、维纳滤波处理、中值滤波处理和高斯低通滤波处理,以分别获得第一滤波图像、第二滤波图像、第三滤波图像和第四滤波图像,同时对所述第一滤波图像、所述第二滤波图像、所述第三滤波图像和所述第四滤波图像进行信噪比分析以分别获得第一信噪比、第二信噪比、第三信噪比和第四信噪比,从所述四个信噪比中选择数值最大的信噪比作为目标信噪比,将目标信噪比对应的滤波图像作为目标滤波图像;
边缘增强设备,与所述第一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目标滤波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处理以获得边缘增强图像;
噪声分析设备,与所述边缘增强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进行噪声成分解析以获得所述边缘增强图像中各种噪声类型以及分别对应的各个噪声信号成分,在获得的各个噪声信号成分中选择出幅值最大的三个噪声信号成分并按照幅值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作为第一噪声信号成分、第二噪声信号成分和第三噪声信号成分;
第二滤波设备,分别与所述边缘增强设备和所述噪声分析设备连接,用于从图像滤波模版库中搜索与第一噪声信号成分、第二噪声信号成分和第三噪声信号成分分别对应的图像滤波模版以作为第一滤波模版、第二滤波模版和第三滤波模版,基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版、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和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最终滤波图像;
图像识别设备,与所述第二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基准手形图案对所述最终滤波图像进行手形识别,基于预设玻璃灰度上限阈值和预设玻璃灰度下限阈值以识别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并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周围存在手形时,发出手形识别信号;
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还分别与所述图像识别设备和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内时,将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滤波设备、所述边缘增强设备、所述噪声分析设备、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和所述图像识别设备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版、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和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最终滤波图像包括:先使用所述第一滤波模版对所述边缘增强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第一中间滤波图像,再使用所述第二滤波模版对所述第一中间滤波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第二中间滤波图像,最后使用所述第三滤波模版对所述第二中间滤波图像执行滤波处理,获得最终滤波图像;
其中,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且接收到所述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报警信号,在接收到所述手形识别信号但未接收到所述肌肉检测信号时,发出夹手预警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电机与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夹手报警信号时,驱动所述玻璃主体从所述窗体的顶部向所述窗体的低部下降,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夹手预警信号时,停止对所述玻璃主体的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语音报警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发送的夹手预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夹手预警信号相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语音报警设备包括语音转换芯片和双声道扬声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玻璃主体的上沿的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防夹区域之外时,将所述肌肉反弹力检测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所述第一滤波设备、所述边缘增强设备、所述噪声分析设备、所述第二滤波设备和所述图像识别设备从工作模式切换到省电模式。
CN201710368487.2A 2017-05-22 2017-05-22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100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8487.2A CN107100477B (zh) 2017-05-22 2017-05-22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8487.2A CN107100477B (zh) 2017-05-22 2017-05-22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0477A true CN107100477A (zh) 2017-08-29
CN107100477B CN107100477B (zh) 2018-03-20

Family

ID=5966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8487.2A Active CN107100477B (zh) 2017-05-22 2017-05-22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047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711A1 (de) * 1992-02-21 1993-08-25 Hella KG Hueck & Co.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Schliessvorganges ein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n Fensterscheibe, insbesondere einer Kraftfahrzeugfensterscheibe
DE4432113A1 (de) * 1994-09-09 1996-03-14 Hella Kg Hueck & Co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Schließvorganges ein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n Fensterscheibe
JPH11117609A (ja) * 1997-10-08 1999-04-27 Denso Corp ウインドウ開閉制御装置
CN104832027A (zh) * 2014-10-17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05927088A (zh) * 2016-06-17 2016-09-07 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窗防夹装置及系统
CN106401346A (zh) * 2016-11-17 2017-02-15 晁兴旺 一种车窗智能防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711A1 (de) * 1992-02-21 1993-08-25 Hella KG Hueck & Co.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Schliessvorganges ein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n Fensterscheibe, insbesondere einer Kraftfahrzeugfensterscheibe
DE4432113A1 (de) * 1994-09-09 1996-03-14 Hella Kg Hueck & Co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Schließvorganges ein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n Fensterscheibe
JPH11117609A (ja) * 1997-10-08 1999-04-27 Denso Corp ウインドウ開閉制御装置
CN104832027A (zh) * 2014-10-17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05927088A (zh) * 2016-06-17 2016-09-07 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窗防夹装置及系统
CN106401346A (zh) * 2016-11-17 2017-02-15 晁兴旺 一种车窗智能防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0477B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8544B (zh)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窗体
CN107818411B (zh) 基于WiFi检测和GPS定位的公交车动态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03793907B (zh) 一种水体信息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3149599B (zh) 一种高速公路绿色检测通道车辆驾驶室避让系统和方法
CN106441235A (zh) 基于无人飞机机载成像的混凝土裂缝宽度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5513344B (zh) 基于双通信数据的拥堵等级分析平台
CN107844856A (zh) 基于车载GPS和站点WiFi的公交车客流预测方法
CN107343152B (zh) 实时乘客图像数据修正系统
CN103675791B (zh) 基于数值分布均衡化的米散射激光雷达云识别方法
CN105704784B (zh) 无线接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90150A (zh) 一种基于车辆检索的违章图片自动审核系统及方法
CN107100477B (zh) 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CN107404620B (zh) 一种实时乘客图像数据修正方法
CN105279954B (zh) 一种站点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6939747A (zh) 安全门防夹平台
CN106948698B (zh) 智能安全门防夹方法
CN205594172U (zh) 反康普顿散射和本底射线的肺部内污染探测器
CN210513383U (zh) 公交站点上下客流检测装置
CN107180231B (zh) 共享单车智能化识别系统
CN105761504A (zh) 基于非均匀视频图像帧采集的车速实时测量方法
CN107201860A (zh) 双模式车窗控制切换系统
CN102306285B (zh) 人形识别方法
CN107191088B (zh) 双模式控制方法
CN107203992A (zh) 共享单车智能化识别方法
CN107527410B (zh) 一种智能化车辆解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Qianqian

Inventor after: Fu Chunmin

Inventor after: Hou Jinbo

Inventor after: Liu Zhenhua

Inventor after: Ge 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Ji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2

Address after: 233500, development zone of Mengcheng County of Bozhou Province, Anhui City Road East Road, Yuchi Venture Building 9 building 905 room

Applicant after: ANHUI ACQUISITIVE, INTERNET OF TH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2 No. 300384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Huayuan Industrial Park Alex Hua Tian Roa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Room 218

Applicant before: Liu J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9

Address after: 300202 No. 6, Taishan Road, Tianjin, Hex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photoelectric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5, 9th Floor, Chuangye Building, South of Renhe Road and East of Yuchi Avenue, Mengcheng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Ha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3500

Patentee before: ANHUI ACQUISITIVE, INTERNET OF THING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