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9150B -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 Google Patents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9150B
CN106929150B CN201511020988.9A CN201511020988A CN106929150B CN 106929150 B CN106929150 B CN 106929150B CN 201511020988 A CN201511020988 A CN 201511020988A CN 106929150 B CN106929150 B CN 106929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eated
grease
dewaxed
acyl ac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09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9150A (zh
Inventor
李明
李磊
王勇
丛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09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9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9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9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9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9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1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of the means hereaf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2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23D9/04Working-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3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living or d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8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filtration, e.g. including ultra filtration, dia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2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chemical reaction
    • C11B3/06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chemical reaction with b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1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adsorp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油脂脱酸方法、油脂脱色方法、油脂精炼方法和油脂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相比现有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具有明显更低的AV值,且更澄清。

Description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脂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背景技术
米糠油(稻米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合理,油酸和亚油酸比例接近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1∶1的比例,而且米糠油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谷维素、角鲨烯、生育三烯酚等,是一种营养合理的食用植物油。但由于米糠中含有非常活泼的脂肪酶,在适当条件下能在短时间内使米糠中所含脂肪水解成脂肪酸,使得米糠和米糠油由于生产企业间运输和存放,导致生产的米糠毛油酸值很高。同时,由于经过精炼处理,特别是经脱酸处理后,稻米油中的谷维素和总甾醇等的含量降低明显,影响了稻米油的食用价值。
在稻米油的精炼加工过程中,由于稻米油原油品质比较差、酸值高、含蜡高、成份复杂等特点,稻米油油脂难于脱色,针对这一情况,许多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例如:
CN201510142695.1中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膨润土以及硅藻土组成的脱色组合物,可以应用于油脂脱色材料;
CN201510063366.8公开了一种海泡石脱胶剂进行脱色的方法,脱色油脂营养成份损失小,并且能够达到植物油的食用标准;
CN201510013476.3中公开了采用活性白土脱色的方法,得到的鱼肝油品质好;
CN201380037526.0中公开了一种才用ph5-7的白土进行脱色的方法;
CN201410623388.0中公开了一种采用活性白土作为脱色剂进行脱色的方法;
CN201410229591.X中公开了一种在工业己烷存在的条件下,采用吸附剂进行吸附脱色的脱色方法。
依据上述文献,主要是采用吸附剂吸附或者采用在有机溶剂存在条件下的吸附、或者改善吸附剂的pH等来改善吸附效果的吸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脂脱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油脂脱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油脂精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油脂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高游离脂肪酸油脂,优选选自稻米油、棕榈油和棉籽油。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脱蜡稻米油、脱蜡棕榈油、脱蜡棉籽油、脱蜡脱胶稻米油、脱蜡脱胶棕榈油和脱蜡脱胶棉籽油。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在酰基受体、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脱酸和脱色。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脂原料中还含有酰基受体和/或游离脂肪酸,所述酰基受体选自:甘油、单甘脂、甘二酯、低级烷基醇,优选甘油。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添加酰基受体时,以游离脂肪酸(FFA):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1~5的量添加酰基受体。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游离脂肪酸(FFA):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3,优选为1:0.5~2.5。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酰基受体为甘油或单甘脂,游离脂肪酸(FFA):甘油或单甘脂的摩尔比为1:0.1~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待处理的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0.01~50%,优选1~10%,例如1~5%。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待处理的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01~10%,优选0.5~4%,更优选1~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将酰基受体(如甘油和/或单甘脂)、酶和脱色介质加到油脂原料中,在60~85℃、真空条件下反应1~18h,优选3~9h。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脱色介质选自白土、二氧化硅、活性炭、凹凸棒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脱色介质为白土。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获得的油脂脱臭的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脂肪酶选自:来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米黑毛霉(Mucor miehei)、萤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polytica)和根霉(Rhizopus sp.)中的任何一种或其基因改造菌种的脂肪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脂精炼方法和油脂制备方法包括:
(1)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和
(2)对步骤(1)所获得的油脂进行碱炼、水性、干燥和脱臭的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对待处理油脂实施脱胶、脱蜡和/或过滤的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向待处理油脂添加酰基受体、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步骤。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油脂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待处理油脂与脂肪酶和脱色介质接触的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在60~85℃、真空条件下搅拌1~18h,优选3~9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脱色介质和酰基受体的油脂原料。
本发明还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油脂。
本发明还包括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特别是经脱酸处理后,阻止油脂中的谷维素和/或总甾醇的含量的损失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对含有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实施酶法脱酸和/或脱色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实施例2的脱色效果。
图2显示稻米油原料、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从左到右)的脱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在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油脂进行处理的方法,例如进行脱酸和脱色,尤其是酶法脱酸脱色。
适合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油脂(也称为“待处理油脂”)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在其精炼过程中需要进行脱酸和脱色的各种油脂,包括但不限于稻米油、棕榈油、棉籽油等酸价比较高(优选酸价大于2,进一步优选酸价大于5)的油脂。
因此,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油脂原料中的待处理油脂包括但不限于:高游离脂肪酸油脂(具体是指酸价比较高的油脂,优选酸价大于2,进一步优选酸价大于5),优选选自稻米油、棕榈油和棉籽油。
当待处理油脂含蜡量高时(优选含蜡量不低于300ppm),可对该油脂进行脱蜡处理。脱蜡的方法可分为多种,包括常规法、溶剂法、表面活性剂法、凝聚剂法、尿素法、静电法等,基本原理都是冷冻结晶及分离。即根据蜡与油脂的熔点差及蜡在油脂中的溶解度(或分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的性质,通过冷却析出晶体蜡(或蜡及助晶剂混合体),经过滤或离心分离而达到油蜡分离的目的。
因此,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待处理的油脂进一步优选为脱蜡稻米油。可选的,所述油脂为脱蜡棕榈油和/或脱蜡棉籽油。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待处理油脂为脱蜡脱胶稻米油、脱蜡脱胶棕榈油和/或脱蜡脱胶棉籽油。
适用于本发明的脂肪酶可以是本领域周知的各种在油脂制备、精炼中使用到的脂肪酶,包括但不限于来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米黑毛霉(Mucormiehei)、萤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和根霉(Rhizopussp.)中的任何一种或其基因改造菌种的脂肪酶。
可采用市售脂肪酶来实施本发明,例如来自诺维信的Novozyme 435。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脂肪酶的添加量为0.01~50%,优选1~10%,例如1~5%。
脱色介质可以是本领域周知的用于油脂脱色的各种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白土、二氧化硅、活性炭、凹凸棒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脱色介质为白土。白土可以是天然白土或活性白土。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01~10%,优选0.5~4%,更优选1~3%。
还可向待处理的油脂中添加酰基受体。合适的酰基受体选自:甘油、单甘脂、甘二酯、低级烷基醇,优选甘油和单甘脂。低级烷基醇通常指碳原子数为1~6个的一元醇或多元醇。单甘脂(甘油单酯)是指由甘油的一个羟基被有机酸酯化后的产物,其中含有两个游离羟基;甘二酯(甘油双酯)是指由甘油的两个羟基被有机酸酯化后的产物,其中含有一个游离羟基。单甘脂及甘二酯中用于形成酯基的有机酸可以是直链脂肪酸,包括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例如C2~C22脂肪酸,例如己酸、辛酸、壬酸、癸酸、月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芥酸、山俞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向待处理油脂中添加甘油或单甘脂。通常,添加酰基受体(如甘油或单甘脂)时,以油脂原料中游离脂肪酸(FFA):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1~5的量添加酰基受体。优选地,游离脂肪酸(FFA):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3,更优选为1:0.5~2.5。
换言之,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将酰基受体、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加到待处理油脂(如脱蜡油脂)中进行反应。对添加的顺序并无特殊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先添加酰基受体,搅拌均匀后再添加脂肪酶和脱色介质。搅拌均匀后进行脱酸脱色。
通常,获得含待处理油脂、脂肪酶、脱色介质和任选的酰基受体的油脂原料后,可在60~85℃,优选65~80℃,更优选为70~80℃搅拌该油脂原料。搅拌通常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时间通常为1~18小时,优选3~9小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为60~85℃,优选65~80℃,更优选为70~80℃的温度下对油脂原料实施脱酸脱色。脱酸脱色通常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时间通常为1~18小时,优选3~9小时。
搅拌或脱酸脱色后,可实施脱臭。可采用常规的脱臭实施本发明。例如,通入氮气或者水蒸汽充当脱臭介质,真空度不高于25mBar,在合适的温度下(如230~260℃)脱臭45~90分钟,在60℃以下可破除真空,得经脱臭的精炼油。
任选地,脱酸脱色后,先进行碱炼。可按常规方法进行碱炼。例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加碱量:
W(总纯碱量)=W1+W×0.2%
其中,W1=7.13×10-4×W×2FFA,W—总纯碱量,W—碱炼油重,FFA—油样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配成浓度为5~15%(例如10%左右)的碱液。之后将脱酸脱色的油脂加热到70~90℃(如80℃左右),缓慢加入上述浓度的碱液,搅拌反应20~50分钟(如30min左右)。
碱炼之后可进行水洗,例如3000~8000rpm离心去除皂,水洗至中性。然后干燥(如100~110℃真空干燥),之后进行脱臭。
此外,在脱酸脱色之前,还可以对毛油实施包括脱胶、脱蜡、过滤在内的操作。这些操作均可以本领域常规的方式进行。
因此,在本发明的油脂精炼方法和油脂制备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
(1)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和
(2)对步骤(1)所获得的油脂进行碱炼、水性、干燥和脱臭的步骤。
优选的,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之前,还包括对待处理油脂实施脱胶、脱蜡和/或过滤等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油脂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60~85℃、真空条件下使含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搅拌1~18h,优选3~9h。适用于此方法的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及其用量如前文所述。同样地,如前文所述,该油脂原料中还可包括酰基受体。酰基受体与待处理油脂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的用量配比如前文所述。
本发明还包括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特别是经脱酸处理后,阻止油脂中的谷维素和/或总甾醇的含量损失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对含有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实施酶法脱酸或脱色的步骤。
优选的是,与采用常规法精炼的油脂相比,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处理后所得油脂中谷维素、总甾醇的含量的可以提高10%~600%。
本发明中采用的脱胶脱蜡稻米油来源于秦皇岛金海食品有限公司。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相比现有方法制备得到的油脂,具有明显更低的AV值,更澄清。就稻米油而言,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稻米油相较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得到的稻米油具有更低的AV值和明显更高的谷维素和总甾醇含量。与常规的未使用酶法脱酸的精炼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稻米油的谷维素含量为该常规方法的6倍以上,总甾醇含量为1.3倍以上;与常规的使用酶法脱酸,除去酶后再脱色的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稻米油的谷维素比该常规方法多12%以上,总甾醇多3%以上,而AV值仅为该常规方法的69%。
因此,本发明也包括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油脂,包括酶法脱酸脱色油脂及该酶法脱酸脱色油脂经进一步脱臭处理获得的精炼油脂。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精炼油脂的AV值在0.26以下,谷维素含量在15000ppm以上,总甾醇含量在14000ppm以上。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实施例1: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060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1%,即0.5g;
75℃真空反应6h。
实施例2: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060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
75℃真空反应6h。
实施例3: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C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
75℃真空反应6h。
反应6h时AV=4.24,颜色2.8R。
实施例4: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091
(Grace GmbH&Co.),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
75℃真空反应6h。
反应6h时AV=1.98,颜色3.2R。
对比例1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060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105℃真空反应6h。
对比例2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75℃反应6h;
10000rpm离心分离去除酶制剂;
真空干燥30min;
添加2%油重的T1060(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75℃反应30min;
抽滤提取样品。
对比例3: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真空干燥30min;
添加2%油重的T1060(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
75℃真空反应6h。
对比例4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真空干燥30min;
添加2%油重的的T1060(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
105℃真空反应6h,期间,每2h(4ml)取样检测AV。
按以下方法检测AV和油脂颜色:
AV的检测方法:GB/T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油脂颜色的测定方法:GB/T 22460-2008《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
实施例以及对比例脱色后AV的变化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01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11
图1和2也显示了采用不同的脱色方法进行脱色后的效果。图1显示实施例2的脱色效果。图2显示脱蜡稻米油、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从左到右)的脱色结果。对比两图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2进行脱色,其脱色效果要好于传统的脱色方法(对比例3)。
此外,对实施例2和对比例的白土味道进行感官测评。评价方法:排序检验法。感官评定员数10,评价样品个数5。白土风味越大,分数越小。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12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21
注:秩和——将n1+n2个实验数据混合在一起,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个实验值在序列中的次序叫做该值的秩(rank)。然后将属于第1组数据的秩相加,其和记为R1,成为第1组数据的秩和(Rank Sum)。同理可以求得第二组数据的R2。如果两组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则R1就不应该太大或太小,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 level)α(表示季铵盐的可信程度为1-α)和n1、n2,有秩和临界值表可以查的R1的上、下限值T2和T1,如果R1>T2或R1<T1,则认为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另一组数据有系统误差;如果T1<R1<T2,则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另一组数据也无系统误差。
根据评价人员数10和样品数5,按照汪浩明主编的《食品检验技术》(感官评价部分)书中的附表2和附表3排序检验法检验表,得出下表3所示的以下临界值。
表3:J=10,P=5时的临界值表
显著水平 附表2(α=5%) 附表3(α=1%)
上段 20-40 18-42
下段 23-37 20-40
根据上段来检测显著性水平,说明5个样品在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根据下段确定显著性水平,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因此,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得到样品的白土风味比较小。
实施例5:酶法脱色脱酸精炼
按以下步骤进行酶法脱酸脱色精炼:
(1)酶法脱酸脱色:按实施例2的条件进行;
(2)碱炼:按照W(总纯碱量)=W1+W×0.2%(其中,W1=7.13×10-4×W×2FFA,W—总纯碱量,W—碱炼油重,FFA—油样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计算,配成10%的碱液,之后将油脂加热到80℃,缓慢加入上述浓度的碱液,搅拌反应30min;
(3)水洗:5000rpm离心去除皂,水洗至中性;
(4)干燥:105℃进行真空干燥。和
(5)脱臭:250℃,脱臭90min得到常规精炼油。
对比例5:常规精炼
常规精炼以脱蜡稻米油(与实施例2所用的脱蜡稻米油相同)为反应原料,按步骤进行常规精炼:
(1)碱炼:加碱量按照W(总纯碱量)=W1+W×0.2%(其中,W1=7.13×10-4×W×2FFA,W—总纯碱量,W—碱炼油重,FFA—油样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计算,配成10%的碱液;之后将油脂加热到80℃,缓慢加入1/2上述浓度的碱液,搅拌反应30min;5000rpm离心去除皂,之后将油继续加热至80℃,缓慢加入剩余1/2的碱液,反应30min;
(2)除皂:5000rpm离心去除皂,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3)脱色:105℃干燥后加入2%的T1060白土105℃脱色30min;抽滤去除白土;
(4)脱臭:250℃,脱臭90min得到常规精炼油。
对比例6:酶法脱酸+脱色精炼
按步骤进行酶法脱酸+脱色精炼:
称取50g脱蜡稻米油(AV=21.12,颜色4.5R)(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57g;
酶法脱酸:添加5%的固定化酶Novozyme 435(诺维信);75℃下真空反应6h;离心去除固定化酶;
碱炼:按照W(总纯碱量)=W1+W油×0.2%(其中,W1=7.13×10-4×W油×2FFA,W—总纯碱量,W油—碱炼油重,FFA—油样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计算,配成10%的碱液,之后将油脂加热到80℃,缓慢加入上述浓度的碱液,搅拌反应30min;
除皂:5000rpm离心去除皂,水洗至中性;
脱色:105℃干燥后加入2%的T1060白土105℃脱色30min;抽滤去除白土;
脱臭:250℃,脱臭90min得到精炼油。
按前文实施方法和如下方法测试实施例5、对比例5和6的AV、谷维素和总甾醇含量,结果如下表4所示:
总甾醇含量的检测:按照ISO 12228(1999)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oils-Determination of individual and total sterols contents–Gaschromatographic method,ISO standard;
谷维素含量:CODEX STAN 210-1999.5.20Determination of gamma oryzanolcontent。
表4
样品 AV 谷维素/ppm 总甾醇/ppm
对比例5 0.28 2221 10352
实施例5 0.25 15116 14121
对比例6 0.36 13467 13680
实施例6
称取50g棕榈油(AV=8,颜色18R);
按照与游离脂肪酸的摩尔比1:3,添加甘油0.43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C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
75℃真空反应6h。
反应6h时AV=1.6,颜色4.8R。
实施例7
称取50g棉籽油(AV=3.9,颜色6.5R);
按照游离脂肪酸与甘油的摩尔比3:1添加甘油0.22g;
剪切10000rpm,1min;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C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
75℃真空反应6h。
反应6h时AV=0.8,颜色5.8R。
实施例8a-8e
分别称取50g脱胶脱蜡稻米油(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AV=28.72,颜色4.6R);
按表5用量添加硬脂酸单甘脂(丹尼斯克公司);加热到60℃待单甘脂溶解;
添加酶制剂Novozyme 435(诺维信),添加量为油重的5%,即2.5g;
添加T1060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
85℃真空反应6h。
反应6h时测定AV及颜色,显示在表5中。
表5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51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61
实施例9a-9e
称取50g脱胶脱蜡稻米油(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AV=28.72,颜色4.6R);至于烧杯中,并加热至60-80℃;
按照FFA与甘油3:1(摩尔比)的理论添加量添加甘油(0.78g);
高速剪切5000-30000rpm剪切1min;
添加5%(2.5g)固定化酶NOVOZYME435和按表6白土用量添加T1060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60-80℃反应一定时间;
真空泵抽真空,维持<10mba真空下反应一定时间;
在此温度及真空下充分反应6h;
10000rpm离心10min分离样品,取上层;
白土添加量对酯化效率及颜色的影响见表6。
表6
白土添加量% 白土重量(g) 反应6hr后AV 反应6hr颜色
实施例9a 0 0 5.96 5.1R
实施例9b 0.5 0.25 8.52 4.4R
实施例9c 1 0.5 5.54 4.1R
实施例9d 2 1 4.89 3.0R
实施例9e 4 2 6.95 3.0R
实施例10a-10e
称取50g脱胶脱蜡稻米油(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AV=28.72,颜色4.6R);置于烧杯中,并加热至60-80℃;
按照FFA与甘油3:1(摩尔比)的理论添加量添加甘油(0.78g);
高速剪切5000-30000rpm剪切1min;
按表7添加量添加固定化酶NOVOZYME435;
添加T1060白土(黄山泰柯活性漂白土有限公司),添加量为油重的2%,即1g;60-80℃反应一定时间;
真空泵抽真空,维持<10mba真空下反应一定时间;
在此温度及真空下充分反应6h;
10000rpm离心10min分离样品,取上层;
固定化酶添加量对酯化效率及颜色的影响见表7。
表7
Figure BDA0000895713650000171

Claims (44)

1.一种油脂脱酸和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在60~85℃、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脱酸和脱色1~18h,所述待处理油脂的酸价大于2,所述油脂原料中还含有酰基受体和游离脂肪酸,所述酰基受体选自:甘油、单甘脂、甘二酯和低级烷基醇,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1~5,所述脂肪酶选自:来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米黑毛霉(Mucor miehei)、萤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polytica)和根霉(Rhizopus sp.)中的任何一种或其基因改造菌种的脂肪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的酸价大于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基受体为甘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0.01~50%;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01~10%;
在60~85℃、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脱酸和脱色3~9h;
所述脱色介质选自白土、二氧化硅、活性炭、凹凸棒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高游离脂肪酸油脂;和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处理油脂实施脱胶、脱蜡和/或过滤的步骤,和/或对脱酸和/或脱色后获得的油脂进行任选的碱炼、水洗、干燥、和脱臭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1~1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1~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5~4%。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1~3%。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稻米油、棕榈油和棉籽油。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脱蜡稻米油、脱蜡棕榈油、脱蜡棉籽油、脱蜡脱胶稻米油、脱蜡脱胶棕榈油和脱蜡脱胶棉籽油。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待处理油脂中添加脂肪酶、脱色介质和酰基受体的步骤。
14.一种油脂精炼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酶法脱酸和脱色,其中所述油脂原料中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在60~85℃、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脱酸和脱色1~18h,所述待处理油脂的酸价大于2,所述油脂原料中还含有酰基受体和游离脂肪酸,所述酰基受体选自:甘油、单甘脂、甘二酯和低级烷基醇,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1~5,所述脂肪酶选自:来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米黑毛霉(Mucor miehei)、萤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和根霉(Rhizopus sp.)中的任何一种或其基因改造菌种的脂肪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的酸价大于5。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基受体为甘油。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3。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2.5。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0.01~50%;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01~10%;
在60~85℃、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脱酸和脱色3~9h;
所述脱色介质选自白土、二氧化硅、活性炭、凹凸棒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高游离脂肪酸油脂;和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处理油脂实施脱胶、脱蜡和/或过滤的步骤,和/或对脱酸和/或脱色后获得的油脂进行任选的碱炼、水洗、干燥、和脱臭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1~10%。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1~5%。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5~4%。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1~3%。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稻米油、棕榈油和棉籽油。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脱蜡稻米油、脱蜡棕榈油、脱蜡棉籽油、脱蜡脱胶稻米油、脱蜡脱胶棕榈油和脱蜡脱胶棉籽油。
26.如权利要求14-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待处理油脂中添加脂肪酶、脱色介质和酰基受体的步骤。
27.一种油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待处理油脂与脂肪酶和脱色介质接触的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使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在60~85℃、真空条件下搅拌1~18h,所述待处理油脂的酸价大于2,所述油脂原料中还含有酰基受体和游离脂肪酸,所述酰基受体选自:甘油、单甘脂、甘二酯和低级烷基醇,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1~5,所述脂肪酶选自:来自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米黑毛霉(Mucor miehei)、萤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polytica)和根霉(Rhizopus sp.)中的任何一种或其基因改造菌种的脂肪酶。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的酸价大于5。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方法包括使含有待处理油脂、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在60~85℃、真空条件下搅拌3~9h;
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高游离脂肪酸油脂;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0.01~50%;
所述脱色介质选自白土、二氧化硅、活性炭、凹凸棒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01~10%;和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处理油脂实施脱胶、脱蜡和/或过滤的步骤,和/或对脱酸和/或脱色后获得的油脂进行任选的碱炼、水洗、干燥,和脱臭的步骤。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稻米油、棕榈油和棉籽油。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油脂选自脱蜡稻米油、脱蜡棕榈油、脱蜡棉籽油、脱蜡脱胶稻米油、脱蜡脱胶棕榈油和脱蜡脱胶棉籽油。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1~10%。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酶的添加量为1~5%。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0.5~4%。
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油脂的重量计,脱色介质的添加量为1~3%。
36.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基受体为甘油。
37.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3。
3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脂肪酸与酰基受体的摩尔比为1:0.5~2.5。
39.如权利要求27-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待处理油脂中添加脂肪酶、脱色介质和酰基受体的步骤。
40.采用权利要求1-3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油脂。
41.脂肪酶和脱色介质在油脂精炼过程中,阻止油脂中的谷维素和/或总甾醇的含量的损失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对含有酸价大于2的油脂、酰基受体、脂肪酶和脱色介质的油脂原料在60~85℃、真空条件下实施酶法脱酸和脱色的步骤。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的酸价大于5。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经脱酸处理后,阻止油脂中的谷维素和/或总甾醇的含量的损失中的应用。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脱色介质选自白土、二氧化硅、活性炭、凹凸棒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1020988.9A 2015-12-30 2015-12-30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Active CN106929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0988.9A CN106929150B (zh) 2015-12-30 2015-12-30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0988.9A CN106929150B (zh) 2015-12-30 2015-12-30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9150A CN106929150A (zh) 2017-07-07
CN106929150B true CN106929150B (zh) 2020-11-10

Family

ID=5944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0988.9A Active CN106929150B (zh) 2015-12-30 2015-12-30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91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1556B (zh) * 2017-09-28 2021-08-06 山东巧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棉籽油连续碱炼脱酸方法
CN108277083A (zh) * 2017-11-11 2018-07-13 杭州众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食用油脂的处理方法
CN108690727A (zh) * 2018-07-25 2018-10-23 贵州夜郎古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精油的制备方法
CN113122387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油脂脱色及塑化剂脱除方法
CN113122379A (zh) * 2019-12-31 2021-07-1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油脂抗冻性能的方法
CN112048380B (zh) * 2020-09-03 2022-06-14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混合填料精准控制大豆油中硬脂酸含量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7954A (zh) * 2014-10-27 2015-02-04 江南大学 一种米糠油酶法脱酸工艺
CN104774686A (zh) * 2015-03-20 2015-07-15 武汉轻工大学 高酸价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7954A (zh) * 2014-10-27 2015-02-04 江南大学 一种米糠油酶法脱酸工艺
CN104774686A (zh) * 2015-03-20 2015-07-15 武汉轻工大学 高酸价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9150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9150B (zh) 油脂脱酸、脱色和精炼工艺
EP2175030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diacylglycerol-rich fat and/or oil
CN108669240A (zh) 食品用精炼植物油中mcpd-化合物的减少
EP211510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glyceride composition
Crexi et 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centrates of carp oil: chemical hydrolysis and urea complexation
EP2956010B2 (en) Fat composition
More et al. Intensified synthesis of structured lipids from oleic acid rich moringa oil in the presence of supercritical CO2
Khalid et al. Lowering of palm oil cloud point by enzymatic acidolysis
RU2501286C2 (ru) Жировая или масля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EP2173197A2 (en) Process
Jiang Bio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ice bran oil
JP6645804B2 (ja) 構造油脂の製造方法
JP6904009B2 (ja) 油脂の製造方法
JP6990076B2 (ja) 脂肪酸類の製造方法
US929697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TWI776917B (zh) 油脂組成物
De Comparison of bio-and auto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of oils using mono-and diglycerides
CN111787807A (zh) 2位富含棕榈酸的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JP2000300176A (ja) 食用油
JP2020022425A (ja) 加熱調理用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43203B1 (ko) 반응 혼합물의 과산화물가 조정에 의하여 효소적 에스테르화의 효율을 향상시키는 방법
De et al. Bio‐and auto‐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of high acid mowrah fat and palm kernel oil
KR20180121718A (ko) 효소적 알코올리시스를 이용하여 모노아실글리세롤을 제조하는 개선된 방법
JP6990019B2 (ja) 脂肪酸類の製造方法
CN105463035A (zh) 一种除去游离脂肪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