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5356A - 自动络纱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络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65356A
CN106865356A CN201610860972.7A CN201610860972A CN106865356A CN 106865356 A CN106865356 A CN 106865356A CN 201610860972 A CN201610860972 A CN 201610860972A CN 106865356 A CN106865356 A CN 106865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ool
unit
yarn feeding
deliver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0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65356B (zh
Inventor
川元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65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5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65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5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4Supplying or transporting cross-wound packages, also combined with transporting the empty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纱机,具备:络纱单元;控制络纱单元的动作的单元控制部;受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的机台控制部;以及供给喂纱纱管并且排出在纱线卷绕单元中使用后的喂纱纱管的纱管输送部,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以进行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络纱单元,并以在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之后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

Description

自动络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络纱机。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平6-206666号公报所示,已知以下一种结构:在具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的自动络纱机中,将安装有喂纱纱管的托盘沿输送路径输送,并向各个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存在进行对要形成的卷装的种类进行变更的批次变更(lot change)的情况。在进行批次变更的情况下,需要在所有纱线卷绕单元中原批次的卷装的形成完成之后,供给新批次的喂纱纱管。另外,如日本特开2005-306547号公报所示,已知以下一种结构:当将纱管收集模式切换开关设为纱管收集模式时,将在缠纱纱管输送带上循环的缠纱纱管(即缠绕有纱线的纱管)和蓄留在各卷绕单元的缠纱纱管全部向空纱管排出传送带排出并拔下。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实际上需要由操作员持续监视排出缠纱纱管的定时(timing)。
发明内容
在进行批次变更的情况下,产生很多作业,例如,在所有卷绕单元中将当前卷绕中的卷装更换为能够卷绕新批次的纱线的纱管、在输送路径或卷绕单元的喂纱部中除去剩余的原批次的喂纱纱管、监视批次变更的定时等。这样的作业由监视自动络纱机的操作员进行,从而对于操作员来说增加了作业负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操作员的作业负担的自动络纱机。
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具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该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沿一个方向排列,从在纱管上缠绕纱线而成的喂纱纱管将纱线退绕并形成卷装;单元控制部,该单元控制部设置于每个纱线卷绕单元,控制纱线卷绕单元的动作;机台控制部,该机台控制部受理将纱线卷绕单元所处理的喂纱纱管从原批次替换为新批次的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以及纱管输送部,该纱管输送部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并且将在纱线卷绕单元中使用后的喂纱纱管从纱线卷绕单元排出,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第一控制,该第一控制以进行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纱线卷绕单元;以及第二控制,该第二控制以在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之后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当在机台控制部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使纱线卷绕单元中的卷绕动作停止,并且包括在纱线卷绕单元中处于卷绕动作中的喂纱纱管在内,将位于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喂纱纱管输送至纱管除去部,由该纱管除去部除去喂纱纱管。由此,操作员仅通过从机台控制部输入批次开始命令,就能够从输送路径除去所有喂纱纱管。其结果为,能够减轻批次变更时的操作员的负担。此外,在此所说的“喂纱纱管”也包含在纱线卷绕单元中使用后的喂纱纱管即处理后纱管。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第二控制在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之后自动地执行。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还具备纱管除去部,该纱管除去部除去由纱管输送部输送过来的喂纱纱管,自动络纱机还执行第三控制,该第三控制以除去由纱管输送部输送过来的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纱管除去部。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当在机台控制部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使纱线卷绕单元中的卷绕动作停止,并且包括在纱线卷绕单元中处于卷绕动作中的喂纱纱管在内,将位于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喂纱纱管输送至纱管除去部,由该纱管除去部除去喂纱纱管。由此,操作员仅通过从机台控制部输入批次开始命令,就能够从输送路径除去所有喂纱纱管。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机台控制部对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之后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成为满管状态后的纱线卷绕单元依次执行第一控制。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在该卷装成为满管状态之后,对纱线卷绕单元依次执行第一控制,因此对于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能够使该卷装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而排出。由此,能够减少无法用作产品的卷装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机台控制部将预先设定的纱线卷绕单元的卷装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设为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而执行第二控制。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并不是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成为满管状态后立即排出喂纱纱管,而是在预先设定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所有卷装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排出喂纱纱管。由此,能够同时排出喂纱纱管。以往,操作员通过根据上述所有卷装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而在每个卷绕单元中操作设置于各纱线卷绕单元的开关来使喂纱纱管排出。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机台控制部的控制同时使喂纱纱管排出,因此与上述以往的操作相比能够大幅削减操作员的作业负担。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机台控制部能够受理在使批次变更开始之前应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的个数,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个数时对在纱线卷绕单元中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的数量进行计数,在所计数的该卷装的数量达到上述个数的定时执行第一控制。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并不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立即开始批次变更,而是在形成了输入到机台控制部的应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的个数之后,开始批次变更。由此,例如能够在再形成了10个卷装之后使批次变更自动地开始等、更灵活地预约批次变更开始。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还具备落纱台车,该落纱台车能够沿一个方向移动并执行以下动作:卷装取下动作,在纱线卷绕单元中将成为满管的卷装取下;以及纱线钩挂动作,将用于缠绕纱线的芯管安装于纱线卷绕单元,同时将喂纱纱管的纱线配置于芯管,机台控制部在第一控制完成时执行第四控制,该第四控制是在取下动作和纱线钩挂动作中使落纱台车仅执行取下动作。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在批次变更时由单元控制部调出的落纱台车仅执行取下动作而不执行纱线钩挂动作,因此能够设为能够立即排出原批次的喂纱纱管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机台控制部能够受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即在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不存在喂纱纱管的状态下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第五控制,该第五控制以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以及第六控制,该第六控制以对取入了喂纱纱管的纱线卷绕单元的喂纱纱管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的方式控制落纱台车,使该纱线卷绕单元能够进行卷绕动作。
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具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该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沿一个方向排列,并且从在纱管上缠绕纱线而成的喂纱纱管将纱线退绕并形成卷装;单元控制部,该单元控制部设置于每个纱线卷绕单元,控制纱线卷绕单元的动作;落纱台车,该落纱台车能够沿一个方向移动并执行以下动作:卷装取下动作,在纱线卷绕单元中将成为满管的卷装取下;以及纱线钩挂动作,安装用于缠绕纱线的芯管,同时将喂纱纱管的纱线配置于芯管;纱管输送部,该纱管输送部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并且将在纱线卷绕单元中使用后的喂纱纱管从纱线卷绕单元排出;以及机台控制部,该机台控制部受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即在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不存在喂纱纱管的状态下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第五控制,该第五控制以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以及第六控制,该第六控制以对取入了喂纱纱管的纱线卷绕单元的喂纱纱管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的方式控制落纱台车,使该纱线卷绕单元能够进行卷绕动作。
在这些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当在机台控制部中受理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时,纱管输送部对卷绕单元供给喂纱纱管,落纱台车对取入了喂纱纱管的卷绕单元执行纱线钩挂动作而使该卷绕单元能够进行卷绕动作。由此,操作员仅通过从机台控制部输入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就能够使纱线卷绕单元中的卷绕动作自动地开始。由此,能够减轻喂纱纱管取入时的操作员的负担。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机台控制部能够受理喂纱纱管的取入完成之后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卷绕动作的开始,机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纱线卷绕单元中喂纱纱管的取入完成之后,通过受理卷绕动作的开始而执行第六控制。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在预先设定的所有纱线卷绕单元中取入了喂纱纱管之后,通过操作员的指示使基于落纱台车进行的纱线钩挂动作开始。由此,能够在确认了纱线卷绕单元中的卷绕动作的详细设定之后使纱线钩挂动作开始等,对于操作员来说在最佳定时使卷绕动作开始。
在本发明的自动络纱机中,也可以是,纱管输送部具有:喂纱纱管供给部,该喂纱纱管供给部对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供给喂纱纱管;第一输送部,该第一输送部输送从喂纱纱管供给部供给的喂纱纱管;第二输送部,该第二输送部从第一输送部分支并朝向在纱线卷绕单元中支承喂纱纱管的支承部延伸,并且能够蓄留规定个数的喂纱纱管;以及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喂纱纱管从第一输送部向第二输送部流入,机台控制部在第五控制中首先执行第七控制,该第七控制以对预先设定的多个第二输送部中的每个第二输送部各流入一个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限制部。
在该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中,在纱管输送部中没有任何喂纱纱管的状态下将喂纱纱管向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时,首先以对预先设定的多个第二输送部中的每个第二输送部各流入一个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限制部。由此,能够将在纱线卷绕单元中形成卷装所需的喂纱纱管尽早供给至预先设定的所有纱线卷绕单元。由此,能够提高卷装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操作员的作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自动络纱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自动络纱机中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是图1的络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5的(a)是在图1的自动络纱机中输送的托盘的立体图,图5的(b)是安装于托盘的空纱管的立体图,图5的(c)是安装于托盘的喂纱纱管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7是图1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的接触杆部件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批次变更控制时的自动络纱机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0是表示喂纱纱管取入控制时的自动络纱机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1的批次变更控制时的自动络纱机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2的喂纱纱管取入控制时的自动络纱机的动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不一定与说明的尺寸比率一致。
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络纱机1具备:端架20;多个(例如24个)络纱单元(纱线卷绕单元)30;落纱台车45;以及纱管输送装置5,其输送在精纺机等前工序中形成的喂纱纱管11(在纱管12上缠绕有规定量的纱线14的状态)(参照图5的(c))和从喂纱纱管11引出了一部分或全部纱线14的处理后纱管13(在络纱单元30中使用后的喂纱纱管11)(以后,称为“空纱管13”)(参照图5的(b))。
端架20具有显示器等显示部21、输入键等操作部22以及对自动络纱机1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机台控制部23。显示部21显示各络纱单元30的运转状况等。操作部22供操作员进行各络纱单元30的运转条件的设定等。
机台控制部23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器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如图3所示,机台控制部23执行自动络纱机1中的各种控制处理。这样的各种控制处理例如通过将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加载到RAM上并由CPU执行来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批次变更控制和喂纱纱管取入控制具有一个特征。
接着,说明由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批次变更控制。在操作部22中能够受理将由络纱单元30形成的卷装15从原批次变更为新批次的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以及在使批次变更开始前应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15的个数(以下还称为“指定个数”)。
机台控制部23当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第一控制,该第一控制以进行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络纱单元30;第二控制,该第二控制以在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完成之后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以及第三控制,该第三控制以除去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拔下装置(纱管除去部)55。
在此,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是指,使卷绕动作中的络纱单元30的动作停止,切断将喂纱纱管11与卷装15之间连接的纱线14,成为能够立即从络纱单元30的喂纱纱管支承部37排出喂纱纱管11的状态。另外,在此,控制纱管输送部60是指,对用于在后述的第一输送部61~第五输送部65中输送托盘9的驱动部、例如传送带驱动装置、转台驱动装置、带驱动装置等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机台控制部23当在操作部22中输入了批次变更开始命令、同时输入了在使批次变更开始之前应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15的个数(例如,10个)时,开始对在络纱单元30中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15的数量进行计数。而且,在所计数的该卷装15的数量达到上述个数(例如,10个)的定时,执行上述第一控制。换言之,从在操作部22中输入批次变更开始命令起直到在自动络纱机1整体中完成指定个数(例如,10个)的卷装15为止,不执行批次变更控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机台控制部23当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以在受理了该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之后,进行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络纱单元30。换言之,机台控制部23即使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在受理了该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之前,也不进行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机台控制部23当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以将所有络纱单元(预先设定的纱线卷绕单元)30的卷装15全部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设为上述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的完成,从而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换言之,即使个别络纱单元30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而完成排出准备,在所有络纱单元30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之前,也不排出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
另外,机台控制部23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之后执行第四控制,即,使落纱台车45对完成了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的络纱单元30仅执行取下动作,并不使落纱台车45执行纱线钩挂动作。需要说明的是,落纱台车45通常对络纱单元30执行取下动作和纱线钩挂动作双方。
接着,说明由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喂纱纱管取入控制。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22中,能够受理新批次的喂纱纱管11的取入开始命令。机台控制部23当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取入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第五控制,该第五控制以向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以及第六控制,该第六控制以对取入了喂纱纱管11的络纱单元30的喂纱纱管11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的方式控制落纱台车45,使该络纱单元30能够进行卷绕动作。
另外,机台控制部23在以向各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第五控制中,首先执行以对所有第二输送部(预先设定的多个第二输送部)62中的每个第二输送部各流入一个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接触杆部件(限制部)84的第七控制。
接着,说明络纱单元30。络纱单元30如图1所示地沿一个方向排列,并且如图4所示地从在空纱管13上缠绕纱线14而成的喂纱纱管11将纱线14退绕并形成卷装15。络纱单元30具有卷绕装置31、张力赋予装置32、纱线监视装置33、上纱线捕捉装置34、下纱线捕捉装置35、接纱装置36以及单元控制部40。
卷绕装置31具有摇架31a和卷绕筒31b。摇架31a支承卷装15。卷绕筒31b在使纱线14横动的同时使卷装15旋转。由此,从设置于规定位置的喂纱纱管11卷绕纱线14而形成卷装15。张力赋予装置32对从喂纱纱管11向卷装15行进的纱线14施加规定的张力。
纱线监视装置33为了检测纱线缺陷(纱线14的粗细异常、异物向纱线14的混入等),而监视行进的纱线14。在检测出纱线缺陷的情况下,通过另行设置的切断器来切断纱线14。上纱线捕捉装置34在纱线14被切断的情况下捕捉卷装15侧的纱线14的纱线端并引导到接纱装置36。下纱线捕捉装置35在纱线14被切断的情况下捕捉喂纱纱管11侧的纱线14的纱线端并引导到接纱装置36。接纱装置36将由上纱线捕捉装置34和下纱线捕捉装置35引导的纱线端彼此连接。
单元控制部40由CPU、ROM、RAM等构成。如图3所示,单元控制部40执行络纱单元30中的各种控制处理。这样的各种控制处理例如通过将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加载到RAM上并由CPU执行来进行。另外,在通过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批次变更控制和喂纱纱管取入控制中,在由机台控制部23控制络纱单元30中的各部分的情况下,经由该单元控制部40来执行络纱单元30的控制。
落纱台车45能够沿络纱单元30的排列方向(一个方向)移动,执行在络纱单元30中将成为满管的卷装15取下的卷装取下动作、以及在安装用于缠绕纱线14的芯管15A的同时将喂纱纱管11的纱线14夹入于芯管15A与摇架31a之间(将喂纱纱管的纱线配置于芯管)的纱线钩挂动作。
落纱台车45通常在从单元控制部40被通知了满管通知时,移动至通知了该满管通知的络纱单元30的配置位置而执行上述取下动作和纱线钩挂动作。相对于此,在由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批次变更控制中,落纱台车45对络纱单元30仅执行取下动作,不执行纱线钩挂动作。另外,在由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喂纱纱管取入控制中,落纱台车45对络纱单元30执行纱线钩挂动作,使该络纱单元30能够进行卷绕动作。
接着,说明纱管输送装置5。如图5的(a)~(c)所示,纱管输送装置5将喂纱纱管11和空纱管13分别在安装于托盘9的状态下输送。托盘9具有圆板状的基座部91、从基座部91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92以及从突出部92进一步向上侧突出的销93。喂纱纱管11和空纱管13分别通过在纱管12的底部12a插入销93而在纱管12的顶部12b朝向上侧的状态下安装于托盘9。
纱管输送装置5通过输送安装有喂纱纱管11和空纱管13的托盘9,来向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并且从络纱单元30排出空纱管13。纱管输送装置5具备纱管输送部60、纱管供给装置(喂纱纱管供给部)51、引线装置53以及纱管拔下装置55。纱管供给装置51、引线装置53以及纱管拔下装置55沿第四输送部64的输送路径配置。另外,纱管输送装置5也可以具备纱线除去装置,该纱线除去装置在从络纱单元30排出的纱管12上残留有纱线的情况下,除去该纱线而使纱管成为无纱线14的纱管12。
纱管输送部60具备:作为喂纱纱管11的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部61;从第一输送部61分支的多个第二输送部62;设置于多个第二输送部62的下游侧的作为空纱管13的输送路径的第三输送部63;连接第一输送部61与第三输送部63而形成环形路径的第四输送部64;以及在第四输送部64中从后述的引线装置53的下游侧分支并在纱管拔下装置55的上游侧汇合的第五输送部65。
在第一输送部61上连接有待机循环61A,该待机循环61A用于在第二输送部62中放满喂纱纱管11的情况下暂时蓄留喂纱纱管11。在后文中详细说明第一输送部61和第二输送部的结构。第三输送部63由用于沿输送路径输送托盘9的传送带、传送带驱动装置以及路径规定板等构成。第四输送部64和第五输送部65由用于沿这些输送路径输送托盘9的圆带、带驱动装置、带轮以及路径规定板等构成。
纱管供给装置51将在精纺机等前工序中形成的喂纱纱管11供给至纱管输送装置5的输送路径上。即,纱管供给装置51对在第四输送部64上输送的托盘9安装喂纱纱管11。
引线装置53为了在自动络纱机2的各络纱单元30中容易捕捉喂纱纱管11的纱线14,而使吸引流作用于喂纱纱管11,从喂纱纱管11的表面将纱线14退绕。纱管输送装置5的引线装置53具有:旋转刀具(rotary cutter)53A,该旋转刀具53A在喂纱纱管11中切断包头纱卷绕部分而形成纱线端;搜索器(searcher)53B,该搜索器53B抽出上述纱线端;以及纱线端准备装置53C,该纱线端准备装置53C将纱线端的一部分退绕,并将退绕的纱线端插入于筒状的纱管12的内部。
纱管拔下装置55回收由纱管输送装置5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即,纱管拔下装置55从托盘9拔下在安装于托盘9的状态下在第四输送部64中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另外,在纱管拔下装置55的上游侧配置有辨别装置55A,该辨别装置55A辨别在纱管12上是否卷绕有纱线14、即辨别安装于托盘9的纱管12是否为空纱管13。在此,从络纱单元30排出的空纱管13以及引线装置53中的引出处理失败之后经由第五输送部65输送过来的喂纱纱管11被输送至纱管拔下装置55。纱管拔下装置55仅在基于辨别装置55A的辨别结果为空纱管13的情况下从托盘9拔下空纱管13。
这样,纱管拔下装置55通常仅回收通过纱管输送装置5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包含残留有少量纱线14的纱管12),不回收缠绕有充足纱线的喂纱纱管11。相对于此,在由机台控制部23执行的批次变更控制中,纱管拔下装置55回收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双方。
接着,参照图6和图7说明配置在第二输送部62从第一输送部61分支的部位附近的部件。如图6和图7所示,自动络纱机2(络纱单元30)具备引导板71~74、传送带75、转台(turn table)76以及输送引导器77。
引导板71~74形成第一输送部61和第二输送部62并引导托盘9。引导板71~74与托盘9的突出部92接触并限制托盘9的移动,由此引导托盘9。
引导板71形成第一输送部61的里侧(络纱单元30的相反侧)。在引导板71上,在与第二输送部62连接的连接部位附近(详细地说为紧挨连接部位的上游)安装有引导板72。引导板72形成第一输送部61的里侧。在引导板72上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游而接近络纱单元30的第一倾斜部72a以及随着朝向下游而远离络纱单元30的第二倾斜部72b。
引导板73形成第一输送部61的近前侧(络纱单元30侧)和第二输送部62的一侧(内侧)。在引导板73上形成有与第一倾斜部72a大致平行的直线部73a以及用于形成弯曲的第二输送部62的弯曲部73b。引导板74形成第二输送部62的另一侧(外侧)和第一输送部61的近前侧。在引导板74上形成有用于形成第二输送部62的弯曲部74a以及用于形成第一输送部61的直线部74b。
这样,在第一输送部61中,在与第二输送部62分支的分支部位的上游存在随着朝向下游而向络纱单元30侧倾斜的部分等,由此沿第一输送部61输送。托盘9只要不被其它部件(后述的接触杆部件84)遮挡前进路线则向第二输送部62输送。
传送带75将载置的托盘9向端架20侧(图6的箭头方向)输送。沿传送带75输送的托盘9通过与引导板71~74接触而在调整输送方向的同时被输送。
转台76形成为圆板状,其上表面大致水平。转台76经由未图示的闩锁(latch)式驱动传递机构而被传递马达的驱动力,由此向一个方向(图6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从第一输送部61输送到第二输送部62的托盘9被置于转台76上。通过转台76而旋转的托盘9通过与引导板73、74接触而在调整输送方向的同时被输送。
此外,在第二输送部62中能够蓄留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的托盘9。在第二输送部62中蓄留了规定数量的托盘9的情况下,沿第一输送部61输送过来的托盘9与蓄留在第二输送部62中的托盘9接触,由此不进入至第二输送部62而被向第一输送部61的更下游输送。
输送引导器77配置于第二输送部62。输送引导器77具有与沿第二输送部62输送的托盘9接触的卡定部77a。另外,输送引导器77构成为能够以未图示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通过该结构,输送引导器77能够切换通过卡定部77a拦截托盘9的状态和解除拦截而能够将托盘9向下游侧(络纱单元30侧)输送的状态。
具体地说,通常,输送引导器77拦截托盘9。而且,在络纱单元30排出了喂纱纱管11时,为了将接下来的喂纱纱管11向络纱单元30供给,解除托盘9的拦截而将托盘9向下游侧输送。
另外,在第二输送部62从第一输送部61分支的部位附近配置有限制装置80。限制装置80能够以使沿第一输送部61输送的托盘9不会进入至第二输送部62的方式进行限制或解除该限制。
以下,主要参照图8来说明限制装置80。如图8所示,限制装置80具备安装板81、旋转螺线管82、动力传递部83以及接触杆部件84。
安装板81为由两个水平面部81a、81b和连接这两个水平面部81a、81b的垂直面部81c构成的曲柄状的板。水平面部81a与引导板73连接。在水平面部81b的下表面安装有旋转螺线管82并且在水平面部81b的上表面安装有动力传递部83。旋转螺线管82由单元控制部40进行控制,在单元控制部40所指示的定时使输出轴82a转动。
动力传递部83具备外壳83A、位置切换部件83B、转动板83C、轴承83D、83E、止动件83F、83G以及转动轴部83H。此外,在图8中,用点划线表示外壳83A,显示了配置于该外壳83A的内部的部件。位置切换部件83B为以与旋转螺线管82的输出轴82a一体地转动的方式构成的具有规定长度的板状部件。
转动板83C为大致三角状的板状部件,以能够以转动轴部83H为转动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外壳83A。在转动板83C上安装有轴承83D、83E。通过位置切换部件83B的转动,位置切换部件83B按压轴承83D或轴承83E。由此,能够使转动板83C转动。
止动件83F在轴承83D被位置切换部件83B按压而旋转时与该轴承83D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转动板83C(进而防止接触杆部件84)的过度转动。止动件83G在轴承83E被位置切换部件83B按压而旋转时与该轴承83E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转动板83C(进而防止接触杆部件84)的过度转动。
接触杆部件84以与转动轴部83H一体地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转动轴部83H。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使旋转螺线管82转动来使接触杆部件84转动。如图6所示,接触杆部件84构成为能够在用实线表示的限制位置与用双点划线表示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接着,使用图9说明执行批次变更控制时的自动络纱机1的动作。操作员操作操作部22并输入在使批次变更开始前应形成的卷装15的个数(例如,10个),并输入批次变更开始命令(步骤S1)。操作部22对机台控制部23输出上述指定个数和批次变更开始命令(步骤S2)。机台控制部23在受理了从操作部22输入的指定个数和批次变更开始命令时,对在自动络纱机1整体的络纱单元30中形成的卷装15的数量进行计数(步骤S8)。此外,在该定时,机台控制部23不对络纱单元30输出批次变更开始命令。
在此,说明通常时(即受理批次变更开始命令前)的络纱单元30的动作。即,受理批次变更开始命令前的络纱单元30在检测到卷装15完成这一情况、即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这一情况时(步骤S4),向机台控制部23通知满管通知(步骤S7)。机台控制部23通过对该满管通知的通知次数进行计数来对完成的卷装15的数量进行计数(步骤S8)。
另外,通常时的络纱单元30在向机台控制部23通知满管通知(步骤S7)的同时还向落纱台车45通知满管通知(步骤S5)。被通知了满管通知的落纱台车45移动至通知了满管通知的络纱单元30的配置位置。而且,落纱台车45排出在络纱单元30中形成的卷装15并且供给新的芯管15A,并执行将喂纱纱管11的纱线14与该芯管15A连接的纱线钩挂动作(步骤S6)。通过落纱台车45执行了纱线钩挂动作的络纱单元30再次开始卷绕动作。
返回至步骤S8,机台控制部23对从多个络纱单元30通知的满管通知的数量进行计数,在判断为其数量达到在步骤S1中输入的指定个数(例如,10个)时,机台控制部23向多个络纱单元30的每个络纱单元30通知批次变更开始命令(步骤S9)。即,从步骤S9开始执行基于机台控制部23的批次变更控制。
机台控制部23以进行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络纱单元30(第一控制)。机台控制部23在卷绕动作中的络纱单元30成为满管状态后使其动作停止,切断将喂纱纱管11与卷装15连接的纱线14,经由单元控制部40控制成能够立即从络纱单元30中的喂纱纱管支承部37排出喂纱纱管11的状态。接着,络纱单元30在卷装15完成时向机台控制部23和落纱台车45通知满管通知(步骤S11和步骤S13)。
在该批次变更控制下,被通知了满管通知的落纱台车45排出卷装15。在此,落纱台车45不执行供给新的芯管15A并将喂纱纱管11的纱线端夹入于该芯管15A与摇架31a之间的纱线钩挂动作(步骤S12)。也就是说,络纱单元30在完成排出准备的状态下待机。
在步骤S8之后,通知了批次变更开始命令的机台控制部23根据这样从络纱单元30通知的满管通知,对在批次变更开始之后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15的数量进行计数(步骤S14)。然后,机台控制部23在判断为其数量达到运转锭数(例如,24锭)时,向显示部21通知完成通知(步骤S15),使显示部21显示批次变更完成这一内容的画面(步骤S16)。
另外,机台控制部23在向显示部21通知完成通知(步骤S15)的同时,还经由络纱单元30的单元控制部40向纱管输送装置5的纱管输送部60和纱管拔下装置55通知完成通知(步骤S17、S18)。即,机台控制部23以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部(第一输送部61~第五输送部65)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第二控制),以除去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拔下装置55(第三控制)(步骤S19)。
在此,说明通常时(即受理批次变更开始命令前)的纱管输送装置5的动作。即,纱管输送部60向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并且将在络纱单元30中使用后的喂纱纱管11即空纱管13从络纱单元30排出,纱管拔下装置55仅除去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通常模式:步骤S0)。
然而,在该批次变更控制下,使被通知了完成通知的纱管输送装置5在批次变更模式下运转。即,纱管输送部60排出位于输送部(第二输送部62)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纱管拔下装置55不仅除去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还除去喂纱纱管11(批次变更模式:步骤S19)。
当通过纱管拔下装置55除去了所有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时,纱管输送装置5返回至上述通常模式(步骤S23)。另外,当通过对纱管输送部60中的输送路径进行监视的监视部检测到在该输送路径中没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这一情况时,向机台控制部23通知排出完成通知(步骤S20)。被通知了排出完成通知的机台控制部23使显示部21显示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路径排出了纱管这一内容的信息(步骤S21、S22)。
接着,使用图10说明执行喂纱纱管取入控制时的自动络纱机1的动作。操作员操作操作部22并选择开始模式之后输入喂纱纱管取入开始命令(步骤S30)。在此所说的开始模式的选择是指,在所有络纱单元30中喂纱纱管11的取入完成时,选择是自动地开始卷绕动作的自动开始模式还是不会自动地开始卷绕而等待由操作员进行的卷绕开始命令的输入的手动开始模式。
在此,设为选择了自动开始模式而进行说明。操作部22对机台控制部23输出上述开始模式和喂纱纱管取入开始命令(步骤S31)。机台控制部23在受理了从操作部22输入的开始模式和喂纱纱管取入开始命令时,以向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第五控制)(步骤S33)。
此时,通过机台控制部23首先以对所有第二输送部62(预先设定的多个第二输送部)中的每个第二输送部62各流入一个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接触杆部件84(第七控制)(步骤S34)。
与步骤S33中的通知大致同时,机台控制部23以对取入了喂纱纱管11的络纱单元30的喂纱纱管11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的方式控制落纱台车45(第六控制)(步骤S35~步骤S38)。具体地说,机台控制部23向络纱单元30的单元控制部40通知喂纱纱管取入开始命令(步骤S35),单元控制部40在检测到取入了喂纱纱管11这一情况时(步骤S36),向落纱台车45通知取入通知、即向落纱台车45通知纱线钩挂命令(步骤S37)。落纱台车45对通知了取入通知的络纱单元30执行纱线钩挂动作(步骤S38)。
络纱单元30在通过落纱台车45执行纱线钩挂并通过落纱台车45通知了完成通知时(步骤S40),开始卷绕动作(步骤S41)。络纱单元30在开始卷绕动作时向机台控制部23通知开始通知(步骤S42)。机台控制部23在从络纱单元30通知了开始通知时将开始通知输出到显示部21,在显示部21中显示报告开始了卷绕动作这一内容的卷绕开始画面(步骤S43、S44)。
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的作用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当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并且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成为满管状态时,使络纱单元30中的卷绕动作停止,并且包括在络纱单元30中处于卷绕动作中的喂纱纱管11在内,将位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部(第一输送部61~第五输送部65)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输送至纱管拔下装置55,通过该纱管拔下装置55除去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由此,操作员仅通过从操作部22输入批次变更开始命令,就能够从输送部(第一输送部61~第五输送部65)除去所有空纱管13和原批次的喂纱纱管11。由此,能够减轻批次变更时的操作员的负担。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的情况下,在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成为满管状态之后,开始批次变更控制。由此,对于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15,能够使该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的卷装15而排出。由此,能够减少无法作为产品使用的卷装15的数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并非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后立即排出喂纱纱管11,而是在所有络纱单元30中所有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排出喂纱纱管11。由此,能够同时排出喂纱纱管1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在批次变更控制下,机台控制部23在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完成时,使落纱台车45仅执行取下动作而不使落纱台车45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由此,能够设为能够立即排出原批次的喂纱纱管11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并非在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立即开始批次变更,而是在形成了通过操作部22输入的指定个数的卷装15之后开始批次变更。由此,如作为上述实施方式而举例说明那样,能够在再形成10个卷装15之后自动地开始批次变更等、更灵活地预约批次变更的开始。
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当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喂纱纱管取入开始命令时,纱管输送部60向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落纱台车45对取入了喂纱纱管11的络纱单元30执行纱线钩挂动作而使该卷绕单元能够进行卷绕动作。由此,操作员仅通过从操作部22输入喂纱纱管取入开始命令,就能够使络纱单元30中的卷绕动作自动地开始。由此,能够减轻取入喂纱纱管11时的操作员的负担。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在纱管输送部60中没有任何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状态下向络纱单元30供给喂纱纱管11时,首先以对所有第二输送部62中的每个第二输送部62各流入一个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接触杆部件84。由此,能够将在络纱单元30中形成卷装15所需的喂纱纱管11尽早供给至所有络纱单元30。由此,能够提高卷装15的生产效率。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中,举例说明了在所有络纱单元30中所有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排出喂纱纱管11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的自动络纱机:在所有络纱单元30中所有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暂时待机,并在由操作员从操作部22输入了喂纱纱管的排出命令的定时,同时排出喂纱纱管11。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步骤S14以后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即,机台控制部23在判断为所计数的数量达到运转锭数(例如,24锭)时向显示部21通知完成通知(步骤S101),使显示部21显示批次变更完成这一内容,并且使显示部21显示输入喂纱纱管11的排出命令的画面(步骤S102)。
然后,机台控制部23当在操作部22中输入了排出命令时(步骤S103),将该命令经由络纱单元30的单元控制部40通知给纱管输送装置5的纱管输送部60和纱管拔下装置55(步骤S104、S105)。即,机台控制部23以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部(第一输送部61~第五输送部65)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输送部60(第二控制),并以除去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的方式控制纱管拔下装置55(第三控制)(步骤S106)。
当通过纱管拔下装置55除去了所有由纱管输送部60输送过来的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时,纱管输送装置5返回至上述通常模式(步骤S109)。另外,机台控制部23在通过对纱管输送部60中的输送路径进行监视的监视部通知了表示在该输送路径中已没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这一情况的排出完成通知时(步骤S107),使显示部21显示从排出通路排出了纱管这一内容的信息(步骤S108)。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如下示例:在预先设定的所有络纱单元30中取入了喂纱纱管11之后,即使操作员不输入使落纱台车45开始纱线钩挂动作的指示命令,也自动地执行纱线钩挂并在络纱单元30中开始卷绕动作,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在预先设定的所有络纱单元30中取入了喂纱纱管11之后通过操作员的指示使基于落纱台车45进行的纱线钩挂动作开始的结构的自动络纱机。在该情况下,在操作部22中能够受理新批次的喂纱纱管11的取入开始命令以及喂纱纱管11的取入开始后针对络纱单元30的卷绕动作的开始命令。另外,机台控制部23在所有络纱单元(预先设定的纱线卷绕单元)30中喂纱纱管11的取入完成之后,通过在操作部22中受理卷绕动作的开始而执行第六控制。即,在所有络纱单元30中取入了喂纱纱管11之后,只要操作员不对操作部22输入卷绕动作的开始,就不执行基于落纱台车45进行的纱线钩挂动作,在络纱单元30中不开始卷绕动作。
接着,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的动作不同的部分。即,如图12所示,步骤S36以后的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不同。即,络纱单元30中的单元控制部40在检测到喂纱纱管11的取入时,将该取入通知通知给机台控制部23而并不通知给落纱台车45(步骤S201)。
被通知了取入通知的机台控制部23使显示部21显示喂纱纱管11的取入完成画面并且显示输入卷绕开始命令的画面(步骤S202)。当在操作部22中输入了卷绕开始命令时(步骤S203),机台控制部23将卷绕开始命令经由络纱单元30(步骤S204)通知给落纱台车45(步骤S205)。
被通知了卷绕开始命令的落纱台车45对向落纱台车45通知了卷绕开始命令的络纱单元30执行纱线钩挂(步骤S206),将纱线钩挂的完成通知通知给络纱单元30。络纱单元30与基于落纱台车45进行的纱线钩挂连续地开始卷绕动作(步骤S208)。开始了卷绕动作的络纱单元30向机台控制部23通知开始通知(步骤S209)。被通知了开始通知的机台控制部23向显示部21通知开始通知(步骤S210),由此使显示部21显示报告卷绕开始的卷绕开始画面(步骤S211)。
在变形例2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在预先设定的所有络纱单元30中取入了喂纱纱管11之后,通过操作员的指示使基于落纱台车45进行的纱线钩挂动作开始。由此,能够一边确认络纱单元30中的卷绕动作的详细设定一边使纱线钩挂动作开始等,对于操作员来说在最佳定时使卷绕动作开始。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如下示例:即使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在受理了该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之前,也不进行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但是也可以是,以在操作部22中受理了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的定时立即进行喂纱纱管11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络纱单元30。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如下示例:即使个别络纱单元30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而完成了排出准备,在所有络纱单元30的卷装15全部成为满管状态之前,也不排出位于纱管输送部60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空纱管13和喂纱纱管11,但是也可以从个别络纱单元30的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而完成了排出准备的络纱单元30中的空纱管13依次排出。
<其它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1中,举例说明了在所有络纱单元30中所有卷装15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同时排出喂纱纱管11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喂纱纱管11也可以从接近纱管拔下装置55的络纱单元30侧起依次排出喂纱纱管11。由此,对能够同时进行处理的个数确定的纱管拔下装置55依次排出喂纱纱管11,从而在纱管拔下装置55中进行高效率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作为预先设定的络纱单元30而设定所有络纱单元30(24个络纱单元30)的示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2个以上且23个以下的络纱单元30作为预先设定的络纱单元来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显示部21与操作部22分别独立地构成的示例,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触摸面板式的显示装置而将显示部与操作部构成为同一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举例说明了将喂纱纱管11和空纱管13在载置于托盘9的状态下输送的纱管输送部60,但是也可以是直接载置于传送带等而输送的结构的纱管输送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机台控制部23也可以是不对纱管拔下装置55实施第三控制的规格和/或不对落纱台车45实施第四控制的规格。在该情况下,操作员仅通过从机台控制部输入批次开始命令,就能够从输送路径除去所有喂纱纱管,能够减轻批次变更时的操作员的负担。

Claims (11)

1.一种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纱线卷绕单元,该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沿一个方向排列,从在纱管上缠绕纱线而成的喂纱纱管将所述纱线退绕并形成卷装;
单元控制部,该单元控制部设置于每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控制所述纱线卷绕单元的动作;
机台控制部,该机台控制部受理将所述纱线卷绕单元所处理的喂纱纱管从原批次替换为新批次的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以及
纱管输送部,该纱管输送部向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所述喂纱纱管,并且将在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使用后的所述喂纱纱管从所述纱线卷绕单元排出,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所述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
第一控制,该第一控制以进行所述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的方式控制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以及
第二控制,该第二控制以在所述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之后排出位于所述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的所有所述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所述纱管输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在所述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之后自动地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纱管除去部,该纱管除去部除去由所述纱管输送部输送过来的所述喂纱纱管,
还执行第三控制,该第三控制以除去由所述纱管输送部输送过来的所述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所述纱管除去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台控制部对在受理了所述批次变更的开始命令之后正在进行卷绕动作的所述卷装成为满管状态后的纱线卷绕单元依次执行所述第一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台控制部将预先设定的所述纱线卷绕单元的所述卷装成为满管状态的定时设为所述喂纱纱管的排出准备完成,而执行所述第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台控制部能够受理在使所述批次变更开始之前应成为满管状态的所述卷装的个数,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所述个数时,对在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成为满管状态的所述卷装的数量进行计数,在所计数的该卷装的数量达到所述个数的定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落纱台车,该落纱台车能够沿所述一个方向移动并执行以下动作:卷装取下动作,在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将成为满管的所述卷装取下;以及纱线钩挂动作,将用于缠绕所述纱线的芯管安装于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同时将所述喂纱纱管的纱线配置于所述芯管,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控制完成时执行第四控制,该第四控制是在所述取下动作和所述纱线钩挂动作中使所述落纱台车仅执行所述取下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台控制部能够受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即在所述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不存在所述喂纱纱管的状态下向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所述喂纱纱管,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所述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
第五控制,该第五控制以向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所述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所述纱管输送部;以及
第六控制,该第六控制以对取入了所述喂纱纱管的所述纱线卷绕单元的所述喂纱纱管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的方式控制所述落纱台车,使该纱线卷绕单元能够进行卷绕动作。
9.一种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纱线卷绕单元,该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沿一个方向排列,并且从在纱管上缠绕纱线而成的喂纱纱管将所述纱线退绕并形成卷装;
单元控制部,该单元控制部设置于每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控制所述纱线卷绕单元的动作;
落纱台车,该落纱台车能够沿所述一个方向进行移动并执行以下动作:卷装取下动作,在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将成为满管的所述卷装取下;以及纱线钩挂动作,安装用于缠绕所述纱线的芯管,同时将所述喂纱纱管的纱线配置于所述芯管;
纱管输送部,该纱管输送部向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所述喂纱纱管,并且将在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使用后的所述喂纱纱管从所述纱线卷绕单元排出;以及
机台控制部,该机台控制部受理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即在所述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不存在所述喂纱纱管的状态下向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所述喂纱纱管,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受理了所述喂纱纱管取入的开始命令时执行以下控制:
第五控制,该第五控制以向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供给所述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所述纱管输送部;以及
第六控制,该第六控制以对取入了所述喂纱纱管的所述纱线卷绕单元的所述喂纱纱管执行纱线钩挂动作的方式控制所述落纱台车,使该纱线卷绕单元能够进行卷绕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台控制部能够受理所述喂纱纱管的取入完成之后的、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的卷绕动作的开始,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所述喂纱纱管的取入完成之后,通过受理所述卷绕动作的开始而执行所述第六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管输送部具有:喂纱纱管供给部,该喂纱纱管供给部向所述纱管输送部的输送路径上供给所述喂纱纱管;第一输送部,该第一输送部输送从所述喂纱纱管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喂纱纱管;第二输送部,该第二输送部从所述第一输送部分支并朝向在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支承所述喂纱纱管的支承部延伸,并且能够蓄留规定个数的所述喂纱纱管;以及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所述喂纱纱管从所述第一输送部向所述第二输送部流入,
所述机台控制部在所述第五控制中首先执行第七控制,该第七控制以对预先设定的多个所述第二输送部中的每个第二输送部各流入一个所述喂纱纱管的方式控制所述限制部。
CN201610860972.7A 2015-10-09 2016-09-28 自动络纱机 Active CN106865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1043A JP2017071498A (ja) 2015-10-09 2015-10-09 自動ワインダ
JP2015-201043 2015-10-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5356A true CN106865356A (zh) 2017-06-20
CN106865356B CN106865356B (zh) 2019-12-13

Family

ID=58538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0972.7A Active CN106865356B (zh) 2015-10-09 2016-09-28 自动络纱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71498A (zh)
CN (1) CN1068653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0289A (zh) * 2019-06-19 2020-12-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系统
CN112110290A (zh) * 2019-06-19 2020-12-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纱线卷绕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3639A1 (de) * 1990-11-02 1992-05-06 W. SCHLAFHORST AG &amp; CO. Spulenwechsel- und Transportsystem für Hülsen und Kopse mit Paletten, auf die die Kopse und Hülsen aufgesetzt sind
JP2003321162A (ja) * 2002-05-08 2003-11-11 Murata Mach Ltd ボビン処理システム
CN101407951A (zh) * 2007-10-11 2009-04-1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01611A (zh) * 2009-12-18 2011-06-22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操作络纱机的工位的方法和络纱机的工位
CN102126648A (zh) * 2010-01-17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
CN102689818A (zh) * 2011-03-22 2012-09-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单元、自动络纱机以及供纱管对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3639A1 (de) * 1990-11-02 1992-05-06 W. SCHLAFHORST AG &amp; CO. Spulenwechsel- und Transportsystem für Hülsen und Kopse mit Paletten, auf die die Kopse und Hülsen aufgesetzt sind
JP2003321162A (ja) * 2002-05-08 2003-11-11 Murata Mach Ltd ボビン処理システム
CN101407951A (zh) * 2007-10-11 2009-04-1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01611A (zh) * 2009-12-18 2011-06-22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操作络纱机的工位的方法和络纱机的工位
CN102126648A (zh) * 2010-01-17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
CN102689818A (zh) * 2011-03-22 2012-09-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单元、自动络纱机以及供纱管对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0289A (zh) * 2019-06-19 2020-12-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系统
CN112110290A (zh) * 2019-06-19 2020-12-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纱线卷绕系统
CN112110290B (zh) * 2019-06-19 2023-09-2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纱线卷绕系统
CN112110289B (zh) * 2019-06-19 2024-04-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71498A (ja) 2017-04-13
CN106865356B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4946B (zh) 纺纱机和用于中断纺纱机上的纱线制造的方法
CN101407951B (zh) 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91836B (zh) 一种托盘式络筒机及络筒生产方法
CN1847128B (zh) 交叉卷绕络筒机及在落筒操作时处理和控制交叉卷绕头中纱线的方法
JP2009019324A (ja) 精紡機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13067485A (ja) ボビン供給装置及び巻取システム
CN107614406A (zh) 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CN103803345B (zh) 解决在将纱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管上时的断线问题的方法
CN106948050A (zh) 用于适应涉及纺织机纱线批次生产的工厂设定设计的方法
CN106865356A (zh) 自动络纱机
CN104176558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6241507B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生头装置和生头方法
CN1358658A (zh) 把连续的纱线卷绕到纺丝筒子机或络筒机的一个工位上的方法
CN102808247B (zh)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服务小车的抽吸装置
EP1524230B1 (en) Travelling service device for open-end spinning units of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US4646981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imultaneous throwing of several textile threads delivered continuously
JP2015009965A (ja) 自動ワインダ
CZ288492A3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upply package on rotating tube
DE102007038871A1 (de) Verfahren zum Anspinnen an Textilmaschinen mit einer Mehrzahl von Spinnstellen
CN108203852A (zh) 开端式纺纱设备和用于从其卸载卷装的方法
CZ292067B6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k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bezvřetenových dopřádacích strojích
JPH08169537A (ja) 空ボビン返却用コンベア
JP4020101B2 (ja) 自動ワインダの満巻パッケージ搬出装置
EP1524229B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depositing the reserve of thread on the quills of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JPH08175763A (ja) ワインダの口出しシステム及び口出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