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7344A -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7344A
CN106857344A CN201710174868.7A CN201710174868A CN106857344A CN 106857344 A CN106857344 A CN 106857344A CN 201710174868 A CN201710174868 A CN 201710174868A CN 106857344 A CN106857344 A CN 106857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fish
giant clam
young
children
gi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48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跃环
肖述
喻子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101748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73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7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7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它是根据刚刚形成的砗磲幼贝就可以完全固着,站立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幼贝移植、流水饲育、光照控制、敌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技术手段研发而成,是一种精细化、精准化的砗磲幼贝高效中间培育模式。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行性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本发明的方法突破了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低的瓶颈,显著的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的效率,将传统上不足60%的存活率提高至90%以上,这为砗磲规模化大规格苗种提供了实践基础,为其底播增殖放流及其养殖提供了可行性,为砗磲种质资源恢复提供了技术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农业中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砗磲(Giant clam)是一类热带海洋贝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等海域。在我国,砗磲科物种包括砗磲属的库氏砗磲(Tridacna gigas)、无鳞砗磲(T.derasa)、鳞砗磲(T.squamosa)、长砗磲(T.maxima)、诺瓦砗磲(T.nova)、番红砗磲(T.crocea),以及砗蚝属的砗蚝(Hippopus hippopus)(周勤等,2014)。
砗磲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主要框架物种,对于维持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起到积极关键作用。砗磲的肉可以食用,贝壳可用做工艺品,苗种及成体可供应水族市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及战略意义。砗磲的主要生物学特点是可以通过外套膜中的虫黄藻吸取能量,维持自身生长发育,被誉为“光合作用”动物(董杨&李向民,2015)。由于全球环境变化,珊瑚礁生态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量珊瑚白化;同时,珊瑚礁中的砗磲数量锐减,库氏砗磲在南海几乎灭绝,无鳞砗磲极其稀罕,其他砗磲等数量也处于濒危边缘。为此,开展人工繁育势在必行,申请人等在国内首次培育出鳞砗磲、长砗磲、诺瓦砗磲、番红砗磲、砗蚝等物种苗种(张跃环等,2016)。那么,这些苗种如何进行中间育成至关重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既可以培养出大量大规格苗种,可用于砗磲资源修复,珊瑚礁系统恢复等,反之,则可能颗粒无收。本发明主要描述了刚刚形成幼贝的中间培育技术,为其砗磲大规格苗种规模化生产提供实践经验,为砗磲底播增殖提供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幼贝成活率,为其大规格苗种生产提供实践经验。
本发明的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幼贝移植:将砗磲幼贝清洗干净后移植到基质上,待其完全固着后,放置于培育容器中进行中间培育,定期疏散幼贝密度;
b、流水饲育:利用海水进行流水培育幼贝,每天流水量为培育容器水体积的3-5倍;水温维持在20℃-30℃,盐度维持在30-36ppt,pH为7.90-8.30,水深维持在30-60cm;海水透明度维持在10-20m;
c、光照控制:自然光照,对养殖容器进行半遮光处理,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
d、敌害防治:及时清理敌害生物;
e、日常管理:定期清洗培育容器,保持水质清新。
所述的移植的密度优选为3000~5000个/m2
步骤a所述的砗磲幼贝优选为完成稚贝发育而刚刚形成的砗磲幼贝。所述的砗磲幼贝的壳长优选为1.2-1.5mm。此时幼贝具有放射嵴、鳞片、外套膜外伸,具有分泌足丝,站立功能。
所述的过滤海水优选为经双重砂滤的海水或经1-2μm滤膜过滤的海水。
所述的砗磲优选为鳞砗磲、长砗磲、诺瓦砗磲、番红砗磲或砗蚝。
所述的基质优选为珊瑚石、水泥板、PVC板或玻璃钢板。使用时要保证基质无毒。
所述的定期疏散幼贝密度具体为幼贝壳长为0.3-1cm的幼贝密度控制在1000-1500个/m2;幼贝壳长为1-2.7cm的幼贝密度控制在600~1000个/m2;幼贝壳长为3-6cm的幼贝密度控制在300-600个/m2
所述的流水饲育过程中,勿添加任何饵料。
所述的敌害防治,具体为:在幼贝育成过程中,尽力在源头消灭敌害生物,以防为主,保证培育安全;若出现敌害生物,如丝状藻,要定期清理丝状藻,防止丝状藻生长过快缠绕幼贝窒息死亡;如发现小个钉螺,要将其清除掉,防止小个钉螺吮吸幼贝,造成幼贝死亡。丝状藻及钉螺需要从水源上控制,利用1-2微米滤膜过滤,滤掉丝状藻孢子体及钉螺幼体,切断源头,从而保证中间培育环境不长藻,不存在钉螺,就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较多的大规格苗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行性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本发明的方法突破了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低的瓶颈,显著的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的效率,将传统上不足60%的存活率提高至90%以上,这为砗磲规模化大规格苗种提供了实践基础,为其底播增殖放流及其养殖提供了可行性,为砗磲种质资源恢复提供了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砗磲幼贝中间培育流程示意图。A,壳长2-3mm砗磲幼贝;B,移植后固着在珊瑚石上壳长0.9-1.5cm的幼贝;C,在玻璃钢水槽中进行幼贝流水饲育;D,砗磲幼贝敌害丝状藻;E,洗刷方法清除丝状藻;F,壳长3-6cm大规格幼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a、幼贝移植:2016年6月下旬,从稚贝培育玻璃缸中抽取刚刚形成的1.2-1.5mm鳞砗磲幼贝600个,将其清洗干净,放置于事先准备好消过毒的珊瑚石上,静止3h,幼贝完全固着在珊瑚石上,放置于玻璃缸中进行中间培育;每块珊瑚面积平均为400cm2,平均每块珊瑚石上放置120个幼贝,共计放了5块,密度控制在3000个/m2。伴随着幼贝生长,中间培育3个月时,幼贝壳长为0.6-0.9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60个幼贝/块(400cm2),密度为1500个/m2;中间培育6个月时,幼贝壳长为1.2-2.5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30个幼贝/块(300cm2),密度为1000个/m2;中间培育9个月时,幼贝壳长为3.0-6.0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15个幼贝/块(300cm2),密度为500个/m2
b、流水饲育:利用双重砂滤海水进行流水培育幼贝,每天流水量为培育容器水体积的3-5倍;水温维持在20℃-30℃,盐度维持在30-36ppt,pH为7.90-8.30,水深维持在40-60cm;海水透明度维持在10-20m;
c、光照控制:自然光照(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光周期为正常每日昼夜交替节律变化),对培育容器进行半遮光处理,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
d、敌害防治:在幼贝中间育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丝状藻,当时采用捞取办法控制,之后采用洗刷幼贝,换取干净珊瑚石,联同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移植的方法,消灭掉了丝状藻,促使幼贝健康成长;我也发现了个别小个钉螺,小个钉螺会从足丝孔位置钻入砗磲内,吸吮砗磲肉,造成幼贝死亡,发现后,及时清理掉,之后,幼贝正常生长;
e、日常管理:从2016年6月下旬至2017年3月下旬的幼贝中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检查流水、充气,幼贝状态等,温度、盐度、pH变化等均作好记录;伴随着幼贝生长,培育容器底壁的砗磲粪便及其一些贴壁型底栖藻类逐渐增多,一般15-20d清洗玻璃缸一次,保证水质清新;同时,冬季水温最低在18℃,采用升温的办法提高至20℃以上,夏季温度最高位33℃,采用降温办法将其控制在30℃以下;阴天光线不足时,打开遮光网,增加光照强度,保证幼贝活力;连续多日下雨的情况下,盐度低于30ppt时,短暂停止流水,待其盐度恢复30ppt以上,再次进行流水饲育。
按照以上步骤,经过9个月的鳞砗磲幼贝中间育成,共计培育出3-6cm个体鳞砗磲幼贝555个,存活率92.5%。
实施例2:
a、幼贝移植:2016年6月下旬,从稚贝培育玻璃缸中抽取刚刚形成的1.2-1.5mm长砗磲幼贝300个,将其清洗干净,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珊瑚石上,静止4h,幼贝完全固着在珊瑚石上,放置于玻璃缸中进行中间培育;每块珊瑚面积平均为200cm2,平均每块珊瑚石上放置60个幼贝,共计放了5块,密度控制在3000个/m2。伴随着幼贝生长,中间培育3个月时,幼贝壳长为0.6-0.9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30个幼贝/块(200cm2),密度为1500个/m2;中间培育9个月时,幼贝壳长为1.5-2.7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15个幼贝/块(150cm2),密度为1000个/m2
b、流水饲育:利用经2μm滤膜过滤的海水进行流水培育幼贝,每天流水量为培育容器水体积的3-5倍;水温维持在20℃-30℃,盐度维持在30-36ppt,pH为7.90-8.30,水深维持在30-40cm;海水透明度维持在15-20m;
c、光照控制:自然光照(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光周期为正常每日昼夜交替节律变化),对培育容器进行半遮光处理,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
d、敌害防治:在幼贝中间育成过程中,由于水源采用了2μm滤膜进行了过滤,所以,尚未有敌害生物产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e、日常管理:从2016年6月下旬至2017年3月下旬的幼贝中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检查流水、充气,幼贝状态等,温度、盐度、pH变化等均作好记录;伴随着幼贝生长,培育容器底壁的砗磲粪便及其一些贴壁型底栖藻类逐渐增,一般15-20d清洗玻璃缸一次,保证水质清新;同时,冬季水温最低在18℃,采用升温的办法提高至20℃以上,夏季温度最高位33℃,采用降温办法将其控制在30℃以下;阴天光线不足时,打开遮光网,增加光照强度,保证幼贝活力;连续多日下雨的情况下,盐度低于30ppt时,短暂停止流水,待其盐度恢复30ppt以上,再次进行流水饲育。
按照以上步骤,经过9个月的长砗磲幼贝中间育成,共计培育出1.5-2.7cm个体长砗磲幼贝275个,存活率91.7%。
实施例3:
a、幼贝移植:2016年6月下旬,从稚贝培育玻璃缸中抽取刚刚形成的1.2-1.5mm番红砗磲幼贝300个,将其清洗干净,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珊瑚石上,静止5h,幼贝完全固着在珊瑚石上,放置于玻璃缸中进行中间培育;每块珊瑚面积平均为200cm2,平均每块珊瑚石上放置100个幼贝,共计放了3块,密度控制在5000个/m2。伴随着幼贝生长,中间培育3个月时,幼贝壳长为0.3-0.5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30个幼贝/块(200cm2),密度为1500个/m2;中间培育9个月时,幼贝壳长为1.0-1.5cm,进行密度疏散,密度控制在15个幼贝/块(150cm2),密度为1000个/m2
b、流水饲育:利用经2μm滤膜过滤的海水进行流水培育幼贝,每天流水量为培育容器水体积的3-5倍;水温维持在20-30℃,盐度维持在30-36ppt,pH为7.90-8.30,水深维持在30-40cm;海水透明度维持在15-20m;
c、光照控制:自然光照(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光周期为正常每日昼夜交替节律变化),对培育容器进行半遮光处理,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
d、敌害防治:在幼贝中间育成过程中,由于水源采用了2μm滤膜进行了过滤,所以,尚未有敌害生物产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e、日常管理:从2016年6月下旬至2017年3月下旬的幼贝中间培育过程中,每天检查流水、充气,幼贝状态等,温度、盐度、pH变化等均作好记录;伴随着幼贝生长,培育容器底壁砗磲粪便及其一些贴壁型底栖藻类逐渐增多,一般15-20d清洗玻璃缸一次,保证水质清新;同时,冬季水温最低在18℃,采用升温的办法提高至20℃以上,夏季温度最高位33℃,采用降温办法将其控制在30℃以下;阴天光线不足时,打开遮光网,增加光照强度,保证幼贝活力;连续多日下雨的情况下,盐度低于30ppt时,短暂停止流水,待其盐度恢复30ppt以上,再次进行流水饲育。
按照以上步骤,经过9个月的番红砗磲幼贝中间育成,共计培育出1.0-1.5cm个体长砗磲幼贝278个,存活率92.7%。

Claims (8)

1.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幼贝移植:将砗磲幼贝清洗干净后移植到基质上,待其完全固着后,放置于培育容器中进行中间培育,定期疏散幼贝密度;
b、流水饲育:利用海水进行流水培育幼贝,每天流水量为培育容器水体积的3-5倍;水温维持在20℃-30℃,盐度维持在30-36ppt,pH为7.90-8.30,水深维持在30-60cm;海水透明度维持在10-20m;
c、光照控制:自然光照,对培育容器进行半遮光处理,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2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
d、敌害防治:及时清理敌害生物;
e、日常管理:定期清洗培育容器,保持水质清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的密度为3000~5000个/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砗磲幼贝为完成稚贝发育而刚刚形成的砗磲幼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砗磲幼贝的壳长为1.2-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海水为经双重砂滤的海水或经1-2μm滤膜过滤的海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砗磲为鳞砗磲、长砗磲、诺瓦砗磲、番红砗磲或砗蚝。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珊瑚石、水泥板、PVC板或玻璃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期疏散幼贝密度具体为幼贝壳长为0.3-1cm的幼贝密度控制在1000-1500个/m2;幼贝壳长为1-2.7cm的幼贝密度控制在600~1000个/m2;幼贝壳长为3-6cm的幼贝密度控制在300-600个/m2
CN201710174868.7A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Pending CN1068573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4868.7A CN10685734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4868.7A CN10685734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7344A true CN106857344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7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4868.7A Pending CN106857344A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734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124A (zh) * 2019-02-19 2019-05-0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半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及采用半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规模化生产大规格砗磲幼贝的方法
CN109717110A (zh) * 2019-02-19 2019-05-0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无鳞砗磲苗种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9804966A (zh) * 2019-02-19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控制砗磲苗种规模化生产中丝状藻爆发的方法
CN110547232A (zh) * 2019-09-30 2019-12-10 海南大学 一种砗磲移植附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48127A (zh) * 2020-02-11 2020-06-0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砗磲幼贝中间培育关键技术的丝状藻综合防控方法
CN114246148A (zh) * 2021-12-16 2022-03-2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远海岛礁砗磲人工移植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3709A (zh) * 2007-08-16 2008-01-16 大连水产学院 双白壳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CN103120140A (zh) * 2013-03-08 2013-05-29 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05918185A (zh) * 2016-06-21 2016-09-07 李育培 一种砗磲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6106271A (zh) * 2016-06-20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砗磲陆基暂养促熟方法
CN106165659A (zh) * 2016-06-20 2016-11-3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砗磲人工繁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3709A (zh) * 2007-08-16 2008-01-16 大连水产学院 双白壳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CN103120140A (zh) * 2013-03-08 2013-05-29 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06106271A (zh) * 2016-06-20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砗磲陆基暂养促熟方法
CN106165659A (zh) * 2016-06-20 2016-11-3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砗磲人工繁育方法
CN105918185A (zh) * 2016-06-21 2016-09-07 李育培 一种砗磲的人工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浒: "《简明中学《生物学》图典 遗传 进化 生态 人体生理分册》", 31 May 2003, 海洋出版社 *
杨慧等: "《生物学理论与生物技术研究》", 31 August 2014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124A (zh) * 2019-02-19 2019-05-0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半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及采用半封闭式循环水系统规模化生产大规格砗磲幼贝的方法
CN109717110A (zh) * 2019-02-19 2019-05-0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无鳞砗磲苗种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9804966A (zh) * 2019-02-19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控制砗磲苗种规模化生产中丝状藻爆发的方法
CN110547232A (zh) * 2019-09-30 2019-12-10 海南大学 一种砗磲移植附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47232B (zh) * 2019-09-30 2020-09-22 海南大学 一种砗磲移植附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48127A (zh) * 2020-02-11 2020-06-0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砗磲幼贝中间培育关键技术的丝状藻综合防控方法
CN114246148A (zh) * 2021-12-16 2022-03-2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远海岛礁砗磲人工移植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7344A (zh) 一种提高砗磲幼贝中间育成效率的方法
CN103004666B (zh) 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
CN102939924B (zh) 一种拟目乌贼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8967085A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201393474Y (zh) 三疣梭子蟹亲本循环水养殖装置
CN105638525B (zh) 一种大泷六线鱼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02349463A (zh) 青蟹苗地膜围隔池塘生态培育方法
CN103314895A (zh) 一种哈氏仿对虾人工繁育方法
CN113057126A (zh) 一种标准化玉足海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2138512A (zh) 一种固着生活型海藻幼苗海面撒播方法
JP2011244795A (ja) アサリ等の潜砂性二枚貝の陸上生産方法
CN103749390A (zh) 一种方格星虫亲体培育方法
KR101710301B1 (ko) 제주도 용암 해수로부터 분리된 부착성 규조류를 이용한 해삼양식방법
CN102077790B (zh)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1785437B (zh) 一种华贵栉孔扇贝苗种培育方法
CN103518657B (zh)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苗种成活率的中间培育方法
CN102524116B (zh) 中华仙影海葵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4642215A (zh) 一种长薄鳅苗种培育方法
CN208908889U (zh) 水产养殖系统
CN1317944C (zh) 轮叶黑藻工程苗快繁方法及其应用
KR101957022B1 (ko) 모자반류 접합자를 자연석인 현무암에 부착 및 생장시켜 바다숲을 조성하는 신규 바다숲 조성방법
CN106069922A (zh) 一种提高砗磲幼虫变态率的方法
CN103270982A (zh) 解放眉足蟹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CN202760008U (zh)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CN213881396U (zh) 一种用于螺、贝类水产的周年规模化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1119 Haibin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10301 No. 164 West Xingang Road, Guangdong, Gu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