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1944A -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1944A
CN107061944A CN201710466061.0A CN201710466061A CN107061944A CN 107061944 A CN107061944 A CN 107061944A CN 201710466061 A CN201710466061 A CN 201710466061A CN 107061944 A CN107061944 A CN 107061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ail
plate
slide rail
interio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60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1944B (zh
Inventor
栾跃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栾跃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栾跃进 filed Critical 栾跃进
Publication of CN10706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1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6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upward-downward translation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48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thin walled races, e.g. tracks of sheet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涉及显示器升降支架领域,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包括板体状的底座、支架、滑轨、升降模块、至少两个定力弹簧或一气弹簧,大体沿支架纵向设置;其中滑轨又包含外轨、内轨和三列滚珠及对应的长形珠架。本发明突破了现有技术支撑架的内部结构薄型化的滑轨内部结构与定力弹簧排布量大瓶颈难题,滚珠及他们所夹的板体厚度因改为滚珠错位斜着排布而使滑轨厚度明显减小,并同时另辟蹊径,采用气弹簧取代定力弹簧,解决了定力弹簧的厚度方向占位大的另一个支架减薄瓶颈难题,从而摆脱了滑轨对现有技术结构整个支架厚度的限制瓶颈。

Description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器(指液晶型的,包括显示器、监视器、平板型显示器,下同并简称显示器)的升降支撑架,特别涉及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个人电脑及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是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液晶显示器为一种平板式的显示器,因其本身无法自行竖立,而必须借助支撑架的方式将显示器设于预定位置。显示器支撑架除了提供支撑显示器的功能外,多数必须具备调整显示器高度位置的功能,这就要求显示器支撑架中连接显示器的升降模块能在支撑架中的大体竖向设置的立柱或称支架中升降,而升降模块的升降移动要顺畅,由于滚珠式滑轨具有动作顺畅,结构稳固、耐用,运动件间隙小、晃动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并安装在其中的竖向的支架中用作升降模块升降时的依托(滑轨通常成一对使用,互相平行地竖向安装设置在显示器支撑架中支架内的两侧附近)。当然,要使具有较大重量的显示器升降时操作轻便,支撑架内还必须有一能平衡显示器重量分力的力源,定力弹簧因力值恒定,结构特别简单、小巧、成本低,拉伸工作时占位空间小,而被广泛采用,定力弹簧两端设于支架与升降模块6a (或滑轨中的内轨,因升降模块与内轨是固连的)上。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时下人们审美趣味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要求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更加薄型化(主要是其中支架的薄型化,要求呈长而扁的板体状),但支撑架发展历史很长,已经几代减薄,再进一减薄将非常困难,目前与本发明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薄型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其构造大致如下(请参见图12、1所示),包括:
一板体状的底座;
一支架7a,为板体状,大体竖直地设置在底座上,其一侧内凹形成有一容置槽;
两滑轨10a,相互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两侧并固定在形成所述容置槽的壁面上;
一升降模块6a,包括一滑动件61a、一屏俯仰枢纽单元、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一连接显示器的屏连接板;两所述滑动件两侧分别对应两所述滑轨;屏俯仰枢纽单元用于调节显示器的俯仰视角;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用于调节显示器自身的摆转角度;
至少一定力弹簧8a,所述每一定力弹簧8a包括一卷绕部81a 和一连接端82a,且所述卷绕部81a的卷绕轴线大体水平并平行于所述两滑轨10a所在的公有面,所述连接端82a和卷绕部81a分别设连所述滑动件61a(或后面所述滑轨10a中的内轨上)与支架7a;当所述滑动件61a沿所述两滑轨导引路径向下方滑动时,所述定力弹簧8a被相应拉伸而保持弹性拉力恒定以用来平衡显示器重力,使显示器可任意随停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
为能进一步调节显示器的视角,支架7a底部有的还设有支架摆转枢纽单元91a。
特别需指出的是,上述中所述滑轨10a对支架的薄型化很重要, 在现有技术其具体又包括:
一外轨1a,从横断面看大致呈U字形,也即包括一连体部12a 和由连体部12a相连的两大体平行、相邻的板状滚道板11a;所述连体部12a一般为所述两滚道板11a的同侧纵向边缘一体延伸弯曲互连而成并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支架7a内的两侧固连;
一内轨2a,具有一滚道部21a和一连接部22a,滚道部21a为板体状并设置于该两滚道板11a之间且与外轨1a各处保持间隙;所述连接部22a由滚动部21a板体一体弯延形成,用于连接显示器支撑架中的升降模块6a中的滑动件61a。
两列滚珠(滚珠3a为钢珠)及一对应的珠架4a,所述珠架4a 从滑轨横断面看大体呈U字形,设于所述外轨1a与内轨2a之间,其开口方向与外轨1a的开口方向朝向相同;两列滚珠3a中的每个滚珠3a均被间隔、容纳保持于对应的珠架4a对应的两列容纳孔中;滚道部21a板体的两侧面与邻近的两滚道板11a之间各分别共同夹持抵触一列滚珠3a;且内轨2a与外轨1a在与各滚珠3a接触的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状的滚珠导引与均载用的滚道(每一滑轨的内轨1a与外轨2a上各自所属的两列滚道共同对应形成两条滚珠3a 滚动的通道)。
由此,内轨a2与外轨1a之间通过滚珠a3的滚动的而相对移动,使显示器支撑架的升降模块受滚珠滑轨滚道的导引而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位移。
但现有技术薄型支撑架中的滚珠滑轨为两列滚珠且排布为对位排布,即从滑轨的横断面看,该现有技术中的滑轨中两列滚珠的滚珠排布(假设两列滚珠恰各有一个滚珠运动到在该横断面上)为:其两滚珠的连心线是沿滑轨厚度方向的(滑轨的厚度方向业界定义为大体垂直于外轨两滚道板板面的方向),也即业内所称之为的滚珠列的“对位”排布(据此我们在该横断面上也可对通过两列滚珠的连心线的面的法线方向与该滑轨厚度方向倾斜一角度的滚珠排布称之为“错位”排布,当然目前现有技术的滑轨尚未见此种错位排布,因如两列滚珠处于错位排布则内轨2a将在外轨中无法被定位、稳定住)。使得滑轨的总厚度为:外轨1a的两滚道板11a的厚度+两列滚珠的直径+两列滚珠之间处所述内轨2a板体的最小厚度;显然会依然比较厚。
支撑架的薄型化的主要瓶颈除了在滑轨厚度还有定力弹簧的布置,而现有技术中定力弹簧的所述卷绕部的卷绕轴线大体水平并平行于所述两滑轨所在的公有面,而卷绕部因是弹簧用薄钢片卷绕而成,其外形的直径因升降拉伸次数的寿命要求而不能很小,因此也成了第二个支架减薄的一大瓶颈,当然,现有滑轨还有其它一些结构因素阻碍支架的减薄。
因此,现有技术受限于这些构造因素,限制了其在有更薄滑轨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内的使用。
由于近年来显示器支撑架等电子产品机构设计的进步,人们追求越来越薄的支架外观,因此现有技术的用途将受到相当限制,无法适用于更加薄型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故如何由现有结构进行支架厚度减少的改良,实现生产具有更薄要求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已成为本行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以克服现有技术支架厚度仍旧偏厚的缺陷,使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外观更薄、更加美观,满足人们追求薄型化和新的时尚审美要求,进一步扩大其在具有更加薄型的要求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应用。
本申请的在先申请的申请号分别为:2016104440194、 2016104462418、2016104488371、2016104441252、2016104447615、 2016104473427和201610443099。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包括:
一板体状的底座,设于工作面上;
一支架,大体呈长形的板体状并大体竖直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支架其朝向显示器一侧的板面设有内凹形成的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开设有两竖向、长的竖向槽,所述支架大体竖直地设置;
两滑轨,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两侧,其中每一滑轨又包含:
一外轨,包括两大体平行、邻设的板体状滚道板,一分别连接固连两滚道板的连体部;
一内轨,具有一大体呈板体状的滚道部和一连接部,所述滚道部设置于两所述滚道板之间并与所述外轨各处保持间隙;
三列滚珠及对应的长形珠架,分别设置在由所述内轨与所述外轨的三列对应滚道共同形成的三列滚珠通道中,每一列滚珠均沿滑轨纵向方向排列,每列滚珠均包括复数个滚珠,每列滚珠中的每个滚珠均被间隔、容纳保持于对应的所述珠架上对应数量的容纳孔内;从滑轨横断面上看,所述三列滚珠的球心大体呈等腰三角形排布,所述滚道部板体的一侧面与邻近的一所述滚道板板面之间共同抵触处于等腰三角形顶角点的滚珠,所述滚道部板体的另一侧面与邻近的另一所述滚道板板面之间共同抵触处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点的两滚珠;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小于等于所述三列滚珠的平均直径加3mm的和值;所述珠架上设有止挡部,以便能被上升运动的所述内轨碰触、驱带而避免自行滑落;所述滚道部板面及两所述滚道板板面在与所述三列滚珠抵触的对应位置上分别沿纵向设有滚珠用滚道;
所述内轨透过所述三列滚珠的滚动及导引能相对所述外轨进行往复直线移动;两滑轨各自的所述外轨分别固设于形成该容置槽的壁面上;或所述外轨、所述内轨、所述珠架均为绕同一轴线的圆弧形弯曲结构并相互间适配以使所述内轨及所述珠架能相对外轨做圆弧形运动;所述内轨及所述珠架相对所述外轨的运动轨迹均为绕所述轴线的圆弧形,所述轴线远离并平行于两所述底角点滚珠列所共有的面且大体垂直于滑轨纵向两端的连线;所述内轨透过所述三列滚珠的滚动及导引能相对所述外轨进行往复圆弧形移动;
一升降模块,包括一滑动件、一屏连接板;所述滑动件两侧分别固连对应的两所述内轨的所述连接部;
至少两个定力弹簧且至少分上下两排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每一定力弹簧包括一卷绕部和一连接端,且所述卷绕部的卷绕轴线大体垂直于所述支架的板面,所述卷绕部和连接端分别设连所述支架和所述内轨;当所述滑动件连同所述内轨向下方移动时,所述每一定力弹簧均被相应拉伸并保持弹性拉力;或
至少一气弹簧,大体沿所述支架纵向设置,所述气弹簧下端抵顶所述支架下部,上端抵顶所述内轨;当所述滑动件连同所述内轨向下方移动时,所述气弹簧被压缩并保持近似恒定的弹性顶力。
进一步地,所述内轨的连接部由所述滚道部的板体向外一体弯延形成;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用的螺孔或透孔;所述内轨为钢板冲压件或铁基粉末冶金件;所述内轨更包括一大体竖向安置的长条状的转接条,所述内轨的连接部由所述滚道部的板体向外一体弯延形成;所述转接条分别固连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力弹簧的所述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部由一短横板分别与所述三个珠架的上顶端固连而形成,当所述内轨上升时能碰触所述横板而带动所述珠架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珠架往复升降运动;或
所述止挡部为所述三列滚珠的所述珠架上顶端分别设有一凸起形成,所述凸起在所述内轨上升时能被所述内轨碰触而带动所述珠架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珠架往复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一部分弯延穿越所述竖向槽而伸出支架外与所述滑动件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内轨的连接部由所述滚道部的板体向外一体弯延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轨更包括一大体竖向安置的长条状的转接条,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用的螺孔或透孔;所述转接条分别固连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力弹簧的所述连接端。
进一步地,从滑轨横断面看,所述外轨由两个L形的钢板件组合而成,两个L形的长边分别对应两所述滚道板,两L形的短边则相互重叠并固连构成连体部,两L形钢板件的两短边重叠处沿滑轨纵向还设有连接所述支架用的螺纹孔或通孔;其中两L形钢板件的钢板厚度为不同;和
从滑轨横断面看,每一所述外轨分成两个钢板件组合而成,一个大体呈一字形,另一个大体呈Z字形,一同固连在所述支架板面上;
两所述滚道板为两薄钢片冲压或滚压成形并贴靠在支架容置槽内壁上,所述连体部由形成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兼顾替代,所述支架包括内部的容置槽为金属沿纵向挤压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部由一短横板分别与所述三个珠架的上顶端固连而形成,当所述内轨上升时能碰触所述横板而带动所述珠架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珠架往复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一屏俯仰枢纽单元设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屏连接板之间,用于显示器视角的俯仰调节;所述升降模块内还包括至少一扭簧用以提供显示器俯仰用平衡力;或所述定力弹簧自身为两至三层类同弹性钢片紧密贴合复合一同卷绕而成。
进一步地,更包含一支架摆转枢纽单元,所述支架摆转枢纽单元枢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其枢转轴线大体为竖向,从而使所述支架能相对所述底座摆转。
进一步地,更包含一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所述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设于所述屏俯仰枢纽单元与所述屏连接板之间,其枢转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屏连接板的板面,从而使该显示器能绕大致垂直于该屏连接板板面的轴线摆转。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更包含一对应的后盖,所述支架为铝合金压铸件,所述支架靠下部开有一走线用的线缆孔;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支架有容置槽的一面,所述后盖对应所述线缆孔也开设有相应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摆转枢纽单元至少设有至少两向上的楔形凸起物,所述支架下部设有对应数量并适配的两内凹形楔孔,两者之间通过手动螺钉锁紧以便利支架的快速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在板体下部内一体压铸或螺锁一加强抗扭刚度用的衬垫补强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突破了现有技术支撑架的内部结构薄型化的滑轨内部结构与定力弹簧排布量大瓶颈难题,对其内部使用的滚珠滑轨习用的两列滚珠沿滑轨厚度方向对位排布的结构模式进行重大改变,使得现有技术滑轨的总厚度公式(外轨的两滚道板的厚度+两列滚珠的直径+两列滚珠之间处的最小所述内轨板体厚度)得以改写,即其中的两列滚珠及他们所夹的板体厚度因改为三列滚珠错位斜着排布而显然使滑轨厚度明显减小,从而摆脱了滑轨对现有技术结构整个支架厚度的限制瓶颈,并在同时也解决了定力弹簧的厚度方向占位大的另一个支架减薄瓶颈难题,而且还在支架结构及支架相关件结构上进行了改进,最终能够提供厚度更薄的支架,因此适合用于支架要求外观特别薄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上,使得产品更加薄形、美观,满足人们时下追求时尚和超薄的审美新要求;进一步增加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运用范围。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支架主要部分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内的滑轨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内的滑轨中的第一种止挡部结构的组合横断面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内的滑轨中的第二种止挡部结构的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内一种使用的滑轨外轨分为两个L 形件时的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内的滑轨的一体式珠架的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升降模块及滑轨结构的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支架内一种使用的滑轨外轨分为两个件时的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升降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1a-外轨;11a-滚道板;12a-连体部;2a-内轨;21a- 滚道部;22a-连接部;3a-滚珠;4a-珠架;6a-升降模块;61a-滑动件;10a-滑轨;
本方案中;1-外轨;11-滚道板;12-连体部;2-内轨;21-滚道部;22-连接部;23-转接条;3-滚珠;4-珠架;5-止挡部;51- 横板;52-铆钉;53-铆钉;6-升降模块;61-滑动件;62-屏连接板; 63-屏俯仰枢纽单元;64-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7-支架;71-容置槽;72-固定轴;73-后盖;74-竖向槽;75-穿线孔;8-定力弹簧; 81-卷绕部;82-连接端;9-底座;91-支架摆转枢纽单元;1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之可能的变形及其它优点及功效。
须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其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对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进行的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方向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同理,请注意,本说明书中如涉及“上”、“下”、“前”、“后”、“左”、“右”等涉及方向的用语或内容,是针对附图从操作者面对显示屏方向来看时各件正常使用时的大体方位,也包括“一”、等用语,都是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适当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技术内容变更下,包括各种修饰与变更等,当也应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
请参见图2-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包括:
一板体状的底座9,设于工作面上;
一支架7,大体呈长形的板体状(因要薄型,所以大体为板体状;举例说但不限与此,材料及成形比如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形,下部设有一大的穿线孔75用于显示器等线缆走线),并大体竖直地设置在所述底座9上,所述支架其朝向显示器一侧的板面设有内凹形成的一容置槽71,所述容置槽71的底面开设有两竖向、长的竖向槽74;(本例所述容置槽71上两竖向槽74用于后述的两个所述连接部22横穿其间);
两滑轨10,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71内的两侧(两滑轨10相互平行和间隔一定距离,比如,一般两滑轨10开口部位相向着),其中每一滑轨10又包含:
一外轨1,包括两大体平行、邻设的板体状滚道板11(两滚道板11之间大体平行,同时其之间因相间而形成一容纳空间),一分别连接固连两滚道板11的连体部12(举例来说但不限于此:比如从横断面看外轨1总体呈近似U字形,其中的连体部12,相当于U 字形的封底段,所述两滚道板11则相当于U字形去除封底段余留下的两段;所述外轨1可由钢板一体冲压成形;一般在连体部沿纵向的面上设置数个螺纹孔或透孔用于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的立柱或支架7固连;外轨1其纵向两端可增设封挡,以阻挡移动的内轨2脱出);
一内轨2(比如但不限于此,可由钢板冲压或铁基粉末冶金一体成形),具有一大体呈板体状的滚道部21和一连接部22(连接部 22用于与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上的件如升降模块6等进行连接),所述滚道部21设置于两所述滚道板11之间(滚道部21可只是其大部分处于其之间)并与所述外轨1各处保持间隙(因两者间有相对运动不能相互擦碰,所以应有间隙);所述连接部22的一部分穿越所述竖向槽74而伸出支架7外;
三列滚珠及对应的长形珠架4,每一列滚珠均沿滑轨纵向方向排列,每列滚珠均包括复数个滚珠3(滚珠3比如采用钢珠),每列滚珠中的每个滚珠3均被间隔、容纳保持于对应的所述珠架4(比如但不限于,所述珠架4结构为带一列对应滚珠列中滚珠3数量的容纳孔的长条形薄钢片,不过图7中的珠架为三个珠架4侧面连成一体,为珠架结构的一种)上对应数量的容纳孔内;从滑轨横断面上看,所述三列滚珠的球心大体呈等腰三角形(分属三列滚珠的3 个滚珠球心用直线连起来看)排布,所述滚道部21板体的一侧面与邻近的一所述滚道板11板面之间共同抵触处于等腰三角形顶角点的滚珠(形成共同夹持抵触该列滚珠的一条滚珠滚动通道),所述滚道部21板体的另一侧面与邻近的另一所述滚道板11板面之间共同抵触处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点的两滚珠(形成共同夹持抵触该列滚珠的另两条滚珠滚动通道);
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小于等于所述三列滚珠的平均直径加3mm 的和值;即,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所述三滚珠的平均直径+3mm);
从滑轨横断面看,显然,在一定条件下,等腰三角形的高越小,意味着处于顶角点的滚珠3越向另两滚珠方向移动,滑轨厚度越小,也意味着滚道部21的中部所述局部板体沿着滑轨厚度方向越向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侧方向弯曲凸出;这样,与采用两列对位排布的现有技术结构滑轨在相同条件下对比,采用三列滚珠错位排布明显可减少滑轨厚度,经实际表明,在此公式尺寸区间进行错位排布尺寸的变化,能更有利于减少滑轨厚度方向的尺寸,加工工艺最佳;可使滑轨在厚度方向尽可能的最小、滑轨最薄(注意,如现有技术两列滚珠对位排布也想减薄而改错位排布则显然因内轨得不到三角形滚珠的支撑而无法保持位置稳定,而采用三列滚珠错位排布显然可以使内轨位置得到支撑而稳定住,且滑轨一根也可单独使用在支撑架中,这是容易理解的);所述珠架上设有止挡部,以便能被上升运动的所述内轨碰触、驱带而避免自行滑落。
滑轨是用于升降的,应用时外轨1固定在支架上,内轨2则往复升降,所述珠架4也跟着往复升降,但显然珠架4多次升降后,因珠架4自身重力原因及因滚珠3滚动中难免有不同步等原因而使珠架4逐渐向下掉落,也即多次相对移动后所述珠架4相对所述内轨2的重叠度会逐渐减少,这时参与滚动工作的滚珠3总数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内轨2与外轨1同时抵顶的滚珠3数量,影响滑轨的工作如运动刚度,显示器有可能晃动、不稳;因此,所谓设止挡,是指在该珠架4上做一止挡结构,如局部冲压凸起、铆接、焊接小件等,使该止挡结构在内轨2上升移动的近最高点位置上能被内轨2碰挡而被强制驱带一同向上,即它是借助内轨2每次上升到近最高点时碰触珠架4的止挡结构而强制带动珠架4重新回归原有位置、不至于逐次往下掉落,该止挡结构即所谓止挡部。
所述滚道部板面及两所述滚道板板面在与所述三列滚珠抵触的对应位置上分别沿纵向设有滚珠用滚道(所述滚道一般是以浅槽的形式出现,比如与滚珠3直径相当的局部圆弧形槽的滚道;滚道用于滚珠3滚动的导向使所述内轨2相对所述外轨1位置稳定,不会滑开分离,同时还可均载以分散力的作用,时滚珠3与所述滚道的槽面面接触,避免和减轻受力集中于面上一点,提高接触刚度和使用寿命,这是容易理解的;当然在内轨2与外轨1上省却其中特别的某一至两处滚道仍可能使所述内轨2相对所述外轨1的位置得以确定,但毕竟这时内轨2与外轨1相对运动的刚度、强度会下降,该一至两处受力也过于集中于材料表面的一点、不好,不建议采用,也因此,为统一描述,可认为该一至两处滚道的滚道槽仍有只是深度近似为零);
所述内轨2透过所述三列滚珠的滚动及导引能相对所述外轨1 进行往复直线移动(这是很显然的自然结果);
所述两滑轨10各自的所述外轨1分别固设于形成该容置槽71 的壁面上;
一升降模块6,包括一滑动件61(为板架类件,比如冲压件组合而成或压铸成形)、一屏连接板62(为板状件,比如钢板冲压件,用于连接显示屏,一般上下边沿还设有卡子以便实现快拆装显示器用);所述滑动件61两侧(大体处于两侧)分别固连对应的两所述内轨2的所述连接部22(本例是所述连接部22穿过所述竖向槽74 伸出所述支架7外后与所述滑动件61固连,反过来所述滑动件61 伸进支架7内与其固连效果也是一样的,可视具体结构哪种更方便、更符合要求而选择);
至少两个(比如本例为4个)定力弹簧8(其被拉伸时拉力近似恒定)且至少分上下两排设置(比如本例上下分四排,每排一个,显然每排也可一个以上)在所述支架7内(比如本例在支架7的所述容置槽71内),且至少一个所述定力弹簧(比如本例为4个,则其中至少应有一个)自身为两至三层类同的弹性钢片紧密贴合复合一同卷绕而成(由相类似的两至三层弹性钢片紧密贴合重叠复合一起,相当于一张钢片,一同卷绕而成,每圈互相之间紧贴,以使其在总体外形增加不明显但弹簧拉力却相应成倍数增加,但注意这种内部结构的定力弹簧在数量上仍视为一个定力弹簧),所述每一定力弹簧8(由弹性钢片卷绕而成)包括一卷绕部81(外形近似一空心圆柱)和一连接端82,且所述卷绕部81的卷绕轴线大体大体垂直于所述支架7的板面(卷绕轴线这样选择后,所述定力弹簧在支架厚度的方向上的尺寸可大大减少,当然定力弹簧8在该支架厚度方向尺寸减少对单个弹簧来说弹力会下降,但可再通过上下多排增加数量来使总的弹簧力满足要求,最终这样的排布方案可比现有技术大大减少所述定力弹簧在支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同时依然满足总的力值要求,从而实现支架7的超薄,),所述卷绕部81和连接端82分别设连所述支架7和所述内轨2(由于内轨2与所述滑动件 61是固连的,因此,所述连接端82也可连接在所述滑动支架伸入所述支架7内的部分,显然效果是相当的,具体主要考虑那种连接更方便合理;至于卷绕部81由于其工作时表面会相对支架7转动,故其与支架的设连可根据具体结构选择,比如本例采用将卷绕部81 中间的孔套装在支架7的固定轴72上,当然固定轴72与卷绕部81 之间设有塑料减磨用的套管来隔垫,卷绕部81两侧面也一般设有塑料片等隔开用的衬垫等进行减磨和防止划伤支架7);当所述滑动件61连同所述内轨2向下方移动时,所述每一定力弹簧8均被相应拉伸并保持弹性拉力(定力弹簧被拉伸时其拉力仍保持近似恒定, 将每一个定力弹簧的力相加就可大体平衡显示器的重力,使显示器在任意高度位置实现随停,当然在实际结构上还可在升降行程内设一摩擦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使显示器停的位置更稳、升降操作手感更好)。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至少一气弹簧(其被压缩时顶力近似恒定,本例采用两个以减少气弹簧的外形直径,使更有利于支架7更薄)大体沿所述支架纵向设置,所述气弹簧下端抵顶所述支架7下部,上端抵顶所述内轨2(抵顶可在所述连接部22及滚道部 21上均可;抵顶的位置最好在所述容置槽71内尽可能离显示器最近,这样对滑轨的受力比较好)(因气弹簧与底座通常连接,故气弹簧下端也可抵顶底座9上的件;又因连接部22与滑动件61是固连一体的,故气弹簧上端也可抵顶在滑动件61上,这要具体看滑动件61是否伸入支架7内及连接是否便利而定,可灵活选择;所述容置槽71及外轨1和内轨2均应根据需要考虑对气弹簧外形的让位或容纳气弹簧,当所述滑动件61连同所述内轨2向下方移动时,所述气弹簧被压缩并保持近似恒定的弹性顶力(其力保持近似恒定,可大体平衡显示器的重力,使显示器在任意高度位置实现随停,当然在实际结构上还可在升降行程内设一摩擦副以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使显示器停的位置更稳、升降操作手感更好)。
以上请同时着重参见图7和图2。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内轨2更包括一大体竖向安置的长条状的转接条23(比如钢板冲压或压铸成形),所述内轨2的连接部22 由所述滚道部21的板体向外(大体看)一体弯延形成(比如但不限于此:其一体弯延的形状等可根据待连接件相对应的连接结构进行适配);所述连接部22一部分(比如通常选纵向的上部)弯延穿越所述竖向槽74而伸出支架7外与所述滑动件61固连;所述连接部22上设有连接用的螺孔或透孔(具体应与滑动件61的对应连接结构适配选择);所述转接条23分别固连所述连接部22(比如通常选连接部22纵向的下部)和所述定力弹簧8的所述连接端82(因上下有多排定力弹簧8,直接由所述连接部22与之对应固定将使所述连接部22沿竖直方向变的很长,成形较困难,连接也较困难,因此通过增加所述转接条23进行转接接力则比较好,所述转接条 23其上部与所述连接部22连接固连,侧面特别是中下段则与多个上下排布的所述定力弹簧的连接端82相连;因有两个所述内轨2,也即有两个转接条23,故每个转接条23应分担连接所述至少两定力弹簧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定力弹簧,以便受力均衡;当然由连接部 22一体延伸成转接条23也是可以的,不过加工与安装难度都会较大,采用粉末冶金更合理些)(比如,所述内轨2为钢板冲压件或铁基粉末冶金件,图7、8中的连接部22就是粉末冶金结构,这样连接的形状比较容易与被连接件适配)。
进一步地,请同时着重参见图5所示,从滑轨横断面看,所述外轨1分成两个L形的钢板件组合(这样可降低加工制造工艺上因厚度小成形困难的难度;两L形钢板件可为钢板冲压件或滚压成形件),两个L形的长边分别对应两所述滚道板11,两L形的短边则相互重叠并固连构成连体部12(固连可相互用小铆钉铆固,图中未示铆钉,当然也可焊接;该固连的短边相当于连体部12),两L形钢板件的两短边重叠处沿滑轨纵向还设有连接所述支架7用的螺纹孔或通孔(应注意其位置应错开两L件短边重叠处的铆接位置);其中两L形钢板件的钢板厚度为不同(请同时参见图8,这可使外轨1在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支架7中安装时,薄的L形件可借用或利用了支架7本身的强度做后部靠背来支撑,而固定在支架7侧面上但L形的长边处于悬臂的L件如果厚这样可仍然保证悬臂的刚度,使外轨1的总体刚度和强度不下降,也即通过分配两滚道板的厚度,可在满足滑轨厚度减薄的同时不降低滑轨的刚度和强度,分两件制造是为降低加工制造工艺上的难度,当然,有时是由于对应支架7 结构限制,哪个L形件为更厚还需根据情况做相反的选择,而不能只考虑刚度和强度)。
进一步地,请同时着重参见图3所示(图中为突出起见,略去了内轨2),所述止挡部5由一短横板51(比如,采用比较硬的短钢板条)分别与所述三个珠架4的上顶端固连而形成(比如但不限于此:在短钢板条上间隔设三个铆钉52孔,对应的三个珠架4的上顶端也开设对应的铆钉孔,然后用铆钉52固连,当然也可用焊接如点焊等替代铆钉52固连),当所述内轨2上升时能碰触所述横板51而带动所述珠架4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4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珠架4往复升降运动。(这种止挡部结构可靠、稳定、简单、容易实现,三珠架同步性好)。
进一步地,请同时着重参见图4所示(图中为突出起见,只在其中一个滑轨内进行了示意表达且略去了内轨2),止挡部5为珠架4上顶端分别设有一凸起(比如但不限于此:采用在四个珠架4上顶端各开设一铆钉孔,然后用铆钉53等铆固而自然构成凸起,注意铆钉53铆后,以珠架4两侧面看,铆钉的材料分配在靠内轨侧应比远离内轨侧的材料多些,以便材料多的凸起可止挡内轨,同时又不影响在外轨1滚道中升降;再比如,如珠架4采用塑料一体件则可在其上顶端一并一体注塑一凸起状结构形成止挡部5;显然,类似的凸起结构可有多种变式;注意凸起的形状以保证能在外轨1滚道内升降滑动同时又能使内轨2上顶端碰触挡住而不会被绕过),凸起在内轨2上升时能被内轨2碰触而带动珠架4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4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珠架4往复升降运动(这种止挡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三珠架升降不一定同步)。
进一步地,请同时着重参见图7所示,所述升降模块6还包括一屏俯仰枢纽单元63设于所述滑动件61与所述屏连接板62之间,用于显示器视角的俯仰调节;所述升降模块6内还包括至少一扭簧 (图7中有其部分外形显示)用以提供显示器俯仰用平衡力。
进一步地,请同时着重参见图7所示,更包含一支架摆转枢纽单元91,所述支架摆转枢纽单元91枢设于所述支架7与所述底座 9之间,其枢转轴线大体为竖向,从而使所述支架7能相对所述底座9摆转。
进一步地,请同时着重参见图7、图8所示,更包含一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64,所述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64设于所述屏俯仰枢纽单元63与所述屏连接板62之间,其枢转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屏连接板62的板面,从而使该显示器能绕大致垂直于该屏连接板62板面的轴线摆转。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7更包含一对应的后盖73(比如注塑件),所述支架7为铝合金压铸件,所述支架7靠下部开有一走线用的线缆孔;所述后盖73设置在所述支架7有容置槽71的一面,所述后盖73对应所述线缆孔也开设有相应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摆转枢纽单元91至少设有至少两向上的楔形凸起物(图中有显示凸起物),所述支架7下部设有对应数量并适配的两内凹形楔孔(图中未显示该楔孔),两者之间通过手动螺钉锁紧以便利支架的快速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7在板体下部内一体压铸或螺锁一加强抗扭刚度用的衬垫补强钢板(图中未示所述补强钢板)。
图7显示了本发明滑轨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中各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则侧重支架及内部部分件的组合横断面剖视示意。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支撑架滑轨受限于其滚珠只有两列且为对位排布型所致的滑轨厚度仍很厚的缺陷,通过采用三列滚珠的错位排布对其进行实质性地重要改进,使滑轨进一步减小,同时对定力弹簧改变卷绕部安装方向和上下多排的方式,使支架厚度进一步减薄,提供一种更薄型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使显示器支撑架实现超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显示器升降支撑架的应用领域,使显示器升降支撑架外观更薄、更加美观,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新的时尚追求和审美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板体状的底座,设于工作面上;
一支架,大体呈长形的板体状并大体竖直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其朝向显示器一侧的板面设有内凹形成的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开设有两竖向、长的竖向槽,所述支架大体竖直地设置;
两滑轨,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两侧,其中每一滑轨又包含:
一外轨,包括两大体平行、邻设的板体状滚道板,一分别连接固连两滚道板的连体部;
一内轨,具有一大体呈板体状的滚道部和一连接部,所述滚道部设置于两所述滚道板之间并与所述外轨各处保持间隙;
三列滚珠及对应的长形珠架,分别设置在由所述内轨与所述外轨的三列对应滚道共同形成的三列滚珠通道中,每一列滚珠均沿滑轨纵向方向排列,每列滚珠均包括复数个滚珠,每列滚珠中的每个滚珠均被间隔、容纳保持于对应的所述珠架上对应数量的容纳孔内;从滑轨横断面上看,所述三列滚珠的球心大体呈等腰三角形排布,所述滚道部板体的一侧面与邻近的一所述滚道板板面之间共同抵触处于等腰三角形顶角点的滚珠,所述滚道部板体的另一侧面与邻近的另一所述滚道板板面之间共同抵触处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点的两滚珠;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小于等于所述三列滚珠的平均直径加3mm的和值;所述珠架上设有止挡部,以便能被上升运动的所述内轨碰触、驱带而避免自行滑落;所述滚道部板面及两所述滚道板板面在与所述三列滚珠抵触的对应位置上分别沿纵向设有滚珠用滚道;
所述内轨透过所述三列滚珠的滚动及导引能相对所述外轨进行往复直线移动;两滑轨各自的所述外轨分别固设于形成该容置槽的壁面上;或所述外轨、所述内轨、所述珠架均为绕同一轴线的圆弧形弯曲结构并相互间适配以使所述内轨及所述珠架能相对外轨做圆弧形运动;所述内轨及所述珠架相对所述外轨的运动轨迹均为绕所述轴线的圆弧形,所述轴线远离并平行于两所述底角点滚珠列所共有的面且大体垂直于滑轨纵向两端的连线;所述内轨透过所述三列滚珠的滚动及导引能相对所述外轨进行往复圆弧形移动;
一升降模块,包括一滑动件、一屏连接板;所述滑动件两侧分别固连对应的两所述内轨的所述连接部;
至少两个定力弹簧且至少分上下两排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每一定力弹簧包括一卷绕部和一连接端,且所述卷绕部的卷绕轴线大体垂直于所述支架的板面,所述卷绕部和连接端分别设连所述支架和所述内轨;当所述滑动件连同所述内轨向下方移动时,所述每一定力弹簧均被相应拉伸并保持弹性拉力;或
至少一气弹簧,大体沿所述支架纵向设置,所述气弹簧下端抵顶所述支架下部,上端抵顶所述内轨;当所述滑动件连同所述内轨向下方移动时,所述气弹簧被压缩并保持近似恒定的弹性顶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的连接部由所述滚道部的板体向外一体弯延形成;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用的螺孔或透孔;所述内轨为钢板冲压件或铁基粉末冶金件;所述内轨更包括一大体竖向安置的长条状的转接条,所述内轨的连接部由所述滚道部的板体向外一体弯延形成;所述转接条分别固连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力弹簧的所述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由一短横板分别与所述三个珠架的上顶端固连而形成,当所述内轨上升时能碰触所述横板而带动所述珠架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珠架往复升降运动;或
所述止挡部为所述三列滚珠的所述珠架上顶端分别设有一凸起形成,所述凸起在所述内轨上升时能被所述内轨碰触而带动所述珠架跟着向上,避免因珠架往复升降多次而自行逐次下落,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珠架往复升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部分弯延穿越所述竖向槽而伸出支架外与所述滑动件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更包括一大体竖向安置的长条状的转接条,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用的螺孔或透孔;所述转接条分别固连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定力弹簧的所述连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从滑轨横断面看,所述外轨由两个L形的钢板件组合而成,两个L形的长边分别对应两所述滚道板,两L形的短边则相互重叠并固连构成连体部,两L形钢板件的两短边重叠处沿滑轨纵向还设有连接所述支架用的螺纹孔或通孔;其中两L形钢板件的钢板厚度为不同;和
从滑轨横断面看,每一所述外轨分成两个钢板件组合而成,一个大体呈一字形,另一个大体呈Z字形,一同固连在所述支架板面上;
两所述滚道板为两薄钢片冲压或滚压成形并贴靠在支架容置槽内壁上,所述连体部由形成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兼顾替代,所述支架包括内部的容置槽为金属沿纵向挤压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一屏俯仰枢纽单元设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屏连接板之间,用于显示器视角的俯仰调节;所述升降模块内还包括至少一扭簧用以提供显示器俯仰用平衡力;或所述定力弹簧自身为两至三层类同弹性钢片紧密贴合复合一同卷绕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支架摆转枢纽单元,所述支架摆转枢纽单元枢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其枢转轴线大体为竖向,从而使所述支架能相对所述底座摆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所述屏自身摆转枢纽单元设于所述屏俯仰枢纽单元与所述屏连接板之间,其枢转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屏连接板的板面,从而使该显示器能绕大致垂直于该屏连接板板面的轴线摆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更包含一对应的后盖,所述支架为铝合金压铸件,所述支架靠下部开有一走线用的线缆孔;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支架有容置槽的一面,所述后盖对应所述线缆孔也开设有相应的孔。
CN201710466061.0A 2016-06-20 2017-06-19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Active CN107061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30991 2016-06-20
CN201610443099 2016-06-20
CN201610444761 2016-06-20
CN2016104488371 2016-06-20
CN2016104440194 2016-06-20
CN201610447342 2016-06-20
CN201610448837 2016-06-20
CN2016104447615 2016-06-20
CN201610444125 2016-06-20
CN2016104462418 2016-06-20
CN201610444019 2016-06-20
CN2016104473427 2016-06-20
CN2016104441252 2016-06-20
CN201610446241 2016-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1944A true CN107061944A (zh) 2017-08-18
CN107061944B CN107061944B (zh) 2018-12-11

Family

ID=5959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6061.0A Active CN107061944B (zh) 2016-06-20 2017-06-19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619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8095B1 (ko) * 2019-01-03 202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탠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9921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Huang Kuo-Sheng Hidden type sliding rail structure
CN202901749U (zh) * 2012-09-17 2013-04-24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支撑装置
CN204852002U (zh) * 2015-05-27 2015-12-09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弧面位置的旁弯型弧形滑轨
US20160167098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Tai Cheer Industrial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liding unit of sliding rail and structure thereof
CN206831081U (zh) * 2016-06-20 2018-01-02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9921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Huang Kuo-Sheng Hidden type sliding rail structure
CN202901749U (zh) * 2012-09-17 2013-04-24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支撑装置
US20160167098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Tai Cheer Industrial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liding unit of sliding rail and structure thereof
CN204852002U (zh) * 2015-05-27 2015-12-09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弧面位置的旁弯型弧形滑轨
CN206831081U (zh) * 2016-06-20 2018-01-02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1944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2226A (zh) 一种滚珠式升降支撑架
US1139399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01601285A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支撑装置
CN206377414U (zh) 弹簧正放且三角滚珠式薄型直线升降支撑架
CN206234577U (zh) 具有修长立柱型升降支撑架
CN106917936A (zh) 移动件为板体的滚珠滑轨
CN107061944A (zh)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CN206322430U (zh) 一种拼接屏
CN206831081U (zh) 一种三珠列式显示器支撑架
CN107131209B (zh) 一种四列滚珠滑轨及刀式升降支架
CN206377426U (zh) 三珠列式薄型显示器支撑架
CN206786247U (zh) 一种滚珠式升降支撑架
CN206377422U (zh) 三珠列式薄型显示器支撑架
KR101443146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지지장치
CN206191206U (zh) 修长立柱型升降支撑架
CN206329629U (zh) 四列等腰梯形分布滚珠式薄型滚珠滑轨
CN206377425U (zh) 四列滚珠斜平行四边形分布式薄型滚珠滑轨
CN206890019U (zh) 一种刀状升降支撑架
CN206310165U (zh) 四列滚珠平行四边形分布式薄型滑轨
CN205446394U (zh) 一种圆弧形且移动件为板体型的滚珠滑轨
CN205424319U (zh) 弧形板体内轨式薄型支撑架
CN2842155Y (zh) 具有摩擦阻力的定力弹簧支承装置
CN206072116U (zh) 板体内轨第二方向厚度减薄的滚珠滑轨
CN206377146U (zh) 两侧联锁等腰梯形分布滚珠式薄型滑轨
CN206386389U (zh) 一种超薄三排珠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u Gong

Inventor after: Tang Zhengyong

Inventor before: Luan Yuej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2

Address after: 225300, friendship Harbor Road, Lingang Economic Zone, high port area, Taizhou, Jiangsu, 189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5321 Jiangsu city of Taizhou province high port town of Tian Kawamura twenty Group No. 7

Applicant before: Luan Yuej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