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4795A -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4795A
CN106854795A CN201611246674.5A CN201611246674A CN106854795A CN 106854795 A CN106854795 A CN 106854795A CN 201611246674 A CN201611246674 A CN 201611246674A CN 106854795 A CN106854795 A CN 106854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sewing
weight tray
drive
driv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66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4795B (zh
Inventor
陈伟强
吴建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466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4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4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4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4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4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3/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upplying or removing the work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10Work-feeding means with rotary circular feed members
    • D05B27/18Feed cup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5/00Frames, stands, tables, or other furniture adapted to carry sew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用于转移布料;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包括支撑台架、安装在支撑台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接的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用于放置布料。在移料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承载底板移动;布料在其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承载底板同步移动,实现了布料的转移工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布料所受摩擦力是布料整体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进而方便了布料的后续加工,且保证布料后续加工的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布料的缝制工艺主要分为人工缝制和自动化缝制两种。布片缝制要么通过人工进行操作;要么是机械手将先布片移到开始缝制的位置,再利用缝纫机进行缝制。机械手移料主要通过摩擦或吸附等方式将布片送到位,然而这都主要针对小裁片缝制的移料,却不太适用于大的裁片。比如,在利用机械手转移大的裁片时,容易导致大的裁片起褶皱,从而影响后续对大的裁片进行缝制等加工。现有技术中存在大裁片既不好移动也不好缝制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用于转移大小裁片,且能保证转移过程中裁片保持平整的机构及移料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能够将布料移动至设定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用于转移布料;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包括支撑台架、安装在支撑台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接的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用于放置布料,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带动承载底板和布料一起移动至设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架上安装有沿承载底板移动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承载底板上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架上安装有主动限位件,所述承载底板上安装有被动限位件,所述主动限位件用于与被动限位件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用于与布料的一侧相抵靠。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布料的移料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移料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承载底板移动,布料在其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承载底板同步移动,实现了布料的转移工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布料所受摩擦力是布料整体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布料而导致布料原有的放置状态被改变、比如布料起褶皱的问题;进而方便了布料的后续加工,且保证布料后续加工的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将布料转移至与设定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缝制工作台和安装在缝制工作台上的机头,所述机头用于对布料进行缝制,所述缝纫机还包括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带动承载底板和布料一起移动至与机头相对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机还包括靠边组件,所述靠边组件可给布料施加朝向定位面的力,且所述定位面与布料的缝制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靠边组件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可向布料吹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靠边组件包括与布料表面相抵靠的第一滚轮,且所述第一滚轮的轴线与布料的缝制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且所述夹角α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靠边组件还包括与第一滚轮相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带动第一滚轮与布料表面相抵靠、以及脱离与布料表面的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机还包括用于带动布料沿缝制方向移动的拖料组件,所述拖料组件包括与布料表面相抵靠的第二滚轮和与第二滚轮相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可带动第二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拖料组件还包括与第三驱动装置相连接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可带动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二滚轮一起升降。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移料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承载底板移动,布料在其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承载底板同步移动,并实现了将布料转移至机头处,以便于后续进行缝制;同时,由于本申请中布料所受摩擦力是布料整体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布料而导致布料原有的放置状态被改变、比如布料起褶皱的问题;进而方便了布料的后续缝制工作,且保证本发明中缝纫机的缝制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从而保证本发明缝纫机的缝制效率较高。本发明缝纫机实现了自动移料和缝制一体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的缝制方法,该布料的缝制方法能够将布料转移至与缝制位置、并进行缝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的缝制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布料放置在承载底板上;
S2、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承载底板和布料一起移动至与缝纫机的机头相对应位置;
S3、利用机头对布料进行缝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布料的缝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布料的缝制方法,实现了将布料转移至缝制位置、并进行缝制;且在移料过程中,由于布料所受摩擦力是布料整体与承载底板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布料而导致布料原有的放置状态被改变、比如布料起褶皱的问题;进而方便了布料的后续缝制工作,且保证发明中布料的缝制方法的缝制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进而也提高缝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缝纫机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布料与定位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布料的移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吹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滚轮与布料、以及定位板的位置关系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布料 7 定位板
11 折边 71 定位面
2 支撑台架 72 定型凸起
21 导轨 73 缺角
22 主动限位件 8 靠边组件
221 固定板 81 吹气装置
24 支撑板 811 吹气孔
3 第一驱动装置 82 第一滚轮
4 承载底板 9 拖料组件
41 导向块 91 第二滚轮
42 被动限位件 92 第三驱动装置
421 限位螺栓 93 第四驱动装置
43 连接板 94 电机座
5 缝制工作台
6 机头
61 送布牙
62 压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纸面的上下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并将纸面的左右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图3所示,将纸面的左右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用于转移布料1。该布料的移料机构包括支撑台架2、安装在支撑台架2上的第一驱动装置3、以及与第一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固接的承载底板4。其中承载底板4用于放置布料1,第一驱动装置3可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至设定位置。在移料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移动,布料1在其与承载底板4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承载底板4同步移动,实现了布料1的转移工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布料1所受摩擦力是布料1整体与承载底板4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1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1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布料而导致布料原有的放置状态被改变、比如布料起褶皱的问题;进而方便了布料1的后续加工,且保证布料1后续加工的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上述支撑台架2上安装有沿承载底板4移动方向延伸的导轨21,承载底板4上安装有导向块41,导向块41与导轨21相配合。本发明利用导向块41与导轨21的配合作用,使得承载底板4在移动过程中,能沿设定方向顺利移动至设定位置。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为气缸;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也可采用油缸,电机等。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轨2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有两条,两条导轨21分别位置第一驱动装置3的左右两侧。同时,导向块41有4个,每两个导向块41与同一条导轨21相配合。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上述支撑台架2上安装有主动限位件22,且承载底板4上安装有被动限位件42。在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移动过程中,主动限位件22与被动限位件42相抵靠,从而限制承载底板4继续移动,以保证承载底板4在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就停止移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被动限位件42为安装在承载底板4前端下方的连接板43上的限位螺栓421,且限位螺栓421有两个;主动限位件22为安装在支撑台架2上的固定板221;在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向后平移过程中,限位螺栓421与固定板221的前表面相抵靠,从而限制第一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行程,即承载底板4向后移动的行程。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限位螺栓421与连接板43的螺纹连接位置,即调整限位螺栓421后端伸出的长度,从而调整承载4向后移动的行程。另外,上述第一驱动装置3通过固定板221安装在支撑台架2上,且第一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与连接板43螺纹连接。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缝制工作台5和安装在缝制工作台5上的机头6。同时,缝纫机还包括上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在缝制过程中,先将布料1放置在承载底板4上;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至与缝纫机的机头6相对应位置;再利用机头6对布料1进行缝制。其中,在移料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移动,布料1在其与承载底板4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承载底板4同步移动,实现了布料1的转移工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布料1所受摩擦力是布料1整体与承载底板4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1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1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布料1而导致布料1原有的放置状态被改变、比如布料1起褶皱的问题;进而方便了布料1的后续缝制工作,且保证本发明中缝纫机的缝制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从而保证本发明缝纫机的缝制效率较高。本发明缝纫机实现了自动移料和缝制一体化。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布料的移料机构的缝制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布料1放置在承载底板4上;
S2、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至与缝纫机的机头6相对应位置;
S3、利用机头6对布料1进行缝制。
本发明布料的缝制方法,实现了对布料1的转移以及缝制。且在移料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移动,布料1在其与承载底板4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随承载底板4同步移动,实现了布料1的转移工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布料1所受摩擦力是布料1整体与承载底板4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布料1受力均匀,并保证布料1在移动时,其放置状态、比如平整性不变,避免了采用机械手抓取布料1而导致布料1原有的放置状态被改变、比如布料1起褶皱的问题;进而方便了布料1的后续缝制工作,且保证发明中布料的缝制方法的缝制质量较高。另外,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移料,替代了人工移料,提高了移料效率,进而也提高缝制效率。
如图4所示,上述承载底板4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面71。上述步骤S1中,将布料1放置在承载底板4上,且使布料1的一侧与定位面71相抵靠;从而保证布料1位于设定位置上,方便了布料1的放置工作,且保证后续对布料1缝制的缝制质量、以及缝制效率较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承载底板4右侧安装有定位板7,上述定位面71位于定位板7的左侧面上。同时,定位板7在定位面71的上方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定型凸起72,该定型凸起72的下表面与布料1右侧的折边11接触配合,以保持折边11的折叠状态,保证后续缝制的质量。
上述步骤S3中,机头6在对布料1进行缝制过程中,布料1会在缝纫机的送布牙61的作用下沿缝制方向移动,见图8和图9所示;且此时承载底板4是不动的,布料1会相对于承载底板4沿缝制方向、即向后移动。由于布料1、特别是面积较大的布料1与承载底板4和缝制工作台5间具有摩擦力,而送布牙61给布料1施加的力是局部的,从而导致布料1在沿缝制方向、且相对于承载底板4移动时,会产生偏移,进行导致布料1的缝制线迹产生偏移,即缝制线迹距离布料1侧边的宽度不一致。为此,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缝纫机还包括靠边组件8,且上述定位面71与布料1的缝制方向平行。在上述步骤S3布料1沿缝制方向移动过程中,靠边组件8会给布料1施加朝向定位面71的力;从而保证布料1一侧与定位面71保持抵靠关系,使得布料1沿定位面71向后移动,避免布料1在缝制过程中产生偏移,进而保证本发明缝制线迹平直、即宽度一致,并保证本发明缝制质量较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靠边组件8包括吹气装置81。在上述步骤S3中,吹气装置81可向布料1吹气体,且该气体具有朝向定位面71方向的力;这样,在该气体的作用下,保证布料1的一侧与定位面71相抵靠。同时,在该实施例中吹气装置81安装在缝制工作台5,且在上述步骤S3中,吹气装置81从下方向布料1吹气体,该气体具有朝向定位面71和缝制方向的力,即气体在水平方向上为斜向后;这样,该气体既可推动布料1与定位面71保持抵靠,又能推动布料1沿缝制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吹气装置81吹出的气体在朝向定位面71的同时、又向布料缝制方向,从而保证位于机头6后方、即已完成缝制部分的布料1继续向后移动,避免完成缝制部分的布料1堆积,从而保证本发明缝制顺利进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吹气装置81上设有吹气孔811,该吹气孔811沿斜向开设。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靠边组件8还包括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的第一滚轮82,第一滚轮82的轴线与布料1的缝制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且夹角α小于90°。本实施例上述步骤S3中,布料1沿缝制方向、即向后移动,在第一滚轮82与布料1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滚轮82会随布料1的移动而自转。同时,由于第一滚轮82的轴线与布料1的缝制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且夹角α小于90°,即第一滚轮82相对于缝制方向、向定位面71和定位板7一侧偏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第一滚轮82在自转的同时会给布料1施加朝向定位面71的导向力,从而保证布料1沿缝制方向移动的同时、保持与定位面71相抵靠。另外,实施例中80°<α<90°,在该角度范围内既可保证布料1与定位面71具有良好的抵靠关系,又可以保证布料1顺利向后移动。且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82的材质为塑料或尼龙等。
靠边组件8还包括与第一滚轮82相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带动第一滚轮82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以及脱离与布料1表面的接触。上述步骤S3中,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一滚轮82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而当缝制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又带动第一滚轮82升起,从而便于后续向承载底板4上放置布料1。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为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支撑台架2上。
如图8所示,本发明中缝纫机还包括用于带动布料1沿缝制方向移动的拖料组件9。该拖料组件9包括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的第二滚轮91和与第二滚轮91相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92。在上述步骤S3中,第三驱动装置92可带动第二滚轮91转动,第二滚轮91给布料1施加沿缝制方向的力,从而带动布料1沿缝制方向移动,保证本发明对布料1的顺利缝制。
如图8所示,拖料组件9还包括与第三驱动装置92相连接的第四驱动装置93。上述步骤S3中,第四驱动装置93带动第三驱动装置92和第二滚轮91一起下降、直至第二滚轮91与布料1相抵靠。而当缝制完成后,第四驱动装置93又会带动第三驱动装置92和第二滚轮91一起升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92为电机,第四驱动装置93为升降气缸。第三驱动装置92通过电机座94与第四驱动装置93的输出端固接。且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92安装在机头6的后侧上,上述步骤S3中,第二滚轮91与已完成缝制的布料1的上表面相抵靠,从而给该处布料1施加向后移动的力,拖动已完成缝制的布料移动,避免其在该处堆积。同时,第二滚轮91邻近送布牙61后方,使该处的布料1、特别是多层结构的折边11的上下表面均受到向后的力,保证折边11的上下层的布料同步向后移动,避免出现褶皱。
如图1、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板7的后端设有缺角73,上述步骤S3中缝纫机的压脚62位于该缺角73处。另外,通过调整定位板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可控制布料1的右侧边相对于机头6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可调整布料1的缝制线迹宽度。
本实施例中支撑台架2包括支撑腿和安装在支撑腿上端的支撑板24。上述第一驱动装置3、导轨21、以及主动限位件22均安装在支撑板24上。当一次缝制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3会带动承载底板4向前移动初始位置,以准备进行下次移料及缝制。
本发明中布料的移料机构,通过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实现布料1的整体移料,而不是仅单单移动布料1,从而避免柔性的布料1在移动过程中出现褶皱。同时,本发明中布料的移料机构适用于多种缝制设备,以及多道缝制工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气缸均可换成其他执行元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用于转移布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包括支撑台架(2)、安装在支撑台架(2)上的第一驱动装置(3)、以及与第一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固接的承载底板(4),所述承载底板(4)用于放置布料(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可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至设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架(2)上安装有沿承载底板(4)移动方向延伸的导轨(21),所述承载底板(4)上安装有导向块(41),所述导向块(41)与导轨(2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架(2)上安装有主动限位件(22),所述承载底板(4)上安装有被动限位件(42),所述主动限位件(22)用于与被动限位件(42)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4)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面(71),所述定位面(71)用于与布料(1)的一侧相抵靠。
5.一种缝纫机,包括缝制工作台(5)和安装在缝制工作台(5)上的机头(6),所述机头(6)用于对布料(1)进行缝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可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至与机头(6)相对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边组件(8),所述靠边组件(8)可给布料(1)施加朝向定位面(71)的力,且所述定位面(71)与布料(1)的缝制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边组件(8)包括吹气装置(81),所述吹气装置(81)可向布料(1)吹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边组件(8)包括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的第一滚轮(82),且所述第一滚轮(82)的轴线与布料(1)的缝制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边组件(8)还包括与第一滚轮(82)相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带动第一滚轮(82)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以及脱离与布料(1)表面的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布料(1)沿缝制方向移动的拖料组件(9),所述拖料组件(9)包括与布料(1)表面相抵靠的第二滚轮(91)和与第二滚轮(91)相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92),所述第三驱动装置(92)可带动第二滚轮(91)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料组件(9)还包括与第三驱动装置(92)相连接的第四驱动装置(93),所述第四驱动装置(93)可带动第三驱动装置(92)和第二滚轮(91)一起升降。
1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布料的移料机构的缝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布料(1)放置在承载底板(4)上;
S2、第一驱动装置(3)带动承载底板(4)和布料(1)一起移动至与缝纫机的机头(6)相对应位置;
S3、利用机头(6)对布料(1)进行缝制。
CN201611246674.5A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Active CN106854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6674.5A CN106854795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6674.5A CN106854795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4795A true CN106854795A (zh) 2017-06-16
CN106854795B CN106854795B (zh) 2019-12-17

Family

ID=5912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6674.5A Active CN106854795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479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5690A (zh) * 2017-08-10 2017-11-2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缝纫设备的缝料夹持装置及自动缝纫设备
CN109306574A (zh) * 2018-10-17 2019-02-05 浙江凌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缝合压线机的翻边机构
CN109371580A (zh) * 2018-11-20 2019-02-22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797A (en) * 1992-10-19 1994-12-20 Bottoms Associates, Inc. Hem former
CN203475108U (zh) * 2013-08-20 2014-03-12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送料装置
CN104047125A (zh) * 2014-06-16 2014-09-1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辅助送料、收料装置
CN105177865A (zh) * 2015-10-28 2015-12-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织物自动车缝系统
CN205046322U (zh) * 2015-10-16 2016-02-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物折叠及车缝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3797A (en) * 1992-10-19 1994-12-20 Bottoms Associates, Inc. Hem former
CN203475108U (zh) * 2013-08-20 2014-03-12 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送料装置
CN104047125A (zh) * 2014-06-16 2014-09-1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辅助送料、收料装置
CN205046322U (zh) * 2015-10-16 2016-02-2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物折叠及车缝系统
CN105177865A (zh) * 2015-10-28 2015-12-23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织物自动车缝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5690A (zh) * 2017-08-10 2017-11-2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缝纫设备的缝料夹持装置及自动缝纫设备
CN107385690B (zh) * 2017-08-10 2019-08-16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缝纫设备的缝料夹持装置及自动缝纫设备
CN109306574A (zh) * 2018-10-17 2019-02-05 浙江凌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缝合压线机的翻边机构
CN109371580A (zh) * 2018-11-20 2019-02-22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4795B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4795A (zh) 一种布料的移料机构、缝纫机及布料的缝制方法
JP5339807B2 (ja) 段ボール箱用シート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段ボール箱用シートの接合装置
CN206986464U (zh) 全自动智能合布机
CN104250888B (zh) 一种高效毛巾机
CN207672254U (zh) 一种多工位缝纫装置
CN110407010A (zh) 一种适用于弹性材料的搬运与纠偏系统及其方法
CN105216440A (zh) 一种用于大平面产品加工的热转印机
CN108505231A (zh) 一种自动折叠机构和方法、及袖叉缝制设备
EP0500862B1 (e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system
CN106521827B (zh) 环口折边的缝制设备及缝制方法
CN210916532U (zh) 一种缝纫机用压布定位装置
CN103334226B (zh) 多功能电子花样缝纫机
US8336473B2 (en) Mattress edge sewing machine
CN106521826A (zh) 一种布料的折边机构及折边方法
CN203096368U (zh) 一种缝纫机的x向送料结构
CN104762760B (zh) 一种运模缝纫机的导向装置
CN106241482B (zh) 工程图纸折叠机
CN108251980B (zh) 被缝制物输送装置
CN206926399U (zh) 一种喷绘机的导带纠偏装置
CN203096371U (zh) 一种缝纫机的送料结构
KR20160116685A (ko) 합성수지용 열풍용착기
CN201274287Y (zh) 超声波铝丝压焊机
CN106757836A (zh) 用于形成环口的折边装置及折边方法
CN217298238U (zh) 一种应用于缝制品加工的幅宽可调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07002993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扩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8010 No. 1008, east section of Donghai Avenue, Sanjia,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ac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10 No. 15 Airport South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Zhejiang, Taizhou

Patentee before: JACK SEWING MACHI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