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0553B -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 Google Patents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0553B
CN106840553B CN201710255125.2A CN201710255125A CN106840553B CN 106840553 B CN106840553 B CN 106840553B CN 201710255125 A CN201710255125 A CN 201710255125A CN 106840553 B CN106840553 B CN 106840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ydraulic
overflow valve
assembly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5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0553A (zh
Inventor
马恩
宗荣珍
杨样
杨博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2551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0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0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0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0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7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Abstract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属于拖拉机领域,包括手动调压机构总成、气压缸总成、液压缸总成、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集多种总成为一体,结构紧凑、测试驱动缸噪音低、自动化程度高、安装调试简单、测试精度高,综合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试验验证,本发明具备上述优点,完全适用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上,进一步提高了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的综合测试性能,对于提升我国拖拉机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拖拉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Description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气制动阀性能和耐久的测试驱动缸,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测试驱动装置,大多为手操纵杠杆机构或脚操纵杠杆机构用于驱动气制动阀推杆,使气制动阀输出高压气体,达到气制动系统制动的目的。两种操纵机构均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制造方便等优点。但是,试验操作人员在制动时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两种操纵机构的使用都会有人为误差,从而影响气制动阀性能测试精度。本发明人于2013年5月3日申请的发明专利“拖拉机挂车气制动阀性能测试系统201310159662.9”以及实用新型专利“拖拉机挂车气制动阀性能测试系统201320234562.3”采用的是一个气制动阀分别进行压力调试、测试密封性、测试静特性和测试动特性的方法,其不足之处如下:安装好气制动阀后,仅能够测试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的一项性能试验;在测试完成气制动阀的压力调试和密封性试验后,需要将被试件气制动阀总成从压力调试和密封性试验台架上拆下来,再安装到静特性试验台架上,在测试完成气制动阀的静特性试验后,同样需要将被试件气制动阀总成从静特性试验台架上拆下来,再安装到动特性试验台架上进行动特性试验,这样在每次重新安装时,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基准,很难保证基准统一,产生了不必要的人为调整误差,从而影响测试精度,且增加了试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性能测试系统未安装消音器,设备噪音大;不能进行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
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紧凑、测试驱动缸噪音低、功能齐全、综合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必将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试验验证,我们研制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具备上述优点,完全适用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适中、测试驱动缸噪音低、功能齐全、综合性能好,安装方便且使用可靠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包括:手动调压机构总成、气压缸总成、液压缸总成、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手动调压机构总成通过手动调压机构总成中的调压螺杆与气压缸总成中的气压缸盖轴心线上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调压螺杆同时穿过气压缸盖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手动调压机构总成中的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气压缸总成中的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与液压缸总成共用气压缸总成中的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同时穿过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中的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气压缸总成中的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液压缸总成中的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中的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气压缸总成中的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同时穿过液压缸总成中的液压缸盖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液压缸总成中的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通过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液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通过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通过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气压缸总成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通过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气压缸总成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
手动调压机构总成,包括:第一锁紧垫圈、第一锁紧弹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调压螺杆、调压手轮、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调压手轮中心加工有腰子孔;调压手轮上端设置有与调压手轮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圆柱形手柄;调压螺杆由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组成,且调压螺杆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调压螺杆下部圆柱体的直径,其中上部两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最小直径的圆柱体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调压螺杆上端的圆柱体上加工有与调压螺杆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调压螺杆上端对称的两个平面的圆柱体与调压手轮中心的腰子孔相匹配连接;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安装在气压缸总成中的气压缸盖轴心线上的圆柱孔密封圈槽内;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总成中的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圆柱孔的两个密封圈槽内;调压螺杆下部最小直径的圆柱体依次从气压缸盖轴心线上的圆柱孔穿入、并从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的圆柱孔伸出;调压手轮中部下端面与调压螺杆上部最大直径的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的上端面接触;调压螺杆上端设置有两个平面圆柱体的外螺纹依次与调压手轮、第一锁紧垫圈、第一锁紧弹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内螺纹连接。
气压缸总成,包括:气压缸盖、气压缸盖密封圈、第一固定卡环、第一弹簧导向座、第一弹簧、第一密封垫、第一气压快换接头、第一锥形单向阀芯、第一气压缸活塞密封圈、第二气压缸活塞密封圈、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第二密封垫、第二气压快换接头、第二锥形单向阀芯、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导向座、第二固定卡环、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气压缸盖为等厚度圆钢板制成;气压缸盖轴心线上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上部圆柱孔设置有内螺纹,中部圆柱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气压缸盖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轴心线上三个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手动调压机构总成中的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安装在气压缸盖的中部圆柱孔密封圈槽内;气压缸盖密封圈安装在气压缸盖下端面密封圈槽内;气压缸盖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中部圆柱孔直径最小,且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上端均布六个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上端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中部圆柱孔内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和活塞杆为一个同轴的整体;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上部圆柱孔直径小于下部圆柱孔直径,上部活塞圆柱孔内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缓冲装置,每个缓冲装置圆柱体外表面轴向均布六个三角槽;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第一气压缸活塞密封圈、第二气压缸活塞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手动调压机构总成中的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和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圆柱孔内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杆下端圆柱孔设置有内螺纹;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下部活塞杆依次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内穿入,并从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液压缸总成中的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内伸出;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后面设置有八个相同的径向凸台,其中每两个径向凸台与轴心线成60°夹角,且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后面八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八个径向螺纹孔;八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后面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后面气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后面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后面气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设置有四个径向凸台;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四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四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总成中的左面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总成中的左面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设置有四个径向凸台;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四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四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正面设置有两个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为一体的连接板;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正面两个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设置在正面上部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与有杆腔径向螺纹孔中间的位置上,另一个连接板设置在正面下部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与有杆腔径向螺纹孔中间的位置上;在每个连接板上,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轴心线对称的位置上,每端设置一个开口槽;第一气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气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一锥形单向阀芯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锥形单向阀芯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一锥形单向阀芯从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一锥形单向阀芯圆锥面与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一弹簧导向座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一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一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上;第一弹簧右端面与第一锥形单向阀芯左端面接触;第一弹簧左端面与第一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一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一锥形单向阀芯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一固定卡环安装在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一固定卡环右端面与第一弹簧导向座左端面接触;第一气压快换接头通过第一气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密封垫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的气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气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二锥形单向阀芯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锥形单向阀芯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二锥形单向阀芯从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二锥形单向阀芯圆锥面与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二弹簧导向座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二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二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弹簧安装在第二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上;第二弹簧右端面与第二锥形单向阀芯左端面接触;第二弹簧左端面与第二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二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二锥形单向阀芯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二固定卡环安装在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二固定卡环右端面与第二弹簧导向座左端面接触;第二气压快换接头通过第二气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密封垫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的气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下端均布六个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下端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缸盖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螺接。
液压缸总成,包括:第三固定卡环、第三弹簧导向座、第三密封垫、第三弹簧、第一液压快换接头、第三锥形单向阀芯、第一液压缸活塞密封圈、第二液压缸活塞密封圈、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第四密封垫、第四弹簧、第二液压快换接头、第四锥形单向阀芯、第四弹簧导向座、第四固定卡环、液压缸盖、液压缸盖密封圈、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和活塞杆为一个整体,其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上部活塞圆柱孔内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缓冲装置,每个缓冲装置圆柱体外表面轴向均布六个三角槽;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第一液压缸活塞密封圈、第二液压缸活塞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中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液压缸盖为等厚度圆钢板制成;液压缸盖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上部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圆柱孔直径,下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液压缸盖上端面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同轴;液压缸盖上均布六个轴向阶梯圆柱孔,且上部圆柱孔直径小于下部圆柱孔直径;液压缸盖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阶梯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安装在液压缸盖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密封圈槽内;液压缸盖密封圈安装在液压缸盖上端面密封圈槽内;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下部活塞杆依次从液压缸盖轴心线上的圆柱孔内穿入,并从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中伸出;液压缸盖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螺接;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后面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后面液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后面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通过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后面液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液压缸总成中的左面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中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液压缸总成中的左面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液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外部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三锥形单向阀芯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三锥形单向阀芯左端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三锥形单向阀芯从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三锥形单向阀芯圆锥面与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三弹簧导向座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三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三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三弹簧安装在第三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上;第三弹簧右端面与第三锥形单向阀芯左端面接触;第三弹簧左端面与第三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三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三锥形单向阀芯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三固定卡环安装在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三固定卡环右端面与第三弹簧导向座左端面接触;第一液压快换接头通过第一液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三密封垫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的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液压快换接头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四锥形单向阀芯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四锥形单向阀芯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四锥形单向阀芯从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四锥形单向阀芯圆锥面与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四弹簧导向座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四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四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四弹簧安装在第四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上;第四弹簧右端面与第四锥形单向阀芯左端面接触;第四弹簧左端面与第四弹簧导向座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四弹簧导向座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四锥形单向阀芯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四固定卡环安装在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四固定卡环右端面与第四弹簧导向座左端面接触;第二液压快换接头通过第二液压快换接头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四密封垫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右面的液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
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包括: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第一液压压力表密封圈、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溢流阀回油直接头、第一组合密封垫圈、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第五弹簧、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的液压缸总成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为圆钢制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五弹簧右端安装在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上;第五弹簧右端面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五弹簧左端安装在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中的右端推杆上;第五弹簧左端面与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的右端面接触;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螺接;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一液压压力表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通过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溢流阀回油直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溢流阀回油直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溢流阀回油直接头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直接头通过溢流阀回油直接头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组合密封垫圈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垂直圆柱孔内螺纹连接。
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包括: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第二液压压力表密封圈、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溢流阀回油弯接头、第二组合密封垫圈、第六弹簧、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的液压缸总成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为圆钢制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六弹簧右端安装在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上;第六弹簧右端面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六弹簧左端安装在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中的右端推杆上;第六弹簧左端面与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螺接;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二液压压力表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通过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溢流阀回油弯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溢流阀回油弯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溢流阀回油弯接头外部中间六方体上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弯接头外部左端水平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弯接头通过溢流阀回油弯接头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组合密封垫圈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
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包括:第五固定卡环、第一消音器总成、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第一气压压力表密封圈、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第二锁紧弹簧垫圈、第二锁紧垫圈、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第七弹簧、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气压缸总成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为圆钢制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七弹簧右端安装在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上;第七弹簧右端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七弹簧左端安装在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中的右端推杆上;第七弹簧左端面与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的右端面接触;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螺接;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一气压压力表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通过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锁紧弹簧垫圈、第二锁紧垫圈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外部圆柱体上加工有与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不小于二分之一深度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大直径圆柱孔下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五固定卡环安装在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大直径圆柱孔下端的圆环状凹槽内;第五固定卡环上端面与第一消音器总成下端面接触;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通过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的圆柱孔内螺纹、第一消音器总成与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下端圆柱体的外螺纹连接;第一消音器总成上端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下端面接触。
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包括: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第二消音器总成、第二气压压力表密封圈、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第三锁紧弹簧垫圈、第三锁紧垫圈、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第八弹簧、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左面气压缸总成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为圆钢制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八弹簧右端安装在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左端圆柱体上;第八弹簧右端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八弹簧左端安装在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中的右端推杆上;第八弹簧左端面与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螺接;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二气压压力表密封圈安装在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通过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三锁紧弹簧垫圈、第三锁紧垫圈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外部圆柱体上加工有与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不小于五分之三深度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通过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内螺纹、第二消音器总成与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下端圆柱体的外螺纹连接;第二消音器总成上端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下端面接触;第二消音器总成下端面与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最小圆柱孔上端面接触。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的成本较低、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精度高、噪音低、强度和刚度以及同轴度好,安装方便且很好地保证了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在使用时与被试件气制动阀同轴,提高了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推力特性,保证了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6所示,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主要由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第一锁紧垫圈2、第一锁紧弹簧垫圈3、第一锁紧螺母4、调压螺杆5、调压手轮6、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气压缸盖8、气压缸盖密封圈9、气压缸总成10、第一固定卡环11、第一弹簧导向座12、第一弹簧13、第一密封垫14、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第一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7、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二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9、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第二密封垫23、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导向座27、第二固定卡环28、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第三固定卡环31、第三弹簧导向座32、第三密封垫33、第三弹簧34、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第一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7、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8、第二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9、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40、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液压缸总成42、第四密封垫43、第四弹簧44、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第四弹簧导向座47、第四固定卡环48、液压缸盖49、液压缸盖密封圈50、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第一液压压力表密封圈53、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第一组合密封垫圈57、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第五弹簧59、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61、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62、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第二液压压力表密封圈65、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第二组合密封垫圈68、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第六弹簧70、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73、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74、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第五固定卡环76、第一消音器总成77、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第一气压压力表密封圈79、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第二锁紧弹簧垫圈82、第二锁紧垫圈83、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第七弹簧85、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87、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89、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第二消音器总成93、第二气压压力表密封圈94、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第三锁紧弹簧垫圈97、第三锁紧垫圈98、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第八弹簧100、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101、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105、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7、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08、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9、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0、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1、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2、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3、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4、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5、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6、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7、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8、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9、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0、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21、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2组成。
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通过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调压螺杆5与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调压螺杆5同时穿过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10与液压缸总成42共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同时穿过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8、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40;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同时穿过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通过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中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通过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中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通过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中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通过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中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
调压手轮6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为一个整体;调压手轮6中心加工有腰子孔;调压手轮6上端设置有与调压手轮6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圆柱形手柄;调压螺杆5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为一个整体;调压螺杆5由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组成,且调压螺杆5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调压螺杆5下部圆柱体的直径,其中上部两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最小直径的圆柱体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调压螺杆5上端的圆柱体上加工有与调压螺杆5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调压螺杆5上端对称的两个平面的圆柱体与调压手轮6中心的腰子孔相匹配连接;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安装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圆柱孔密封圈槽内;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圆柱孔的两个密封圈槽内;调压螺杆5下部最小直径的圆柱体依次从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圆柱孔穿入、并从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的圆柱孔伸出;调压手轮6中部下端面与调压螺杆5上部最大直径的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的上端面接触;调压螺杆5上端设置有两个平面圆柱体的外螺纹依次与调压手轮6、第一锁紧垫圈2、第一锁紧弹簧垫圈3、第一锁紧螺母4内螺纹连接。
气压缸盖8为等厚度圆钢板制成;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上部圆柱孔设置有内螺纹,中部圆柱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气压缸盖8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轴心线上三个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安装在气压缸盖8的中部圆柱孔密封圈槽内;气压缸盖密封圈9安装在气压缸盖8下端面密封圈槽内;气压缸盖8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中部圆柱孔直径最小,且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上端均布六个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上端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分别安装在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中部圆柱孔内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和活塞杆为一个同轴的整体;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上部圆柱孔直径小于下部圆柱孔直径,上部活塞圆柱孔内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缓冲装置,每个缓冲装置圆柱体外表面轴向均布六个三角槽;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第一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7、第二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9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和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圆柱孔内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杆下端圆柱孔设置有内螺纹;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下部活塞杆依次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内穿入,并从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8、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40、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内伸出;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后面设置有八个相同的径向凸台,其中每两个径向凸台与轴心线成60°夹角,且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后面八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八个径向螺纹孔;八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08通过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08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7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0通过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0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9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6通过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6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5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8通过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8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7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设置有四个径向凸台;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四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四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中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与气压缸总成10中的左面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中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与气压缸总成10中的左面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设置有四个径向凸台;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四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四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正面设置有两个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为一体的连接板;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正面两个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设置在正面上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与有杆腔径向螺纹孔中间的位置上,另一个连接板设置在正面下部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与有杆腔径向螺纹孔中间的位置上;在每个连接板上,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对称的位置上,每端设置一个开口槽;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从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圆锥面与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一弹簧导向座12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弹簧13安装在第一弹簧导向座12右端圆柱体上;第一弹簧13右端面与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左端面接触;第一弹簧13左端面与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一弹簧导向座12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起导向作用;第一固定卡环11安装在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一固定卡环11右端面与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面接触;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通过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密封垫14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从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圆锥面与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二弹簧导向座27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弹簧26安装在第二弹簧导向座27右端圆柱体上;第二弹簧26右端面与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左端面接触;第二弹簧26左端面与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二弹簧导向座27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起导向作用;第二固定卡环28安装在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二固定卡环28右端面与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面接触;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通过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密封垫2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气压缸总成10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下端均布六个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下端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缸盖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螺接。
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和活塞杆为一个整体,其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上部活塞圆柱孔内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缓冲装置,每个缓冲装置圆柱体外表面轴向均布六个三角槽;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第一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7、第二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9分别安装在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液压缸盖49为等厚度圆钢板制成;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上部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圆柱孔直径,下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液压缸盖49上端面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同轴;液压缸盖49上均布六个轴向阶梯圆柱孔,且上部圆柱孔直径小于下部圆柱孔直径;液压缸盖49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阶梯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安装在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密封圈槽内;液压缸盖密封圈50安装在液压缸盖49上端面密封圈槽内;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下部活塞杆依次从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的圆柱孔内穿入,并从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中伸出;液压缸盖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螺接;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2通过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2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1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4通过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4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0通过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0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9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2通过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2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21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中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通过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与液压缸总成42中的左面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中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通过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与液压缸总成42中的左面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外部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左端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从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圆锥面与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三弹簧导向座32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三弹簧34安装在第三弹簧导向座32右端圆柱体上;第三弹簧34右端面与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左端面接触;第三弹簧34左端面与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三弹簧导向座32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起导向作用;第三固定卡环31安装在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三固定卡环31右端面与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面接触;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通过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三密封垫3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从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圆锥面与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四弹簧导向座47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四弹簧44安装在第四弹簧导向座47右端圆柱体上;第四弹簧44右端面与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左端面接触;第四弹簧44左端面与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四弹簧导向座47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起导向作用;第四固定卡环48安装在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四固定卡环48右端面与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面接触;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通过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四密封垫4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
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通过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61安装在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为圆钢制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右端圆锥面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五弹簧59右端安装在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左端圆柱体上;第五弹簧59右端面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五弹簧59左端安装在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中的右端推杆上;第五弹簧59左端面与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的右端面接触;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螺接;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一液压压力表密封圈53安装在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通过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62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通过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组合密封垫圈57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下端垂直圆柱孔内螺纹连接。
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通过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73安装在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为圆钢制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右端圆锥面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六弹簧70右端安装在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左端圆柱体上;第六弹簧70右端面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六弹簧70左端安装在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中的右端推杆上;第六弹簧70左端面与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螺接;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二液压压力表密封圈65安装在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通过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74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外部中间六方体上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外部左端水平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通过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组合密封垫圈68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
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87安装在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为圆钢制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右端圆锥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七弹簧85右端安装在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左端圆柱体上;第七弹簧85右端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七弹簧85左端安装在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中的右端推杆上;第七弹簧85左端面与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的右端面接触;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螺接;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一气压压力表密封圈79安装在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通过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89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锁紧弹簧垫圈82、第二锁紧垫圈83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外部圆柱体上加工有与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不小于二分之一深度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大直径圆柱孔下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五固定卡环76安装在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大直径圆柱孔下端的圆环状凹槽内;第五固定卡环76上端面与第一消音器总成77下端面接触;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通过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的圆柱孔内螺纹、第一消音器总成77与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下端圆柱体的外螺纹连接;第一消音器总成77上端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下端面接触。
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101安装在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为圆钢制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右端圆锥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八弹簧100右端安装在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左端圆柱体上;第八弹簧100右端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八弹簧100左端安装在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中的右端推杆上;第八弹簧100左端面与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螺接;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二气压压力表密封圈94安装在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通过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105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三锁紧弹簧垫圈97、第三锁紧垫圈98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外部圆柱体上加工有与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不小于五分之三深度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通过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内螺纹、第二消音器总成93与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下端圆柱体的外螺纹连接;第二消音器总成93上端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下端面接触;第二消音器总成93下端面与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最小圆柱孔上端面接触。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可实现快速拆装。手动调压机构总成、气压缸总成、液压缸总成、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集成为一体,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安装调试简单、测试精度高,提高了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的综合测试性能。

Claims (6)

1.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包括: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气压缸总成(10)、液压缸总成(42)、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其特征在于: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通过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调压螺杆(5)与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调压螺杆(5)同时穿过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10)与液压缸总成(42)共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同时穿过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8)、气压缸总成(10)中的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40);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同时穿过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的圆柱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通过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中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通过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中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通过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中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通过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中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包括:第一锁紧垫圈(2)、第一锁紧弹簧垫圈(3)、第一锁紧螺母(4)、调压螺杆(5)、调压手轮(6)、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调压手轮(6)中心加工有腰子孔;调压手轮(6)上端设置有与调压手轮(6)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圆柱形手柄;调压螺杆(5)由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组成,且调压螺杆(5)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调压螺杆(5)下部圆柱体的直径,其中上部两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下部最小直径的圆柱体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调压螺杆(5)上端的圆柱体上加工有与调压螺杆(5)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调压螺杆(5)上端对称的两个平面的圆柱体与调压手轮(6)中心的腰子孔相匹配连接;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安装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圆柱孔密封圈槽内;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圆柱孔的两个密封圈槽内;调压螺杆(5)下部最小直径的圆柱体依次从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的圆柱孔穿入、并从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的圆柱孔伸出;调压手轮(6)中部下端面与调压螺杆(5)上部最大直径的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的上端面接触;调压螺杆(5)上端设置有两个平面圆柱体的外螺纹依次与调压手轮(6)、第一锁紧垫圈(2)、第一锁紧弹簧垫圈(3)、第一锁紧螺母(4)内螺纹连接;气压缸总成(10),包括:气压缸盖(8)、气压缸盖密封圈(9)、第一固定卡环(11)、第一弹簧导向座(12)、第一弹簧(13)、第一密封垫(14)、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第一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7)、第二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9)、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第二密封垫(23)、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导向座(27)、第二固定卡环(28)、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8)、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40)、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7)、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08)、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9)、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0)、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5)、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6)、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7)、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8);气压缸盖(8)为等厚度圆钢板制成;气压缸盖(8)轴心线上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上部圆柱孔设置有内螺纹,中部圆柱孔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气压缸盖(8)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轴心线上三个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第一调压螺杆密封圈(7)安装在气压缸盖(8)的中部圆柱孔密封圈槽内;气压缸盖密封圈(9)安装在气压缸盖(8)下端面密封圈槽内;气压缸盖(8)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其中中部圆柱孔直径最小,且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上端均布六个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上端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分别安装在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中部圆柱孔内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和活塞杆为一个同轴的整体;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上部圆柱孔直径小于下部圆柱孔直径,上部活塞圆柱孔内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缓冲装置,每个缓冲装置圆柱体外表面轴向均布六个三角槽;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第一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7)、第二气压缸活塞密封圈(19)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手动调压机构总成(1)中的第二调压螺杆密封圈(18)和第三调压螺杆密封圈(20)分别安装在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轴心线上圆柱孔内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中的活塞杆下端圆柱孔设置有内螺纹;气压缸活塞及活塞杆(21)下部活塞杆依次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内穿入,并从第一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29)、第二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0)、第三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38)、第四气压缸活塞杆密封圈(40)、液压缸总成(42)中的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内伸出;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后面设置有八个相同的径向凸台,其中每两个径向凸台与轴心线成60°夹角,且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后面八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八个径向螺纹孔;八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08)通过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08)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7)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0)通过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0)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09)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6)通过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6)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5)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8)通过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18)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7)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气压缸总成(10)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设置有四个径向凸台;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四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四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中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与气压缸总成(10)中的左面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中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与气压缸总成(10)中的左面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设置有四个径向凸台;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四个径向凸台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四个径向螺纹孔由上而下分别是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和有杆腔径向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正面设置有两个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为一体的连接板;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正面两个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设置在正面上部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与有杆腔径向螺纹孔中间的位置上,另一个连接板设置在正面下部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与有杆腔径向螺纹孔中间的位置上;在每个连接板上,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对称的位置上,每端设置一个开口槽;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从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圆锥面与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一弹簧导向座(12)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弹簧(13)安装在第一弹簧导向座(12)右端圆柱体上;第一弹簧(13)右端面与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左端面接触;第一弹簧(13)左端面与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一弹簧导向座(12)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一锥形单向阀芯(16)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一固定卡环(11)安装在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一固定卡环(11)右端面与第一弹簧导向座(12)左端面接触;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通过第一气压快换接头(15)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密封垫(14)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气压缸总成(10)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从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圆锥面与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二弹簧导向座(27)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弹簧(26)安装在第二弹簧导向座(27)右端圆柱体上;第二弹簧(26)右端面与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左端面接触;第二弹簧(26)左端面与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二弹簧导向座(27)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二锥形单向阀芯(25)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二固定卡环(28)安装在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二固定卡环(28)右端面与第二弹簧导向座(27)左端面接触;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通过第二气压快换接头(24)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密封垫(2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气压缸总成(10)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下端均布六个螺纹孔;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轴心线上设置有五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下端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缸盖(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液压缸总成(42),包括:第三固定卡环(31)、第三弹簧导向座(32)、第三密封垫(33)、第三弹簧(34)、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第一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7)、第二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9)、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第四密封垫(43)、第四弹簧(44)、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第四弹簧导向座(47)、第四固定卡环(48)、液压缸盖(49)、液压缸盖密封圈(50)、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1)、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2)、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3)、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4)、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9)、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0)、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21)、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2);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和活塞杆为一个整体,其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上部活塞圆柱孔内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缓冲装置,每个缓冲装置圆柱体外表面轴向均布六个三角槽;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第一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7)、第二液压缸活塞密封圈(39)分别安装在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外圆柱体上两个等直径的密封圈槽内;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中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液压缸盖(49)为等厚度圆钢板制成;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上部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圆柱孔直径,下部圆柱孔内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液压缸盖(49)上端面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同轴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同轴;液压缸盖(49)上均布六个轴向阶梯圆柱孔,且上部圆柱孔直径小于下部圆柱孔直径;液压缸盖(49)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阶梯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安装在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的中部圆柱孔密封圈槽内;液压缸盖密封圈(50)安装在液压缸盖(49)上端面密封圈槽内;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41)下部活塞杆依次从液压缸盖(49)轴心线上的圆柱孔内穿入,并从液压缸活塞杆密封圈(51)中伸出;液压缸盖(4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螺接;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2)通过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2)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1)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4)通过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114)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压力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0)通过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0)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19)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2)通过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122)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温度传感器总成密封圈(121)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后面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中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通过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与液压缸总成(42)中的左面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中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通过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与液压缸总成(42)中的左面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外部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左端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从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圆锥面与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三弹簧导向座(32)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三弹簧(34)安装在第三弹簧导向座(32)右端圆柱体上;第三弹簧(34)右端面与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左端面接触;第三弹簧(34)左端面与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三弹簧导向座(32)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三锥形单向阀芯(36)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三固定卡环(31)安装在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三固定卡环(31)右端面与第三弹簧导向座(32)左端面接触;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通过第一液压快换接头(35)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三密封垫(3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轴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且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轴心线上大直径圆柱孔左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外部左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外部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一个梯形圆环状凹槽;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外部设置有三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中间的圆柱体直径最大,且中间的圆柱体与右端的圆柱体之间采用圆锥面过渡连接;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左端的圆柱体内设置有一个中心盲孔;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从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左端圆柱孔装入,且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圆锥面与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圆柱孔内的圆锥面接触;第四弹簧导向座(47)外部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且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圆柱体上均布六个轴向圆柱孔;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圆柱体轴心线与六个圆柱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四弹簧(44)安装在第四弹簧导向座(47)右端圆柱体上;第四弹簧(44)右端面与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左端面接触;第四弹簧(44)左端面与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圆柱体的右端面接触;第四弹簧导向座(47)右端圆柱体不小于五分之一部分插入第四锥形单向阀芯(46)左端圆柱体的中心盲孔内;第四固定卡环(48)安装在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左端圆柱孔的圆环状凹槽内,且第四固定卡环(48)右端面与第四弹簧导向座(47)左端面接触;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通过第二液压快换接头(45)左端圆柱体外螺纹、第四密封垫(43)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右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液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56),包括: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第一液压压力表密封圈(53)、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第一组合密封垫圈(57)、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第五弹簧(59)、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61)、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62)、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通过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溢流阀密封圈(52)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61)安装在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为圆钢制成;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右端圆锥面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五弹簧(59)右端安装在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左端圆柱体上;第五弹簧(59)右端面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60)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五弹簧(59)左端安装在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中的右端推杆上;第五弹簧(59)左端面与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的右端面接触;第一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58)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螺接;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一液压压力表密封圈(53)安装在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通过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63)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62)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通过溢流阀回油直接头(55)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组合密封垫圈(57)与第一液压溢流阀阀体(54)左下端垂直圆柱孔内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液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69),包括: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第二液压压力表密封圈(65)、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第二组合密封垫圈(68)、第六弹簧(70)、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73)、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74)、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通过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溢流阀密封圈(64)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的液压缸总成(42)中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73)安装在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为圆钢制成;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右端圆锥面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六弹簧(70)右端安装在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左端圆柱体上;第六弹簧(70)右端面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锥形阀芯(72)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六弹簧(70)左端安装在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中的右端推杆上;第六弹簧(70)左端面与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液压比例电磁铁总成(71)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螺接;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二液压压力表密封圈(65)安装在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通过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75)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液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74)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外部中间六方体上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外部左端水平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通过溢流阀回油弯接头(67)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组合密封垫圈(68)与第二液压溢流阀阀体(66)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气压缸有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91),包括:第五固定卡环(76)、第一消音器总成 (77)、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第一气压压力表密封圈(79)、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第二锁紧弹簧垫圈(82)、第二锁紧垫圈(83)、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第七弹簧(85)、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87)、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89)、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密封圈(80)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有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87)安装在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为圆钢制成;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右端圆锥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七弹簧(85)右端安装在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左端圆柱体上;第七弹簧(85)右端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86)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七弹簧(85)左端安装在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中的右端推杆上;第七弹簧(85)左端面与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的右端面接触;第一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84)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螺接;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一气压压力表密封圈(79)安装在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通过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90)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一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89)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通过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锁紧弹簧垫圈(82)、第二锁紧垫圈(83)与第一气压溢流阀阀体(88)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外部圆柱体上加工有与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不小于二分之一深度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大直径圆柱孔下端设置有一个圆环状凹槽;第五固定卡环(76)安装在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大直径圆柱孔下端的圆环状凹槽内;第五固定卡环(76)上端面与第一消音器总成(77)下端面接触;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通过第一消音器总成锁紧件(78)的圆柱孔内螺纹、第一消音器总成(77)与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下端圆柱体的外螺纹连接;第一消音器总成(77)上端面与第一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81)下端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其特征在于:气压缸无杆腔多功能溢流阀总成(104),包括: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第二消音器总成(93)、第二气压压力表密封圈(94)、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第三锁紧弹簧垫圈(97)、第三锁紧垫圈(98)、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第八弹簧(100)、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101)、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105)、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为长方体钢板制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孔,左端圆柱孔直径大于右端圆柱孔直径;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轴心线与两个水平中心线上圆柱孔同轴;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面上均布六个螺纹孔;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长方体水平中心线上两个圆柱孔轴心线与六个螺纹孔轴心线所形成的圆的轴心线同轴;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上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右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下端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且与左端水平圆柱孔相通,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下部垂直的圆柱孔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设置有两个与右端水平圆柱孔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左端圆柱体直径大于右端圆柱体直径,右端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的右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密封圈(95)与气压缸及液压缸缸体(22)左面气压缸总成(10)的无杆腔径向螺纹孔连接;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密封圈(101)安装在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面上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为圆钢制成;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左端圆柱体与右端圆锥体同轴,左端圆柱体直径小于右端圆锥体连接处直径;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端水平圆柱孔装入,且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右端圆锥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的两个水平圆柱孔的分界面接触;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右端圆锥面不小于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端水平圆柱孔的左侧圆柱孔内;第八弹簧(100)右端安装在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左端圆柱体上;第八弹簧(100)右端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锥形阀芯(103)的圆锥体左端面接触;第八弹簧(100)左端安装在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中的右端推杆上;第八弹簧(100)左端面与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气压比例电磁铁总成(99)依次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平垫圈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螺接;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下部圆柱体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垂直圆柱孔,圆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圆柱体下端面设置有一个与垂直圆柱孔同轴的密封圈槽;第二气压压力表密封圈(94)安装在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下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通过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106)的圆柱体外螺纹、第二气压压力表总成锁紧螺母(105)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右上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轴心线上设置有一个圆柱孔;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外部中间设置有一个六方体;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外部中间六方体上下两端圆柱体上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通过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的上端圆柱体外螺纹、第三锁紧弹簧垫圈(97)、第三锁紧垫圈(98)与第二气压溢流阀阀体(102)左下端垂直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外部圆柱体上加工有与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轴心线对称的两个平面;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设置有两个同轴的不同直径的垂直圆柱孔,上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大于下部垂直的圆柱孔直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上不小于五分之三深度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通过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的上部垂直的圆柱孔内螺纹、第二消音器总成(93)与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下端圆柱体的外螺纹连接;第二消音器总成(93)上端面与第二气压溢流阀排气直接头(96)下端面接触;第二消音器总成(93)下端面与第二消音器总成锁紧件(92)最小圆柱孔上端面接触。
CN201710255125.2A 2017-04-19 2017-04-19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Active CN106840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5125.2A CN106840553B (zh) 2017-04-19 2017-04-19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5125.2A CN106840553B (zh) 2017-04-19 2017-04-19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0553A CN106840553A (zh) 2017-06-13
CN106840553B true CN106840553B (zh) 2023-04-14

Family

ID=5914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5125.2A Active CN106840553B (zh) 2017-04-19 2017-04-19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0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2642B (zh) * 2017-12-12 2024-04-02 大连亨利测控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高效能切断型单作用气动执行机构
CN108375478A (zh) * 2018-03-19 2018-08-07 南阳理工学院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与制动气室多功能试验台主体结构
CN112268713B (zh) * 2020-11-10 2022-05-17 长安大学 汽车气制动阀与制动缸试验台液压驱动底座总成
CN113446283B (zh) * 2021-06-25 2022-08-16 湖南明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式驱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70013A1 (en) * 1991-05-31 1992-12-01 Dennis John Clark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pump system for liquid trailer
CN203203772U (zh) * 2013-05-03 2013-09-18 南阳理工学院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阀性能测试系统
CN105181355A (zh) * 2015-10-08 2015-12-23 南阳理工学院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系统多功能测试装置
WO2015192602A1 (zh) * 2014-06-18 2015-12-23 国家电网公司 高压开关用液压操动机构及其液压工作缸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70013A1 (en) * 1991-05-31 1992-12-01 Dennis John Clark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pump system for liquid trailer
CN203203772U (zh) * 2013-05-03 2013-09-18 南阳理工学院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阀性能测试系统
WO2015192602A1 (zh) * 2014-06-18 2015-12-23 国家电网公司 高压开关用液压操动机构及其液压工作缸
CN105181355A (zh) * 2015-10-08 2015-12-23 南阳理工学院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系统多功能测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活塞弹簧式气制动阀动特性的研究;马恩;《农机化研究》;20110501(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0553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0553B (zh) 拖拉机运输机组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驱动缸
CN112483511A (zh) 可变增压比液压增压试验系统
CN110441136B (zh) 基于正反牙螺纹结构的拉伸-扭转复合夹具
CN210398048U (zh) 一种90°外螺纹可调向测压接头
CN207647904U (zh)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缸气缸活塞杆驱动装置
CN203685768U (zh) 一种自锁液压缸
CN203561508U (zh) 发动机缸体疲劳试验用模拟活塞
CN206292039U (zh) 一种多功能液压脉冲试验通用歧管
US3786677A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swaged ferrules
CN203324123U (zh) 一种管材液压胀形成形极限图的测试装置
CN213270552U (zh) 一种双作用油缸的模拟工况加载试验设备
CN207609876U (zh) 一种测压管夹
CN110836818A (zh) 一种薄壁圆管双向应力试验方法
CN214135721U (zh) 一种加扭固定夹具
CN101603875B (zh) 一种高压水自密封装置
CN217632749U (zh) 船用低速柴油机高压燃油管测试工具
CN110261094B (zh) 一种垂钻系统推靠机构的试验装置
CN212070680U (zh) 一种摆线针轮磨齿夹具
CN203324111U (zh) 钢套管管道接口试压装置
CN211121785U (zh) 水压试验堵阀
CN213058596U (zh) 一种压力表快速校验台中的储水罐
CN210423701U (zh) 一种带台肩导管的端面封堵装置
CN219327893U (zh) 一种漏水管道封堵装置
CN107989854A (zh) 农业拖拉机气制动阀多功能测试缸气缸活塞杆驱动装置
CN112268713B (zh) 汽车气制动阀与制动缸试验台液压驱动底座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