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7455A -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7455A
CN106977455A CN201710410103.9A CN201710410103A CN106977455A CN 106977455 A CN106977455 A CN 106977455A CN 201710410103 A CN201710410103 A CN 201710410103A CN 106977455 A CN106977455 A CN 106977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mula
nickel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0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4101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7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7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7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so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iso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so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isoquinoline ring system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nitrogen-containing ring
    • C07D217/24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取代的苯甲酰胺化合物与取代炔烃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反应,得到取代异喹啉酮化合物,该方法产率高、合成路线短、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作为医药中间体的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衍生物具有舒张血管、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异喹啉酮类化合物为活性化合物的重要骨架结构,其分子多样性、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近年来受到重视。有效地合成药物中间体异喹啉酮特别是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异喹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关键在于异喹啉环的合成,多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异喹啉环的合成一直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和药物合成化学家的特别重视。虽然近年来报道了一些有关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但它们的反应条件往往比较苛刻,而产率并不高,且副产物多,提纯困难,影响该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所以亟待开发简单有效的合成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喹啉酮化合物的新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制备方法存在的上述产率较低、副产物多等缺陷,本发明人对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获得一种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新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产率较高、合成路线短、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式(I)化合物与式(II)的取代炔烃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II)的取代异喹啉酮化合物,
其中,R1、R2或R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卤代烷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14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硝基或苯基;所述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钴与镍催化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取代基R1可以是邻位、间位或对位取代的。
所述C1-C6烷基选自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所述C1-C6烷氧基选自具有上述含义的C1-C6烷基与氧原子相连后得到的基团。
所述卤素选自F、Cl、Br或I。
本发明所述C1-C6卤代烷基的含义是指C1-C6烷基上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得到的基团,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等。
本发明所述C6-C14芳基为具有共轭电子体系的环结构基团。芳基基团的实例可以包括苯基,茚基,萘基和蒽。所述芳基基团可以独立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
本发明所述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式(I)化合物与式(II)的取代炔烃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反应,20-80℃下反应5-12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式(I)化合物由相应的酰基氯或酸酐制备得到。
在本发明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钴与镍催化剂的混合物;其中乙酰丙酮钴与镍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5-2,例如1:1或1:1.5。
本发明所述镍催化剂选自二(三苯基膦)氯化镍、二(三环己基膦)氯化镍或双(1,5-环辛二烯)镍,优选双(1,5-环辛二烯)镍。
在本发明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异丙醇、乙醇、正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二氧六环、苯、甲苯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反应溶剂的用量并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与确定,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碱选自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铯、三氟乙酸钠、三氟乙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钠、磷酸钾。
在本发明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例如可为1:1.2、1:1.5或1:1.8。
在本发明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钴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5,例如可为1:0.15、1:0.2、1:0.25或1:0.3。
在本发明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镍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0.5,例如可为1:0.1、1:0.15、1:0.2、1:0.25或1:0.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催化反应体系的设计和两种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了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高收率合成,合成路线短、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在应器中加入10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5mmol式(I-1)化合物、6mmol上式(II-1)化合物、0.5mmol乙酰丙酮钴、0.5mmol双(1,5-环辛二烯)镍和2.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6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1)化合物,产率为94.5%。1H NMR(CDCl3,300MHz):δ11.51(s,1H),8.35(dd,J=8.0,1.5Hz,1H),7.63(ddd,J=8.4,7.1,1.6Hz,1H),7.48(ddd,J=8.1,7.2,1.3Hz,1H),7.35-7.10(m,11H).
实施例2
在应器中加入10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5mmol式(I-2)化合物、6mmol上式(II-2)化合物、0.5mmol乙酰丙酮钴、0.5mmol双(1,5-环辛二烯)镍和2.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6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2)化合物,产率为87.7%。1H NMR(CDCl3,300MHz):δ=11.44(s,1H),8.23(d,J=8.1Hz,1H),7.35–7.11(m,11H),6.93(s,1H),2.28(s,3H).。
实施例3
在应器中加入2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1mmol式(I-3)化合物、1.2mmol上式(II-3)化合物、0.1mmol乙酰丙酮钴、0.05mmol双(1,5-环辛二烯)镍和0.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3)化合物,产率为85.1%。1H NMR(CDCl3,300MHz):δ=11.60(s,1H),8.31(dd,J=8.0,1.5Hz,1H),7.67(ddd,J=8.4,7.2,1.6Hz,1H),7.52(ddd,J=8.1,7.0,1.2Hz,1H),7.28-7.01(m,9H)。
实施例4
在应器中加入2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1mmol式(I-4)化合物、1.5mmol上式(II-4)化合物、0.1mmol乙酰丙酮钴、0.1mmol双(1,5-环辛二烯)镍和0.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6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4)化合物,产率为90.3%。1H NMR(CDCl3,300MHz):δ=11.33(s,1H),8.51(dt,J=7.8,1.1Hz,1H),7.75-7.60(m,2H),7.41(ddd,J=8.1,5.8,2.3Hz,1H),2.65-2.78(m,4H),1.33(t,J=7.6Hz,3H),1.22(t,J=7.5Hz,3H)。
实施例5
在应器中加入10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5mmol式(I-5)化合物、6mmol上式(II-5)化合物、0.5mmol乙酰丙酮钴、0.5mmol双(1,5-环辛二烯)镍和2.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6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5)化合物,产率为91.3%。1H NMR(CDCl3,300MHz):11.25(s,1H),8.31(d,J=7.7Hz,1H),7.80–7.73(m,2H),7.55–7.45(m,6H),2.13(s,3H)。
实施例6
在应器中加入2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1mmol式(I-1)化合物、1.5mmol上式(II-1)化合物、0.2mmol乙酰丙酮钴和0.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1)化合物,产率为17.4%。
实施例7
在应器中加入2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1mmol式(I-1)化合物、1.5mmol上式(II-1)化合物、0.1mmol双(1,5-环辛二烯)镍和0.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1)化合物,产率53.2%。
实施例8
在应器中加入20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1mmol式(I-1)化合物、1.5mmol上式(II-1)化合物、0.1mmol乙酰丙酮钴、0.1mmol二(三苯基膦)氯化镍和0.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1)化合物,产率为88.7%。
实施例9
在应器中加入15ml的甲醇,并依次向其中加入1mmol式(I-5)化合物、1.5mmol上式(II-5)化合物、0.1mmol乙酰丙酮钴、0.1mmol二(三环己基膦)氯化镍和0.5mmol乙酸钠,加热升温至60℃,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完成后,除去挥发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盐水洗涤并用硫酸钠干燥,然后除去溶剂。将所得残余物经300-4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得所述式(III-5)化合物,产率为86.9%。
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式(III)所示的取代的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和碱的存在下,式(I)化合物与式(II)的取代炔烃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II)的取代异喹啉酮化合物,
其中,R1、R2或R3各自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卤代烷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14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H、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硝基或苯基;所述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钴与镍催化剂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催化剂选自二(三苯基膦)氯化镍、二(三环己基膦)氯化镍或双(1,5-环辛二烯)镍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双(1,5-环辛二烯)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异丙醇、乙醇、正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二氧六环、苯、甲苯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为苯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钴与镍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5-2,例如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钴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镍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0.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12小时,反应温度为20-80℃。
CN201710410103.9A 2017-06-04 2017-06-04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977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0103.9A CN106977455A (zh) 2017-06-04 2017-06-04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0103.9A CN106977455A (zh) 2017-06-04 2017-06-04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7455A true CN106977455A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4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0103.9A Pending CN106977455A (zh) 2017-06-04 2017-06-04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74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3572A (zh) * 2020-03-20 2020-06-26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由双c-h活化/环化反应合成联异喹啉的方法
CN113321639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制备多取代异喹啉酮衍生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 LI等: "Ruthenium-Catalyzed Isoquinolone Synthesis through C_H Activation Using an Oxidizing Directing Group", 《CHEM. EUR. J.》 *
DA-GANG YU等: "The C-H Activation/1,3-Diyne Strategy: Highly Selective Direct Synthesis of Diverse Bisheterocycles by RhIII Catalysis", 《ANGEW. CHEM. INT. ED.》 *
GANESAN SIVAKUMAR等: "Cobalt-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N-Methoxy Benzamides with Alkynes using an Internal Oxidant through C-H/N-O Bond Activation", 《CHEM. EUR. J.》 *
SHAONAN LU等: "A practical one-po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N–H isoquinolones", 《TETRAHEDRON LETTERS》 *
XIANXIU XU等: "Rhodium(III)-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Annulation through C-H Activation: Total Synthesis of (±)-Antofine, (±)-Septicine, (±)-Tylophorine, and Rosettacin", 《ANGEW. CHEM. INT. ED.》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1639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制备多取代异喹啉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13321639B (zh) * 2020-02-28 2022-06-2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制备多取代异喹啉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11333572A (zh) * 2020-03-20 2020-06-26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由双c-h活化/环化反应合成联异喹啉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9486B (zh) 生产n-酰基联苯基丙氨酸的方法
CN105175328B (zh) 一种利用芳香胺、芳香醛、酮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方法
CN111763148B (zh) 一种含三氟甲基的炔基环戊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14658B (zh) 一种多取代噁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KR101067069B1 (ko) 트리플루오로아세트산을 이용한 페난트리딘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CN106977455A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异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243105A (zh) 亚甲基桥连1,8‑萘啶配体及铜(ⅰ)配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96162B (zh) 一种钪催化硫醇对邻亚甲基苯醌的亲核加成反应方法
CN108610304B (zh) 一种二芳并磺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442008B (zh) 一种温度调控单质硫与活泼内炔制备1,4-二噻烯和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转化反应
CN111517964B (zh) 一种拆分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CN103570697B (zh) 制备维拉佐酮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CN108912076B (zh) 一种苯并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8484500B (zh) 一种1-三氟乙基异喹啉的制备方法
CN111468183A (zh) 多氟代三芳基手性螺环磷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WO2020119549A1 (zh) 一种直接构建高光学活性四取代联烯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6543081B (zh) 一种1-二氟烷基异喹啉的制备方法
CN105198806B (zh) 一种利用芳香胺、二酮合成喹啉衍生物的方法
CN109293700A (zh) 手性双膦配体、其制备方法、中间体及应用
CN109553595A (zh) 一种手性γ-丁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2336763B (zh) 一种吡喃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4804048B (zh) N‑取代苄基氨基膦钳型环钌双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652152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7-(acryloyl)indoles
Mao et al. A practical, chemoselective approach to O-methy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dimethyl malonate
CN109134351A (zh) S-3-(4-氨基苯基)哌啶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228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