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1161B -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1161B
CN107041161B CN201680003048.5A CN201680003048A CN107041161B CN 107041161 B CN107041161 B CN 107041161B CN 201680003048 A CN201680003048 A CN 201680003048A CN 107041161 B CN107041161 B CN 107041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ensing
finger portion
wall
terminal
electric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0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1161A (zh
Inventor
罗伯特·梅利曼
梁熙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41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1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1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1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23K26/24Seam welding
    • B23K26/244Overlap seam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32Bonding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olv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38Condu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电池模块和方法。电池模块包括:具有第一电端子的第一电池单体;具有第二电端子的第二电池单体;和互连组件,其具有板部分、第一指状部分、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第一电压检测构件,和第二电压检测构件。第一电压检测构件和第二电压检测构件分别联接到第一指状部分和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之间,使得在第一指状部分和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一间隙,并且在第二指状部分和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二间隙。第一和第二电端子分借助于第一和第二间隙扩展,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一电压检测构件和第二电压检测构件。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2月9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617,344的权益,其公开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以及将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和第二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模块具有长的和复杂的组装过程的问题,因为难以将用于测量电池单体的电压的构件连接到电池单体的端子,由此制造成本上升。
本发明人在此已经认识到需要改进的电池模块,和将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和第二端子分别联接到互连组件的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尚待解决的其它技术问题而做出的。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各种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电池模块包括具有板部分、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互连组件的情况下,电压感测构件由此可以容易地激光焊接到电池单体的电端子。
提供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具有第一电端子的第一电池单体。电池模块还包括具有第二电端子的第二电池单体。电池模块还包括具有板部分、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互连组件。第一指状部分联接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从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第一指状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侧表面和第一平坦外表面。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一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第一指状部分。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第二指状部分联接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从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第二指状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指状部分延伸并且与第一指状部分间隔开。第二指状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一平坦外表面。第二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第二指状部分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二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第二指状部分。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第二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叶片部分联接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从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叶片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延伸并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之间,使得在第一指状部分和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一间隙,并且在第二指状物部分和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二间隙。第一电端子延伸通过第一间隙,并且具有直接设置在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上并联接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的第一端子部分。第二电端子延伸通过第二间隙并且具有直接设置在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上并联接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的第一端子部分,使得叶片部分将第一电端子相对于第二电端子电隔离。
提供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别将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和第二电端子分别联接到互连组件的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板部分、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互连组件。第一指状部分联接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从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第一指状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侧表面和第一平坦外表面。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一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第一指状部分。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第二指状部分联接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从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第二指状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指状部分延伸并且与第一指状部分间隔开。第二指状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一平坦外表面。第二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第二指状部分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二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第二指状部分。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第二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叶片部分联接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从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叶片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延伸并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之间,使得在第一指状部分和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一间隙,并且在第二指状物部分和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二间隙。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间隙设置第一电端子,并将第一电端子的第一端子部分直接设置在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上。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电端子的第一端子部分焊接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间隙设置第二电端子,并且进一步将第二电端子的第一端子部分直接设置在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上。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电端子的第一端子部分焊接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使得叶片部分将第一电端子相对于第二电端子电隔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模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池模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电池模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沿线5-5截取的图3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电池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的另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在图1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框架构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框架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框架构件的仰视图;
图11是图8的框架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图8的框架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在图1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第一互连组件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第一互连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的第一互连组件的仰视图;
图16是在电端子联接到第一互连组件之前的图13的第一互连组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7是在图1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电压感测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电压感测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19是在图1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第二互连组件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第二互连组件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9的第二互连组件的仰视图;
图22是在电端子联接到第二互连组件之前的图19的第二互连组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3-2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图13的第一互连组件的流程图;
图26-2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图19的第二互连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9是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图13和图19的第一和第二互连组件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提供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电池模块 10包括框架构件20、22、24、26、28、30,电池单体40、42、44、46、 48、50、52、54、56、58、60、62,互连组件90,可拆卸线束组件92,互连组件94,可拆卸线束组件96和端板100、102。电池模块10的优点在于,模块10利用了互连组件90、94,每个组件均具有电压感测构件,其能够容易地激光焊接到电池单体的电端子。
此外,电池模块10利用框架构件上的框架延伸部分和互连组件上的叶片部分,以电隔离彼此靠近地设置的每对电端子,每对电端子被气隙分隔开以防止穿过气隙的放电。特别地,当框架构件的框架延伸部分将第一电端子相对于第二电端子电隔离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端子之间的框架延伸部分适于防止穿过第一和第二电端子之间的气隙的放电。此外,当叶片部分将第一电端子相对于第二电端子电隔离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端子之间的叶片部分适于防止穿过第一和第二电端子之间的气隙的放电。
参见图1、5和8-12,框架构件20、22、24、26、28、30被设置成在其间保持电池单体40-62。框架构件20联接到框架构件22和端板 100,并且在框架构件22和端板100之间。框架构件22联接到框架构件20、24,并且在框架构件20、24之间。框架构件26联接到框架构件24、28,并且在框架构件24、28之间。此外,框架构件28联接到框架构件26、30,并且在框架构件26、30之间。框架构件30联接到框架构件28和端板102,并且在框架构件28和端板102之间。每个框架构件20-30的结构彼此相同。
参见图8-12,框架构件20具有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130、框架延伸部分132和热交换器134。参见图12,热交换器134具有第一和第二导热板200、202,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热板200、202联接在一起,并限定从中延伸通过的流路部分204。流路部分204具有各自延伸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热板200、202的流路子部分205、206、207、208。
参见图8-12,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130围绕第一和第二导热板200、202的外围区域联接。矩形环形外塑料框架130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壁140、142、144、146。第一和第二侧壁140、 142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第三和第四侧壁144、146联接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40、142之间,并且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并且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侧壁140、142地延伸。
参见图8和12,第一侧壁140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孔160、162、 164。孔160与流路子部分205流体连通。而且,孔162与流路子部分 206、207流体连通。此外,孔164与流路子部分208流体连通。参见图11和12,第二侧壁142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孔170、172、174。孔 170与流路子部分205流体连通。此外,孔172与流路子部分206、207 流体连通。此外,孔174与流路子部分208流体连通。第三侧壁144 具有在其中延伸的凹槽180,并且第四侧壁146具有在其中延伸的凹槽 186。凹槽180、186被构造为接收电池单体的第一和第二电端子从中通过。
参见图6和8,框架延伸部分132联接到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130的第四侧壁144并从其向外延伸。此外,框架延伸部分132 通过指状部分620、622之间的间隙从框架130向外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框架延伸部分132由塑料构成。
参见图12,热交换器134包括第一和第二导热板200、202,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热板200、202联接在一起并限定在板200、202之间限定的流路部分204。第一导热板200具有第一侧210和第二侧212。第一导热板200还包括细长的凹部220、222、224和凹陷的边缘部分230、22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热板200由铝构成并且大体是矩形的。第二导热板202具有第一侧240和第二侧242。第二导热板202还包括细长的凹部250、252、254和凹陷的边缘部分260、26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热板202由铝构成并且大体是矩形的。第一导热板200联接到第二导热板202,使得细长的凹部220、222、224分别接触并分别联接到细长的凹部250、252、254,并且凹陷的边缘部分230、232 接触并联接到凹陷的边缘部分260、262。板200、202限定流路部分 204,流路部分204接收空气从中通过以冷却相邻的电池单体,并且具有完全延伸通过板200、202的纵向长度的流路子部分205、206、207、 208。
参见图1、5和6,框架构件22具有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 330、框架延伸部分332和热交换器334。框架延伸部分332通过指状部分622、624之间的间隙从框架330向外延伸。
框架构件24具有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350、框架延伸部分 352和热交换器354。框架延伸部分352通过指状部分624、626之间的间隙从框架350向外延伸。
框架构件26具有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370、框架延伸部分 372和热交换器374。框架延伸部分372通过指状部分626、628之间的间隙从框架370向外延伸。
框架构件28具有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390、框架延伸部分 392和热交换器394。框架延伸部分392通过指状部分628、630之间的间隙从框架390向外延伸。
框架构件30具有大体矩形环状的外塑料框架410、框架延伸部分 412和热交换器414。框架延伸部分412通过指状部分630、632之间的间隙从框架410向外延伸。
参见图5,框架构件20和端板100构造为将电池单体40保持在两者之间。此外,框架构件20的热交换器134设置在电池单体40、42 之间并与其接触。
框架构件20、22被构造为将电池单体42、44保持在两者之间。此外,框架构件22的热交换器334设置在电池单体44、46之间并与其接触。
框架构件22、24被构造为将电池单体46、48保持在两者之间。此外,框架构件24的热交换器354设置在电池单体48、50之间并与电池单体48、50接触。
框架构件24、26被构造为将电池单体50、52保持在两者之间。此外,框架构件26的热交换器374设置在电池单体52、54之间并与电池单体52、54接触。
框架构件26、28被构造为将电池单体54、56保持在两者之间。此外,框架构件28的热交换器394设置在电池单体56、58之间并与电池单体56、58接触。
框架构件28、30被构造为将电池单体58、60保持在两者之间。此外,框架构件30的热交换器414设置在电池单体60、62之间并且与电池单体60、62接触。电池单体62被设置并保持在框架构件30和端板102之间。
电池单体40、42、44、46、48、50、52、54、56、58、60、62各自被构造为产生操作电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单体40-62 是具有大体矩形的主体部分和一对电端子的袋型锂离子电池单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单体40-62利用互连组件90、94彼此串联电联接。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激光将电池单体40-62的电端子焊接到互连组件90、94,而将电池单体40-62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90、9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单体40-62的结构彼此相同。
参见图5-7,电池单体40具有矩形壳体43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 4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32、434。电端子432包括端子部分435、436。另外,电端子434包括端子部分437、438。
电池单体42具有矩形壳体44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4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42、444。电端子442包括端子部分445、446。此外,电端子444包括端子部分447、448。
电池单体44具有矩形壳体45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4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52、454。电端子452包括端子部分455、456。此外,电端子454包括端子部分457、458。
电池单体46具有矩形壳体46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46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62、464。电端子462包括端子部分465、466。此外,电端子464包括端子部分467、468。
电池单体48具有矩形壳体47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4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72、474。电端子472包括端子部分475、476。此外,电端子474包括端子部分477、478。
电池单体50具有矩形壳体48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48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82、448。电端子482包括端子部分485、486。此外,电端子484包括端子部分487、488。
电池单体52具有矩形壳体49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49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492、494。电端子492包括端子部分495、496。另外,电端子494包括端子部分497、498。
电池单体54具有矩形壳体50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5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502、504。电端子502包括端子部分505、506。此外,电端子504包括端子部分507、508。
电池单体56具有矩形壳体51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5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512、514。电端子512包括端子部分515、516。此外,电端子514包括端子部分517、518。
电池单体58具有矩形壳体52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5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522、524。电端子522包括端子部分525、526。另外,电端子524包括端子部分527、528。
电池单体60具有矩形壳体53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5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532、534。电端子532包括端子部分535、536。此外,电端子534包括端子部分537、538。
电池单体62具有矩形壳体540,其具有分别从壳体5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电端子542、544。电端子542包括端子部分545、546。此外,电端子544包括端子部分547、548。
参见图13-16,互连组件90适于电联接到电池单体40-62。互连组件90包括:板部分600;指状部分620、622、624、626、628、630、 632;电压感测构件642、644、646、648、650;以及电端子660、662。
板部分600包括第一侧680和第二侧682。此外,板部分600包括第一端684和第二端68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部分600是大体矩形的。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部600由塑料构成。
指状部分620-632联接到板部分600的第一端684并从第一端684 延伸,并且彼此间隔开。此外,指状部分620-632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每个指状部分620-632沿着基本上平行于板部分600的第一端684 地延伸通过指状部分620-632的平面具有T形横截面轮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指状部分620-632由塑料构成。
参见图16,指状部分620具有平坦外表面700和侧表面702、704。平坦外表面70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02、70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02、70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00延伸。
指状部分622具有平坦外表面710和侧表面712、714。平坦外表面71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12、71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12、71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10延伸。
指状部分624具有平坦外表面720和侧表面722、724。平坦外表面72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22、72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22、72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20延伸。
指状部分626具有平坦外表面730和侧表面732、734。平坦外表面73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32、73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32、73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30延伸。
指状部分628具有平坦外表面740和侧表面742、744。平坦外表面7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42、74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42、74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40延伸。
指状部分630具有平坦外表面750和侧表面752、754。平坦外表面75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52、75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52、75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50延伸。
指状部分632具有平坦外表面760和侧表面762、764。平坦外表面76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62、76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762、764在第一方向上基本垂直于平坦外表面760延伸。
参见图13-18,电压感测构件642、644、646、648、650适于电联接到电池单体的电端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压感测构件642-650 由钢构成。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电压感测构件642-650可以由例如铜或铝的其它金属构成。电压感测构件642-650的结构彼此相同。
参见图6、16和17,电压感测构件642联接到指状部分622。电压感测构件642具有电压感测壁770、772、774和联接器构件776、778。电压感测壁772、774联接到电压感测壁7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分别从电压感测壁7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772、77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770延伸。电压感测壁77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2的平坦外表面710上。电压感测壁772、77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2的侧表面712、714上。
电压感测壁772限定适于联接到可拆卸线束组件92的铲形夹的电接头连接器780。
联接器构件776、778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7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7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联接器构件776、778 适于容纳在指状部分622中的相应的孔中,并且将电压感测构件642 保持在指状部分622上。
参见图6和16,电端子44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2上的端子部分445,和直接设置于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10上并联接到电压感测壁710的端子部分446。
电端子45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4 上的端子部分455,以及直接设置于电端子442的端子部分446上并联接到端子部分446的端子部分456。端子部分446夹在电压感测壁770 和端子部分456之间。
参见图6、14和16,电压感测构件644联接到指状部分624。电压感测构件644具有电压感测壁790、792、794。电压感测壁792、794 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790的第一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790 的第一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792、794基本垂直于电压感测壁790 延伸。电压感测壁79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4的平坦外表面720上。电压感测壁792、79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4的侧表面722、724 上。
电端子46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2 上的端子部分46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 79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0的端子部分466。
电端子47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4 上的端子部分47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62的端子部分466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462的端子部分466的端子部分476。端子部分466夹在电压感测壁790和端子部分476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646联接到指状部分626。电压感测构件646具有电压感测壁810、812、814。电压感测壁812、81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8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8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812、81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810延伸。电压感测壁81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6的平坦外表面730上。电压感测壁812、81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6的侧表面732、734上。
电端子48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6的电压感测壁812 上的端子部分48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6的电压感测壁 810上并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6的电压感测壁810的端子部分486。
电端子49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6的电压感测壁814 上的端子部分49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82的端子部分486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482的端子部分486的端子部分496。端子部分486夹在电压感测壁810和端子部分496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648联接到指状部分628。电压感测构件648具有电压感测壁830、832、834。电压感测壁832、83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8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8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832、83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830延伸。电压感测壁83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8的平坦外表面740上。电压感测壁832、83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8的侧表面742、744上。
电端子50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8的电压感测壁832 上的端子部分50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8的电压感测壁 83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8的电压感测壁830的端子部分506。
电端子51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8的电压感测壁834 上的端子部分51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502的端子部分506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502的端子部分506的端子部分516。端子部分506夹在电压感测壁830和端子部分516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650联接到指状部分630。电压感测构件650具有电压感测壁850、852、854。电压感测壁852、85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8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8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852、85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850延伸。电压感测壁85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30的平坦外表面750上。电压感测壁852、85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30的侧表面752、754上。
电端子52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50的电压感测壁852 上的端子部分52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50的电压感测壁 850上并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50的电压感测壁850的端子部分526。
电端子532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50的电压感测壁854 上的端子部分535,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522的端子部分526上并联接到端子部分526的端子部分536。端子部分526夹在电压感测壁850 和端子部分536之间。
参见图6和13,电端子660适于联接到互连组件90的指状部分 620。电端子660包括端子壁870、872、874、876、878、880、882。端子壁872联接到端子壁870、874并且基本垂直于端子壁870、874 延伸。端子壁876基本上垂直于端子壁874延伸。端子壁880联接到端子壁874、880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端子壁874、880延伸。端子壁880 限定了电接头连接器,其被构造为将可拆卸线束组件92的铲形夹固定在其上。端子壁876设置在并且联接到指状部分620的平坦外表面700 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端子660由钢构成。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电端子660可以由例如铝或铜的其它金属构成。
电端子662适于联接到互连组件90的指状部分632。电端子662 包括端子壁890、892、894、896、898、890。端子壁892联接到端子壁890、894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端子壁890、894延伸。端子壁896基本上垂直于端子壁894延伸。端子壁898联接到端子壁894、900并且基本垂直于端子壁894、900延伸。端子壁900限定电接头连接器,其构造成将可拆卸线束组件92的铲形夹固定在其上。端子壁896设置于并且联接到指状部分632的平坦外表面7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端子662由钢构成。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电端子662可以由例如铝或铜的其它金属构成。
参见图2、13和14,提供可拆卸线束组件92以将来自电压感测构件642、644、646、648、650和电端子660、662的电压传送(route) 到电池管理系统。可拆卸线束组件92包括:铲形夹940、942、944、 946、948、950、952:电缆960、962、964、996、968、970、972;和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40联接到电缆960,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连接器660。电缆960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42联接到电缆962,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接头构件。电缆962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44联接到电缆964,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接头构件。电缆964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46联接到电缆966,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6的电接头构件。电缆966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48联接到电缆968,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8的电接头构件。电缆968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50联接到电缆970,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50的电接头构件。电缆970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铲形夹952联接到电缆972,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连接器662。电缆972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980。
参见图5和19-22,互连组件94适于电联接到电池单体40-62。互连组件94包括:板部分1600;指状部分1620、1622、1624、1626、 1628、1630;叶片部分1633、1634、1635、1636、1637;以及电压感测元件1640、1642、1644、1646、1648、1648、1624、1626、1648、 1630、1650。
板部分1600包括第一侧1680和第二侧1682。此外,板部分1600 包括第一端1684和第二端168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部分1600是大体矩形的。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部分1600由塑料构成。
指状部分1620-1630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并且彼此间隔开。此外,指状部分 1620-1630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指状部分1620-1630各自沿着基本上平行于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通过指状部分1620-1630的平面具有T形横截面轮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指状部分1620-1630由塑料构成。
参见图22,指状部分1620具有平坦外表面1700和侧表面1702、 1704。平坦外表面170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02、170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02、1704在第二方向上基本上垂直于平坦外表面1700延伸。
指状部分1622具有平坦外表面1710和侧表面1712、1714。平坦外表面171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12、171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12、1714在第二方向上基本上垂直于平坦外表面1710 延伸。
指状部分1624具有平坦外表面1720和侧表面1722、1724。平坦外表面172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22、172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22、1724在第二方向上基本上垂直于平坦外表面1720 延伸。
指状部分1626具有平坦外表面1730和侧表面1732、1734。平坦外表面173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32、173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32、1734在第二方向上基本上垂直于平坦外表面1730 延伸。
指状部分1628具有平坦外表面1740和侧表面1742、1744。平坦外表面17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42、174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42、1744在第二方向上基本上垂直于平坦外表面1740 延伸。
指状部分1630具有平坦外表面1750和侧表面1752、1754。平坦外表面175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52、1754之间。此外,第一和第二侧表面1752、1754在第二方向上基本上垂直于平坦外表面1750 延伸。
参见图7、20和22,现在将描述叶片部分1633-163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叶片部分1633-1637由塑料构成。叶片部分1633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叶片部分1633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0、1622延伸,并且设置在指状部分1620、1622之间,使得在指状部分1620和叶片部分1633之间限定间隙,并且在指状部分1622和叶片部分1633之间限定另一个间隙。叶片部分1633的长度大于每个指状部分1620、1622的长度。此外,叶片部分1633的长度大于每个电压感测构件1640、1642的长度。
叶片部分1634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 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叶片部分1634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2、 1624延伸,并且设置在指状部分1622、1624之间,使得在指状部分 1622和叶片部分1634之间限定间隙,并且在指状部分1624和叶片部分1634之间限定另一个间隙。叶片部分1634的长度大于每个指状部分1622的长度,此外,叶片部分1634的长度大于每个电压感测构件 1642、1644的长度。
叶片部分1635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 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叶片部分1635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4、 1626延伸并且设置在指状部分1624、1626之间,使得在指状部分1624 和叶片部分1635之间限定间隙,并且在指状部分1626和叶片部分1635 之间限定另一间隙。叶片部分1635的长度大于每个指状部分1624的长度,此外,叶片部分1635的长度大于每个电压感测构件1644、1646 的长度。
叶片部分1636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 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叶片部分1636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6、 1628延伸,并且设置在指状部分1626、1628之间,使得在指状部分 1626和叶片部分1636之间限定间隙,并且在指状部分1628和叶片部分1636之间限定另一个间隙。叶片部分1636的长度大于每个指状部分1626、1628的长度,此外,叶片部分1636的长度大于每个电压感测构件1646、1648的长度。
叶片部分1637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 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叶片部分1637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8、 1630延伸,并且设置在指状部分1628、1630之间,使得在指状部分 1628和叶片部分1637之间限定了间隙,并且在指状部分1630和叶片部分1637之间限定了另一个间隙。叶片部分1637的长度大于每个指状部分1628、1630的长度。此外,叶片部分1637的长度大于每个电压感测构件1648、1650的长度。
参见图7和22,电压感测构件1640、1642、1644、1646、1648、 1650适于电联接到电池单体的电端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压感测构件1640-1650由钢构成。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电压感测构件 1640-1650可以由例如铜或铝的其它材料构成。电压感测构件1640-1650 的结构彼此相同,并且具有与上述电压感测构件642相同的结构。
电压感测构件1640联接到指状部分1620。电压感测构件1640具有电压感测壁1760、1762、1764。电压感测壁1762、176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176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176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1762、176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1760 延伸。电压感测壁176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0的平坦外表面1700 上。电压感测壁1762、176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0的侧表面 1702、1704上。
电端子43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压感测壁1762 上的端子部分43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压感测壁 176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压感测壁1760的端子部分 438。
电端子44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压感测壁1764 上的端子部分44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34的端子部分438上并联接到端子部分438的端子部分448。端子部分438夹在电压感测壁1760 和端子部分448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1642联接到指状部分1622。电压感测构件1642具有电压感测壁1770、1772、1774。电压感测壁1772、177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1770的第一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1770的第一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1772、177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1770延伸。电压感测壁177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2的平坦外表面1710上。电压感测壁1772、177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2的侧表面1712、 1714上。
电端子45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22的电压感测壁1772 上的端子部分45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2的电压感测壁 177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2的电压感测壁1770的端子部分 458。
电端子46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2的电压感测壁1774 上的端子部分46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54的端子部分458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454的端子部分458的端子部分468。端子部分458夹在电压感测壁1770和端子部分468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1644联接到指状部分1624。电压感测构件1644具有电压感测壁1790、1792、1794。电压感测壁1792、179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179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179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1792、179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1790 延伸。电压感测壁179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4的平坦外表面1720 上。电压感测壁1792、179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4的侧表面 1722、1724上。
电端子47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4的电压感测壁1792 上的端子部分47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4的电压感测壁1790上并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4的电压感测壁1790的端子部分 478。
电端子48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4的电压感测壁1794 上的端子部分48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74的端子部分478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474的端子部分478的端子部分488。端子部分478夹在电压感测壁1790和端子部分488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1646联接到指状部分1626。电压感测构件1646具有电压感测壁1810、1812、1814。电压感测壁1812、181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18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18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1812、181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1810 延伸。电压感测壁181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6的平坦外表面1730 上。电压感测壁1812、181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6的侧表面 1732、1734上。
电端子49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26的电压感测壁1812 上的端子部分49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6的电压感测壁 181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6的电压感测壁1810的端子部分 498。
电端子50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6的电压感测壁1814 上的端子部分50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94的端子部分498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494的端子部分498的端子部分508。端子部分498夹在电压感测壁1810和端子部分508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1648联接到指状部分1628。电压感测构件1648具有电压感测壁1830、1832、1834。电压感测壁1832、183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1830的第一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1830的第一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1832、183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1830延伸。电压感测壁183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8的平坦外表面1740上。电压感测壁1832、183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8的侧表面1742、 1744上。
电端子51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8的电压感测壁1832 上的端子部分51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8的电压感测壁 183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8的电压感测壁1830的端子部分 518。
电端子52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8的电压感测壁1834 上的端子部分52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514的端子部分518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514的端子部分518的端子部分528。端子部分518夹在电压感测壁1830和端子部分528之间。
电压感测构件1650联接到指状部分1630。电压感测构件1650具有电压感测壁1850、1852、1854。电压感测壁1852、185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壁18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从电压感测壁18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电压感测壁1852、1854基本上垂直于电压感测壁1850 延伸。电压感测壁185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30的平坦外表面1750 上。电压感测壁1852、1854分别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30的侧表面 1852、1854上。
电端子53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50的电压感测壁1852 上的端子部分53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50的电压感测壁 1850上并且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50的电压感测壁1850的端子部分 538。
电端子544具有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50的电压感测壁1854 上的端子部分547,以及直接设置在电端子534的端子部分538上并且联接到电端子534的端子部分538的端子部分558。端子部分538夹在电压感测壁1850和端子部分558之间。
参见图1和20,提供可拆卸线束组件96以将来自电压感测构件 1640-1650的电压传送到电池管理系统。可拆卸线束组件96包括:铲形夹1940、1942、1944、1946、1948、1950、1952;电缆1960、1962、 1964、1966、1968、1970;和电连接器1980。
铲形夹1940联接到电缆1960,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接头构件。电缆1960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1980。
铲形夹1942联接到电缆1962,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2的电接头构件。电缆1962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1980。
铲形夹1944联接到电缆1964,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4的电接头构件。电缆1964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1980。
铲形夹1946联接到电缆1966,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6的电接头构件。电缆1966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1980。
铲形夹1948联接到电缆1968,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8的电接头构件。电缆1968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1980。
铲形夹1950联接到电缆1970,并且进一步以可拆卸方式在物理上且在电气上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50的电接头构件。电缆1970进一步联接到电连接器1980。
参见图6和23-25和29,现在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电池单体42、44、46、48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90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2100,用户分别提供具有电端子442、452、462、472的电池单体42、44、46、48。电池单体42、44彼此相邻设置。电池单体 46、48彼此相邻设置。
在步骤2102,用户提供具有板部分600、指状部分622和624及电压感测构件642和644的互连组件90。指状部分622、624联接到板部分600的第一端684并且从第一端684延伸。指状部分622、624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彼此间隔开。在指状部分622的下方限定第一间隙,在指状部分622、624之间限定第二间隙,并且在指状部分624 上方限定第三间隙。指状部分622具有侧表面712、714和平坦外表面 710。指状部分622的平坦外表面710设置在指状部分622的侧表面712、 714之间。电压感测构件642联接到指状部分622。电压感测构件642 具有电压感测壁770、772、774。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2、774分别联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2、774垂直于电压感测构件642 的电压感测壁770延伸。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2的平坦外表面710上。指状部分624具有侧表面712、 714和平坦外表面710。指状部分624的平坦外表面710设置在指状部分624的侧表面712、714之间。电压感测构件644联接到指状部分624。电压感测构件644具有电压感测壁790、792、794。电压感测构件644 的电压感测壁792、794分别从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联接。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2、794垂直于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0延伸。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0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624的平坦外表面720上。
在步骤2104,用户提供框架构件22,框架构件22具有第一塑料框架330和从第一塑料框架330向外延伸的框架延伸部分332。
在步骤2106,用户将框架构件22设置在电池单体44、46之间,使得电池单体44抵靠第一塑料框架330的第一侧,并且电池单体46 抵靠第一塑料框架330的第二侧。框架延伸部分332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622、624延伸通过第二间隙。
在步骤2108,铺放机2400将互连组件90布置为靠近电池单体42、 44、46、48,使得电端子442延伸通过第一间隙,电端子452延伸通过在框架延伸部分332和指状部分622之间的第二间隙,电端子462 延伸通过在框架延伸部分332和指状部分624之间的第二间隙,并且电端子472延伸通过第三间隙。
在步骤2110,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42的端子部分446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0上。
在步骤2112,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52的端子部分456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42的端子部分446上,使得电端子442的端子部分446 夹在电压感测构件642的电压感测壁770和电端子452的端子部分456 之间。
在步骤2114,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62的端子部分466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0上。
在步骤2116,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72的端子部分476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62的端子部分466上,使得电端子462的端子部分466 夹在电压感测构件644的电压感测壁790和电端子472的端子部分476 之间。
在步骤2118,激光器2404发射第一激光束,以将电端子442的端子部分446和电端子452的端子部分456焊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2。
在步骤2120,激光器2404发射第二激光束,以将电端子462的端子部分466和电端子472的端子部分476焊接到电压感测构件644。框架延伸部分332将电端子452相对于电端子462电隔离。
参见图7、22和26-29,现在将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电池单体40、42、44、46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94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2300,用户分别提供具有电端子434、444、454、464的电池单体40、42、44、46。
在步骤2302,用户提供具有板部分1600,指状部分1620、1622,叶片部分1633以及电压感测构件1640、1642的互连组件94。指状部分1620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指状部分1620具有侧表面1702、1704和平坦外表面1700。指状部分1620的平坦外表面1700设置在指状部分1620的侧表面1702、 1704之间。电压感测构件1640联接到指状部分1620。电压感测构件 1640具有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0的平坦外表面1700上的电压感测壁1760。指状部分1622联接到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指状部分1622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0 延伸并且与指状部分1620间隔开。指状部分1622具有侧表面1712、 1714和平坦外表面1710。指状部分1622的平坦外表面1710设置在指状部分1622的侧表面1712、1714之间。电压感测构件1622联接到指状部分1622。电压感测构件1622具有直接设置在指状部分1622的平坦外表面1710上的电压感测壁1770。叶片部分1633联接到板部分1600 的第一端1684并且从板部分1600的第一端1684延伸。叶片部分1633 基本上平行于指状部分1620、1622延伸并且设置在指状部分1620、1622 之间。在指状部分1620的下方限定第一间隙。在指状部分1620和叶片部分1633之间限定第二间隙。在指状部分1622和叶片部分1633之间限定第三间隙。此外,在指状部分1622上方限定第四间隙。
在步骤2304,用户提供框架构件20并且将框架构件20设置在电池单体40、42之间,使得电池单体40抵靠框架构件20的第一侧,并且电池单体42抵靠框架构件20的第二侧。
在步骤2306,用户提供框架构件22并且将框架构件22设置在电池单体44、46之间,使得电池单体44抵靠框架构件22的第一侧,并且电池单体46抵靠框架构件22的第二侧。
在步骤2308,铺放机2400将互连组件94布置成靠近电池单体40、 42、44、46,使得电端子434延伸通过第一间隙,电端子444延伸通过第二间隙,电端子454延伸通过第三间隙,并且电端子464延伸通过第四间隙。
在步骤2310,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34的端子部分438直接布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压感测壁1760上。
在步骤2312,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44的端子部分448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34的端子部分438上,使得电端子434的端子部分438 夹在电压感测构件1640的电压感测壁1760和电端子444的端子部分 448之间。
在步骤2314,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54的端子部分458直接设置在电压感测构件1622的电压感测壁1770上。
在步骤2316,铺放机2400将电端子464的端子部分468直接设置在电端子454的端子部分458上,使得电端子454的端子部分458 夹在电压感测构件1622的电压感测壁1770和电端子464的端子部分 468之间。
在步骤2318,激光器2404发射第一激光束,以将电端子434的端子部分438和电端子444的端子部分448焊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40。
在步骤2320,激光器2404发射第二激光束,以将电端子454的端子部分458和电端子464的端子部分468焊接到电压感测构件1622,并且叶片部分1633将电端子444相对于电端子454电隔离。
参见图29,示出了用于执行上述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的系统2398。系统2398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到计算机2406的铺放机2400和激光器2404。计算机2406包括存储器设备,所述存储器设备被用实现上述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的软件程序编程。特别地,计算机2406 产生信号以引起铺放机2400和激光器2404执行在上述流程图中与铺放机2400和激光器2404相关的步骤。
电池模块和分别将第一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和第二电端子分别联接到互连组件的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方法提供了优于其它电池模块和方法的显著优点。具体地说,电池模块利用一种互连组件,该互连组件具有板部分、从板部分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和从板部分在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之间延伸的叶片部分。利用来自激光器的激光束,第一和第二电端子分别联接(例如,焊接)到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此外,叶片部分将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相对于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电隔离。
虽然已经结合仅有限数量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但是应当容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可以被修改为包括迄今为止未描述但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相称的任何数量的变化、变更、替代或等同设置。另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仅包括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因此,所要求保护的发明不被视为受前述描述的限制。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包括一种互连组件,该互连组件具有板部分、第一和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因此电压感测构件能够容易地被激光焊接到电池单体的电端子,从而减少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

Claims (9)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具有第一电端子的第一电池单体;
具有第二电端子的第二电池单体;
互连组件,所述互连组件具有板部分、第一指状部分、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以及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
所述第一指状部分联接到所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且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一平坦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
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所述第一指状部分,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
所述第二指状部分联接到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并且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间隔开,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第一平坦外表面,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
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所述第二指状部分,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
所述叶片部分联接到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并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叶片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第二指状部分之间,使得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和所述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电端子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间隙,并且具有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的第一端子部分;以及
所述第二电端子延伸通过所述第二间隙,并且具有直接联接到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的第一端子部分,以使所述叶片部分将所述第一电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二电端子电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叶片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第二指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叶片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还包括第二电压感测壁和第三电压感测壁;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二电压感测壁和所述第三电压感测壁分别联接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从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二电压感测壁和所述第三电压感测壁垂直于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延伸;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二电压感测壁和所述第三电压感测壁分别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端子还包括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二电压感测壁上的第二端子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指状部分沿着平行于所述板部分的第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平面具有T形横截面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板部分、所述第一指状部分、所述第二指状部分以及所述叶片部分均由塑料构成;并且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和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均由金属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第一平坦外表面平行于所述板部分的顶表面延伸。
9.一种用于分别将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电端子和第二电端子分别联接到互连组件的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板部分、第一指状部分、第二指状部分、叶片部分以及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和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互连组件;
所述第一指状部分联接到所述板部分的第一端并且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一平坦外表面,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
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所述第一指状部分,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
所述第二指状部分联接到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并且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间隔开,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第一平坦外表面,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之间;
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联接到所述第二指状部分,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具有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的所述第一平坦外表面上的第一电压感测壁;
所述叶片部分联接到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并从所述板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叶片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延伸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第二指状部分之间,使得在所述第一指状部分和所述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一间隙,并且在所述第二指状部分和所述叶片部分之间限定第二间隙;
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设置所述第一电端子,并且进一步将所述第一电端子的第一端子部分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上;
将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分焊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
通过所述第二间隙设置所述第二电端子,并且进一步将所述第二电端子的第一端子部分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上;并且
将所述第二电端子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分焊接到所述第二电压感测构件的所述第一电压感测壁,使得所述叶片部分将所述第一电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二电端子电隔离。
CN201680003048.5A 2015-02-09 2016-02-05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方法 Active CN1070411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17,344 2015-02-09
US14/617,344 US9905892B2 (en) 2015-02-09 2015-02-09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coupling first and second electrical terminals of first and second battery cells to first and second voltage sense members of an interconnect assembly
PCT/KR2016/001295 WO2016129889A1 (ko) 2015-02-09 2016-02-05 전지모듈 및 상호 연결 어셈블리의 제 1 전압 검출 부재 및 제 2 전압 검출 부재에 제 1 및 제 2 전지셀들의 제 1 및 제 2 전기 단자들을 연결하는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1161A CN107041161A (zh) 2017-08-11
CN107041161B true CN107041161B (zh) 2019-07-19

Family

ID=5656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048.5A Active CN107041161B (zh) 2015-02-09 2016-02-05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05892B2 (zh)
EP (1) EP3190643B1 (zh)
JP (1) JP6465966B2 (zh)
KR (1) KR101929882B1 (zh)
CN (1) CN107041161B (zh)
WO (1) WO20161298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9157B1 (ko) * 2018-04-26 2023-08-22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센싱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US11710879B2 (en) * 2021-04-13 2023-07-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lding foil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94733A (ko) * 2012-02-16 2013-08-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 상호연결 및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와,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
WO2014148791A1 (ko) * 2013-03-19 2014-09-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압 검출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9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5842C2 (de) 1980-09-23 1983-11-10 Accumulatorenfabrik Sonnenschein GmbH, 6470 Büdingen Gas- und füssigkeitsdichte Polabdichtung für Akkumulatoren
FR2500960A1 (fr) 1981-02-27 1982-09-03 Michelin & Cie Dispositif electrochimique comportant au moins deux elements reunis en serie electrique
US5503948A (en) 1994-08-02 1996-04-02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hin cell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connecting multiple thin cells
JP3418283B2 (ja) 1995-10-20 2003-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形二次電池
US5639571A (en) 1996-06-24 1997-06-1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US6146778A (en) 1997-07-25 2000-11-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olid-state energy storage module employing integrated interconnect board
US6023146A (en) 1998-03-20 2000-02-08 Optima Batteries, Inc. Battery system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707595B2 (ja) 1998-09-09 2005-10-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JP3485162B2 (ja) 1998-10-09 2004-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用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0030190A1 (en) 1998-11-17 2000-05-25 C & D Technologies, Inc. Selectable capacity fixed footprint lead-acid battery racking system with horizontal plates
JP2000164200A (ja) 1998-11-25 2000-06-16 Hitachi Ltd ナトリウム−硫黄電池の端子接続方法及び端子接続構造
JP4298867B2 (ja) 1999-09-28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集合型密閉二次電池
JP3670884B2 (ja) 1999-04-28 2005-07-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集合型蓄電池
JP4642179B2 (ja) 1999-10-08 2011-03-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集合型二次電池
US6521363B1 (en) 2000-04-21 2003-02-18 Shih-Ping Yeh Elastic sheet structure for the contact of a battery set
JP3798319B2 (ja) 2000-05-02 2006-07-19 ジョンズ ホプキンス ユニバーシティ 自立形反応性多層フォイル
JP2001332235A (ja) 2000-05-25 2001-11-30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カバー
EP1267429B1 (en) 2000-11-01 2017-03-15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cel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KR100369052B1 (ko) 2000-12-23 2003-01-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모듈 커버
JP3680744B2 (ja) 2001-02-23 2005-08-1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ポリマー二次電池
US6746797B2 (en) 2001-07-31 2004-06-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pack having flexible circuit connector
WO2003071616A2 (en) 2002-02-19 2003-08-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energy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2003282044A (ja) 2002-03-26 2003-10-03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二次電池
JP3596537B2 (ja) 2002-04-08 2004-12-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薄型電池の接続構造及び組電池
JP2004178860A (ja) 2002-11-25 2004-06-24 Nissan Motor Co Ltd シート状二次電池の電極接続方法
JP4707923B2 (ja) 2002-06-17 2011-06-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3899423B2 (ja) 2002-07-24 2007-03-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薄型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649213B2 (ja) 2002-07-30 2005-05-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電池
JP3990960B2 (ja) 2002-08-30 2007-10-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取付構造
US6773301B1 (en) 2003-05-08 2004-08-10 Jeffrey R. Chaskin Cell strap for combining cells into a battery
JP4036805B2 (ja) 2003-08-05 2008-01-2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US7118827B2 (en) 2003-08-06 2006-10-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507124B2 (en) 2004-05-04 2009-03-24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JP4606139B2 (ja) 2004-11-30 2011-01-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
US20060127754A1 (en) 2004-12-14 2006-06-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RU2355069C2 (ru) 2004-12-24 2009-05-10 Эл Джи Кем, Лтд. Модульна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батарея
KR100905391B1 (ko) 2004-12-24 2009-06-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모듈의 단자 연결부재
CN2819483Y (zh) 2005-04-15 2006-09-20 金达时发展有限公司 薄板型锂电池的可组合连接架
KR100868255B1 (ko) 2005-04-19 2008-11-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단자 연결장치
US7229327B2 (en) 2005-05-25 2007-06-12 Alcoa Fujikura Limited Canted coil spring power terminal and sequence connection system
US7294020B2 (en) 2005-05-25 2007-11-13 Alcoa Fujikura Ltd. Canted coil spring power terminal and sequence connection system
KR100684763B1 (ko) 2005-07-29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과 이차 전지 모듈의 단위 전지 연결구
US8663834B2 (en) 2005-09-20 2014-03-04 Metabowerke Gmbh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al hand tool device
JP2007157382A (ja) 2005-12-01 2007-06-21 Matsushita Battery Industrial Co Ltd 組電池
KR100889243B1 (ko) 2005-12-02 2009-03-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 코어 팩의 제조방법
US20070134551A1 (en) 2005-12-14 2007-06-14 Avestor Limited Partnership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007265945A (ja) 2006-03-30 2007-10-11 Tokyo R & D Co Ltd ラミネートセル集積型バッテリ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KR101260470B1 (ko) 2006-04-07 2013-05-06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배터리 셀 모듈의 접속장치
US8057931B2 (en) 2006-04-18 2011-11-15 Securaplane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busing scheme
KR100934466B1 (ko) 2006-09-25 2009-12-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들의 전기적 연결을 위한 접속부재
KR101217459B1 (ko) 2006-09-25 2013-0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 어셈블리
KR100889241B1 (ko) 2006-10-23 2009-03-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의 전극단자 접속부재
JP2008123800A (ja) 2006-11-10 2008-05-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の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CA2873314C (en) 2007-01-12 2018-02-27 Koehler-Bright Star, Inc. Battery pack for miner's cap lamp with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module
US8049460B2 (en) 2007-07-18 2011-11-01 Tesla Motors, Inc. Voltage dividing vehicle heater system and method
KR101051483B1 (ko) 2008-03-07 2011-07-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의 전극단자 접속부재
US8035986B2 (en) * 2008-06-30 2011-10-11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 and voltage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thereto
US8163412B2 (en) 2008-06-30 2012-04-24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 and voltage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battery cell assembly thereto
US7563137B1 (en) 2008-06-30 2009-07-21 Lg Chem, Ltd. Mechanical fastener for coupling to electrical terminals of battery modules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to electrical terminals
US7578702B1 (en) 2008-06-30 2009-08-25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 system
CN102197509B (zh) 2008-09-09 2014-11-26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池组件的互连垫圈组件
US7762848B2 (en) 2008-10-23 2010-07-27 Lg Chem, Ltd. Interconnect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KR20100067464A (ko) 2008-12-11 2010-06-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US8257848B2 (en) 2009-01-12 2012-09-04 A123 Systems, Inc. Safety venting mechanism with tearing tooth structure for batteries
US20100190055A1 (en) 2009-01-29 2010-07-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Battery cell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96219B2 (en) 2009-03-03 2011-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welding of terminals
KR101050318B1 (ko) 2009-04-16 2011-07-19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10282767A (ja) 2009-06-03 2010-12-16 Honda Motor Co Ltd 組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551638B2 (en) 2009-07-24 2013-10-08 Alexander D. Khakhalev Battery pack having welded cell tab and interconnect assembly
US20120156527A1 (en) 2009-09-02 2012-06-21 Nec Energy Devices, Ltd. Assembled battery module
JP2011198660A (ja) * 2010-03-20 2011-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
JP5558878B2 (ja) 2010-03-25 2014-07-23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組電池、抵抗溶接方法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110293994A1 (en) 2010-05-27 2011-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attery pack assembly using cla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DE102010021922A1 (de) * 2010-05-28 2011-12-01 Li-Tec Battery Gmbh Küh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elektrochemische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mit Kühlelement
US20120088140A1 (en) 2010-10-08 2012-04-12 Kardasz Grzegorz M Battery having internal electrolyte flow path and/or integral heat sink
KR101445094B1 (ko) 2010-12-28 2014-10-01 야자키 소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버스바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원 공급 장치
JP5709215B2 (ja) * 2011-03-31 2015-04-30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KR101264854B1 (ko) 2011-05-04 2013-05-15 주식회사 경신 차량용 배터리모듈의 전압센싱 커넥터모듈
US9375804B2 (en) 2011-07-27 2016-06-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ow pressure electron beam welding of Li-ion battery connections
US9496544B2 (en) 2011-07-28 2016-11-15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s having interconnect members with vibration dampening portions
US8974938B2 (en) 2011-08-30 2015-03-10 Lg Chem, Ltd.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battery cell assembly to an electrically non-conductive base member
US8871376B2 (en) 2011-08-31 2014-10-28 Lg Chem, Ltd. Interconnection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interconnection assemblies in a battery module
US8808031B2 (en) 2011-12-14 2014-08-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or system
KR101478704B1 (ko) 2012-03-30 2015-0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9293745B2 (en) 2012-08-14 2016-03-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used cover assembly for battery system
KR101986384B1 (ko) 2013-01-07 2019-06-0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모듈용 센싱어셈블리 및 상기 센싱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이차전지모듈
JP6115298B2 (ja) 2013-05-09 2017-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957651B2 (ja) 2013-06-07 2016-07-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組電池
US9748548B2 (en) 2013-07-30 2017-08-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Pouch frame with integral circuitry for battery module
WO2015065078A1 (ko) * 2013-10-31 2015-05-07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센싱 블록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패키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94733A (ko) * 2012-02-16 2013-08-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 상호연결 및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와,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
WO2014148791A1 (ko) * 2013-03-19 2014-09-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압 검출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05892B2 (en) 2018-02-27
JP6465966B2 (ja) 2019-02-06
EP3190643A4 (en) 2017-07-12
KR101929882B1 (ko) 2018-12-17
WO2016129889A1 (ko) 2016-08-18
EP3190643B1 (en) 2018-07-25
JP2017536651A (ja) 2017-12-07
CN107041161A (zh) 2017-08-11
KR20170068451A (ko) 2017-06-19
EP3190643A1 (en) 2017-07-12
US20160233558A1 (en)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6679B2 (ja) 電気エネルギアキュムレータ
KR101042611B1 (ko) 전지셀 상호 연결체 및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와 이들에전지셀 어셈블리를 연결하는 방법
US8035986B2 (en)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 and voltage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thereto
JP5394500B2 (ja) バッテリーセルアッセンブリ用の相互接続デバイス
JP2020522855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を組み立てる方法
US8709636B2 (en) Repeating frame battery with joining of cell tabs via welded-on male and female slip-fit connectors
US9406918B2 (en) Support feature for joining of battery cell tabs
CN109103402B (zh) 电线连接汇流条以及导电模块
CN107041161B (zh)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体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方法
JP2015056367A (ja)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並びにコネクタ端子の製造方法
KR101312425B1 (ko) 이차 전지용 전지팩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컨넥터
US20150207120A1 (en) Electric Storage Apparatus
JP2016207584A (ja) 組電池および導電部材
CN106797011B (zh) 电池模块以及将电池单元的电端子联接到互连组件的电压感测部件的方法
JP7049874B2 (ja) 蓄電装置の組立方法
US20180083250A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several galvanic cells and cell connector therefore
TW201717498A (zh) 連接器
CN202487908U (zh) 带开关的电源连接器
CN207818709U (zh) 电池模组
JP7190821B2 (ja) 蓄電装置
KR101723052B1 (ko) 배터리 셀 단자의 연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전원 측정을 위한 연결 구조
KR101514411B1 (ko) 냉각수 진단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9008877A (ja) 電線接続バスバ及び導電モジュール
CN213116974U (zh) 一种加强型聚四氟乙烯板
WO2021083924A1 (en) Contact arrangement for a connector,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