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1157A -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31157A CN106831157A CN201710115854.8A CN201710115854A CN106831157A CN 106831157 A CN106831157 A CN 106831157A CN 201710115854 A CN201710115854 A CN 201710115854A CN 106831157 A CN106831157 A CN 1068311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eet potato
- false
- winter daphne
- special fertilizer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7/00—Other phosphatic fertilisers, e.g. soft rock phosphates, bone me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专用肥,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蓖麻饼粕、茶粕、豆腐渣或黄豆渣、鲜浒苔、蚕沙、干驴粪、螺蛳壳、鱼塘淤泥、果蔬废弃料、胡椒、苦楝皮、硫酸钾、尿素、磷矿粉、复合微生物菌剂、假瑞香提取物、水适量;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3‑4:2‑3:4‑6:2‑3;所述假瑞香提取物是以假瑞香的茎和叶为原料,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本发明甘薯专用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增强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持续供肥能力,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了甘薯抗逆性和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专用肥,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及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是重要的薯类作物,其兼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特点。甘薯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降糖、止血、消炎、防癌、通便、延年益寿之功效。
目前,用于甘薯生长的肥料多为无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无机肥的连续大量使用容易造成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流失、重金属超标,严重降低土壤活力,造成土壤结块,影响甘薯品质和产量,而有机无机复合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无机肥料的施用量,并可以降低处理生活垃圾产生的危害及成本,但是此类肥料对于甘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作用甚微,如甘薯黑斑病、茎线虫病及甘薯象甲等病虫害对甘薯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们多选用化学杀虫剂来防治此类病虫害,虽能降低病虫害对甘薯的侵蚀,但杀虫剂过量或者应用的种类不适宜,易产生药害,影响甘薯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生产成本低、肥效高的甘薯专用肥,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甘薯产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了上述甘薯专用肥的一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了上述甘薯专用肥的一种施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甘薯专用肥,其特点是,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蓖麻饼粕15-20; 茶粕12-15; 豆腐渣或黄豆渣25-30;
鲜浒苔10-12; 蚕沙70-80; 干驴粪90-100;
螺蛳壳15-17; 鱼塘淤泥22-30; 果蔬废弃料20-25;
胡椒1-3; 苦楝皮4-7; 硫酸钾60-65;
尿素15-20; 磷矿粉25-35; 复合微生物菌剂1.2-1.8;
假瑞香提取物2-4; 水适量;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3-4:2-3:4-6:2-3;
所述假瑞香提取物是以假瑞香的茎和叶为原料,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苦楝皮为苦楝树皮、苦楝根皮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总数≥1.15×108/g。
本发明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何一种采用水提或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得到的假瑞香提取物,或者为市售的假瑞香提取物。优选地,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假瑞香的茎和叶剪碎,按料水质量比1:1-3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水,浸泡35-45h,每5h搅拌一次,过滤,取滤液,即得假瑞香提取物;或按料液比1:4-6(w/v)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提取2-3次,超声辅助提取35-60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即得假瑞香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甘薯专用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蓖麻饼粕17; 茶粕15; 豆腐渣或黄豆渣28;
鲜浒苔10; 蚕沙75; 干驴粪100;
螺蛳壳17; 鱼塘淤泥23; 果蔬废弃料22;
胡椒1.6; 苦楝皮6; 硫酸钾65;
尿素16; 磷矿粉25; 复合微生物菌剂1.5;
假瑞香提取物3; 水适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取螺蛳壳,烘干或晒干,粉碎,过80-120目筛,即得螺蛳壳粉,备用;
(2)取鲜浒苔,按料水质量比1:4-6加水匀浆,即得浒苔匀浆液,备用;
(3)分别将胡椒和苦楝皮粉碎,过80-100目筛,混合得混合粉,加水至水浸没混合粉,煮沸后再文火煎煮0.8-1.5h,冷却,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备用;
(4)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与蓖麻饼粕、茶粕、豆腐渣或黄豆渣、果蔬废弃料、鱼塘淤泥、蚕沙、干驴粪、螺蛳壳粉和浒苔浆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充分搅拌,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添加适量水,至混合料中水分含量达38-50%后投入发酵池,发酵温度控制在25-55℃,当混合料中心温度升至50-55℃时,进行翻料降温,发酵15-20天,即得腐熟物料;
(5)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与磷矿粉、硫酸钾、尿素、假瑞香提取物和腐熟物料混合均匀,造粒,得粒径为2.8-3.5mm的肥料颗粒,干燥,至水分含量≤8%,即得甘薯专用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甘薯专用肥的施用方法,其特点是,该肥料在甘薯种植过程中作为基肥一次施用,用量为70-120kg/亩。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及其作用如下:
蓖麻饼粕:是蓖麻子取油后剩下的残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3大元素,尤以氮肥效力最强。
茶粕:又称茶籽饼,别名茶麸、茶枯、茶籽饼,是茶油加工的副产物之一,具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蛋白质等有机质,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可以作为制作有机肥料的绿色原料,既能充分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并具有防治地下害虫(如甘薯小象甲)的作用,而且能够自行分解,无毒性残存,对人体无影响,使用安全。另外,茶粕中含有的茶皂素能够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络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豆腐渣或黄豆渣:富含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作为肥料使用对土壤的酸碱度影响不大,可改善土壤性状、利于植物生长。
鲜浒苔:浒苔亦称苔条、苔菜,绿藻纲,石莼科,是含高蛋白和丰富维生素的天然原料,还含有钙、镁、碘、锌等微量元素,以及浒苔活性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蚕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易腐熟,容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而且蚕砂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类似物,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
螺蛳壳:其主要无机成分为碳酸钙,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钙质添加物,也可为植物生长提供钙元素。
鱼塘淤泥:是在养殖鱼类过程中,鱼塘中会沉积一些残剩饵料、肥料、死亡生物、鱼类粪便及其它有机质,加上泥沙的混合,在池底形成的淤泥,其中的有机质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形成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
果蔬废弃料:包括瓜果皮、果核、质量不佳的蔬菜及净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也、根、茎和果实等,这类废弃料中富含糖类、纤维素、木质素、维生素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基本无毒。
胡椒:别名白胡椒、黑胡椒、昧履支、浮椒、玉椒、味履支,是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其提取物具有抑制多种病菌的效果,包括甘薯黑斑病菌,抑制率高达73.9%,可以降低甘薯黑斑病的发病率。
苦楝皮:苦楝为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种,又称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等,该种既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苦楝皮包括苦楝树皮和苦楝根皮,可以防治螟虫、蚜虫、菜青虫、苞虫、虱、蝉等,对甘薯茎线虫具有杀线活性,对甘薯块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假瑞香(Bontia daphnoidesL.):为苦槛蓝科假瑞香属下的一个种,在我国福建(厦门)和广东(广州)均有分布,假瑞香提取物对甘薯小象甲具有毒杀活性。
复合微生物菌剂:酵母菌可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产生出促进植物根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黑曲霉能够产生丰富的酶系,如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等,有助于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和难溶无机物,便于作物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腐熟菌剂的主要菌种之一;胶质芽孢杆菌又称硅酸盐细菌,具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同时能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等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提高作物产量,并分泌植物生长刺激素及多种酶,以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能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甘薯专用肥以生活废料、生产加工废弃物为有机肥主要原料,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土著菌共同作用,通过发酵腐熟得到有机肥,并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配合,再辅以具有抑制甘薯黑斑病菌的胡椒、毒杀甘薯茎线虫的苦楝皮和毒杀甘薯小象甲的假瑞香提取物,制备得到。该专用肥所用原料易得且变废为宝,节省了处理生活及工业垃圾的成本,在发酵腐熟过程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加速了发酵进程,由于发酵温度急剧升高,有利于杀死原料中的有害病菌,减少了病害传播,制备得到的肥料中含有供甘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以及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物质,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增强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持续供肥能力,降低了土传病害发生率,提高了甘薯抗逆性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甘薯专用肥,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蓖麻饼粕15; 茶粕12; 豆腐渣或黄豆渣25;
鲜浒苔10; 蚕沙70; 干驴粪90;
螺蛳壳17; 鱼塘淤泥30; 果蔬废弃料20;
胡椒1; 苦楝皮4; 硫酸钾60;
尿素15; 磷矿粉25; 复合微生物菌剂1.2;
假瑞香提取物2; 水适量;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3:2:4:2;
所述假瑞香提取物是以假瑞香的茎和叶为原料,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
实施例2,一种甘薯专用肥,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蓖麻饼粕20; 茶粕15; 豆腐渣或黄豆渣30;
鲜浒苔12; 蚕沙80; 干驴粪100;
螺蛳壳15; 鱼塘淤泥22; 果蔬废弃料25;
胡椒3; 苦楝皮7; 硫酸钾65;
尿素20; 磷矿粉35; 复合微生物菌剂1.8;
假瑞香提取物4; 水适量;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4:3:6:3;
所述假瑞香提取物是以假瑞香的茎和叶为原料,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
实施例3,一种甘薯专用肥,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蓖麻饼粕18; 茶粕14; 豆腐渣或黄豆渣28;
鲜浒苔10; 蚕沙75; 干驴粪95;
螺蛳壳16; 鱼塘淤泥25; 果蔬废弃料20;
胡椒2; 苦楝皮5; 硫酸钾60;
尿素15; 磷矿粉30; 复合微生物菌剂1.5;
假瑞香提取物3; 水适量;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3:3:5:2;
所述假瑞香提取物是以假瑞香的茎和叶为原料,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
实施例4,实施例1-3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中,所述的苦楝皮为苦楝树皮、苦楝根皮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施例5,实施例1-4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中,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总数≥1.15×108/g。
实施例6,实施例1-5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中,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假瑞香的茎和叶剪碎,按料水质量比1:1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水,浸泡45h,每5h搅拌一次,过滤,取滤液,即得假瑞香提取物;或按料液比1:4(w/v)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提取2次,超声辅助提取35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即得假瑞香提取物。
实施例7,实施例1-5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中,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假瑞香的茎和叶剪碎,按料水质量比1:3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水,浸泡35h,每5h搅拌一次,过滤,取滤液,即得假瑞香提取物;或按料液比1:6(w/v)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提取3次,超声辅助提取60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即得假瑞香提取物。
实施例8,实施例1-5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中,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假瑞香的茎和叶剪碎,按料水质量比1:2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水,浸泡40h,每5h搅拌一次,过滤,取滤液,即得假瑞香提取物;或按料液比1:5(w/v)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2次,超声辅助提取45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即得假瑞香提取物。
实施例9,一种甘薯专用肥,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蓖麻饼粕17; 茶粕15; 豆腐渣或黄豆渣28;
鲜浒苔10; 蚕沙75; 干驴粪100;
螺蛳壳17; 鱼塘淤泥23; 果蔬废弃料22;
胡椒1.6; 苦楝皮6; 硫酸钾65;
尿素16; 磷矿粉25; 复合微生物菌剂1.5;
假瑞香提取物3; 水适量;
所述的苦楝皮为苦楝树皮、苦楝根皮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2: 1: 3:1;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总数≥1.15×108/g;
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假瑞香的茎和叶剪碎,按料液比1:4(w/v)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2次,超声辅助提取35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即得假瑞香提取物。
实施例10,实施例1-9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螺蛳壳,烘干或晒干,粉碎,过80目筛,即得螺蛳壳粉,备用;
(2)取鲜浒苔,按料水质量比1:4加水匀浆,即得浒苔匀浆液,备用;
(3)分别将胡椒和苦楝皮粉碎,过80目筛,混合得混合粉,加水至水浸没混合粉,煮沸后再文火煎煮0.8h,冷却,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备用;
(4)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与蓖麻饼粕、茶粕、豆腐渣或黄豆渣、果蔬废弃料、鱼塘淤泥、蚕沙、干驴粪、螺蛳壳粉和浒苔浆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充分搅拌,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添加适量水,至混合料中水分含量达38%后投入发酵池,发酵温度控制在25-55℃,当混合料中心温度升至50℃时,进行翻料降温,发酵15天,即得腐熟物料;
(5)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与磷矿粉、硫酸钾、尿素、假瑞香提取物和腐熟物料混合均匀,造粒,得粒径为2.8mm的肥料颗粒,干燥,至水分含量≤8%,即得甘薯专用肥。
实施例11,实施例1-9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螺蛳壳,烘干或晒干,粉碎,过120目筛,即得螺蛳壳粉,备用;
(2)取鲜浒苔,按料水质量比1: 6加水匀浆,即得浒苔匀浆液,备用;
(3)分别将胡椒和苦楝皮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得混合粉,加水至水浸没混合粉,煮沸后再文火煎煮1.5h,冷却,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备用;
(4)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与蓖麻饼粕、茶粕、豆腐渣或黄豆渣、果蔬废弃料、鱼塘淤泥、蚕沙、干驴粪、螺蛳壳粉和浒苔浆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充分搅拌,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添加适量水,至混合料中水分含量达50%后投入发酵池,发酵温度控制在25-55℃,当混合料中心温度升至55℃时,进行翻料降温,发酵20天,即得腐熟物料;
(5)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与磷矿粉、硫酸钾、尿素、假瑞香提取物和腐熟物料混合均匀,造粒,得粒径为3.5mm的肥料颗粒,干燥,至水分含量≤8%,即得甘薯专用肥。
实施例12,一种如实施例9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螺蛳壳,烘干或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即得螺蛳壳粉,备用;
(2)取鲜浒苔,按料水质量比1:5加水匀浆,即得浒苔匀浆液,备用;
(3)分别将胡椒和苦楝皮粉碎,过90目筛,混合得混合粉,加水至水浸没混合粉,煮沸后再文火煎煮1.2h,冷却,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备用;
(4)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与蓖麻饼粕、茶粕、豆腐渣或黄豆渣、果蔬废弃料、鱼塘淤泥、蚕沙、干驴粪、螺蛳壳粉和浒苔浆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充分搅拌,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添加适量水,至混合料中水分含量达45%后投入发酵池,发酵温度控制在25-55℃,当混合料中心温度升至53℃时,进行翻料降温,发酵17天,即得腐熟物料;
(5)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与磷矿粉、硫酸钾、尿素、假瑞香提取物和腐熟物料混合均匀,造粒,得粒径为3.2mm的肥料颗粒,干燥,至水分含量≤8%,即得甘薯专用肥。
实施例13,实施例1-12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施用方法,该肥料在甘薯种植过程中作为基肥一次施用,用量为70kg/亩。
实施例14,实施例1-12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施用方法,该肥料在甘薯种植过程中作为基肥一次施用,用量为120kg/亩。
实施例15,实施例1-12任何一项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施用方法,该肥料在甘薯种植过程中作为基肥一次施用,用量为90kg/亩。
实施例16,本发明甘薯专用肥应用效果试验验证例。
一、本发明甘薯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实验时间:2016年。
2、实验地点: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甘薯种植区,土质为沙土,肥力中等,共12亩,其中6亩作为实验田,6亩作为对照田。
3、供试甘薯品种:徐薯24号。
4、供试肥料:
(1)实验组肥料:采用实施例9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
(2)对照组肥料:市售通用复合肥(N:P:K=15:15:15)。
5、实验方法:
实验组肥料和对照组肥料均做基肥一次施入,实验组肥料施入量为90kg/亩,对照组肥料施入量为60kg/亩。在甘薯生长过程中,两组田地采用相同的方式管理,不在追施任何肥料。
2016年5月4号,选择生长一致的脱毒薯苗进行种植,采用双行及留三叶水平栽插,株距以密度定,每亩栽足4000株,2016年10月27号收获,统计甘薯重量(按鲜重计),并测量块根的营养成分(以鲜重计,包括可溶性糖、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粗蛋白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淀粉含量测定根据GB/T 5009.9-2003测定)。
6、实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甘薯亩产量及块根营养成分结果见表1。
表1. 甘薯亩产量及块根营养成分
组别 | 亩产量/kg | 可溶性糖/% | 粗蛋白/% | 淀粉/% |
实验组 | 2935 | 3.4 | 2.0 | 27.6 |
对照组 | 2460 | 2.9 | 1.6 | 21.8 |
由结果可知,施用本发明实施例9所述的专用肥的甘薯产量为施用通用复合肥的甘薯产量的1.19倍,同时,施用本发明专用肥收获的块根的可溶性糖、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均有所增加,甘薯表面光滑明亮、颜色一致,利用价值高。
二、本发明甘薯专用肥对甘薯茎线虫病的影响
1、实验时间: 2016年。
2、实验地点: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甘薯实验区,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沙土,共9亩,根据实验设计分为3组田块,每组3亩。
3、供试甘薯品种:徐薯23号。
4、实验设计:
(1)实验组:
肥料:采用实施例9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采用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
实验方法:每亩施70kg,移栽薯苗前开沟施,生育期间不追肥。
(2)化学药剂组:
肥料:市售通用复合肥(N:P:K=15:15:15)。
实验方法:每亩施50kg,移栽薯苗前开沟施,生育期间不追肥;将5%神农丹颗粒剂(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适量水拌入细砂土中,制成毒土,甘薯种植时开穴,每穴中撒入9~10g的毒土。
(3)对照组:
肥料:市售通用复合肥(N:P:K=15:15:15)。
实验方法:每亩施50kg,移栽薯苗前开沟施,生育期间不追肥、不施药防治。
种植时,选择生长一致的脱毒薯苗进行种植,采用双行及留三叶水平栽插,株距以密度定,每亩栽足3000株,在甘薯生长过程中,除施肥及施药防治外,每组田块采用相同的方式管理,6月上旬栽插,10月中旬收获,甘薯收获时每组田块随机5点取样,每个样点取4m长地块甘薯,逐块调查甘薯茎线虫病发病情况,统计病薯率(病薯率=病薯数/总薯数×100%),结果见表2。
6、实验结果:
表2.不同处理方式的病薯率
组别 | 实验组 | 化学药剂组 | 对照组 |
病薯率/% | 1.49 | 1.55 | 8.68 |
由结果可知,与施用通用复合肥相比,施用本发明专用肥使甘薯茎线虫病发病率降低了82.8%,虽然化学药剂组也极大地降低了茎线虫病发病率,但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茎线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会产生农药残留,严重影响甘薯品质,而本发明甘薯专用肥为利用污染环境的废物制造的绿色、无公害肥料,无农药残留,安全性高。
Claims (7)
1.一种甘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蓖麻饼粕15-20; 茶粕12-15; 豆腐渣或黄豆渣25-30;
鲜浒苔10-12; 蚕沙70-80; 干驴粪90-100;
螺蛳壳15-17; 鱼塘淤泥22-30; 果蔬废弃料20-25;
胡椒1-3; 苦楝皮4-7; 硫酸钾60-65;
尿素15-20; 磷矿粉25-35; 复合微生物菌剂1.2-1.8;
假瑞香提取物2-4; 水适量;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按活菌数计,酵母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3-4:2-3:4-6:2-3;
所述假瑞香提取物是以假瑞香的茎和叶为原料,通过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楝皮为苦楝树皮、苦楝根皮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总数≥1.15×108/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假瑞香提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假瑞香的茎和叶剪碎,按料水质量比1:1-3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水,浸泡35-45h,每5h搅拌一次,过滤,取滤液,即得假瑞香提取物;或按料液比1:4-6(w/v)向剪碎后的假瑞香的茎和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提取2-3次,超声辅助提取35-60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除乙醇,即得假瑞香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蓖麻饼粕17; 茶粕15; 豆腐渣或黄豆渣28;
鲜浒苔10; 蚕沙75; 干驴粪100;
螺蛳壳17; 鱼塘淤泥23; 果蔬废弃料22;
胡椒1.6; 苦楝皮6; 硫酸钾65;
尿素16; 磷矿粉25; 复合微生物菌剂1.5;
假瑞香提取物3; 水适量。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螺蛳壳,烘干或晒干,粉碎,过80-120目筛,即得螺蛳壳粉,备用;
(2)取鲜浒苔,按料水质量比1:4-6加水匀浆,即得浒苔匀浆液,备用;
(3)分别将胡椒和苦楝皮粉碎,过80-100目筛,混合得混合粉,加水至水浸没混合粉,煮沸后再文火煎煮0.8-1.5h,冷却,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备用;
(4)将步骤(3)得到的滤渣与蓖麻饼粕、茶粕、豆腐渣或黄豆渣、果蔬废弃料、鱼塘淤泥、蚕沙、干驴粪、螺蛳壳粉和浒苔浆液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充分搅拌,得混合料;向混合料中添加适量水,至混合料中水分含量达38-50%后投入发酵池,发酵温度控制在25-55℃,当混合料中心温度升至50-55℃时,进行翻料降温,发酵15-20天,即得腐熟物料;
(5)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与磷矿粉、硫酸钾、尿素、假瑞香提取物和腐熟物料混合均匀,造粒,得粒径为2.8-3.5mm的肥料颗粒,干燥,至水分含量≤8%,即得甘薯专用肥。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专用肥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在甘薯种植过程中作为基肥一次施用,用量为70-120kg/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15854.8A CN106831157A (zh) | 2017-03-01 | 2017-03-01 |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15854.8A CN106831157A (zh) | 2017-03-01 | 2017-03-01 |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31157A true CN106831157A (zh) | 2017-06-13 |
Family
ID=5913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15854.8A Pending CN106831157A (zh) | 2017-03-01 | 2017-03-01 |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31157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45771A (zh) * | 2017-09-19 | 2017-12-08 | 紫云自治县文烁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红芯红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35660A (zh) * | 2017-12-05 | 2018-04-20 | 宝鸡科尔夫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腐殖酸型甘薯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650987A (zh) * | 2018-12-10 | 2019-04-19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食用型甘薯营养液及制备方法 |
CN110537469A (zh) * | 2019-10-15 | 2019-12-06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提高粘土地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法 |
CN113698250A (zh) * | 2021-10-18 | 2021-11-26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一种甘薯病虫害生物防治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4634383A (zh) * | 2022-03-22 | 2022-06-17 | 广西沃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3841A (zh) * | 2013-11-19 | 2014-02-05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块茎植物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10569A (zh) * | 2014-03-13 | 2014-07-09 | 青岛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果树专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72003A (zh) * | 2015-02-02 | 2015-06-03 | 覃慧璇 | 一种甘薯专用药肥 |
CN104672004A (zh) * | 2015-02-02 | 2015-06-03 | 覃慧璇 | 一种甘薯专用药肥的制备方法 |
-
2017
- 2017-03-01 CN CN201710115854.8A patent/CN1068311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3841A (zh) * | 2013-11-19 | 2014-02-05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块茎植物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10569A (zh) * | 2014-03-13 | 2014-07-09 | 青岛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果树专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72003A (zh) * | 2015-02-02 | 2015-06-03 | 覃慧璇 | 一种甘薯专用药肥 |
CN104672004A (zh) * | 2015-02-02 | 2015-06-03 | 覃慧璇 | 一种甘薯专用药肥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45771A (zh) * | 2017-09-19 | 2017-12-08 | 紫云自治县文烁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红芯红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35660A (zh) * | 2017-12-05 | 2018-04-20 | 宝鸡科尔夫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腐殖酸型甘薯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650987A (zh) * | 2018-12-10 | 2019-04-19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食用型甘薯营养液及制备方法 |
CN110537469A (zh) * | 2019-10-15 | 2019-12-06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提高粘土地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法 |
CN113698250A (zh) * | 2021-10-18 | 2021-11-26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一种甘薯病虫害生物防治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4634383A (zh) * | 2022-03-22 | 2022-06-17 | 广西沃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65576B (zh) | 一种油用牡丹的育苗方法 | |
CN107759401A (zh) | 一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31157A (zh) |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 |
CN101874445B (zh) | 有机韭菜的栽培方法 | |
KR100830858B1 (ko) | 인삼사포닌 발효액을 이용한 엽채류 재배방법 | |
CN105248222A (zh) |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 |
CN105340554A (zh) | 一种枸杞的种植方法 | |
CN107624577A (zh) | 一种花生高产绿色环保种植方法 | |
CN107691125A (zh) | 一种绿色营养辣椒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6613226A (zh) | 一种提高春砂仁产量的种植方法 | |
CN106831202A (zh) | 一种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 |
CN106577097A (zh) | 一种柑桔种植方法 | |
CN109197320A (zh) | 一种香水柠檬的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7628886A (zh) | 一种黄桃专用微平衡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221530B1 (ko) | 벼목 화본과의 작물과 뜨물을 이용한 천연비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8338039A (zh) | 一种抗病虫鸡腿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 |
CN107211816A (zh) | 一种适于大面积种植的油茶种植方法 | |
CN107188657A (zh) | 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 | |
CN108093730B (zh) | 一种日光温室黄瓜残株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 |
Kumawat et al. |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roundnut (Arachis hypogaea) under foliar application of panchgavya and leaf extracts of endemic plants | |
CN105474930A (zh) | 一种有机大葱的栽培方法 | |
CN107409663A (zh) | 一种绿色食品蚕豆的栽培方法 | |
CN106212154A (zh) |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澳洲坚果栽培方法 | |
CN103636380A (zh) | 一种有机韭菜的培育方法 | |
CN108093722B (zh) | 一种日光温室番茄残株原位还田的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