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7940A -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7940A
CN106857940A CN201710173721.6A CN201710173721A CN106857940A CN 106857940 A CN106857940 A CN 106857940A CN 201710173721 A CN201710173721 A CN 201710173721A CN 106857940 A CN106857940 A CN 106857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enetrating fluid
condensate liquid
collected
ti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37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军国
王丽丽
陈林
宋振硕
张磊
陈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1737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7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7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7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2Isolation or recuperation of tea flavour or tea oil
    • A23F3/423Isolation or recuperation of tea flavour or tea oil by solvent extraction; Tea flavour from tea 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2Isolation or recuperation of tea flavour or tea oil
    • A23F3/426Isolation or recuperation of tea flavour or tea oil by distillation, e.g. stripping leaves; Recovering volatile ga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的水蒸气或渗透液,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液,得冷凝液或渗透液;步骤2: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步骤3:用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步骤4: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本发明通过采用吸附树脂吸附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产生水蒸气(冷凝液)或渗透液,利用树脂集中冷凝液或渗透液中的茶叶香气,生产出的茶酊具有明显的茶叶香韵特征。

Description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中香精香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作为世人普遍引用的饮料,几千年的实践业已证实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氧化、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系统、降血压、抗病毒、抑菌杀菌等。
目前,常常将茶加工制备茶多酚、速溶茶等茶叶提取物,其制备提取物的工艺流程依次包括提取(热水浸提)、分离(离心分离)、过滤及浓缩(反渗透法浓缩);其中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指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在茶叶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热水浸提会产生带有茶叶香气的水蒸气、反渗透过程会产生带有茶叶香气的渗透液,通常情况上述的水蒸气及渗透液被直接当废液排出,造成浪费。
酊剂,是一类把靶标物浸在酒精里或溶解在酒精里而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常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和渗漉法制得。随着我国红茶酊及绿茶酊国家标准的出台,其开发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而采用上述几种方法制备的茶酊存在杂质含量高、香气不明显等缺点,限制了茶酊作为食品天然香料的应用。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能制备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的茶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制备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的茶酊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的水蒸气或渗透液,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液,得冷凝液或渗透液;
步骤2: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
步骤3:用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茶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25~95℃环境下进行浸提45~6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5~2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或将含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液经过离心、过滤后置于反渗透设备中进行浓缩,收集反渗透设备中的渗透液;
步骤2:用以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丙烯酸酯为原料的非极性或中等极性的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其中吸附的流速为0.5~5.0BV/h;
步骤3:用0.5~2.0BV体积浓度为50~95%的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0.5~4.0BV/h;
步骤4:用水或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吸附树脂吸附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产生水蒸气(冷凝液)或渗透液,利用树脂集中冷凝液或渗透液中的茶叶香气,再用乙醇生产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2)以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热水浸提产生的水蒸气或反渗透产生的渗透液作为原料,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会溶解于浸提液中也不会进入水蒸气蒸中,同理,渗透液是从反渗透装置中渗透得到的,大部分物质进入了反渗透液(浓缩液),因此,以这两者为原料制备出的茶酊比较纯,杂质大大减少,避免过多杂质减弱茶酊的香韵特征;(3)将制备茶叶提取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渗透水作为提取茶酊的原料,将原本的废弃液重新利用生产出副产品,提高了茶叶制品加工价值;(4)本发明的方法独特、成本低廉、易于实施、能耗小且效益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树脂吸附技术吸附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产生带有茶叶香气的水蒸气或渗透液生产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
一种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的水蒸气或渗透液,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液,得冷凝液或渗透液;
步骤2: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
步骤3:用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整个工艺的具体操作为: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包括提取(热水浸提)、分离(利用离心将提取液与沉淀分离)、过滤(滤去一些杂质)、浓缩(采用反渗透方法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反渗透液为浓缩液,带有茶香的渗透液为在膜的低压侧透过的溶剂);在茶叶提取物的热水浸提过程会产生带有茶香的水蒸气,利用冷凝管将其收集形成冷凝液,由于冷凝液与渗透液带有茶叶香气但不够明显,需要将茶叶香气集中,因此,利用吸附树脂吸附带有茶叶香气的冷凝液或渗透液,待吸附饱和(茶叶香味浓郁),再利用食用乙醇洗脱树脂,即得到茶酊。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结合的分子材料,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的,其中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因素主要是吸附树脂本身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本发明利用吸附树脂的吸附性将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产生的水蒸气或渗透水中的茶叶香气集中再利用乙醇溶液洗脱,制成茶酊,由于本发明以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热水浸提产生的水蒸气或反渗透产生的渗透液作为原料,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会溶解于浸提液中也不会进入水蒸气中,同理,渗透液是从反渗透装置中渗透得到的,大部分物质进入了反渗透液(浓缩液),因此,以这两者为原料制备出的茶酊比较纯,杂质大大减少,避免过多杂质减弱茶酊的香韵特征。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吸附树脂吸附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产生水蒸气(冷凝液)或渗透液,利用树脂集中冷凝液或渗透液中的茶叶香气,再用乙醇生产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2)以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热水浸提产生的水蒸气或反渗透产生的渗透液作为原料,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会溶解于浸提液中也不会进入水蒸气蒸中,同理,渗透液是从反渗透装置中渗透得到的,大部分物质进入了反渗透液(浓缩液),因此,以这两者为原料制备出的茶酊比较纯,杂质大大减少,避免过多杂质减弱茶酊的香韵特征;(3)将制备茶叶提取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渗透水作为提取茶酊的原料,将原本的废弃液重新利用生产出副产品,提高了茶叶制品加工价值;(4)本发明的方法独特、成本低廉、易于实施、能耗小且效益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树脂为非极性或中等极性的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树脂的原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丙烯酸酯。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生产的茶酊要作为可食用的香料香精,因此所用吸附树脂应符合GB/T 24395-2009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的标准,选用原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丙烯酸酯的吸附树脂,确保所用树脂对茶叶香气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吸附的流速为0.5~5.0BV/h。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吸附树脂的吸附流速控制在0.5~5.0BV,能同时兼顾树脂的吸附效果、吸附性能及吸附效率。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用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95%;所述乙醇的体积为为0.5~2.0BV;洗脱的流速为0.5~4.0BV/h。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乙醇体积浓度、洗脱速度及洗脱液体积控制在上述范围,在兼顾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洗脱的效果。
进一步的,步骤1中收集水蒸气的具体操作为: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25~95℃环境下进行浸提45~6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5~2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按照上述条件重复提取2~3次。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茶叶与热水的比例及浸提时间控制在上述范围,确保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提取,同时能收集更多具有茶叶香气的水蒸气。
进一步的,步骤1中收集渗透液的具体操作为:将含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液经过离心、过滤后置于反渗透设备中进行浓缩,收集反渗透设备中的渗透液。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含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液经过离心、过滤后用反渗透设备进行浓缩,收集渗透液,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进一步的,所述茶叶包括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由上述描述可知,茶叶包括红茶、绿茶和乌龙茶,即本发明的茶酊的制备方法普适性强,可推广性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茶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25~95℃环境下进行浸提45~6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5~2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得冷凝液或将含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液经过离心、过滤后置于反渗透设备中进行浓缩,收集反渗透设备中的渗透液;
步骤2:用以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丙烯酸酯为原料的非极性或中等极性的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其中吸附的流速为0.5~5.0BV/h;
步骤3:用浓度为50~95%的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0.5~4.0BV/h;洗脱液体积为0.5~2.0BV;
步骤4:用水或浓度为95%的乙醇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吸附树脂吸附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产生水蒸气(冷凝液)或渗透液,利用树脂集中冷凝液或渗透液中的茶叶香气,再用乙醇生产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2)以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热水浸提产生的水蒸气或反渗透产生的渗透液作为原料,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会溶解于浸提液中也不会进入水蒸气蒸中,同理,渗透液是从反渗透装置中渗透得到的,大部分物质进入了反渗透液(浓缩液),因此,以这两者为原料制备出的茶酊比较纯,杂质大大减少,避免过多杂质减弱茶酊的香韵特征;(3)将制备茶叶提取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渗透水作为提取茶酊的原料,将原本的废弃液重新利用生产出副产品,提高了茶叶制品加工价值;(4)本发明的方法独特、成本低廉、易于实施、能耗小且效益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实施例1
一种绿茶酊的制备
步骤1:称取1000g绿茶,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85℃的温度下进行浸提45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2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提取2次,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带有茶叶香气),水蒸气冷凝后得冷凝液;
步骤2:用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LX系列新型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吸附的流速为1.0BV/h,直至吸附饱和(出现明显的茶叶香味);
步骤3:用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1.0BV/h;洗脱液体积为0.5BV;
步骤4:用水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稀释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得绿茶酊。
质量分析:黄绿色至褐色液体,带绿茶特征香气,相对密度(25℃/25℃)D±0.010,茶多酚含量w/%≥5,重金属(以Pb计)/(mg/kg)≤10,总砷(以As计)/(mg/kg)≤3.0。
实施例2
一种红茶酊的制备
步骤1:称取1000g红茶,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90℃的温度下进行浸提5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3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提取2次,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带有茶叶香气),水蒸气冷凝后得冷凝液;
步骤2:用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天津南开大学树脂有限公司提供的D系列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吸附的流速为1.0BV/h,直至吸附饱和(出现明显的茶叶香味);
步骤3:用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0.5BV/h;洗脱液体积为1.0BV;
步骤4:用水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稀释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得红茶酊。
质量分析:棕色至褐色液体,带红茶特征香气,相对密度(25℃/25℃)D±0.010,茶多酚含量w/%≥5,重金属(以Pb计)/(mg/kg)≤10,总砷(以As计)/(mg/kg)≤3.0。
实施例3
一种乌龙茶酊的制备
步骤1:称取1000g乌龙茶,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85℃的温度下进行浸提45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25,料液比的单位为g/mL,提取2次,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带有茶叶香气),水蒸气冷凝后得冷凝液;
步骤2:用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日本三菱化学提供的HP系列苯乙烯类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吸附的流速为1.0BV/h,直至吸附饱和(出现明显的茶叶香味);
步骤3:用浓度为90%的食用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0.5BV/h;洗脱液体积为0.5BV;
步骤4:用水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稀释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得乌龙茶酊。
质量分析:黄绿色至褐色液体,带乌龙茶特征香气,相对密度(25℃/25℃)D±0.010,茶多酚含量w/%≥5,重金属(以Pb计)/(mg/kg)≤10,总砷(以As计)/(mg/kg)≤3.0。
实施例4
一种绿茶酊的制备
步骤1:称取1000g绿茶,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70℃的温度下进行浸提6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15,料液比的单位为g/mL,提取2次,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带有茶叶香气),水蒸气冷凝后得冷凝液;
步骤2:用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沧州宝恩吸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PD系列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吸附的流速为1.0BV/h,直至吸附饱和(出现明显的茶叶香味);
步骤3:用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1.0BV/h;洗脱液体积为0.5BV;
步骤4:用水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稀释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得绿茶酊。
质量分析:黄绿色至褐色液体,带绿茶特征香气,相对密度(25℃/25℃)D±0.010,茶多酚含量w/%≥5,重金属(以Pb计)/(mg/kg)≤10,总砷(以As计)/(mg/kg)≤3.0。
所用树脂为非极性树脂或中等极性树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茶酊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吸附树脂吸附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产生水蒸气(冷凝液)或渗透液,利用树脂集中冷凝液或渗透液中的茶叶香气,再用乙醇生产出具有明显茶叶香韵特征的茶酊;以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热水浸提产生的水蒸气或反渗透产生的渗透液作为原料,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会溶解于浸提液中也不会进入水蒸气蒸中,同理,渗透液是从反渗透装置中渗透得到的,大部分物质进入了反渗透液(浓缩液),因此,以这两者为原料制备出的茶酊比较纯,杂质大大减少,避免过多杂质减弱茶酊的香韵特征;将制备茶叶提取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渗透水作为提取茶酊的原料,将原本的废弃液重新利用生产出副产品,提高了茶叶制品加工价值;本发明的方法独特、成本低廉、易于实施、能耗小且效益高,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茶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的水蒸气或渗透液,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液,得冷凝液或渗透液;
步骤2: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
步骤3:用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树脂为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树脂的原料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吸附的流速为0.5~5.0BV/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乙醇的体积浓度为50~95%;所述乙醇的体积为为0.5~2.0BV;洗脱的流速为0.5~4.0BV/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收集水蒸气的具体操作为: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25~95℃环境下进行浸提45~6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5~2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得冷凝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收集渗透液的具体操作为:将含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液经过离心、过滤后置于反渗透设备中进行浓缩,收集反渗透设备中的渗透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包括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8.一种茶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茶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纯净水于25~95℃环境下进行浸提45~60min,其中所述茶叶与所述去离子水或纯净水的料液比为1∶5~20,料液比的单位为g/mL,利用冷凝管收集浸提所产生的水蒸气得冷凝液或将含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液经过离心、过滤后置于反渗透设备中进行浓缩,收集反渗透设备中的渗透液;
步骤2:用以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丙烯酸酯为原料的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吸附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或渗透液,其中吸附的流速为0.5~5.0BV/h;
步骤3:用0.5~2.0BV体积浓度为50~95%的乙醇洗脱步骤2中吸附有冷凝液或渗透液的吸附树脂,得洗脱液,其中洗脱的流速为0.5~4.0BV/h;
步骤4:用水或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将步骤3所得洗脱液调制成乙醇体积浓度为10~75%的溶液,即为茶酊。
CN201710173721.6A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857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3721.6A CN106857940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3721.6A CN106857940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7940A true CN106857940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7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3721.6A Pending CN106857940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79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080A (zh) * 2019-04-12 2019-06-14 谭振波 一种治疗多种眼病的药剂
CN114958485A (zh) * 2022-05-26 2022-08-30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定向提取烟草表面分泌物香精的工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147A (zh) * 2007-06-26 2008-01-30 朱江 一种茶叶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1909454A (zh) * 2007-12-28 2010-12-0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从茶回收香味化合物的方法
CN102488042A (zh) * 2011-12-12 2012-06-13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茶粉生产过程中茶香气的捕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147A (zh) * 2007-06-26 2008-01-30 朱江 一种茶叶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1909454A (zh) * 2007-12-28 2010-12-0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从茶回收香味化合物的方法
CN102488042A (zh) * 2011-12-12 2012-06-13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茶粉生产过程中茶香气的捕捉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080A (zh) * 2019-04-12 2019-06-14 谭振波 一种治疗多种眼病的药剂
CN114958485A (zh) * 2022-05-26 2022-08-30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定向提取烟草表面分泌物香精的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6766B (zh) 一种从玫瑰鲜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玫瑰花水和玫瑰水提物的方法
CN102127125B (zh) 系列精制单宁酸多元组合化纯化制备工艺及其产品的组合化制备
CN107397103A (zh) 一种罗汉果脱色风味浓缩汁的制备方法
CN101575326B (zh) 从老鹰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CN101986855A (zh) 一种低咖啡因、高茶多酚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3992359A (zh)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
CN102106931B (zh) 一种莓茶多种提取物的生产方法
CN105566402B (zh) 一种综合提取茶香精、茶多糖和茶多酚的方法
CN101391060A (zh) 竹叶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1099523A (zh) 从老鹰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CN104311676B (zh) 一种从橡籽仁中提取食用淀粉并副产单宁酸的方法
CN101797447A (zh) 一种分离和提纯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8176079B (zh) 一种甘草提取物的脱色方法
CN102199092A (zh) 一种从迷迭香获得两种抗氧化剂的生产工艺
CN101481372B (zh) 石榴皮籽中单宁及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工艺
CN103480178B (zh) 一种亚临界水提取雪菊中活性成分的方法
CN106857940A (zh) 一种茶酊制备方法
CN103468409A (zh) 一种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信阳毛尖茶叶浸膏的方法
CN102060856B (zh) 一种从马铃果中提取柳叶水甘草碱的方法
CN102311877B (zh) 一种动静态组合亚临界co2萃取制备茶树花浸膏的方法
CN104771930B (zh) 一种莲固体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亚临界水萃取剂和萃取方法
CN102031116A (zh) 一种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新方法
CN101658290A (zh) 一种从沙果皮渣中提取沙果多酚的方法
CN102198168A (zh) 一种用迷迭香提取物制作的治疗酒精肝、脂肪肝的产品及工艺
CN106860490A (zh) 一种抗疲劳活性的石榴皮多酚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