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9030B -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69030B
CN106869030B CN201710032846.7A CN201710032846A CN106869030B CN 106869030 B CN106869030 B CN 106869030B CN 201710032846 A CN201710032846 A CN 201710032846A CN 106869030 B CN106869030 B CN 106869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oyster
pile casting
plate
remo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28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69030A (zh
Inventor
叶绍其
程细平
肖世波
李刚
黄斌
刘毅
田东
妥鹏
刘浩兵
彭中亮
安浩兵
张世淦
刘正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5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5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5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17100328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69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6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9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69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9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包括: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直径大于待刷钢护筒;钢刷,所述钢刷包括固定于所述钢套筒的板和向所述钢套筒内延伸的刷体,所述刷体通过所述板固定于所述钢套筒。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海蛎子清除装置,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S2、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封底混凝土施工范围,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起吊和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以清除钢护筒外的海蛎子。本发明中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可将海蛎子的清除作业由水下施工转变为水上施工,减少了施工作业难度及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底部钢护筒外侧易粘结很多海蛎子、海藻等生物。为确保承台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的粘结力满足要求,需清除掉钢护筒外侧的海蛎子。在承台封底混凝土施工前,需对钢护筒外侧海蛎子进行清除施工。
钢护筒外侧海蛎子的清除常规做法是采用潜水工进行水下清除作业,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受水流、涌浪及潮汐等因素影响,潜水工水下作业施工难度大、风险性高;2、潜水工水下作业时间有限,施工工效低;3、钢护筒外侧海蛎子清理完毕后,质量验收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钢护筒与封底混凝土粘结强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4、水下人工清除海蛎子施工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施工进度及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除效率高、作业风险小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包括:
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直径大于待刷钢护筒;
钢刷,所述钢刷包括固定于所述钢套筒的板和向所述钢套筒内延伸的刷体,所述刷体通过所述板固定于所述钢套筒;
所述钢套筒上设有多组通孔和多组钢刷,每组通孔包括三列竖直并列的通孔,每一组通孔对应一组钢刷,每一组钢刷包括三个板和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三个所述板中每一个板对应设置于三列竖直并列的通孔中的一列旁,三个所述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一组由第一板和第二板固定,另一组由第二板和第三板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钢套筒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板固定于所述钢套筒外表面,且所述刷体穿过所述通孔后向所述钢套筒内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刷体包括贴于钢套筒外壁的中间段和分别由中间段两端弯折延伸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穿过所述通孔向所述钢套筒内弯折延伸,所述板将所述中间段固定于所述钢套筒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交错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板通过压紧螺栓固定于所述钢套筒内表面,所述刷体固定在所述板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如前所述海蛎子清除装置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海蛎子清除装置,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
S2、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封底混凝土施工范围,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起吊和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以清除钢护筒外的海蛎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钢套筒外侧开设多组通孔;
S102、将所述钢刷的刷体穿过所述通孔后向所述钢套筒内延伸,并用板将刷体固定在钢套筒上,将板和钢套筒栓接压紧,其中,所述刷体为多根钢丝编织形成的钢丝绳;
S103、安装吊具及吊缆,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步骤S102后,剥开钢刷的折弯段端头,使钢刷的折弯段端头处于散开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步骤S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将海蛎子清除装置下放至封底混凝土底部,检查水下钢护筒外侧海蛎子清除情况,若符合要求则完成清理工序;若海蛎子清除不彻底,则重复步骤S2、S3直至海蛎子清除情况符合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将海蛎子的清除作业由水下施工转变为水上施工,减少了施工作业难度及风险。
(2)本发明中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通过设计专有工具采用机械施工替代人工作业,加快了海蛎子的清除速度,提高了施工工效,减少了作业成本。
(3)本发明中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钢套筒,2-钢刷,3-板,4-吊耳,5-吊具,6-压紧螺栓,11-通孔,20-刷体,21-中间段,22-折弯段,31-第一板,32-第二板,33-第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包括:
钢套筒1,所述钢套筒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1,所述钢套筒1直径大于钢护筒;
钢刷2,所述钢刷2包括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的板3和向所述钢套筒1内延伸的刷体20,所述刷体20通过所述板3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
钢刷2固定在钢套筒1上的位置可自由设置,如可在所述钢套筒1上设置多个通孔11,所述板3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外表面,且所述刷体20穿过所述通孔11后向所述钢套筒1内延伸。
也可将所述板3通过压紧螺栓6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内表面,所述刷体20固定在所述板3上。
刷体20可包括贴于钢套筒1外壁的中间段21和分别由中间段21两端弯折延伸的折弯段22,所述折弯段22穿过所述通孔11向所述钢套筒1内弯折延伸,所述板3将所述中间段21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外表面。
参见图2所示,钢套筒1上可设有多组通孔11和多组钢刷2,每组通孔11包括三列竖直并列的通孔11,每一组通孔11对应一组钢刷2,每一组钢刷2包括三个板3和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20,三个所述板3中每一个板3对应设置于三列竖直并列的通孔11中的一列旁,三个所述板3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20一组由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固定,另一组由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固定。分组均匀设置可使钢刷2分布均匀,用三个板3分组固定每组钢刷2中的两组刷体20,使刷体20不易在刷除海蛎子时弯折或脱落,保障了结构的稳固性。
可将所述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20交错设置,增强刷体20在空间排布的立体感,增加刷除效果。
钢刷2伸入钢套筒1部分可交错分布,且所述钢刷2在端头处分叉。这种设置可增加钢刷2在与钢护筒外侧摩擦作业时的接触面积,提高刷除效果。
可将限位板3通过压紧螺栓6栓接在所述钢套筒1上。增加钢套筒1结构的稳固性,同时不影响钢套筒1内部的作业。
可在钢套筒1顶部相对设置一对吊耳4,便于海蛎子清除装置的起吊和活动作业。
可将钢套筒1直径设置为比待刷钢护筒直径大20cm。过大钢刷2无法充分与钢护筒外壁接触,影响刷除效果;过小则影响吊装作业时的灵活度,易划伤钢护筒外壁,同时钢刷易被折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海蛎子清除装置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海蛎子清除装置,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
S2、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封底混凝土施工范围,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起吊和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以清除钢护筒外的海蛎子。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钢套筒1外侧开设多组通孔11;
S102、将所述钢刷2的刷体20穿过所述通孔11后向所述钢套筒1内延伸,并用板3将刷体20固定在钢套筒1上,将板3和钢套筒1栓接压紧;
S103、安装吊具5及吊缆,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
在步骤S102后,可剥开钢刷2的折弯段22端头,使钢刷2的折弯段22端头处于散开状态。可使钢刷2端头在与钢护筒外侧摩擦时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刷除效果。
在步骤S102后,还可弯折钢刷2至钢刷2在钢套筒1直径方向伸出所述通孔11的距离略大于所述钢套筒1内壁和待刷钢护筒外壁间距离。在保障刷除作业效果的同时,避免钢刷2过长,划伤待刷钢护筒。
在步骤S2后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S3、将海蛎子清除装置下放至封底混凝土底部,检查水下钢护筒外侧海蛎子清除情况,若符合要求则完成清理工序;若海蛎子清除不彻底,则重复步骤S2、S3直至海蛎子清除情况符合要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套筒(1),所述钢套筒(1)直径大于待刷钢护筒;
钢刷(2),所述钢刷(2)包括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的板(3)和向所述钢套筒(1)内延伸的刷体(20),所述刷体(20)通过所述板(3)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
所述钢套筒(1)上设有多组通孔(11)和多组钢刷(2),每组通孔(11)包括三列竖直并列的通孔(11),每一组通孔(11)对应一组钢刷(2),每一组钢刷(2)包括三个板(3)和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20),三个所述板(3)中每一个板(3)对应设置于三列竖直并列的通孔(11)中的一列旁,三个所述板(3)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20)一组由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固定,另一组由第二板(32)和第三板(33)固定。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1)上设有多个通孔(11),所述板(3)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外表面,且所述刷体(20)穿过所述通孔(11)后向所述钢套筒(1)内延伸。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20)包括贴于钢套筒(1)外壁的中间段(21)和分别由中间段(21)两端弯折延伸的折弯段(22),所述折弯段(22)穿过所述通孔(11)向所述钢套筒(1)内弯折延伸,所述板(3)将所述中间段(21)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外表面。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竖直排布的刷体(20)交错设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3)通过压紧螺栓(6)固定于所述钢套筒(1)内表面,所述刷体(20)固定在所述板(3)上。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海蛎子清除装置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海蛎子清除装置,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
S2、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封底混凝土施工范围,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起吊和下放海蛎子清除装置以清除钢护筒外的海蛎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钢套筒(1)外侧开设多组通孔(11);
S102、将所述钢刷(2)的刷体(20)穿过所述通孔(11)后向所述钢套筒(1)内延伸,并用板(3)将刷体(20)固定在钢套筒(1)上,将板(3)和钢套筒(1)栓接压紧,其中,所述刷体(20)为多根钢丝编织形成的钢丝绳;
S103、安装吊具(5)及吊缆,吊装海蛎子清除装置至待刷钢护筒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2后,剥开钢刷(2)的折弯段(22)端头,使钢刷(2)的折弯段(22)端头处于散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将海蛎子清除装置下放至封底混凝土底部,检查水下钢护筒外侧海蛎子清除情况,若符合要求则完成清理工序;若海蛎子清除不彻底,则重复步骤S2、S3直至海蛎子清除情况符合要求。
CN201710032846.7A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6869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2846.7A CN106869030B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2846.7A CN106869030B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9030A CN106869030A (zh) 2017-06-20
CN106869030B true CN106869030B (zh) 2019-04-30

Family

ID=5915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2846.7A Active CN106869030B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6903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1160A (en) * 1993-05-03 1997-05-20 Bruso; Bruce L. Method for in situ soil remediation
CN202752288U (zh) * 2012-07-13 2013-02-27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护筒清洗器
CN204356809U (zh) * 2014-12-25 2015-05-27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海生物清除器
CN105862332A (zh) * 2016-05-30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清洗的筒体及采用其的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1160A (en) * 1993-05-03 1997-05-20 Bruso; Bruce L. Method for in situ soil remediation
CN202752288U (zh) * 2012-07-13 2013-02-27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护筒清洗器
CN204356809U (zh) * 2014-12-25 2015-05-27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海生物清除器
CN105862332A (zh) * 2016-05-30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清洗的筒体及采用其的洗衣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恶劣海况下大型钢吊箱围堰施工关键技术;苗博宇;《铁道建筑技术》;20140630(第6期);第18-21页,第3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9030A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7448A (zh) 一种渔业养殖平台
CN106869030B (zh) 一种海上钢护筒海蛎子清除装置及方法
KR20110046783A (ko) 교량의 우물통 청소장치 및 청소방법
CN106477000B (zh) 一种海面清洁船
CN205100190U (zh) 一种水电站拦污清理装置
CN212554612U (zh) 一种再生pet瓶片高效清洁装置
CN113750621A (zh) 一种企业废水处理的预处理装置
CN205819500U (zh) 一种捞水上漂浮物的船
JP2013132957A (ja) 係留索の移送装置
CN106968280A (zh) 淤泥质夹砂地层地连墙槽孔清孔前的刷壁方法及其装置
CN207553101U (zh) 一种附着式刷壁器
CN207608899U (zh) 清污机耙斗装置
CN105908796A (zh) 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新型耙网器
CN204401678U (zh) 一种用于去除水底网类杂物的耙网器
CN204040091U (zh) 码头基床淤泥清除机
CN215848176U (zh) 高臂船体除锈机器人三级伸缩臂结构
CN105417368A (zh) 行车用倾斜旋转装置
CN205150188U (zh) 船体清扫用旋转刷
CN104941267B (zh) 一种正多边形沉降池用刮泥机的自动伸缩刮臂
CN201221078Y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刷壁器
CN201338711Y (zh) 打捞浒苔专用的船只
CN208754966U (zh) 一种自动除淤沙的沉箱式鱼礁
CN208563416U (zh) 一种水下重力式码头方块马蹄孔的清理装置
CN205150187U (zh) 船体清扫用粉碎机
CN201221077Y (zh)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刷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