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5504A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Google Patents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45504A CN106945504A CN201710300956.7A CN201710300956A CN106945504A CN 106945504 A CN106945504 A CN 106945504A CN 201710300956 A CN201710300956 A CN 201710300956A CN 106945504 A CN106945504 A CN 106945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ing arm
- horizontal crossbeam
- wheel
- vehicle body
- vertical ar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for driving both front and rear wheels, e.g.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包括车身、两个前驱动轮、两个后驱动轮、与所述车身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前横向大梁、与车身后端转动连接的后横向大梁、与前横向大梁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前驱动轮连接的前连接臂以及与后横向大梁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后驱动轮连接的后连接臂,前横向大梁和后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与车身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具有轮毂电机。本发明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越野性能好,无噪声,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稳定可靠,驾驶简单,可以适合各类人群驾驶,行驶性能好,可在各种复杂路面都具有很好的驾驶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野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节假日出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越野车基本上只能穿越相对复杂的路面,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越野。对于爬坡度来说,现在的越野车只能越过相对较小的坡度,对于坡度相对较大的山路,现在的越野车根本就不能轻松越过,驾驶员必须谨慎驾驶,如果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翻车,对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对于路面的凹凸不平,现在的越野车也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车身的震动,使驾驶员处于紧张的环境,容易产生疲劳驾驶从而产生危险。对于路面上比较大的深坑来说,驾驶员只能绕道而行,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掉入坑中,浪费很长时间从而摆脱大的坑道。而对于越野性能相对较好的越野汽车来说,其整个汽车车身的结构都比较复杂,生产技术难度增加从而使得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目的是提高行驶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包括车身、两个前驱动轮、两个后驱动轮、与所述车身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前横向大梁、与车身后端转动连接的后横向大梁、与前横向大梁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前驱动轮连接的前连接臂以及与后横向大梁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后驱动轮连接的后连接臂,前横向大梁和后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与车身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具有轮毂电机。
所述前连接臂相对于所述前横向大梁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前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所述后连接臂相对于所述后横向大梁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后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
所述前横向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前连接臂,各个前连接臂分别与一个所述前驱动轮连接。
所述后横向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后连接臂,各个后连接臂分别与一个所述后驱动轮连接。
所述前连接臂通过关节头和前纵向臂与所述前驱动轮连接,前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前横向大梁转动连接,前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前纵向臂的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前纵向臂的另一端与前驱动轮连接。
所述后连接臂通过关节头和后纵向臂与所述后驱动轮连接,后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后横向大梁转动连接,后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后纵向臂的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后纵向臂的另一端与后驱动轮连接。
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前纵向臂位于所述前横向大梁的下方,所述后驱动轮和所述后纵向臂位于所述后横向大梁的下方。
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上且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前驱动轮转动以使越野车转向的转向系统。
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与方向盘连接且可旋转的设置于车身上的第一转向杆、通过万向节与第一转向杆连接的第二转向杆、可旋转的设置于车身上且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向杆连接的转向轴、设置于转向轴上的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缠绕在第一绕线盘上且与所述前纵向臂连接的第一左转拉绳和第二左转拉绳以及缠绕在第二绕线盘上且与所述前纵向臂连接的第一右转拉绳和第二右转拉绳,第一左转拉绳和第二左转拉绳缠绕在第一绕线盘上时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右转拉绳和第二右转拉绳缠绕在第二绕线盘上时的缠绕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转向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向轴连接。
本发明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越野性能好,无噪声,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稳定可靠,驾驶简单,可以适合各类人群驾驶,行驶性能好,可在各种复杂路面都具有很好的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横向大梁和连接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臂与关节头和纵向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转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车轮与纵向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方向盘;2、第一转向杆;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第一绕线盘;6、车身;7、座椅;8、前连接臂;9、横向拉杆;10、关节头;11、前横向大梁;12、制动钳;13、制动盘;14、前纵向臂;15、万向节;16、转向轴;17、托板;18、托杆;19、前驱动轮;20、第一左转拉绳;21、第二左转拉绳;22、销;23、第二转向杆;24、第二绕线盘;25、后纵向臂;26、后连接臂;27、后横向大梁;28、后驱动轮;29、第一右转拉绳;30、第二右转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包括车身、固定设置于车身上的座椅、两个前驱动轮19、两个后驱动轮28、与车身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前横向大梁11、与车身后端转动连接的后横向大梁27、与前横向大梁11转动连接且与前驱动轮19连接的前连接臂8以及与后横向大梁27转动连接且与后驱动轮28连接的后连接臂26,前横向大梁11和后横向大梁27的旋转中心线与车身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具体地说,两个前驱动轮19位于车身的前端两侧,两个后驱动轮28位于车身的后端两侧,前驱动轮19和后驱动轮28为具有轮毂电机的驱动轮,由设置于车身上的蓄电池供电,而且两个前驱动轮19既可以作为转向轮使用,又可以作为驱动轮使用,从而使得越野车可以实现行驶和行驶过程中的转向。具有轮毂电机的车轮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前横向大梁11和后横向大梁27具有一定的长度,在越野车处于静态时,前横向大梁11和后横向大梁27的长度方向与车身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处于水平状态。前横向大梁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转轴与车身的前端转动连接,后横向大梁27与前横向大梁11相对设置,后横向大梁27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转轴与车身的后端转动连接,前横向大梁11和后横向大梁27的旋转中心线为同一直线且处于水平面内。越野车行驶时,通过前横向大梁11和后横向大梁27的左右摆动实现四个车轮在左右不平的路面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运动,而车身始终保持在与水平垂直,使驾驶员可以不受路面的影响一直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连接臂8具有两个,两个前连接臂8为相对设置且两个前连接臂8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前横向大梁11的一端转动连接,前连接臂8能够相对于前横向大梁11进行转动,前连接臂8相对于前横向大梁11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前横向大梁11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在前横向大梁11处于水平状态时,前连接臂8的旋转中心线处于竖直面内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两个前连接臂8之间设有一个横向拉杆9,该横向拉杆9与前横向大梁11相平行且位于前横向大梁11的后方,横向拉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一个前连接臂8连接。后连接臂26具有两个,两个后连接臂26为相对设置且两个后连接臂26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后横向大梁27的一端转动连接,后连接臂26能够相对于后横向大梁27进行转动,后连接臂26相对于后横向大梁27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后横向大梁27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在后横向大梁27处于水平状态时,后连接臂26的旋转中心线处于竖直面内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前连接臂8分别位于车身的一侧,各个前连接臂8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关节头10和一个前纵向臂14与一个前驱动轮19连接,前连接臂8的上端与前横向大梁11转动连接,前连接臂8的下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前纵向臂14的后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前纵向臂14的前端与前驱动轮19连接(前纵向臂14的前端是指靠近车头的一端,后端是指远离车头的一端)。前驱动轮19和前纵向臂14位于前横向大梁11的下方。前连接臂8的下端和关节头10转动连接,使前连接臂8和关节头10之间可以自由转动,前连接臂8的下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处的旋转中心线与前连接臂8的上端与前横向大梁11转动连接处的旋转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锐角。关节头10和前纵向臂14的后端通过鱼眼轴承实现转动连接,前纵向臂14相对于关节头10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前连接臂8的下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处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且与处于水平状态的前横向大梁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使关节头10和前纵向臂14可以绕其鱼眼轴承进行自由转动来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从而能使车轮能在上下垂直方向上自由运动,保证车身的平稳。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后连接臂26分别位于车身的一侧,各个后连接臂26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关节头10和一个后纵向臂25与一个后驱动轮28连接,后连接臂26的上端与后横向大梁27转动连接,后连接臂26的下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后纵向臂25的前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后纵向臂25的后端与后驱动轮28连接(后纵向臂25的前端是指靠近车头的一端,后端是指远离车头的一端)。后驱动轮28和后纵向臂25位于后横向大梁27的下方。后连接臂26的下端和关节头10转动连接,使后连接臂26和关节头10之间可以自由转动,后连接臂26的下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处的旋转中心线与后连接臂26的上端与后横向大梁27转动连接处的旋转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锐角。关节头10和后纵向臂25的后端通过连接轴实现转动连接,后纵向臂25相对于关节头10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后连接臂26的下端与关节头10转动连接处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且与处于水平状态的后横向大梁27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使关节头10和后纵向臂25可以绕其连接轴进行自由转动来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从而能使车轮能在上下垂直方向上自由运动,保证车身的平稳。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还包括使两个前驱动轮19和两个后驱动轮28停止转动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于两个前驱动轮19和两个后驱动轮28上的制动盘13以及与各个制动盘13相配合的制动钳12,用于对各个制动盘13施加制动力的制动钳12分别设置于各个前纵向臂14和后纵向臂25上,车身上设有控制制动钳12工作的制动踏板和相应的将制动液压入制动钳12中的液压传动装置。通过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钳12工作,对制动盘13施加制动力,实现越野车的减速或停止。制动钳12、制动踏板和相液压传动装置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还包括设置于车身上且用于控制两个前驱动轮19转动以使越野车转向的转向系统。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该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1、与方向盘1连接且可旋转的设置于车身上的第一转向杆2、通过万向节15与第一转向杆2连接的第二转向杆23、可旋转的设置于车身上且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向杆23连接的转向轴16、设置于转向轴16上的第一绕线盘5和第二绕线盘24、缠绕在第一绕线盘5上且与前纵向臂14连接的第一左转拉绳20和第二左转拉绳21以及缠绕在第二绕线盘24上且与前纵向臂14连接的第一右转拉绳29和第二右转拉绳30,第一左转拉绳20和第二左转拉绳21缠绕在第一绕线盘5上时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右转拉绳29和第二右转拉绳30缠绕在第二绕线盘24上时的缠绕方向相反。转向轴16与第二转向杆23相平行,第二转向杆23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转向轴16连接,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转向杆23上的主动齿轮3和固定设置于转向轴16上且与主动齿轮3啮合的从动齿轮4。
方向盘1和第一转向杆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转向杆2和第二转向杆23通过万向节15连接,使第一转向杆2和第二转向杆23之间的转角相同;第二转向杆23和主动齿轮3通过键连接,使用螺栓将主动齿轮3固定在第二转向杆23上,从动齿轮4和转向轴16通过键连接,使用螺栓将从动齿轮4固定在转向轴16上,通过方向盘1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3的旋转,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从动齿轮4的旋转,从而增大转向轴16的扭矩。转向轴16和第一绕线盘5、第二绕线盘24通过螺栓连接,使转向轴16和第一绕线盘5、第二绕线盘24的角速度相同。第一绕线盘5和第二绕线盘24为圆盘状结构,第一绕线盘5和第二绕线盘24以及转向轴16为同轴设置。第一左转拉绳20的一端与第一绕线盘5固定连接,第一左转拉绳20的另一端与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连接,第一左转拉绳20并从第一绕线盘5的上方顺时针绕过。第二左转拉绳21的一端与第一绕线盘5固定连接,第二左转拉绳21的另一端与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连接,第二左转拉绳21并从第一绕线盘5的下方逆时针绕过。第一右转拉绳29的一端与第二绕线盘24固定连接,第一右转拉绳29的另一端与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连接,第一右转拉绳29并从第一绕线盘5的下方逆时针绕过。第二右转拉绳30的一端与第二绕线盘24固定连接,第二右转拉绳30的另一端与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连接,第二左转拉绳21并从第二绕线盘24的上方顺时针绕过。
方向盘1位于座椅的前方,当使方向盘1逆时针旋转时,使得转向轴16及其上的第一绕线盘5、第二绕线盘24向左旋转,第一左转拉绳20由于第一绕线盘5的旋转而向第一绕线盘5上缠绕,使第一左转拉绳20与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前端之间的长度变短,第二左转拉绳21由于第一绕线盘5的旋转而从第一绕线盘5上绕出,使第二左转拉绳21与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后端之间的长度变长,从而使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向左转动,同时使得位于车身左侧的前驱动轮19向左转动;第一右转拉绳29由于第二绕线盘24的旋转而向第二绕线盘24上绕出,使右转拉绳与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前端之间的长度变长,第二右转拉绳30由于第二绕线盘24的旋转而向第二绕线盘24上缠绕,使第二右转拉绳30与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后端之间的长度变短,从而使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的向左转动,同时使得位于车身右侧的前驱动轮19向左转动,实现越野车的左转弯。同样,当使方向盘1顺时针旋转时,使得转向轴16及其上的第一绕线盘5、第二绕线盘24向右旋转,第一左转拉绳20由于第一绕线盘5的旋转而从绕线盘上绕出,使第一左转拉绳20与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前端之间的长度变长,第二左转拉绳21由于第一绕线盘5的旋转而向绕线盘上缠绕,第二左转拉绳21与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后端之间的长度变短,从而使位于车身左侧的前纵向臂14向右转动,使得位于车身左侧的前驱动轮19向右转动;第一右转拉绳29由于第二绕线盘24的旋转而向绕线盘上缠绕,使第一右转拉绳29与位于右侧的前纵向臂14前端之间的长度变短,第二右转拉绳30由于第二绕线盘24的旋转而从绕线盘上绕出,使第二右转拉绳30与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后端之间的长度变长,从而使位于车身右侧的前纵向臂14向右转动,使得位于车身右侧的前驱动轮19向右转动,实现越野车的右转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包括车身、两个前驱动轮和两个后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身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前横向大梁、与车身后端转动连接的后横向大梁、与前横向大梁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前驱动轮连接的前连接臂以及与后横向大梁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后驱动轮连接的后连接臂,前横向大梁和后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与车身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具有轮毂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臂相对于所述前横向大梁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前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所述后连接臂相对于所述后横向大梁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后横向大梁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向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前连接臂,各个前连接臂分别与一个所述前驱动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向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后连接臂,各个后连接臂分别与一个所述后驱动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臂通过关节头和前纵向臂与所述前驱动轮连接,前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前横向大梁转动连接,前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前纵向臂的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前纵向臂的另一端与前驱动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臂通过关节头和后纵向臂与所述后驱动轮连接,后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后横向大梁转动连接,后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后纵向臂的一端与关节头转动连接,后纵向臂的另一端与后驱动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前纵向臂位于所述前横向大梁的下方,所述后驱动轮和所述后纵向臂位于所述后横向大梁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上且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前驱动轮转动以使越野车转向的转向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与方向盘连接且可旋转的设置于车身上的第一转向杆、通过万向节与第一转向杆连接的第二转向杆、可旋转的设置于车身上且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向杆连接的转向轴、设置于转向轴上的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缠绕在第一绕线盘上且与所述前纵向臂连接的第一左转拉绳和第二左转拉绳以及缠绕在第二绕线盘上且与所述前纵向臂连接的第一右转拉绳和第二右转拉绳,第一左转拉绳和第二左转拉绳缠绕在第一绕线盘上时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一右转拉绳和第二右转拉绳缠绕在第二绕线盘上时的缠绕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向轴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00956.7A CN106945504A (zh) | 2017-05-02 | 2017-05-02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00956.7A CN106945504A (zh) | 2017-05-02 | 2017-05-02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45504A true CN106945504A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9478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00956.7A Pending CN106945504A (zh) | 2017-05-02 | 2017-05-02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4550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30745A (zh) * | 2018-08-22 | 2019-01-04 | 天津凯瑞波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车轮调节联动机构的四驱越野车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8918A (zh) * | 2004-11-23 | 2005-04-27 | 张向阳 | 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 |
US20070170683A1 (en) * | 2006-01-20 | 2007-07-26 | Katsuhisa Shimizu | All terrain vehicle |
CN102126407A (zh) * | 2010-01-15 | 2011-07-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不平整地行驶车辆 |
CN105480078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总成平板化布置结构 |
CN106232460A (zh) * | 2014-04-17 | 2016-12-14 | 斯温车公司 | 具有底盘和摆动舱室的车辆 |
CN106347521A (zh) * | 2016-10-29 | 2017-01-25 | 常州金亮旺盛车辆配件厂 | 一种电动沙滩车体 |
CN206703933U (zh) * | 2017-05-02 | 2017-12-05 | 安徽工程大学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
2017
- 2017-05-02 CN CN201710300956.7A patent/CN1069455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8918A (zh) * | 2004-11-23 | 2005-04-27 | 张向阳 | 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 |
US20070170683A1 (en) * | 2006-01-20 | 2007-07-26 | Katsuhisa Shimizu | All terrain vehicle |
CN102126407A (zh) * | 2010-01-15 | 2011-07-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不平整地行驶车辆 |
CN106232460A (zh) * | 2014-04-17 | 2016-12-14 | 斯温车公司 | 具有底盘和摆动舱室的车辆 |
CN105480078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越野汽车总成平板化布置结构 |
CN106347521A (zh) * | 2016-10-29 | 2017-01-25 | 常州金亮旺盛车辆配件厂 | 一种电动沙滩车体 |
CN206703933U (zh) * | 2017-05-02 | 2017-12-05 | 安徽工程大学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30745A (zh) * | 2018-08-22 | 2019-01-04 | 天津凯瑞波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车轮调节联动机构的四驱越野车 |
CN109130745B (zh) * | 2018-08-22 | 2023-09-01 | 天津凯瑞波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车轮调节联动机构的四驱越野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84168U (zh) | 独立驱动、转向、悬挂和制动的一体化车轮总成 | |
CN107215386A (zh) |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和独立全向转向的电动车系统 | |
CN206703933U (zh)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
CN105667579A (zh) |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差速转向系统及其电动汽车 | |
JP2019505431A (ja) | 動力付き車輪及びディスクタイプ全方向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 |
CN106945504A (zh) | 四轮驱动电动越野车 | |
CN207141172U (zh) | 拖拉机盘式转向装置 | |
CN108297934A (zh) | 一种具有转向系统的电车 | |
CN203832673U (zh) |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 |
CN202863415U (zh) | 一种液压履带式拖拉机制动系统 | |
JP2012001196A (ja) | 電気自動車用足回りユニット | |
CN112193316B (zh) | 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汽车四轮独立转向机构 | |
CN210707360U (zh) | 底盘和车辆 | |
JP2014155342A (ja) | モータ制御装置 | |
CN110696787B (zh) | 底盘和车辆 | |
CN106956668A (zh) | 一种可转动的车轮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04219763U (zh) | 一种玩具车 | |
CN208102100U (zh) | 一种具有转向系统的电车 | |
CN209972451U (zh) | 单轨走行装置和单轨车辆 | |
CN203544270U (zh) | 三轮车用具有驻刹的碟刹装置 | |
CN203358215U (zh) | 高地隙龙门式驱动桥及行驶车辆 | |
CN207207625U (zh) | 全向轮及全向轮组件 | |
CN201721573U (zh) | 手驱大轮滑行车 | |
CN201784457U (zh) | 一种单轨车辆 | |
CN105835621B (zh) | 运梁车的驱动桥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