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0593B - 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0593B
CN106980593B CN201710029170.6A CN201710029170A CN106980593B CN 106980593 B CN106980593 B CN 106980593B CN 201710029170 A CN201710029170 A CN 201710029170A CN 106980593 B CN106980593 B CN 1069805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data
prin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91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0593A (zh
Inventor
吉泽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80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0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0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0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CDIGITAL COMPUTERS IN WHICH ALL THE COMPUTATION IS EFFECTED MECHANICALLY
    • G06C11/00Output mechanisms
    • G06C11/04Output mechanisms with printing mechanisms, e.g. for character-at-a-time or line-at-a-tim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02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manually operated with input through keyboard and computation using a built-in program, e.g. pocket calculators
    • G06F15/0225Use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 display; Interfaces to other computer systems
    • G06F15/0233Use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 display; Interfaces to other computer systems with printing provi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5Reproduc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68Calculating or estim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CDIGITAL COMPUTERS IN WHICH ALL THE COMPUTATION IS EFFECTED MECHANICALLY
    • G06C15/00Computing mechanisms;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G06C15/08Multiplying or dividing devices; Devices for computing the exponent or ro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alcul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具备打印机和处理器,上述处理器被设计成: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多个计算数据;使打印机打印上述多个计算数据和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一打印数据;根据用户操作变更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某一个计算数据;使打印机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至少一个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二打印数据,不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计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数据打印装置、计算数据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一种带打印机的计算器(例如日本特开平08-241285号公报),能够进行保存第一次输入的计算式,第二次输入相同的计算式来进行正误判定的2次命中验算。
在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中,不打印伴随第一次计算的计算数据,而在第二次计算式输入结束的时间点打印一系列的计算数据。这样,即使第一次的计算有输入错误也能够在确认第二次的计算后打印正确的输入内容,所以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
一般,带打印机的计算器有以下优点,即在每次输入计算式的运算数、被运算数时将其作为计算数据依次进行打印,能够一边确认所输入的一系列计算式一边进行计算作业。如上述现有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那样,如果不打印伴随第一次计算的计算数据则得不到上述优点。
即,在不是第二次输入相同计算式来对该计算式进行正误判定的2次命中验算,而是每次显示和打印所输入的计算数据并进行确认的验算方法中,通过上述现有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的打印方式不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计算数据打印装置以及计算数据打印方法等,在输入计算数据并进行打印后,变更所输入的计算数据时,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来节约打印。
本发明的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具备打印机和处理器,其中,上述处理器被设计成: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多个计算数据;使打印机打印上述多个计算数据和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一打印数据;根据用户操作变更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某一个计算数据;使打印机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至少一个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二打印数据,不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计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在输入计算数据并进行打印后变更所输入的计算数据时,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来节约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数据打印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外观结构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登记在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计算数据的内容的图。
图4A是表示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计算数据打印处理(之一)的流程图。
图4B是表示上述计算数据打印处理(之二)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显示/打印动作(实施例1)的图。
图6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打印动作(实施例2)的图。
图7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打印动作(实施例3)的图。
图8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打印动作(实施例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以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计算数据打印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外观结构的正面图。
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如图1的(A)所示,在易于放置在桌子上操作的固定式本体外壳的跟前侧具备键输入部11,在上述键输入部11的内侧具备显示部12、打印部13。
上述键输入部11具备数值输入用的各个键([0][00][1]~[9][.])、计算功能指定用的各个键([+=][-][×][÷][GT(总和)][*(合计)][%][M*(记忆恢复清除)]~[M+(记忆加法)][MU(加价)/MD(减价)][IT(项目/平均)]等)、全部清除键[CA]、清除键[C]、输入结束计算数据的调用键[△][▽]、变更指示键[变更]、插入指示键[插入]、删除指示键[删除]、打印指示键[再打印]等。
另外,上述键输入部11中具备打印模式开关11a、四舍五入(舍入模式)开关11b。
上述打印模式开关11a具有“关闭”、“开启”、“打印”的切换位置,在“关闭”的位置切断电源,在“开启”的位置接通电源并设定为打印模式关闭的状态,在“打印”的位置接通电源并设定为打印模式开启的状态(将与计算操作对应的数值、计算功能、计算结果的各个计算数据全部打印的状态)。
上述四舍五入(舍入模式)开关11b是指定如何求出小数点以下的尾数处理的开关,具有“F”、“3,2,0-(5/4)”、“ADD2-(5/4)”的切换位置。在“F”的位置(浮点计算),不处理小数部分而求出计算结果,在“3,2,0-(5/4)”的位置,以“四舍五入”求出所指定的数的下一位,在“ADD2-(5/4)”的位置(小数第二位指定计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即使不按[.]也自动对预置数的下2位输入小数点。
上述打印指示键[再打印]在打印模式关闭的状态下,从开头再计算在操作键之前刚计算出的一系列计算数据并全部打印,在打印模式开启的状态下,在根据后述的ECO打印模式(参照图1的(B))的某一个所设定的范围内,打印在键操作之前刚变更并再计算出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包括由于变更而发生变化的部分的范围的计算数据。以下的说明中,打印包含对同一打印进行再次打印和对变更后的打印进行打印。
上述ECO打印模式,通过上述键输入部11的[CA]键和[再打印]键的组合操作,如图1的(B)所示,确认显示在上述显示部12上的设定画面并成为能够设定的状态。
上述ECO打印模式如图1的(B1)所示,初始状态被设定为“FULL”,如图1的(B2)~(B5)所示,每次输入[▽]([△(返回)])键时,被切换设定为“ECO-1”→“ECO-2”→“ECO-3”→“ECO-4”。
“FULL”:将包括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部分的所有范围的计算数据进行打印。
“ECO-1”:将从最初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部分紧前的未变化部分到最后的范围的计算数据和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计算结果数据进行打印。
“ECO-2”:将从最初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部分紧前的未变化部分到最后发生变化紧后的未变化部分为止的范围的计算数据和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计算结果数据进行打印。
“ECO-3”:在有多个范围时,将包括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部分和其前后未变化部分的范围的计算数据和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计算结果数据分别汇总并进行打印。
“ECO-4”:仅将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部分的范围的计算数据和通过变更发生变化的计算结果数据进行打印。
上述显示部12具备由12位的数码管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每次显示所输入的计算式和计算结果的计算数据。
上述打印部13例如具备热转印式的打印机构,根据上述打印模式的关闭/开启的设定状态、上述[再打印]键的输入状态、上述ECO打印模式的设定状态来将上述计算数据打印到记录纸P上进行输出。
图2是表示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电路具备计算机即CPU(处理器)21。上述CPU21按照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计算机控制程序来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并执行与上述键输入部11的用户操作对应的各种计算功能和计算数据的打印功能。
上述CPU(处理器)21除了与上述键输入部11、显示部12、打印部13、存储部22以及记录介质读取部24连接,也和进行与外部设备(30)的通信的通信部25连接。
上述计算机控制程序被预先存储在上述存储器22中或者通过记录介质读取部24从存储器卡等外部记录介质23读取并存储在上述存储器22中,或者经由通信部25从通信网络上的网站(Web)服务器(程序服务器)30下载并存储在上述存储器22中。
上述计算机控制程序除了包括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各种计算处理程序以外,还包括用于打印按照该计算处理程序而执行的计算处理的计算数据的计算数据打印处理程序22a。
另外,上述存储器22中确保有打印模式存储区域22b、未打印标志存储区域22c、舍入模式(尾数处理模式)存储区域22d、计算模式存储区域22e以及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
上述打印模式存储区域22b中,在上述打印模式开关11a是“开启”的位置存储打印模式关闭的设定数据,在“打印”的位置存储打印模式开启的设定数据。
上述未打印标志存储区域22c中,在上述打印模式关闭状态下,与用户操作所对应的计算处理的一系列计算数据对应地存储未打印标志开启的数据。
上述舍入模式(尾数处理模式)存储区域22d中,存储根据上述四舍五入(舍入模式)开关11b的位置进行指定的“F”(浮点计算)、“3,2,0-(5/4)”(四舍五入)、“ADD2-(5/4)”(小数第二位指定计算)中的某一个设定数据。
上述计算模式存储区域22e中存储以下数据,即将由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的数值和计算功能组成的计算式的计算数据依次登记为日志数据的计算登记模式的设定数据,或者根据上述调用键[△][▽]的输入调用通过该计算登记模式所登记的计算数据并进行显示的计算确认(验算)模式的设定数据。
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将在上述计算登记模式中根据用户操作而输入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依次存储登记为日志数据。
图3是表示登记在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计算数据的内容的图。
每次输入上述计算功能指定用的各个键时,按照输入顺序存储所输入的数值和计算功能的计算数据。
图3的(A)、(B)表示在进行了加减乘除运算时的计算数据的具体例子,图3的(C)表示根据多个加减乘除运算进行了总合计的计算时的计算数据的具体例子,图3的(D)表示使用存储器计算功能进行了计算时的计算数据的具体例子。
在上述变更指示键[变更]的输入所对应的计算数据的变更处理中变更了计算数据时,进行上述加减乘除运算(四则运算)时,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变更后的部分的计算数据、和位于变更后的部分后面的通过合计[*]、总和(总合计)[GT]的变更而发生变化的计算结果数据,在使用了上述存储器计算功能的计算的情况下,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变更后的部分的计算数据、位于变更后的部分后面的记忆恢复[MR]的计算数据。
这样构成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由上述CPU21按照上述计算机控制程序(包括计算数据打印处理程序22a)中记述的命令来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通过软件和硬件协作动作,实现通过以下的动作说明而描述的各种计算功能和计算数据的打印功能。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动作。
图4A、图4B是表示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计算数据打印处理(之一)(之二)的流程图。
上述打印模式开关11a从“关闭”切换为“开启”或“打印”的位置,从而接通计算器10的电源,如果通过上述CPU21开始执行计算数据打印处理程序22a,则CPU11读取上述打印模式开关11a的状态,在上述打印模式存储区域22b中存储打印模式关闭或打印模式开启的设定数据(步骤S1)。
另外,通过CPU21读取上述四舍五入(舍入模式)开关11b的状态,在上述舍入模式(尾数处理模式)存储区域22d中存储“F”(浮点计算)、“3,2,0-(5/4)”(四舍五入)、“ADD2-(5/4)”(小数第二位指定计算)中的某一个设定数据(步骤S2)。
如果组合输入(同时操作)[CA]键和[再打印]键,则成为能够设定ECO打印模式的状态(步骤S3(是)),如图1的(B)所示,每次输入[▽][△(返回)]键时,当前的ECO打印模式被变更设定为“FULL”、“ECO-1”、“ECO-2”、“ECO-3”、“ECO-4”的某一个并显示在显示部12上(步骤S4)。
在以下说明的各个实施例中,说明通过上述打印模式开关11a位于“打印”的位置存储了打印模式开启的设定数据的状态下的动作。
(实施例1)
图5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显示/打印动作(实施例1)的图。图5的(A)是表示ECO打印模式“ECO-4”的情况的图,图5的(B)是表示“ECO-3”的情况的图。
如图5的(A)所示,如果在根据键输入部11的用户操作输入了全部清除键[CA]后,输入“1”[+=]“2”[+=]......“6”[+=][*],则如图3的(A)所示,在每次输入[+=]键时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存储所输入的计算数据。并且,执行与上述舍入模式的设定数据对应的计算,计算结果的计算数据在显示部12显示为“21”(步骤S5~S7)。
此时,在上述打印模式存储区域22b中存储有打印模式开启的设定数据,所以在每次通过上述打印部13输入上述[CA]键和[+=]键时,在记录纸P上依次打印“··0··”、“1.+”、“2.+”、......、“6.+”(步骤S8(是)→S9)。
这里,如果输入合计键[*],则在显示部12显示上述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21”(步骤S5~S7)。
然后,通过上述打印部13在记录纸P上打印“21.*”(步骤S8(是)→S9)。
另外,当在按照上述步骤S5~S7的计算数据的输入/登记/计算/计算结果的显示中,在上述打印模式存储区域22b中存储了打印模式关闭的设定数据时(步骤S8(否)),使上述未打印标志存储区域22c存储未打印标志开启的数据。
这里,为了确认在上述记录纸P上打印的一系列计算数据“1.+”~“6.+”和计算结果数据“21.+”,并将第三个计算数据“3.+”变更为“9.+”,将输入结束的计算数据的调用键[▽]输入3次。于是,调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存储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第三行“03”的计算数据(输入数据)“3.+”,并和运算符号“REV”一起显示在显示部12中。
为了变更显示在显示部12中的第3行“03”的计算数据(输入数据)“3.+”,输入变更指示键[变更],并输入变更后的计算数据为“9”[+=],则该变更后的计算数据“9.+”和变更符号“CRT”一起显示在显示部12中(步骤S11(是)→S12)。
这样,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参照图3的(A))中的上述一系列计算数据中的上述变更了的第3行“03”的计算数据被变更为“9.+”,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3)。
然后,如果判断变更后的计算数据是加减乘除运算(四则运算)(步骤S14(是)),则也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比变更后的第3行更靠后的合计[*]的计算数据。此时也可以仅在合计的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的值发生变化时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合计[*]的计算数据(步骤S15)。
如果为了打印上述变更后的计算数据而输入[再打印]键(步骤S18(是)),则在当前被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19(否),)执行与ECO打印模式的设定状态对应的打印(步骤S20~S28)。
另外,在当前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开启时(步骤S19(是)),或者即使被设定为上述未打印标志关闭,也设定为ECO打印模式“FULL”时(步骤20(是)),关于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参照图3的(A))中的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1+”、.......、“9+”、......、“6+”、“*”,从其开头行开始再计算,依次通过打印部13将伴随该再计算的各计算数据打印在记录纸P上并输出(步骤S21)。
如上述图5的(A)所示,在计算数据变更后输入了[再打印]键时(步骤S18(是)),如果判断出被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关闭、ECO打印模式“ECO-4”(步骤S26(否)),则按顺序计算被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参照图3的(A))中的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1+”、.......、“9+”、......、“6+”、“*”,仅将其中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范围作为“9.+”、“27.*”在各计算数据的前后附加剪贴标记kh1~kh3并打印在记录纸P上(步骤S28)。
这样,用户仅将在打印在上述记录纸P上的变更后发生了变化的行的计算数据“9.+”、“27.*”从上述剪贴的标记kh1~kh3分离,如箭头m1、m2所示,在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部分“3.+”、“21.*”进行重叠粘贴,由此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来节约打印。
接着,与上述图5的(A)所示的情况相同,在计算数据变更后输入了[再打印]键时(步骤S18(是)),如图5的(B)所示,如果判断出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关闭、ECO打印模式“ECO-3”(步骤S26(是)),则按顺序计算被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参照图3的(A))中的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1+”、.......、“9+”、......、“6+”、“*”,从其中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前一行的计算数据到后一行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作为“2.+”、“9.+”、“4.+”以及“27.*”(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只是1行),在各计算数据的前后分别附加剪贴标记kh1~kh3并打印在记录纸P上(步骤S27)。
由此,用户将包括在打印在上述记录纸P上的变更后发生了变化的行和其紧前紧后没有变化的行的范围的计算数据(“2.+”~“4.+”以及“27.+”)从上述剪贴的标记kh1~kh3分离,如箭头m1、m2所示,通过在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范围进行重叠粘贴,与上述同样,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一系列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并节约打印。
此时,通过打印包括在上述变更后发生了变化的行的计算数据和其紧前紧后的没有变化的行的计算数据的范围,能够容易地找出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的范围并简单地粘贴。
(实施例2)
图6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打印动作(实施例2)的图。图6的(A)是表示ECO打印模式“ECO-3”的情况的图,图6的(B)是表示“ECO-1’(ECO-1的变形例)”的情况的图。
如图6的(A)所示,如果根据键输入部11的用户操作,输入包括2次“2”~“6”的加法运算的计算数据[CA]“1”[+=]“2”[+=]......“6”[+=],则所输入的计算数据与上述同样地被存储在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执行与上述舍入模式的设定数据对应的计算,依次显示在显示部12中(步骤S5~S7)。
另外,与上述同样,每次输入[CA]键和[+=]键时,通过打印部13依次在记录纸P上打印各计算数据“··0··”、“1.+”、“2.+”、......、“6.+”(步骤S8(是)→S9)。
并且,如果输入合计键[*],则在显示部12显示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49”(步骤S5~S7),通过上述打印部13在记录纸P上打印为“49.*”(步骤S8(是)→S9)。
这里,如果重复输入上述“1”[+=]......“6”[+=]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与上述同样输入结束的计算数据的调用键[▽]并调用第2次的“3”[+=],输入变更指示键[变更]和“9”[+=]来进行变更(步骤S11、S12),则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上述一系列计算数据中上述第2次的“3.+”被变更为“9.+”,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3)。
并且,判断为变更后的计算数据是加减乘除运算(四则运算)(步骤S14(是)),对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比变更了的计算数据“9.+”的行更靠后的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此时可以只在合计的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的值发生变化时对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5)。
之后,如果输入[再打印]键(步骤S18(是)),则判断出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关闭、ECO打印模式“ECO-3”(步骤S26(是))。
于是,按照顺序计算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其中从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9.+”的前一行的计算数据到后一行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前后各一行的范围,当变更前的计算数据中有多个类似位置时为前后各2行的范围)“8.+”“2.+”“9.+”“4.+”“5.+”和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55.*”分别在各计算数据前后附加剪贴的标记kh1~kh3,并打印在记录纸P上(步骤S27)。
这样,用户将包括在打印在上述记录纸P上的变更后发生了变化的行和其紧前紧后的没有变化的行的范围的计算数据(“8.+”~“5.+”)以及计算结果数据(“55.*”)从上述剪贴的标记kh1~kh3分离,如箭头m1、m2所示,通过在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范围进行重叠粘贴,与上述同样,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的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并节约打印。
另外,和上述相同,通过打印包括在上述变更后发生变化的行的计算数据和其紧前紧后的没有变化的行的计算数据的范围,能够容易地找出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的范围并简单地粘贴。
接着,如图6的(B)所示,如果进行相加“1”~“6”的计算(参照图3的(B)),则与上述同样,所输入的计算数据和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在记录纸P上被打印为“··0··”、“1.+”、“2.+”、......、“6.+”、“21.*”(步骤S5~S9)。
这里,与上述同样,对输入结束的计算数据的调用键[▽]进行输入来调用“4”[+=],输入变更指示键[变更]和“40”[+=]来进行变更,进一步同样地调用“6”[+=],输入变更指示键[变更]和“60”[+=]来进行变更,则存储在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参照图3的(B))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4.+”被变更为“40.+”,“6.+”被变更为“60.+”,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1~S13)。
这样,判断为变更后的计算数据是加减乘除运算(四则运算)(步骤S14(是)),对在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比变更后的计算数据“40.+”、“60.+”的行更靠后的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此时,可以只在合计的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的值发生变化时对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5)。
之后,如果输入[再打印]键(步骤S18(是)),则判断出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关闭、ECO打印模式“ECO-1’(ECO-1的变形例)”(步骤S22(是))。
于是,按照顺序计算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其中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40.+”的行的计算数据到最后的行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40.+”“5.+”“60.+”“102.*”在末尾附加末尾重叠标记tm并打印在记录纸P上(步骤S23)。
由此,以上述末尾重叠标记tm作为标记,如箭头t所示,用户将从打印在上述记录纸P上的变更后发生了变化的最初行,也包括其他变化了的中途的行而到有计算结果的最后行的范围的计算数据,在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范围进行折叠重叠粘贴,由此与上述同样,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的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并节约打印。
(实施例3)
图7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打印动作(实施例3)的图。图7的(A)是表示ECO打印模式“ECO-1”的计算数据插入的情况的图,图7的(B)是表示“ECO-1”的计算数据删除的情况的图。
如图7的(A)所示,如果进行相加“1”~“6”的计算,则与上述同样,所输入的计算数据与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在记录纸P上被打印为“··0··”、“1.+”、“2.+”、......、“6.+”、“21.*”(步骤S5~S9)。
这里,与上述同样,对输入结束的计算数据的调用键[▽]进行输入来调用第2行的计算数据“2”[+=],输入插入指示键[插入]和“100”[+=],由此将计算数据插入第3行并进行变更。于是,存储在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100.+”被插入到第3行并进行变更,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1~S13)。
于是,判断为变更后的计算数据是加减乘除运算(四则运算)(步骤S14(是)),对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比变更后的计算数据“100.+”的行更靠后的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此时,可以只在合计的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的值发生变化时对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5)。
之后,如果输入[再打印]键(步骤S18(是)),则判断出设定为未打印标志关闭、ECO打印模式“ECO-1”(步骤S22(是))。
这样,按照顺序计算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其中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100.+”前一行的计算数据“2.+”到最后行的计算数据和计算结果数据之间的范围“2.+”“100.+”“3.+”~“118.*”在前后附加剪贴的标记kh1、kh2并打印在记录纸P上(步骤S23)。
由此,用户将从打印在上述记录纸P上的变更后发生了变化的最初行的前一行到有计算结果的最后的范围的计算数据和计算结果数据从上述剪贴的标记kh1、kh2分离,如箭头m所示,在变更前打印的相应的计算数据的范围重叠粘贴,由此与上述同样,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的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并节约打印。
图7的(B)和上述图7的(A)同样表示在进行了相加“1”~“6”的计算后(步骤S5~S9),调用第4行的计算数据“4”[+=],通过删除指示键[删除]删除该第4行的计算数据来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的动作(步骤S11~S15)。
此时,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第4行的计算数据“4”[+=]被删除,但是变更为没有数据的空白,与上述同样附加变更标志。另外,对比上述变更后的第4行靠后的合计[*]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
这里也与上述同样地设定为ECO打印模式“ECO-1”,所以如果输入[再打印]键(步骤S18(是)),则按顺序计算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变更后一系列计算数据,其中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空白”的前一行的计算数据“3.+”到最后行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3.+”“”“5.+”~“17.*”在前后附加剪贴的标记kh1、kh2并打印在记录纸P上(步骤S21(是),S23)。
由此,与上述同样,用户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的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节约打印,不仅如此,也将删除并变更后的计算数据的行变更为空白,由此能够将打印的变更后的计算数据和变化了的计算结果数据,在变更前进行了打印的计算数据的相应范围不发生位置偏离地重叠粘贴。
另外,在上述ECO打印模式“ECO-1”(或ECO-1’)中,按顺序打印变更前计算出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前一行(或最初带变更标志的行)的计算数据到最后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但是在ECO打印模式“ECO-2”中,按顺序打印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再计算数据的前一行的计算数据到最后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后一行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步骤S24(是),S25)。
即使在该ECO打印模式“ECO-2”中,也与上述同样,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的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节约打印。
(实施例4)
图8是表示与上述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用户操作对应的打印动作(实施例4)的图。
图8所示的实施例4表示在进行了将“1”~“99”相加的计算和打印后(步骤S5~S9),调用第9行的计算数据“9”[+=](箭头a),将该第9行的计算数据变更为“90”[+=](箭头b)的情况的动作(步骤S11~S15)。
进行这样的预定数(例如50步)以上的长计算和计算数据的打印,当变更了任意行的计算数据时,在所变更的行相对于计算数据整体位于从开头起10%以内那样的接近该开头的位置时,例如即使设定为上述ECO打印模式“ECO-1”,也可以重视作业性并打印从各计算数据的开头到最后之间的整个范围R。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没有表示,但如图3的(C)所示,在将包括总和[G*]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作为对象而变更任意行(这里为第12行)的计算数据时(“700+”→“720+”),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存储在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变更后的行(第12行)的计算数据“720+”,对比变更后的行更靠后的合计[*]、总和[G*]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此时,可以只有在合计的合计计算的计算结果值发生变化时对合计[*]的计算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1~S15)。
另外,如图3的(D)所示,即使在将包括存储器计算[M+]([M-])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作为对象而变更任意行(这里为第3行)的计算数据时(“5[M+]”→“25[M+]”),也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存储在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变更后的行(第3行)的计算数据“25[M+]”,对比变更后的行(第3行)更靠后的记忆恢复[MR](记忆恢复/记忆恢复清除)的计算结果数据也附加变更标志(步骤S11~S13,S16,S17)。
由此,即使是在将包括上述总和[G*]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作为对象而变更任意行的计算数据时、以及在将包括存储器计算[M+]([M-])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作为对象而变更任意行的计算数据时的任意情况下,也和上述各实施例同样,按照上述ECO打印模式“ECO-1”~“ECO-4”的设定打印变更后的计算数据(步骤S18~S28),由此,即使不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的全部,也能够得到打印了该一系列的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能够防止无用的打印并节约打印。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计算数据打印功能,如果根据用户操作输入由数值和计算功能组成的计算数据,则每次输入计算数据时按照其输入顺序在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存储该计算数据,进行与该计算数据对应的计算,通过打印部13依次在记录纸P上打印包括计算出的计算结果的一系列计算数据。并且,如果变更存储在上述计算数据存储区域22f中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数据,则将变更标志附加给变更后的计算数据和比该变更后的计算数据更靠后的计算数据中发生变化的计算数据。
在上述计算数据的变更后输入[再打印]键时,在设定为ECO打印模式“ECO-1”的情况下,打印变更后的一系列计算数据中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前一计算数据到最后的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在变更前进行了打印的计算数据的相应的范围重叠被打印的计算数据,由此能够得到打印了变更后的全体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
另外,设定为ECO打印模式“ECO-2”时,打印从最初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前一计算数据到最后的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后一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在变更前进行了打印的计算数据的相应的范围重叠被打印的计算数据,由此能够得到打印了变更后的全体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
另外,设定为ECO打印模式“ECO-3”时,分别打印从各个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的前一计算数据到后一计算数据之间的范围,在变更前进行了打印的计算数据的各相应的范围重叠被打印的各个计算数据,由此能够得到打印了变更后的全体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
进一步,设定为ECO打印模式“ECO-4”时,分别只打印各个带变更标志的计算数据,在变更前进行了打印的计算数据的各个相应的部分重叠被打印的各个计算数据,由此能够得到打印了变更后的全体计算数据的记录纸P。
由此,即使在设定为上述ECO打印模式ECO-1”~“ECO-4”的任意一个的状态下,当然能够不需要打印变更后的全体计算数据而节约打印,用户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作业性优先的ECO打印模式“ECO-1”~节约优先的ECO打印模式“ECO-4”。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带打印机的计算器10的各个处理的方法、即图4A、图4B的流程图所表示的计算数据打印处理的各个方法,都能够作为可使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卡(ROM卡、RAM卡等)、磁盘(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外部记录装置的介质中来分发。并且,具备打印功能的电子式计算机(CPU)将存储在上述外部存储装置的介质中的程序读入存储装置,通过读入后的程序控制动作,从而实现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计算数据打印功能,并能够执行基于上述方法的相同处理。
另外,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的程序的数据,可以作为程序代码的形式在通信网络(N)上传输,将上述程序的数据从与上述通信网络(N)连接的计算机装置(程序服务器)读入到具备打印功能的电子式计算机中并存储在存储装置中,能够实现上述的计算数据打印功能。
本申请的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而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形。进一步,上述各实施方式包括各种阶段的发明,能够通过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组合来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各实施方式所表示的所有构成要件中删除几个构成要件,或者以不同方式组合几个构成要件,在能够解决在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的栏中描述的课题,得到在发明效果栏中描述的效果时,作为发明能够提取出删除或组合上述构成要件而得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具备打印机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被设计成: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多个计算数据;
使打印机打印上述多个计算数据和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一打印数据;
根据用户操作变更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某一个计算数据;
使打印机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至少一个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二打印数据,不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计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打印处理至第三打印处理中设定某一个作为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或者从第一打印处理至第三打印处理中的任意两个打印处理中设定某一个作为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
上述第一打印处理,打印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上述第二打印处理,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从比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靠前的计算数据到比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靠后的计算数据为止,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上述第三打印处理,打印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中的、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以后的计算数据,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包括:
第四打印处理,其在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中的进行了变更的上述计算数据的部分位于从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整体的开头起的预定范围内时,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整个范围,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3.一种具备打印功能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数据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多个计算数据;
打印上述多个计算数据和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一打印数据;
根据用户操作变更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某一个计算数据;
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至少一个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二打印数据,不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计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打印步骤至第三打印步骤中设定某一个作为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步骤,或者从第一打印步骤至第三打印步骤中的任意两个打印步骤中设定某一个作为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步骤,
上述第一打印步骤,打印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上述第二打印步骤,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从比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靠前的计算数据到比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靠后的计算数据为止,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上述第三打印步骤,打印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中的、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以后的计算数据,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数据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步骤包括:
第四打印步骤,其在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中的进行了变更的上述计算数据的部分位于从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整体的开头起的预定范围内时,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整个范围,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5.一种非易失性记录介质,记录了用于使具备打印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的程序,并且能够由上述计算机读取上述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包括:
根据用户操作输入多个计算数据的处理;
使打印机打印上述多个计算数据和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一打印数据的处理;
根据用户操作变更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处理;以及
使打印机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至少一个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第二打印数据,不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计算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处理,
根据用户操作,从第一打印处理至第三打印处理中设定某一个作为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或者从第一打印处理至第三打印处理中的任意两个打印处理中设定某一个作为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
上述第一打印处理,打印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以及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上述第二打印处理,打印作为上述第一打印数据而打印了的上述多个计算数据中的、从比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靠前的计算数据到比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靠后的计算数据为止,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上述第三打印处理,打印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中的、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以后的计算数据,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易失性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打印上述第二打印数据的处理包括:
第四打印处理,其在变更了上述某一个计算数据的多个计算数据中的进行了变更的上述计算数据的部分位于从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整体的开头起的预定范围内时,打印包括变更后的上述计算数据的上述多个计算数据的整个范围,作为上述第二打印数据。
CN201710029170.6A 2016-01-15 2017-01-16 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Active CN1069805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6639 2016-01-15
JP2016006639A JP6657980B2 (ja) 2016-01-15 2016-01-15 計算データ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0593A CN106980593A (zh) 2017-07-25
CN106980593B true CN106980593B (zh) 2020-07-24

Family

ID=5931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9170.6A Active CN106980593B (zh) 2016-01-15 2017-01-16 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77458B2 (zh)
JP (1) JP6657980B2 (zh)
CN (1) CN1069805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8242B2 (ja) * 2017-10-31 2021-11-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計算機、その電子計算機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47946B2 (ja) * 2017-10-31 2022-10-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計算機、その電子計算機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6268A (en) * 1981-02-16 1982-08-23 Canon Inc Electronic desk calculator
JPS6384654U (zh) * 1986-11-20 1988-06-03
CN1310406A (zh) * 2000-02-24 2001-08-29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重复列印报表的列印型计算机
CN1838061A (zh) * 2005-03-23 2006-09-27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控制方法
JP2017124581A (ja) * 2016-01-15 2017-07-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計算データ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5607A (en) * 1981-03-02 1984-06-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ogrammable calculator having keys for performing angular measurement unit conversion
JPH0340066A (ja) 1989-07-06 1991-02-20 Casio Comput Co Ltd 伝票発行装置
JP3503251B2 (ja) 1995-03-03 2004-03-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計算機
JPH10241055A (ja) 1997-02-27 1998-09-11 Casio Comput Co Ltd 注文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6268A (en) * 1981-02-16 1982-08-23 Canon Inc Electronic desk calculator
JPS6384654U (zh) * 1986-11-20 1988-06-03
CN1310406A (zh) * 2000-02-24 2001-08-29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重复列印报表的列印型计算机
CN1838061A (zh) * 2005-03-23 2006-09-27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相关控制方法
JP2017124581A (ja) * 2016-01-15 2017-07-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計算データ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0593A (zh) 2017-07-25
JP2017124585A (ja) 2017-07-20
US20170205844A1 (en) 2017-07-20
US9977458B2 (en) 2018-05-22
JP6657980B2 (ja) 202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0593B (zh) 计算数据打印装置和方法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JP2013161273A (ja) 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870888B (zh) 计算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7562679B (zh) 税计算装置、税计算方法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JP6724374B2 (ja) 計算データ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218777A (zh) 计算装置、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063403A (zh) 电子计算器
JP6561626B2 (ja) 電子機器、計算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88071B2 (ja) 電子式計算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11851B2 (ja) 電子式計算機
JP7196958B2 (ja) 計算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326225A (zh) 数据印刷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计算器
JP7136289B2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192342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11479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alcul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alcul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7020528B2 (ja) データ印刷制御装置、電子計算機、データ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データ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16138B2 (ja) 計算機、設定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47946B2 (ja) 電子計算機、その電子計算機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00147B2 (ja) 電子式計算機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58242B2 (ja) 電子計算機、その電子計算機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72802B2 (ja) 電子機器及び計算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75959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計算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505531B2 (ja) 電子式計算機
JP2024033745A (ja) 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S6136651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