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8246B - 蓄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8246B
CN107078246B CN201580056642.6A CN201580056642A CN107078246B CN 107078246 B CN107078246 B CN 107078246B CN 201580056642 A CN201580056642 A CN 201580056642A CN 107078246 B CN107078246 B CN 107078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wer storage
lead
holding member
storag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66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8246A (zh
Inventor
久保木秀幸
平井宏树
坂田知之
东小园诚
中川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8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8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8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具备层叠多个蓄电元件(12)而成的蓄电元件组(11),蓄电元件(12)具有从侧缘突出的引线端子(13)。在引线端子(13)上设置有:端子连接部(17),其将在蓄电元件(12)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引线端子(13)彼此电连接;以及检测端子部(18),其检测蓄电元件(12)的状态,并且与控制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设备电连接。

Description

蓄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搭载于例如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辆上的蓄电模块一般通过将多个蓄电元件串联或者并联连接而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蓄电模块具备检测蓄电元件的状态的检测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78365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蓄电模块中,检测端子在被保持构件保持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与从各蓄电元件的端部突出的正极或者负极的引线端子连接。
在这样的构成的蓄电模块中,当构成蓄电模块的蓄电元件的数量增加时,与蓄电元件连接的检测端子的数量也增加,因此有引线端子和检测端子的连接操作费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将检测端子和蓄电元件的连接操作简化的蓄电模块。
本发明是蓄电模块,具备层叠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具有从侧缘突出的引线端子,其中,在所述引线端子上设置有:端子连接部,其将在所述蓄电元件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引线端子彼此电连接;以及检测端子部,其检测所述蓄电元件的状态,并且与控制所述蓄电元件的状态的设备电连接。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引线端子上均设置有将相邻的引线端子彼此电连接的端子连接部和检测蓄电元件的状态的检测端子部,所以不必另外准备检测端子,也不需要引线端子和检测端子的连接操作。
其结果是,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将检测端子和蓄电元件的连接操作简化的蓄电模块。
本发明也可以是以下构成。
所述引线端子的检测端子部和与所述检测端子部电连接的所述设备侧的端子是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构成。
当为这样的构成时,在引线端子的检测端子部和设备侧的端子接触的部分不易产生由于异种金属的接触引起的腐蚀问题。
也可以为,具备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引线端子的保持构件,在所述保持构件上设置有端子收容部,所述检测端子部和所述设备侧的端子以嵌合的状态收容于该端子收容部。
当为这样的构成时,预先将引线端子的检测端子部收容于保持构件的端子收容部,通过将设备侧的端子插入到端子收容部并使其与检测端子部嵌合,从而蓄电元件和设备电连接,所以能更加简化蓄电元件和设备的连接操作。
也可以为,所述蓄电模块具备母线,该母线将在所述蓄电元件的层叠方向上邻接的所述蓄电元件的引线端子彼此电连接,所述母线的与所述引线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电连接的引线连接部由与所述引线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
当为这样的构成时,在引线端子的端子连接部和母线的引线连接部的接触部分不易产生由于异种金属的接触引起的腐蚀问题。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将检测端子和蓄电元件的连接操作简化的蓄电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蓄电模块的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表示的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3是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层叠体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左端部侧(X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5的右端部侧(Y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4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4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图4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最下层(下数第一层)的蓄电单元(第1蓄电单元)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6是第1蓄电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第1蓄电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将第1保持构件省略的第1蓄电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19是从里侧表示第1蓄电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20是第1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21是下数第三层的蓄电单元(第3蓄电单元)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的F-F线的剖视图。
图23是第3蓄电单元的立体图。
图24是第3蓄电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将第3保持构件省略的第3蓄电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26是从里侧表示第3蓄电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27是第3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过图1至图2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附图中,有时仅对多个相同构件中的一个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对其它的相同构件省略附图标记。在以下说明中,将图4中的左侧作为前方,将右侧作为后方。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具备层叠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蓄电元件12而成的蓄电元件组11,蓄电元件12具有从侧缘突出的引线端子1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构成蓄电元件组11的蓄电元件12在载置于安装有保持构件30的传热构件19的状态下层叠。将在安装有保持构件30的传热构件19上载置有蓄电元件12的结构作为蓄电单元21,将层叠有多个蓄电单元21的结构作为层叠体20。
(蓄电单元21)
构成层叠体20的4个蓄电单元21从下方开始依次是第1蓄电单元21A、第2蓄电单元21B、第3蓄电单元21C、第4蓄电单元21D。各蓄电单元21(21A、21B、21C、21D)具备分别安装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保持构件30、传热构件19以及蓄电元件12。
(传热构件19)
传热构件19是由导热性材料构成的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导热性材料使用导热性优良的铝或者铝合金。在传热构件19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由绝缘树脂材料构成的保持构件30,在传热构件19的上表面载置有蓄电元件12。
(蓄电元件12)
作为构成蓄电元件组11的蓄电元件12能使用二次电池、电容器(capacitor、condenser)等,能根据需要使用任意的蓄电元件12。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2使用二次电池。
如图2所示,蓄电元件12从上方观看呈大致长方形。蓄电元件12具备:容器14,其是将呈大致长方形的一对层压膜的侧缘熔敷而成的;未图示的蓄电要素,其收容于容器14的内部;以及引线端子13,其在容器14的内部与蓄电要素连接,并且从容器14的侧缘导出到外部。
(引线端子13)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容器14的一侧缘(前方的侧缘)导出有正极及负极的引线端子13(正极引线端子13A、负极引线端子13B)。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端子13的突出端的角部15嵌入到保持构件30的蓄电元件保持部31,从而蓄电元件12的移动被限制。
在实施方式中,4个蓄电元件12的引线端子13的形状分别不同。在区别4个蓄电元件12时,将第1蓄电单元21A的蓄电元件12作为第1蓄电元件12A,将第2蓄电单元21B的蓄电元件12作为第2蓄电元件12B,将第3蓄电单元21C的蓄电元件12作为第3蓄电元件12C,将第4蓄电单元21D的蓄电元件12作为第4蓄电元件12D。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线端子13上设置有:端子连接部17,其将在蓄电元件12的层叠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引线端子13彼此电连接;以及检测端子部18,其检测蓄电元件12的状态,并且与控制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设备(未图示)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引线端子13的从容器14突出到容器14外的突出部16中的突出端侧(后方侧)是铝或者铝合金制的端子连接部17,前端侧(前方侧)是铜或者铜合金制的检测端子部18。
在蓄电元件12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2的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连接有母线2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层叠方向上重叠的蓄电元件12彼此通过反极性的引线端子13彼此经由母线25电连接而串联连接。
如图3所示,在第1蓄电元件的负极引线端子13B的端子连接部17连接有与外部设备(未图示)电连接的外部连接母线26。另外,在第4蓄电元件12D的正极引线端子13A的端子连接部17连接有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外部连接母线26。作为外部设备,例如可列举另外的蓄电模块、变换器。
在各蓄电元件12的正极引线端子13A的检测端子部18及第1蓄电元件12A的负极引线端子13B的检测端子部18上,分别通过将引线端子13的一部分切去而设置有呈突片(tab)形状的端子部18A(参照图17及图24)。如图8及图9所示,端子部18A通过与端子40(设备侧的端子40的一例)嵌合,且端子40和控制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设备连接,从而将蓄电元件12和控制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设备电连接。
作为控制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设备,可列举控制蓄电元件12的电压、温度等的电池控制单元(ECU)等设备。
设备侧的端子40如图18及图24所示是所谓的阴型的端子。设备侧的端子40虽然没有详述,但是通过与在设置于保持构件30上的端子收容部35的内壁所形成的矛状部35A卡止,从而以防脱状态保持于端子收容部35内。
引线端子13的检测端子部18和与检测端子部18电连接的设备侧的端子40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设备侧的端子40是通过将例如铜或者铜合金制的板材冲压加工成规定的形状而成的,与电线45的末端连接。设备侧的端子40在与电线45连接的部分的相反侧的位置具备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部18A连接的筒状的连接部41。在连接部41的内部配置有与端子部18A弹性地接触的弹性接触片42。通过端子部18A和弹性接触片42弹性地接触,从而引线端子13和控制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设备经由设备侧的端子40电连接。电线45通过压接设备侧的端子40的2组筒部43而连接。
(保持构件30)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具备保持蓄电元件12的引线端子13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
在保持构件30A、30B、30C、30D上形成有凹状的蓄电元件保持部31,蓄电元件12的引线端子13的角部15嵌入到蓄电元件保持部31。通过该蓄电元件保持部31,引线端子13(蓄电元件12)被限制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蓄电元件12的后方的侧缘的保持构件30E与安装于蓄电元件12的前方的侧缘(突出形成有引线端子13的一侧的侧缘)的4种保持构件30A、30B、30C、30D一起使用。
具体地,构成第1蓄电单元21A的2个保持构件30中的前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1保持构件30A(参照图16、图20),后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5保持构件30E(参照图16)。
构成第2蓄电单元21B的2个保持构件30中的前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2保持构件30B,后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5保持构件30E(参照图3)。
构成第3蓄电单元21C的2个保持构件30中的前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3保持构件30C(参照图23、图27),后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5保持构件30E(参照图23)。
构成第4蓄电单元21D的2个保持构件30中的前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4保持构件30D,后方的保持构件30是第5保持构件30E(参照图3)。
在各保持构件30(30A、30B、30C、30D、30E)上设置有传热构件安装部32(参照图19及图26),传热构件安装部32安装于传热构件19的安装孔19A中。
安装于前方的侧缘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卡止(参照图10)。
具体地,在第1保持构件30A中,在长度方向(图14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卡止第2保持构件30B的卡止突部33A。
在第2保持构件30B中,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接受第1保持构件30A的卡止突部33A并卡止的卡止孔33B,并且在与卡止孔33B并排的位置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卡止第3保持构件30C的卡止突部33A。
在第3保持构件30C中,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接受第2保持构件30B的卡止突部33A的卡止孔33B,并且在与卡止孔33B并排的位置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卡止第4保持构件30D的卡止突部33A。
在第4保持构件30D中,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接受第3保持构件30C的卡止突部33A的卡止孔33B。
如图12及图13所示,通过配置于上方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突部33A与配置于下方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孔33B卡止,从而在蓄电单元21(蓄电元件12)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第5保持构件30E卡止(参照图5、图7、图12、图13)。在配置于上数第1~3层的第5保持构件30E上分别设置有4个卡止孔33B及4个卡止突部33A。在配置于最下层的第5保持构件30E上设置有4个卡止孔33B。在第5保持构件30E上,向下方突出形成有卡止突部33A(参照图7及图13)。
安装于前方的侧缘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被定位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上(参照图3~6)。
具体地,在第1保持构件30A上,在图3中的外侧的靠近端部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将第2保持构件30B定位的定位突部34A。
在第2保持构件30B上,在与第1保持构件30A的定位突部34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接受第1保持构件30A的定位突部34A并将其定位的定位孔34B。另外,在第2保持构件30B上,在图3中的里侧的靠近端部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将第3保持构件30C定位的定位突部34A。
在第3保持构件30C上,在与第2保持构件30B的定位突部34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接受第2保持构件30B的定位突部34A并将其定位的定位孔34B。另外,在第3保持构件30C上,在图3中的外侧的靠近端部向上方突出形成右将第4保持构件30D定位的定位突部34A。
在第4保持构件30D上,在与第3保持构件30C的定位突部34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接受第3保持构件30C的定位突部34A并将其定位的定位孔34B。
第1保持构件30A、第2保持构件30B、第3保持构件30C分别具有母线保持部36,母线保持部36重叠地保持母线25和引线端子13。
第1保持构件30A及第4保持构件30D分别具有外部连接母线保持部38,外部连接母线保持部38重叠地保持外部连接母线26和引线端子13。
母线保持部36具备:能嵌入母线25的凹部36A;防脱突部36B,其防止嵌入到凹部36A的母线25松脱;以及母线保持突部36C,其接受并保持形成于母线25上的保持孔25B中。在母线保持部36的凹部36A中设置有将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和母线25接合的第1焊接孔37(参照图20、图27)。
外部连接母线保持部38具备:能嵌入外部连接母线26的凹部38A;以及防脱突部38B,其防止嵌入到凹部38A的外部连接母线26松脱。在外部连接母线保持部38的凹部38A设置有将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和外部连接母线26接合的第2焊接孔39。
母线25的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电连接的引线连接部25A由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母线25是通过将铝或者铝合金制的板材冲压加工成规定的形状而成的。母线25以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重合的方式配置,并通过焊接接合。如图15所示,母线25呈U字状截面,与2个引线端子13的连接部(引线连接部25A)以隔开间隔的方式在上下方向配置。在母线25的引线连接部25A的端部形成有接受保持构件30的保持突部的保持孔25B。
外部连接母线26为铝或者铝合金制的,以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重合的方式配置,并通过焊接接合。外部连接母线26的端部突出到前方,在该端部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端子(未图示)连接的外部连接孔26A。
作为引线端子13和母线25的焊接方法及引线端子13和外部连接母线26的焊接方法,可列举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等方法。
(端子收容部35)
在安装于前方的侧缘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上,在配置有蓄电元件12的正极引线端子13A的检测端子部18的区域设置有端子收容部35,端子收容部35收容有形成于检测端子部18的端子部18A(参照图1)。关于第1保持构件30A,在配置有蓄电元件12的负极引线端子13B的检测端子部18的区域也设置有端子收容部35(参照图16)。
如图17所示,端子收容部35呈筒状。端子收容部35的前方的开口部是设备侧的端子40插入的端子插入口35B。在端子收容部35的后方设置有端子配置部35C,在端子配置部35C配置有形成于检测端子部18上的端子部18B。形成于检测端子部18上的端子部18A和设备侧的端子40能以嵌合的状态收容在端子收容部35内。如图9所示,在端子收容部35的内壁设置有将设备侧的端子40的连接部41卡止而防脱的矛状部35A。
(蓄电模块的组装方法)
准备安装第1保持构件30A和第5保持构件30E的传热构件19、安装第2保持构件30B和第5保持构件30E的传热构件19、安装第3保持构件30C和第5保持构件30E的传热构件19、以及安装第4保持构件30D和第5保持构件30E的传热构件19。
在第1保持构件30A及第4保持构件30D的外部连接母线保持部38的凹部38A分别预先嵌入规定的外部连接母线26。将已连接电线45的设备侧的端子40收容到安装于前方的侧缘的保持构件30A、30B、30C、30D的端子收容部35。
接着,当将检测端子部18的端子部18A插入到端子收容部35并使其与设备侧的端子40嵌合时,端子部18A配置于端子配置部35C,并且在端子收容部35内,设置于引线端子13的检测端子部18上的端子部18A和设备侧的端子40成为嵌合并能电连接的状态。
当将蓄电元件12载置于传热构件19上并将引线端子13的角部15嵌入到保持构件30的蓄电元件保持部31时,得到各蓄电单元21。此时,在第1蓄电单元21A及第4蓄电单元21D上,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和外部连接母线26重合并配置于第2焊接孔39上。
接着,在第1保持构件30A、第2保持构件30B以及第3保持构件30C的母线保持部36上安装母线25。具体地,将设置于保持构件30上的母线保持突部36C嵌入到母线25的保持孔25B中,在凹部36A中嵌入母线25,通过防脱突部36B防止母线25松脱。此时,在各蓄电单元21中,母线25和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重合并配置于第1焊接孔37上。
接着,通过第1焊接孔37将重叠于第1焊接孔37上的引线端子13和母线25通过激光焊接接合,通过第2焊接孔39将重叠于第2焊接孔39上的外部连接母线26和引线端子13通过激光焊接接合。
于是,在第1保持构件30A中,正极引线端子13A和母线25接合,并且外部连接母线26和负极引线端子13B接合(参照图16)。在第1蓄电单元21A中,外部连接母线26配置于负极引线端子13B的下侧(参照图18)。
在第2保持构件30B中,正极引线端子13A和母线25接合,在第3保持构件30C中,正极引线端子13A和母线25接合。在第4保持构件30D中,正极引线端子13A和外部连接母线26接合。
接着,层叠4个蓄电单元21制作层叠体20。在第1蓄电单元21A上重叠第2蓄电单元21B,使第1保持构件30A的卡止突部33A与第2保持构件30B的卡止孔33B卡止,并且将第1保持构件30A的定位突部34A嵌入到第2保持构件30B的定位孔34B。使第2蓄电单元21B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突部33A与第1蓄电单元21A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孔33B卡止。于是,第2蓄电元件12B的负极引线端子13B相对于与第1蓄电元件12A的正极引线端子13A接合的母线25被定位。
将第2蓄电元件12B的负极引线端子13B和配置于与第1蓄电元件12A的正极引线端子13A接合的母线25的上侧的引线连接部25A通过激光焊接接合。于是,在第1蓄电单元21A上层叠有第2蓄电单元21B。
在层叠于第1蓄电单元21A上的第2蓄电单元21B上进一步重叠第3蓄电单元21C,使第2保持构件30B的卡止突部33A与第3保持构件30C的卡止孔33B卡止,并且将第2保持构件30B的定位突部34A嵌入到第3保持构件30C的定位孔34B。使第3蓄电单元21C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突部33A与第2蓄电单元21B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孔33B卡止。于是,第3蓄电元件12C的负极引线端子13B相对于与第2蓄电元件12B的正极引线端子13A接合的母线25被定位。
将第3蓄电元件12C的负极引线端子13B和配置于与第2蓄电元件12B的正极引线端子13A接合的母线25的上侧的引线连接部25A通过激光焊接接合。于是,在第2蓄电单元21B上层叠有第3蓄电单元21C。
在层叠于第1蓄电单元21A及第2蓄电单元21B上的第3蓄电单元21C上进一步重叠第4蓄电单元21D,使第3保持构件30C的卡止突部33A与第4保持构件30D的卡止孔33B卡止,并且将第3保持构件30C的定位突部34A嵌入到第4保持构件30D的定位孔34B。使第4蓄电单元21D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突部33A与第3蓄电单元21C的第5保持构件30E的卡止孔33B卡止。于是,第4蓄电元件12D的负极引线端子13B相对于与第3蓄电元件12C的正极引线端子13A接合的母线25被定位。
将第4蓄电元件12D的负极引线端子13B和配置于与第3蓄电元件12C的正极引线端子13A接合的母线25的上侧的引线连接部25A通过激光焊接接合。于是,在第3蓄电单元21C上层叠有第4蓄电单元21D,得到图1及图2所示的层叠体20。当将层叠体20收容于壳体时,得到蓄电模块。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引线端子13上均设置有将相邻的引线端子13彼此电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7和检测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检测端子部18,所以不必另外准备检测蓄电元件12的状态的检测端子,也不需要引线端子13和检测端子的连接操作。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提供将检测端子和蓄电元件12的连接操作简化的蓄电模块。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引线端子13的检测端子部18和与检测端子部18电连接的设备侧的端子40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所以在引线端子13的检测端子部18和设备侧的端子40接触的部分不易产生由于异种金属的接触引起的腐蚀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保持构件30上设置有端子收容部35,检测端子部18和设备侧的端子40以嵌合的状态收容于端子收容部35,所以预先将引线端子13的检测端子部18收容于保持构件30的端子收容部35,通过将设备侧的端子40插入到端子收容部35并使其与检测端子部18嵌合,从而蓄电元件12和设备电连接,所以能更加简化蓄电元件12和设备的连接操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母线25的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电连接的引线连接部25A由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所以在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与母线25的引线连接部25A的接触部分不易产生由于异种金属的接触引起的腐蚀问题。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线端子13的检测端子部18和与检测端子部18电连接的设备侧的端子40由相同金属材料构成,但是检测端子部和设备侧的端子也可以由不同的金属构成。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铜或者铜合金制的检测端子部18的引线端子1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例如铝、铝合金制、不锈钢制的检测端子部的引线端子。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备设置有端子收容部35的保持构件3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如具备与保持构件分开地具有端子收容部的连接器的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电连接的引线连接部25A由与引线端子13的端子连接部17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母线25,但是也可以是引线端子的端子连接部和母线的引线连接部由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构成。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铝或者铝合金制的端子连接部17的引线端子1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例如铜、铜合金制、不锈钢制的端子连接部的引线端子。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端子连接部17和检测端子部18由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引线端子13,但是也可以是端子连接部和检测端子部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引线端子。
附图标记说明
11:蓄电元件组
12:蓄电元件
12A:第1蓄电元件
12B:第2蓄电元件
12C:第3蓄电元件
12D:第4蓄电元件
13:引线端子
13A:正极引线端子
13B:负极引线端子
16:突出部
17:端子连接部
18:检测端子部
18A:端子部
20:层叠体
21:蓄电单元
21A:第1蓄电单元
21B:第2蓄电单元
21C:第3蓄电单元
21D:第4蓄电单元
25:母线
25A:引线连接部
25B:保持孔
30:保持构件
30A:第1保持构件
30B:第2保持构件
30C:第3保持构件
30D:第4保持构件
35:端子收容部
35A:矛状部
35B:端子插入口
35C:端子配置部
40:设备侧的端子
41:连接部
42:弹性接触片
43:筒部
45:电线。

Claims (4)

1.一种蓄电模块,具备层叠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具有从侧缘突出的引线端子,其中,
在所述引线端子上设置有:
端子连接部,其将在所述蓄电元件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引线端子彼此电连接;以及
检测端子部,其检测所述蓄电元件的状态,并且与控制所述蓄电元件的状态的设备电连接,
所述引线端子包括从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侧缘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端子连接部位于所述突出部的突出侧,所述检测端子部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前端侧,
在所述检测端子部的与所述引线端子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设备侧的端子嵌合的呈突片形状的端子部,
所述呈突片形状的端子部通过将所述引线端子的一部分切去而形成,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引线端子的保持构件,在所述保持构件上设置有呈筒状的端子收容部,
所述设备侧的所述端子与电线的末端连接,且所述设备侧的所述端子通过与所述端子收容部卡止,从而以防脱状态保持于所述端子收容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引线端子的检测端子部和与所述检测端子部电连接的所述设备侧的所述端子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检测端子部的所述呈突片形状的端子部和所述设备侧的所述端子以嵌合的状态收容于该端子收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母线,该母线将在所述蓄电元件的层叠方向上邻接的所述蓄电元件的引线端子彼此电连接,
所述母线的与所述引线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电连接的引线连接部由与所述引线端子的端子连接部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
CN201580056642.6A 2014-10-21 2015-10-20 蓄电模块 Active CN107078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4520 2014-10-21
JP2014214520A JP6455705B2 (ja) 2014-10-21 2014-10-21 蓄電モジュール
PCT/JP2015/079524 WO2016063854A1 (ja) 2014-10-21 2015-10-20 蓄電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8246A CN107078246A (zh) 2017-08-18
CN107078246B true CN107078246B (zh) 2020-03-13

Family

ID=55760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6642.6A Active CN107078246B (zh) 2014-10-21 2015-10-20 蓄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09872A1 (zh)
EP (1) EP3211690B1 (zh)
JP (1) JP6455705B2 (zh)
CN (1) CN107078246B (zh)
WO (1) WO20160638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7015B1 (en) 2014-07-03 2015-04-14 The Noco Company Portable vehicle battery jump start apparatus with safety protection
US11788500B2 (en) * 2016-02-11 2023-10-17 The Noco Company Battery device for a battery jump starting device
US11458851B2 (en) 2014-07-03 2022-10-04 The Noco Company Jump starting apparatus
KR102140311B1 (ko) 2017-04-07 2020-07-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JP6284252B1 (ja) * 2017-04-27 2018-02-2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セル
JP6284251B1 (ja) * 2017-04-27 2018-02-2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セル
KR102159347B1 (ko) * 2017-11-14 2020-09-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셀 가압형 엔드 플레이트와 확장형 센싱 하우징 구조가 적용된 배터리 모듈
KR102198848B1 (ko) * 2017-11-16 2021-01-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센싱 어셈블리 및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JP7018507B2 (ja) 2017-12-14 2022-02-10 ザ・ノコ・カンパニー エアポンプを備えた携帯型車両バッテリジャンプスタート装置
DE102018117601B4 (de) * 2018-07-20 2022-09-01 Lisa Dräxlmaier GmbH Batterie mit temperiereinrichtung
JP2020140819A (ja) * 2019-02-27 2020-09-03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5733A (ja) * 2004-12-27 2006-07-13 Nissan Motor Co Ltd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組電池
CN102834947A (zh) * 2010-04-07 2012-12-1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CN103503199A (zh) * 2011-04-28 2014-01-08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包括过电流防止装置的电池组
WO2014057756A1 (ja) * 2012-10-10 2014-04-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
WO2014109101A1 (ja) * 2013-01-09 2014-07-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735A (ja) * 1995-07-06 1997-01-21 Toshiba Battery Co Ltd 積層型ポリマー電解質二次電池
JP3485162B2 (ja) * 1998-10-09 2004-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用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96911B2 (ja) * 2002-06-28 2007-03-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両タブ型セルおよび組電池
JP4747487B2 (ja) * 2003-10-10 2011-08-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単電池および電圧検出用の端子の形成方法
JP4461940B2 (ja) * 2004-07-20 2010-05-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4848702B2 (ja) * 2004-10-26 2011-12-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5176312B2 (ja) * 2006-12-07 2013-04-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79467B2 (ja) * 2006-12-11 2009-12-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EP2650944A4 (en) * 2010-12-07 2015-10-2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PLATE ASSEMBLED TO A DEVICE, PLATE ASSEMBLY AND CELL MODULE
JP5560177B2 (ja) * 2010-12-08 2014-07-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プレート組立体
CN103262300B (zh) * 2010-12-28 2015-09-16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单元
JP5976340B2 (ja) * 2012-02-29 2016-08-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角形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607684B2 (ja) * 2012-07-09 2014-10-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組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5733A (ja) * 2004-12-27 2006-07-13 Nissan Motor Co Ltd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組電池
CN102834947A (zh) * 2010-04-07 2012-12-1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CN103503199A (zh) * 2011-04-28 2014-01-08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包括过电流防止装置的电池组
WO2014057756A1 (ja) * 2012-10-10 2014-04-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
WO2014109101A1 (ja) * 2013-01-09 2014-07-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09872A1 (en) 2017-10-26
WO2016063854A1 (ja) 2016-04-28
EP3211690A4 (en) 2017-08-30
CN107078246A (zh) 2017-08-18
JP2016081828A (ja) 2016-05-16
EP3211690B1 (en) 2020-09-02
EP3211690A1 (en) 2017-08-30
JP6455705B2 (ja) 2019-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8246B (zh) 蓄电模块
EP3240062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JP6241671B2 (ja) 温度検知部材のバスバーへの取付構造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
US10181592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CN107112482B (zh) 蓄电模块
US10490797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US10418613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US10210996B2 (en) Electrical storage module
KR20150053977A (ko) 축전 모듈
KR20150047563A (ko) 축전 모듈
US11005143B2 (en) Wiring module
KR101661869B1 (ko) 축전 모듈
US10170805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WO2015133308A1 (ja) 接続部材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US10923292B2 (en) Wiring module
WO2016017668A1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156156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US20170012258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