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0353B -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 Google Patents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0353B
CN106900353B CN201710298464.9A CN201710298464A CN106900353B CN 106900353 B CN106900353 B CN 106900353B CN 201710298464 A CN201710298464 A CN 201710298464A CN 106900353 B CN106900353 B CN 106900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bottle
fungus
temperature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84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0353A (zh
Inventor
纪开萍
纪光燕
罗顺珍
纪光玉
金福
黄海涛
谢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84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0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0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本发明提供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包括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装瓶步骤中: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内,培养料的装入高度为栽培瓶瓶底至瓶肩的高度;随后将培养料进行打孔和培养料料面压平,其中打孔采用螺旋式打孔;养菌步骤中:将同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在培养房内间隔式堆放,同一批次的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以使不同批次接种的菌瓶彼此相邻放置,形成交叉式培养方式;养菌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缓解了菌丝老化的问题,增加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养菌期短,能够使得同一培养房内不同时间接种批次的菌瓶菌丝生长速度一致。

Description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背景技术
黑牛肝菌,属于牛肝菌中的一种,也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热带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及我国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黑牛肝菌品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富含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丰富的磷、钾、钙、镁、铁和锌等人体必须的矿质元素,是较好的健康食品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防癌、止咳、补气等功效,并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等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牛肝菌受到更多人的推崇,其中的黑牛肝菌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大。一般认为牛肝菌均为菌根食用菌,不能离开宿主树进入温室栽培。目前人类认识的有少数种类的牛肝菌可进行半人工模拟栽培及人工模拟栽培处于实验室研究状态。如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用合成的菌根苗密植于经过消毒的围地实现人工栽培,菌根苗栽植至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生长需12个月时间。但黑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我们认识的牛肝菌类食用菌中极少数发生进化菌种,可以离开宿主树进行营腐生生活,用栽培腐生菌的方法在菇房内进行栽培,且获得一定产量的牛肝菌种类。然而,虽然黑牛肝菌可以离开宿主树营腐生生活,并已有报道用栽培腐生菌的方法成功培育,且实现了工厂化栽培,但由于黑牛肝菌的腐生能力不强,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对于生长环境较为苛刻等,现有的工厂化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在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养菌期长(一般40-45天),导致养菌房周转使用率不高,影响生产效率;(2)、培养料透气性差、培养温度不适宜,使得菌丝产生老化,一般老化率在0.5%--1%,而出现菌丝老化的菌瓶,培养基质变硬,菌丝营养及水份运输阻断,进入出菇期,覆土后菌丝在覆土层生长不良,导致不能出菇或出菇后幼蕾死亡,小菇不能长大或菇重量减轻,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增加了生产成本;(3)、培养房温度设置难于兼顾前后进入房间的菌瓶,即,很难解决因养菌期不同,发热量不同,同一培养房内养菌期短的菌瓶要加温、养菌期长的菌瓶需降温的现象。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该方法缓解了菌丝老化的问题,增加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养菌期短,还能够使得同一培养房内不同时间接种批次的菌瓶菌丝生长速度一致。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牛肝菌,通过上述栽培方法得到的黑牛肝菌,不仅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该种美味食用菌的需求,而且更为经济,产品性价比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包括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
所述装瓶步骤中: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内,培养料的装入高度为栽培瓶瓶底至瓶肩的高度;随后将培养料进行打孔和培养料料面压平,其中打孔采用螺旋式打孔;
将黑牛肝菌菌种接种到栽培瓶内的培养料中,以得到接种后的菌瓶,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
所述养菌步骤中:将同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在培养房内间隔式堆放,同一批次的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以使不同批次接种的菌瓶彼此相邻放置,形成交叉式培养方式;
养菌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的温度高于或等于中期的温度,后期的温度低于或等于中期的温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800mL,瓶口直径为8cm~10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2cm~16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3cm~6cm;
优选地,所述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700mL,瓶口直径为9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4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4cm~6c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孔包括一个大孔和多个小孔,所述大孔位于所述栽培瓶的正中间,多个所述小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大孔的四周。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孔的个数为2~5个;
优选地,所述小孔的个数为3个;
优选地,所述大孔孔口直径为2cm~4cm,所述小孔孔口直径为0.5cm~1.5c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养菌步骤中:采用交叉式培养方式,将先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堆垛从培养房的中间位置开始,向两边间隔式堆放,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而后一批次接种的菌瓶按照所述空位从培养房的两边向中间依次堆放,依此进行,使得最后一批接种的菌瓶堆放在最先一批接种的菌瓶旁边,以将培养房装满;
优选地,所述空位为1天的空位。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养菌期的前期为1~10天,中期为11~20天,后期为21~35天,并在12天以内将所述培养房装满;
养菌期的温度设定为,前期采用中高温、中期采用中温以及后期采用中低温。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期的环境温度为29℃~30℃,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9℃~31℃;所述中期的环境温度为28℃~30℃,进入培养料发热高峰期,调整环境温度为27℃~29℃,维持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9℃~32℃;所述后期的环境温度为26℃~28℃,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7℃~29℃。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将接种后的菌瓶进行堆垛,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其中堆垛的方式为:
按照每一层4个塑料筐,高度为8层的方式进行堆垛,其中每个塑料筐内包含16个菌瓶。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灭菌接种步骤;
所述灭菌接种步骤为:在所述装瓶步骤完成后,进行灭菌,灭菌的温度为110℃~130℃,灭菌的时间为80min~120min,冷却之后接入黑牛肝菌固体菌种,随后进行所述养菌步骤;
优选地,灭菌的温度为120℃,灭菌的时间为100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栽培方法得到的黑牛肝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提供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通过将培养料装齐至瓶肩位置,瓶肩以上至瓶口不装料,并对培养料螺旋式打孔的方式,加快了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不易老化,将养菌期从45天缩短至35天左右,提高了养菌房的周转使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通过采用交叉式培养方式,并对养菌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控温,解决了培养房内前后批次因培养时间不同,料温相差大,培养房温度设置既要考虑培养时间长批次需要降温,又要兼顾培养时间短批次菌瓶需要升温的问题,使得使同一培养房内不同时间接种批次的菌瓶菌丝生长速度一致,节约了能源。同时,还缓解了菌丝老化的问题,将菌丝老化率降低至0%~0.02%,增加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工厂化黑牛肝菌栽培方法获得的黑牛肝菌,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该种美味食用菌的需求的增加,缓解对野生自然资源的压力,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成本低,产品性价比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包括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
所述装瓶步骤中: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内,培养料的装入高度为栽培瓶瓶底至瓶肩的高度;随后将培养料进行打孔和培养料料面压平,其中打孔采用螺旋式打孔;
将黑牛肝菌菌种接种到栽培瓶内的培养料中,以得到接种后的菌瓶,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
所述养菌步骤中:将同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在培养房内间隔式堆放,同一批次的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以使不同批次接种的菌瓶彼此相邻放置,形成交叉式培养方式;
养菌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的温度高于或等于中期的温度,后期的温度低于或等于中期的温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培养料的装入高度为栽培瓶瓶底至瓶肩的高度,即装料时将培养料装齐至瓶肩位置,瓶肩以上至瓶口的容积不装料,进而增加瓶内氧气含量以及瓶内的空气交换量,有利于菌丝生长。采用螺旋式打孔的方式,使得在完成打孔的同时保持孔壁周围基质疏松不被压实,而基质疏松能够增加含氧量,进而使得菌丝不会因缺氧而导致老化;而且加快了菌丝生长速度,缩短了养菌时间,保持菌丝旺盛生长。
采用交叉式培养方式,并对养菌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控温,缓解了菌丝老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培养房内前后批次因培养时间不同,料温相差大,培养房温度设置既要考虑培养时间长批次需要降温,又要兼顾培养时间短批次菌瓶需要升温的问题,使得使同一培养房内不同时间接种批次的菌瓶菌丝生长速度一致,促进了热循环,节约了能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养菌期短,将养菌期从45天缩短至35天左右;菌丝老化率低,将菌丝老化率从0.5%左右降低至0%~0.02%;产能高,生产成本降低。
本发明中,接种养菌选自接固体菌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800mL,瓶口直径为8cm~10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2cm~16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3cm~6cm;
优选地,所述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700mL,瓶口直径为9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4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4cm~6c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450mL、1500mL、1550mL、1600mL、1650mL、1700mL、1750mL或1800m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瓶口直径为8cm、9cm或10c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2cm、13cm、14cm、15cm或16c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瓶肩至瓶口高度为3cm、4cm、5cm或6cm。
通过设置不同的栽培瓶容积及瓶肩至瓶口高度,以考察其对菌种萌发时间、菌丝生长速度、养菌期、老化率、出菇率、平均每瓶产单菇重的影响,进而得到适宜的栽培瓶规格。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中培养料的高度与瓶底至瓶肩高度相等,瓶肩至瓶口不装料,进而增加瓶内氧气含量以及瓶内的空气交换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打孔包括一个大孔和多个小孔,所述大孔位于所述栽培瓶的正中间,多个所述小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大孔的四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小孔的个数为2~5个;
优选地,所述小孔的个数为3个;
优选地,所述大孔孔口直径为2cm~4cm,所述小孔孔口直径为0.5cm~1.5cm。
采用大小孔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有助于菌丝的旺盛生长。同时,灭菌后大孔、小孔不被堵塞,使得固体菌种从料面落至瓶底,养菌期固体种菌丝从基质的上、中、下部位同时萌发、吃料及生长,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养菌时间;而其中的小孔能够进一步增加基质通气量及含氧量,保持菌丝旺盛生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小孔的个数为2个、3个、4个或5个。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大孔孔口直径为2cm、2.5cm、3cm、3.5cm或4c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小孔孔口直径为0.5cm、1cm或2cm。
通过对培养料设置不同的打孔个数以及孔口直径,以考察其对菌种萌发时间、菌丝生长速度、养菌期、老化率、出菇率、平均每瓶产单菇重的影响,进而得到最适宜的打孔个数以及孔口直径。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养菌步骤中:采用交叉式培养方式,将先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堆垛从培养房的中间位置开始,向两边间隔式堆放,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而后一批次接种的菌瓶按照所述空位从培养房的两边向中间依次堆放,依此进行,使得最后一批接种的菌瓶堆放在最先一批接种的菌瓶旁边,以将培养房装满;
优选地,所述空位为1天的空位。
本发明通过上述交叉式培养方式,能够形成先接种批次菌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后接种批次,后接种批次菌瓶最近距离吸收前接种批次菌瓶的热量的关系;进而解决了不同培养时间菌瓶产生的热量不同,前期培养菌瓶需要降温,后期培养菌瓶需要升温的矛盾。该方式解决了培养房内前后批次因培养时间不同,料温相差大,培养房温度设置既要考虑培养时间长批次需要降温,又要兼顾培养时间短批次菌瓶需要升温的问题,促进了热循环,节约了能源,加快了后接种批次菌瓶料温上升,促使菌种提早萌发、吃料,使得前后进入培养房的菌瓶养菌期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养菌期的前期为1~10天,中期为11~20天,后期为21~35天,并在12天以内将所述培养房装满;
养菌期的温度设定为,前期采用中高温、中期采用中温以及后期采用中低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中高温、中温以及中低温均为处于黑牛肝菌养菌期的相对温度,例如中高温为29℃~31℃,中温为27℃~30℃,中低温为26℃~29℃。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前期的环境温度为29℃~30℃,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9℃~31℃;所述中期的环境温度为28℃~30℃,进入培养料发热高峰期,调整环境温度为27℃~29℃,维持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9℃~32℃;所述后期的环境温度为26℃~28℃,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7℃~29℃。
将养菌期分为三个阶段,并且三个阶段分别控温,前期控制为中高温,可迅速提高栽培瓶的料温,促进菌种萌发、定植、吃料,以降低污染,并且在栽培瓶产热低的阶段能够维持菌丝快速生长;中期控制为中温,为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并保持菌丝旺盛生长;后期控制为中低温,此时菌丝已基本长满基质,适当低温能够降低菌丝生长速度,进而防止后期因高温而导致的菌丝老化。
通过对养菌期不同的培养方式,以及养菌期不同阶段养菌温度的设置,以考察其对菌种萌发时间、菌丝生长速度、菌丝老化情况、出菇率、成熟率及平均每瓶产单菇重的影响,进而得到适宜的养菌方式及养菌温度。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将接种后的菌瓶进行堆垛,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其中堆垛的方式为:
按照每一层4个塑料筐,高度为8层的方式进行堆垛,其中每个塑料筐内包含16个菌瓶。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灭菌接种步骤;
所述灭菌接种步骤为:在所述装瓶步骤完成后,进行灭菌,灭菌的温度为110℃~130℃,灭菌的时间为80min~120min,冷却之后接入黑牛肝菌固体菌种,随后进行所述养菌步骤;
优选地,灭菌的温度为120℃,灭菌的时间为100min。
本发明的灭菌接种步骤,可采用现有的工厂化栽培黑牛肝菌中常用的灭菌接种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栽培方法得到的黑牛肝菌。
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黑牛肝菌,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对该种美味食用菌的需求的增加,缓解对野生自然资源的压力,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成本低,产品性价比更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比例和效果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装瓶步骤
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内,其中,栽培瓶容积为1400mL,瓶口直径为9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4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4cm,培养料的培养料的装入高度为栽培瓶瓶底至瓶肩的高度,即培养料高度为14cm,瓶肩以上至瓶口不装料。
装料完成后,对培养料进行螺旋式打孔,包括1个大孔和3个小孔,大孔孔口直径为2cm,位于栽培瓶的正中间,小孔孔口直径为0.5cm,均匀的分布在大孔的四周,并且打孔与培养料料面压平同时完成。
装瓶完成后,进行灭菌,灭菌的温度为120℃,灭菌的时间为100min,冷却之后接入黑牛肝菌固体菌种;并且灭菌后大孔、小孔不被堵塞,固体菌种从料面落至瓶底。
(2)养菌步骤
接种后的菌瓶按照每一层4筐,高度为8层的方式进行堆垛,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
按照交叉式培养方式,将先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堆垛从培养房的中间位置开始,向两边间隔式堆放,堆放菌瓶之间留出1天的空位;而后一批次接种的菌瓶按照空位从培养房的两边向中间依次堆放,依此进行,使得最后一批接种的菌瓶堆放在最先一批接种的菌瓶旁边,以将培养房装满,并形成先接种批次菌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后接种批次,后接种批次菌瓶最近距离吸收前接种批次菌瓶的热量的关系。
养菌期分为1~10天的前期,11~20天的中期和21~35天的后期,并在12天以内将培养房装满。其中前期采用中高温,设定环境温度29℃,栽培瓶瓶肩温度29℃;中期采用中温,设定环境温度28℃,此时进入培养料发热高峰期,调整环境温度27℃,并维持栽培瓶瓶肩温度29℃;后期采用中低温,设定环境温度26℃,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7℃。
实施例2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的操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栽培瓶容积为1550mL,瓶肩至瓶口高度为5cm;
1个大孔的孔口直径为3cm,3个小孔的孔口直径为1cm;
养菌期培养温度,前期设定环境温度29.5℃,瓶肩温度30℃;中期设定环境温度29℃,维持瓶肩温度30℃;后期设定环境温度27℃,瓶肩温度28℃。
实施例3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的操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栽培瓶容积为1700mL,瓶肩至瓶口高度为6cm;
1个大孔的孔口直径为4cm,3个小孔的孔口直径为1.5cm;
养菌期培养温度,前期设定环境温度30℃,瓶肩温度31℃;中期设定环境温度30℃,维持瓶肩温度32℃;后期设定环境温度28℃,瓶肩温度29℃。
实施例4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的操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栽培瓶容积为1750mL,瓶肩至瓶口高度为6cm;
包括1个大孔和5个小孔,1个大孔的孔口直径为3cm,5个小孔的孔口直径为1.5cm。
对比例1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装瓶步骤中,瓶肩至瓶口高度为2cm;
对培养料进行直压式打孔,包括1个大孔,大孔孔口直径为4cm,无小孔。
(2)养菌步骤中,采用前后接种批次顺序堆放培养的方式;
养菌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均为中温,设定环境温度均为28℃。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装瓶步骤中,对培养料进行直压式打孔,包括1个大孔和3个小孔,大孔孔口直径为2cm,小孔孔口直径为0.5cm。
(2)养菌步骤中,采用前后接种批次顺序堆放培养的方式;
养菌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均设定环境温度为29℃。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效果例1
分别对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进行养菌观测及覆土出菇观察。
先观察并统计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菌种萌发时间、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满基质情况(养菌期)和菌丝老化率。
然后,当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在瓶中覆盖一层4cm厚的覆土材料,进入出菇房培养菌丝长满覆土层,进行崔蕾、出菇、生长管理,当黑牛肝菌子实体达75%成熟度时采收、称重;观察并统计出菇情况、出菇率、成熟率及每瓶产鲜黑牛肝菌重。
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的养菌观测及覆土出菇观察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的养菌观测及覆土出菇观察统计结果
Figure GDA0002121598930000141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菌种萌发时间(2-4天)极显著的少于对比例(6天)的时间;菌丝生长速度(0.4-0.45cm/天)极显著的高于对比例(0.31-0.32cm/天)的生长速度;养菌期(31-35天)极显著的短于对比例(44-45天),约缩短了14天;菌丝老化率(0.01%-0.02%)极显著的低于对比例(0.48%-0.5%);出菇率(95%-98%)高于对比例(93%);成熟率(92.5%-95.6%)显著的高于对比例(90.8%-91.2%);平均每瓶产菇重(105.3g-118.5g)极显著的高于对比例(88.0g-89.5g)。
由此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不仅解决了菌丝老化问题,极大地降低菌丝老化率,而且加快了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养菌期,同时还提高了出菇率、成熟率和平均产菇重,从而极大的增加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瓶步骤和养菌步骤;
所述装瓶步骤中: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内,培养料的装入高度为栽培瓶瓶底至瓶肩的高度;随后将培养料进行打孔和培养料料面压平,其中打孔采用螺旋式打孔;
将黑牛肝菌菌种接种到栽培瓶内的培养料中,以得到接种后的菌瓶,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
所述养菌步骤中:将同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在培养房内间隔式堆放,同一批次的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以使不同批次接种的菌瓶彼此相邻放置,形成交叉式培养方式;
养菌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的温度高于或等于中期的温度,后期的温度低于或等于中期的温度;
所述打孔包括一个大孔和多个小孔,所述大孔位于所述栽培瓶的正中间,多个所述小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大孔的四周;
所述前期的环境温度为29℃~30℃,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9℃~31℃;所述中期的环境温度为28℃~30℃,进入培养料发热高峰期,调整环境温度为27℃~29℃,维持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9℃~32℃;所述后期的环境温度为26℃~28℃,栽培瓶瓶肩温度为27℃~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800mL,瓶口直径为8cm~10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2cm~16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3cm~6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瓶容积为1400mL~1700mL,瓶口直径为9cm,瓶底至瓶肩高度为14cm,瓶肩至瓶口高度为4cm~6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个数为2~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个数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孔口直径为2cm~4cm,所述小孔孔口直径为0.5cm~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菌步骤中:采用交叉式培养方式,将先一批次接种的菌瓶堆垛从培养房的中间位置开始,向两边间隔式堆放,堆放菌瓶之间留有空位;而后一批次接种的菌瓶按照所述空位从培养房的两边向中间依次堆放,依此进行,使得最后一批接种的菌瓶堆放在最先一批接种的菌瓶旁边,以将培养房装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位为1天的空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菌期的前期为1~10天,中期为11~20天,后期为21~35天,并在12天以内将所述培养房装满;
养菌期的温度设定为,前期采用中高温、中期采用中温以及后期采用中低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接种后的菌瓶进行堆垛,然后进入培养房内进行养菌,其中堆垛的方式为:
按照每一层4个塑料筐,高度为8层的方式进行堆垛,其中每个塑料筐内包含16个菌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菌接种步骤;
所述灭菌接种步骤为:在所述装瓶步骤完成后,进行灭菌,灭菌的温度为110℃~130℃,灭菌的时间为80min~120min,冷却之后接入黑牛肝菌固体菌种,随后进行所述养菌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黑牛肝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灭菌的温度为120℃,灭菌的时间为100min。
CN201710298464.9A 2017-04-28 2017-04-28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Active CN106900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8464.9A CN106900353B (zh) 2017-04-28 2017-04-28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8464.9A CN106900353B (zh) 2017-04-28 2017-04-28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353A CN106900353A (zh) 2017-06-30
CN106900353B true CN106900353B (zh) 2020-12-04

Family

ID=5920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8464.9A Active CN106900353B (zh) 2017-04-28 2017-04-28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0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063A (zh) * 2018-08-20 2018-12-21 周茂 一种栽培培养基、配制方法以及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工厂化菌袋栽培方法
CN110423693B (zh) * 2019-06-29 2021-08-13 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黑牛肝菌菌株yl1701-2及其ssr标记指纹图谱
CN110423694B (zh) * 2019-06-29 2021-12-07 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人工驯化的黑牛肝菌菌株hz18006及其ssr标记指纹图谱
CN111727814B (zh) * 2020-06-18 2022-10-21 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食用菌过程中使用的接种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00455A1 (de) * 1979-01-08 1980-07-17 Karl August Dr Ing Ernst Verfahren zur zuechtung von mykorrhiza-pilzen und zuchtbehaelter zur durchfuehrung desselben
CN101946632A (zh) * 2010-08-17 2011-01-19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缩短金针菇工厂化瓶栽生产培养周期的方法
CN103766137B (zh) * 2013-11-07 2016-05-04 石泉 一种黑牛肝菌栽培方法
CN103947452B (zh) * 2014-04-24 2016-08-24 武汉如意食用菌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瓶栽凤尾菇培育方法
CN105794496A (zh) * 2016-03-22 2016-07-27 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牛肝菌工厂化瓶栽方法
CN106105783A (zh) * 2016-08-01 2016-11-16 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厂化黑牛肝菌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353A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353B (zh) 黑牛肝菌栽培方法以及黑牛肝菌
CN103999692B (zh) 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6818215B (zh) 梯棱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1731097A (zh)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CN103548576A (zh) 一种日本灰树花的栽培方法
CN104322276A (zh) 一种提高香菇菌棒制备效率和产质量的方法
CN105123260A (zh) 一种提高夏季香菇产量的方法
CN103004466A (zh) 一种金针菇栽培方法
CN103283608B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4609943A (zh)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CN102630483A (zh) 金针菇生产时缩短其栽培周期的方法
CN111066577A (zh) 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9526552A (zh) 一种羊肚菌的菌核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5379556A (zh) 一种采用温控式出菇管理技术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2845217A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4838886A (zh) 一种食用菌的工厂化培育方法
KR20140127390A (ko) 유색팽이버섯 배지 조성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버섯 재배방법
CN106718016A (zh)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量的覆土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1559B (zh) 一种工厂化瓶栽真姬菇生育阶段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方法
CN102498934A (zh) 一种大球盖菇菌种的生产方法
CN103004458A (zh) 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7099465A (zh) 用于促进扦插茶苗生根的促生菌株及其微生物育苗基质
KR102183105B1 (ko) 미세기공이 형성된 버섯 배양용 봉지를 이용한 버섯의 제조방법
KR100332317B1 (ko) 신령버섯 종균 및 그 자실체 생산방법
KR20130071662A (ko) 송이버섯의 재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ltivation method of Boletus nigricans and Boletus nigrican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Pledgee: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ranch

Pledgor: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3000001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7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Pledgee: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ranch

Pledgor: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53000001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ltivation method of Boletus nigricans and Boletus nigrican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Pledgee: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ranch

Pledgor: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53000001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7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Pledgee: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ranch

Pledgor: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530000019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ultivation Method of Black Cattle Liver Fungus and Black Cattle Liver Fungu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

Pledgee: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Branch

Pledgor: JINGHONG HONG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53000005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