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9791A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89791A CN115789791A CN202211338142.XA CN202211338142A CN115789791A CN 115789791 A CN115789791 A CN 115789791A CN 202211338142 A CN202211338142 A CN 202211338142A CN 115789791 A CN115789791 A CN 1157897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port
- heat exchanger
- throttling device
- conditioning system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3526 supercooled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以及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排气口相连,第四阀口与回气口相连,第二阀口、第一换热组件、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三阀口依次串联,第一换热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包括第一子换热器,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子换热器与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开关或第二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串联设有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三节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能够提升除湿能效,拓宽空调系统的恒温除湿模式的调温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作为调节环境舒适性的装置,其功能已从单一的温度调节发展的更加多样化,用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环境舒适性的需求。
空调系统的除湿技术主要采用制冷除湿方式,即将室内换热器表面温度降至空气露点温度以下,当室内空气流过换热器表面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发生冷凝,将空气水分去除。该方式适用于高温环境,除湿的同时完成室内降温。但在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或华南地区的“回南天”时期,温度不高但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制冷除湿会因出风温度过低而导致生活环境舒适性变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再热除湿的方法,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升温,维持生活环境舒适性。常规再热除湿方式是采用电加热,但是该方式耗电量较大,并且气流会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此外,也有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空调挂壁机上增加再热除湿的功能。
公开号CN106799117A提出一种除湿装置,该装置具备再热除湿功能,保证过渡季节除湿不降温,提高室内舒适性。但该装置在应用至空调器上存在不同模式制冷剂充注差异较大,除湿能效较差以及调温范围较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除湿能效好,温度调节范围较宽,能够提高室内出风温度,增强用户体验。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以及换向组件,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以及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排气口相连,第四阀口与回气口相连,第二阀口、第一换热组件、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三阀口依次串联,第一换热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包括第一子换热器,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子换热器与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开关或第二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串联设有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三节流装置,当空调系统制冷或除湿时,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空调系统制热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第一换热组件位于室外侧,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位于室内侧,通过控制第一控制装置能够解决在空调系统在不同模式下制冷剂充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升除湿能效,同时能够对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三换热器之间的负荷比进行调整,拓宽空调系统的恒温除湿模式的调温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第二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与第三节流装置并联。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设于第二子换热器和换向组件之间,或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设于第二子换热器和第一节流装置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第一换热组件包括迎风侧和背风侧,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沿由迎风侧朝向背风侧的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换向组件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以及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电磁阀,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内设有第一风机、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二控制装置,室外机内设有第二风机、压缩机、换向组件以及第一换热组件,第一节流装置设于室内机内或室外机内。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恒温除湿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关闭,控制第三节流装置打开且第二控制开关关闭;获取第三换热器的中间饱和温度和出口温度,根据中间饱和温度和出口温度确定第三换热器的过热度;根据过热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恒温除湿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关闭,根据过热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解决在空调系统在不同模式下制冷剂充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升除湿能效,同时,能够对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三换热器之间的负荷比进行调整,拓宽空调系统的恒温除湿模式的调温范围。
可选地,根据过热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具体包括:在过热度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时,减小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在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时,增加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在过热度满足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过热度时,维持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不变。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室内机的送风温度;在送风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降低第二风机的风速,直至送风温度满足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在送风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增加第二风机的风速,直至送风温度满足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可选地,在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二节流装置时,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风机的风速升至最高风速时,送风温度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控制第二节流装置完全打开。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制冷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控制第二节流装置打开,第三节流装置完全关闭且第二控制开关导通。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制热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控制第二节流装置打开,第三节流装置完全关闭且第二控制开关导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和除湿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系统制热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和除湿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空调系统制热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和除湿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空调系统制热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和除湿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空调系统制热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系统100,压缩机1,换向组件2,第一阀口D,第二阀口C,第三阀口E,第四阀口S,第一换热组件31,第一子换热器3a,第二子换热器3b,第二换热器3c,第三换热器3d,第一控制装置41,第一控制开关4f,第二节流装置4a,第一节流装置4b,第二控制装置42,第三节流装置4c,第二控制开关4d,第一风机5b,第二风机5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组件31、第二换热器3c、第三换热器3d、第一节流装置4b、第二节流装置4a、第二控制装置42(第三节流装置4c)以及换向组件2。
具体而言,压缩机1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2包括第一阀口D、第二阀口C、第三阀口E以及第四阀口S,第一阀口D与排气口相连,第四阀口S与回气口相连,第三换热器3d与第三阀口E相连,第二阀口C与第一换热组件31相连。第二阀口C、第一换热组件31、第一节流装置4b、第二换热器3c、第三换热器3d以及第三阀口E依次串联,第一换热组件31包括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包括第一子换热器3a,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子换热器3b与与第一控制装置41,第一控制装置41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开关4f或第二节流装置4a,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之间串联设有第二控制装置42,第二控制装置42包括第三节流装置4c。
也就是说,第一换热组件31的一端与第一节流装置4b连通,第一换热组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阀口C连通,第二换热器3c的一端与第一节流装置4b连通,第二换热器3c的另一端与第三换热器3d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连通是广义上的连通,例如,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之间设有其他部件也属于第二换热器3c的另一端与第三换热器3d连通。
如图1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制冷时,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C连通,第三阀口E与第四阀口S连通,第一控制装置41打开,第三节流装置4c完全打开,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进入第一换热组件31中的制冷剂冷凝散热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4b的节流降压后,依次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的制冷剂蒸发吸热后,经过换向组件2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此时,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均作为蒸发器使用,可以增强制冷效率。
如图1所示,当空调系统100除湿时,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C连通,第三阀口E与第四阀口S连通。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通过关闭第一控制开关4f或者是通过改变第二节流装置4a的开度,使得进入第二子换热器3b中的冷媒至少部分冷凝后以液态的形式存储在其中,例如第二节流装置4a处于开度为0的状态,进入第二子换热器3b中的全部冷媒冷凝后以液态的形式存储在其中(第二子换热器3b的合适的内容积根据除湿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差值确定),流经第一子换热器3a中的两相状态冷媒会经第一节流装置4b降压后进入室内侧的第二换热器3c与室内空气换热冷凝为过冷液体,过冷液态冷媒经过第三节流装置4c节流降压后变为两相状态进入第三换热器3d中,与空气换热蒸发为饱和过热状态后经由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除湿循环。室内侧的空气一部分经过第三换热器3d降温除湿,另一部分空气经由第二换热器3c加热温度升高,两部分空气混合后相较处理前干球温度可维持大体不变,相对湿度下降,从而实现再热除湿。
在除湿模式中,为了保障第二换热器3c具有较高的冷凝温度,降低第一子换热器3a与第二换热器3c之间的压降,可以设置第一节流装置4b完全打开。
第二子换热器3b的内容积越大,室外参与换热的冷凝器(第一换热组件31)越小,室内的第二换热器3c负荷占比增大,出风温度调节范围增大,在除湿模式中,通过改变第二节流装置4a的开度,可以降低或提高室外的冷凝器(第一换热组件31)的负荷占比,提高室内侧出风温度的调节范围。
如图2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制热时,第一阀口D与第三阀口E连通,第二阀口C与第四阀口S连通,第一控制装置41打开,第三节流装置4c完全打开,压缩机1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由排气口进入到室内侧的第三换热器3d和第二换热器3c中冷凝为过冷液态冷媒,过冷液体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4b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两相液态冷媒后分别进入到第一子换热器3a和第二子换热器3b中进行蒸发饱和为过热蒸汽,之后经过换向组件2以及压缩机1的回气口进入到压缩机1中。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节流装置4b包括但不限于是毛细管、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浮球调节阀、节流孔板以及电子膨胀阀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第二节流装置4a包括但不限于是毛细管、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浮球调节阀、节流孔板以及电子膨胀阀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第三节流装置4c包括但不限于是毛细管、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浮球调节阀、节流孔板以及电子膨胀阀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申请不作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第一换热组件31位于室外侧,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位于室内侧,通过控制第一控制装置41能够解决在空调系统100在不同模式下制冷剂充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升除湿能效,同时能够对第一换热组件31和第二换热器3c以及第三换热器3d之间的负荷比进行调整,拓宽空调系统100的恒温除湿模式的调温范围。
如图3-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第二控制装置42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4d,第二控制开关4d与第三节流装置4c并联。
这样,在空调系统100制冷时,第二控制开关4d开启,从而使得经由第二换热器3c换热之后的冷媒可以进入第三换热器3d进一步换热而无需流经第三节流装置4c,从而进一步增强制冷效率。在空调系统100制热时,第二控制开关4d开启,从而经由第三换热器3d换热之后的冷媒可以进入第二换热器3c中进一步换热,而无需流经第三节流装置4c,从而进一步增强制热效率。在除湿模式时,第二控制开关4d关闭,经由第二换热器3c换热之后的冷媒可以经由第三节流装置4c进入第三换热器3d,不会影响空调系统100的除湿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开关4d包括但不限于是球阀、蝶阀、闸阀、截止阀、隔膜阀、气动开关阀与电磁阀中的一种,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开关4d选择电磁阀,第三节流装置4c被配置为电子膨胀阀,但本申请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42包括混合阀,混合阀兼具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的功能,当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最大时,相当于电磁阀,只具有导通的功能而不具有节流的功能,如此能够简化结构设置,简化空调系统100的整体生产成本和重量。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第二控制装置42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开关4f,第一控制开关4f设于第二子换热器3b和换向组件2之间。
如图7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制冷时,第一控制开关4f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控制开关4d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进入第一换热组件31中的制冷剂冷凝散热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4b的节流降压后,依次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的制冷剂蒸发吸热变为饱和或过饱和蒸汽后,经过换向组件2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此时,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均作为蒸发器使用,可以增强制冷效率。
如图7所示,当空调系统100除湿时,第一控制开关4f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控制开关4d处于关闭状态。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流经第一子换热器3a中的两相状态冷媒会经第一节流装置4b降压后进入室内侧的第二换热器3c与室内空气换热冷凝为过冷液体,过冷液态冷媒经过第三节流装置4c节流降压后变为两相状态进入第三换热器3d中,与空气换热蒸发为饱和过热状态后经由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除湿循环。
如图8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制热时,第一控制开关4f和第二控制开关4d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1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由排气口进入到室内侧的第三换热器3d和第二换热器3c中冷凝为过冷液态冷媒,过冷液体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4b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两相液态冷媒后分别进入到第一子换热器3a和第二子换热器3b中进行蒸发饱和为过热蒸汽,之后经过换向组件2以及压缩机1的回气口进入到压缩机1中。
如图1-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42被配置为第二节流装置4a,第二节流装置4a设于第二子换热器3b和第一节流装置4b之间。
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制冷时,第二节流装置4a打开到第一预设开度值(不同空调系统100配置或者不同阀体通径的开度值不同,由试验获取最佳的开度值作为第一预设开度值),第三节流装置4c完全打开,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进入第一换热组件31中的制冷剂冷凝散热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4b的节流降压后,依次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的制冷剂蒸发吸热后,经过换向组件2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
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当空调系统100除湿时,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通过改变第二节流装置4a的开度,使得进入第二子换热器3b中的冷媒至少部分冷凝后以液态的形式存储在其中,例如第二节流装置4a处于开度为0的状态,进入第二子换热器3b中的全部冷媒冷凝后以液态的形式存储在其中(第二子换热器3b的合适的内容积根据除湿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差值确定),流经第一子换热器3a中的两相状态冷媒会经第一节流装置4b降压后进入室内侧的第二换热器3c与室内空气换热冷凝为过冷液体,过冷液态冷媒经过第三节流装置4c节流降压后变为两相状态进入第三换热器3d中,与空气换热蒸发为饱和过热状态后经由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除湿循环。室内侧的空气一部分经过第三换热器3d降温除湿,另一部分空气经由第二换热器3c加热温度升高,两部分空气混合后相较处理前干球温度可维持大体不变,相对湿度下降,从而实现再热除湿。
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当空调系统100制热时,第二节流装置4a设置为第二预设开度值,第二控制开关4d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1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由排气口进入到室内侧的第三换热器3d和第二换热器3c中冷凝为过冷液态冷媒,过冷液体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4b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两相液态冷媒后分别进入到第一子换热器3a和第二子换热器3b中进行蒸发饱和为过热蒸汽,之后经过换向组件2以及压缩机1的回气口进入到压缩机1中。
其中,第一预设开度值和第二预设开度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5-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第一换热组件31包括迎风侧和背风侧,第一子换热器3a和第二子换热器3b沿由迎风侧朝向背风侧的方向间隔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在除湿模式时,参与换热的第一子换热器3a充分换热,提升空调系统100的除湿效率。
其中,第一子换热器3a可以包括多排换热管,第二子换热器3b均处于离室外换热器的进风口最远的一排。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第一子换热器3a和第二子换热器3b沿垂直于气流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控制装置42被配置为第二节流装置4a,第二节流装置4a设于第二子换热器3b和第一节流装置4b之间。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组件2包括四通阀,第一节流装置4b、第二节流装置4a以及第三节流装置4c包括电子膨胀阀,第二控制开关4d包括电磁阀,空调系统100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内设有第一风机5b、第二换热器3c、第三换热器3d以及第二控制装置42,室外机内设有第二风机5a、压缩机1、换向组件2以及第一换热组件31,第一节流装置4b设于室内机内或室外机内。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空调系统100,控制方法包括:
S1:在接收到恒温除湿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C连通,第三阀口E与第四阀口S连通,控制第一控制装置41关闭,控制第三节流装置4c打开且第二控制开关4d关闭;
S2:获取第三换热器3d的中间饱和温度和出口温度,根据中间饱和温度和出口温度确定第三换热器3d的过热度;
S3:根据过热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4c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还包括:控制第一节流装置4b完全打开。如此能够保障第二换热器3c具有较高的冷凝温度,降低第一子换热器3a与第二换热器3c之间的压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在恒温除湿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装置41关闭,根据过热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4c的开度,能够解决在空调系统100在不同模式下制冷剂充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升除湿能效,同时,能够对第一换热组件31和第二换热器3c以及第三换热器3d之间的负荷比进行调整,拓宽空调系统100的恒温除湿模式的调温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过热度调节第三节流装置4c的开度,具体包括:在过热度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时,减小第三节流装置4c的开度;在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时,增加第三节流装置4c的开度;在过热度满足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过热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过热度时,维持第三节流装置4c的开度不变。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过热度为0℃,第二预设过热度为5℃,过热度的范围为0~5℃,进一步地,过热度的范围为1~2℃。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S4:实时检测室内机的送风温度;
S5:在送风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降低第二风机5a的风速,直至送风温度满足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在送风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增加第二风机5a的风速,直至送风温度满足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在送风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第一子换热器3a的换热效率较高,因此降低第二风机5a的风速,从而减小第一子换热器3a的换热效率和换热量,提高室内出风温度,在送风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第一子换热器3a的换热效率不够,因此,需要增加第二风机5a的风速,提升第一子换热器3a的换热效率,从而使得送风温度满足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控制装置41被配置为第二节流装置4a时,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风机5a的风速升至最高风速时,送风温度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a完全打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空调系统100可以通过调节第二风机5a的转速和第二节流装置4a的开度来调节送风温度,在第二风机5a的风速升至最高风速时,送风温度仍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第三换热器3d的降温的空气换热量小于第二换热器3c的升温的空气换热量,因此需要控制第二流装置完全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制冷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D与第二阀口C连通,第三阀口E与第四阀口S连通,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a打开,第三节流装置4c完全关闭且第二控制开关4d导通。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进入到第一换热组件31中进行换热,进入第一换热组件31中的制冷剂冷凝散热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4b的节流降压后,依次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进入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中的制冷剂蒸发吸热变为饱和或过饱和蒸汽后,经过换向组件2从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压缩机1内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此时,第二换热器3c和第三换热器3d均作为蒸发器使用,可以增强制冷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制热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D与第三阀口E连通,第二阀口C与第四阀口S连通,控制第二节流装置4a打开,第三节流装置4c完全关闭且第二控制开关4d导通。压缩机1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经由排气口进入到室内侧的第三换热器3d和第二换热器3c中冷凝为过冷液态冷媒,过冷液体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4b节流降压为低温低压两相液态冷媒后分别进入到第一子换热器3a和第二子换热器3b中进行蒸发饱和为过热蒸汽,之后经过换向组件2以及压缩机1的回气口进入到压缩机1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以及换向组件,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以及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三阀口依次串联,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包括第一子换热器,所述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子换热器与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一控制开关或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串联设有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三节流装置,
当所述空调系统制冷或除湿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空调系统制热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子换热器和所述换向组件之间,
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迎风侧和背风侧,所述第一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子换热器沿由所述迎风侧朝向所述背风侧的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四通阀,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以及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电磁阀,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内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所述室外机内设有第二风机、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以及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于所述室内机内或所述室外机内。
6.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恒温除湿指令时,控制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关闭,控制第三节流装置打开且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关闭;
获取第三换热器的中间饱和温度和出口温度,根据所述中间饱和温度和所述出口温度确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过热度调节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调节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具体包括:
在所述过热度小于第一预设过热度时,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在所述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时,增加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在所述过热度满足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过热度时,维持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实时检测室内机的送风温度;
在所述送风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降低第二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送风温度满足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送风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增加所述第二风机的风速,直至所述送风温度满足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第二节流装置时,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风机的风速升至最高风速时,所述送风温度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完全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制冷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打开,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完全关闭且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制热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打开,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完全关闭且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导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38142.XA CN115789791A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38142.XA CN115789791A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9791A true CN115789791A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34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38142.XA Pending CN115789791A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89791A (zh) |
Citation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8766A (ja) * | 1998-06-25 | 2000-01-18 | Topre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01033146A1 (fr) * | 1999-10-29 | 2001-05-1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Climatiseur |
CN102927715A (zh) * | 2012-10-31 | 2013-02-1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方法 |
CN202792266U (zh) * | 2012-09-17 | 2013-03-13 | 范建亮 | 空气调节器 |
JP2015114051A (ja) * | 2013-12-11 | 2015-06-22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CN105042924A (zh) * | 2015-05-29 | 2015-11-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6145676A (ja) * | 2015-02-09 | 2016-08-12 |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 空気調和機 |
CN105910218A (zh) * | 2016-06-01 | 2016-08-31 |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冷凝器并联的除湿新风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 |
CN105928065A (zh) * | 2016-04-29 | 2016-09-0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恒温除湿方法及恒温除湿空调器 |
CN206001633U (zh) * | 2016-08-11 | 2017-03-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6799117A (zh) * | 2013-01-29 | 2017-06-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N106979561A (zh) * | 2016-01-15 | 2017-07-25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CN108973587A (zh) * | 2018-06-29 | 2018-12-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EP3511648A1 (en) * | 2018-01-11 | 2019-07-17 | Carrier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209279429U (zh) * | 2018-11-28 | 2019-08-20 |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蒸发器新风除湿机组 |
JP2019158311A (ja) * | 2018-03-16 | 2019-09-19 | 株式会社三井E&Sパワーシステムズ | 空調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20190309976A1 (en) * | 2018-04-09 | 2019-10-10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a reheat loop |
CN110410902A (zh) * | 2019-07-22 | 2019-11-05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全热回收并精确调节热回收量的空调系统 |
WO2020113938A1 (zh) * | 2018-12-06 | 2020-06-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351248A (zh) * | 2020-03-13 | 2020-06-3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2228992A (zh) * | 2020-11-18 | 2021-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268380A (zh) * | 2020-11-18 | 2021-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268381A (zh) * | 2020-11-18 | 2021-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212691955U (zh) * | 2020-07-27 | 2021-03-1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
CN112556233A (zh) * | 2020-12-22 | 2021-03-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113251499A (zh) * | 2021-05-06 | 2021-08-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3266890A (zh) * | 2021-06-17 | 2021-08-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215113324U (zh) * | 2020-12-22 | 2021-1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11338142.XA patent/CN1157897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8766A (ja) * | 1998-06-25 | 2000-01-18 | Topre Corp | 空気調和装置 |
WO2001033146A1 (fr) * | 1999-10-29 | 2001-05-1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Climatiseur |
CN202792266U (zh) * | 2012-09-17 | 2013-03-13 | 范建亮 | 空气调节器 |
CN102927715A (zh) * | 2012-10-31 | 2013-02-1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方法 |
CN106799117A (zh) * | 2013-01-29 | 2017-06-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JP2015114051A (ja) * | 2013-12-11 | 2015-06-22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2016145676A (ja) * | 2015-02-09 | 2016-08-12 |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 空気調和機 |
CN105042924A (zh) * | 2015-05-29 | 2015-11-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979561A (zh) * | 2016-01-15 | 2017-07-25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室外机、室外机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
CN105928065A (zh) * | 2016-04-29 | 2016-09-0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恒温除湿方法及恒温除湿空调器 |
CN105910218A (zh) * | 2016-06-01 | 2016-08-31 |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冷凝器并联的除湿新风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 |
CN206001633U (zh) * | 2016-08-11 | 2017-03-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EP3511648A1 (en) * | 2018-01-11 | 2019-07-17 | Carrier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JP2019158311A (ja) * | 2018-03-16 | 2019-09-19 | 株式会社三井E&Sパワーシステムズ | 空調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20190309976A1 (en) * | 2018-04-09 | 2019-10-10 |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a reheat loop |
CN108973587A (zh) * | 2018-06-29 | 2018-12-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CN209279429U (zh) * | 2018-11-28 | 2019-08-20 |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蒸发器新风除湿机组 |
WO2020113938A1 (zh) * | 2018-12-06 | 2020-06-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410902A (zh) * | 2019-07-22 | 2019-11-05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全热回收并精确调节热回收量的空调系统 |
CN111351248A (zh) * | 2020-03-13 | 2020-06-3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212691955U (zh) * | 2020-07-27 | 2021-03-1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
CN112228992A (zh) * | 2020-11-18 | 2021-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268380A (zh) * | 2020-11-18 | 2021-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268381A (zh) * | 2020-11-18 | 2021-01-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112556233A (zh) * | 2020-12-22 | 2021-03-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CN215113324U (zh) * | 2020-12-22 | 2021-1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和空调设备 |
CN113251499A (zh) * | 2021-05-06 | 2021-08-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3266890A (zh) * | 2021-06-17 | 2021-08-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韩旭等: "并联型调温除湿机制冷剂调节优化方案策略及实验研究", 《制冷学报》, 16 February 2012 (2012-02-16)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56210B (zh) | 一种低温型三联供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08170596U (zh) | 空气热源热泵式空调机 | |
CN111998565B (zh) |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2110771A1 (zh) | 空调器 | |
CN113154522B (zh) |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 |
CN102840716B (zh)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503040U (zh) | 热湿比可调的溶液辅助式热泵系统 | |
CN112503791B (zh) | 基于双蒸发温度的直膨式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815567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800668A (zh) | 一种节能除湿的制冷换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575967A (zh) | 一种适用于全年工况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12413738A (zh) |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热回收方法 | |
CN109579337A (zh) | 一种复叠式热风控制系统与方法 | |
CN116007219A (zh) |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489136A (zh) | 一种湿度独立调节的空气调节器 | |
CN117889498A (zh) | 一种双冷凝等温除湿系统 | |
CN115789791A (zh) |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216203824U (zh) | 空调器 | |
CN107101417A (zh) | 前置水换热器四模态冷暖热水三用机 | |
CN210772861U (zh) |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 | |
CN114484623A (zh) | 调温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685917A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08507047B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365860U (zh) | 一种湿度独立调节的空气调节器 | |
CN110671835A (zh) |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