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9714A - 电梯的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9714A
CN106809714A CN201610443055.9A CN201610443055A CN106809714A CN 106809714 A CN106809714 A CN 106809714A CN 201610443055 A CN201610443055 A CN 201610443055A CN 106809714 A CN106809714 A CN 106809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photochemical catalyst
air
ligh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30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川纮
宫川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09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33Ligh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4Venti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轿厢,在室内具备光源、光催化剂化合物以及载体。光催化剂化合物被照射来自光源的光。载体担载光催化剂。

Description

电梯的轿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的轿厢。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是密室,因此,有时在轿厢内附着有臭味而给利用者带来不快感。并且,存在被带入轿厢内的病毒或细菌繁殖而成为不卫生的状态的情况。
因此,以往,提出有具备臭味检测传感器、离子发生器的轿厢(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轿厢中,利用臭味检测传感器检测轿厢内的臭味,若臭味达到一定强度,则离子发生器产生离子。具体而言,离子发生器通过对其放出针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等离子放电,由此将放出针周围的空气离子化。借助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离子,臭味的原因物质被氧化分解,病毒等被非活性化。结果,能够对轿厢内进行除臭以及抗菌。
离子发生器的放出针若反复放电,则存在因化学变化而劣化的情况。若放出针劣化,则存在所产生的离子减少、或产生有害的臭氧的顾虑。因此,在上述以往的轿厢中,为了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需要定期地更换离子发生器。
并且,离子发生器若长期间连续使用,则寿命变短。因此,为了使离子发生器长寿命化,需要用于断续地驱动离子发生器的控制装置。
这样,在具备离子发生器的以往的轿厢中,为了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换作业、或构建控制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99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维持室内的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的电梯的轿厢。
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在室内具备光源、光催化剂化合物以及载体。光催化剂化合物被照射来自光源的光。载体担载光催化剂。
并且,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具备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室内的顶棚并收纳所述光源的照明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照明壳体并保持光扩散部件的框体,在接受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的所述轿厢的室内的被照射面设置有担载光催化剂化合物的光催化剂载体。
此外,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具备: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室内的顶棚并收纳所述光源的照明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照明壳体并保持光扩散部件的框体;换气装置,使轿厢的室内的空气循环;以及喷雾装置,将含有光催化剂化合物的液体朝所述轿厢的室内喷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将图2的顶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设置于侧板的开口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框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将透光性片相对于框体的固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对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对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将透光性片相对于框体的固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将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顶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对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对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将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顶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15是将图14的顶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具备轿厢主体1、照明器具2以及换气装置3。
轿厢主体1由顶棚11、侧板12、轿底板13、门14构成。在图1的例子中,轿厢仅具备1个门14,但也可以具备2个。以下,将轿厢主体1的内侧称为轿厢的室内。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轿厢的室内设置有具备轿厢呼叫键、开门、以及关门键等的操作面板。
照明器具(照明装置)2是直接照明的照明装置,设置于室内的顶棚11。图3是将图1的顶棚11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3所示,照明器具2具备照明壳体21、光源22、框体23、光扩散部件24、透光性片25以及光催化剂化合物26。
照明壳体21是照明器具2的外壳。光源22以及框体23相对于照明壳体21被固定。通过使用照明壳体21,能够提高照明器具2的施工性。
图3的照明壳体21具备顶板211以及侧板212。顶板211被固定于顶棚11。侧板212从顶板211沿垂直方向(图3中的下方)延伸,且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开口部213。
图4是示出设置于侧板212的开口部213的一例的俯视图。在图4的例子中,在侧板212上设置有多个大致矩形的开口部213。侧板212可以在整面都设置这样的开口部213、也可以仅在一部分上设置。并且,开口部213的形状能够任意设计。
但是,对于各开口部213,为了使得垃圾或虫子等(以下称为“垃圾等”)难以侵入照明壳体21的内侧,优选形成得较小或者较细。例如,图4的开口部213优选形成为长边为20cm以下、短边为2cm以下。
通过像这样在侧板212上设置开口部213,能够使照明壳体21内侧的空气与外侧的空气进行换气。并且,能够使照明壳体21轻量化。
另外,侧板212也可以除了如图4所示的用于进行换气的开口部213之外,具有与后述的换气装置3的换气口32对应的开口部。
并且,照明壳体21也可以在顶板211以及侧板212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用于反射来自光源22的光的反射件。反射件可以是反射镜,也可以是以容易反射光的方式涂覆后的照明壳体21的内表面。通过在照明壳体21的内表面设置反射件,能够提高照明器具2的照度。
光源22被固定于顶板211,并朝室内照射光。光源22例如为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白炽灯、或者荧光灯。在图3的例子中,照明器具2具备多个光源22,但也可以具备1个。并且,光源22也可以直接固定于顶棚11。在该情况下,照明壳体21只要代替顶板211而具备用于将侧板212固定于顶棚11的凸缘即可。
框体23是由铝等金属或塑料形成的环状部件,且以与顶板211对置的方式被固定在侧板212的端部(图3中的下端)。
光扩散部件24以及透光性片25相对于框体23被固定。通过使用框体23,能够提高照明器具2的施工性。
图5是示出框体23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5的例子中,框体23的俯视形状呈大致正方形,在其上端,使用螺钉251以及固定部件252固定有透光性片25。对于螺钉251以及固定部件252,详细情况后述。另外,框体23的俯视形状并不限于正方形,能够设计成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能够安装于侧板212的端部的任意形状。
光扩散部件24是由丙烯酸酯、塑料、玻璃、玻璃纤维织物等形成的、使光扩散的板状部件。光扩散部件24如图3所示以覆盖框体23的一端(图3中的下端)的方式被固定于框体23。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光扩散部件24,来自光源22的光由光扩散部件24扩散,并朝室内照射。由此,照明器具2能够对室内均匀地照射。并且,通过配置光扩散部件24,照明器具2的内部构造(光源22或照明壳体21的内侧)相对于利用者被遮挡,能够提高照明器具2的美观性。
透光性片25是使可见光透射的片状部件。透光性片25以覆盖框体23的另一端(图3中的上端)的方式被固定于框体23。来自光源22的光在透射透光性片25后由光扩散部件24扩散。
通过将透光性片25以这种方式配置,能够抑制垃圾等侵入框体23的内侧。由此,能够抑制因垃圾等堆积在光扩散部件24上而导致的、照明器具2的美观性的下降。为了抑制垃圾等的侵入,透光性片25优选将框体23的内侧密闭。此处所说的密闭是指以使得垃圾等不会侵入的程度堵塞框体23的上端。
图6是将透光性片25相对于框体23的固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图6的例子中,透光性片25使用螺钉251以及板状的固定部件252被固定于框体23的上端。
具体而言,螺钉251以相对于框体23的上端按压固定部件252的方式被固定在框体23的上端,透光性片25夹在框体23的上端与固定部件252之间而被固定。如图6所示,通过使固定部件252中的、与透光性片25接触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朝框体23的上端侧突出,能够更牢固地固定透光性片25,能够使得透光性片25难以偏移。
另外,透光性片25的固定方法并不限于图6的例子。透光性片25也可以利用粘接剂或者螺钉直接固定在框体23的上端。
作为透光性片25,能够利用玻璃、丙烯酸酯、或者塑料制的片、纤维状片(以纤维为原材料而形成薄片状的部件)等任意的透明的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光性片25作为担载光催化剂化合物26的载体利用,因此优选是纤维状片。通过作为透光性片25利用纤维状片,能够使光催化剂化合物26高效地固着于透光性片25。
光催化剂化合物26是包含光催化剂的化合物。光催化剂通过被照射光而发挥催化剂效果,与附近的空气中的氧或水反应,产生活性氧或氢氧根。借助活性氧或氢氧根的氧化力,空气中的臭味的原因物质被分解、病毒被非活性化。即、光催化剂若被照射光则发挥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催化剂化合物26如图3所示涂布在透光性片25的一面(图3中的上表面),在透光性片25的上表面形成层。即、光催化剂化合物26被担载于透光性片25。光催化剂化合物26可以预先涂布于透光性片25,也可以在将透光性片25固定于框体23之后涂布于透光性片25。在任一种情况下,若将框体23固定于照明壳体21并点亮光源22,则光催化剂化合物26被照射来自光源22的光,发挥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由此,轿厢的室内被除臭、抗菌。
光催化剂化合物26可以是作为光催化剂而包含氧化钛的氧化钛化合物,也可以是作为光催化剂而包含氧化钨的氧化钨化合物。由于来自光源22的光包含较多的可见光成分,因此,光催化剂化合物26优选是包含通过可见光的照射而较强地发挥催化剂效果的氧化钨的、氧化钨化合物。
换气装置3具有吸气口31和排气口32,通过将从吸气口31吸入的空气从排气口32排出而使室内的空气循环。对于换气装置3,虽然省略图示,但换气装置3具备用于吸入以及排出空气的马达或风扇。并且,在图3的例子中,换气装置3设置在轿厢的室内,并被固定于侧板212,但也可以被固定于顶棚11或侧板12。并且,换气装置3也可以设置在轿厢的室外。
吸气口31以朝照明器具2的外侧开口的方式配置。并且,排气口32朝侧板212开口,以与侧板212的开口部213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方式配置。在侧板212具有与排气口32对应的开口部的情况下,排气口32可以以与该开口部对应的方式配置。
其次,参照图7以及图8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轿厢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以及图8是对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以及图8中的箭头示意性地示出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
换气装置3如图7所示从吸气口31被供给室内的照明器具2的外侧的空气、并从排气口32排出。从排气口32被排出后的空气经由开口部213而被朝照明器具2内的、照明壳体21与光催化剂化合物26之间的空间排出。
被排出至该空间后的空气借助被照射来自光源22的光的光催化剂化合物26而被除臭以及抗菌。被除臭以及抗菌后的空气如图8所示随着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而经由侧板212的开口部213朝室内的照明器具2的外侧流出。流出至照明器具2的外侧之后的空气再次从换气装置3的吸气口31被供给。结果,室内的空气在照明器具2的外侧与照明器具2的内侧(照明壳体21与光催化剂化合物26之间的空间)之间循环。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具备被照射来自光源22的光的光催化剂化合物26,能够利用该光催化剂化合物26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臭以及抗菌。光催化剂化合物26只要被照射来自光源22的光就发挥催化剂效果。
因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无需为了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而进行特殊的保养作业,能够容易地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换气装置3使室内的空气在照明器具2的外侧与内侧之间循环。进而,光催化剂化合物26配置在该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由此,能够对室内的空气高效地进行除臭以及抗菌。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光催化剂化合物26仅涂布于透光性片25的上表面,但也可以涂布于室内的其他部分。例如,光催化剂化合物26也可以涂布于室内的壁面的一部分(顶棚11、侧板12、轿底板13、以及门14等),也可以涂布于照明器具2的一部分(顶板211、侧板212、以及光扩散部件24等)。即、可以将室内的壁面的一部分或照明器具2的一部分作为光催化剂化合物26的载体来利用。在任一种情况下,光催化剂化合物26均被照射来自光源22的光而发挥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
并且,换气装置3的吸气口31和排气口32也可以相反。在该情况下,图7以及图8所示的气流的方向也变为相反方向。并且,轿厢也可以与换气装置3相分离地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和室外的空气循环的换气装置。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9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透光性片25的固定方法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图9是将透光性片25相对于框体23的固定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框体23在上端具有槽231。槽231形成在框体23的上端的整周。透光性片25被夹在槽231与固定部件253之间而被固定。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光性片25具有能够埋入于槽231的挠性。透光性片25例如优选为纤维状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253是由橡胶或塑料形成的环状的弹性部件。固定部件253形成为比槽231的内径粗,以弹性变形后的状态嵌入槽231。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用于将透光性片25固定于框体23的工具,能够提高照明器具2的施工性。并且,透光性片25的整周均由固定部件253固定。由此,能够使得在透光性片25上更难以产生褶皱。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图12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光催化剂化合物26并不涂布于透光性片25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0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顶棚11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图10的轿厢中,光催化剂化合物26代替涂布于透光性片25的上表面而涂布于侧板212的内表面。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11以及图12是对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侧板212位于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因此,若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涂布于侧板212的内表面,则能够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配置于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因而,即便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也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对室内的空气高效地进行除臭以及抗菌。
另外,在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涂布于侧板212的内表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侧板212的内表面粘贴纤维状的片,并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涂布在纤维状的片上。由此,能够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高效地固着于侧板212的内表面。
并且,光催化剂化合物26也可以不仅涂布于侧板212的内表面,还涂布于顶板211的内表面或室内的壁面的一部分。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照明器具2为间接照明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3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顶棚11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2具备照明壳体21、光源22、光催化剂化合物26以及反射件27。
图13的照明壳体21为截面L字型的板状部件,具备侧板212和底板214。侧板212的一端被固定于顶棚11,并从顶棚11沿垂直的方向延伸。底板214从侧板212的另一端沿与顶棚11平行的方向延伸。光源22以朝顶棚11照射光的方式配置在照明壳体21的底板214上。
反射件27被固定于顶棚11,被照射来自光源22的光、并反射所照射的光。借助反射件27的反射光,室内被照亮。反射件27能够由反射光的任意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催化剂化合物26涂布于反射件27的一面(图13中的下表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件27被作为光催化剂化合物26的载体利用。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具备光催化剂化合物26,光催化剂化合物26被从光源22照射光。因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无需为了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而进行特殊的保养作业,能够容易地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也可以不具备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换气装置3。这是因为,在图13的照明器具2中,光催化剂化合物26从照明壳体21露出,仅借助通过门14的开闭或利用者的移动而产生的室内的空气的循环就能够对室内的空气高效地进行除臭以及抗菌。
并且,也可以在反射件27的下表面粘贴纤维状的片,并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塗布在该纤维状的片上,也可以为反射件27自身由纤维状的片形成。由此,能够将光催化剂化合物26高效地固着于反射件27的下表面。
并且,照明器具2的结构并不限于图13的结构,能够任意设计。并且,光催化剂化合物26也可以不仅涂布于顶棚11,也涂布于室内的壁面的其他部分。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以及图15对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轿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朝室内喷雾光催化剂化合物26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14的轿厢具备轿厢主体1、照明器具2、换气装置3以及喷雾装置4。
在图14的例子中,换气装置3设置在轿厢的外侧,并被固定于顶棚11。换气装置3供给轿厢外侧的空气,并朝轿厢的室内排出。由此,产生从顶棚11朝向下方的气流。
图15是将图14的顶棚11部分放大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15所示,喷雾装置4具备储水罐41、管42以及喷雾器43。
储水罐41设置在轿厢的外侧,且被固定于顶棚11。储水罐41在内部储存水溶液44。水溶液44是包含光催化剂化合物26的液体。另外,储水罐41也可以设置于轿厢的室内。
管42连接储水罐41和喷雾器43。储存于储水罐41的水溶液44经由管42被朝喷雾器43供给。
喷雾器43设置于轿厢的室内,且被固定于照明器具2。喷雾器43将从储水罐41经由管42供给的水溶液44喷雾。喷雾器43将水溶液44喷雾的定时能够任意设计。例如,喷雾器43可以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喷雾,也可以根据门的开闭或呼叫的登记等事件的产生而喷雾。另外,喷雾器43也可以固定于顶棚11或侧壁12,也可以设置在轿厢的外侧。
如图15所示,喷雾器43朝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喷雾水溶液44。由此,喷雾器43喷雾的水溶液44乘着气流而朝室内高效地散布。
朝室内散布后的水溶液44附着于室内的壁面、照明器具2、以及轿厢的利用者等,并被照射来自照明器具2的光。若水溶液44被照射光,则水溶液44所包含的光催化剂化合物26发挥催化剂效果,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臭以及抗菌。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利用喷雾装置4将水溶液44朝室内喷雾,利用水溶液44所包含的光催化剂化合物26的催化剂效果对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臭以及抗菌。因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仅通过朝储水罐41补充水溶液44就能够容易地维持除臭效果以及抗菌效果。
并且,喷雾器43朝换气装置3所产生的气流喷雾水溶液44。由此,能够使水溶液44高效地散布于室内,能够高效地进行室内的除臭以及抗菌。
另外,喷雾装置4的结构并不限于图15的结构。作为喷雾装置4,能够利用可将水溶液44朝室内喷雾的任意装置。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自身,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并且,能够通过将上述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并且,例如,也可以考虑从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后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将记载于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Claims (11)

1.一种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具备:
光源;
光催化剂化合物,被照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以及
载体,担载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
2.一种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具备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室内的顶棚并收纳所述光源的照明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照明壳体并保持光扩散部件的框体,
在接受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的所述轿厢的室内的被照射面设置有担载光催化剂化合物的光催化剂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轿厢的室内的空气循环的换气装置,所述光催化剂载体担载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的面配置在所述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催化剂载体是与所述光扩散部件对置而以堵塞所述框体的方式安装、并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射的透光性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片经由嵌合于遍及所述框体的上端整周形成的槽的弹性部件而被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光催化剂载体担载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的面是位于所述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的所述照明壳体的侧板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光催化剂载体担载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的面是位于所述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的所述照明壳体的侧板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光催化剂载体担载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的面是位于所述换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流路上的轿厢的室内的壁面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壳体具有使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朝顶棚反射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构成担载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的面。
10.一种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具备:
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室内的顶棚并收纳所述光源的照明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照明壳体并保持光扩散部件的框体;
换气装置,使轿厢的室内的空气循环;以及
喷雾装置,将含有光催化剂化合物的液体朝所述轿厢的室内喷雾。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化合物是氧化钛化合物或者氧化钨化合物。
CN201610443055.9A 2015-12-02 2016-06-20 电梯的轿厢 Pending CN106809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5747 2015-12-02
JP2015235747A JP6212100B2 (ja) 2015-12-02 2015-12-02 エレベータのカ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714A true CN106809714A (zh) 2017-06-09

Family

ID=5901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3055.9A Pending CN106809714A (zh) 2015-12-02 2016-06-20 电梯的轿厢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12100B2 (zh)
CN (1) CN1068097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54958A1 (en) * 2020-05-14 2021-11-18 Man-D-Tec, Inc. Elevator system ventilation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9274U (ja) * 1983-10-19 1985-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照明装置
JP2001328786A (ja) * 2000-05-18 2001-11-2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清浄機能を持つ移動装置および清浄化方法
JP3346990B2 (ja) * 1996-09-06 2002-11-18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かご室の照明装置
CN2630217Y (zh) * 2003-06-10 2004-08-04 立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电梯厢体
CN1666811A (zh) * 2004-03-11 2005-09-14 上海拜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光触媒车用空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254102A (ja) * 2006-03-23 2007-10-04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搬送装置用清浄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1495159A (zh) * 2004-09-20 2009-07-29 奥蒂斯电梯公司 经过消毒的电梯乘客界面
CN102316909A (zh) * 2009-02-13 2012-01-11 李抗菌解决方案公司 Uv空气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2182386U (zh) * 2011-07-22 2012-04-04 北京升华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轿厢用薄型led照明灯箱
CN202203700U (zh) * 2011-07-28 2012-04-25 李光曦 Led灯具
JP2015003820A (ja) * 2013-06-24 2015-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装置
JP2015063366A (ja) * 2013-09-25 2015-04-09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9274U (ja) * 1983-10-19 1985-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照明装置
JP3346990B2 (ja) * 1996-09-06 2002-11-18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かご室の照明装置
JP2001328786A (ja) * 2000-05-18 2001-11-2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清浄機能を持つ移動装置および清浄化方法
CN2630217Y (zh) * 2003-06-10 2004-08-04 立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电梯厢体
CN1666811A (zh) * 2004-03-11 2005-09-14 上海拜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光触媒车用空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5159A (zh) * 2004-09-20 2009-07-29 奥蒂斯电梯公司 经过消毒的电梯乘客界面
JP2007254102A (ja) * 2006-03-23 2007-10-04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搬送装置用清浄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2316909A (zh) * 2009-02-13 2012-01-11 李抗菌解决方案公司 Uv空气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2182386U (zh) * 2011-07-22 2012-04-04 北京升华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轿厢用薄型led照明灯箱
CN202203700U (zh) * 2011-07-28 2012-04-25 李光曦 Led灯具
JP2015003820A (ja) * 2013-06-24 2015-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装置
JP2015063366A (ja) * 2013-09-25 2015-04-09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00854A (ja) 2017-06-08
JP6212100B2 (ja)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01015A1 (e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JP2006280428A (ja) 除菌脱臭フィルタおよび除菌脱臭装置
JP4033214B2 (ja) 空気清浄機
JP2007254102A (ja) 乗客搬送装置用清浄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6809714A (zh) 电梯的轿厢
KR20150019189A (ko) 탈취 및 살균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옷걸이 봉
JPH04307066A (ja) 室内空気処理機構
KR102206281B1 (ko) 자외선을 이용한 공기 정화 장치
KR102076612B1 (ko) 센서등
JP4205923B2 (ja) 光触媒装置
JP2019129816A (ja) 換気装置
JPH11339521A (ja) 照明装置
JP2018133256A (ja) 電気機器
JP2017116248A (ja) エアーカーテン装置
JP2007186874A (ja) 面材ユニット及びその面材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建物
CN207672953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踢脚线结构及墙板结构
JP2008150187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照明装置
JP2007143784A (ja) 消臭トイレ装置
JP2002102654A (ja) 光触媒を用いた空気循環装置
JPH09252992A (ja) 衛生設備を備えた部屋
KR102384156B1 (ko) 형광 램프 체결형 led 램프
JP2002306580A (ja) 空気浄化方法及び装置ならびに空気浄化装置付き冷蔵庫
JP3229149U (ja) Led照明器具用の光触媒塗料
JP3063685B2 (ja) 光触媒機構
KR102347821B1 (ko) 살균기능을 가지는 엘리베이터카 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