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1994A -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1994A
CN106801994A CN201710185917.7A CN201710185917A CN106801994A CN 106801994 A CN106801994 A CN 106801994A CN 201710185917 A CN201710185917 A CN 201710185917A CN 106801994 A CN106801994 A CN 106801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pipe
blast stove
fire tube
inne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5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景锋
魏佳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859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1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1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6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e.g. using forced circulation of air over radiators
    • F24H3/08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e.g. using forced circulation of air over radiators by tubes
    • F24H3/088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e.g. using forced circulation of air over radiators by tubes using sol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00Removing ash, clinker, or slag from combustion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7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 F24H9/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mbustion heating means, e.g. grates or burners using sol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6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ers
    • F24H9/209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ers using solid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热风炉及制热系统,热风炉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火管和炉体主体;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空腔,炉体主体顶端与外界连通,炉体主体外侧设置有清灰管,清灰管与外界连通;炉体主体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燃烧腔,燃烧腔与火管连接,火管与出烟管连接,通过引风机在出烟管口处产生负压风,外界空气通过清灰管进入到炉体主体内,通过引风机的作用,炉体主体的火焰就会被吹入燃烧腔内,使火焰横向燃烧,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不会竖直燃烧炉体主体内储存的燃料,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继而提高能源的转换率;制热系统包括中控器和热风炉;热风炉与中控器连接,能够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继而提高能源的转换率。

Description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热风炉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才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传统电热源和蒸汽热动力在输送过程中往往配置多台循环风机,使之最终还是间接形成热风进行烘干或供暖操作,这种过程显然存在大量浪费能源及造成附属设备过多、工艺过程复杂等诸多缺点。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炉子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并对水、空气等介质加热,再通过介质传递供暖或者供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炉子燃烧室为直燃式,火苗向上烧,不易控制火势,而且造成燃料燃烧快,无法持续供给热量,在供暖中需要反复填煤,耗煤量大、热量损失大,燃料的热利用率降低。
因此,提供一种燃烧利用率高的热风炉及制热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炉,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热风炉燃烧热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风炉,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胆、火管和炉体主体;
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炉体主体设置在所述内胆内部,且所述炉体主体顶端穿过所述外壳和内胆与外界连通,所述炉体主体底部设置有清灰管,且所述清灰管与外界连通;
所述炉体主体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与所述火管连接,所述火管与所述出烟管连接,所述出烟管设置在所述内胆上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烟管处设置有引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主风机,所述内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配合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内胆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将空腔内部分隔成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螺旋形进风通道的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主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储煤室、燃烧室和清灰室;
所述燃烧室的宽度大于所述储煤室的宽度,所述燃烧腔设置在所述燃烧室上,且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清灰管一端与所述清灰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清灰室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燃料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内部设置有用于沉淀粉尘颗粒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包括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火管包括第一火管、第二火管和第三火管;
所述第一沉淀室与所述燃烧腔通过所述第一火管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所述第二沉淀室通过所述第二火管连接,所述第二沉淀室与所述出烟管通过所述第三火管连接,所述火管与所述沉淀室配合后形状呈“S”形。
进一步地,所述清灰管上远离所述清灰室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清灰管铰接。
进一步地,热风炉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用于监控炉体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监控室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外部,所述主风机与所述引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内胆内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外壳外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热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热风炉燃烧热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热系统,包括中控器和上述所述的热风炉;
多个所述热风炉均与所述中控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风炉,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火管和炉体主体;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空腔,空腔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炉体主体设置在内胆内部,炉体主体底部与内胆底部接触,且炉体主体顶端与外界连通,在使用时通过炉体主体的顶端向炉体内部填充燃料,炉体主体底部设置有清灰管,且清灰管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在炉体主体底部的清灰管将燃料燃烧后残留的废渣排除,同时通过清灰管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炉体主体内部对燃料进行助燃;炉体主体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燃烧腔,燃烧腔与火管连接,火管与出烟管连接,出烟管设置在内胆上且与外界连通,出烟管处设置有引风机,通过引风机在出烟管口处产生负压风,将炉体主体和火管内的空气排除,外界空气通过清灰管进入到炉体主体内,而且炉体主体上设置有横向向外凸出的燃烧腔,通过引风机的作用,炉体主体的火焰就会被吹入燃烧腔内,使火焰横向燃烧,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不会竖直燃烧炉体主体内储存的燃料,合理利用燃料,并且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继而提高能源的转换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热系统,包括中控器和热风炉,多个热风炉均与中控器连接,制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斜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沉淀室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外壳;101-空腔;1011-隔板;102-第一进风口;200-内胆;201-第二进风口;202-出风管;300-火管;301-出烟管;302-第一火管;303-第二火管;304-第三火管;400-炉体主体;401-清灰管;4011-挡板;402-燃烧腔;403-储煤室;404-燃烧室;405-清灰室;406-支撑板;501-第一沉淀室;502-第二沉淀室;503-导流板;601-第一温度传感器;602-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斜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斜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沉淀室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风炉,包括外壳100、设置在外壳100内的内胆200、火管300和炉体主体400;外壳100与内胆200之间形成空腔101,炉体主体400设置在内胆200内部,且炉体主体400顶端穿过外壳100和内胆200与外界连通,炉体主体400底部设置有清灰管401,且清灰管401与外界连通;炉体主体400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燃烧腔402,燃烧腔402与火管300连接,火管300与出烟管301连接,出烟管301设置在内胆200上且与外界连通,出烟管301处设置有引风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风炉,包括外壳100、设置在外壳100内的内胆200、火管300和炉体主体400;外壳100与内胆200之间形成空腔101,空腔101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炉体主体400设置在内胆200内部,炉体主体400底部与内胆200底部接触,且炉体主体400顶端与外界连通,在使用时通过炉体主体400的顶端向炉体内部填充燃料,炉体主体400底部设置有清灰管401,且清灰管401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在炉体主体400底部的清灰管401将燃料燃烧后残留的废除排除,同时通过清灰管401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到炉体主体400内部对燃料进行助燃;炉体主体400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燃烧腔402,燃烧腔402与火管300连接,火管300与出烟管301连接,出烟管301设置在内胆200上且与外界连通,出烟管301处设置有引风机,通过引风机在出烟管301口处产生负压风,将炉体主体400和火管300内的空气排除,外界空气通过清灰管401进入到炉体主体400内,而且炉体主体400上设置有横向向外凸出的燃烧腔402,通过引风机的作用,炉体主体400的火焰就会被吹入燃烧腔402内,使火焰横向燃烧,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不会竖直燃烧炉体主体400内储存的燃料,合理利用燃料,并且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继而提高能源的转换率。
炉体主体400与火管300内部通过出烟管301和清灰管401连通外界,当设置在出烟管301的出口处的引风机工作时,会使出烟管301内形成负压状态,因此清灰管401处的空气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炉体主体400内,此时炉体主体400和火管300内就形成了空气从清灰管401到出烟管301的通道,而且炉体主体400上设置有横向突出的燃烧腔402,火管300通过燃烧腔402与炉体主体400连接,此时炉体主体400内的火焰会在空气的作用下进入燃烧腔402内,对燃料充分燃烧,火焰不会竖直向上燃烧燃料,减少热浪费。
如果没有设置横向突出的燃烧腔402,即使在引风机、火管300的配合下炉体主体400的火焰也会竖直向上燃烧,此时会对炉体主体400上部的燃料进行燃烧,造成燃料的浪费,即同等质量的燃料,对同等空间进行供热,现有技术会很快将燃料消耗殆尽,且在供暖时温度很高,而本申请通过在炉体主体400上设置横向突出的燃烧腔402,可长时间持续供热,且温度适宜。
具体的,再生产炉体主体400和燃烧腔402时,可以将两者设置成一体。
炉体主体400能够以煤炭或生物燃料等燃料为原料进行燃烧供热。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第一进风口102处设置有主风机,内胆200上开设有与第一进风口102配合的第二进风口201,内胆20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管202。
本发明提供的热风炉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供暖,因此需要炉体主体400对空气进行加热,而对空气进行加热,需要在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2,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02进入外壳100与内胆200之间的空腔101内,在空腔101内进行预热,然后通过设置在内胆200上的第二进风口201进入到内胆200内部,此时空气可以与炉体主体400和火管300进行接触,对空气进行直接加热,然后空气从设置在内胆200上的出风管202排出到外界,对用户进行供暖。
第一进风口102仅设置在外壳100上,目的是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02进入空腔101内,而第二进风口201仅设置在内胆200上,目的是空腔10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201进入到内胆200内部,出风管202设置内胆200上,且与内胆200连通,同时需要穿过外壳100与外界连通。
具体的在第一进风口102处设置主风机,通过主风机将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的从第一进风口102充入空腔101内,外壳100和内胆200内部仅有出风管202一个出气口,因此经主风机充入设备内的气体经过加热后从出风管202流出,完成送风供暖工作。
也可以在出风管202出设置抽风机,抽风机可以将内胆200内部的热空气抽出,使内胆200内部呈现负压状态,此时空腔101内的空气会补入到内胆200内,继而外界空气会补入空腔101内,完成送风供暖工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空腔101内设置有将空腔101内部分隔成从第一进风口102到第二进风口201的螺旋形进风通道的隔板1011。
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在空腔101内不设置多组隔板1011,将空腔101内部空间分隔成一个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为螺旋形,具体为外界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02进入到内腔后,依靠主风机的推力或依靠内胆200内负压的吸力向前运动,在螺旋形进风通道内不,空气会吸收内胆200的热量,然后进入内胆200内部后进一步加热,这样设置可以充分吸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然后从出风管202排出。
将空腔101内的进风通道设置成螺旋形,即进风通道盘绕在内胆200上,这样设置后冷空气能够在空腔101内得到充分的预加热,并且保证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会浪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炉体主体400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储煤室403、燃烧室404和清灰室405;燃烧室404的宽度大于储煤室403的宽度,燃烧腔402设置在燃烧室404上,且与燃烧室404连通,清灰管401一端与清灰室405连接。
炉体主体400内部分隔为不同区域,从上到下分为储煤室403、燃烧室404和清灰室405,而且同一横截面上燃烧室404的宽度大于储煤室403的宽度,这样设置有利于燃料在燃烧室404内的充分燃烧,而且有利于燃烧时火焰的控制,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可以轻易的将火焰的燃烧方向朝向燃烧腔402内。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燃烧室404与清灰室405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燃料的支撑板406,支撑板406上设置有通孔。
燃烧室404与清灰室405之间通过支撑板406分隔,燃烧室404内主要为燃料的燃烧作业,清灰室405内为燃料燃烧后的废料,同时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清灰管401进入清灰室405内对燃料进行助燃。
具体的,支撑板406上设置有通孔,从清灰管401进入的空气可以通过通孔进入燃烧室404,而且燃烧室404内燃烧后产生的废渣可以通过通孔掉落到清灰室405内。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内胆200内部设置有用于沉淀粉尘颗粒的沉淀室,沉淀室包括第一沉淀室501和第二沉淀室502,火管300包括第一火管302、第二火管303和第三火管304;第一沉淀室501与燃烧腔402通过第一火管302连接,第一沉淀室501和第二沉淀室502通过第二火管303连接,第二沉淀室502与出烟管301通过第三火管304连接,火管300与沉淀室配合后形状呈“S”形。
燃料在燃烧室404内燃烧后一些粉尘颗粒和有害杂质会随空气排除到外界,这样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在内胆200内部设置沉淀室,沉淀室与多根火管300连接,具体的第一沉淀室501通过第一火管302连接与燃烧腔402连接,第一沉淀室501通过第二火管303与第二沉淀室502连接,带有杂质的气体进入第一沉淀室501后会形成乱流,在第一沉淀室501内反复碰撞,这样可以将空气内的杂质清除出来,随后再进入第二沉淀室502,而且第二火管303长度较长,第二火管303底端高度低于燃烧室404最低高度,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清除空气内的杂质粉尘,最后通过出烟管301排出的空气质量较好,对大气污染较小。
同时在内胆200内部设置沉淀室与火管300,增大散热面积,更快的对内胆200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且加热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吹出的空气一会冷一会热的现象。
第一沉淀室501与第二沉淀室502中均设置有导流板503,烟尘颗粒从火管300进入到沉淀室内,经过导流板503后会留在沉淀室内,而且导流板503倾斜放置,能够防止积攒在沉淀室内的灰尘被卷起,减少排放气体中的灰尘或污染物。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清灰管401上远离清灰室405的一端设置有挡板4011,挡板4011与清灰管401铰接。
具体的,在清灰管401远离上设置挡板4011,挡板4011与清灰管401铰接,当因引风机工作时,挡板401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外界空气可以自由进入炉体主体400内部,当引风机停止时,挡板4011自由下落,减少空气的进入量,间接调节炉体主体400内部的燃烧情况,具体为减小燃烧程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热风炉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用于监控炉体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01和用于监控室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02;控制器位于外壳100外部,主风机与引风机均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601位于内胆200内部,第二温度传感器602位于外壳100外部,第一温度传感器60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02均与控制器连接。
为进一步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热风炉设备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为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位于外壳100上,方便用户操作,而且空腔101内部设置有螺旋形进风通道,空气能够快速冷却外壳100,因此外壳100上温度较低,不会对控制器造成损害。
而且,外壳100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采用红外线测温传感器,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监测,内胆200内部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01,第一传感器负责对内胆200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60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02均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当室温较低时,控制器会控制引风机和主风机运转,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炉体温度上升,主风机负责对室内进行吹气供暖,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时,控制器控制主风机和引风机停止工作。
同时,当炉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会控制主风机工作,此时引风机为停止状态,对室内进行供热的同时对炉体进行降温,直至内胆200内部温度降到一定时停止主风机。
当炉体温度低于一定时,控制器控制引风机工作,对炉体进行加温,达到一定程度时引风机停止工作。
通过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检测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用户对炉体的照看程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外壳100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在外壳100设置支撑架,可以调节设备整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热系统,包括中控器和热风炉;多个热风炉均与中控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热系统,包括中控器和热风炉,多个热风炉均与中控器连接,制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胆、火管和炉体主体;
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炉体主体设置在所述内胆内部,且所述炉体主体顶端穿过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并与外界连通,所述炉体主体侧面底部设置有清灰管,且所述清灰管与外界连通;
所述炉体主体上设置有横向凸出的燃烧腔,所述燃烧腔与所述火管连接,所述火管与出烟管连接,所述出烟管穿过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出烟管处设置有引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主风机;
所述内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配合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内胆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将空腔内部分隔成螺旋形进风通道的隔板;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进风通道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主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储煤室、燃烧室和清灰室;
所述燃烧室的宽度大于所述储煤室的宽度,所述燃烧腔设置在所述燃烧室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清灰管一端与所述清灰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清灰室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燃料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内部设置有用于沉淀粉尘颗粒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包括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所述火管包括第一火管、第二火管和第三火管;
所述第一沉淀室与所述燃烧腔通过所述第一火管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和所述第二沉淀室通过所述第二火管连接,所述第二沉淀室与所述出烟管通过所述第三火管连接,所述火管与所述沉淀室配合后形状呈“S”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管上远离所述清灰室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清灰管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用于监控炉体内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监控室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外部,所述主风机与所述引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内胆内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外壳外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10.一种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器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炉;
多个所述热风炉均与所述中控器连接。
CN201710185917.7A 2017-03-27 2017-03-27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Pending CN106801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5917.7A CN106801994A (zh) 2017-03-27 2017-03-27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5917.7A CN106801994A (zh) 2017-03-27 2017-03-27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1994A true CN106801994A (zh) 2017-06-06

Family

ID=58981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5917.7A Pending CN106801994A (zh) 2017-03-27 2017-03-27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199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3446A (en) * 1970-06-18 1974-01-10 Gen Electric Gas-fired heater means
EP0588312A1 (de) * 1992-09-15 1994-03-23 A. Schwarz + Co. Heizkessel
CN201126258Y (zh) * 2007-10-18 2008-10-01 王金龙 铸铁管式组合热风炉
CN201615598U (zh) * 2009-03-23 2010-10-27 李秉公 卧式燃煤热风炉
CN201672668U (zh) * 2010-06-17 2010-12-15 青州市硕阳热风炉厂 一种节能热风炉
CN201837054U (zh) * 2010-08-02 2011-05-18 宣城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进风内外受热式热风炉
CN202216394U (zh) * 2011-07-28 2012-05-09 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加热系统
CN202432680U (zh) * 2011-12-31 2012-09-12 刘庆鹏 逆燃气化火管环保热风炉
CN204460691U (zh) * 2015-01-14 2015-07-08 关要领 一种卧式热风炉
CN204593359U (zh) * 2015-04-30 2015-08-26 滁州学院 锅炉系统的水位温度监控系统
CN106322439A (zh) * 2016-09-22 2017-01-11 石家庄市春燕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无烟环保燃烧炉具
CN206648294U (zh) * 2017-03-27 2017-11-17 魏景锋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3446A (en) * 1970-06-18 1974-01-10 Gen Electric Gas-fired heater means
EP0588312A1 (de) * 1992-09-15 1994-03-23 A. Schwarz + Co. Heizkessel
CN201126258Y (zh) * 2007-10-18 2008-10-01 王金龙 铸铁管式组合热风炉
CN201615598U (zh) * 2009-03-23 2010-10-27 李秉公 卧式燃煤热风炉
CN201672668U (zh) * 2010-06-17 2010-12-15 青州市硕阳热风炉厂 一种节能热风炉
CN201837054U (zh) * 2010-08-02 2011-05-18 宣城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进风内外受热式热风炉
CN202216394U (zh) * 2011-07-28 2012-05-09 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加热系统
CN202432680U (zh) * 2011-12-31 2012-09-12 刘庆鹏 逆燃气化火管环保热风炉
CN204460691U (zh) * 2015-01-14 2015-07-08 关要领 一种卧式热风炉
CN204593359U (zh) * 2015-04-30 2015-08-26 滁州学院 锅炉系统的水位温度监控系统
CN106322439A (zh) * 2016-09-22 2017-01-11 石家庄市春燕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无烟环保燃烧炉具
CN206648294U (zh) * 2017-03-27 2017-11-17 魏景锋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7593B (zh) 生物质卧式旋风烧锅炉
CN2835884Y (zh)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
CN206648294U (zh)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CN203273868U (zh) 生物质卧式旋风烧锅炉
CN201779960U (zh) 燃油热风烘干系统
CN204006649U (zh) 一种多管式高温热风炉
CN206037406U (zh)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
CN205535967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
CN202938611U (zh) 高效节能环保立式热风炉
CN106801994A (zh) 热风炉及制热系统
CN203671898U (zh) 强热节能无尘热风锅炉
CN204513748U (zh) 高节能无烟尘对烧式常压热水锅炉
CN206160478U (zh) 一种双炉膛横管列管式高效生物质热风炉
CN206459340U (zh) 一种内置换热锅炉系统
CN103175224B (zh) 节能炉
CN202792886U (zh) 节能烘烤系统
CN205641005U (zh) 一种节能暖气炉
CN204694025U (zh) 一种生物质导热油炉尾气利用处理装置
CN104697164B (zh) 一种燃烧装置
CN104132452A (zh) 一种燃煤供热采暖炉
CN203880927U (zh) 一种高效燃煤热风炉
CN105526705A (zh) 一种节能环保水汽两用锅炉
CN203656986U (zh) 焚烧炉
CN104061678B (zh) 心形换热管多管式高温热风炉
CN105570933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