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0250B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0250B
CN106980250B CN201710019689.6A CN201710019689A CN106980250B CN 106980250 B CN106980250 B CN 106980250B CN 201710019689 A CN201710019689 A CN 201710019689A CN 106980250 B CN106980250 B CN 106980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developing roller
developing
developing device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96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0250A (zh
Inventor
高桥伸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8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0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0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 G03G15/0928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relating to the shell, e.g. structure,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减少显影装置中的色调剂的飞散的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一种显影装置,具有:壳体,容纳显影剂;显影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并且与能够旋转地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像载置体相对;以及风路,所述风路具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显影辊相对且相对于所述显影辊的显影区域而言形成于旋转方向下游侧。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影装置及利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色调剂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显影装置向装置内飞散。飞散的色调剂附着于带电充电器等而成为故障的原因。为了减少该色调剂的飞散,需要进行设置用于回收飞散的色调剂的过滤器、风扇等这样的对策。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减少显影剂所包含的色调剂的飞散的显影装置及利用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谋求以下的方法。一种显影装置,具有:壳体,形成有开口,并容纳显影剂;显影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并且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开口露出;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以及第二开口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开口而言设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并与所述第一开口部通过路径连接,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显影辊相对。
一种显影装置,具有:壳体,形成有开口,并容纳显影剂;显影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并且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开口露出;遮蔽部,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并且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第二开口部,相对于所述遮蔽部而言设于所述开口附近,并连接到所述壳体内。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的显影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概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的截面图。
图3是概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辊、定影器和转印部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概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概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开口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显影辊和开口的下端部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风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性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载体和色调剂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概略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没有显影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举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s: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图1是概略示出实施方式的MFP 100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MFP 100包括扫描仪部1、打印机部2、操作面板4以及系统控制部5。
系统控制部5控制构成MFP 100的扫描仪部1、打印机部2以及操作面板4等。系统控制部5由CPU、ROM和RAM构成。
扫描仪部1例如设置在MFP 100的主体上侧,并且是读取原稿的图像而转换为图像数据的装置。扫描仪部1具有众所周知的构成,并通过在读取面将原稿的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的例如CCD线阵传感器等而构成。扫描仪部1可以边移动边扫描载置于原稿台玻璃(未图示)的原稿,也可以不移动而读取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Auto Document Feeder)输送的原稿的图像。扫描仪部1通过系统控制部5而被控制。
打印机部2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部2是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部。打印机部2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利用多种种类(例如,黄(Y)、青(C)、品红(M)、黑(K)、消色(D)的五种)的色调剂而形成图像。黄(Y)、青(C)、品红(M)、黑(K)的色调剂是即使施加预定的定影温度以上的热,也不能消色的不能消色的色调剂。消色色调剂(D)是通过超过定影温度的预定温度以上的加热而可消色的色调剂。消色色调剂(D)的颜色例如为深蓝色或黑色。此外,关于通过打印机部2进行图像的生成的众所周知的构成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消色色调剂为例如使粘合剂树脂中含有色材而成。可消色的色材料包含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以及消去剂。呈色性化合物可举出例如隐色染料。显色剂可举出例如酚类。消去剂若加热则与呈色性化合物相溶,从而可举出与显色剂没有亲和性的物质。可消色的色材通过呈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剂的相互作用而发色,由于通过加热到消色温度以上而切断呈色性化合物和显色剂的相互作用,因此被消色。
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打印机部2具有供纸盒20(20A、20B、20C)来作为供纸部。例如,各供纸盒20A、20B、20C在MFP 100主体的下部以可装卸的状态而设置。这些供纸盒20A、20B、20C分别容纳设定了种类(例如尺寸、纸质)的纸张P。另外,在这些供纸盒20A、20B、20C例如容纳尺寸不同的纸张P后,还可以分别设定对应各尺寸的供纸盒。在各供纸盒20A、20B、20C设有供纸部传感器。供纸部传感器检测供纸托盘22容纳的纸张的容纳量。该供纸部传感器例如为红外线传感器。此外也可以使用利用众所周知的微动开关等的机械式的传感器。该供纸部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后述的系统控制部5。另外,打印机部2也可具有众所周知的手动送纸托盘(未图示)等来作为其它的供纸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供纸盒20A为了进行图像形成而载置白纸的纸张P。并且,也可以在供纸盒20B载置以消去为目的的纸张P。换言之,在供纸盒20B载置通过可消色的色调剂已形成图像的纸张P。此时,还另外需要用于消去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消色单元。
与各供纸盒20A、20B、20C容纳的纸张P相关的设定信息等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打印机部2根据设定信息选择容纳印刷处理使用的纸张P的供纸盒。打印机部2在从已选择的供纸盒所供给的纸张P上印刷图像。此外,在打印机部2具有手动送纸托盘时,可以将从操作面板4输入的设置于手动送纸托盘的纸张P的尺寸存储到上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此外,在以下的图像形成的说明中,由于纸张从供纸部20向后述的排纸部30传送,将供纸部20侧作为相对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将排纸部30侧作为相对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图1所示的输送辊22在打印机部2内沿纸张的输送路径而配置,并将纸张P从供纸部20向排纸部30输送。输送辊22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输送辊22通过拾取辊21A、21B或21C将由对应的供纸盒20A、20B或20C供给的纸张P输送到配置在后述的转印部28的上游侧的定位辊24。定位辊24在从后述的中间转印带27向纸张P转印图像的定时下,将该纸张P输送到转印位置。
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图像的形成。此外,通过如图1所示的、具有显影装置250的图像形成部25、众所周知的曝光部26和众所周知的中间转印带27以及众所周知的转印部28,作为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来发挥作用。图像形成部25形成转印于纸张上的图像。在图1所示的生成彩色图像的构成例中,在后面详细的叙述,但图像形成部25Y对原稿图像进行颜色分解,从而通过黄色的色调剂形成对应于黄色的图像。图像形成部25M同样地通过品红的色调剂形成对应的图像。图像形成部25C通过青色的色调剂形成对应的图像。图像形成部25K通过黑色的色调剂形成对应的图像。然后,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中间转印带27上重叠各色的色调剂图像而进行转印。另一方面,图像形成部25D当要再利用纸张时使用可消色的色调剂而形成可消去的原稿图像。如上所述可消色的色调剂的颜色为深蓝色、黑色。因此,通过图像形成部25D形成的图像为黑白(单色)图像。另外,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分别具有众所周知的感光鼓210、众所周知的一次转印辊220、众所周知的带电充电器240、众所周知的清洁器部230以及显影装置250等。如图2所示,在感光鼓210的周围从感光鼓210的旋转方向n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有隔着感光鼓210和中间转印带27而配置的一次转印辊220、从感光鼓210除去色调剂残留的清洁器部230、使感光鼓210带电的带电充电器240、向感光鼓210供给显影剂的色调剂而可视化在以下说明的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250。此外,图像形成部25D仅在再利用纸张的情况下使用,但由于仅使用的色调剂不同,构成及动作和其它的图像形成部相同,因此在下文的说明中同时说明。
在下文中,详细叙述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分别具有未图示的电位传感器以及浓度传感器等众所周知的传感器。电位传感器是检测各图像形成部具有的众所周知的感光鼓210的表面电位的传感器。在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中,带电充电器240在感光鼓210通过后述的曝光部26曝光之前,使其表面带电。系统控制部5通过带电充电器240而能够使带电条件变更。电位传感器检测通过带电充电器240而使表面带电的感光鼓210的表面电位。浓度传感器检测在后述的中间转印带27上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另外,浓度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在感光鼓210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
曝光部26在如上所述的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的带电的感光鼓210上形成利用激光通过扫描仪部1获取的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像。各感光鼓210形成的静电潜像是通过各色的色调剂显影的图像。即,曝光部26将与根据图像数据而控制的各图像形成部对应的激光,经由多面反射镜等的光学系统,照射各感光鼓210。曝光部2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信号控制激光的能量。曝光部26也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信号控制用于控制激光的发光的脉冲宽度的调制量等。
如上所述,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通过显影装置250的各色的色调剂显影形成于各个感光鼓210的静电潜像。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在感光鼓210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带27是中间转印体。当在上述不能消色的色调剂上形成彩色图像时,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将形成在感光鼓210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7上。具体而言,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一次转印位置(例如连接感光鼓210和中间转印带27的部位)向色调剂图像给予转印偏压。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通过转印电流而控制转印偏压。各感光鼓210上的色调剂图像在各自的一次转印位置通过转印偏压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7。系统控制部5控制各图像形成部在一次转印处理中使用的转印电流。另一方面,当要再利用纸张时,即通过可消色色调剂而形成黑白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形成部25D在感光鼓210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如上所述,该色调剂图像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7。
转印部28具有沿所述纸张P的输送路径设置的支承辊28a以及二次转印辊28b,在二次转印位置通过上述的定位辊24测量转印定时而将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于被输送的纸张P。二次转印位置是支承辊28a以及二次转印辊28b隔着中间转印带27相对的位置。转印部28向二次转印位置的中间转印带27给予通过转印电流控制的转印偏压。转印部28通过转印偏压将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于纸张P。系统控制部5控制在二次转印处理中使用的转印电流。
配置在上述转印部28的下游侧的定影器29具有使转印的色调剂定影于纸张P的功能。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定影器29通过附加于纸张P的热以及压力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纸张P。
在图1和图3所示的构成例中,定影器29由内置有加热源29a的加热辊(加热部)29b、以及通过加压机构29d在加压状态相接的加压辊(加压部)29c构成。加热源29a可以为众所周知的能够温度控制的加热器。例如,加热源29a可由卤素灯等的加热灯构成,也可以是感应加热(IH)方式的加热器。另外,加热源29a也可由多个加热器构成。而且,定影器29还具有用于测量加热辊29b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9e。温度传感器29e将加热辊29b的温度发送到后述的系统控制部5。系统控制部5根据由温度传感器29e输送来的温度来控制加热源29a,从而控制加热辊29b的温度。加压机构29d将加压辊29c向加热辊29b按压。加压机构29d由弹性部件等构成。不通过加压机构29d将加压辊29c向加热辊29b按压时,加压辊29c与加热辊29b分离,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加热辊29b通过驱动部29f而旋转驱动。当加压辊29c被按压于加热辊29b时,从动于加热辊29b而旋转驱动。此外,如图3所示,定位辊24、转印部28以及定影器29按照向输送方向下游依次设置。
当对纸张P进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处理或消去形成于纸张P的图像的消去处理时,系统控制部5以使定影器29的温度成为预定的定影温度或预定的消色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定影处理中,容纳于供纸盒20A的纸张P通过拾取辊21A拾取到输送路径,向转印部28输送纸张P。通过转印部28如上所述向纸张P转印图像。定影器29通过成为预定的定影温度的加热辊29b和加压辊29c,对转印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加压,并加热到定影温度。由此,定影器29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纸张P。另外,在消去处理中,容纳于供纸盒20B的纸张P通过拾取辊21B拾取到输送路径,向定影器29输送。此时,转印部28不进行转印。定影器29通过成为预定的消色温度的加热辊29b和加压辊29c,将通过可消色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纸张P加压,并加热到消色温度。由此,定影器29使色调剂消色,并消去形成于纸张P的图像。
若定影处理或消去处理结束,则通过配置于定影器29的下游的未图示的众所周知的分支结构,根据使用者的处理要求,将定影处理后的纸张P输送到排纸部30与ADU(Automatic Duplex Unit:自动双面单元)31中的任一个。将通过定影器29进行定影处理的纸张P排纸时,该纸张P输出至排纸部30。此外,在通过定影器29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P的背面也要形成图像时,纸张P暂时输送到排纸部30侧后,转向ADU 31输送。此时,ADU 31将通过转向而使翻转的纸张P如图1所示再次供给到定位辊24的上游侧。
操作面板4是用户界面。操作面板4配置在通常MFP 100主体的上部前侧,具有包括众所周知的各种输入按钮和触摸面板4b的显示部4a。系统控制部5控制在操作面板4的显示部4a显示的内容。另外,操作面板4将通过显示部4a的触摸面板4b或输入按钮输入的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部5。此外,操作者操作该操作面板4,选择印刷模式与消去模式的两种模式中的任一个。如上所述,印刷模式是在设置在供纸盒20A的纸张P通过不能消色的色调剂或可消色的色调剂而形成图像来执行定影处理的模式。消去模式是执行设置在供纸盒20B的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的消去处理的模式。即,消去模式不使用打印机部2中的图像形成部25、曝光部26、中间转印带27、以及转印部28,而使用供纸部20、输送部22及定影部29来消去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印刷模式时输入的印刷张数、浓度等印刷所需的信息,或者消去模式时输入的消去张数等、各处理相关的信息作为处理信息存储在RAM预定的区域。
接着,使用图2、图4、图5、图6对MFP 100的显影装置250的构造进行说明。显影装置250由壳体251、显影辊252、薄片253、作为显影剂搅拌部的第一搅拌器254、作为显影剂供给部的第二搅拌器255、切断从显影装置250到感光鼓210的空气的流动的屏蔽部257、以及形成在壳体251的风路259等构成。
在壳体251的内部配置有第一搅拌器254以及第二搅拌器255。第一搅拌器254以及第二搅拌器255在壳体251内搅拌显影剂。此外,显影剂混合例如由铁粉、氧化处理铁粉、铁、镍等的磁性体构成的载体和色调剂。
如图5所示,在壳体251形成开口256。显影辊25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壳体251,且显影辊252的一部分从该开口256露出。露出的显影辊252的一部分与图2所示感光鼓210相对。另外,显影辊252配置在第二搅拌器255的上侧。
显影辊252具有固定地设于壳体252的轴部252b、固定于该轴部252b的多个磁极部、以及包含轴部252b和多个磁极部且通过驱动源而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套筒252a。
如图2所示,显影辊252的套筒252a逆时针旋转(箭头r方向)。另外,感光鼓210沿显影辊252的旋转方向r而顺时针旋转(箭头n方向)。
显影辊252的多个磁极部例如是磁石。并且,如图4所示,以隔着套筒252a与感光鼓210相对配置的主极:N1为基准,向显影辊252的旋转方向下游依次形成输送极:S1、剥离极:N2、抓住极:N3以及输送极:S2。另外,主极:N1、剥离极:N2和抓住极:N3是N极,输送极:S1和输送极:S2是S极。
显影剂通过抓住极:N3的磁力附着于显影辊252,经由输送极:S2,输送到主极:N1。主极:N1如图8所示形成显影区域R。在该显影区域R中,显影剂所包含的色调剂从显影辊252向感光鼓210移动,感光鼓210的潜像进行显影。其后,经由输送极:S1向剥离极:N2输送显影剂。通过剥离极:N2和抓住极:N3的磁力的排斥而使附着于显影辊252的显影剂剥离。
如图4所示,在与显影辊252相对的开口256的上侧端部256a与显影辊252的间隙形成空隙S1。另一方面,开口256的下侧端部256b与显影辊252以使开口256的下侧端部256b能够刮削附着于显影辊252的显影剂的方式具有使显影辊252与开口256的下侧端部256b不接触的距离。由此,在壳体251的开口256的下侧端部256b与显影辊252形成如图6所示的空隙S2,但由于如上所述的开口256的下侧端部256b刮削在显影辊252的表层形成的显影剂,因此空隙S2被刮削出的显影剂G堵塞。此外,由于有时空隙S2未完全被刮削出的显影剂G堵塞,因此屏蔽部257形成于开口256的下侧端部256b与感光鼓210之间。
在壳体251内配置有引导排出至壳体251外的空气的引导部258。该引导部258在显影辊252的上侧与壳体251的内壁相对地配置。引导部258在与壳体251的内壁相对的面具有爪部260和如图5所示的薄片插入口258a。薄片插入口258a插入薄片253的一部分(参照图4)。在插入的薄片253的端部形成孔部,爪部260插入该孔部。通过该引导部258、插入的薄片253的一部分和壳体251形成风路259。
如图4所示的风路259具有作为风路259的入口的第一开口部259a和作为风路259的出口的第二开口部259b。作为风路259的入口的第一开口部259a形成在第二搅拌器255的上方。作为风路259的出口的第二开口部259b设置在开口256的附近,且与显影辊252相对形成。另外,该第二开口部259b设置在主极:N1的显影辊25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换言之,设置在结束向感光鼓210的显影的显影辊252的显影剂再次输送到壳体251内的一侧)(参照图2)。因此,如图4所示,该风路259以在显影辊252的上侧迂回的方式形成,并且,以从第二开口部259b排出的风吹向壳体251内输送显影剂的显影辊252的方式而形成路径。
另外,在显影辊252的上侧接触薄片253。该薄片253是具有阀功能的遮蔽部,所述阀功能用于防止包含要从壳体251内向壳体251外出来的色调剂的风的流动。该薄片的材质例如是聚氨酯等具有预定柔软性的部件。薄片253的一端通过胶带等粘结于引导部258。该薄片253的一端粘结于作为风路259的入口的第一开口部259a和作为风路259的出口的第二开口部259b之间的引导部258。薄片253向显影辊252的下游侧延伸,并形成大致U字形,在设于如上所述的引导部258的爪部260插入薄片253的另一端的孔部。通过该构成,由引导部258、薄片253的一部分和壳体251形成风路259。这样,薄片253通过固定一端,将另一端挂于爪部260的构造,能够使薄片253保持自由度,所以薄片253形成没有褶皱的环状,并能够与显影辊252接触。
接着,以图7为例举出具有这种构成的显影装置250的空气的流动而进行说明。显影辊252通过在箭头r方向旋转,产生风的流动K1,经由空隙S1向壳体251内流入空气。空气流入后,如上所述由于空隙S2被显影剂G阻塞,所以壳体251内的内压升高,产生从壳体251内向壳体251外的空气的流动K2。该空气的流动K2朝向作为出口的空隙S1,所以成为上升气流而朝向风路259的第一开口部259a。此时,空气的流动K2卷入从壳体251内的显影剂脱离的色调剂,朝向风路259的第一开口部259a。
然后,包含色调剂的空气从第一开口部259a进入风路259,通过风路259,从第二开口部259b排出。从第二开口部259b排出的包含色调剂的空气碰到显影辊252。
通过显影辊252的旋转产生向壳体251内的空气的流动K1,从第二开口部259排出的包含色调剂的空气的几乎全部与显影剂一起再次输送到壳体251内,一部分空气流到壳体251外(也就是说,显影辊252的显影剂接收到从第二开口部259吹来的空气。由此,通过包含流动着显影剂的空气,与附着于显影辊252的显影剂一起流动的空气与色调剂输送到壳体251内)。通过以上的构成,能够在壳体251内制作包含色调剂的空气的流动的循环路径。
在此,如图8所示,显影剂的载体带正电,色调剂带负电。并且,如图8所示,显影剂所包含的色调剂在显影区域R中从显影辊252移动到感光鼓210。因此,通过显影区域R后的显影辊252的显影剂带负电的色调剂向感光鼓210移动,所以在输送极:S1附近的套筒252a中,较多存在带正电的载体。在该状态下,从第二开口部259b的包含色调剂的风吹向显影辊252。由于色调剂带负电,通过带正电的显影剂捕获,再次输送到壳体251内。
另外,如图4所示,输送极:S1隔着套筒252a,与第二开口部259b相对设置。并且,通过输送极:S1的磁力,与输送极:S1相对的套筒252a的显影剂成为立起状态。
从第二开口部259b排出的包含色调剂的空气碰到该立起状态的显影剂,所以色调剂易于通过显影辊252捕获。
通过该第二开口部259b、输送极:S1和显影区域各自的位置关系,将捕获色调剂后的(不包含色调剂)空气从空隙S1排出至显影装置250外,捕获到的色调剂通过显影辊252返回到壳体251内。
根据以上的构成,由于第二开口部259b设置在感光鼓210的下游侧且空隙S1的附近,从壳体251要向外面出去的包含色调剂的空气碰到显影辊252的立起状态的显影剂。相比于显影剂横着状态时,立起的状态更容易从包含色调剂的空气中捕获色调剂,能够减少显影装置250的色调剂飞散。
另外,在图像的印刷结束等的定时下,为了维持画质,显影辊252进行向与r方向的逆向旋转的控制。此时,由于薄片253形成环形状,因此薄片253不会向上卷曲。
近年来,存在显影装置等的产品寿命变长的趋势。因此,在以往的产品中,在迎接产品寿命前捕捉色调剂的过滤器的堵塞的次数增加。另外,设置过滤器也需要设置风扇或导管,导致装置的大型化。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无需设置过滤器,能够提供提高维护性能的显影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影辊252的上方设置薄片253,但可以不设置该薄片253。此时,如图9所示,在引导部258没有形成薄片插入口258a。风路259由壳体251的内壁和引导部258形成。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25图像形成部;29定影器;100 MFP;250显影装置;251壳体;
252显影辊;253薄片;254第一搅拌器;255第二搅拌器;
256开口;256a上侧端部;256b下侧端部;257屏蔽部;
258引导部;258a薄片插入口;259风路;259a第一开口部;
259b第二开口部;260爪部。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具有:
壳体,形成有开口,并容纳显影剂;
显影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并且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开口露出;
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且设于比所述壳体的开口更靠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以及
第二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并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开口而言设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且设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更靠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并与所述第一开口部通过路径连接,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显影辊相对。
2.一种显影装置,具有:
壳体,形成有开口,并容纳显影剂;
显影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并且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开口露出;
遮蔽部,与所述显影辊接触,并且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第二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并且设于所述遮蔽部与所述开口之间,且相对于所述遮蔽部而言设于所述开口附近,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显影辊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辊具有多个磁极部和以覆盖该多个磁极部的方式而形成的圆筒状的套筒,
所述第二开口部隔着所述套筒而与所述多个磁极部中的至少一个磁极部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以与所述显影辊接触的方式设有遮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搅拌器,
所述第一开口部设于所述搅拌器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部具有柔软性,并形成U字形而与所述显影辊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遮蔽部具有柔软性,并向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延伸。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CN201710019689.6A 2016-01-15 2017-01-11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980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6666A JP6788972B2 (ja) 2016-01-15 2016-01-15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6666 2016-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0250A CN106980250A (zh) 2017-07-25
CN106980250B true CN106980250B (zh) 2021-05-25

Family

ID=5931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9689.6A Active CN106980250B (zh) 2016-01-15 2017-01-11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910388B2 (zh)
JP (1) JP6788972B2 (zh)
CN (1) CN106980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82464A1 (en) * 2017-03-30 2018-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US10481521B2 (en) * 2017-03-30 2019-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spaced cover portion and frame
JP2019020574A (ja) * 2017-07-14 2019-02-07 株式会社東芝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31303B2 (ja) * 2017-07-14 2021-09-01 株式会社東芝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75730B2 (ja) 2017-07-14 2022-05-26 株式会社東芝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82591A (ja) 2017-10-31 2019-05-30 エイチピー プリンティング コリア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現像装置
JP2020064210A (ja) * 2018-10-18 2020-04-2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200050512A (ko) * 2018-11-01 2020-05-12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자기 반발력을 이용하여 토너 비산을 방지하는 구조를 갖는 현상기
JP2020204657A (ja) * 2019-06-14 2020-12-24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空気の循環を有する現像装置
CN112485992B (zh) * 2019-09-12 2022-12-30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157055A (ja) * 2020-03-27 2021-10-07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現像装置における内圧の制御及び飛散現像剤の回収
JP7154268B2 (ja) * 2020-11-02 2022-10-17 株式会社東芝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91355U (zh) * 1987-05-28 1988-12-09
US4800411A (en) * 1986-04-10 1989-01-24 Ricoh Company, Ltd. Magnetic brush development device for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s
JP2004272144A (ja) * 2003-03-12 2004-09-30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4965A (ja) * 2013-07-11 2015-0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72331A (ja) * 2013-10-02 2015-04-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9358U (zh) * 1986-04-16 1987-10-27
JPH08185046A (ja) 1994-12-29 1996-07-1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1100524A (ja) * 1999-09-30 2001-04-13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201107563Y (zh) * 2007-11-01 2008-08-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显影盒
US20090232543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12760A (ja) * 2009-11-25 2011-06-09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18030B2 (ja) * 2013-12-05 2017-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0411A (en) * 1986-04-10 1989-01-24 Ricoh Company, Ltd. Magnetic brush development device for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s
JPS63191355U (zh) * 1987-05-28 1988-12-09
JP2004272144A (ja) * 2003-03-12 2004-09-30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4965A (ja) * 2013-07-11 2015-0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72331A (ja) * 2013-10-02 2015-04-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10388B2 (en) 2018-03-06
JP2017126046A (ja) 2017-07-20
US20170205731A1 (en) 2017-07-20
US10248051B2 (en) 2019-04-02
CN106980250A (zh) 2017-07-25
US20180181029A1 (en) 2018-06-28
JP6788972B2 (ja)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0250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402121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340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852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decolorizing function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020572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9241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968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20573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13698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860612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more efficient printing
JP69839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54268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74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2057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898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0119665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3549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280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725019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260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163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124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7023053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