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9561A -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9561A
CN106979561A CN201610028693.4A CN201610028693A CN106979561A CN 106979561 A CN106979561 A CN 106979561A CN 201610028693 A CN201610028693 A CN 201610028693A CN 106979561 A CN106979561 A CN 106979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condenser
magnetic valve
temperat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86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9561B (zh
Inventor
王晓东
杜威
刘通
孟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Energy Co ltd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286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9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9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9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9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9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涉及空调领域,用以解决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室外机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其中,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和/或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于空调不降温除湿。

Description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进行除湿时,主要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的原理,通过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制冷来去除空气中的水蒸汽,带来的副作用是造成空气的温度降低。而为了进行不降温除湿,需要室内换热器在制冷之前或之后对空气进行加热以补偿制冷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温度降低,达到室内空气恒温。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不降温除湿时,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控制室内换热器对室内空气的加热效果,以补偿制冷过程中造成的室内空气温度降低,以此达到室内空气的恒温。具体实现为: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收热量以对空气进行制冷之后流至室外冷凝器以释放热量,此时制冷剂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通过控制位于室外冷凝器旁的室外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外冷凝器与室外空气热交换的热量,进而控制室外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当制冷剂从室外冷凝器回流至室内换热器时,利用制冷剂较高的温度再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以补偿制冷过程中造成的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室外控制板同样需要风机进行冷却,因此要求室外风机转速不能过低,导致室外冷凝器与室外空气热交换的热量过大,进而导致室外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偏低,因此制冷剂回流至室内换热器时对室内空气的加热效果不好,不足以补偿制冷过程中造成的温度降低,最终导致室内温度偏低,所以在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用以解决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机,该室外机包括第一室外冷凝器、第二室外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压缩机、四通阀,其中,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的所述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的一端,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其中,所述制冷剂用于对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和/或,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室外机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其中,所述制冷剂用于对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室外机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增大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通过增减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扩大了制冷剂温度变化范围,扩大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足以抵销除湿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解决了不降温除湿过程中恒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时的运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提高室内空气温度时的运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的运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外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11、室外机12、第一管路13、第二管路14,其中,室内机11与室外机12通过第一管路13和第二管路14相连,第一管路13和第二管路14用于在室内机11与室外机12之间传输制冷剂。
参照图1所示,室外机12包括:第一室外冷凝器121、第二室外冷凝器122、室外风机123、第一电磁阀124、第二电磁阀125、第三电磁阀126、电子膨胀阀127、压缩机128、四通阀129。
其中,第一室外冷凝器121的一端通过四通阀129连接压缩机128,压缩机128通过四通阀129连接第一管路13,第一室外冷凝器1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124连接电子膨胀阀127,第一室外冷凝器121的上述另一端还通过第二电磁阀125连接第二室外冷凝器122的一端,第二室外冷凝器12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磁阀126连接电子膨胀阀127,电子膨胀阀127连接第二管路14,室外风机123位于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旁用于促进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参照图1所示,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第二室内换热器112、室内风扇113、第四电磁阀114、毛细管115。
其中,第四电磁阀114与毛细管115并联,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的一端通过第四电磁阀114和毛细管115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的一端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路14,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管路13,室内风扇113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用于促进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1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示例性的,室外风机123所驱动风扇为可调整风扇,室外风机123可以为直流调速电机、交流PG电机(英文名称:pulse generatormotor,中文名称:带脉冲输出电机)或抽头电机,优选地,室外风机123为直流调速电机和交流PG电机,以适应本发明较宽的调速范围及转速可控性。压缩机116为变频压缩机。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130,用于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以增大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其中,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和/或用于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以减小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增大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通过增减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扩大了制冷剂温度变化范围,扩大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足以抵销除湿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解决了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第一控制单元130,具体用于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并且打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并且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
可选的,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12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31,用于控制室外风机123的转速,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123的转速升高;和/或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123的转速降低。
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室内机11中,四通阀117运行在制冷模式,电子膨胀阀118全开不进行节流,室内风扇113运行,第四电磁阀114关闭,室内机11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之间仅能通过毛细管115相连通,由毛细管115起节流作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利用从室外机12回流的制冷剂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第二室内换热器112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由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的面积主要决定了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除湿量的大小,所以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的加热面积可以小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的冷却除湿面积,这样在所有室内换热器面积相同情况下,本发明的除湿量更大,除湿效果更好。
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需要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此时制冷剂流向参照图2所示,在室外机12中,第一控制单元130控制第一电磁阀124关闭、第二电磁阀125和第三电磁阀126打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第二控制单元131控制室外风机123运行在较高转速下,较高的风速提高制冷剂在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由于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和效率,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12流出时的温度,当制冷剂回流至室内机11时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11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对室内空气的加热作用弱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实现了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需要提高室内空气温度:
此时制冷剂流向参照图3所示,在室外机12中,第一控制单元130控制第一电磁阀124打开、第二电磁阀125和第三电磁阀126关闭,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而不流经第二室外冷凝器122,第二控制单元131控制室外风机123运行在较低转速下,较低的风速降低制冷剂在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由于减小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和效率,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12流出时的温度,当制冷剂回流至室内机11时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11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对室内空气的加热作用强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实现了在不降温除湿模式下提高室内空气温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同样适用于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
参照图4所示,在室内机11中,四通阀117运行在制冷模式,电子膨胀阀118根据吸气过热度或排气温度来控制流量,具有节流作用,第四电磁阀114打开,室内机11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之间部分通过毛细管115连通,部分通过第四电磁阀114连通。
在室外机12中,第一控制单元130控制第一电磁阀124关闭、第二电磁阀125和第三电磁阀126打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第二控制单元131控制室外风机123运行在较高转速下,较高的风速提高制冷剂在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12流出时的温度,在室内机利用制冷剂进行制冷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在制热模式下:
参照图5所示,在室内机11中,四通阀117运行在制热模式,电子膨胀阀118根据吸气过热度或排气温度来控制流量,具有节流作用,第四电磁阀114打开,室内机11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之间部分通过毛细管115连通,部分通过第四电磁阀114连通。
在室外机12中,第一控制单元130控制第一电磁阀124关闭、第二电磁阀125和第三电磁阀126打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第二控制单元131控制室外风机123运行在较高转速下,较高的风速提高制冷剂在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121和第二室外冷凝器122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12流出时的温度,在室内机利用制冷剂进行制热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第一控制单元130和第二控制单元131也可以为一个控制单元,示例性的,上述控制单元可以为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英文简称: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英文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signal processor,英文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英文简称:FPGA)。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增大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通过增减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扩大了制冷剂温度变化范围,扩大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足以抵销除湿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解决了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的控制方法,用于对实施例1中的室外机12进行控制,参照图6所示,包括:
S601、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
步骤S601增大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其中,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S602、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
步骤S602减小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增大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通过增减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扩大了制冷剂温度变化范围,扩大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足以抵销除湿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解决了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室外机的控制方法,用于对实施例1中的室外机12进行控制,参照图7所示,包括:
S701、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并且打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
S702、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升高。
S703、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并且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
S704、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降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增大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降低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当需要升高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室外机的第一室外冷凝器,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降低了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程度,提高了制冷剂从室外机流出时的温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通过增减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扩大了制冷剂温度变化范围,扩大了制冷剂在室内机中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范围,足以抵销除湿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解决了不降温除湿过程中仅通过控制室外风机转速的方式来达到室内空气恒温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室外冷凝器、第二室外冷凝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压缩机、四通阀,其中,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的所述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的一端,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机还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其中,所述制冷剂用于对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和/或,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需要降低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并且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且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风机和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旁用于对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进行降温;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当需要降低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升高;
和/或,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降低。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需要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其中,所述制冷剂用于对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电磁阀使制冷剂流经第一室外冷凝器和第二室外冷凝器,包括:
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并且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室外冷凝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包括:
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并且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使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室外冷凝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当需要降低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升高;
和/或,
当需要升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降低。
8.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所述室外机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CN201610028693.4A 2016-01-15 2016-01-15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Active CN106979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8693.4A CN106979561B (zh) 2016-01-15 2016-01-15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8693.4A CN106979561B (zh) 2016-01-15 2016-01-15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9561A true CN106979561A (zh) 2017-07-25
CN106979561B CN106979561B (zh) 2019-08-09

Family

ID=5934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8693.4A Active CN106979561B (zh) 2016-01-15 2016-01-15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956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634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控制方法
CN110736142A (zh) * 2019-10-12 2020-01-3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CN111189105A (zh) * 2020-01-09 2020-05-22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湿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15789791A (zh) * 2022-10-28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168A (zh) * 2006-09-21 2008-03-26 海尔集团公司 定温除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09401U (zh) * 2010-12-06 2011-07-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调温除湿设备
CN103062851A (zh) * 2013-01-07 2013-04-24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JP2015013253A (ja) * 2013-07-04 2015-01-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機
CN104315743A (zh) * 2014-11-13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可调温房间除湿空调器
CN104515326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除湿方法
CN104848497A (zh) * 2015-06-10 2015-08-19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04955548A (zh) * 2013-01-29 2015-09-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9168A (zh) * 2006-09-21 2008-03-26 海尔集团公司 定温除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09401U (zh) * 2010-12-06 2011-07-2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调温除湿设备
CN103062851A (zh) * 2013-01-07 2013-04-24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104955548A (zh) * 2013-01-29 2015-09-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15013253A (ja) * 2013-07-04 2015-01-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機
CN104515326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除湿方法
CN104315743A (zh) * 2014-11-13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可调温房间除湿空调器
CN104848497A (zh) * 2015-06-10 2015-08-19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634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控制方法
CN110736142A (zh) * 2019-10-12 2020-01-3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CN110736142B (zh) * 2019-10-12 2021-05-2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CN111189105A (zh) * 2020-01-09 2020-05-22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湿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15789791A (zh) * 2022-10-28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9561B (zh) 2019-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9561A (zh)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4735954B (zh) 液冷式冷却器的控制方法、冷却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5588239A (zh) 一种空调系统
KR20170069318A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JP680806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818620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206919154U (zh) 空调装置
JP2017089950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2878643A (zh) 多联机空调的保护方法
CN103836742B (zh) 多联热管机房空调系统
JP201913862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6648355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JPH1119863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3398457B (zh) 一种制冷系统冷凝热无极热回收装置及制冷系统
CN112234803A (zh) 变频器、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36356U (zh) 一种除湿机
US20230221012A1 (en) Multiple Fan HVAC System with Optimized Fan Location
US20230221013A1 (en) Multiple Fan HVAC System with Optimized Fan Location
US119401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frost of heat pump systems
US202401919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frost of heat pump systems
JPH11248290A (ja) 空気調和機
US2024006872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t pump systems
JP2010270946A (ja) 空気調和機
JPH11241836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0146315A (ja) 冷凍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266510 No. 218, Qian Wan Gang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