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5601A -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5601A
CN106955601A CN201710226987.2A CN201710226987A CN106955601A CN 106955601 A CN106955601 A CN 106955601A CN 201710226987 A CN201710226987 A CN 201710226987A CN 106955601 A CN106955601 A CN 106955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il
separationg film
oil separationg
uni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69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5601B (zh
Inventor
孙克宁
成中军
张东杰
来华
张乃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2269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5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5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5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5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5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39In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44In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chemical re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8Thickening liquid suspensions by filtration
    • B01D17/085Thickening liquid suspensions by filtration with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02Forward osmosis or direct osmo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39In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53In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inducing porosity into non porous precursor membranes
    • B01D67/0058In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inducing porosity into non porous precursor membranes by selective elimination of components, e.g. by lea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36Hydrophilic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38Hydrophobic membranes

Abstract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油水分离膜材料只能单向的截油滤水或者截水滤油,部分可以实现双向分离的膜也都操作复杂,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方法:一、清洗铜网;二、制备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三、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制备;四、使用氟硅烷对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进行修饰,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对多种油都具有很好的分离效率,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趋紧张的地球自然资源以及越来越恶劣的环境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水环境体系作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正被频发的石油泄漏和随意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所破坏。为了有效的处理已经发生的污染以及合理处置油水废液,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现在更加倾向于采用油水分离膜过滤的方式来处理这一类环境问题。
特殊浸润性的膜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过程中膜通量高的优点。随着膜技术,人们将特殊浸润性的膜材应用到了油水分离中,进一步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并且,人们已经将特殊浸润性的油水分离膜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了不同种类的油水乳状液的破乳分离中。目前,大多数的油水分离膜材料只能单向的截油滤水或者截水滤油,部分可以实现双向分离的膜也都操作复杂,制备成本较高,因此,一种新的简单的高效无障碍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油水分离膜材料只能单向的截油滤水或者截水滤油,部分可以实现双向分离的膜也都操作复杂,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铜网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0min~60min,再使用蒸馏水冲洗3次~6次,得到清洗后的铜网;
二、制备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将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500r/min下搅拌1min~5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0.5~2):25;
三、将清洗后的铜网浸入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中1min~10min,取出后使用蒸馏水清洗3次~5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5次,最后使用氮气吹干,得到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
四、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10min~40min,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的体积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面积比为(25μL~125μL):1cm2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之所以能够实现无障碍油水分离,主要得益于分离膜独特的浸润特征;分离膜两面分别呈现亲水和疏水特征,这种独特的组合赋予了膜单向渗透功能,即水能够从膜的疏水面向亲水面渗透,而从相反的方向却不能通过;当用来分离轻油与水混合物(油的密度比水小)时,膜的疏水面朝上。这种情况下,在分离过程中,水会先接触到分离膜的疏水面,并穿过膜到达亲水面,最终离开分离膜;当油再到达分离膜时,由于膜的亲水层吸附了大量的水并形成了一层水膜;水膜的存在能够有效阻碍油的渗透,从而最终实现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当用来分离重油与水的混合物时(油的密度比水大),将分离膜的亲水面朝上,在这种情况下,油能够先与分离膜接触,由于膜在空气中呈超亲油性,因此油能够顺利通过分离膜。当水再到达分离膜时,如上所述,由于膜具有单向渗透功能,即水不能从亲水面向疏水面渗透,因此,水能够被成功截留,最终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本发明的优点:
一、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一侧为超疏水状态,即修饰面为超疏水面,一侧为超亲水状态,因而具有水的单向透过性能,基于这种单向透过性能,可以实现不同密度的油水混合物的无障碍分离,即当油水混合物中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时,超疏水一侧向上,可以截油滤水;而当油水混合物中水的密度小于油的密度时,超亲水一侧向上,可以截水滤油,因而可以实现各种油水混合液的分离;
二、本发明步骤三得到的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上的纳米结构为亲水的Cu(OH)2;使用氟硅烷修饰后,一面变成超疏水;
三、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对多种油都具有很好的分离效率,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并且对密度比水大的油的油水混合物(1,2二氯乙烷和水)和密度比水小的油的油水混合物(石油醚和水)都具有很好的循环性。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铜网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三得到的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三得到的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XRD图,图3中“★”为铜网基底的峰;
图4为XPS曲线,图4中1为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经过氟硅烷修饰后的XPS曲线,2为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未经过氟硅烷修饰后的XPS曲线;
图5为不同反应时间下实施例二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两面分别含有氟的曲线图,图5中1为经过氟硅烷修饰后的一侧氟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2为未经过氟硅烷修饰的一侧氟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6为使用实施例一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进行油水分离效果的柱状图,图6中1为正己烷/水混合溶液,2为石油醚/水混合溶液,3为1,2二氯乙烷/水混合溶液,4为氯仿/水混合溶液,5为汽油/水混合溶液,6为柴油/水混合溶液;
图7为使用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进行油水分离的循环示意图,图7中1为分离水/1,2二氯乙烷的混合液的分离效率随循环次数改变的曲线,2为分离石油醚/水的混合液的分离效率随循环次数改变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铜网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0min~60min,再使用蒸馏水冲洗3次~6次,得到清洗后的铜网;
二、制备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将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500r/min下搅拌1min~5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0.5~2):25;
三、将清洗后的铜网浸入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中1min~10min,取出后使用蒸馏水清洗3次~5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5次,最后使用氮气吹干,得到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
四、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10min~40min,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的体积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面积比为(25μL~125μL):1cm2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一、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一侧为超疏水状态,即修饰面为超疏水面,一侧为超亲水状态,因而具有水的单向透过性能,基于这种单向透过性能,可以实现不同密度的油水混合物的无障碍分离,即当油水混合物中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时,超疏水一侧向上,可以截油滤水;而当油水混合物中水的密度小于油的密度时,超亲水一侧向上,可以截水滤油,因而可以实现各种油水混合液的分离;
二、本实施方式步骤三得到的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上的纳米结构为亲水的Cu(OH)2;使用氟硅烷修饰后,一面变成超疏水;
三、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对多种油都具有很好的分离效率,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并且对密度比水大的油的油水混合物(1,2二氯乙烷和水)和密度比水小的油的油水混合物(石油醚和水)都具有很好的循环性。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铜网的孔径为30μm~50μ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超声清洗的功率为100W~500W。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的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为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癸基三氯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或全氟辛基三氯硅烷。
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浓度为0.05mol/L~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2.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200r/min下搅拌1min~5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浓度为0.05mol/L~0.5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3.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300r/min下搅拌1min~3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0.5~1):25。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1.5~2):25。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的不同点是:步骤四中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10min~20min,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的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的体积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面积比为(25μL~75μL):1cm2。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铜网在丙酮中超声清洗30min,再使用蒸馏水冲洗4次,得到清洗后的铜网;
步骤一中所述的铜网的孔径为40μm;
步骤一中所述的超声清洗的功率为500W;
二、制备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将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下搅拌5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5mol/L的NaOH溶液比为1:25;
三、将清洗后的铜网浸入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中5min,取出后使用蒸馏水清洗4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清洗4次,最后使用氮气吹干,得到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
四、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40min,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步骤四中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氟硅烷的液面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距离为6cm;
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为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的体积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面积比为75μL:1cm2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是:步骤四中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0min~40min,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图1为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铜网的SEM图;
从图1可知,原铜网表面是光滑的。
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三得到的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SEM图;
从图2可知,通过反应,铜网的表面产生了氢氧化铜纳米线。
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三得到的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XRD图,图3中“★”为铜网基底的峰;
从图3可知,在2θ=020°、021°、002°和130°处产生了新的峰,为氢氧化铜的峰,说明在铜网表面长出了氢氧化铜纳米线。
图4为XPS曲线,图4中1为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经过氟硅烷修饰后的XPS曲线,2为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未经过氟硅烷修饰后的XPS曲线;
从图4可知,铜网两侧表面一面修饰了氟硅烷,一面没有修饰氟硅烷。
图5为不同反应时间下实施例二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两面分别含有氟的曲线图,图5中1为经过氟硅烷修饰后的一侧氟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2为未经过氟硅烷修饰的一侧氟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图5可知,反应时间达到40min之后,氟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此时表面可以到达超疏水,没有修饰氟硅烷的一侧为超亲水。
图6为使用实施例一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进行油水分离效果的柱状图,图6中1为正己烷/水混合溶液,2为石油醚/水混合溶液,3为1,2二氯乙烷/水混合溶液,4为氯仿/水混合溶液,5为汽油/水混合溶液,6为柴油/水混合溶液;
图6中所述的正己烷/水混合溶液中正己烷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石油醚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1,2二氯乙烷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氯仿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汽油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柴油与水的体积比为1:1;从图6可知,实施例一制备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对多种油都具有很好的分离效率。
图7为使用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进行油水分离的循环示意图,图7中1为分离水/1,2二氯乙烷的混合液的分离效率随循环次数改变的曲线,2为分离石油醚/水的混合液的分离效率随循环次数改变的曲线;
图7中所述的水/1,2二氯乙烷的混合溶液中1,2二氯乙烷与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石油醚/水的混合液中石油醚与水的体积比为1:1;从图7可知,实施例一步骤四得到的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对密度比水大的油的油水混合物(1,2二氯乙烷和水)和密度比水小的油的油水混合物(石油醚和水)都具有很好的循环性。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铜网在丙酮中超声清洗10min~60min,再使用蒸馏水冲洗3次~6次,得到清洗后的铜网;
二、制备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将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500r/min下搅拌1min~5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
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0.5~2):25;
三、将清洗后的铜网浸入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中1min~10min,取出后使用蒸馏水清洗3次~5次,再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5次,最后使用氮气吹干,得到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
四、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10min~40min,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的体积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面积比为(25μL~125μL):1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铜网的孔径为30μm~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超声清洗的功率为100W~50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为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癸基三氯硅烷、全氟十二烷基三氯硅烷或全氟辛基三氯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浓度为0.05mol/L~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2.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200r/min下搅拌1min~5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浓度为0.05mol/L~0.5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3.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再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300r/min下搅拌1min~3min,得到油水分离膜反应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0.5~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浓度为0.05mol/L~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2mol/L~5mol/L的NaOH溶液比为(1.5~2):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氟硅烷加入到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再将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覆盖在玻璃容器敞口处,再在室温下放置,以进行氟硅烷修饰,修饰时间为10min~20min,得到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氟硅烷的体积与表面含有纳米结构的铜网的面积比为(25μL~75μL):1cm2
CN201710226987.2A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955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6987.2A CN106955601B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6987.2A CN106955601B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5601A true CN106955601A (zh) 2017-07-18
CN106955601B CN106955601B (zh) 2019-08-23

Family

ID=5948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6987.2A Active CN106955601B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560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8569A (zh) * 2019-05-22 2019-07-2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Janus Cu(OH)2@Cu2O/Cu网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180218A (zh) * 2019-06-10 2019-0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话筒状MOFs基油水分离金属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6807A (zh) * 2020-11-26 2021-03-19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分离膜、制备方法及航空煤油除水净化方法和应用
CN112957927A (zh) * 2021-03-05 2021-06-15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以赤泥废渣为原料的多孔陶瓷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029A (zh) * 2021-06-22 2021-09-07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亲水纳米网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78067A (zh) * 2021-07-23 2021-11-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异质碳纳米管自组装制备油水分离膜的方法
CN115475414A (zh) * 2022-09-22 2022-12-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油下可控流速水单向渗透的Janus网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7287A (zh) * 2014-07-03 2014-10-29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质的响应性油水分离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6554A (zh) * 2016-01-13 2016-05-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液体表面张力差异分离有机混合液体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64730A (zh) * 2016-04-14 2016-06-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调控液体单向透过范围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7287A (zh) * 2014-07-03 2014-10-29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超疏水性质的响应性油水分离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6554A (zh) * 2016-01-13 2016-05-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液体表面张力差异分离有机混合液体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64730A (zh) * 2016-04-14 2016-06-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调控液体单向透过范围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冲: "铜基底特殊浸润性双向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陈宏霞等: "金属丝网超亲/疏水性强化气液相界面运动", 《化工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8569A (zh) * 2019-05-22 2019-07-2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Janus Cu(OH)2@Cu2O/Cu网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038569B (zh) * 2019-05-22 2021-11-1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Janus Cu(OH)2@Cu2O/Cu网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180218A (zh) * 2019-06-10 2019-0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话筒状MOFs基油水分离金属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0218B (zh) * 2019-06-10 2021-09-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话筒状MOFs基油水分离金属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6807A (zh) * 2020-11-26 2021-03-19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分离膜、制备方法及航空煤油除水净化方法和应用
CN112957927A (zh) * 2021-03-05 2021-06-15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以赤泥废渣为原料的多孔陶瓷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57927B (zh) * 2021-03-05 2024-04-05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以赤泥废渣为原料的多孔陶瓷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029A (zh) * 2021-06-22 2021-09-07 广西民族大学 一种亲水纳米网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78067A (zh) * 2021-07-23 2021-11-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异质碳纳米管自组装制备油水分离膜的方法
CN113578067B (zh) * 2021-07-23 2023-09-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异质碳纳米管自组装制备油水分离膜的方法
CN115475414A (zh) * 2022-09-22 2022-12-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油下可控流速水单向渗透的Janus网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5601B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5601B (zh) 一种具有单向水渗透功能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36296A (zh) 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超亲油铜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570127B (zh) 一种石墨烯基油水分离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12197A (zh) 超疏水海绵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7431B (zh) 一种高效疏水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07312198A (zh) 超疏水海绵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977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08771982A (zh)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高效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7163281B (zh) 一种磁性三聚氰胺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吸油海绵
CN106824110B (zh) 超疏水-超亲油纤维素海绵、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Olalekan et al. Silica aerogel as a viable absorbent for oil spill remediation
CN105771322B (zh) 一种超亲水性油水分离滤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6254A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041B (zh) 一种表面改性聚氨酯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925B (zh) 一种泡沫洗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135B (zh) 一种韧性改善的三聚氰胺泡沫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89602B (zh) 一种无机物涂层油水分离网的制备方法
CN107312196A (zh) 超疏水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9118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的油水分离钢丝网
CN108409077A (zh) 含油污泥物化耦合处理方法
CN105536554A (zh) 一种基于液体表面张力差异分离有机混合液体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70317A (zh) 一种用于低渗油藏水锁伤害解除的微乳液
CN109647004A (zh) 利用超双疏或双疏网膜实现通水阻油式油水分离的方法
Xiang et al. Advances of special wettable materials in adsorption separation high-viscosity crude oil/water mixtures
CN105817194A (zh) 一种可回收的海面油污吸附球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g Zhong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Dongjie

Inventor after: Lai Hua

Inventor after: Zhang Naiqing

Inventor after: Sun Kening

Inventor before: Sun Keni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Zhong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Dongjie

Inventor before: Lai Hua

Inventor before: Zhang Naiq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