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0978A -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0978A
CN107030978A CN201710044020.2A CN201710044020A CN107030978A CN 107030978 A CN107030978 A CN 107030978A CN 201710044020 A CN201710044020 A CN 201710044020A CN 107030978 A CN107030978 A CN 107030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ion
amount
injection
moulded plastic
rese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40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40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30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0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0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包括步骤:制作待注塑零件模板,将待注塑零件按照收缩量的不同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并在收缩量大的部分上根据材料的收缩率设置预留收缩量,至少两个部分之间接顺过渡连接;按照待注塑零件模板制作模具型腔;上述开模方法中,考虑到待注塑零件各部分收缩量的区别,将待注塑零件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即收缩量较大与收缩量较小的部分分开,制作模板时,在收缩量较大的部分上预留收缩量,然后在使其与其他部分接顺过渡连接,从而在冷却收缩过程中,使各部分逐渐趋于一致,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注塑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又能够保证外观质量效果,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修模,有助于控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件已是当今各种设备、如手机、空调等重要的构成部件,由于注塑材料在冷却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而注塑件各部分由于壁厚、嵌件等因素的影响收缩率不一致,会导致注塑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目前往往通过调整注塑成型参数或者修模的方式来避免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以手机嵌件面壳为例,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机嵌件面壳的分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手机嵌件面壳的结构示意图,手机嵌件面壳包括面壳主体100以及嵌置于面壳主体100内的嵌件200,面壳主体100包括上段110、下段120以及中间段130,嵌件200通常位于面壳主体100的中间段130位置,面壳主体100的上下两段为纯塑胶部分,由于嵌件200自身不会收缩,但是会抵制注塑材料的收缩,导致注塑成型后手机嵌件面壳上段110及下段120的收缩量大于中间段130,表现为两端尺寸小,若通过调整注塑成型参数使面壳主体的上下两段满足要求,则由于嵌件200的抵制,就会导致面壳中段,即嵌件200所在部位尺寸大,在手机嵌件面壳与触摸屏组装时间隙大影响外观质感效果,这种方式在实际生产中也受到机台的影响,需要反复修模,反之,则会导致注塑与触摸屏组装时相互干涉,导致组装困难甚至无法组装,影响生产。
因此,如何改善注塑模具,使其能够使注塑在冷却收缩后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又不影响外观质量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以达到使其能够使注塑在冷却收缩后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又不影响外观质量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包括步骤:
制作待注塑零件模板,将待注塑零件按照收缩量的不同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并在收缩量大的部分上根据材料的收缩率设置预留收缩量,所述至少两个部分之间接顺过渡连接;
按照所述待注塑零件模板制作模具型腔。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部分上均按照各自收缩量设置预留收缩量。
优选地,所述待注塑零件为手机嵌件面壳,所述手机嵌件面壳模版包括上段、下段以及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用于嵌入嵌件,所述上段以及所述下段均设置预留收缩量,所述上段以及所述下段分别与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接顺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段上按照自身收缩量设置有预留收缩量。
优选地,所述上段以及所述下段上的预留收缩量为在所述手机嵌件面壳的宽度方向上的预留收缩量。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以及后模,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设有用于注塑成型的型腔,所述型腔根据待注塑零件上各部分收缩量的不同包括至少两个腔室,对应所述待注塑零件上收缩量大的所述腔室具有预留部,且各所述腔室之间接顺过渡连接。
优选地,至少两个腔室根据所述待注塑零件的各部分的收缩量均设置有预留部。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为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所述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的型腔包括上部腔室、下部腔室以及中间腔室,所述上部腔室以及所述下部腔室均设置有预留部,且所述上部腔室及所述下部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接顺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腔室根据手机嵌件面壳的中间段的收缩量设置有预留部。
优选地,所述上部腔室以及下部腔室的预留部设置在所述型腔的宽度方向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包括步骤:制作待注塑零件模板,将待注塑零件按照收缩量的不同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并在收缩量大的部分上根据材料的收缩率设置预留收缩量,至少两个部分之间接顺过渡连接;按照待注塑零件模板制作模具型腔;
由此可见,上述开模方法中,考虑到待注塑零件各部分收缩量的区别,将待注塑零件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即收缩量较大与收缩量较小的部分分开,制作模板时,在收缩量较大的部分上预留收缩量,然后在使其与其他部分接顺过渡连接,依照上述的模板开模后,注塑成型零件中收缩量大的部分和收缩量小的部分之间的连接处会存在一微小夹角,在冷却收缩过程中,该夹角将逐渐缩小直至两个部分之间平直连接,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注塑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又能够保证外观质量效果,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修模,有助于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机嵌件面壳的分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手机嵌件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开模方法中的面壳样板的上段与中间段未接顺过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开模方法中的面壳样板的上段与中间段接顺过渡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以达到使其能够使注塑在冷却收缩后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又不影响外观质量效果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开模方法中的面壳样板的上段与中间段未接顺过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塑开模方法中的面壳样板的上段与中间段接顺过渡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包括步骤:制作待注塑零件模板,将待注塑零件按照收缩量的不同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并在收缩量大的部分上根据材料的收缩率设置预留收缩量,至少两个部分之间接顺过渡连接;按照待注塑零件模板制作模具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注塑开模方法,考虑到待注塑零件各部分收缩量的区别,将待注塑零件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即收缩量较大与收缩量较小的部分分开,制作模板时,在收缩量较大的部分上预留收缩量,然后在使其与其他部分接顺过渡连接,依照上述的模板开模后,注塑成型零件中收缩量大的部分和收缩量小的部分之间的连接处会存在一微小夹角,在冷却收缩过程中,该夹角将逐渐缩小直至两个部分之间平直连接,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注塑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又能够保证外观质量效果,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修模,有助于控制成本。
根据所使用的的注塑材料的不同,预留的收缩量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比如,目前手机面壳常用的注塑材料有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PC)与玻纤(GF)的混合物等等,上述的聚碳酸酯(PC)的收缩率为0.5%,而聚碳酸酯(PC)+10%玻纤(GF)的混合物的收缩率为0.2~0.3%,因此,若注塑材料为PC时预留的收缩量就要多于以聚碳酸酯(PC)+10%玻纤(GF)的混合物作为注塑材料时的收缩量。
待注塑零件上收缩量小的部分虽然由于壁厚、嵌件等原因收缩量小,但是依然会存在一定的收缩量,因此,为了使注塑件更加符合设计要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部分上均按照各自收缩量设置预留收缩量,这样,通过在收缩量较大的部分上设置的预留收缩量也大,在收缩量较小的部分上设置的预留收缩量小的方式使各部分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注塑零件为手机嵌件面壳,手机嵌件面壳模版包括上段1、下段以及中间段2,中间段用于嵌入嵌件,上段1以及下段均设置预留收缩量,上段1以及下段分别与中间段2的两端接顺过渡连接。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段2上按照自身收缩量设置有预留收缩量。
手机嵌件面壳的上段1及下段与中间段2之间的收缩量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手机嵌件面壳的宽度方向上,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段1以及下段上的预留收缩量为在手机嵌件面壳的宽度方向上的预留收缩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以及后模,前模和后模之间设有用于注塑成型的型腔,其中,型腔根据待注塑零件上各部分收缩量的不同包括至少两个腔室,对应待注塑零件上收缩量大的腔室具有预留部,且各腔室之间接顺过渡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腔室根据待注塑零件的各部分的收缩量均设置有预留部,对应收缩量不同的部分的腔室其预留部的大小也不同,对应收缩量大的部分的腔室的预留部相应的也大,对应收缩量小的部分的腔室的预留部相应的就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塑模具为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的型腔包括上部腔室、下部腔室以及中间腔室,上部腔室以及下部腔室均设置有预留部,且上部腔室及下部腔室与中间腔室接顺过渡连接。
当然,注塑模具不仅限于上述的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只要是用于注塑各部分收缩量有区别的注塑件的模具均可以采用上述结构。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腔室根据手机嵌件面壳的中间段的收缩量设置有预留部。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腔室以及下部腔室的预留部设置在型腔的宽度方向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制作待注塑零件模板,将待注塑零件按照收缩量的不同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并在收缩量大的部分上根据材料的收缩率设置预留收缩量,所述至少两个部分之间接顺过渡连接;
按照所述待注塑零件模板制作模具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部分上均按照各自收缩量设置预留收缩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注塑零件为手机嵌件面壳,所述手机嵌件面壳模版包括上段、下段以及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用于嵌入嵌件,所述上段以及所述下段均设置预留收缩量,所述上段以及所述下段分别与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接顺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上按照自身收缩量设置有预留收缩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开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以及所述下段上的预留收缩量为在所述手机嵌件面壳的宽度方向上的预留收缩量。
6.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以及后模,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设有用于注塑成型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根据待注塑零件上各部分收缩量的不同包括至少两个腔室,对应所述待注塑零件上收缩量大的所述腔室具有预留部,且各所述腔室之间接顺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腔室根据所述待注塑零件的各部分的收缩量均设置有预留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为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所述手机嵌件面壳注塑模具的型腔包括上部腔室、下部腔室以及中间腔室,所述上部腔室以及所述下部腔室均设置有预留部,且所述上部腔室及所述下部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接顺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腔室根据手机嵌件面壳的中间段的收缩量设置有预留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腔室以及下部腔室的预留部设置在所述型腔的宽度方向上。
CN201710044020.2A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Pending CN107030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4020.2A CN107030978A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4020.2A CN107030978A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0978A true CN107030978A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3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4020.2A Pending CN107030978A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309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6699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张金良 药用覆膜橡胶塞的二次成型工艺
CN109895290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开模方法及模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6001U (zh) * 2009-09-15 2010-06-16 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预留收缩余量模具型腔
CN203608480U (zh) * 2013-10-31 2014-05-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内嵌有钢片的壳体、电子设备及用于成型该壳体的模具
CN105500602A (zh) * 2015-12-17 2016-04-20 河源市勇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6001U (zh) * 2009-09-15 2010-06-16 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预留收缩余量模具型腔
CN203608480U (zh) * 2013-10-31 2014-05-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内嵌有钢片的壳体、电子设备及用于成型该壳体的模具
CN105500602A (zh) * 2015-12-17 2016-04-20 河源市勇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6699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张金良 药用覆膜橡胶塞的二次成型工艺
CN106426699B (zh) * 2016-10-21 2019-05-24 张金良 药用覆膜橡胶塞的二次成型工艺
CN109895290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开模方法及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70414A (ja) 作業用保護手袋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7030978A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CN105479764A (zh) 一种仪表面板的双嵌模生产工艺
CN104842503A (zh) 一种广告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CN101462370B (zh) 一种dvd塑胶面壳的成型处理方法
CN204622466U (zh) 翻边塑料件的修偏模具
CN103568221A (zh) 一种解决产品表面缩水的模具
CN207345033U (zh) 一种注塑机内置冷却系统
CN104249434B (zh) 射出成型模组及其射出成型方法
CN206884091U (zh) 一种侧进胶自动切水口注塑模
CN105922501A (zh) 一种注塑嵌件和采用注塑嵌件进行注塑的方法
CN205716190U (zh) 一种防止注塑飞边的塑料管套件
CN2051795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壳
CN201415458Y (zh) 一种按钮模芯结构
CN206840605U (zh) 分模线模具
CN207481003U (zh) 吸盘成型模具
CN205735815U (zh) 一种三板模具降低废料机构
CN107775896A (zh) 一种用于不同颜色的多色注塑模具
CN206520134U (zh) 一种充电器壳体制造模具
CN108527758A (zh) 一种瑜伽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52814B (zh) 一模两件注塑模具
CN211031010U (zh) 一种充电器上盖模具
CN210148640U (zh) 一种可控制滑块进出的双色模具
CN206383433U (zh) 一种煎烤机上盖注塑模具
CN201136273Y (zh) 具辅助进胶斜梢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