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5769B -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5769B
CN107015769B CN201610890590.9A CN201610890590A CN107015769B CN 107015769 B CN107015769 B CN 107015769B CN 201610890590 A CN201610890590 A CN 201610890590A CN 107015769 B CN107015769 B CN 107015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pages
reception
binding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05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5769A (zh
Inventor
松下浩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15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5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5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5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5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increased printing speed, i.e. reducing the time between printing start and printing e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35Transforming generic data
    • G06K15/1836Raster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Parallel printing or parallel r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 G06F3/1252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for sheet based medi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03Receiving particular commands
    • G06K15/1806Receiving job control commands
    • G06K15/1807Receiving job control commands relating to the print image 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2Analysing the received data before processing
    • G06K15/1823Analysing the received data before processing for evaluating the resources needed, e.g. rasterizing time, ink, paper sto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25Managing optional units, e.g. sorters, document feeders
    • G06K15/403Managing optional units, e.g. sorters, document feeders handling the outputted documents, e.g. staplers, sorters
    • G06K15/404Managing other optional outputs, e.g. collators, stap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e.g. a sheet sor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9Binding, stapling, folding or perforating, e.g. pun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Abstract

打印控制装置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打印任务;展开部,其与所述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展开部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对接收完成了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与所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对应地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Description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的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装置)不仅进行图像形成,还具有各种后处理功能。特别是在生产打印(Production Print)的领域中,如图19所示,能够实现进行骑马订、平订(封面装订)、无线装订(封面装订)、活页装订之类的各种装订处理的装订输出。
在进行装订输出的情况下,按照与所希望的装订方式相适的顺序对纸张进行打印,并在最后对所打印的纸张集中进行装订处理。因此,根据装订方式而存在如下情况:在第一张被打印的纸张中包含打印任务的尾页面。
如图20所示,假设在原始文档中1页面至N页面按顺序并列。骑马订是使对折的纸张在打开的状态下重叠、然后沿折痕订上订书钉的装订方式,因此在以骑马订对图20所示的原始文档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需要在第一张输出纸张的表里打印1页面、N页面、2页面、N-1页面这4页面。
平订是如下装订方式:使对折后的纸张在对折的状态下重叠,通过丝线或金属线来固定折痕的附近,然后利用作为封面以及封底的1张纸张将上述纸张包裹起来。无线装订是如下装订方式:使对折后的纸张在对折的状态下重叠,不使用丝线或金属线而利用粘合剂将它们固定,然后利用作为封面以及封底的1张纸张将上述纸张包裹起来。因此,在上述两种装订方式中,如图21所示,需要在第一张输出纸张的表里打印6页面、3页面、4页面、5页面这4页面。
活页装订是如下装订方式:使纸张重叠并沿着一端部开设多个孔,然后向各孔嵌入活页面环。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进行活页装订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一般为如下方法:在将该图(a)所示的梳形树脂片60的各齿61的部分插入纸张端部的孔后(该图(b)),将各齿61围成环状,然后将其前端热熔接于梳形树脂片的基部62来进行固定(该图(c))。在输出后,为了隐藏基部62而使外观好看,如该图(d)所示,使第一张输出纸张沿着活页面环绕360度而成为最后一页面(封底)来加以使用。因此,在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在第一张输出纸张的表里打印N页面与N-1页面。
以往,在进行装订输出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在任务生成前,使用者根据装订方式对按照从首页面至尾页面的顺序排列的原始文档的各页面进行分页面作业(例示了骑马订的情况),从而生成按照与其分页面后的布局对应的排列顺序对各页面进行重新排列而成的任务数据,然后将任务数据发送至该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在任务生成后变更分页面布局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变更内容再次进行分页面作业来生成任务数据。
近年,如图24所示,实现了如下功能:不进行分页面作业,而将按照原始文档的页面顺序保持原样地生成的任务数据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进行与所希望的装订方式(例示了骑马订的情况)对应的分页面。由此,使用者即使不在任务送信前进行分页面作业,而仅通过指定装订方式,则也能够得到所希望的装订输出,并且即使在生成任务数据后分页面的结构产生了变更,也仅通过变更针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装订方式的指定即可,从而能够容易应对。
此外,在装订输出中,若准备用于形成封面的预先打印完毕的纸张而将其放置于规定的托盘,则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一般进行:基于任务将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与该封面相配合地装订在一起的处理、与装订方式的所需页面数相配合地(例如,在为骑马订的情况下,需要使总页面数为4的倍数)插入空白页面的处理。
然而,在近年的打印处理中,通过页面描述语言(PDL…Page DiscriptionLanguage)来描述各页面的内容,图像形成装置接收由该PDL描述的任务,并基于在装置内对此进行光栅化(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从而进行打印。通常情况下,按照接收顺序、即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进行各页面的光栅化,但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以页面为单位将任务分割、并从任意的页面开始进行光栅化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1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12636号公报
与任务数据的接收相比,光栅化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对各页面进行光栅化的情况下,若与接收并行地进行光栅化,则与在所有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开始进行光栅化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从接收开始到光栅化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在按照原始文档的页面顺序接收任务数据并且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分页面来进行装订输出的情况下,若按照接收顺序(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对各页面进行光栅化,则根据装订方式而存在所打印的第一张纸张包含尾页面等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在上述尾页面等的光栅化完成后开始进行打印,即便特意与接收并行地进行光栅化,也无法使打印开始提早很多,从而导致到打印完成为止的等待时间较长。
另一方面,考虑如下方法:利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按照希望的页面顺序进行光栅化的技术,不按照接收顺序,而按照与装订方式对应的页面顺序进行光栅化。但是,在该方法中,例如在骑马订的情况下,在第1页面的紧后对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因此若在第1页面的光栅化完成的时刻还未接收到尾页面的任务数据,则产生接收等待,与此相应地导致效率降低。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进行光栅化的情况下,若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且尾页面为空白页面,则不等待到尾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而开始进行打印。但是,该技术仅能够应用于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且尾页面为空白页面的情况,因此在尾页面不是空白页面的情况下,若不在尾页面的光栅化完成之后,则无法开始进行打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能够动态地控制边接收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输送来的打印任务边对其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从而缩短到打印开始以及打印完成为止的等待时间。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要旨存在于以下各项的技术方案中。
[1]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打印任务;
展开部,其与上述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上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展开部对上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
上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上述控制: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对接收完成了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与上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对应地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上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0]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对接收完成了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到与装订方式对应地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例如,尾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是在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下制作打印物时、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纸上进行打印的页面顺序。在同一记录纸内的情况下为朝向表面(先打印的面)进行打印的页面、朝向背面(后打印的面)进行打印的页面顺序,在表面、背面各自之中为接收顺序。
[2]根据[1]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打印任务中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位置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上述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设为在上述所指示的插入位置插入空白页面后的页面顺序来进行上述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1]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有空白页面插入(不需要进行光栅化处理的页面)的情况下,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变为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顺序。
[3]根据[1]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最后一页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2]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大多情况下第一张记录纸包含尾页面作为应当进行打印的页面,并且若到尾页面为止的接收完成,则之后能够对任意的页面进行光栅化,因此将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作为尾页面。
[4]根据[1]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在上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是第3页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3]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应当在第一张记录纸上进行打印的页面为3、4、5、6页面,因此将其中的接收顺序最早的第3页面作为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
[5]根据[1]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是在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中从最后一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4]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中,在从最后一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的接收完成后,若开始进行该页面的光栅化,则在该页面的光栅化中完成下一页面的接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前完成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所有页面的光栅化来开始打印。
[6]根据[3]或[5]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打印任务整体的页面数设为N,将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光栅化的页面数设为n,
上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上述控制:在上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在沿着从最后一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按顺序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光栅化后,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5]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若将总页面数设为N,则应当与装订方式对应地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为1,N,2,N-1,3,N-2…N/2,N/2+1那样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朝向中间的页面顺序。因此,在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首页面至第n页面目的光栅化的情况下,首先,沿着从尾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按顺序对n个页面进行光栅化。然后,从n+1、N-n页面分别朝向中间(N/2、N/2+1页面)按顺序进行光栅化。这相当于在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7]根据[3]或[4]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上述控制:在上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在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按顺序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6]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若将总页面数设为N,则应当与装订方式对应地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为3,4,5,6,…N-1,N,1,2。因此,若在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的时刻、完成了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为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在按顺序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这相当于在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8]根据[3]或[5]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上述控制:在上述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在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对尾页面与它前一页面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然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及下述[17]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若将总页面数设为N,则应当与装订方式对应地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为N-1,N,1,2,3,…N-2。因此,在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对尾页面与它前一页面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然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这相当于在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9]一种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打印控制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其是进行上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若在上述装订方式下应当对下一张记录纸进行打印的页面的图像数据全部备齐,则开始朝向上述下一张记录纸的打印;以及
后处理装置,其以上述装订方式对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打印完毕的记录纸进行装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并行地进行接收与光栅化,然后进行打印来进行装订。
[10]一种打印控制方法,其与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控制对上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
上述打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中,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对接收完成了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与上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对应地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以及
第二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中,在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上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1]根据[10]所记载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上述打印任务中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位置的情况下,将上述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转换为在上述所指示的插入位置插入空白页面后的页面顺序的步骤。
[12]根据[10]所记载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最后一页面。
[13]根据[10]所记载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应当等待上述接收完成的页面在上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是第3页面。
[14]根据[10]所记载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页面是在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中从最后一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
[15]根据[12]或[14]所记载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打印任务整体的页面数设为N,将在上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光栅化的页面数设为n,
在上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二步骤中,在沿着从最后一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按顺序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光栅化后,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6]根据[12]或[13]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二步骤中,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为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在按顺序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7]根据[12]或[14]所记载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在上述第二步骤中,对尾页面与它前一页面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然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打印控制方法以及程序,通过动态地控制边接收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输送来的打印任务边对其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缩短到打印开始以及打印完成为止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装订方式为骑马订且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装订方式为平订(或无线装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装订方式为平订且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使接收完成等待页面为第3页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为平订或者无线装订且有空白页面插入的情况下、使接收完成等待页面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为第3页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且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的情况下的RIP顺序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控制装置所进行的RIP顺序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打印系统根据装订方式来动态地控制RIP顺序从而制作打印物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二RIP处理(图11的步骤S207)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一骑马订RIP处理(图12的S223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平订RIP处理(图12的S226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一活页装订RIP处理(图12的S229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二骑马订RIP处理(图12的S224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平订RIP处理(图12的S227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第二活页装订RIP处理(图12的S230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各种装订方式的图。
图20是表示原始文档的页面顺序的图。
图21是按照装订方式表示朝向各记录纸进行打印的页面的分配(分页面)的图。
图22是表示活页装订的装订过程的图。
图23是表示将在终端侧进行了分页面的打印任务朝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方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将保持原始文档的页面顺序不变的任务数据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并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进行与装订方式对应的分页面的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系统5的一个例子。打印系统5具备:打印控制装置10,其接收打印任务并对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20,其基于打印控制装置10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对记录纸进行打印;以及后处理装置30,其对图像形成装置20所输出的记录纸施行装订处理等后处理。
打印系统5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并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打印任务。打印任务通过PDL来描述各页面的内容。
打印控制装置10通过将控制部11、接收部12、展开部13、I/F(Interface)部14、存储部15等与总线连接而构成。控制部1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构成。存储部15由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装置等构成。
接收部12从通过网络而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接收打印任务。展开部13与通过接收部12执行的接收并行地,对接收部12接收到的打印任务所包含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RIP)来生成图像数据。控制部11控制展开部13对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
此外,与接收部12接收打印任务相比,展开部13对该打印任务所包含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所需要的处理时间较长。因此,即使与接收并行地执行光栅化,也先完成接收,并在接收完成后执行剩下的光栅化处理。
在存储部15储存有供控制部11的CPU执行的程序。通过使控制部11的CPU执行该程序,从而实现作为打印控制装置10的功能。在存储部15存储有接收部12所接收到的打印任务、展开部13所展开的图像数据、在展开的中途生成的中间数据等。另外,存储部15作为在控制部11的CPU执行程序时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工作区域来使用。
I/F部14在打印控制装置10与图像形成装置20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授受。打印控制装置10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I/F部14而向图像形成装置20转送。
图像形成装置20是具备以光学的方式读取原稿并将其复制图像打印至记录纸的复印功能、将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变成文件来保存或者通过网络而向外部终端发送的扫描功能、将基于从打印控制装置10转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来进行输出的打印功能等的所谓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20通过将整体控制部21、图像形成部22、图像读取部23、操作面板24、后处理装置I/F部25等与总线连接而构成。
整体控制部21具备CPU、ROM、RAM、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装置、与打印控制装置10连接的I/F部、网络通信部等。通过使CPU执行储存于ROM等的程序,从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动作。
图像形成部22是发挥将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来进行打印的功能的所谓引擎部。这里,构成作为具有记录纸的输送装置、感光鼓、带电装置、激光单元、显影装置、转印分离装置、清洁装置、以及定影装置,并通过电子照相处理来形成图像的所谓激光打印机。图像形成部22也可以是其他方式。
图像读取部23发挥以光学的方式读取原稿来取得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功能。
操作面板24具备显示部与操作部。显示部由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等构成,其发挥对各种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等进行显示的功能。操作部由开始按钮等各种操作开关、设置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触摸面板等构成。触摸面板对由触笔、手指等按下的坐标位置进行检测。
后处理装置I/F部25发挥对后处理装置30发送与装订处理有关的指示等。
后处理装置30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0输出的记录纸进行堆叠,并对这些记录纸施行装订处理。后处理装置30能够以骑马订、平订、无线装订、活页装订等各种装订方式来施行装订处理。
接下来,对打印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打印控制装置10与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该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RIP),并根据装订方式、空白页面的插入状况、接收状况、光栅化的进展状况来动态地控制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RIP顺序)。
更详细而言,自接收开始后,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依次对接收完成了的页面进行光栅化(RIP),直至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以下,作为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
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根据所指定的装订方式、空白页面的插入状况来决定。例如,在为骑马订的情况下,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尾页面。在为平订的情况下,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是第3页面(在有空白页面插入的情况下,是包含该空白页面在内的第1页面至第3页面中的需要进行光栅化的最后一页面)。装订方式的指定、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可以在所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中进行,也可以通过打印系统5的操作面板等来接受。
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之后,按照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将其作为最佳RIP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将打印控制装置10实际上对各页面进行RIP的页面顺序设为动态RIP顺序。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最佳RIP顺序)是在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下制作打印物时、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纸上进行打印的页面顺序。在同一记录纸内的情况下为朝向表面(先打印的面)进行打印的页面、朝向背面(后打印的面)进行打印的页面顺序,在表面、背面各自之中为接收顺序。
图2表示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该图(a)表示所接收的打印任务的任务构成与现有的RIP顺序。该打印任务由1~8页面构成,以往,按照接收顺序、即从首页面朝向尾页面依次进行RIP。无空白页面的插入。
该图(b)表示对该打印任务进行RIP时的最佳RIP顺序与动态RIP顺序。若将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设为N,则在骑马订的情况下,最佳RIP顺序为1,N,2,N-1,3,N-2,…,N/2,N/2+1。在该例中N为8,因此最佳RIP顺序为1,8,2,7,3,6,4,5。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是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尾页面(该例中为第8页面)。此外,在各图中,对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施加了阴影线。
打印控制装置10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该图(b)所示的例子中,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首页面至第2页面的RIP。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2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8,7,3,6,4,5的顺序进行RIP。此外,在各图中,将到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为止已经RIP完毕的页面涂成灰色。
图2(c)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首页面至第3页面的RIP的情况。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3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8,7,6,4,5的顺序进行RIP。
在骑马订的情况下,若将打印任务中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设为N,将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已经RIP完毕的页面数设为n,则按顺序对1至n页面进行RIP,直到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顺序对N至N-n+1页面进行RIP,然后从n+1页面与N-n页面开始分别朝向中间页面(N/2页面、N/2+1页面)按顺序进行RIP。
图3例示出了装订方式为骑马订且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的情况下的RIP顺序。该图(a)表示所接收的打印任务的任务构成与现有的RIP顺序。该打印任务由1~6页面构成,并被指示在第1页面与第2页面之间以及在第6页面之后分别各插入1页面空白页面。空白页面插入后的总页面数变成8页面。
该图(b)表示对该打印任务进行RIP时的最佳RIP顺序与动态RIP顺序。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最佳RIP顺序为1,8,2,7,3,6,4,5。其中,2、8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需要进行RIP处理。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是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尾页面(空白页面插入前的第6页面)。
打印控制装置10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接收顺序)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该图(b)的例子中,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的首页面至第3页面的RIP。但是,由于第2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所以不进行RIP处理。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3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剩下的页面的最佳RIP顺序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为8,7,6,4,5,但其中第8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7,6,4,5的顺序进行RIP。
图3(c)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的首页面至第4页面的RIP的情况。但是,由于第2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所以不进行RIP处理。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4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8,7,6,5的顺序进行RIP,但其中第8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7,6,5的顺序进行RIP。
在骑马订的情况下,若将打印任务中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设为N,将所插入的空白页面数设为A,将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已经RIP完毕的页面数设为n,将到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为止所包含的空白页面数设为a,则按照接收顺序对1至n页面(若包含空白页面插入则为1至n+a页面)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顺序对N+A~N+A-(n+a)+1页面进行RIP(但不需要进行空白插入页面的RIP),然后从n+a+1页面与N+A-(n+a)页面开始分别朝向中间页面((N+A)/2页面、(N+A)/2+1页面)按顺序进行RIP(但空白插入页面除外)。
图4表示装订方式为平订(或无线装订)的封面装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该图(a)表示所接收的打印任务的任务构成与现有的RIP顺序。该打印任务由1~8页面构成,以往,按照接收顺序、即从首页面朝向尾页面依次进行RIP。无空白页面的插入。
该图(b)表示对该打印任务进行RIP时的最佳RIP顺序与动态RIP顺序。若将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设为N,则在平订的情况下,最佳RIP顺序为3,4,5,6…N-1,N,1,2。在该例中N为8,因此最佳RIP顺序为3,4,5,6,7,8,1,2。接收完成等待页面为尾页面的第8页面。
打印控制装置10从首页面开始按照接收顺序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该图(b)的例子中,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仅完成了首页面的RIP。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3,4,5,6,7,8,2的顺序进行RIP。
图4(c)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首页面至第2页面的RIP的情况。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2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3,4,5,6,7,8的顺序进行RIP。
在平订的情况下,若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到第2页面为止的RIP,则保持原样地继续执行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接收顺序下的RIP处理,若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未完成到第2页面为止的RIP,则中断接收顺序下的RIP处理,并按顺序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RIP,然后再次开始进行刚才中断的处理而对1、2页面中的未处理的部分进行RIP即可。
图5例示出了在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封面装订且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的情况下的RIP顺序。该图(a)表示所接收的打印任务的任务构成与现有的RIP顺序。该打印任务由1~6页面构成,并被指示在任务的第1页面与第2页面之间以及第5页面与第6页面之间分别各插入1页面空白页面。空白页面插入后的总页面数为8页面。
该图(b)表示对该打印任务进行RIP时的最佳RIP顺序与动态RIP顺序。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最佳RIP顺序为3,4,5,6,7,8,1,2。其中,2、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需要进行RIP处理。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是尾页面(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为第8页面)。
打印控制装置10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接收顺序)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该图(b)的例子中,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仅完成了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的首页面的RIP。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剩下的页面所涉及的最佳RIP顺序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为3,4,5,6,7,8,2,但其中第2页面与第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3,4,5,6,8的顺序进行RIP。
图5(c)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在第1页面的中途为止RIP完成的情况。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也包含未完成的第1页面)进行RIP,因此按照3,4,5,6,7,8,1,2的顺序进行RIP,但其中第2页面与第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3,4,5,6,8,1(第1页面的剩余部分)的顺序进行RIP。
在平订的情况下,若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到包含所插入的空白页面在内的第2页面为止的RIP,则保持原样地继续执行到目前为止进行的接收顺序下的RIP处理,若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未完成到包含所插入的空白页面在内的第2页面为止的RIP,则中断接收顺序下的RIP处理,并按顺序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RIP,然后对刚才中断的1、2页面中的未处理的部分进行RIP即可。
此外,如图6、图7所示,在为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封面装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接收完成等待页面设为第3页面(在插入空白页面的情况下,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为第3页面)。在第3页面以后,最佳RIP顺序与接收顺序相同,因此若从第3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开始进行第3页面的RIP处理,则与从尾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开始进行第3页面的RIP的情况相比,能够提前完成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的RIP,并提早开始第一张记录纸的打印。
图8表示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的RIP顺序。该图(a)表示所接收的打印任务的任务构成与现有的RIP顺序。该打印任务由1~8页面构成,以往,按照接收顺序、即从首页面朝向尾页面依次进行RIP。无空白页面的插入。
该图(b)表示对该打印任务进行RIP时的最佳RIP顺序与动态RIP顺序。若将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设为N,则最佳RIP顺序在活页装订的情况下为N-1,N,1,2,…N-2。在该例中N为8,因此最佳RIP顺序为7,8,1,2,3,4,5,6。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是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尾页面,在该情况下为第8页面。
打印控制装置10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该图(b)的例子中,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首页面至第3页面的RIP。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3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7,8,4,5,6的顺序进行RIP。
图8(c)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仅完成了首页面的RIP的情况。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7,8,2,3,4,5,6的顺序进行RIP。
在活页装订的情况下,按照接收顺序进行RIP处理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中断该接收顺序下的RIP处理,并在进行N-1页面与N页面的RIP处理后,再次开始接收顺序下的RIP即可。
图9例示出了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且指示有空白页面的插入的情况下的RIP顺序。该图(a)表示所接收的打印任务的任务构成与现有的RIP顺序。该打印任务由1~6页面构成,并被指示在任务的第1页面与第2页面之间以及第5页面与第6页面之间分别各插入1页面空白页面。空白页面插入后的总页面数为8页面。
该图(b)表示对该打印任务进行RIP时的最佳RIP顺序与动态RIP顺序。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最佳RIP顺序为7,8,1,2,3,4,5,6。其中,2、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需要进行RIP处理。接收完成等待页面为尾页面。
打印控制装置10从首页面开始按顺序(接收顺序)进行RIP,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该图(b)的例子中,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的首页面至第3页面的RIP。由于第2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所以实际上不进行RIP处理。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3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剩下的页面的最佳RIP顺序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为7,8,4,5,6,但其中第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8,4,5,6的顺序进行RIP。
图9(c)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完成了第1页面的RIP的情况。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1页面以外)进行RIP,因此按照7,8,2,3,4,5,6的顺序进行RIP,但其中第2页面与第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因此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8,3,4,5,6的顺序进行RIP。
图9(d)表示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在第1页面的中途为止RIP完成的情况。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最佳RIP顺序对剩下的页面(也包含未完成的1页面)进行RIP,因此按照7,8,1,2,3,4,5,6的顺序进行RIP,但其中第2页面与第7页面为空白页面插入,所以不进行RIP处理。因此,实际上,在空白页面插入后的页面编号下,按照8,1(第1页面的剩余部分),3,4,5,6的顺序进行RIP。
在活页装订的情况下,按照接收顺序进行RIP处理直至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在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中断该接收顺序的RIP处理,并在进行除了所插入的空白页面以外的N-1页面与N页面的RIP处理后,继续进行接收顺序下的RIP即可。
图10是表示对打印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RIP顺序进行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打印任务的接收开始的同时,开始本处理的执行。首先,基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制作该打印任务中的最佳RIP顺序(步骤S101)。接下来,基于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以及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确定接收完成等待页面(步骤S102)。
到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为止(步骤S103;否),按照接收顺序对接收完成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104)。
若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步骤S103;是),则中断目前为止的RIP处理(接收顺序下的RIP处理)(步骤S105)。然后,从最佳RIP顺序下的首页面开始按顺序对未完成RIP的页面进行检索(步骤S106)。若存在未完成RIP的页面(步骤S107;是),则对从首页面开始检索而最先找到的未完成RIP的页面进行RIP直至RIP完成为止(步骤S108),然后返回步骤S106。
若不存在未完成RIP的页面(步骤S107;否),则结束本处理。
此外,包含空白插入页面在内,打印控制装置10将通过RIP处理得到的图像数据以最佳RIP顺序的页面顺序,依次转送至图像形成装置20。此时,打印控制装置10完成应当以最佳RIP顺序接着向图像形成装置20转送的页面的图像数据的制作之后,立即将该页面的图像数据转送至图像形成装置20。针对空白插入页面,可以发送空白页面的图像数据,也可以发送插入空白页面的指示。
在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下应当朝向下一张记录纸进行打印的页面的图像数据(除了空白插入页面外)全部备齐的时刻,图像形成装置20开始进行针对该下一张记录纸的打印。例如,在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1、N(N为总页面数)、2、N-1这4页面量的图像数据备齐的阶段,开始进行第一张记录纸的打印。
后处理装置30按输出顺序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0输出的记录纸进行堆叠,并在用于装订成1册的所有记录纸的打印完成后,执行将上述记录纸装订成1册的处理。例如,在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0输出的记录纸进行堆叠,若堆叠了所需张数,则利用订书钉将中间订起来,然后对折来进行装订。
这样,根据本发明,基于装订方式以及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下的RIP处理的进行状况来动态地变更RIP顺序,从而能够缩短到装订输出时的第一张记录纸的打印开始为止的等待时间,进而能够缩短到打印完成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此外,为了使第一张记录纸的打印开始时期更加提前,以如下的方式决定接收完成等待页面即可。即,将接收完成等待页面设为在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之中从最后一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由于朝向第一张记录纸的打印是在第一张记录纸上进行打印的所有页面的图像数据备齐后开始进行的,所以只要如上述那样,就能够更提前完成朝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的RIP。
例如,在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第一张记录纸上打印1、N、2、N-1这4页面。最后一页面为N,从N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为N-1页面。因此,使骑马订的情况下的接收完成等待页面为N-1页面即可。与等待N页面的接收完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前开始所需页面的RIP。
在为平订、无线装订的封面装订的情况下,在第一张记录纸打印3、4、5、6页面。最后一页面为6页面,从6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为3页面。因此,使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封面装订的情况下的接收完成等待页面为3页面即可。
在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在第一张记录纸打印N、N-1页面。在朝向该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之中,最后一页面为N页面,从N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为N-1页面。因此,使活页装订的情况下的接收完成等待页面为N-1页面即可。与等待N页面的接收完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前开始进行所需页面的RIP。
图11表示打印系统5制作打印物的情况下的另一方式的处理。在该处理中,打印控制装置10用于控制RIP顺序的算法与图10的处理不同,但控制的结果相同。此外,这里,在所有装订方式中,接收完成等待页面均为尾页面。
打印控制装置10开始进行打印任务的接收(步骤S201)。若在该接收中不存在能够进行RIP的页面(接收完成的未进行RIP的页面)(步骤S202;否),则返回步骤S201并继续进行接收。若存在能够进行RIP的页面(步骤S202;是),则调查所有页面的接收(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是否完成(步骤S203)。
若所有页面的接收未完成(步骤S203;否),则按照接收顺序对未完成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204)。然后,判定是否朝向下一张记录纸打印的所有页面的图像数据已聚齐以便能够进行朝向该下一张记录纸的打印(步骤S205)。若不能进行打印(步骤S205;否),则返回步骤S201并继续进行处理。若能够进行打印(步骤S205;是),则进行朝向该记录纸的打印处理(步骤S206),然后返回步骤S201并继续进行处理。
若所有页面的接收完成(步骤S203;是),则执行以基于RIP完毕页面与装订方式算出的页面顺序进行RIP的第二RIP处理(步骤S207)。在后面对第二RIP处理进行详细的叙述。
判定是否朝向下一张记录纸打印的所有页面的图像数据已聚齐以便能够进行朝向该下一张记录纸的打印(步骤S208)。若不能进行打印(步骤S208;否),则返回步骤S207并继续进行第二RIP处理。若能够进行打印(步骤S207;是),则进行朝向该记录纸的打印处理(步骤S209)。
然后,判定用于装订的1册量的所有页面的输出是否完成(步骤S210),若用于装订的1册量的所有页面的输出未完成(步骤S210;否),则返回步骤S207并继续进行处理。若1册量的所有页面的输出完成(步骤S210;是),则结束本处理。
后处理装置30按输出顺序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0输出的记录纸进行堆叠,在用于装订成1册的所有记录纸的打印完成后,执行将上述记录纸装订成1册的处理。
图12表示第二RIP处理(图11的步骤S207)的详细内容。首先,对所指定的装订方式进行判定(步骤S221)。在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步骤S221;骑马订),判定是否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步骤S222),若不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步骤S222;否),则进行第一骑马订RIP处理(步骤S223)。在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22;是),进行第二骑马订RIP处理(步骤S224)。
在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步骤S221;平订、无线装订),判定是否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步骤S225),若不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步骤S225;否),则进行第一平订RIP处理(步骤S226)。在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25;是),进行第二平订RIP处理(步骤S227)。
在所指定的装订方式为活页装订的情况下(步骤S221;活页装订),判定是否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步骤S228),若不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步骤S228;否),则进行第一活页装订RIP处理(步骤S229)。在存在空白页面插入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28;是),进行第二活页装订RIP处理(步骤S230)。
图13是表示第一骑马订RIP处理(图12的步骤S223)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图13~图15中,N为在打印任务中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n为到所有页面接收完成为止完成了RIP的页面数。
若N-n+1页面至N页面的RIP未完成(步骤S301;否),则按顺序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RIP(步骤S302)。若N-n+1页面至N页面的RIP完成(步骤S301;是),则从n+1页面与N-n页面分别朝向中间(N/2、N/2+1页面)依次进行RIP(步骤S303)。
图14是表示第一平订RIP处理(图12的步骤S226)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若n≥2(步骤S321;是),则按顺序对n+1页面至N页面进行RIP(步骤S322)。
若不是n≥2(步骤S321;否),则判定到N页面为止的RIP是否完成(步骤S323)。若到N页面为止的RIP未完成(步骤S323;否),则从第3页面开始依次进行RIP(步骤S325)。在到N页面为止的RIP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23;是),对第1页面、第2页面中的未处理的页面依次进行RIP(步骤S324)。
图15是表示第一活页装订RIP处理(图12的步骤S229)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若N-1、N页面的RIP未完成(步骤S341;否),则从N-1、N页面开始依次对需要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342)。若N-1页面以及N页面的RIP完成(步骤S341;是),则对n+1页面至N-2页面依次进行RIP(步骤S343)。
图16是表示第二骑马订RIP处理(图12的步骤S224)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图16~图18中,N为在打印任务中进行光栅化的总页面数,A为空白页面插入的总页面数,n为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下的RIP完毕的页面数,a为到n页面的RIP完成为止所包含的空白插入页面的数量。
若从N+A页面至N+A-(n+a)+1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未完成(步骤S361;否),则按顺序对从N+A页面至N+A-(n+a)+1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362)。若从N+A页面至N+A-(n+a)+1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完成(步骤S361;是),则从n+a+1页面与N+A-(n+a)页面分别朝向中间((N+A)/2、(N+A)/2+1页面)依次对需要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363)。
图17是表示第二平订RIP处理(图12的步骤S227)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若n+a≥2(步骤S381;是),则按顺序对从n+a+1页面至N+A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382)。
若不是n+a≥2(步骤S381;否),则判定到N+A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是否完成(步骤S383)。若到N+A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未完成(步骤S383;否),则从第3页面开始依次对需要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384)。在到N+A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83;是),对第1页面、第2页面中的需要RIP的页面且未完成RIP的页面依次进行RIP(步骤S385)。
图18是表示第二活页装订RIP处理(图12的步骤S230)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若N+A-1、N+A页面中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未完成(步骤S401;否),则从N+A-1、N+A页面中的需要RIP的页面开始依次对需要RIP的页面进行RIP(步骤S402)。若N+A-1页面以及N+A页面中的需要RIP的页面的RIP完成(步骤S401;是),则对从n+a+1页面至N+A-2页面之间的需要RIP的页面依次进行RIP(步骤S403)。
如以上那样,边进行接收边进行RIP,并根据接收完成等待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刻下的RIP状况以及装订方式来动态地变更进行RIP的页面顺序,从而使RIP顺序最佳化,因此能够缩短到打印开始以及打印完成为止的等待时间。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内容,即使是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变更、追加,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装订方式而示出了骑马订、平订、无线装订、活页装订,但本发明也应用于它们之外的装订方式。只要与所采用的装订方式对应地设定最佳RIP顺序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空白页面插入的例子,但在插入打印完毕的纸张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空白页面的情况相同地进行处理。
附图标记的说明
5...打印系统;10...打印控制装置;11...控制部;12...接收部;13...展开部;14...I/F部;15...存储部;20...图像形成装置;21...整体控制部;22...图像形成部;23...图像读取部;24...操作面板;25...后处理装置I/F部;30...后处理装置;60...活页装订用的树脂片;61...齿;62...基部。

Claims (13)

1.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打印任务;
展开部,其与所述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展开部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在根据所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而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之前,从首页面开始依次对接收完成的页面进行光栅化,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所述规定页面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是第3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所述规定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最后的页面,
将打印任务全体的页面数设为N,将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光栅化的页面数设为n,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在沿着从最后的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依次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光栅化后,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或者活页装订的情况下,所述规定页面是在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中从最后的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
将打印任务全体的页面数设为N,将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光栅化的页面数设为n,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在沿着从最后的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依次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光栅化后,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所述规定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最后的页面,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为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在依次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5.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打印任务;
展开部,其与所述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展开部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在根据所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而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之前,从首页面开始依次对接收完成的页面进行光栅化,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所述规定页面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是第3页面,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所述控制: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为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在依次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打印任务指示了空白页面的插入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设为在所述指示了的插入位置插入空白页面后的页面顺序来进行所述控制。
7.一种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其是进行所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若在所述装订方式下应当向下一张记录纸进行打印的页面的图像数据全部备齐,则开始向所述下一张记录纸的打印;以及
后处理装置,其以所述装订方式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打印完毕的记录纸进行装订。
8.一种打印控制方法,其控制与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
所述打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在根据所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而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之前,从首页面开始依次对接收完成的页面进行光栅化;以及
第二步骤,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所述规定页面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是第3页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所述规定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最后的页面,
将打印任务全体的页面数设为N,将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光栅化的页面数设为n,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在沿着从最后的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依次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光栅化后,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或者活页装订的情况下,所述规定页面是在向第一张记录纸打印的页面中从最后的页面朝向前方连续的页面中的首页面,
将打印任务全体的页面数设为N,将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时完成了光栅化的页面数设为n,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在沿着从最后的页面朝向首页面的方向依次对N页面至(N-n+1)页面进行光栅化后,从首页面侧与尾页面侧交替地一页面一页面地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骑马订的情况下,所述规定页面是需要进行光栅化的页面中的最后的页面,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步骤中,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为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在依次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2.一种打印控制方法,其控制与打印任务的接收并行地对所述打印任务的各页面进行光栅化时的页面顺序,
所述打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步骤,在根据所述打印任务所涉及的输出物的装订方式而决定的应当等待接收完成的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之前,从首页面开始依次对接收完成的页面进行光栅化;以及
第二步骤,在所述规定页面的接收完成后,按照与所述装订方式对应的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对未完成光栅化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所述规定页面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是第3页面,
在所述装订方式为封面装订的平订或者无线装订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步骤中,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完成,则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直至尾页面为止,若到第2页面为止的光栅化未完成,则在依次对第3页面至尾页面进行光栅化后,按照接收顺序对剩下的页面进行光栅化。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通过所述打印任务指示了空白页面的插入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应当进行光栅化的页面顺序转换为在所述指示了的插入位置插入空白页面后的页面顺序的步骤。
CN201610890590.9A 2015-10-13 2016-10-12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015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2285 2015-10-13
JP2015202285A JP6269979B2 (ja) 2015-10-13 2015-10-13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5769A CN107015769A (zh) 2017-08-04
CN107015769B true CN107015769B (zh) 2020-03-31

Family

ID=5849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0590.9A Active CN107015769B (zh) 2015-10-13 2016-10-12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79338B2 (zh)
JP (1) JP6269979B2 (zh)
CN (1) CN107015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0786B2 (en) * 2017-03-17 2019-06-04 Ricoh Company, Ltd.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int jobs having print functions affecting page ord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4417A (ja) * 2012-01-16 2013-07-25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35872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802490A (zh) * 2012-11-13 2014-05-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853508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2507A (ja) * 2002-12-13 2004-07-08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
JP2009223405A (ja) * 2008-03-13 2009-10-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5141995B1 (ja) 2012-02-01 2013-02-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4417A (ja) * 2012-01-16 2013-07-25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35872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802490A (zh) * 2012-11-13 2014-05-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853508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9979B2 (ja) 2018-01-31
US20170103288A1 (en) 2017-04-13
US9779338B2 (en) 2017-10-03
CN107015769A (zh) 2017-08-04
JP2017076197A (ja)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8912B2 (en) Printing control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2411293B (zh) 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JP200630931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0833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4061638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63057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7015769B (zh)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US9008569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function to permit staple processing for job including small size sheet based on page position of small size sheet in a job,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8690145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40210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8323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192804A (ja) 印刷装置
JP2016099763A (ja) 印刷ジョブ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058738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706553B2 (ja)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3536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部番号付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024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722597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31444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92468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
JP20050434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81224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JP6971684B2 (ja) 印刷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53317B2 (ja) プリンタ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
JP20240199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