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2704B -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2704B
CN107042704B CN201710064191.1A CN201710064191A CN107042704B CN 107042704 B CN107042704 B CN 107042704B CN 201710064191 A CN201710064191 A CN 201710064191A CN 107042704 B CN107042704 B CN 107042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ing unit
laser
scanning direction
record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41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2704A (zh
Inventor
新井智
堀田吉彦
植竹和幸
泽村郎
泽村一郎
石见知三
横田泰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136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743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42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2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2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2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 B41J2/46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glass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84Fibre optics

Abstract

本发明的题目是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其包括:使用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的记录装置,从光纤阵列发射激光以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光纤阵列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由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其中以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使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Description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热敏记录介质——其具有通过加热引起的色相或反射率的变化——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方法,例如,接触记录方法,比如使用热印章或热头,已经被普遍知晓。在上面提及的实例中,热头已经被最常使用。
在使用热头的记录方法中,热头压接热敏记录介质以便实现足够的导热性。因此,由于沉积在热敏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污垢或异物引起的热头表面的劣化而出现漏印(print missing)。结果,可能需要维修或替换热头。
同时,作为用于以非接触方式记录的方法,存在使用激光器的记录方法。作为使用激光器的记录方法,典型的是其中一个激光束被电流计镜扫描以进行记录的方法。然而,上述记录方法的问题是延长了记录时间,这是由于增加了一些图像信息。为了解决问题,例如,提出了图像替换方法,其中使用激光阵列曝光单元使可逆的热敏记录介质暴露于激光束,所述激光束被设定以满足期望的关系,其中每个独立地驱动的多个激光器在垂直于可逆的热敏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中排列(参见,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52350)。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记录方法包括使用记录装置从光纤阵列发射激光以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光纤阵列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从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以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使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包括光纤阵列的本公开内容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光纤阵列的部分省略的放大视图;
图3是图2的光纤的放大的部分视图;
图4A是图解阵列头(array head)的排列状态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4B是图解阵列头的排列状态的另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4C是图解阵列头的排列状态的另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4D是图解阵列头的排列状态的另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5A是图解使用本领域已知的热头的具有脉冲控制的实心图像的记录方法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5B是描绘图5A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A是图解使用光纤阵列的具有脉冲控制的记录方法的示意图,其基于图5A和5B的脉冲信号;
图6B是描绘图6A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A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脉冲控制的书写单元的记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7B是描绘图7A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C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脉冲控制的书写单元的记录方法的示意图;
图7D是描绘图7C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与本公开内容中的数学式3相关联的图;
图9A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9B是描绘图9A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C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9D是描绘图9C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E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9F是描绘图9E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G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9H是描绘图9G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I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9J是描绘图9I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A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0B是描绘图10A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C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0D是描绘图10C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A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1B是描绘图11A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C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1D是描绘图11C中时间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说明椭圆形的书写单元的定义的视图;和
图13是图解线宽和图像的定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本公开内容的记录方法包括从光纤阵列发射激光以使用记录装置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光纤阵列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从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
以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本公开内容的记录装置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从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记录装置配置为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光纤阵列施加从光纤阵列发射的激光,以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
以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如图5中图解的,鉴于容易控制,使用脉冲控制进行本领域已经通常使用的热头的能量控制。即使在热头被连续地加热的情况下,比如当形成实心图像时,通过降低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能量,而不由于热头中积累的积热而延长有意图像(intentional image)。
本公开内容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基于下列发现。如图6A和6B中图解的,当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52350中公开的激光装置被脉冲信号——其用于本领域已经普遍使用的热头——控制时,使用激光记录的书写单元可以是短的,这是因为占空比小。因此,每个脉冲信号周期在图像中形成空白空间(空白行)。结果,条形码的可读性或字符的可见性可能降级。
本公开内容的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基于下列发现。根据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52350中公开的方法,当通过设定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1.0来进行连续地记录以便不形成空白行时,激光经常振荡。因此,发射单元等被显著地加热并且难以使发射单元冷却,以从而改变了激光的照射能量。因此,不能稳定地记录图像。
本公开内容具有提供记录方法的目标,其可以记录高分辨率图像,而不发生空白行缺陷,以及抑制激光装置发热。
本公开内容可以提供记录方法,其可以记录高分辨率图像,而不发生空白行缺陷,以及抑制激光装置发热。
存在两个激光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彼此垂直。
主扫描方向是沿着其排列多个光纤的方向。
副扫描方向是记录目标沿着其相对于光纤阵列移动的方向。
由于通过相对于光纤阵列移动记录目标,在记录目标上记录图像,光纤阵列可以相对于记录目标行进,或记录目标可以相对于光纤阵列行进。
作为成像的原理,在扫描的同时使用激光照射的区域的中心部分生成热,并且记录目标通过加热部分的热扩散被加热,以从而形成图像。
用于使指定区域着色而没有线性空白空间的方法包括(1)其中施加激光而没有任何空隙的方法、和(2)其中通过局部地施加高脉冲能量使指定区域通过热扩散被加热至某些温度或更高的方法。在(2)的情况下,在温度过度增加的区域引起缺陷,比如变形和白色空白部分,这是因为加热部分不能被均匀地加热。根据本公开内容的(1),可以实现均匀着色并且可以防止变形,并且因此(1)是优选的。
参考图7A至7D描述书写单元和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周期和占空比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
图7A和7C是每个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脉冲控制的书写单元的记录方法的示意图,并且描绘了在图7A和7C中图解的书写单元分别基于在图7B和7D中图解的脉冲信号记录。
在图7A和7C中,A是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B是相邻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重叠长度,D是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脉冲信号的周期,L是沿着其施加激光以书写书写单元的距离,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沿着其施加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并且W是在其处激光照射开始书写副扫描方向上的两个相邻书写单元的位置之间的空隙。
可以借助显微光密度计(PDM-7,可获得自KONICA MINOLTA,INC.)测量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A。具体而言,通过显微光密度计测量图像密度(狭缝宽度:5μm),并且从来自测量的密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平均密度。确定平均密度的轮廓(outline),并且通过放大500倍确定最大长度A。以相同的方式,可以确定长度W。
沿着其施加激光以书写书写单元的距离L可以确定为如下距离:其来自当输出信号从激光装置被打开直到输出信号被关闭的时间,和用于移动记录目标的速度,并且可以通过如下确定:使记录目标相对于光纤阵列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速度Vs乘以通过对一个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T和脉冲信号的占空比D积分(integration)而获得的脉冲宽度DT。
书写单元的隆起相对于在副扫描方向上施加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C是通过从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A减去沿着其施加激光以书写书写单元的距离L获得的长度。
在其处激光照射开始在副扫描方向上书写两个相邻书写单元的位置之间的空隙W可以确定为如下距离:其来自直到书写下一个相邻书写单元的一个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T期间的用于移动记录目标的速度。空隙W是书写单元的脉冲周期长度,其通过使记录目标相对于光纤阵列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移动速度Vs乘以一个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T产生。
可以借助示波器测量打开或关闭激光照射的时序或相邻上一个单元的下一个书写单元的一个周期。
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优选地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1表示的关系。
0<C-(1-D)T·Vs 数学式1
当满足数学式1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重叠,并且可以获得连续的记录图像。当满足0≥C-(1-D)T·Vs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不重叠,并且在书写单元之间形成空白行。
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优选地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2表示的关系,并且更优选地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5表示的关系。
0.1<1-(1-D)T·Vs/C<0.9 数学式2
0.15<1-(1-D)T·Vs/C<0.8 数学式5
在数学式2中,1-(1-D)T·Vs/C是相邻书写单元相对于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的比率。
当满足下列式1-(1-D)T·Vs/C≤0.1时,书写单元的重叠区域小,并且因此相邻的两个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区域的图像宽度细,以在线性图像中沿着副扫描方向朝着主扫描方向形成凹痕。为了防止凹痕形成白色空白图像,增加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并且因此必须增加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区域。由于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被加宽,图像分辨率降低。当满足下列式1-(1-D)T·Vs/C≥0.9时,激光器关闭时间(1-D)T短并且不能充分地进行热控制,但是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区域大并且不易观察到在线性图像中形成的凹痕。
可以从图像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和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叠。而且,可以通过测量书写单元的隆起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峰位置之间的空隙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书写间距P。在其中存在彼此相邻的三个或更多个书写单元的情况下,确定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峰之间的空隙的平均值,并且平均值优选地确定为书写间距P。
接下来,测量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在图像中,彼此相邻的两个或更多个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叠。从宽度的值,减去通过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书写间距P乘以书写单元的数目获得的值以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而且,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加间距宽度P,以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
可以从图像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其中彼此相邻的两个或更多个书写单元重叠。测量每个书写单元的隆起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峰位置的空隙,以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制图(drawing)间距。在存在彼此相邻的三个或更多个书写单元的情况下,获得峰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空隙的平均值,并且确定为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制图间距P。
接下来,测量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其中图像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或更多个书写单元,其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叠。从测量值,减去通过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制图间距P乘以书写单元的数目获得的值,以从而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而且,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加间距宽度P,以从而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
使用施加至记录目标的激光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的设定值,可以控制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和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C。当施加至记录目标的激光的记录能量增加时,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和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C增加。而且,只要激光的记录能量足以使记录目标着色,当光斑直径增加时,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和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C增加。当激光的记录能量不足以使记录目标着色时,另一方面,当光斑直径增加时,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和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C可能降低。
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优选地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3表示的关系。
0.95·F·(2×(1-(1-D)T·Vs/C)-(1-(1-D)T·Vs/C)2)1/2≥P 数学式3
在数学式3中,P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间距,F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并且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
当下列式0.95·F·(2×(1-(1-D)T·Vs/C)-(1-(1-D)T·Vs/C)2)1/2小于P时,可能在主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线图像之间的图像中形成星形的空白空隙——其是未图解的区域,图像密度或可见性可能降级。因此,通过激光的光斑直径、或激光的能量、或二者控制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F,并且通过调节光斑直径、占空比D或脉冲周期T、或前述条件的任意组合控制书写单元,使得该式大于P或更大。结果,可以防止形成星形的空白空隙——其是未图解的区域,并且可以获得具有高图像密度和卓越的可见性的图像。
而且,图8描绘了图,其中垂直轴是当在数学式3中的F是1时的下列式0.95(2×(1-(1-D)T·Vs/C)-(1-(1-D)T·Vs/C)2)1/2,并且水平轴是下列式1-(1-D)T·Vs/C,即,B/C。
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优选地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4表示的关系。
Vs·DT+C≤3F数学式4
在数学式4中,Vs·DT+C表示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当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相对于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宽度F大于3F时,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变长。因此,关闭激光的时间比变短,并且因此不能充分地进行热控制。
<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书写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优选地是0.95或更小,更优选地0.90或更小,和特别优选地0.80或更小。当占空比是0.95或更小时,激光打开时间DT短,并且可以防止发射单元的发热,并且因此这样的占空比是优选的。
记录开始时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优选地大于第二或稍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并且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对于第二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更优选地是105%或更大但是125%或更小。当记录开始时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大于第二或稍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时,可以防止记录开始时书写单元的记录密度的减小,并且因此这样的占空比是有利的。
图9A至9J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并且描绘了基于在图9B、9D、9F、9H和9J中分别图解的脉冲信号记录的在图9A、9C、9E、9G和9I中图解的书写单元。
图9A至9J描绘了当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和脉冲周期的长度W被设定为常数,并且占空比D改变为0.3、0.5、0.7、0.75和1.0时,脉冲信号和基于脉冲信号记录的书写单元之间的关系。
如图9A至9J中图解的,当占空比D小时,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相邻书写单元难以重叠,并且当占空比D大时,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容易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
<脉冲信号的周期>
图10A至10D是图解书写单元的重叠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并且与图9C和9D相同,不同之处是脉冲信号的周期T改变为T/2和2T,即,书写单元的脉冲周期的长度W改变为W/2和2W。
如图10A至10D和9C和9D中图解的,当脉冲周期的长度W短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容易重叠,并且当脉冲周期的长度W长时,书写单元难以重叠。
<激光的光斑直径>
激光的光斑直径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
例如,可以借助光束分析仪测量光斑直径。
图11A至11D是图解当——在图9C和9D中——脉冲周期宽度W和占空比D为常数,并且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改变时记录的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的示意图。图11A至11D与图9C和9D相同,不同之处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为1/2和2倍。
如图11A至11D和9C和9D中图解的,当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小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难以重叠,并且当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大时,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容易彼此重叠。
由图9A至9J、10A至10D和11A至11D可以理解使用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和施加至记录目标的激光的光斑直径,并且因此可以通过使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来进行记录。
在本公开内容中,使用包括光纤阵列的记录装置用于在记录目标上记录图像的方法——其中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每个独立地驱动的多个光纤,所述主扫描方向与为记录目标的移动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垂直——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通过改进透镜的形状使某些方向(例如,副扫描方向)的光分布变窄的方法;使用分束器的方法;和使用其每个的芯形状不是圆形的光纤(例如,多边形芯光纤(Top Hat Fiber(注册商标),其可获得自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Ltd.)的方法。
<图像>
图像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只要图像是视觉上可识别的信息。图像的实例包括字符、符号、线、图、实心图像、任何前述图像的组合、QR码(注册商标)、条形码和二维码。
<记录目标>
记录目标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只要记录目标是吸收光并且将光转化成热以形成图像的物体。记录目标的实例包括热敏记录介质、每个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和激光标记,比如金属雕刻。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热敏记录介质和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是优选的。
热敏记录区域的实例包括结合热敏记录标签的结构的表面区域,和涂布有热敏记录材料的结构的表面区域。
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只要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在结构的表面上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结构的实例包括:各种产品,比如塑料袋、PET瓶、和罐;运输容器,比如纸箱和船运集装箱;加工产品(product inprocess);和工业产品。
-热敏记录介质-
作为热敏记录介质,对其进行一次图像记录的热敏记录介质被合适地使用。注意,热可逆的记录介质——对其反复地进行图像记录和图像擦除——也可以被用作热敏记录介质。
热敏记录介质包括载体和载体上的热敏着色层,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括其它层。上面提及的每一层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层状结构,并且可以被布置在载体的其它表面上。
-热敏着色层-
热敏着色层包括吸收激光并且将激光转化为热的材料(光热转换材料)和使用热引起色相或反射率改变的材料,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括其它成分。
使用热引起色相或反射率改变的材料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材料,比如在本领域中用于热敏纸的供电子染料前体和电子接受发色显影剂的组合。而且,材料的改变包括热和光的复杂反应,比如褪色反应,这是由于由加热和UV照射引起的基于丁二炔的化合物的固相聚合。
供电子染料前体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适当地选自通常用于热敏记录材料的材料。供电子染料前体的实例包括无色化合物的染料,比如基于三苯基甲烷的染料、基于荧烷的染料、基于吩噻嗪的染料、基于金胺的染料、基于螺吡喃(spiropyran)的染料和基于吲哚苯酞(indophthalide)的染料。
作为电子接受发色显影剂,可以使用可以使接触的供电子染料前体着色的各种电子接受化合物或氧化剂。
光热转换材料可以粗略地划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的实例包括炭黑,金属硼化物和Ge、Bi、In、Te、Se或Cr的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吸收大量近红外波长区域的光和少量可见范围波长区域的光的材料是优选的,并且金属硼化物和金属氧化物是更优选的。作为金属硼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例如,选自六硼化物(hexaboride)、氧化钨化合物、氧化锑锡(ATO)、氧化铟锡(ITO)、和锑酸锌(zinc antimonate)的至少一种是优选的。
六硼化物的实例包括LaB6、CeB6、PrB6、NdB6、GdB6、TbB6、DyB6、HoB6、YB6、SmB6、EuB6、ErB6、TmB6、YbB6、LuB6、SrB6、CaB6和(La,Ce)B6
氧化钨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由在WO2005/037932和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187323中公开的通式WyOz(其中W是钨,O是氧,并且2.2≤z/y≤2.999)表示的氧化钨的颗粒,和通式MxWyOz(其中M是选自H、He、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Mg、Zr、Cr、Mn、Fe、Ru、Co、Rh、Ir、Ni、Pd、Pt、Cu、Ag、Au、Zn、Cd、Al、Ga、In、Tl、Si、Ge、Sn、Pb、Sb、B、F、P、S、Se、Br、Te、Ti、Nb、V、Mo、Ta、Re、Be、Hf、Os、Bi和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W是钨,O是氧,并且0.001≤x/y≤1,2.2≤z/y≤3.0)表示的复合氧化钨的颗粒。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含铯的氧化钨是特别优选的,这是因为近红外区域中光的吸收大并且可见光区域中光的吸收小。
而且,在氧化锑锡(ATO)、氧化铟锡(ITO)和锑酸锌中,ITO是特别优选的,这是因为近红外区域中光的吸收大并且可见光区域中光的吸收小。
上面列举的材料可以通过真空沉积或使用树脂粘合特定的材料形成层。
作为有机材料,取决于待吸收的光的波长适当地使用各种染料。在其中半导体激光器被用作光源的情况下,使用具有约600nm至约1,200nm的吸收峰的近红外吸收染料。这样的染料的具体实例包括菁染料、基于醌的染料、吲哚萘酚(indonaphthol)的喹诺酮衍生物、基于亚苯基二胺的镍络合物、和基于酞菁的染料。
光热转换材料可以单独地或组合使用。
光热转换材料可以包括在热敏着色层中,或包括在除了热敏着色层以外的层中。在其中光热转换材料包括在除了热敏着色层以外的层中的情况下,光热转换层优选地相邻热敏着色层布置。光热转换层包括至少光热转换材料和粘合剂树脂。
上面提及的其它成分的实例包括粘合剂树脂、热塑性材料、抗氧化剂、光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填料。
-载体-
载体的形状、结构或尺寸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形状的实例包括板形。结构可以是单层结构或层状结构。尺寸可以取决于热敏记录介质的尺寸适当地选择。
-其它层-
上面提及的其它层的实例包括光热转换层、保护层、底层、紫外线吸收层、隔氧层、中间层、衬里层、粘合剂层和压敏粘合剂层。
热敏记录介质可以取决于预期用途加工为期望的形状。形状的实例包括卡片形状、标签形状、商标(label)形状、纸张形状和纸卷形状。
加工为卡片形状的热敏记录介质的实例包括预付费卡片(pre-payed card)、积分卡(point card)和信用卡。小于卡片尺寸的标签形状的热敏记录介质可以被用作价格标签。而且,大于卡片尺寸的标签形状的热敏记录介质可以用于过程控制、装运说明和票券(thicket)。由于商标形状的热敏记录介质可以被粘合,这样的热敏记录介质可以被加工为各种尺寸,并且通过将热敏记录介质粘合至手推车、容器、箱子或船运集装箱可以用于过程控制或货物管理,其是重复使用的。而且,具有大于卡片尺寸的纸张规格的热敏记录介质具有其中可以记录图像的大面积,并且因此这样的热敏记录介质可以用于一般文档,或用于过程控制的说明。
本公开内容的记录装置包括光纤阵列,优选地包括发射单元,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括其它单元。
<光纤阵列>
在光纤阵列中,多个光纤沿着垂直于副扫描方向——其为记录目标的移动方向——的主扫描方向排列。发射单元配置为经由光纤阵列施加发射的激光至记录目标以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
光纤的排列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排列的实例包括线性排列和平面排列。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线性排列是优选的。
光纤的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间距)优选地是1.0mm或更小,更优选地0.5mm或更小,和甚至更优选地0.03mm或更大但是0.15mm或更小。
当光纤的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间距)是1.0mm或更小时,能够实现高分辨率记录,并且可以实现与本领域通常形成的图像相比高清晰度的图像。
在光纤阵列中排列的光纤的数目优选地是10或更大,更优选地50或更大,和甚至更优选地100或更大但是400或更小。
当排列的光纤的数目是10或更大时,能够实现高速记录,并且可以实现与本领域通常形成的图像相比高清晰度的图像。
光学系统——比如由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可以布置在光纤阵列之后以便控制激光的光斑直径。
光纤阵列头——其中多个光纤阵列被布置在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线中——可以取决于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目标的尺寸形成。
-光纤-
光纤是从发射单元发射的激光的光波导。
光纤的实例包括光纤。
光纤的形状、尺寸(直径)、材料或结构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
光纤的尺寸(直径)优选地是15μm或更大但是1,000μm或更小,和更优选地20μm或更大但是800μm或更小。考虑到高图像分辨率,具有15μm或更大但是1,000μm或更小的直径的光纤是有利的。
光纤的材料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材料的实例包括石英、玻璃和树脂。
光纤的材料的传输波长范围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传输波长范围优选地是700nm或更长但是2,000nm或更短,和更优选地780nm或更长但是1,600nm或更短。
光纤的结构优选地是包括芯——其是激光通过其传输的中心——和布置在芯的外周的覆层的结构。
芯的直径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直径优选地是10μm或更大但是500μm或更小,和更优选地15μm或更大但是400μm或更小。
芯的材料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材料的实例包括掺锗或掺磷的玻璃。
覆层的平均厚度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平均厚度优选地是10μm或更大但是250μm或更小,和更优选地15μm或更大但是200μm或更小。
覆层的材料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材料的实例包括掺硼或掺氟的玻璃。
<发射单元>
发射单元是配置为经由光纤阵列施加发射的激光至记录目标的单元。
发射单元可以基于记录目标上的脉冲信号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使用输入脉冲信号的周期和占空比控制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每个书写单元的长度,并且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的边缘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发射单元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发射单元的实例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固体光纤激光器。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半导体激光器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宽的波长选择性、半导体激光器的装置尺寸小、和半导体激光器是低成本的。
激光的波长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波长优选地是700nm或更长但是2,000nm或更短,和更优选地780nm或更长但是1,600nm或更短。
激光的输出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输出优选地是1W或更大,但是更优选地是3W或更大。考虑到图像的高密度,当激光的输出是1W或更大时,其是有利的。
激光的光斑书写单元的形状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形状的实例包括圆形、椭圆形和各种多边形,比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在上面列举的实例中,圆形和椭圆形是优选的。
激光的光斑书写单元是椭圆形含义如下。,当使用与图12中图解的相同能量的单光束在记录目标上绘制直线时,1/2线宽被确定为B,线的左边缘的中心被确定为A,与绘制的直线垂直交叉的点——其中点从线的起始点A朝向线宽的中心方向移动距离B——被确定为L和L’,并且来自线的起始点A的垂直线和线LL’之间的交叉点被确定为A’。当距离A’C——其中C是在A’左上方向45°上绘制的线的边界——比B长时,光斑书写单元是椭圆形。可选地,当距离A’D——其中D是在A’左下方向45°上绘制的线的边界——比B长时,光斑书写单元为椭圆形。距离A’C和距离A’D是几乎相同的,并且短语“几乎相同”意思是距离之间的差异在±10%或更小范围中。
线宽可以由书写单元的密度分布测量的结果确定。通常,围绕书写单元的中心具有高的记录密度,并且书写单元的外周区域具有低的记录密度。通过如下确定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书写单元的线宽:测量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书写单元的密度曲线,确定区域——其中密度是最大记录密度和未记录区域之间的密度差异的50%密度——的线作为轮廓,测量5个点——其中轮廓的宽度是不变的,并且获取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线宽。
在本说明书中,最大记录密度意思是区域——其中由激光记录引起的光变化最大——的光密度。最大记录密度包括其中与未记录区域相比光密度通过激光记录增加的情况,并且还包括其中与未记录区域相比光密度通过激光记录降低的情况。
作为用于测量沿着主扫描单元的书写单元的密度曲线的装置,可以使用显微光密度计(PDM-7,可获得自KONICA MINOLTA,INC.)。注意,书写单元的线宽的定义呈现在图13中。
激光的激光器光斑书写单元的尺寸(光斑直径)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尺寸优选地是30μm或更大但是5,000μm或更小。
光斑直径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通过光束分析仪测量光斑直径。
激光器的控制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控制可以是脉冲控制或连续控制。
<其它单元>
其它单元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上面提及的其它单元的实例包括驱动单元、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冷却单元、供电单元和输送单元。
-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配置为输出脉冲信号——其基于来自控制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生成——至发射单元以驱动发射单元。
驱动单元被分别布置至多个发射单元,并且配置为独立地驱动发射单元。
-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配置为输出驱动信号——其基于由主控制单元传输的图像信息生成——至驱动单元以控制驱动单元。
-主控制单元-
主控制单元包括配置为控制记录装置的每个操作的中央处理器(CPU),并且配置为基于用于控制本公开内容的整个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控制程序执行各种过程。
主控制单元的实例包括计算机。
主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以主控制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通信的方式连接,并且主控制单元传输图像信息至控制单元。
-冷却单元-
冷却单元布置在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附近以冷却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当脉冲信号的占空比高时,激光器振荡的时间长,并且因此变得难以使用冷却单元冷却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结果,激光的照射能量变化,并且图像可能不能稳定地记录。
-供电单元-
供电单元配置为供应电力至控制单元。
-输送单元-
输送单元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只要输送单元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记录目标。输送单元的实例包括线性滑板(slider)。
通过输送单元的记录目标的输送速度不被具体地限制并且可以取决于预期目的适当地选择。输送速度优选地是10mm/s或更大但是10,000mm/s或更小,和更优选地100mm/s或更大但是8,000mm/s或更小。
参考附图描述了用于本公开内容的记录方法的本公开内容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例。
注意,向附图中相同的结构构件提供相同的参考数字,并且重复的描述可以省略。而且,下面的结构构件的数目、位置和形状不限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并且可以选择适于进行本公开内容的数目、位置和形状。
图1是图解包括光纤阵列的本公开内容的记录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1中图解的,通过施加来自光纤阵列11的激光至记录目标31,而且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记录目标31,记录装置1使用光纤阵列11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其中多个光纤12在主扫描方向中,其垂直于为记录目标31的移动方向并且在图1中使用箭头呈现的副扫描方向,并且多个发射单元13以发射单元可以发射激光至光纤12的方式分别连接至光纤阵列11的光纤12。
光纤阵列11是其中一个或多个阵列头11a沿着主扫描方向线性排列的阵列,并且包括从阵列头11a发射的激光的光路径上的光学系统,其能够控制激光的光斑直径并且未在图1中图解。
发射单元13通常生成热,这是因为不是施加至发射单元13的所有能量都被转化为激光,并且剩余的被转化为热。因此,发射单元13通过冷却单元21被冷却。光纤阵列的使用实现了减少彼此相邻的发射的影响,这是因为发射单元被彼此间隔布置。因此,发射单元13可以被高效地冷却,并且因而可以避免发射单元13的温度的增加或变化,并且激光输出的变化可以减小。结果,可以防止密度不均匀和白色空白部分形成。
记录装置1通过驱动单元14使用如下控制在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长度:至记录目标31的激光的光斑直径、和输入至发射单元13的脉冲信号的周期和占空比,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使副扫描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发射单元13是半导体激光器。从发射单元发射的激光波长是915nm,并且发射单元的激光输出是30W。
激光的输出是通过功率计测量的平均输出。作为输出的控制方法,输出可以通过控制两个要素——峰值功率和占空比(=激光发射时间/周期时间)——来控制。
驱动单元14配置为输出脉冲信号——其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5的驱动信号输入生成——至发射单元13以驱动发射单元13。
驱动单元14被分别布置至多个发射单元13,并且配置为独立地驱动发射单元13。
控制单元15配置为输出驱动信号——其基于由主控制单元16传输的图像信息生成——至驱动单元14以控制驱动单元14。
主控制单元16包括配置为控制记录装置1的每个操作的中央处理器(CPU),并且配置为基于用于控制整个记录装置1的操作的控制程序执行各种过程。
主控制单元16以主控制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通信的方式连接至控制单元15,并且配置为传输图像信息至控制单元15。
供电单元17配置为供应电力至控制单元15。
冷却单元21布置在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下面,并且配置为使用通过制冷机22循环的恒温液体冷却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
通常,在制冷机系统中仅进行冷却而不进行加热。因此,光源的温度决不会高于制冷机的设定温度,但是冷却单元的温度和待接触的激光源的温度可以取决于环境温度变化。在其中半导体激光器用作激光源的情况下,同时,激光器的输出取决于激光源的温度(当激光源的温度低时,激光器的输出高)改变。为了控制激光器的输出,通过测量激光源的温度或冷却单元的温度优选地形成规则成像,取决于测量的结果,控制至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其配置为控制激光器的输出——以使得激光器输出恒定。
输送单元41配置为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记录目标31。
图2是图1中阵列头11a的放大的局部视图。
阵列头11a包括沿着主扫描方向线性排列的多个光纤12,并且光纤12的间距P是恒定的。
图3是图2的光纤的放大的局部视图。
如图3中图解的,光纤12包括芯12a——其是激光通过其传输的中心——和布置在芯12a的外周的覆层12b,并且具有其中芯12a的折射率高于覆层12b的折射率的结构,使得激光以全反射或折射只通过芯12a传输。
光纤12的直径R1是125μm,并且芯12a的直径R2是105μm。
图4A至4D是图解阵列头的排列的实例的视图。在图4A至4D中,X表示副扫描方向并且Z表示主扫描方向。
光纤阵列11可以由一个阵列头组成。然而,在长的光纤阵列头的情况下,阵列头自身是长的并且倾向于变形。因此,难以维持光束的直线排列,或光束间距的均匀性。因此,多个阵列头44可以在沿着主扫描方向(Z轴方向)的阵列中布置,如图4A中图解的,或可以网格布置,如图4B中图解的。在图1中图解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包括光纤阵列的记录装置的实例中,安装沿着主扫描方向排列的一个阵列头。
考虑到容易组装,如图4B中图解的阵列头44的网格布置比如图4A中图解的主扫描方向(Z轴方向)上的线性排列更优选。
而且,阵列头44可以沿着副扫描方向倾斜地布置。阵列头44可以沿着副扫描方向(X轴方向)倾斜地布置,如图4C中图解的。如图4C中图解的,当阵列头44沿着副扫描方向(X轴方向)倾斜地布置时,与图4A和4B中图解的布置相比,主扫描方向(Z轴方向)上的光纤42的间距Pf可以变窄,以从而实现高分辨率。
而且,阵列头44可以在主扫描方向(Z轴方向)上轻微移位的布置,如图4D中图解的。通过如图4D中图解的布置阵列头可以实现高分辨率。
实施例
将借助下列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内容。然而,本公开内容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这些实施例。
(生产实施例1)
-热敏记录介质的产生-
(1)染料分散液的制备(A液体)
通过混砂机分散下列组合物以制备染料分散液(A液体)。
·2-苯胺基-3-甲基-6-二丁氨基荧烷 按质量计20份
·按质量计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按质量计20份
·水 按质量计60份
(2)B液体的制备
通过球磨机分散下列组合物以制备B液体。
·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 按质量计20份
·按质量计1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按质量计20份
·水 按质量计60份
(3)C液体的制备
通过球磨机分散下列组合物以制备C液体。
·光热转换材料(氧化铟锡(ITO)) 按质量计20份
·聚乙烯醇水溶液(固体含量:按质量计10%) 按质量计20份
·水 按质量计60份
(4)热敏着色层涂布液的制备
混合下列组合物以制备热敏着色层涂布液。
接下来,具有60g/m2的定重的道林纸(wood-free paper)被用作载体。在道林纸上,以包含在热敏着色层涂布液中的染料的干沉积量为0.5g/m2的方式施加热敏着色层涂布液,随后干燥以从而形成热敏着色层。如上面描述的,产生作为记录目标的热敏记录介质。
(实施例1至18和比较实施例1至5)
借助在图1至3中图解的记录装置,在移动速度相对于记录目标为2m/sec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如下将光斑直径固定至140μm来连续地记录以在表1中呈现的尺寸的100个书写单元:焦点位置、和施加至充当发射单元的半导体激光器的不同的电流、和脉冲信号的周期和占空比。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生产实施例1的热敏记录介质。
图1至3中图解的记录装置具有32个连接纤维的LD,每个作为发射单元具有30W的最大输出。作为光纤阵列,32个光纤(光纤的直径:125μm,芯的直径:105μm)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并且相邻光纤之间的间距为127μm。激光的峰值能量为5W。
<图像尺寸>
通过显微光密度计(PDM-7,可获得自KONICA MINOLTA,INC.)扫描图像并且借助数字显微镜(VHX-1000,可获得自KEYENCE CORPORATION)放大图像100倍来确认图像,并且基于下列标准评估。测量书写单元的隆起中的峰位置之间的空隙,以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书写间距P。接下来,测量图像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在图像中,彼此相邻的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重叠。从宽度值减去,通过使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书写间距P乘以书写单元的数目获得的值,以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而且,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重叠宽度E加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书写间距P,以确定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E。
<副扫描方向上的连续性>
视觉观察并且基于下列标准评估获得的图像。结果呈现在表2中。
[评估标准]
良:观察到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为连续的线。
差:观察到书写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为不连续的虚线。
<对白色空白部分的评估>
视觉观察来自图像的白色空白部分的程度和白色空白部分的形状,并且基于下列标准评估。结果呈现在表2中。
-白色空白部分的程度-
[评估标准]
5:不存在密度不均匀或白色空白部分。
4:轻微观察到密度不均匀但未观察到白色空白部分。
3:当仔细观察图像时,观察到细小的白色空白位置。
2:容易视觉观察到白色空白部分。
1:比2更清晰地观察到白色混合部分。
-白色空白部分的形状-
[评估标准]
NA:无白色空白部分。
菱形: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书写单元的边缘处观察到菱形的白色空白部分。
条纹: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书写单元的边缘处观察到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条纹白色空白部分。
网格: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书写单元的边缘处观察到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条纹白色空白部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书写单元的边缘处观察到与扫描方向平行的条纹白色空白部分,并且因此观察到网格状白色空白部分。
<图像分辨率的评估>
视觉观察到获得的图像的隆起,并且基于下列标准评估。结果呈现在表2中。
[评估标准]
优:当仔细观察图像时,几乎没有意识到图像的隆起。
良:当仔细观察图像时,轻微地意识到图像的隆起,但是通过一般观察几乎没有意识到隆起。
差:通过一般观察意识到图像的隆起。
<发热评估>
通过非接触温度计(FT3700,可获得自HIOKIE.E.CORPORATION)测量在记录期间的每个发射单元的冷却套管的表面温度,并且基于下列标准评估。结果呈现在表2中。
[评估标准]
优:不存在温度增加。
良:温度增加小于5℃。
差:温度增加是5℃或更大但是小于10℃。
非常差:温度增加10℃或更大。
表1
表2-1
表2-2
例如,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如下。
<1>记录方法,其包括:
使用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的记录装置,从光纤阵列发射激光以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光纤阵列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由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
其中以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2>根据<1>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1表示的关系:
0<C-(1-D)T·Vs 数学式1
其中,在数学式1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激光沿着其发射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记录目标相对于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3>根据<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2表示的关系:
0.1<1-(1-D)T·Vs/C<0.9 数学式2
其中,在数学式2中,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3表示的关系:
0.95·F·(2×(1-(1-D)T·Vs/C)-(1-(1-D)T·Vs/C)2)1/2≥P 数学式3
其中,在数学式3中,P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间距,F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和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4表示的关系:
Vs·DT+C≤3F 数学式4
其中,在数学式4中,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并且F与数学式3的F相同。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大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对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是105%或更大但是125%或更小。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光纤的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是1.0mm或更小。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在光纤阵列中排列的光纤的数目是10或更大。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记录目标是热敏记录介质,或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或二者。
<11>记录装置,其包括:
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
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由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其中记录装置配置为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光纤阵列施加从光纤阵列发射的激光,以记录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
其中以如下设定值控制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副扫描方向上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12>根据<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1表示的关系:
0<C-(1-D)T·Vs 数学式1
其中,在数学式1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记录目标相对于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13>根据<11>或<12>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2表示的关系:
0.1<1-(1-D)T·Vs/C<0.9 数学式2
其中,在数学式2中,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
<14>根据<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3表示的关系:
0.95·F·(2×(1-(1-D)T·Vs/C)-(1-(1-D)T·Vs/C)2)1/2≥P 数学式3
其中,在数学式3中,P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间距,F是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并且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
<15>根据<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图像的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4表示的关系:
Vs·DT+C≤3F 数学式4
其中,在数学式4中,D、T、Vs和C与数学式1的D、T、Vs和C相同,并且F与数学式3的F相同。
<16>根据<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大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17>根据<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对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是105%或更大但是125%或更小。
<18>根据<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光纤的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是1.0mm或更小。
<19>根据<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在光纤阵列中排列的光纤的数目是10或更大。
<20>根据<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取决于激光发光元件的温度控制激光的照射功率。
<21>根据<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记录目标是热敏记录介质,或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或二者。
<22>根据<1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配置为输送记录目标的记录目标-输送单元,
其中随着通过记录目标-输送单元输送记录目标将激光施加至记录目标。
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方法和根据<1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可以解决本领域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并且实现本公开内容的目的。

Claims (20)

1.记录方法,其包括:
使用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的记录装置,从所述光纤阵列发射激光以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所述光纤阵列记录由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由所述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
其中以如下设定值控制所述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所述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所述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所述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使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所述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1表示的关系:
0<C-(1-D)T·Vs数学式1
其中,在数学式1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2表示的关系:
0.1<1-(1-D)T·Vs/C<0.9数学式2
其中,在数学式2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3表示的关系:
0.95·F·(2×(1-(1-D)T·Vs/C)-(1-(1-D)T·Vs/C)2)1/2≥P数学式3
其中,在数学式3中,P是所述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间距,F是所述书写单元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4表示的关系:
Vs·DT+C≤3F数学式4
其中,在数学式4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是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并且F是所述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大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对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是105%或更大但是125%或更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所述光纤的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是1.0mm或更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在所述光纤阵列中排列的光纤的数目是10或更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方法,
其中所述记录目标是热敏记录介质,或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或二者。
10.记录装置,其包括:
多个激光-发射元件;和
包括光纤阵列的发射单元,其中排列配置为引导由所述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的多个光纤,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配置为随着相对地移动记录目标和所述光纤阵列施加从所述光纤阵列发射的激光,以记录书写单元形成的图像,
其中以如下设定值控制所述书写单元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最大长度:输入至所述发射单元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施加至所述记录目标的记录能量;和所述激光的光斑直径,以在使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所述书写单元的边缘与相邻书写单元的边缘重叠的情况下记录,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1表示的关系:
0<C-(1-D)T·Vs数学式1
其中,在数学式1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2表示的关系:
0.1<1-(1-D)T·Vs/C<0.9数学式2
其中,在数学式2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3表示的关系:
0.95·F·(2×(1-(1-D)T·Vs/C)-(1-(1-D)T·Vs/C)2)1/2≥P数学式3
其中,在数学式3中,P是所述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间距,F是所述书写单元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并且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构成所述图像的所述书写单元满足由下面的数学式4表示的关系:
Vs·DT+C≤3F数学式4
其中,在数学式4中,C是书写单元的隆起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发射所述激光的距离L的最大长度,D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T是所述脉冲信号的周期,Vs是所述记录目标相对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行进速度,并且F是所述书写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大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开始记录时的第一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对于第二周期或之后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是105%或更大但是125%或更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光纤的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是1.0mm或更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在所述光纤阵列中排列的光纤的数目是10或更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取决于所述激光-发射元件的温度控制所述激光的照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记录目标是热敏记录介质,或包括热敏记录区域的结构,或二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配置为输送所述记录目标的记录目标-输送单元,
其中随着通过所述记录目标-输送单元输送所述记录目标将激光施加至所述记录目标。
CN201710064191.1A 2016-02-05 2017-02-04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Active CN107042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1349 2016-02-05
JP2016021349 2016-02-05
JP2017013652A JP6874392B2 (ja) 2016-02-05 2017-01-27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17-013652 2017-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2704A CN107042704A (zh) 2017-08-15
CN107042704B true CN107042704B (zh) 2019-02-22

Family

ID=5796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4191.1A Active CN107042704B (zh) 2016-02-05 2017-02-04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9052B2 (zh)
EP (1) EP3210791B1 (zh)
CN (1) CN107042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72216B1 (en) * 2019-07-30 2023-01-18 Ricoh Company, Ltd. Output control device, laser output device, image recording device, output control method, and output control progra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0019B1 (en) * 1998-11-13 2001-12-11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cording head
CN102421603A (zh) * 2009-05-15 2012-04-18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激光发射设备、渲染信息产生方法、控制系统、程序、记录介质和渲染信息存储设备
CN102456360A (zh) * 2010-10-15 2012-05-16 通用电气公司 使用并行光源进行并行按位全息数据存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1837B2 (ja) 1992-11-10 2001-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体の書込装置
JP3446316B2 (ja) 1993-11-16 2003-09-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レーザ記録方法及びレーザ記録装置
JP4330762B2 (ja) * 2000-04-21 2009-09-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マルチビーム露光装置
JP2004001264A (ja) 2002-05-31 2004-01-08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可逆性感熱記録材料の画像形成方法
CA2531122A1 (en) * 2003-07-03 2005-02-10 Pd-Ld, Inc. Use of volume bragg gratings for the conditioning of laser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U2004282041B2 (en) 2003-10-20 2010-09-30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Infrared shielding material microparticle dispersion, infrared shiel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frared shielding material microparticle, and infrared shielding material microparticle
JP4626284B2 (ja) 2003-12-05 2011-02-0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体形成用タングステン酸化物微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日射遮蔽体形成用タングステン酸化物微粒子
JP2010052350A (ja) 2008-08-29 2010-03-11 Toshiba Tec Corp 画像書換方法及び装置
JP5536711B2 (ja) * 2011-05-16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0019B1 (en) * 1998-11-13 2001-12-11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cording head
CN102421603A (zh) * 2009-05-15 2012-04-18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装置、激光发射设备、渲染信息产生方法、控制系统、程序、记录介质和渲染信息存储设备
CN102456360A (zh) * 2010-10-15 2012-05-16 通用电气公司 使用并行光源进行并行按位全息数据存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2704A (zh) 2017-08-15
US9899052B2 (en) 2018-02-20
US20170229143A1 (en) 2017-08-10
EP3210791B1 (en) 2019-08-21
EP3210791A1 (en) 201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81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EP3202582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CN107042704B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07042700B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JP2017140833A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6874392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CN108602355A (zh)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7042701A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08602357B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08602358A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JP6874391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CN108602356B (zh) 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记录方法
US20210268808A1 (en) Laser recording method and laser recording device
US11235590B2 (en) Laser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20151938A (ja) 感熱記録媒体、物品、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33302A (zh) 光学信息码读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