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9726A -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59726A
CN107059726A CN201710290134.5A CN201710290134A CN107059726A CN 107059726 A CN107059726 A CN 107059726A CN 201710290134 A CN201710290134 A CN 201710290134A CN 107059726 A CN107059726 A CN 107059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eping machine
sucker
sweeping
cleaning
clean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01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磊
单龙
温玉霜
张安
朱邦龙
魏茂亚
贾文斌
刘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01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597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59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9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27Dislodging by suction; Mechanical dislodging-clean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or dependent exhaust, e.g. dislodging-sweep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 suction nozzles ; Mechanical loosening devices working under vacuum
    • E01H1/0836Apparatus dislodging all of the dirt by suction ; Suction nozzles
    • E01H1/0845Apparatus dislodging all of the dirt by suction ; Suction nozzles with mechanical loosening or feeding instruments for the dirt to be sucked- up, e.g. brushes,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该扫路车包括两个以上清扫单元,每个所述清扫单元具有清扫位置并包括吸盘,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不同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错位布置,其中,各所述清扫单元相对于其余清扫单元可独立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所述扫路车的清扫范围。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扫路车的风机的风量和能量消耗。

Description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国内幅员广阔,气候环境变化大,公路里程长,水资源紧缺,干式扫路车拥有较大的市场。现有技术中的干式扫路车扬尘较大,主要原因是反吹风的导向引流无法完全控制,往往会出现漏风,造成扬尘,以及扫刷在不洒水的情况下会把灰尘扫起来,造成扬尘。
为防止扫路车扬尘,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人提出了一种纯吸式扫路车。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发现现有技术的无尘扫路车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为保证清扫范围,纯吸式扫路车的吸盘在扫路车左右方向的长度比传统扫路车大很多,扫路车的吸盘的清扫范围越大,单位时间内吸拾的面积越大,吸扫能力越大,但是同时对风机的风量要求就越大,油耗就越大,噪声也越大。
2、多数情况下,大量的垃圾都是堆积在靠近路沿石一边较窄的范围内,且较易形成泥块聚集在路沿石根部,纯吸式扫路车很难清理这一部分垃圾。
3、为了减少垃圾遗漏的情况,无法保证扫路车在高速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扫路车因吸盘宽度较大而要求风机的风量较大所引起的油耗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扫路车,包括两个以上清扫单元,每个所述清扫单元具有清扫位置并包括吸盘,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不同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错位布置,其中,各所述清扫单元相对于其余清扫单元可独立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所述扫路车的清扫范围。
优选地,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部分所述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前后方向上与其余清扫单元错位布置。
优选地,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包括:两个侧部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布置于所述扫路车的左右两侧;中部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布置于所述两个侧部清扫单元的之间。
优选地,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包括两个以上所述中部清扫单元,所述两个以上中部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包括第一吸盘和扫盘,在清扫位置所述扫盘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吸盘外侧。
优选地,所述扫盘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吸盘的宽度的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盘包括设置于第一吸盘外周的凹入部,在清扫位置时所述凹入部位于所述第一吸盘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所述扫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入部内。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包括第二吸盘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内部的滚刷。
优选地,所述滚刷包括滚轴、刷毛和扫片,所述刷毛和所述扫片均设置于所述滚轴上,所述扫片的径向高度小于所述刷毛的径向高度。
优选地,所述刷毛形成设置于所述滚轴上且沿滚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刷毛组,每一对相邻的刷毛组之间设置有所述扫片。
优选地,所述扫片与其两侧的相邻的所述刷毛组中的一个刷毛组靠近设置,且所述扫片沿所述滚刷的滚动方向设置于与其靠近的所述刷毛组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扫片为弹性扫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盘包括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顶部用于与所述扫路车的风机连通,在所述滚刷的轴向上所述扫片从两端至靠近所述抽吸口的部分逐渐向所述滚刷的滚动方向的反方向凸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盘包括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顶部用于与所述扫路车的风机连通,其中,所述抽吸口位于所述滚刷的侧上方,且所述滚刷滚动时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的刷毛具有向上的分速度;和/或,所述滚刷位于所述第二吸盘的后部。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的所述吸盘相对于所述扫路车的车架浮动设置;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的所述吸盘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和/或角度可调节地设置;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还具有位于所述清扫位置内侧的收纳位置,并在清扫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各所述清扫单元的吸盘的风量可独立调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扫路车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扫路车的各清扫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所述扫路车的清扫范围。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由于扫路车的各清扫单元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错位布置,各清扫单元相对于其余清扫单元可独立开启和关闭,因此,在扫路车清扫路面时,根据路面的垃圾分布情况,可以开启全部清扫单元以实现大范围清扫,或者开启部分清扫单元而关停另一部分清扫单元以实现所需范围的清扫,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扫路车的风机的风量和能量消耗。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扫路车的底盘及清扫单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扫路车的左前侧部清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扫路车的左后中部清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扫路车的左后中部清扫单元的滚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以下描述中,所称的“前”指的是扫路车的前方;“后”指的是与“前”相对的一侧,“左”和“右”指的是面对前方时形成的左右方向。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扫路车的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扫路车包括两个以上清扫单元。每个清扫单元具有清扫位置并包括吸盘,该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不同清扫单元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错位布置,其中,各清扫单元相对于其余清扫单元的可独立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扫路车的清扫范围。
在该扫路车清扫路面时,根据路面的垃圾分布情况,可以开启全部清扫单元以实现大范围清扫,或者开启部分清扫单元而关停另一部分清扫单元以实现所需范围的清扫,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扫路车的风机的风量和能量消耗。
例如,现实生活中,路面上的垃圾更多情况下集中在路面边缘的路缘石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仅开启最靠近右侧路面边缘的一个清扫单元,或者在垃圾占据路面宽度较宽时选择开启相对靠近右侧路面边缘的几个清扫单元而关闭其余清扫单元,此时可以在清洁路面的同时节约能量消耗。由于无需开启全部吸盘,还可以减少噪音。
实现不同的清扫单元的独立开启和关闭控制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对多个吸盘设置同一个风机或并列设置多个风机,并在各吸盘与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启闭阀门,通过控制启闭阀门的开关来控制对应的吸盘的开启和关闭,其中多个吸盘可以是全部吸盘,也可以是全部吸盘的一部分。再例如,也可以每个清扫单元对应设置一个风机,通过控制风机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清扫单元的吸盘的开启和关闭。
另外,如果所有风机的风量可以在各吸盘中配置,还可以在开启部分吸盘时加大开启部分的吸盘的风量,从而提高扫路车快速作业能力。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部分清扫单元在扫路车的前后方向上与其余清扫单元错位布置。该设置可以提高各清扫单元布置的灵活性,在不影响清扫功能的同时减少因并排布置而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包括两个侧部清扫单元和中部清扫单元。两个侧部清扫单元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布置于扫路车的左右两侧。中部清扫单元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布置于两个侧部清扫单元的之间。其中,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可以仅包括一个中部清扫单元,也可以包括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错位布置的两个以上中部清扫单元。例如沿扫路车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的两个中部清扫单元。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清扫单元包括第一吸盘和扫盘,在清扫位置扫盘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吸盘外侧。该设置尤其适用于位于扫路车的最左侧或最右侧的清扫单元。扫盘可以使第一吸盘与路缘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能扫起较大或较重的垃圾,使第一吸盘易于吸拾,提高清扫单元的清扫效果。
优选地,扫盘的直径小于第一吸盘的宽度的1/2。由于扫盘的直径较小,因此,扫盘在清扫垃圾时引起的扬尘较少,利于实现无尘化清扫。
优选地,第一吸盘包括设置于第一吸盘外周的凹入部,在清扫位置时凹入部位于第一吸盘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扫盘的一部分位于凹入部内。该设置使第一吸盘的凹入部部分包绕在扫盘的外周,使扫盘与第一吸盘更近,有利于被扫盘扫起的垃圾及时吸入第一吸盘内,从而提高垃圾的拾取效果。例如,第一吸盘可以为大致方形结构,凹入部可以位于该方形结构的一个角部。第一吸盘在凹入部处的外周面形状优选地是与扫盘适配的弧柱面;或者,由于扫盘在清扫作业时清扫部的底部相对于其上部向径向外侧扩张,第一吸盘在凹入部处的外周面也可以是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的锥面。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清扫单元包括第二吸盘和设置于第二吸盘内部的滚刷。该设置尤其适用于布置在扫路车左右方向上中部的清扫单元。将滚刷布置于第二吸盘内部,即可以吸拾较易吸拾的垃圾,也可以通过滚刷扫起较不易吸拾的垃圾再被第二吸盘吸拾,从而利于第二吸盘吸拾各种垃圾。另外,被滚刷滚扫后扬起的垃圾可以快速、及时地吸入第二吸盘的抽吸口内,利于提高垃圾的吸拾效果,加快垃圾吸拾速度,实现快速清扫,也可以减少因滚刷引起的扬尘,利于实现无尘化清扫。
滚刷包括滚轴、刷毛和扫片,刷毛和扫片均设置于滚轴上,扫片的径向高度小于刷毛的径向高度。在滚轴上同时设置刷毛和扫片,使滚刷在扫路时,扫片有一定的扫风作用,从而利于促进第二吸盘吸拾各种垃圾。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刷毛形成设置于滚轴上且沿滚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刷毛组,每一对相邻的刷毛组之间设置有扫片。
扫片与其两侧的相邻的刷毛组中的一个刷毛组靠近设置,且扫片沿滚轴的滚动方向设置于与其靠近的刷毛组的上游。该设置使刷毛组和扫片的功能较好地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扫片为弹性扫片,例如可以由胶皮制成。
优选地,扫片沿滚刷的全长设置,以便对滚刷清扫范围内的全部垃圾进行处理。
第二吸盘包括抽吸口,抽吸口设置于第二吸盘顶部用于与扫路车的风机连通,在滚刷的轴向上扫片从两端至靠近抽吸口的部分逐渐向滚刷的滚动方向的反方向凸出。风机这样设置可以随着滚刷的转动将扫片两端的垃圾向靠近抽吸口的部分聚拢,利于第二吸盘吸拾垃圾。
扫片的具体形状则可以有多种,利如扫片可以是曲面形状,也可以是折面形状,还可以是曲面和折面的组合形状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吸盘的抽吸口位于滚刷的侧上方,且滚刷滚动时位于抽吸口下方的刷毛具有向上的分速度。该设置使得被滚刷处理过的垃圾可以及时被吸拾,减少垃圾遗漏现象。
另外优选地,所述滚刷位于所述第二吸盘的后部。该设置使未能经第二吸盘直接吸拾的垃圾被滚刷扫起后再由第二吸盘吸拾,从而可以减小滚刷22的工作负担,充分利用第二吸盘21的吸拾能力。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清扫单元的吸盘相对于扫路车的车架浮动设置。例如,位于扫路车两侧面的侧部清扫单元可以同时上下浮动和左右浮动,位于扫路车中部的中部清扫单元可以上下浮动。该设置可以防止清扫单元因外侧或底部的障碍物而损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清扫单元的吸盘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和/或角度可调节地设置。该设置可以使吸盘与地面之间具有合适的间隙,利于吸盘保持较好的垃圾吸拾能力。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清扫单元还具有位于清扫位置内侧的收纳位置,并在清扫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例如,位于扫路车左右两侧的侧部清扫单元如果可以在清扫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则在需要执行清扫工作时,使侧部清扫单元处于清扫位置,而在不需执行清扫工作时,使侧部清扫单元处于收纳位置,在收纳位置的侧部清扫单元不会影响扫路车的通过性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清扫单元的吸盘的风量可独立调节。该设置有利于根据路面对应部分的清洁程度控制吸盘吸取垃圾的能力。例如,在路面对应部分的垃圾较小或较轻的情况下,可以使吸盘的风量较小以节约能量,在路面对应部分的垃圾较大或较重的情况下则可以使开启的吸盘的风量较大以彻底清扫路面,减少垃圾遗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的扫路车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扫路车的各清扫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扫路车的清扫范围。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技术效果类似,不再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该实施例的扫路车为干式无尘车,但本发明不限于干式无尘车,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在各种扫路车上应用。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扫路车包括两个侧部清扫单元和两个中部清扫单元。两个侧部清扫单元分别为左前侧部清扫单元1和右前侧部清扫单元4。两个中部清扫单元分别左后中部清扫单元2和右后中部清扫单元3。四个清扫单元均能够独立启闭。
本实施例中,两个侧部清扫单元的结构相同,以下仅以左前侧部清扫单元1为例说明侧部清扫单元的结构。
如图2所示,左前侧部清扫单元1包括第一吸盘11、第一扫盘12。左前侧部清扫单元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6连接于车架5上。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机构6包括摆动气缸63、摆臂64、调节缸65、连接臂66、连杆67、浮动限位件68和安装支架69。
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69固定连接于车架5上。安装支架69具体地包括底板和槽钢,槽钢的第一端垂直焊接于底板上。底板与车架5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摆臂64与安装支架69铰接。具体地,摆臂64的第一端铰接于安装支架69的槽钢的第二端。
摆动气缸63的第一端铰接于安装支架69上,第二端铰接于摆臂上64上。本实施例中,摆动气缸63设置于槽钢内且摆动气缸63的第一端铰接于槽钢的侧壁上。
连接臂66的第一端铰接于摆臂64上,第二端铰接于第一吸盘11的顶部。
调节缸65的第一端铰接于摆臂64上,第二端与连接臂66通过浮动连接部连接。
如图2所示,浮动连接部包括设置于调节缸的第一端的活动销651和设置于连接臂66上的长孔661,活动销651位于长孔661内并可在长孔内沿长孔的长度方向活动。
浮动限位件68设置于摆臂的底部,用于限制连接臂66向下摆动的范围,浮动限位件68可以防止第一吸盘的位置过低。浮动限位件68优选地为设置于摆臂64上的螺杆,通过调节螺杆的旋入位置,可以调节连接臂66向下摆动的范围。
连杆67的第一端与摆臂64铰接,第二端与第一吸盘11的顶部铰接。摆臂64、连接臂66、连杆67和第一吸盘11形成四连杆结构。
当调节缸65伸出时,在浮动限位件68的限制范围内可以通过浮动连接部和四连杆结构调低第一吸盘11,从而控制第一吸盘11的离地间隙。四连杆结构还对第一吸盘11相对于地面的角度进行微调。当调节缸65伸出时,可以调高第一吸盘11的高度同时对其相对于地面的角度进行微调。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吸盘11的底部有障碍物时,由于浮动连接部的设置,第一吸盘11有一定的向上的活动空间,因此可以上下浮动。
摆动气缸63用于使左前侧部清扫单元可以在清扫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摆动。摆动气缸63缩回时,可以带动左前侧部清扫单元从位于扫路车左前下部的收纳位置摆动至如图1和图2所示的位于左前外侧的清扫位置。摆动气缸63伸出时,使左前侧部清扫单元从清扫位置切换至清扫位置。该设置使侧部清扫单元不工作时隐藏于扫路车的车体下部,不影响扫路车的通行性能,能对侧部清扫单元起到防护作用。
由于摆动气缸63内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第一吸盘11遇到扫路车外侧的障碍时,摆动气缸63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伸缩,从而使第一吸盘11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左右浮动。
扫盘12设置于第一吸盘11上,因此,在清扫单元进行清扫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切换时或者第一吸盘11的高度和/或角度发生变化时,扫盘12跟随第一吸盘11动作。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吸盘11包括设置于第一吸盘11外周的凹入部。在清扫位置时凹入部位于第一吸盘在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扫盘12的一部分位于凹入部内。其中,第一吸盘11为大致为方形结构,凹入部位于该方形结构的一个角部。第一吸盘11在凹入部处的外周面形状优选地是与扫盘适配的弧形。本实施例中,扫盘12可以将路缘石附近的垃圾扫至第一吸盘11的凹入部处,扫盘12收集的垃圾被第一吸盘11从凹入部处吸入第一吸盘11内。
本实施例中,扫盘12为直径小于第一吸盘11的宽度的1/2的小扫盘。小扫盘可以协助第一吸盘11更有效地吸拾垃圾,又不会像常规扫盘一样引起较大的扬尘,利于实现无尘化清扫。而且该扫路车相比于纯吸式扫路车而言,还可以减小吸盘所需的风量,利于减少风机的能量消耗和噪音。
两个侧部清扫单元的第一吸盘的风量均可独立地调节。合理设置第一吸盘的风量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或提高第一吸盘的吸拾能力。
本实施例中,两个中部清扫单元沿扫路车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于扫路车的后部中间,在各清扫单元处于工作位置时,在左右方向上两个中部清扫单元位于两个侧部清扫单元之间。
本实施例中,两个中部清扫单元的结构相同,以下仅以左后中部清扫单元2为例说明中部清扫单元的结构。
如图3所示,左后中部清扫单元2包括第二吸盘21和滚刷22。左后中部清扫单元2通过第二连接机构7安装于扫路车的车架上。
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机构7包括吊杆73、横杆74,伸缩缸75和链条76。
吊杆73的第一端与车架连接,第二端与横杆74的第一端铰接。横杆74的第二端与第二吸盘21的顶部铰接。伸缩缸75的第一端与车架可转动地连接,伸缩缸75的第二端与链条76的第一端连接。链条76的第二端与第二吸盘21的顶部连接。伸缩缸75伸出时,可以调低第二吸盘21以使第二吸盘的离地间隙变小。伸缩缸75缩回时,可以调高第二吸盘21以使第二吸盘的离地间隙变大。
另外,以上吊杆73、横杆74,伸缩缸75和链条76构成的第二连接机构7使第二吸盘吊在链条76上,从而可以上下浮动。
如图3所示,滚刷22设置于第二吸盘21内部。滚刷22包括滚轴221、刷毛222和扫片223。刷毛22和扫片均设置于滚轴221上。扫片223的径向高度小于刷毛222的径向高度。
其中滚轴221沿左右方向设置。滚轴221的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二吸盘21左右两侧的侧壁上。
如图4所示,刷毛222形成设置于滚轴221上且沿滚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刷毛组,每一对相邻的刷毛组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扫片223。
每个扫片223与其两侧的相邻的刷毛组中的一个刷毛组靠近设置,且扫片223沿滚轴221的滚动方向设置于与其靠近的刷毛组的上游。扫片223由胶皮制成。扫片223沿滚刷221的全长设置。
如图3所示,第二吸盘包括抽吸口211,抽吸口211设置于第二吸盘21顶部用于与扫路车的风机连通。如图4所示,在滚刷22的轴向上扫片223从两端至靠近抽吸口211的部分逐渐向滚刷22的滚动方向的反方向凸出。扫片223的截面形状为V形。
如图3所示,抽吸口211位于滚刷22的侧上方,且滚刷22滚动时位于抽吸口211下方的刷毛223具有向上的分速度。该设置使得被滚刷22处理过的垃圾可以及时被吸拾,减少垃圾遗漏现象。
另外,如图3所示,滚刷22在第二吸盘21内处于第二吸盘21的后部。
两个中部清扫单元的第二吸盘的风量均可独立地调节。合理设置第二吸盘的风量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或提高第二吸盘的吸拾能力。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四个清扫单元的启闭控制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清扫范围,下表中举例说明了其中的十种清扫范围,十种清扫范围的编号为1~10。
在对本发明的扫路车进行控制时,只需控制不同清扫单元的扫盘的启停,即可控制扫路车的清扫范围。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以上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中至少之一:
扫路车可通过控制两个以上清扫单元的开启和关闭的实现清扫范围的调节,能更好地适应路面垃圾的分布情况,既满足大面积大范围大能力工作场合,也满足小范围、小风量、低油耗的场合;
通过具体路面情况选择合理的清扫范围,能降低油耗,提高效率,减少噪声;
侧部清扫单元的第一吸盘和小扫盘配合能清扫堆积在路沿石边的垃圾,中部清扫单元的滚刷更容易将不易直接吸拾的垃圾抛向吸口,同时可以将附着在地面的积泥处理得更为疏松,易于吸拾,因此该扫路车具有较高的清扫性能;
由于侧部清扫单元的扫盘较小且扫盘设置在第一吸盘的凹入部内,被扫盘扬起的尘土很容易被第一吸盘吸走,而不易造成扬尘;中部清扫单元滚刷位于第二吸盘内部,也不易造成扬尘,因而本该扫路车可以形成无尘干式扫路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扫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清扫单元,每个所述清扫单元具有清扫位置并包括吸盘,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不同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错位布置,其中,各所述清扫单元相对于其余清扫单元可独立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所述扫路车的清扫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处于各自的清扫位置时,部分所述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前后方向上与其余清扫单元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包括:
两个侧部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布置于所述扫路车的左右两侧;
中部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布置于所述两个侧部清扫单元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清扫单元包括两个以上所述中部清扫单元,所述两个以上中部清扫单元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包括第一吸盘和扫盘,在清扫位置所述扫盘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吸盘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盘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吸盘的宽度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包括设置于第一吸盘外周的凹入部,在清扫位置时所述凹入部位于所述第一吸盘在所述扫路车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所述扫盘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入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包括第二吸盘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内部的滚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包括滚轴、刷毛和扫片,所述刷毛和所述扫片均设置于所述滚轴上,所述扫片的径向高度小于所述刷毛的径向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形成设置于所述滚轴上且沿滚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刷毛组,每一对相邻的刷毛组之间设置有所述扫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片与其两侧的相邻的所述刷毛组中的一个刷毛组靠近设置,且所述扫片沿所述滚刷的滚动方向设置于与其靠近的所述刷毛组的上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片为弹性扫片。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包括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顶部用于与所述扫路车的风机连通,在所述滚刷的轴向上所述扫片从两端至靠近所述抽吸口的部分逐渐向所述滚刷的滚动方向的反方向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盘包括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盘顶部用于与所述扫路车的风机连通,其中,所述抽吸口位于所述滚刷的侧上方,且所述滚刷滚动时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的刷毛具有向上的分速度;和/或,
所述滚刷位于所述第二吸盘的后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的所述吸盘相对于所述扫路车的车架浮动设置;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的所述吸盘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和/或角度可调节地设置;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清扫单元还具有位于所述清扫位置内侧的收纳位置,并在清扫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清扫单元的吸盘的风量可独立调节。
17.一种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扫路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所述扫路车的各清扫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以调节所述扫路车的清扫范围。
CN201710290134.5A 2017-04-28 2017-04-28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0597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134.5A CN107059726A (zh) 2017-04-28 2017-04-28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0134.5A CN107059726A (zh) 2017-04-28 2017-04-28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9726A true CN107059726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0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0134.5A Pending CN107059726A (zh) 2017-04-28 2017-04-28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5972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4414A (zh) * 2018-06-25 2018-12-18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扫路车及扫路方法
WO2019037182A1 (zh) * 2017-08-23 2019-02-2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扫刷组件、护栏清理装置和护栏清洗车
CN111042037A (zh) * 2019-12-25 2020-04-21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清扫保洁车作业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900333A (zh) * 2019-11-19 2021-06-04 布赫市政公司 用于清洁能够驶过和/或能够走过的、优选地坚硬的地面表面的自动行驶的清扫机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6623A (en) * 1972-07-14 1975-06-03 Elgin Sweeper Co Vacuum type sweeper
ES2009657A6 (es) * 1988-08-16 1989-10-01 Ros Roca Ind Madero Metalurg Barredora-aspiradora.
CN2288993Y (zh) * 1997-01-28 1998-08-26 北京爱清清扫车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再循环湿式清扫车
CN2837376Y (zh) * 2005-11-04 2006-11-15 重庆汽车研究所 清扫车的吸扫一体机构
CN101343865A (zh) * 2008-06-20 2009-01-14 崔自有 吸尘车用滚刷式吸尘嘴
CN204212091U (zh) * 2014-11-04 2015-03-18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车用滚刷和盘扫组合式吸嘴
CN104532777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道路清洁车
CN205242332U (zh) * 2015-12-25 2016-05-18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扫车的吸嘴结构
CN205530064U (zh) * 2016-02-18 2016-08-3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扫路机清扫装置
CN106120625A (zh) * 2016-08-31 2016-11-1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垃圾收集装置及扫路机
CN106223244A (zh) * 2016-08-10 2016-12-14 江苏大学 一种吸扫式扫地车的清扫机构
CN106320243A (zh) * 2016-11-01 2017-01-1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扫路机的附加扫刷装置及扫路机
CN206110061U (zh) * 2016-10-20 2017-04-19 湖北佳士成道路保洁有限公司 一种带吸尘口的清扫车刷盘
CN207846312U (zh) * 2017-04-28 2018-09-11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扫路车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6623A (en) * 1972-07-14 1975-06-03 Elgin Sweeper Co Vacuum type sweeper
ES2009657A6 (es) * 1988-08-16 1989-10-01 Ros Roca Ind Madero Metalurg Barredora-aspiradora.
CN2288993Y (zh) * 1997-01-28 1998-08-26 北京爱清清扫车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再循环湿式清扫车
CN2837376Y (zh) * 2005-11-04 2006-11-15 重庆汽车研究所 清扫车的吸扫一体机构
CN101343865A (zh) * 2008-06-20 2009-01-14 崔自有 吸尘车用滚刷式吸尘嘴
CN204212091U (zh) * 2014-11-04 2015-03-18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车用滚刷和盘扫组合式吸嘴
CN104532777A (zh) * 2014-12-26 2015-04-22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道路清洁车
CN205242332U (zh) * 2015-12-25 2016-05-18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扫车的吸嘴结构
CN205530064U (zh) * 2016-02-18 2016-08-3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扫路机清扫装置
CN106223244A (zh) * 2016-08-10 2016-12-14 江苏大学 一种吸扫式扫地车的清扫机构
CN106120625A (zh) * 2016-08-31 2016-11-1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垃圾收集装置及扫路机
CN206110061U (zh) * 2016-10-20 2017-04-19 湖北佳士成道路保洁有限公司 一种带吸尘口的清扫车刷盘
CN106320243A (zh) * 2016-11-01 2017-01-1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扫路机的附加扫刷装置及扫路机
CN207846312U (zh) * 2017-04-28 2018-09-11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扫路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扫路车驾驶员培训教材编委会: "《扫路车驾驶员培训教材》", 31 March 2008,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7182A1 (zh) * 2017-08-23 2019-02-2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扫刷组件、护栏清理装置和护栏清洗车
CN109024414A (zh) * 2018-06-25 2018-12-18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扫路车及扫路方法
CN109024414B (zh) * 2018-06-25 2020-09-15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扫路车及扫路方法
CN112900333A (zh) * 2019-11-19 2021-06-04 布赫市政公司 用于清洁能够驶过和/或能够走过的、优选地坚硬的地面表面的自动行驶的清扫机器
CN112900333B (zh) * 2019-11-19 2023-12-01 布赫市政公司 自动行驶的清扫机器
CN111042037A (zh) * 2019-12-25 2020-04-21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清扫保洁车作业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1042037B (zh) * 2019-12-25 2021-05-28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清扫保洁车作业方法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9726A (zh) 扫路车和扫路车的控制方法
CN2903174Y (zh) 道路扫地车的集尘清扫装置
CN207846312U (zh) 扫路车
CN205676809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扫车
CN2876173Y (zh) 吹风吸尘清扫车
CN107988966A (zh) 扫路机
CN103806392B (zh) 吸尘清扫车的吸尘小车结构
CN1800500A (zh) 用于道路清扫的吸嘴
CN20823540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道路保洁车
CN208501595U (zh) 一种清扫车用树叶粉碎装置
CN103806393B (zh) 动力兼用的吸尘清扫车
CN108330876A (zh) 多功能垃圾清扫机及其清扫方法
CN208088197U (zh) 扫路机
CN2685390Y (zh) 扫吸式吸嘴
CN207727489U (zh) 一种自适应路面的扫路车吸嘴
CN205617294U (zh) 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扫车
CN203213052U (zh) 一种双辊道路清扫车
CN209652837U (zh) 清扫车可折叠伸展式非主干道清扫装置
CN102102347A (zh) 一种马路清扫机
CN209227451U (zh) 一种无刷盘高压气体扫地车
CN206220036U (zh) 道路清扫吸尘车
CN208346727U (zh) 一种扫路车用中置滚扫机构
CN202730698U (zh) 一种吸尘式小型垃圾清扫车
CN203729241U (zh) 吸尘清扫车
CN207176594U (zh) 一种室外自动扫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