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8712A - 充电口总成 - Google Patents

充电口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8712A
CN106848712A CN201510889359.3A CN201510889359A CN106848712A CN 106848712 A CN106848712 A CN 106848712A CN 201510889359 A CN201510889359 A CN 201510889359A CN 106848712 A CN106848712 A CN 106848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charge port
plate
guide plat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93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丽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893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8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8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8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口总成,包括充电底座、盒体和铰接在盒体上的盖板,盒体具有底板,且盒体上设有贯穿底板的充电口,底板远离盖板的方向形成有围绕充电口设置的环形的弹性部,且弹性部的开口向着靠近盖板的方向逐渐减小,充电底座的一端穿过弹性部的开口和充电口设置于盒体中并与弹性部的槽壁配合。充电口总成能密封盒体,使得盒体内具有较好的充电环境,而且能吸收安装误差,有利于保证LOGO的型面美观。

Description

充电口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口总成。
背景技术
技术发展和人们环保意思增强,能充电的汽车作为主要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通常现有的充电口结构布置在前格栅处,且汽车LOGO覆盖在充电口结构上。现有的充电口结构主要包括盒体和交接在盒体上的盖板,盒体设置在前格栅上,且充电底座穿过盒体的底板设置在盒体内,而汽车LOGO设置在盖板的外侧。当汽车不充电时,将盖板扣合盒体上,并锁固盖板;当汽车需要充电时,将盖板解锁,并手动打开盖板,即可开始连接电源为汽车充电。
但是现有的充电口结构的盖板和盒体之间密封不紧密,且充电底座与底板之间会存在间隙,因此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水份将很容易进入盒体内(而且进入盒体内的水无法排出,只能自然风干),无法确保盒体内保持干净和干燥的充电环境,在高压充电时容易出现事故或者造成充电口结构损坏。而且,通常盖板与盒体之间是通过销轴和弹簧配合,使盖板可转动的连接在盒体上,同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扣合在盒体上的盖板打开,但是现有充电口结构无法控制弹簧的弹力大小,当盖板被解锁时,弹簧将产生较大的弹力,使盖板快速的弹起,使盖板与前格栅相碰撞,造成前格栅掉漆等刮伤,而且容易造成对行人的伤害。此外,汽车前格栅处的充电底座等部件在设计和连接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累计误差,将充电口结构与充电底座配合连接时,需要调整充电口结构位于充电底座的位置才能使充电底座安装在充电口结构的盒体内,因此无法保证位于盖板上的汽车LOGO的型面位置,汽车LOGO的型面会出现高于前格栅型面、低于前格栅型面或者汽车LOGO型面相对前格栅型面发生歪斜等问题,使的汽车LOGO型面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充电口总成,能密封盒体,使得盒体内具有较好的充电环境,而且能吸收安装误差,有利于保证LOGO的型面美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充电口总成,包括安装充电底座、盒体和铰接在盒体上的盖板,盒体具有底板,且盒体上设有贯穿底板的充电口,底板远离盖板的方向形成有围绕充电口设置的环形的弹性部,且弹性部的开口向着靠近盖板的方向逐渐减小,充电底座的一端穿过弹性部的开口和充电口设置于盒体中并与弹性部的槽壁配合。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底板的弹性部呈V形槽结构。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配合与充电底座连接,并与充电底座过盈配合密封充电口。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盒体还包括连接在底板上的侧壁,侧壁和底板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安装部,盖板包括封板、转臂和弹性组件,转臂的一端连接在封板上,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安装部的侧壁上,弹性组件连接于转臂和安装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盒体具有远离底板的盒口,盒体的盒口上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围绕盒口设置并连接在侧壁上,盖板扣合在盒体的盒口上时,盖板抵压在密封条上,并配合密封该盒口。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密封条和弹性部由软胶制成。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盒体由塑料制成,且密封条与盒体的侧壁通过双色注塑成一体,弹性部与盒体的底板通过双色注塑成一体。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块,安装部的底板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一端与侧壁连接,且支撑块与侧壁的连接处内陷形成卡槽,转臂上设有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弹性组件包括异形弹条和弹片,异形弹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块,异形弹条的另一端卡设在卡槽内,异形弹条的中部连接于第一安装块连接,弹片的一侧连接于第三安装块,弹片的另一侧抵靠在支撑块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封板上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向着靠近底板的方向延伸,盒体的底板上设有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相对设置,且转臂处于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第一凸块位于第三导向板的一侧,且第一凸块与第三导向板相互接触,第二凸块位于第四导向板的一侧,且第二凸块与第四导向板相互接触。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盖板的封板上设有多块第一加强筋板和多块第二加强筋板,各第一加强筋板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二加强筋板相互间隔设置,且各第二加强筋板与各第一加强筋板相互交叉连接,并形成矩阵式排列的镂孔。
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盖板铰接在盒体上,并能绕着铰接处向着靠近盒体或者远离盒体的方向转动。盒体远离底板的盒口处设有密封条,盖板与密封条配合可实现密封盒体的盒口,而且盒体的底板上具有环形的弹性部,环形的弹性部围绕充电口设置,且弹性部的开口向着靠近盖板的方向逐渐减小,弹性部的槽壁与充电底座过盈配合,密封弹性部与充电底座之间的间隙(即密封充电口),因此充电口总成可密封盒体的容置腔室,并能达到很好的防水、防尘的目的,使得盒体内具有较好的充电环境。弹性部呈V形槽结构,并能发生弹性形变,将充电口总成的盒体安装在前格栅上,使充电底座穿过充电口并设置在盒体的容置腔室时,弹性部的V形槽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并能很好的吸收充电底座的安装误差,保证了LOGO型面与前格栅的相对间隙面差,并有利于LOGO型面美观。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功能齐全,自成一体,可布置在汽车车身的任何部位。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充电口总成的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充电口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充电口总成运用在汽车上,使汽车的充电底座设置在充电口总成内,且充电口总成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连接在汽车上,具体的设置位置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口总成设置在汽车的前格栅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口总成100包括盒体110和覆盖在盒体110的盒口上的盖板120。
图4a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充电口总成的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b,盒体110包括侧壁112和底板113,侧壁112和底板113之间围绕成容置腔室101。盒体110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安装部114,即安装部114是由侧壁112和底板113向外凸出延伸形成,并使安装部114大致呈矩形结构。安装部114远离底板113的一侧设有挡板1142,挡板1142覆盖在安装部114的上方,并与盒体110的侧壁112连接。安装部114的挡板1142上设有缓冲板1143,缓冲板1143覆盖在挡板1142的侧面上(即远离底板113的侧面),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板1143是由软质材料或者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缓冲板1143由软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靠近挡板1142两侧的侧壁112上各设有一个铰接孔102,且位于两铰接孔102之间的侧壁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块(图未示)。挡板1142下方的底板113上设有支撑块1132,支撑块1132一端部连接于侧壁112(具有第一安装块的侧壁112),且支撑块1132与侧壁112的连接处凹陷形成卡槽1133。支撑块1132上具有与挡板1142相对设置的斜面1134,且斜面1134沿着远离卡槽1133的方向向下倾斜。
如图2、图3、图4a和图4b所示,盒体110的底板113上设有贯穿底板113的充电口103,充电口103周围的底板113向着远离盖板120的方向内陷形成环形的弹性部115,优选地,使底板113的环形的弹性部115呈V形槽结构。弹性部115的V形槽一侧的槽壁围绕充电口103设置,使充电口103形成内窄外宽的结构(即弹性部115的开口向着靠近盖板120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115是由软质材料或者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弹性部115由软胶制成。因此当配合安装汽车的充电底座(图未示)时,使充电底座的一端穿过充电口103设置于容置腔室101中,且弹性部115在配合安装充电底座的过程中,弹性部115的V形槽结构将发生弹性形变,用以使充电口总成100适应充电底座的位置;当充电底座伸入进容置腔室101后,充电底座与弹性部115一侧的槽壁过盈配合连接,密封弹性部115与充电底座之间的缝隙。
盒体110的侧壁112上还设有卡锁安装孔104,且卡锁安装孔104设置于远离安装部114的侧壁112上(具体地,卡锁安装孔104与安装部114的相对设置)。汽车的卡锁机构(图未示)的一端穿过卡锁安装孔104设置于容置腔室101中,卡锁机构的另一端与盖板120解锁的解锁机构(图未示)连接。
盒体110具有远离底板113的盒口,盒体110的盒口上设有密封条116,且密封条116围绕盒口设置并连接在盒口的侧壁112上。密封条116上设有用于缓冲盖板120盖合时产生的冲击力的缓冲块1162,缓冲块1162的一侧连接在密封条116上,缓冲块1162的另一侧向着靠近容置腔室101的方向延伸。具体地,缓冲块1162设置于卡锁安装孔104上方的密封条116上。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116和缓冲块1162是由软质材料或者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密封条116和缓冲块1162由软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盒体110的底板113上还设有第一导向板113a、第二导向板(图未示)、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如图4a和图4b所示,由于视角的问题,图中并没绘示出第二导向板,但并不是说第二导向板不存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平行相对设置,并连接在安装部114的底板113上,并使支撑块1132处于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连接在靠近卡锁安装孔104的底板113上,并且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的设置方向垂直于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的设置方向,也就是说,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面向安装部114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分别位于卡锁安装孔104的两侧。
盒体110的底板113上还设有贯穿底板113的排泄孔105,并用于排出进入容置腔室101内的水,也就是说,排泄孔105设置在盒体110的最低处,在本实施例中,排泄孔105设置在侧壁112与底板113的连接处。例如将充电口总成100的盒体110安装在汽车的前格栅上时,底板113上的排泄孔105位于最靠近地面的位置。为了减轻充电口总成100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10是由塑料制成。而且为了使密封条116更加牢固的连接在盒体110的侧壁112上,密封条116与盒体110的侧壁112可通过双色注塑成一体;为了使缓冲部更加牢固的连接在盒体110的底板113上,弹性部115与盒体110的底板113通过双色注塑成一体,但并不以此为限,密封条116可通过卡块与卡槽1133的配合形式连接在侧壁112上或者密封条116通过粘胶的方式连接在侧壁112上;弹性部115可通过粘胶的方式连接在底板113上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的方式在底板113上。
图5是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5,充电口总成100的盖板120与盒体110的密封条116配合用于密封盒体110的盒口。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0包括封板122和连接在封板122一侧的转臂124以及连接于转臂124的弹性组件126。
在本实施例中,封板1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22a和第二侧面122b(封板122的第一侧面122a为远离底板113的侧面,封板122的第二侧面122b为靠近底板113的侧面)。封板122的第一侧面122a用于安装汽车LOGO(图未示);封板122的第二侧面122b设有多块第一加强筋板1221和多块第二加强筋板1223,各第一加强筋板1221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二加强筋板1223相互间隔设置,且各第二加强筋板1223与各第一加强筋板1221相互交叉连接,并形成矩阵式排列的镂孔106。镂孔106的形状可由第二加强筋板1223与第一加强筋板1221的交叉角度决定,用以形成菱形或者矩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板1223与第一加强筋板1221的交叉形成矩形的镂孔106,用于增强盖板120的结构强度。封板122的周圈设有围板1224,围板1224的一侧与封板122的侧边连接,围板1224的另一侧沿着从第一侧面122a到第二侧面122b的方向弯曲,并与封板122配合形成U形槽结构。当盖板120覆盖在盒体110的盒口上时,盖板120的围板1224的侧边抵压在盒体110的密封条116上。封板122的第二侧面122b上还设有第一凸块1225和第二凸块1226,且第一凸块1225与第二凸块1226向着靠近底板113的方向凸出延伸。第一凸块1225面向卡锁安装孔104的一侧设有卡孔(图未示),由于视角的原因附图中并没绘示出卡孔,但并不是说卡孔不存在。卡锁机构的卡块伸入卡孔中,以使盖板120固定在盒体110上。第一凸块1225位于第三导向板113c的一侧,且第一凸块1225设有卡孔的侧面与第三导向板113c相互接触,第二凸块1226位于第四导向板113d的一侧,且第二凸块1226向着卡锁安装孔104的侧面与第四导向板113d相互接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轻封板122的重量,第一凸块1225和第二凸块1226的内部设为中空结构。
盖板120的转臂124呈勾状结构,且转臂124的一端连接于封板122,转臂12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242与安装部114的铰接孔102配合铰接在盒体110上。转臂124上设有配合连接弹性组件126的第二安装块1243和第三安装块1244,第二安装块1243设置在靠近转臂124铰接端的一侧,第三安装块1244设置在转臂124底部并靠近底板113的一侧。为了减轻转臂124的重量,转臂124上设有多个减重孔108,且各减重孔108大致呈三角形结构,即可达到减轻转臂124自重的目的,又可达到加强转臂124结构强度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转臂124位于安装部114的部分处于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之间,且转臂124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接触或者相邻,也就是说,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可限位和导向转臂124。
盖板120的弹性组件126连接于转臂124和盒体110之间,具体地,弹性组件126包括异形弹条1262和弹片1264。异形弹条126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块1243,异形弹条1262的另一端卡设在卡槽1133内,异形弹条1262的中部连接于第一安装块。弹性组件126的弹片1264呈折叠的V型结构,且弹片1264的一侧连接于第三安装块1244,弹片1264的另一侧抵靠在支撑块1132的斜面1134上。当盖板120覆盖在盒体110的盒口上时,异形弹条1262和弹片1264发生弹性形变,使盖板120与卡锁机构的卡块紧密配合,同时封板122上的围板1224抵压在密封条116上,使密封条116发生形变,因此异形弹条1262和弹片1264配合密封条116可使盖板120与盒体110紧密连接,实现密封盒体110的盒口。在本实施例中,异形弹条1262例如呈Z形结构或者S形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0可绕着销轴1242的轴线方向向着靠近盒体110或者远离盒体110的方向转动。将盖板120扣合在盒体110上的过程中,首先手动转动盖板120,使盖板120向着靠近盒体110的方向转动,并使盖板120的围板1224的侧边抵压在密封条116上;然后向着靠近底板113的方向压盖板120,使卡锁机构的卡块伸入第一凸块1225的卡孔中(此时密封条116发生弹性形变,异形弹条1262和弹片1264发生弹性形变,使盖板120与盒体110紧密扣合并密封盒体110的盒口)。将盖板120从盒体110上打开的过程中,首先拉动汽车内的解锁机构,使卡锁机构的卡块从第一凸块1225的卡孔中抽出,异形弹条1262和弹片1264依靠弹力将盖板120弹起一定开度,直至盖板120维持此固定开度(此时异形弹条1262与弹片1264达到力平衡);然后手动转动盖板120,使盖板120向着远离盒体110的方向转动,直至使盖板120的连接有转臂124的侧缘抵靠在安装部114的缓冲板1143上(此时盖板120与盒体110之间大于50°,且异形弹条1262依靠自身弹力可使盖板120维持此开度,阻止盖板120向着盒体110方向转动)。也就是说,盖板120与盒体110之间的弹性组件126能防止盖板120解锁时突然弹起而造成对人的伤害。
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100的盖板120铰接在盒体110上,并能绕着铰接处向着靠近盒体110或者远离盒体110的方向转动。盒体110的盒口处设有密封条116,盖板120与密封条116配合可实现密封盒体110的盒口,而且盒体110的底板113上具有凹槽结构的弹性部115,弹性部的槽壁围绕充电口103设置,且充电口103向着靠近盖板120的方向的内径逐渐减小,弹性部115的槽壁与充电底座过盈配合连接,密封弹性部115与充电底座之间的间隙,因此充电口总成100可密封盒体110的容置腔室101,并能达到很好的防水、防尘的目的,使得盒体内具有较好的充电环境。弹性部115呈V形槽结构,并能发生弹性形变,将充电口总成100的盒体110安装在前格栅上,使充电底座穿过充电口103并设置在盒体110的容置腔室101时,弹性部115的V形槽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并能很好的吸收充电底座的安装误差(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弹性部115至少可吸收六个自由度的误差),因此LOGO型面与前格栅的相对间隙面差小(即LOGO型面相对于前格栅型面的歪斜程度小),并有利于LOGO型面美观。而且,安装部114的挡板1142上具有缓冲板1143,当盖板120打开时,盖板120的端部作用在缓冲板1143上,防止了因盖板120直接作用在前格栅上而使前格栅掉漆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保证前格栅的型面;同时密封条116上设有缓冲块1162,当盖板120关闭时,盖板120的端部作用在缓冲块1162上,缓冲了盖板120闭合时转臂124对弹片1264的冲击,同时有利于保证LOGO的型面。此外,盖板120的转臂124设置于第一导向板113a和第二导向板之间,且盖板120的第一凸块1225与第三导向板113c接触,第二凸块1226与第四导向板113d接触,因此盖板120在打开与关闭时第一导向板113a、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均对盖板120有导向的作用,保证了盖板120的处于盒体110上的相对位置,有利于保证LOGO的型面。本发明的充电口总成100功能齐全,自成一体,可布置在汽车车身的任何部位。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口总成,包括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口总成还包括盒体(110)和铰接在该盒体(110)上的盖板(120),该盒体(110)具有底板(113),且该盒体(110)上设有贯穿该底板(113)的充电口(103),该底板(113)远离该盖板(120)的方向形成有围绕该充电口(103)设置的环形的弹性部(115),且该弹性部(115)的开口向着靠近该盖板(120)的方向逐渐减小,该充电底座的一端穿过该弹性部(115)的开口和该充电口(103)设置于该盒体(110)中并与该弹性部(115)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底板(113)的弹性部(115)呈V形槽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115)发生弹性形变与该充电底座配合连接,并与该充电底座过盈配合密封该充电口(1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盒体(110)还包括连接在该底板(113)上的侧壁(112),该侧壁(112)和该底板(113)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安装部(114),该盖板(120)包括封板(122)、转臂(124)和弹性组件(126),该转臂(124)的一端连接在该封板(122)上,该转臂(124)的另一端铰接在该安装部(114)的该侧壁(112)上,该弹性组件(126)连接于该转臂(124)和该安装部(114)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盒体(110)具有远离该底板(113)的盒口,该盒体(110)的盒口上设有密封条(116),该密封条(116)围绕该盒口设置并连接在该侧壁(112)上,该盖板(120)扣合在该盒体(110)的盒口上时,该盖板(120)抵压在该密封条(116)上,并配合密封该盒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条(116)和该弹性部(115)由软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盒体(110)由塑料制成,且该密封条(116)与该盒体(110)的侧壁(112)通过双色注塑成一体,该弹性部(115)与该盒体(110)的底板(113)通过双色注塑成一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安装部(114)的该侧壁(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块,该安装部(114)的该底板(113)上设有支撑块(1132),该支撑块(1132)的一端与该侧壁(112)连接,且该支撑块(1132)与该侧壁(112)的连接处内陷形成卡槽(1133),该转臂(124)上设有第二安装块(1243)和第三安装块(1244),该弹性组件(126)包括异形弹条(1262)和弹片(1264),该异形弹条(1262)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安装块(1243),该异形弹条(1262)的另一端卡设在该卡槽(1133)内,该异形弹条(1262)的中部连接于该第一安装块,该弹片(1264)的一侧连接于该第三安装块(1244),该弹片(1264)的另一侧抵靠在该支撑块(1132)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封板(122)上设有第一凸块(1225)和第二凸块(1226),且该第一凸块(1225)与该第二凸块(1226)向着靠近该底板(113)的方向凸出延伸,该盒体(110)的底板(113)上设有第一导向板(113a)、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113c)和第四导向板(113d),该第一导向板(113a)与该第二导向板相对设置,且该转臂(124)处于该第一导向板(113a)与该第二导向板之间,该第一凸块(1225)位于该第三导向板(113c)的一侧,且该第一凸块(1225)与该第三导向板(113c)相互接触,该第二凸块(1226)位于该第四导向板(113d)的一侧,且该第二凸块(1226)与该第四导向板(113d)相互接触。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盖板(120)的封板(122)上设有多块第一加强筋板(1221)和多块第二加强筋板(1223),各该第一加强筋板(1221)相互间隔设置,各该第二加强筋板(1223)相互间隔设置,且各该第二加强筋板(1223)与各该第一加强筋板(1221)相互交叉连接,并形成矩阵式排列的镂孔(106)。
CN201510889359.3A 2015-12-04 2015-12-04 充电口总成 Pending CN106848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359.3A CN106848712A (zh) 2015-12-04 2015-12-04 充电口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359.3A CN106848712A (zh) 2015-12-04 2015-12-04 充电口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8712A true CN106848712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5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9359.3A Pending CN106848712A (zh) 2015-12-04 2015-12-04 充电口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87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0444A (zh) * 2020-01-07 2022-07-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座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5492A1 (de) * 2007-07-28 2009-01-29 Volkswagen Ag Klappenanordnung
CN102166954A (zh) * 2011-03-21 2011-08-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塑料油箱
CN104512244A (zh) * 2013-10-02 2015-04-1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油箱盖模块
CN204567272U (zh) * 2015-04-29 2015-08-19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加油口盖
CN205194927U (zh) * 2015-12-04 2016-04-2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口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5492A1 (de) * 2007-07-28 2009-01-29 Volkswagen Ag Klappenanordnung
CN102166954A (zh) * 2011-03-21 2011-08-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塑料油箱
CN104512244A (zh) * 2013-10-02 2015-04-1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油箱盖模块
CN204567272U (zh) * 2015-04-29 2015-08-19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加油口盖
CN205194927U (zh) * 2015-12-04 2016-04-2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口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0444A (zh) * 2020-01-07 2022-07-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4927U (zh) 充电口总成
CN203511516U (zh) 车辆用门装饰件
CN106335403B (zh) 一种汽车充电插座盖总成
CN206049568U (zh) 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02827796U (zh) 充电口舱门及配置有该充电口舱门的汽车
CN106848712A (zh) 充电口总成
CN104742979B (zh) 充电口舱门总成、带有充电装置的汽车和设备
CN201051576Y (zh) 一种隐藏式翻弹插座盒
CN204175066U (zh) 一种防止在侧碰时打开车门锁的门把手装置及汽车
CN202489910U (zh) 门锁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洗碗机
CN208616065U (zh) 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CN203462493U (zh) 一种井盖
CN205135920U (zh) 一种滑动开启的风力发电机机舱罩天窗
CN206820164U (zh) 一种防尘盖与车载转接器的连接结构
CN208069835U (zh) 一种汽车充电孔结构
CN104295176A (zh) 一种箱子气弹簧支撑臂
CN204793993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电缆分支箱
CN101590821A (zh) 自卸运输车
CN20826418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格栅结构
CN209817700U (zh) 一种充电口盖开启结构
CN203055714U (zh) 盖板结构
CN205135165U (zh) 一种发动机盖与充电口盖开启把手
CN206432452U (zh)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插座
CN104608722A (zh) 一种客车前保险杠
CN103093981B (zh) 盖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