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4284B - 车桥支架 - Google Patents

车桥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4284B
CN107074284B CN201580050724.XA CN201580050724A CN107074284B CN 107074284 B CN107074284 B CN 107074284B CN 201580050724 A CN201580050724 A CN 201580050724A CN 107074284 B CN107074284 B CN 107074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frame structure
section
attachment area
beam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07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4284A (zh
Inventor
T·洛伦茨
F·海尔德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07074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4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桥支架(10)。该车桥支架包括框架结构(100)和支撑牵杆(400)。框架结构(100)构造有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和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在驱动轴(200)上方延伸,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在驱动轴(200)下方延伸。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构成为整体或者与之连接。支撑牵将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相连接。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设置为比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更靠近车身连结部。

Description

车桥支架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桥支架。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五连杆式后桥的车桥支架是公知的。在五连杆式后桥中设有五个引导车轮的连杆,所述连杆将车轮与副车架或者说辅助车架相连接。然后经由所述副车架实现车身连结。这样的车桥支架例如在文献EP1404536B1中示出。
尤其对于混合动力车辆,可能有利的是:在车桥支架中设置电气工作机械。此外有利的可以是,在所述车桥支架中集成例如用于行走机构的一些可能的控制部件。存在着如下需求,使车桥支架适应变化的要求,同时所述车桥支架还必需具备所要求的刚性,而在此不需更多的结构空间或者显著地增加重量。此外,所述车桥支架还应该对于制造而言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在此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小或者克服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桥支架,包括:
-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具有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和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其中,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在驱动轴上方延伸,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在驱动轴下方延伸,并且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构成为整体或者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连接;和
-支撑牵杆,该支撑牵杆将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相连接,其中,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设置为比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更靠近车身连结部。
在此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桥支架。所述车桥支架包括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也称为副车架。所述框架结构可以构造为,使得在至少一个沿行驶方向x位于前部的横梁和至少一个沿行驶方向x位于后部的横梁之间设有用于附加的车辆部件的结构空间,所述车辆部件例如为电气(驱动)工作机械和/或控制部件。
所述框架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和至少一个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在驱动轴上方延伸。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在驱动轴下方延伸。优选,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沿车辆竖轴方向z在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上方延伸。优选,所述框架结构如此构成,即:使得副车架的(单个/多个)纵梁沿行驶方向x在驱动轴之前分开为上部的和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并且沿行驶方向x在驱动轴之后又合并到一起。换言之,所述上部的和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包围所述驱动轴。
所述框架结构此外还包括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该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构成为整体或者与之以其他方式连接,使得力和力矩能够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传递到该框架结构附接区域。所述框架结构此外还包括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该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设置在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的上方。
框架结构的上部区域和区段在此公开的技术中是这样的区域和区段,它们设置得比下部区域或区段更接近于车辆车身。然而,框架结构的下部区域或区段设置为比框架结构的上部区域和区段更靠近车辆底部或者车行道。所述框架结构此外还可以沿行驶方向在前部和后部分别具有下部的和/或上部的横梁。
所述车桥支架此外优选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牵杆,该支撑牵杆将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与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相连接。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设置为比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更靠近车身连结部,尤其是后车桥支架的后部的车身连结部或者前轮支架的前部的车身连结部。
如此构造的车桥支架能够实现:将前部的和后部的横梁如此地间隔开距离,使得在所述前部的和后部的横梁之间能够集成附加的车辆部件,例如电气工作机械。在此也考虑到尤其是在驱动轴区域内狭小的结构空间。尤其是在驱动轴上方的结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公开的结构将纵梁上出现的力和力矩进行分配,如同以桁架方式那样将其分配到下部的和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上。此外,作用于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上的力和力矩通过支撑牵杆传递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中,该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邻近于车身连结部。因此也使得载有所述车身连结部的(上部的)悬臂承受较小负荷。所述悬臂构成了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的延长。总的来说,上部的纵梁于是经由长的路段通过框架结构的下部区段和区域以及支撑牵杆而得以减轻负荷。尤其是,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的下部载荷路径逆着行驶方向x向后扩展。所述支撑牵杆支撑所述悬臂或者说车身连结部。基于这种桁架结构,可以使用具有相对较小横截面的结构元件。因此,空间位置需求、重量和材料成本与那些无桁架式构造的更为密实/实心的方案相比得以减小。
优选,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构成在下部的横梁上。对于后部车桥支架例如是位于下部的后部横梁。此外,连接元件可以将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与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相连接。这种设计能够实现这样一种构造,在该构造方式中,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具有仅沿一个方向弯曲的管元件。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优选可以向着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那边弯曲地延伸。这样的管元件能够较容易制造,并且能够作为一个双重弯曲的管元件整合集成到框架结构中。优选,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固定在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上。尤其是,所述连接元件可以构成为支撑(金属)板,该支撑板焊接在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的管件上。所述连接元件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例如支撑板和管元件,优选为竖向型材,正如进一步在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
在一种备选设计方案中,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集成在另一下部的结构区域中,例如在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中。换言之,支撑牵杆于是从邻近于车身连结部的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直接延伸至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所述下部的横梁也可以直接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相连接。在此也存在一个去往车身连结部的下部的载荷路径。
有利地,可以在稳定器固定部上构成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稳定器固定部(通常是稳定器支座的卡圈)优选设置在悬臂上或者在上部的横梁上,尤其优选邻近于所述车身连结部。所述悬臂大多设置在角部区域中,框架结构的横梁和纵梁相会于该角部区域中。所述悬臂是框架结构的组成部分并且从角部区域突伸,尤其是沿着/逆着行驶方向x和/或沿着/逆着车辆横向y。在所述悬臂的突伸的端部上可以分别设有车身连结部。
所述框架结构,尤其是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所述下部的横梁、所述竖向型材和/或悬臂,可以至少局部由管件形成。管式结构设计尤其是对于重量以及对于制造而言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现在按照附图详细阐述在此公开的技术。图中示出:
图1为车桥支架10的侧面透视图,
图2为车桥支架10的从后方看的透视图,
图3为车桥支架10的从上方看的透视图,
图4为车桥支架10的从下方看的透视图,以及
图5为车桥支架10的从后方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可见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和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在驱动轴200上方延伸,而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在驱动轴200下方延伸。沿行驶方向x在驱动轴200之前,这两个纵梁结构区段110、120在前部的悬臂170、170附近(见图4)设置在大约相同的高度上。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在此过渡到一个前部的悬臂中。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在前部区域中固定在前部的横梁160上(见图4)。逆着行驶方向x,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首先稍微往下延伸。在驱动轴200之后不远处,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然后斜向上延伸,此后它又在后部横梁160或者竖向型材190与驱动轴200之间的区域内抵达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同样从前部的外悬臂170逆着行驶方向x延伸。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首先上升地延伸,直到在驱动轴200之后不远处,并且接着稍微下降地延伸,直至它最终通到后部的外悬臂170中。连接元件410在此构成为支撑板410。所述支撑板410将下部纵梁结构区段120的在驱动轴200之后斜向上延伸的部分与竖向型材190相连接(见图5)。所述竖向型材基本上沿竖直方向或者斜向上延伸,并且与下部的后部横梁160相连接(见图2、5)。在该下部的后部横梁160上设有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见图2、4、5)。支撑牵杆400从该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逆着行驶方向x斜着在车辆竖轴z方向上以及斜着朝相应外部边缘方向延伸(见图4)。因为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设置为邻近于车身连结部180,所以所述支撑牵杆400基本上从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向车身连结部180方向或者向稳定器固定部500方向延伸。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在此整合集成于稳定器固定部500中。因此能够实现相对经济和坚固的靠近于车身连结部180的连结。在此,在横梁160之间以及在上部的和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120之间设置有电气工作机械600。
图2示出从后方看的车桥支架10。在上部的横梁160’和下部的横梁160之间设有加固板164。所述加固板164可以与横梁160、160’的管元件焊接。在所述上部的横梁160’上,在两侧固定有内悬臂170,该内悬臂斜着向外延伸,并且结束于车身连结部180。
图3示出从上方看的车桥支架10。明显可见框架结构100的上部区域和区段170、180、172、160’、122’。板172用于进一步加固车桥支架10。尤其是在所述横梁160’、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和所述悬臂170相会的角部中,设置有加强板172和连接管122’。
图4示出从下方看的车桥支架10。明显可见框架结构100的下部区域和区段160、162、120、122。此外,在此示出了稳定器700。
图5以透视方式示出从斜后下方看的车桥支架10。点划线描画了力和力矩在上部的载荷路径Lo。载荷路径Lo在此是理想化绘示的。该载荷路径在此起始于前部的车身连结部180附近的区域,然后逆着行驶方向x经由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和外悬臂170延伸并且此后通入后部的车身连结部180中。下部的载荷路径Lu用虚线示出。该下部的载荷路径在此同样从起始于前部的车身连结部180附近的区域,并且然后逆着行驶方向x经由下列元件延伸: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支撑板410、竖向型材190、下部的后部横梁160、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支撑牵杆400、稳定器固定部500和内悬臂170。所述下部的载荷路径Lu于是最终从内悬臂170通入后部的车身连结部180中。
前面对本发明的说明仅用于解释性目的,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框架下,可以实现一些不同的改变和变型,而并不脱离本发明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在此,各结构元件和载荷路径大多是针对一个车辆侧或者说针对一个车轮的悬挂进行阐述的。当然囊括了在图中示出的对称的设计方案,其中,两个车辆侧或者说两个车轮是按照相同原理以相应地相同构造的元件设计的。所公开的内容因此不限于元件的单数,而是同时也包括其复数。例如本说明书中单数个“车桥支架10的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的说法,同时也应该囊括了复数个“车桥支架10的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的设计方案。

Claims (13)

1.车桥支架(10),包括:
-框架结构(100),该框架结构具有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和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其中,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在驱动轴(200)上方延伸,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在驱动轴(200)下方延伸,并且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构成为整体或者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连接;和
-支撑牵杆(400),该支撑牵杆将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与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相连接,其中,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设置为比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更靠近车身连结部(1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构成在下部的横梁(16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连接之情形,连接元件将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与所述下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62)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朝向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弯曲地延伸,并且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固定在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上。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框架结构附接区域(150)构成在稳定器固定部(500)上。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00)至少局部是由管件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20)和/或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至少局部是由管件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纵梁结构区段(110)的延长构成悬臂(170),该悬臂至少局部是由管件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横梁(160)至少局部是由管件形成的。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包括竖向型材(190),所述竖向型材至少局部是由管件形成的。
11.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00)构造为,使得在至少一个前部的横梁(160、160’)和至少一个后部的横梁(160、160’)之间能够容纳至少一个附加的车辆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车辆部件是电气工作机械和/或控制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支架(10),其特征在于,设有五个引导车轮的连杆。
CN201580050724.XA 2014-11-21 2015-10-30 车桥支架 Active CN107074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23832.3 2014-11-21
DE102014223832.3A DE102014223832A1 (de) 2014-11-21 2014-11-21 Achsträger
PCT/EP2015/075307 WO2016078896A1 (de) 2014-11-21 2015-10-30 Achsträ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284A CN107074284A (zh) 2017-08-18
CN107074284B true CN107074284B (zh) 2019-07-16

Family

ID=5454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0724.XA Active CN107074284B (zh) 2014-11-21 2015-10-30 车桥支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221206B1 (zh)
CN (1) CN107074284B (zh)
DE (1) DE102014223832A1 (zh)
WO (1) WO20160788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20795A1 (de) 2017-11-21 2019-05-23 Audi Ag Fahrzeugachse eines zweispurigen Fahrzeugs
DE102018206029A1 (de) * 2018-04-19 2019-10-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Hinterachshilfsrahmen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erartigen Hinterachshilfsrahm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09636A1 (de) * 2001-03-01 2002-09-12 Magna Ihv Ges Fuer Innenhochdr Hilfsrahmen für die Hinterachs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unabhängiger Radaufhängung
DE102009041352A1 (de) * 2009-09-15 2010-04-29 Daimler Ag Versteifungsstruktur für eine Karosserie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CN101722828A (zh) * 2010-01-29 2010-06-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轮边驱动式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统
CN103770626A (zh) * 2014-01-24 2014-05-07 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四轮驱动底盘结构
CN103930336A (zh) * 2011-11-11 2014-07-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29538C2 (de) * 1991-09-05 1993-11-18 Porsche Ag Fahrsche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5862877A (en) * 1994-12-20 1999-01-26 Cosma International Inc. Cradle assembly
DE19909945C1 (de) * 1999-03-06 2000-10-26 Porsche Ag Fahrsche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133424A1 (de) 2001-07-10 2003-01-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Hinterachse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mit fünf einzelnen Lenkern
DE102006004960A1 (de) * 2006-02-01 2007-08-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getriebe Fahrzeugachse mit Einzelradaufhängung
FR2975350B1 (fr) * 2011-05-17 2013-05-31 Renault Sa Berceau arri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agencement arriere de vehicule et vehicule
DE102013021504B4 (de) * 2012-12-28 2021-08-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Unterrahmenstruktur eines Kraftfahrzeug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09636A1 (de) * 2001-03-01 2002-09-12 Magna Ihv Ges Fuer Innenhochdr Hilfsrahmen für die Hinterachse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unabhängiger Radaufhängung
DE102009041352A1 (de) * 2009-09-15 2010-04-29 Daimler Ag Versteifungsstruktur für eine Karosserie für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CN101722828A (zh) * 2010-01-29 2010-06-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轮边驱动式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统
CN103930336A (zh) * 2011-11-11 2014-07-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3770626A (zh) * 2014-01-24 2014-05-07 重庆科鑫三佳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四轮驱动底盘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284A (zh) 2017-08-18
WO2016078896A1 (de) 2016-05-26
EP3221206B1 (de) 2018-10-24
EP3221206A1 (de) 2017-09-27
DE102014223832A1 (de)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0922B (zh) 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
JP5329575B2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
CN104053590B (zh)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CN106864592B (zh) 车身前部结构
US9260134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3930336A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3930335A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8454700B (zh) 车辆下部结构
CN103909971A (zh) 汽车的副车架结构
CN101544170A (zh) 车辆的悬架副框架结构
CN107074297A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5882762A (zh) 散热器支撑结构
WO2015045836A1 (ja) 車両後部構造
US9393851B2 (en) Stabilizer arrangement for a wheel suspension of motor vehicles
CN106488869A (zh) 车辆和底盘
CN102951207A (zh) 汽车车身
SE537977C2 (sv) Ramkonfiguration för fordon
CN104015803A (zh) 悬挂车架的构造
CN103072634A (zh) 汽车,特别是轿车
CN107074284B (zh) 车桥支架
CN104275998A (zh) 拖臂安装部结构
KR20220082492A (ko) 차량의 차체
US8770653B2 (en) Bodywork arrangement for a front end and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CN104802609B (zh) 一种低地板公交车前独立悬架的固定结构
CN106573649B (zh) 用于轮轴的模块化的辅助架以及辅助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