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9428A - 多联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多联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9428A
CN106969428A CN201710321381.7A CN201710321381A CN106969428A CN 106969428 A CN106969428 A CN 106969428A CN 201710321381 A CN201710321381 A CN 201710321381A CN 106969428 A CN106969428 A CN 106969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door unit
valve
reversal valve
interface
equ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13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伟
许永锋
梁伯启
卜其辉
董世龙
吴孔祥
吴晓鸿
陈毅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213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9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9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9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series arrangements
    • F25B2313/0234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series arrangements during defro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式空调器,多联式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室外机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室外机,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包括:第一换向阀;以及第二换向阀,在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室外换热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自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室外换热器后液化放热,以实现除霜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第一类室外机进行除霜的同时,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不间断地进行制热,且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简单,大幅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多联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在高湿度环境和低温环境制热时,空调器室外机中的室外换热器结霜情况很严重,为了保证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及有效制热,需要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相关技术中,通过延长制热时间,或者减少化霜频次,或者通过控制快速化霜来减少化霜时间,降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然而,无论上述哪种方法,在空调系统除霜控制时,都会使得空调器室内机无法继续制热,导致室内温度急剧下降,降低室内的舒适性,给用户带来很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式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式空调器,多联式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室外机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室外机,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包括:第一换向阀;以及第二换向阀,在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室外换热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自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室外换热器后液化放热,以实现除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能够使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通过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中进行液化放热,从而达到对第一类室外机除霜的目的。在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导通,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能够使第一类换热器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之间切换。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将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串联在压缩机机组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相较现有的化霜管路结构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练式空调器不需要设置平衡管,即可使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进行液化放热,以达到除霜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练式空调器的管路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工作模式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多联式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高压管,高压管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高压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液管,高压管上设置有膨胀阀,高压管与主体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高压截止阀;低压管,低压管的一端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低压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低压管与主体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低压截止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高压管和低压管,其中,高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和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液管,低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和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在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主体气管后,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与主体气管连通的低压管进入第一类室外机,在第一类室外机中,依次流经低压管、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室外换热器和高压管,进入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中进行液化放热,以实现化霜处理。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主体气管进入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达到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外机进行除霜的同时,不间断地对室内进行制热的目的,大幅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在高压管与主体液管的连接处设置高压截止阀,以及在低压管与主体气管的连接处设置低压截止阀,能够分别控制高压管和低压管的导通与截断,提高了多联式空调的可控性,通过在高压管上设置膨胀阀,能够对高压管内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进而有效提升多联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联式空调器未设置平衡管,在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时,高压截止阀和低压截止阀均打开,膨胀阀导通,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主体气管进入第一类室外机,依次流经低压管、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室外换热器,在室外换热器进行液化放热后,形成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自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进入高压管,在高压管中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自高压管流至主体液管,并通过主体液管流回至第二类室外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对第一类室外机进行除霜的指令时,高压截止阀和低压截止阀均打开,且膨胀阀导通,同时控制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导通以及控制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导通,此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不需要设置平衡管,即可使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主体气管进入第一类室外机,之后依次流经低压管、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室外换热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液化放热进行除霜处理之后,形成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自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进入高压管,在高压管中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自高压管流至主体液管,并通过主体液管流回至第二类室外机,以形成完整的循环,与此同时,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还可以通过主体气管进入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中换热之后通过主体液管流回至第二类室外机,使得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外机进行除霜的同时,不间断地对室内进行制热,大幅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一配管,第一配管的一端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一配管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通;压缩机机组,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排气侧单向阀,设置于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和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出口与压缩机机组的吸气口连通;回气管,回气管的一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机组的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出口连通,气态分离器用于为压缩机机组提供气态冷媒,压缩机机组吸入气液分离器中的气态冷媒后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由于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使得压缩机机组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能够自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进入第一换向阀,而且通过在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和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设置排气侧单向阀,管路内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不会逆流回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导通,通过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的第一配管,能够使压缩机机组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自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液化吸热。
同时,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导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导通,通过设置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的回气管,经过室外换热器蒸发吸热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一配管、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和回气管,最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回气管回到气液分离器中。
压缩机机组可以只设置一个压缩机,也可以并联设置多个压缩机,其中每个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每个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出口连通,以提高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供应量,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二配管,第二配管的一端与高压管连通,第二配管的另一端与回气管连通;控制阀,设于第二配管上,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二配管通断,和/或用于控制第二配管中的冷媒流量,其中,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控制阀控制第二配管导通,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控制阀控制第二配管截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通高压管和回气管的第二配管,以及在第二配管上设置控制阀,并通过控制阀来控制第二配管的通断和/或第二配管中的冷媒流量,可以有效控制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减少压缩机机组带压差启动的问题发生,延长多联式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结霜的情况。
具体地,控制阀包括但不限于直动式电磁阀、分步直动式电磁阀、先导式电磁阀和膨胀阀,可以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即在压缩机机组启动前,控制阀控制第二配管导通和/或对第二配管内的冷媒流量和以及速度进行调节,并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即在多联式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控制阀控制第二配管截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二配管,第二配管的一端与高压管连通,第二配管的另一端与回气管连通;三通阀,设于第二配管与回气管的连通处,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配管连通,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其中,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关闭,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通高压管和回气管的第二配管,以及在第二配管与回气管的连通位置设置一个三通阀,可以实现控制高压管和/或回气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导通与截断,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即在压缩机机组启动前,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关闭,可以有效控制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减小压缩机机组带压差启动的问题发生,同时减小结霜的情况。在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即在多联式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关闭,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时,形成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当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换向阀为四通阀,第二换向阀为三通阀,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向阀为四通阀,第二换向阀为三通阀,在对第一类室外机除霜时,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形成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形成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并通过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通,能够使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自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液化放热,从而达到对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除霜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换向阀为四通阀,第二换向阀为四通阀,当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第二换向阀的第二通路;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毛细管,设于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作为第二换向阀的外部通路,用于平衡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为四通阀,当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第二换向阀的第二通路,通过在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设置毛细管,作为第二换向阀的外部通路,能够有效平衡多联式空调的系统压差,进而提升换热效果,提高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不设置第二换向阀,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二类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类室外机与第一类室外机的区别在于,第二类室外机未设置第二换向阀,并将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除此以外,第二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与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相同。
在第二类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时,且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类室外机以及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排出的液态冷媒,通过主体液管进入第二类室外机的高压管,经膨胀阀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二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中蒸发吸热,产生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此时,具体地,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通形成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通路,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直接与回气管连通,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配管、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通路和第二类室外机的回气管,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类室外机的回气管进入第二类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以供第二类室外机的压缩机机组吸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与第二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相同,在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且第二类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的高压截止阀和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截止阀均打开,第二类室外机的膨胀阀导通,第二类室外机的压缩机机组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通路和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管,自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管进入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主体气管流通至第一类室外机的低压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通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与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相同,在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且第二类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的高压截止阀和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截止阀均打开,且第二类室外机的膨胀阀导通,第二类室外机的压缩机机组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通路、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管和主体气管,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主体气管内,一部分流至第一类室外机,依次流经第一类室外机的低压管、第一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第一类室外机的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和第一类室外机的高压管,以实现在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中进行除霜处理,另一部分流至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进行制热。
第一类室外机的高压管以及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排出的液态冷媒,自主体液管进入第二类室外机的高压管,经膨胀阀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二类室外换热器中蒸发吸热,产生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此时,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通形成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通路,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形成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通路,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配管、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通路、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通路和第二类室外机的回气管,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自第二类室外机的回气管进入第二类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以供第二类室外机的压缩机机组吸气。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A第一类室外机,10B第二类室外机,20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02第一换向阀,104第二换向阀,106室外换热器,108高压管,110低压管,112主体液管,114主体气管,116压缩机机组,118气液分离器,120第一配管,122第二配管,124毛细管,1082高压截止阀,1084膨胀阀,1102低压截止阀,1222控制阀,a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b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c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d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e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f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g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h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m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n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多联式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室外机10A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室外机10B,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包括:第一换向阀102;以及第二换向阀104,在第一类室外机10A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室外换热器106,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自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进入室外换热器106后液化放热,以实现除霜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换向阀102和第二换向阀104,能够使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进入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通过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中进行液化放热,从而达到对第一类室外机10A除霜的目的。在第一类室外机10A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才导通,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102和第二换向阀104,能够使第一类换热器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之间切换。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将第一换向阀102和第二换向阀104串联在压缩机机组116与室外换热器106之间,相较现有的化霜管路结构而言,不需要设置平衡管,即可使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进入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进行液化放热,以达到除霜效果,该管路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工作模式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多联式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还包括:高压管108,高压管108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一接口m连通,高压管108的另一端连通至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液管112,高压管108上设置有膨胀阀1084,高压管108与主体液管112的连接处设置有高压截止阀1082;低压管110,低压管110的一端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接口a连通,低压管110的另一端连通至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114,低压管110与主体气管114的连接处设置有低压截止阀110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高压管108和低压管110,其中,高压管108的两端分别连通至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一接口m和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液管112,低压管110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接口a和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114,在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主体气管114后,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与主体气管114连通的低压管110进入第一类室外机10A,在第一类室外机10A中,依次流经低压管110、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室外换热器106和高压管108,进入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中进行液化放热,以实现化霜处理。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主体气管114进入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20,达到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外机进行除霜的同时,不间断地对室内进行制热的目的,大幅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在高压管108与主体液管112的连接处设置有高压截止阀1082,以及在低压管110与主体气管114的连接处设置有低压截止阀1102,能够分别控制高压管108和低压管110的导通与截断,提高了多联式空调的可控性,通过在高压管108上设置膨胀阀1084,能够对高压管108内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进而有效提升多联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联式空调器未设置平衡管,在第一类室外机10A处于除霜模式时,高压截止阀1082和低压截止阀1102均打开,膨胀阀1084导通,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主体气管114进入第一类室外机10A,依次流经低压管110、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和室外换热器106,在室外换热器106进行液化放热后,形成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自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一接口m进入高压管108,在高压管108中经膨胀阀1084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自高压管108流至主体液管112,并通过主体液管112流回至第二类室外机10B。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对第一类室外机10A进行除霜的指令时,高压截止阀1082和低压截止阀1102均打开,且膨胀阀1084导通,同时控制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导通以及控制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导通,此时,不需要设置平衡管,即可使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主体气管114进入第一类室外机10A,之后依次流经低压管110、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和室外换热器106,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06中液化放热进行除霜处理之后,形成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自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一接口m进入高压管108,在高压管108中经膨胀阀1084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自高压管108流至主体液管112,并通过主体液管112流回至第二类室外机10B,以形成完整的循环,与此同时,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还可以通过主体气管114进入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20,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20中换热之后通过主体液管112流回至第二类室外机10B,使得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外机进行除霜的同时,不间断地对室内进行制热,大幅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一配管120,第一配管120的一端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连通,第一配管120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二接口n连通;至少一个压缩机机组116,压缩机机组116的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连通;排气侧单向阀,设置于压缩机机组116的排气口和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之间;气液分离器118,气液分离器118的气态出口与压缩机机组116的吸气口连通;回气管,回气管的一端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接口e连通,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118的入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机组116的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118的气态出口连通,气态分离器用于为压缩机机组116提供气态冷媒,压缩机机组116吸入气液分离器118中的气态冷媒后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由于压缩机机组116的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连通,使得压缩机机组116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能够自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进入第一换向阀102,而且通过在压缩机机组116的排气口和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之间设置排气侧单向阀,管路内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不会逆流回压缩机机组116的排气口。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下,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导通,通过连通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和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二接口n的第一配管120,能够使压缩机机组116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自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二接口n进入室外换热器106进行液化吸热。
同时,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导通,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接口e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接口f导通,通过设置连通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接口e与气液分离器118的入口的回气管,经过室外换热器106蒸发吸热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一配管120、第一换向阀102、第二换向阀104和回气管,最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回气管回到气液分离器118中。
压缩机机组116可以只设置一个压缩机,也可以并联设置多个压缩机,其中每个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连通,每个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118的气态出口连通,以提高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供应量,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二配管122,第二配管122的一端与高压管108连通,第二配管122的另一端与回气管连通;控制阀1222,设于第二配管122上,控制阀1222用于控制第二配管122通断,和/或用于控制第二配管122中的冷媒流量,其中,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控制阀1222控制第二配管122导通,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控制阀1222控制第二配管122截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通高压管108和回气管的第二配管122,以及在第二配管122上设置控制阀1222,并通过控制阀1222来控制第二配管122的通断和/或第二配管122中的冷媒流量,可以有效控制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减少压缩机机组116带压差启动的问题发生,延长多联式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结霜的情况。
具体地,控制阀1222包括但不限于直动式电磁阀、分步直动式电磁阀、先导式电磁阀和膨胀阀1084,可以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即在压缩机机组116启动前,控制阀1222控制第二配管122导通和/或对第二配管122内的冷媒流量和以及速度进行调节,并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即在多联式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控制阀1222控制第二配管122截断。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二配管122,第二配管122的一端与高压管108连通,第二配管122的另一端与回气管连通;三通阀,设于第二配管122与回气管的连通处,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接口e连通、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配管122连通,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气液分离器118的入口连通,其中,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关闭,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通高压管108和回气管的第二配管122,以及在第二配管122与回气管的连通位置设置一个三通阀,可以实现控制高压管108和/或回气管与气液分离器118的入口导通与截断,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即在压缩机机组116启动前,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关闭,可以有效控制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减小压缩机机组116带压差启动的问题发生,同时减小结霜的情况。在压缩机机组116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即在多联式空调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为进口,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关闭,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接口a连通时,形成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当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接口f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连通时,形成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换向阀102为四通阀,第二换向阀104为三通阀,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接口f连通,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与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二接口n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向阀102为四通阀,第二换向阀104为三通阀,在对第一类室外机10A除霜时,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与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接口a连通形成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接口f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连通形成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并通过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接口f连通,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与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二接口n连通,能够使第二类室外机10B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自室外换热器106的第二接口n进入室外换热器106进行液化放热,从而达到对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除霜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换向阀102为四通阀,第二换向阀104为四通阀,当第二换向阀104的第四接口h和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连通时,形成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通路;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还包括:毛细管124,设于第二换向阀104的第四接口h和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之间,作为第二换向阀104的外部通路,用于平衡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向阀102和第二换向阀104均为四通阀,当第二换向阀104的第四接口h和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连通时,形成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通路,通过在第二换向阀104的第四接口h和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三接口g之间设置毛细管124,作为第二换向阀104的外部通路,能够有效平衡多联式空调的系统压差,进而提升换热效果,提高竞争力。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管路结构不设置第二换向阀104,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与第二类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118的入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类室外机10B与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区别在于,第二类室外机10B未设置第二换向阀104,并将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与气液分离器118的入口连通,除此以外,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管路结构与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相同。
在第二类室外机10B处于制热模式,且第一类室外机10A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类室外机10A以及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20排出的液态冷媒,通过主体液管112进入第二类室外机10B的高压管108,经膨胀阀1084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室外换热器106中蒸发吸热,产生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具体地,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与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连通形成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通路,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直接与回气管连通,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配管120、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通路和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回气管,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回气管进入第二类室外机10B的气液分离器118,以供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压缩机机组116吸气。
如图1或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与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管路结构相同,在第一类室外机10A处于除霜模式,且第二类室外机10B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10B的高压截止阀1082和第二类室外机10B的低压截止阀1102均打开,第二类室外机10B的膨胀阀1084导通,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压缩机机组116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通路和第二类室外机10B的低压管110,自第二类室外机10B的低压管110进入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114,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主体气管114流通至第一类室外机10A的低压管11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接口a与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接口c连通时,形成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通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管路结构与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管路结构相同,在第一类室外机10A处于除霜模式,且第二类室外机10B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二类室外机10B的高压截止阀1082和第二类室外机10B的低压截止阀1102均打开,且第二类室外机10B的膨胀阀1084导通,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压缩机机组116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通路、第二类室外机10B的低压管110和主体气管114,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主体气管114内,一部分流至第一类室外机10A,依次流经第一类室外机10A的低压管110、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一通路、第一类室外机10A的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通路、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和第一类室外机10A的高压管108,以实现在第一类室外机10A的室外换热器106中进行除霜处理,另一部分流至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20进行制热。
第一类室外机10A的高压管108以及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20排出的液态冷媒,自主体液管112进入第二类室外机10B的高压管108,经膨胀阀1084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二类室外换热器106中蒸发吸热,产生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具体地,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二接口b与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四接口d连通形成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通路,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一接口e与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二换向阀104的第二接口f连通形成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通路,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配管120、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通路、第二类室外机10B的第一换向阀102的第三通路和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回气管,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自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回气管进入第二类室外机10B的气液分离器118,以供第二类室外机10B的压缩机机组116吸气。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多联式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2,在制热模式下,获取第一类室外机的除霜指令,步骤S104,判断第二类室外机是否处于制热模式,如果“否”执行步骤S106,将第二类室外机并调至制热模式,如果“是”执行步骤S108,控制第一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通电,以及控制第一类室外机的膨胀阀导通,即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使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以及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通过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中进行液化放热,从而达到对第一类室外机除霜的目的;步骤S110判断第一类室外机是否除霜完成,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12,使第一类室外机和第二类室外机保持当前运行模式不变,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14,根据制热需求,关闭第一类室外机和/或第二类室外机,以在满足室内制热需求的条件下,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式空调器,通过将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串联在压缩机机组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相较现有的化霜管路结构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练式空调器不需要设置平衡管,即可使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第一类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进行液化放热,以达到除霜效果,同时,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能够流至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内机,能够在多联式空调器的室外机进行除霜的同时,不间断地对室内进行制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练式空调器的管路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工作模式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具体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多联式空调器,所述多联式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室外机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包括:
第一换向阀;以及
第二换向阀,在所述第一类室外机处于除霜模式时,所述第二类室外机提供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
室外换热器,所述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自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后液化放热,以实现除霜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
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高压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液管,所述高压管上设置有膨胀阀,所述高压管与所述主体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高压截止阀;
低压管,所述低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低压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多联式空调器的主体气管,所述低压管与所述主体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低压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联式空调器未设置平衡管,在所述第一类室外机处于所述除霜模式时,所述高压截止阀和所述低压截止阀均打开,所述膨胀阀导通,所述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所述主体气管进入所述第一类室外机,依次流经所述低压管、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在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液化放热后,形成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所述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自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进入所述高压管,在所述高压管中经所述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所述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自所述高压管流至所述主体液管,并通过所述主体液管流回至所述第二类室外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
第一配管,所述第一配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配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通;
压缩机机组,所述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
排气侧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压缩机机组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出口与所述压缩机机组的吸气口连通;
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
第二配管,所述第二配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管连通,所述第二配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管连通;
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配管上,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配管通断,和/或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配管中的冷媒流量,
其中,在所述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配管导通,在所述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配管截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
第二配管,所述第二配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管连通,所述第二配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管连通;
三通阀,设于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回气管的连通处,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配管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
其中,在所述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内,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为进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关闭,在所述压缩机机组获取启动指令的预设时刻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为进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出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时,形成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通路,
当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向阀为四通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三通阀,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向阀为四通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为四通阀,当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通路;
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还包括:
毛细管,设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之间,作为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外部通路,用于平衡所述多联式空调器的系统压差。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不设置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与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管路结构相同,
在所述第一类室外机处于所述除霜模式,且所述第二类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高压截止阀和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截止阀均打开,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膨胀阀导通,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压缩机机组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流经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通路和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管,自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低压管进入所述主体气管,
所述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所述主体气管流通至所述第一类室外机的低压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时,形成所述第二类室外机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通路。
CN201710321381.7A 2017-05-09 2017-05-09 多联式空调器 Pending CN106969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1381.7A CN106969428A (zh) 2017-05-09 2017-05-09 多联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1381.7A CN106969428A (zh) 2017-05-09 2017-05-09 多联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9428A true CN106969428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3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1381.7A Pending CN106969428A (zh) 2017-05-09 2017-05-09 多联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942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835A (zh) * 2017-10-16 2018-01-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室外机和具有其的多联机
CN109708216A (zh) * 2018-12-06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45330A (zh) * 2019-03-22 2019-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能连续制热的制冷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13007865A (zh) * 2021-04-20 2021-06-22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室外机并联式不换向除霜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13932473A (zh) * 2021-11-24 2022-01-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并联低温热泵除霜装置、除霜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9251Y (zh) * 2006-12-02 2007-11-2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CN202303691U (zh) * 2011-10-27 2012-07-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多联机组室外机
CN102878737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模块化多联机装置除霜期间内机正常制热的方法
EP2589896A2 (en) * 2011-10-27 2013-05-08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CN103225851A (zh) * 2013-04-27 2013-07-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
CN103673372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热泵系统
CN103673438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持续制热的多联空调机及其除霜方法
CN204693914U (zh) * 2015-05-22 2015-10-07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台空调室外机并联运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9251Y (zh) * 2006-12-02 2007-11-2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CN202303691U (zh) * 2011-10-27 2012-07-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多联机组室外机
EP2589896A2 (en) * 2011-10-27 2013-05-08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CN103673372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热泵系统
CN103673438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持续制热的多联空调机及其除霜方法
CN102878737A (zh) * 2012-10-10 2013-01-16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模块化多联机装置除霜期间内机正常制热的方法
CN103225851A (zh) * 2013-04-27 2013-07-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
CN204693914U (zh) * 2015-05-22 2015-10-07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台空调室外机并联运行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835A (zh) * 2017-10-16 2018-01-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室外机和具有其的多联机
CN107642835B (zh) * 2017-10-16 2024-02-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室外机和具有其的多联机
CN109708216A (zh) * 2018-12-06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45330A (zh) * 2019-03-22 2019-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能连续制热的制冷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WO2020192202A1 (zh) * 2019-03-22 2020-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13007865A (zh) * 2021-04-20 2021-06-22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室外机并联式不换向除霜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US11994324B2 (en) 2021-04-20 2024-05-28 Guangdong Giwee Technology Co. Ltd. Multi-outdoor unit parallel type non-reversing defrosting system and defrost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3932473A (zh) * 2021-11-24 2022-01-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并联低温热泵除霜装置、除霜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9428A (zh) 多联式空调器
KR100437805B1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5158174A1 (zh) 制冷装置
CN104964343B (zh) 一种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的装置和方法
KR100447203B1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3533802U (zh) 空调系统
CN104180442B (zh) 空调系统
EP3208547A1 (en) Outdoor unit for heat recovery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heat recovery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5240957B (zh) 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CN108692478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421072A (zh) 空调器及其防高温控制方法
KR10170686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4764111B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205619616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5619641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7677009A (zh) 空调器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65617A (zh) 喷气增焓热泵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9654764A (zh) 一种双级增焓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10173941A (zh) 空调系统
CN104896793A (zh)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9990429A (zh) 一种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06861943U (zh) 热气旁通除霜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4764241A (zh) 一种空调
CN205619615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3968477B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