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2673U -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2673U
CN203832673U CN201420169841.0U CN201420169841U CN203832673U CN 203832673 U CN203832673 U CN 203832673U CN 201420169841 U CN201420169841 U CN 201420169841U CN 203832673 U CN203832673 U CN 203832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axle
steering
battery
fro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98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国卿
王晶晶
宋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1698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2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2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26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轮行走机构,包括前轴、前轴架、扶手组件、转向控制结构以及后轴,前轴架包括主架体以及在扶手组件的带动下转动的转向轴,转向控制结构包括:固定在主架体上并且一端为凹口的前轴锁、与转向轴同向转动的转向拨杆、转向连杆以及一端与转向连杆可转动连接的拖车连杆,当拨动杆被拨至竖直位置时,拨动杆与凹口相卡合,锁住转动轴的转动,当拨动杆被拨至水平位置时,拨动杆插入转向孔轴内,使得转动轴能够控制前轮转向,因此,仅对拨动杆位置的调节即可实现扶手组件控制转向功能的锁定或解锁,操作简单、便捷;另外,多辆电动车既能够串联行走又能够单独使用,使用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电动车上使用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动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旅游景点、市区以及高尔夫球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无论是在旅游景点使用的旅游车、在市区中使用的电动巡逻车,还是在高尔夫球场使用的高尔夫球车都是在电动车的底盘上增加电机和电池等部件,并没有改变基本的底盘结构,因此,当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多辆电动车串联在一起行进时,每辆电动车都必须安排专业的驾驶员以分别控制每辆电动车的前进方向,从而保障多辆电动车能够在整体上以统一的步调前进。如果某一辆电动车的驾驶员没有控制好该辆电动车的行驶方向,不仅可能影响到多辆电动车的整体前进速度,还有可能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另外,为每一辆电动车安排驾驶员的经济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车上使用的四轮行走机构,其能够使得当多辆电动车串联使用时只需要第一辆电动车的驾驶员控制行驶方向,其余辆电动车的方向控制被锁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在电动车上使用的四轮行走机构,包括前轴、固定设置在前轴上的前轴架、设置在前轴架上的扶手组件、用于控制电动车的两个前轮转向的转向控制结构以及后轴,前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个前轮相连,前轴架包括中空的主架体以及在扶手组件的带动下在主架体内转动的转向轴,转向控制结构包括:固定在主架体上并且一端为凹口的前轴锁以及与转向轴同向转动的转向拨杆,转向拨杆包括固定杆和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拨动杆,拨动杆的宽度等于凹口的宽度,当拨动杆被拨至竖直方向时与凹口相卡合。
上述主架体的朝向电动车前方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前长条孔,前轴锁固定在前长条孔的内侧面,前轴锁的凹口朝向电动车前方并伸出前长条孔。
上述转向控制结构还包括转向连杆以及一端与转向连杆可转动连接的拖车连杆,连接件包括与前轮连接的前轮连接杆和与转向连杆连接的连杆连接杆,前轮连接杆和连杆连接杆形成L型,拖车连杆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转向孔轴的开口,当拨动杆被拨至水平方向时插在转向孔轴内。上述拖车连杆通过轴套安装在转向连杆上。进一步地,后轴上设有通孔,拖车连杆的自由端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凸台,当拖车连杆位于水平位置时,前辆电动车的通孔与后辆电动车的凸台形成扣合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四轮行走机构中,因为前轴锁被固定在主架体上并且一端为凹口,拨动杆在转动轴的带动下与扶手组件同向转动并且拨动杆的宽度等于凹口的宽度,当拨动杆被拨至竖直位置时,拨动杆与凹口相卡合,从而锁住转动轴的转动;另一方面,因为拖车连杆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转向孔轴的开口,当拨动杆被拨至水平位置时,拨动杆插入转向孔轴内,从而使得转动轴能够实现前轮转向,因此,仅对拨动杆位置的调节即可实现扶手组件控制转向功能的锁定或解锁,操作简单、便捷。
其次,因为电动车的拖车连杆上设有凸台并且其后轴上设有通孔,后一辆电动车的凸台能够和前一辆电动车的通孔形成扣合结构,所以多辆电动车既能够串联在一起行走又能够单独使用,使用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再次,当多辆电动车两两串联在一起时,仅第一辆电动车的拨动杆位于水平位置,其余各辆电动车的拨动杆均位于竖直位置,因此,仅需要第一辆电动车的驾驶员进行转向控制,而不需要在其余电动车上安排驾驶员,能够显著降低对驾驶员的雇佣成本。
最后,因为当多辆电动车两两串联时,第一辆电动车之外的其余电动车的拨动杆均位于竖直位置,所以这些电动车的转向控制全部被锁死,使得这些电动车的扶手组件保持不转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这些电动车的乘坐者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四轮行走机构的前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四轮行走机构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轮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轮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轴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轴架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向控制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轴锁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凸台和通孔的位置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辆电动车的串联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四轮行走机构1、转向扶手2、前轮3、后轮4、前轮组件5、连接结构6、后轮组件7、拨动杆8、前轴锁9、前轴架10、拖车连杆11、转向孔轴12、驱动电机13、减速机14、连接件15、转向连杆16、轴套17、前支承板18、后支承板19、转向轴20、凹口21、连接架22、前轴23、后轴24、固定杆25、基座26、套筒27、第一连杆28、第二连杆29、第三连杆30、第四连杆31、通孔32、凸台33、扶手组件34、主架体35、转向拨杆36、前轮连接杆37、连杆连接杆38、顶板39、前长条孔40、后长条孔41和开口4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旅游车、电动巡逻车和高尔夫球车等各种类型电动车上使用的四轮行走机构,使得多辆电动车在串联使用时只需要第一辆电动车的驾驶员来操控方向,而其余各辆电动车的方向控制被锁死,只需跟随第一辆电动车的行驶方向而前进。本实施例中提及的“前”是相对与电动车的车头朝向而言,“后”是相对电动车的车尾朝向而言,“左”是相对于驾驶员的左侧而言,“右”是相对于驾驶员的右侧而言,并非限制在实际空间中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四轮行走机构1包括前轮组件5、后轮组件7、连接结构6和扶手组件34。
后轮组件7用来提供电动车的前进动力,包括两个后轮4、两个减速机14、两个驱动电机13和一个后轴24。减速机14的输出轴与后轮4相连。驱动电机13通过涡轮蜗杆与减速机14相连。后轴24设在两个减速机14的中央并且分别与这两个减速机14的外壳相连。后轴24的后端中央开设有一个通孔32。
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6分别与前轮组件5和后轮组件7相连,包括第一连杆28、第二连杆29、第三连杆30和第四连杆31。第一连杆28、第二连杆29、第三连杆30和第四连杆31形成类平行四边形结构,实现前、后桥的收缩和展开。如图1所示,两个前轮3以及两个前轮各自的连接件15为前桥,后轴24、驱动电机13以及连接两个后轮4的减速机14为后桥。
扶手组件34设置在前轮组件5的上方,包括转向扶手2和连接架22。连接架22的上端与转向扶手2固定在一起,故连接架22能够随着扶手组件34的转动而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前轮组件5包括两个前轮3、前轴23、前轴架24和转向控制结构。
前轴23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15与电动车的两个前轮3相连接。连接件15包括前轮连接杆37和连杆连接杆38。前轮连接杆37与前轮连接,其长轴方向与连杆连接杆38的长轴方向相垂直,即前轮连接杆37和连杆连接杆38形成L型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前轴架24设置在连接架22和前轴23之间,包括前支承板18、后支承板19、顶板39和转向轴20。前支承板18和后支承板19的底端均固定在前轴23上并且其顶端均固定在顶板39上,因此,前支承板18、后支承板19和顶板39形成中空的主架体35。前支承板18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前长条孔40,该前长条孔40从前支承板18与顶板39的结合处沿垂直方向一直延伸到前支承板18与前轴23的结合处。后支承板19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相应的后长条孔41,该后长条孔41从后支承板19与顶板39的结合处沿垂直方向一直延伸到后长条孔41与前轴23的结合处。转向轴20贯穿顶板39,其顶端与连接架22相连,底端套在套筒27上,套筒27的底端嵌入基座26里。因为基座26上底面开设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横截面的内径略大于套筒27的外径,所以转向轴20能够在扶手组件34的带动下在主架体35内以有限的幅度转动。
如图8所示,转向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扶手组件34的转向,包括前轴锁9、转向拨杆36、转向连杆16和拖车连杆11。
如图9所示,前轴锁9为片状板,其前端为具有凹口21的凹口端。前轴锁9沿水平方向布置,其左右两侧固定在前支承板18的前长条孔40的内侧面。转向轴20也贯穿前轴锁9,但与前轴锁9不接触,因此能在贯穿处作有限幅度的转动。
转向拨杆36设置在前轴锁9的下方并且固定在套筒27上,因为套筒27与转向轴20同步转动,所以转向拨杆36也能随着转向轴20的转动而转动。转向拨杆36包括固定杆25和与固定杆25转动连接的拨动杆8。固定杆25固定在套筒27上。拨动杆8能够被拨至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拨动杆8的宽度等于凹口21的宽度。当拨动杆8被拨至垂直方向时拨动杆8嵌入凹口21内,此时前轮3的转向会被锁定,这是因为拨动杆8的宽度等于凹口21的宽度并且前轴锁9固定在前支承板18上,故当拨动杆8被拨至垂直方向时,拨动杆8会牢牢地被凹口21锁定而无法左右移动,从而转向轴20无法转动,最终导致扶手组件34不能被转动。
如图8所示,转向连杆16的两端分别和两个连接件15的连杆连接杆38相连。拖车连杆11的底端通过轴套17与转向连杆16相连,能够以转向连杆16为转轴进行转动。拖车连杆11的中间设有用于安装转向孔轴12的开口42。固定杆25的高度与转向孔轴12中间的孔的高度基本一致,因此,当拨动杆8被拨至水平方向并且拖车连杆11转动到垂直方向时,拨动杆8正好插入转向孔轴12的孔中,此时,拨动杆8不再受到凹口21的锁定而可以随着转向轴20转动,同时也带动转向孔轴12的转动。因为转向孔轴12受到开口42尺寸的限制,所以转向拨杆36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转动,导致转动轴20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转动。如图10所示,拖车连杆11的顶端设有与后轴24的通孔32对应的凸台33。凸台33的尺寸略大于通孔32的尺寸,因此,后一辆电动车的凸台33能够扣合到前一辆电动车的通孔32里,形成扣合结构,从而多辆电动车通过扣合结构两两连接在一起。
如图11所示,当多辆电动车通过扣合结构两两连接在一起时,第一辆电动车的拨动杆8位于水平方向,拖车连杆11位于垂直方向,拨动杆8插进转向孔轴12的孔中,第二辆电动车的拨动杆8均位于垂直方向并且嵌入凹口21内,拖车连杆11位于水平方向,凸台33扣合到第一辆电动车的通孔32里,第三辆电动车以后的所有电动车的拨动杆8、拖车连杆11和凸台33的位置与第二辆电动车一致。此时,当第一辆电动车的扶手组件34向左转动时,该扶手组件34带动转向轴20向左转动,使得转向拨杆36随之向左转动并带动转向孔轴12向左转动和移动,进一步使得拖车连杆11向左移动并带动转向连杆16向左移动,转向连杆16在向左移动时会促使连接件15向左旋转,从而实现前轮3向左转向;当第一辆电动车的前轮3向左转向时,由于后面所有电动车的拨动杆8均卡合在前轴锁9的凹口21中,使得这些电动车的转向轴20不能转动,从而锁定住其扶手组件34的转动,因此,后面所有电动车只能跟随第一辆电动车向左转动。同理可知这些串联使用的电动车向右转动的原理。图11中的虚线表示前一辆电动车或者后一辆电动车的中轴线。当前一辆电动车转向时,后一辆电动车的凸台33在前一辆电动车的通孔32内转动,从而带动后一辆电动车的转向,使得两辆电动车的中轴线呈一定夹角。
本实施例中的四轮行走机构可以安装在多种规格的电动车上,具有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功率损失小和便于维护等诸多优点,很适合在电动车上推广应用。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四轮行走机构,包括前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轴上的前轴架、设置在所述前轴架上的扶手组件、用于控制电动车的两个前轮转向的转向控制结构以及后轴,所述前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两个前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架包括中空的主架体以及在所述扶手组件的带动下在所述主架体内转动的转向轴,所述转向控制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架体上并且一端为凹口的前轴锁以及与所述转向轴同向转动的转向拨杆,所述转向拨杆包括固定杆和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宽度等于所述凹口的宽度,当所述拨动杆被拨至竖直方向时与所述凹口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的朝向所述电动车前方的一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前长条孔,所述前轴锁固定在所述前长条孔的内侧面,所述前轴锁的凹口朝向所述电动车前方并伸出所述前长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结构还包括转向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杆可转动连接的拖车连杆,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前轮连接的前轮连接杆和与所述转向连杆连接的连杆连接杆,所述前轮连接杆和所述连杆连接杆形成L型,所述拖车连杆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转向孔轴的开口,当所述拨动杆被拨至水平方向时插在所述转向孔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连杆通过轴套安装在所述转向连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四轮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上设有通孔,所述拖车连杆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凸台,当所述拖车连杆位于水平位置时,前辆电动车的通孔与后辆电动车的凸台形成扣合结构。
CN201420169841.0U 2014-04-09 2014-04-09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2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9841.0U CN203832673U (zh) 2014-04-09 2014-04-09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9841.0U CN203832673U (zh) 2014-04-09 2014-04-09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2673U true CN203832673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98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2673U (zh) 2014-04-09 2014-04-09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26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582A (zh) * 2017-03-10 2017-06-13 金翌宇锋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四轮车转向传动装置
CN107458514A (zh) * 2017-08-17 2017-12-12 叶呈艳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CN108383041A (zh) * 2018-05-08 2018-08-10 苏州艾沃意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举升机构及剪式举升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582A (zh) * 2017-03-10 2017-06-13 金翌宇锋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四轮车转向传动装置
CN107458514A (zh) * 2017-08-17 2017-12-12 叶呈艳 双前轮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CN108383041A (zh) * 2018-05-08 2018-08-10 苏州艾沃意特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举升机构及剪式举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9771A (zh) 便于拖动的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CN203832673U (zh) 一种四轮行走机构
CN206277949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车轮全方位转向的转换装置及可全方位转向的电动汽车
CN205095405U (zh) 一种可同步转向的牵引玩具车装置
CN203186411U (zh) 四轮代步电动车
EP1940677B1 (en) Four-wheeled pedal cycle for use on a road or on rails
CN102009691A (zh) 原地转向及万向行走系统
CN201632046U (zh) 四轮玩具车的驱动装置
CN201971063U (zh) 车轮式火车的四轮转向机构
CN102085888A (zh) 电动四轮车
CN207360480U (zh) 倒三轮转向侧倾机构
CN201907608U (zh) 电动站立车
CN205095406U (zh) 一种可同步转向的牵引玩具车装置
CN213921343U (zh) 智能三轮车
CN201300677Y (zh) 摩托三轮车分体式连接装置
CN204096005U (zh) 座椅转向自行车
CN203832648U (zh) 一种可双轮转向并前后向骑行的无链条自行车
CN201980305U (zh) 四轮电动站立车
CN110510038A (zh) 一种三轮车辅助转向系统
CN101670853B (zh) 一种双体车的转向机构
CN20513151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
CN103274001B (zh) 一种四轮电动滑板车
CN204543543U (zh) 玩具车前轮减震驱动装置
CN203345117U (zh) 一种四轮电动滑板车
CN202089170U (zh) 座椅式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