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5761U -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5761U
CN206545761U CN201720013064.4U CN201720013064U CN206545761U CN 206545761 U CN206545761 U CN 206545761U CN 201720013064 U CN201720013064 U CN 201720013064U CN 206545761 U CN206545761 U CN 206545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medial surface
display
slide rail
inser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30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勇
陈春
曲工
唐正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30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5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5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57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超薄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超薄滑轨以及升降座;所述超薄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内滑轨与所述滑轨本体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滑轨向上移动,从而为显示器提供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由滑轨本体直接替代传统的立柱结构,由此使得支架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进而满足现代显示屏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由于滚珠式滑轨(滑轨也可称为导轨,下同)具有动作顺畅,结构稳固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服务器机柜、显示器支撑架、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滑动架体等用途。
在显示器支撑架中与本实用新型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使用的滚珠滑轨的构造大致包括一滑轨本体、一设置在滑轨本体内部的移动件(俗称内轨)、以及多个设置在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的滚珠,滑轨本体与移动件与滚珠接触的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滚珠导引槽,每根滑轨形成两条滚珠滚动通道,这使得移动件和滑轨本体间通过滚珠的滚动方式滚动式移动和间接紧密接触,以减轻移动件和滑轨本体间的滑动阻力,特别是两者通过滚珠间接实现无间隙相对移动,而这也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显示器不会因有相互件间的间隙而产生晃动影响使用。
这中间,现有技术的滚珠式滑轨的滑轨本体、移动件通常采用金属板体通过冲压方式制成,其中滑轨本体具备有一导引槽,可供所述移动件容置于导引槽中。
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进一步设置一滚珠保持器,将所述多个滚珠相间隔并保持在滚珠保持器内后一体于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
滑轨本体和移动件分别和显示器支撑架底座上的支架与作升降移动的升降模块相互连接,使显示器支撑架的升降模块可受该滚珠滑轨导引而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滚动位移。
但现有技术的滚珠滑轨的移动件其断面近似为开口状的U形构造,也即与两列滚珠分别相接触并提供滚珠导引槽的板体分居在U形中的两侧而相距一定距离,因此受限于此构造因素,其垂直于U形开口方向的尺寸(通常也称为滑轨的厚度)相对大,限制了显示器支撑架的设计范围。
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机构设计的进步,越来越多产品追求越来越薄的支架外观,因此现有技术滚珠滑轨使用用途受到一定限制,无法适用于薄型支架结构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故如何藉由现有结构进行滑轨厚度减少的改良,使现有的滚珠滑轨可被运用于具有薄型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中,已成为本行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滚珠滑轨较厚的缺陷从而造成支架厚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超薄滑轨以及升降座;
所述超薄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
所述滑轨本体包括长条形板体;板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条形的引导槽;
所述滑轨本体在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
所述内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板状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伸入所述引导槽内;
所述引导槽包括:靠近所述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
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滚珠;
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下滚珠;
所述滚珠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用于上滚珠和下滚珠的限位;
所述滑轨本体竖立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升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滑轨上,用于连接显示器;
内滑轨与所述滑轨本体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滑轨向上移动,从而为显示器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支架在所述滑槽的开口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滑槽的盖板,盖板在内滑轨的滑动轨迹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由滑轨本体直接替代传统的立柱结构,由此使得支架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进而满足现代显示屏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滑轨本体外部设置有立柱,立柱中空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超薄滑轨和定力弹簧设置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面在与所述上滚珠接触部位不设置凹槽,即为平面状。
通过将第一内侧面设置为平面状,改变了传统的凹槽设置,从而使得滑轨本体在安装显示器的一侧为平滑的平面,从而可以将该滑轨本体直接作为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使用,显示器的升降座直接设置在内滑轨上,从而使得支撑装置更加轻薄,满足了显示器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当然,所述第一内侧面在与所述上滚珠接触部位也可以设置有上导向凹槽,上滚珠设置在上导向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滚珠和下滚珠沿所述引导槽或者滑槽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在所述上滚珠一侧设置有上导向槽,所述上滚珠滚动设置在所述上导向槽内;
所述插入部在所述下滚珠一侧设置有下导向槽,所述下滚珠滚动设置在所述下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侧面上设置有下导向凹槽,所述下滚珠设置在所述下导向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保持器包括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
所述上限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上限位孔,所述上滚珠插装在所述上限位孔中;上滚珠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接触;
上滚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上导向槽与所述插入部接触;
所述下限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下限位孔,所述下滚珠插装在所述下限位孔中;下滚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下导向凹槽与所述第二内侧面接触;
下滚珠的顶部伸入所述下导向槽与所述插入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保持器为U型板,滚珠保持器还包括连接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中间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分体设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引导槽的底部或者侧壁上;或者引导槽两端的设置有防止内滑轨滑出的限挡部,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挡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本体和所述插入部在与滚珠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防磨垫片;所述防磨垫片的材料硬度高于所述滑轨本体和内滑轨的材料硬度。
具体而言,所述防磨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滚珠接触部位、所述第二内侧面的下导向凹槽的内侧面上、所述插入部上的所述上导向槽和所述下导向槽内侧面上。
所述防磨垫片的材料硬度高于所述滑轨本体和所述内滑轨的材料硬度。
为了使得滑轨更加轻薄,滑轨本体通常采用硬度较软的铝制合金冲压制成,由此,当滚珠上下滚动过程中,滑轨本体容易发生变形,而通过设置防磨垫片,可以实现滑轨轻薄设置的同时,减少上下滑动过程中,滑轨发现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本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半体和右半体,左半体和右半体上对称设置有所述引导槽;左半体和右半体分体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内滑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入部;左半部和右半部分体设置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为L型。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为S型或者波浪形。
所述滑轨本体或者/和所述内滑轨分体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当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也通过拆除和更换对应部件二快速维修,而不需要全部更换整个滑轨,由此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滚珠,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排下滚珠,所述上滚珠和下滚珠上下对应设置;
或者,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滚珠,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两排间隔设置的第一下滚珠和第二下滚珠;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上滚珠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滚珠和第二下滚珠之间。
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上滚珠与所述下滚珠交错设置;即在垂直的投影平面内,所述上滚珠与所述下滚珠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通过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连接装置包括:
一基座,用于与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连接;
一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通过枢接轴可上下俯仰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一安装座板,用于连接显示器;
所述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上,并随所述转动支架上下摆动;
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枢接轴上;
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支架上,扭簧趋向于迫使所述转动支架向上转动,进而为转动支架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
连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扭簧力与显示器以及转动支架等的重力达到平衡时,显示器可以停靠在任何一个俯仰角度上,而不会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扭簧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扭簧对称地套装在所述枢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安装套,所述基座通过安装套固定设置在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两端分别包括:与所述转动支架连接的叉形部,与所述安装套连接的插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叉形部为U型,叉形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对应设置有销孔,所述枢接轴可转动地插装在销孔内;
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有轴孔,通过轴孔转动支架设置在所述枢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包括与所述插接部外形向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接部插装在所述插槽内,利用紧固螺钉将两者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自外部旋入,紧固螺钉的前端伸入所述插槽,且插入所述插接部上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所述转动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支架俯仰角度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上的限位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销一部分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板包括自所述转动支架向显示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和第三座板;
其中,第二座板通过第一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支架上;
第二座板与所述第三座板通过卡接方式连接;
所述第三座板通过卡接方式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罩住所述基座和转动支架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带有上述显示器支架的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部件的使用,使得连接装置更加轻薄,从而适用于超薄显示器支撑装置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器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滑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滑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滑轨本体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滚珠保持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滚珠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滑轨设置防磨垫片时的局部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装置的分解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装置中转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装置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装置设置在立柱上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轨本体和内滑轨分体设置时滑轨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滑轨本体和内滑轨分体设置时滑轨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立柱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超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立柱;2a-凸起条;3-升降座;4-定力弹簧;5-盖板;10-滑轨本体;10a-左半体;10b-右半体;11-引导槽;12-滑槽;13-第一内侧面;14-第二内侧面;15-下导向凹槽;20-内滑轨;20a-左半部;20b-右半部;21-插入部;22-上导向槽;23-下导向槽;30-上滚珠;31-下滚珠;31a-第一下滚珠;31b-第二下滚珠;40-滚珠保持器;41-上限位板;42-下限位板;43-中间连接板;44-上限位孔;45-下限位孔;50-防磨垫片;100-连接装置;110-安装套;111-紧固螺钉;120-基座;121-扭簧;122-枢接轴;123-叉形部;123a-支撑板;124-插接部;125-限位槽;126-销孔;130-转动支架;131-限位销;132-连接板;133-轴孔;134-插孔;140-安装座板;141-第一座板;142-第二座板;143-第三座板;15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1、超薄滑轨、立柱2以及升降座3;
立柱2中空设置有容纳槽,超薄滑轨和定力弹簧设置在容纳槽内。
升降座3通过超薄滑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2上。
超薄滑轨包括:滑轨本体10、内滑轨20以及滚珠保持器40;
滑轨本体10包括长条形板体;板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条形的引导槽11;
滑轨本体10在两个引导槽11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12;
内滑轨20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12内;
内滑轨20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板状的插入部21;
插入部21伸入引导槽11内;
引导槽11包括:靠近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13,以及与第一内侧面13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14;
插入部21与第一内侧面13之间设置有上滚珠30;
插入部21和第二内侧面14之间设置有下滚珠31;
滚珠保持器40设置在引导槽11内,用于上滚珠30和下滚珠31的限位;
升降座3固定设置在内滑轨20上,用于连接显示器;
内滑轨20与滑轨本体10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内滑轨20向上移动,从而为显示器提供支撑力。
显示器支架在滑槽12的开口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滑槽12的盖板5,盖板5在内滑轨20的滑动轨迹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
第一内侧面13在与上滚珠30接触部位不设置凹槽,即为平面状。
通过将第一内侧面13设置为平面状,改变了传统的凹槽设置,从而使得滑轨本体10在安装显示器的一侧为平滑的平面,从而可以将该滑轨本体10直接作为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2使用,显示器的升降座3直接设置在内滑轨20上,从而使得支撑装置更加轻薄,满足了显示器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上滚珠30和下滚珠31沿引导槽11或者滑槽12方向间隔设置。
插入部21在上滚珠30一侧设置有上导向槽22,上滚珠30滚动设置在上导向槽22内;
插入部21在下滚珠31一侧设置有下导向槽23,下滚珠31滚动设置在下导向槽23内。
第二内侧面14上设置有下导向凹槽15,下滚珠31设置在下导向凹槽15内。
滚珠保持器40包括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
上限位板41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上限位孔44,上滚珠30插装在上限位孔44中;上滚珠30的顶部与第一内侧面13接触;
上滚珠30的底部伸入上导向槽22与插入部21接触;
下限位板42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下限位孔45,下滚珠31插装在下限位孔45中;下滚珠31的底部伸入下导向凹槽15与第二内侧面14接触;
下滚珠31的顶部伸入下导向槽23与插入部21接触。
具体而言,插入部21与第一内侧面13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滚珠30,插入部21和第二内侧面14之间设置有一排下滚珠31,上滚珠30和下滚珠31上下对应设置。
滚珠保持器40为U型板,滚珠保持器40还包括连接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的中间连接板43。
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分体设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滑轨本体10上。
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分别固定设置在引导槽11的底部或者侧壁上;或者引导槽11两端的设置有防止内滑轨20滑出的限挡部,上限位板41和下限位板42的两端分别与限挡部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滑轨本体10和插入部21在与滚珠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防磨垫片50;防磨垫片50的材料硬度高于滑轨本体10和内滑轨20的材料硬度。
具体而言,防磨垫片50设置在第一内侧面13与滚珠接触部位、第二内侧面14的下导向凹槽15的内侧面上、插入部21上的上导向槽22和下导向槽23内侧面上。
防磨垫片50的材料硬度高于滑轨本体10和内滑轨20的材料硬度。
为了使得滑轨更加轻薄,滑轨本体10通常采用硬度较软的铝制合金冲压制成,由此,当滚珠上下滚动过程中,滑轨本体10容易发生变形,而通过设置防磨垫片50,可以实现滑轨轻薄设置的同时,减少上下滑动过程中,滑轨发现形变。
如图8-11所示,显示器通过连接装置100设置在升降座3上,连接装置100包括:
一基座120,用于与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2连接;
一转动支架130,转动支架130通过枢接轴122可上下俯仰摆动地设置在基座120上;
一安装座板140,用于连接显示器;
安装座板140固定设置在转动支架130上,并随转动支架130上下摆动;
扭簧121,扭簧121套装在枢接轴122上;
扭簧121的一端连接在基座120上,扭簧121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支架130上,扭簧121趋向于迫使转动支架130向上转动,进而为转动支架130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扭簧121力与显示器以及转动支架130等的重力达到平衡时,显示器可以停靠在任何一个俯仰角度上,而不会掉落。
扭簧121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扭簧121对称地套装在枢接轴122上。
显示器连接装置还包括安装套110,基座120通过安装套110固定设置在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上。
基座120的两端分别包括:与转动支架130连接的叉形部123,与安装套110连接的插接部124。
叉形部123为U型,叉形部12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23a,两个支撑板123a上对应设置有销孔126,枢接轴122可转动地插装在销孔126内;
两个支撑板123a之间设置有容纳槽;扭簧121设置在容纳槽内。
转动支架13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板132,两个连接板132上设置有轴孔133,通过轴孔133,转动支架130设置在枢接轴122上。
安装套110包括与插接部124外形向配合的插槽;插接部124插装在插槽内,利用紧固螺钉111将两者锁定。
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紧固螺,111自外部旋入,紧固螺钉111的前端伸入插槽,且插入插接部124上的定位孔内。
基座120与转动支架130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转动支架130俯仰角度的限位机构。
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支架130上的限位销131,以及设置在基座120上的限位槽125;其中,转动支架130的连接板132上设置有插孔134,限位销131的后端插装在插孔134内,限位销131前端伸入限位槽125内。
安装座板140包括自转动支架130向显示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座板141、第二座板142和第三座板143;
其中,第二座板142通过第一座板141固定连接在转动支架130上;
第二座板142与第三座板143通过卡接方式连接;
第三座板143通过卡接方式与显示器连接。
显示器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罩住所述基座120和转动支架130的外壳150。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2-14所示,滑轨本体1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半体10a和右半体10b,左半体10a和右半体10b上对称设置有引导槽11;左半体10a和右半体10b分体设置并可拆卸地设置在立柱2内的容纳槽内。
内滑轨2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上对称设置有插入部21;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分体设置并分别与升降座3连接。
其中,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优选地为L型,其中设置有伸出滑槽的伸出部。
其中,第一内侧面13在与上滚珠30接触部位也可以设置有上导向凹槽16,上滚珠30设置在上导向凹槽16内。
内滑轨20与滑轨本体10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4,定力弹簧4趋向于迫使内滑轨20向上移动,从而为显示器提供支撑力。
滑轨本体10或者/和内滑轨20分体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当某个部件出现问题时,也通过拆除和更换对应部件二快速维修,而不需要全部更换整个滑轨,由此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
其中立柱2的容纳槽中在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中间设置有凸起条2a,凸起条2a将容纳槽分割成两个用于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滑动导向的导向槽,左半部20a和右半部20b滑动设置在该导向槽内。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5所示,超薄滑轨的插入部21与第一内侧面13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滚珠30,插入部21和第二内侧面14之间设置有两排间隔设置的第一下滚珠31a和第二下滚珠31b;在水平方向上,上滚珠30设置在第一下滚珠31a和第二下滚珠31b之间。
其中,插入部21优选地为S型或者波浪形(未显示),从可以实现在高度方向上,上滚珠30与下滚珠交错设置;即在垂直的投影平面内,上滚珠30与第一下滚珠31a和第二下滚珠31b部分重叠。
进而使得超薄滑轨做的更加单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滑轨本体10直接替代传统的立柱2结构,即滑轨本体10外不设置用于支撑的壳体或者立柱2,滑轨本体10直接竖立设置在底座上,由此使得支架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进而满足现代显示屏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超薄滑轨以及升降座;
所述超薄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
所述滑轨本体包括长条形板体;板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条形的引导槽;
所述滑轨本体在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
所述内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板状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伸入所述引导槽内;
所述引导槽包括:靠近所述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
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滚珠;
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下滚珠;
所述滚珠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用于上滚珠和下滚珠的限位;
所述滑轨本体竖立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升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滑轨上,用于连接显示器;
内滑轨与所述滑轨本体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滑轨向上移动,从而为显示器提供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支架在所述滑槽的开口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滑槽的盖板,盖板在内滑轨的滑动轨迹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在与所述上滚珠接触部位不设置凹槽,即为平面状;
或者,所述第一内侧面在与所述上滚珠接触部位设置有上导向凹槽,上滚珠设置在上导向凹槽内;
所述第二内侧面上设置有下导向凹槽,所述下滚珠设置在所述下导向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保持器包括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
所述上限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上限位孔,所述上滚珠插装在所述上限位孔中;上滚珠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接触;
上滚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上导向槽与所述插入部接触;
所述下限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一排下限位孔,所述下滚珠插装在所述下限位孔中;下滚珠的底部伸入所述下导向凹槽与所述第二内侧面接触;
下滚珠的顶部伸入所述下导向槽与所述插入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保持器为U型板,滚珠保持器还包括连接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中间连接板;
或者,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分体设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本体和所述插入部在与滚珠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防磨垫片;所述防磨垫片的材料硬度高于所述滑轨本体和内滑轨的材料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本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半体和右半体,左半体和右半体上对称设置有所述引导槽;左半体和右半体分体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和/或,所述内滑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上对称设置有所述插入部;左半部和右半部分体设置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滚珠,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排下滚珠,所述上滚珠和下滚珠上下对应设置;
或者,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滚珠,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两排间隔设置的第一下滚珠和第二下滚珠;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上滚珠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滚珠和第二下滚珠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所述上滚珠与所述下滚珠交错设置;即在垂直的投影平面内,所述上滚珠与所述下滚珠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通过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连接装置包括:
一基座,用于与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连接;
一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通过枢接轴可上下俯仰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一安装座板,用于连接显示器;
所述安装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上,并随所述转动支架上下摆动;
扭簧,所述扭簧套装在所述枢接轴上;
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支架上,扭簧趋向于迫使所述转动支架向上转动,进而为转动支架提供支撑显示器的支撑力。
10.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超薄显示器支架的显示器。
CN201720013064.4U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5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3064.4U CN206545761U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3064.4U CN206545761U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5761U true CN206545761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30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5761U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57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7677A (zh) * 2017-12-28 2018-05-29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
CN108087676A (zh) * 2017-12-28 2018-05-29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薄显示器支架的升降机构
US11832407B2 (en) * 2020-01-21 2023-11-28 Qisda Corporation Support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7677A (zh) * 2017-12-28 2018-05-29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
CN108087676A (zh) * 2017-12-28 2018-05-29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薄显示器支架的升降机构
US11832407B2 (en) * 2020-01-21 2023-11-28 Qisda Corporation Support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5761U (zh) 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CN206398291U (zh) 一种显示器连接装置及其支撑装置
CN106641627B (zh) 一种超薄升降支架
CN206322430U (zh) 一种拼接屏
CN205001791U (zh) 显示器支架
CN206386390U (zh) 一种超薄三排珠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5618920U (zh) 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
CN208107511U (zh) 一种立柱框架、升降结构及其显示器
CN207864969U (zh) 一种定力弹簧连接结构
CN206191206U (zh) 修长立柱型升降支撑架
CN206397927U (zh) 一种超薄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6377414U (zh) 弹簧正放且三角滚珠式薄型直线升降支撑架
CN206582480U (zh) 一种超薄升降支架
CN205618930U (zh) 板体内轨+上下侧放弹簧式薄型升降支撑架
CN206637202U (zh) 一种超薄升降支架及其显示器
CN204201413U (zh) 一种显示屏架
CN218968385U (zh) 一种带有展平辊的纠偏装置
CN207830871U (zh) 一种用于超薄显示器支架的升降机构
CN107202230A (zh) 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
CN206582478U (zh) 一种超薄升降支架
CN107401888B (zh) 辊轴多角度重力调节机构
CN206398306U (zh) 一种滑轨及其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6487766U (zh) 一种分体式滑轨及其支撑装置
CN211350033U (zh) 一种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展示架
CN207145916U (zh) 一种升降立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