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6035B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6035B CN106796035B CN201680002315.7A CN201680002315A CN106796035B CN 106796035 B CN106796035 B CN 106796035B CN 201680002315 A CN201680002315 A CN 201680002315A CN 106796035 B CN106796035 B CN 1067960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low fan
- cross flow
- air passage
- stabil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空气调节机。在外壳(3)形成有从吸入口(4)至吹出口(5)的空气通道(6),横流风扇(2)设置于空气通道(6),横流风扇(2)将经过热交换器(1)的空气向吹出口(5)送出。与横流风扇(2)相对地设置稳定器(16),稳定器(16)与空气通道(6)的前壁(14)相连。在稳定器(16)与空气通道(6)的前壁(14)的连接部(17)上,以从空气通道的壁面突出的方式设置防风件(30),防风件(30)防止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的轴向端部吸入空气。防风件(30)覆盖由连接部(17)和空气通道(6)的侧壁(15)包围的角部。确保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流量,并且防止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吸入空气,从而能够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横流风扇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中,利用横流风扇的驱动,从外壳的吹出口吹出热风或冷风。在横流风扇中,一般来说,利用叶片的转动来提高气体的压力。虽然吸入的空气经过外壳内的空气通道时产生压力损失,但是通过利用横流风扇来提高流通的空气的压力,确保了所希望的风量。
在横流风扇中,轴向的端部的风量比中央部少。如果因过滤器堵塞等使送风阻力增加,空气通道成为高压力损失的状态,则横流风扇的空气吸入量变少,吹出量也减少。在横流风扇的端部,由于空气的吸入量不足,所以不能完全地对风进行整流,经过横流风扇的端部的风产生紊乱。因此,产生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的空气吸入,从而产生噪声。此外,虽然横流风扇内部的风的流动基本上是二维流动,但是如果在横流风扇的端部产生风的紊乱,则对横流风扇的轴向中央部的流动也产生不良影响,通风阻力增加,成为从横流风扇吹出的空气的流量下降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横流风扇中,空气通道的侧壁形状形成为朝向出口逐渐缩小。由此,沿着侧壁的空气流动变得顺畅,消除了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的空气吸入,从而能够降低噪声。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21395号
如果空气通道变窄,则与横流风扇的转速对应的流量减小,横流风扇的效率变差。为了确保必要的流量,必须提高横流风扇的转速,耗电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能够确保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流量,并且能够防止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吸入空气,从而降低噪声。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在外壳形成有从吸入口至吹出口的空气通道,横流风扇设置于空气通道,所述横流风扇将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向吹出口送出,设置有防止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的轴向端部吸入空气的防风件,所述防风件设置成从空气通道的壁面突出。
当空气通道处于高压力损失状态时,横流风扇的吹出侧处于产生朝向横流风扇的空气流动的状况。但是,由于具有防风件,所以不产生朝向横流风扇的空气流动,从而防止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吸入空气。
与横流风扇相对地设置有稳定器,稳定器与空气通道的前壁相连,防风件设置在稳定器与空气通道的前壁的连接部。设置于连接部的防风件不妨碍送风,空气通道不会变窄。从横流风扇吹出的空气沿着防风件朝向吹出口流动。
按照本发明,由于消除了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的空气吸入,所以能够防止在横流风扇的轴向端部产生送风紊乱,从而能够降低噪声。此外,由于防风件不会使空气通道变窄,所以能够确保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图2是室内单元的断面图。
图3是安装有横流风扇的外壳的断面图。
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的前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取下横流风扇后的前面板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低压力损失状态时的空气通道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7是表示高压力损失状态时的空气通道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8是表示高压力损失状态时的横流风扇的端部附近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9是从下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0是从前方斜下方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1是表示高压力损失状态时的具有防风件的空气通道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12是从下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3是从前方斜下方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4是从下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5是从前方斜下方向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6是从下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7是从前方斜下方向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图18是表示其他方式的防风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热交换器
2 横流风扇
3 外壳
4 吸入口
5 吹出口
6 空气通道
13 后壁
14 前壁
15 侧壁
16 稳定器
17 连接部
30 防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包括热交换器1和横流风扇2,上述热交换器1和横流风扇2安装在外壳3内。从外壳3的上表面到前表面的上部形成有吸入口4,在外壳3的前表面的下部形成有吹出口5。
在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4至吹出口5的空气通道6,热交换器1配置于上述空气通道6,在热交换器1的送风方向下游侧配置有横流风扇2。过滤器配置于吸入口4,利用过滤器对从吸入口4吸入的室内空气除去尘埃。导风面板7能够开闭地设置于吹出口5。
外壳3由背面板10和前面板11构成,前面板11能够装拆地安装于背面板10。如图4、图5所示,前面板11形成为背面侧敞开的箱状,在前面板11的前表面的下部形成有作为吹出口5的开口。
热交换器1和横流风扇2安装于背面板10。排水盘12能够装拆地设置于背面板10,该排水盘12接收从热交换器1滴下的排出水。排水盘12在热交换器1的下方配置成比横流风扇2更靠前方。
在背面板10的前侧朝向前面板11的开口形成有后壁13。在排水盘12的下方形成有前壁14。排水盘12和前壁14一体形成。在背面板10上朝向前方形成有左右的侧壁15。由上述后壁13、前壁14和左右的侧壁15包围的空间成为空气通道6。从外壳3的上部吸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被吸入横流风扇2,并且从横流风扇2朝向前方的吹出口5吹出。
在横流风扇2和排水盘12之间设置有稳定器16。稳定器16在横流风扇2的前方接近配置,通过使前壁14的送风方向上游侧朝向上侧弯曲而与前壁14一体形成,形成空气通道6的一部分。连接稳定器16和前壁14的连接部17形成为平滑的曲面。
通过连接沿着轴向排列的多个叶轮而构成横流风扇2。在横流风扇2的轴向的一侧的端板上安装有轴毂。在横流风扇2的另一侧的端板上突出设置有支承轴。在背面板10的左右的侧壁15上分别设置有凸缘20,所述凸缘20用于将横流风扇2支承成能够转动。在另一侧的凸缘20上设置有轴承21,支承轴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承21。在一侧的凸缘20的外侧配置有电机,电机收容于电机外壳22。电机轴23从电机外壳22突出,电机轴23贯通一侧的凸缘20并嵌入横流风扇2的轴毂,电机轴23固定于轴毂。
在横流风扇2的左右侧面和凸缘20之间具有间隙。以使空气不在位于横流风扇2侧方的间隙流动的方式设置有盖构件24,该盖构件24包围横流风扇2的送风方向上游侧的侧方。盖构件24分别配置在横流风扇2的左右侧端。
在此,在空气调节机中,通常处于空气通道6的通风阻力小的低压力损失状态。此时,如图6所示,利用横流风扇2来改变送风的方向,吸入的空气顺畅地朝向吹出口5流动。但是,如果因过滤器堵塞等使通风阻力变大,则空气通道6成为高压力损失状态。由此,横流风扇2的空气吸入量减少,来自横流风扇2的吹出量也减少。在利用横流风扇2大幅改变送风方向的接近前壁14的部分处,由于不能确保从横流风扇2的上游侧的空气吸入,所以空气通道6内的稳定流动变得紊乱。特别是横流风扇2的轴向的两端部附近的吹出量变少。如图7、图8所示,在前壁14的附近产生涡流。因上述涡流,在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的轴向两端部附近,产生反向的涡流。其结果,产生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吸入的空气经过横流风扇2的侧面与凸缘20之间的间隙到达吸入侧的短路。因上述短路的影响,横流风扇2内的二维流动变得紊乱,从而产生噪声。
在此,如图9、图10所示,设置有防风件30,该防风件30防止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的轴向端部吸入空气。防风件30以从空气通道6的壁面突出的方式,从连接部17形成至空气通道6的侧壁15,并且覆盖由连接部17和侧壁15包围的角部。
防风件30形成为从连接部17朝向后方,并且朝向稳定器16的上游侧亦即上方的三棱锥状。随着朝向稳定器16的上游侧,防风件30的轴向的宽度变窄。防风件3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面向空气通道6。上表面为倾斜面,从稳定器16沿着横流风扇2的外周形成。下表面为三角形,与前壁14齐平。
如图11所示,当空气通道6处于高压力损失状态时,在横流风扇2的轴向的两端部的吹出侧,即使在前壁14的附近产生涡流,也能够利用防风件30,截断朝向送风方向上游侧亦即横流风扇2的空气流动。由此,消除了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的空气吸入。因此,能够抑制短路的产生,并且横流风扇2的送风不会紊乱,从而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
在空气通道6处于低压力损失状态时,横流风扇2的吹出量足够大。虽然从横流风扇2的轴向的端部也吹出空气,但是从横流风扇吹出的空气沿着防风件30的上表面流动,防风件30不会妨碍送风。如此,即使设置防风件30,空气通道6也不会变窄,所以能够确保足够的吹出量。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2、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风件30形成为下表面朝向下方倾斜。虽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风件30相比,本防风件30的轴向的宽度不变,但是下表面的后端与前壁14相比位于下方。因此,防风件30的下表面的面积增加。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此,通过使防风件30的下表面的面积增加,提高了截断朝向与送风方向相反方向流动的空气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风件30形成为上表面接触稳定器16。虽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防风件30相比,本防风件30的轴向的宽度不变,但是上表面的上端位于更上方。下表面与前壁14齐平。因此,防风件30的上表面的面积增加而成为沿着送风方向较长的倾斜面。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此,通过使防风件30的上表面的面积增加,能够抑制从横流风扇2吹出的空气沿着侧壁15流动。因此,能够降低在侧壁15的附近产生的送风紊乱,从而能够实现顺畅的送风。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6、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风件30形成为上表面接触稳定器16,下表面朝向下方倾斜。下表面的后端与前壁14相比位于下方,上表面成为沿着送风方向较长的倾斜面。因此,防风件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面积增加。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此,能够提高截断朝向与送风方向相反方向流动的空气的效果,并且降低在侧壁15的附近产生的送风紊乱,从而能够实现顺畅的送风。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外壳3形成有从吸入口4至吹出口5的空气通道6,横流风扇2设置于空气通道6,该横流风扇2将经过热交换器1的空气向吹出口5送出,设置有防止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的轴向端部吸入空气的防风件30,该防风件30设置成从空气通道的壁面突出。
由此,能够防止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吸入空气,消除在横流风扇2的端部的送风紊乱,从而能够降低噪声。
与横流风扇2相对地设置有稳定器16,稳定器16与空气通道6的前壁14相连,防风件30设置在稳定器16与空气通道6的前壁14的连接部17。因此,由于防风件30不从前壁14突出,所以空气通道6不会变窄,从而能够保持横流风扇2的送风性能。
防风件30覆盖由连接部17和空气通道6的侧壁15包围的角部。由此,能够截断沿着侧壁15朝向横流风扇2的空气流动。
防风件30形成为从连接部17朝向稳定器16的上游侧,随着朝向稳定器16的上游侧,防风件30的轴向的宽度变窄。由此,能够将从横流风扇2的端部吹出的空气顺畅地导入空气通道6内。
防风件30与空气通道6的前壁14齐平。由此,防风件30成为前壁14的一部分,不会妨碍送风。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作为防风件30的其他方式,如图18所示,防风件30以向空气通道6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前壁14。防风件30形成为从接近连接部17的前壁14的上游侧端部朝向前方延伸。防风件30的前端位于远离前壁14的空气通道6内。随着从前端朝向后端,防风件30的轴向的宽度变宽。由此,能够截断沿着前壁14朝向与送风方向相反方向的横流风扇2的空气流动。
此外,可以将防风件30设置成能够以向空气通道6突出的方式移动。防风件30的后端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前壁14或连接部17,并且设置有用于推出防风件30的弹簧等压靠构件。利用压靠构件的推力,防风件30离开空气通道6的壁面并被推入空气通道6内。防风件30与从横流风扇2吹出的空气的风压对应地进出。当空气通道6处于高压力损失状态时,由于风压弱,所以利用压靠构件推动防风件30而使其向空气通道6内突出。此时,防风件30防止从横流风扇2的吹出侧吸入空气。当空气通道6处于低压力损失状态时,由于风压比压靠构件的推力强,所以防风件30被风施压,保持成沿着空气通道6的壁面的状态。此时,不妨碍空气通道6内的空气的流动。
Claims (3)
1.一种空气调节机,在外壳形成有从吸入口至吹出口的空气通道,横流风扇设置于空气通道,所述横流风扇将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向吹出口送出,与所述横流风扇相对地设置有稳定器,所述稳定器与空气通道的前壁相连,其连接部形成平滑的曲面;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特征在于,设置有防止从横流风扇的吹出侧的轴向端部吸入空气的防风件,所述防风件设置成从空气通道的壁面突出,防风件覆盖由连接部和空气通道的侧壁包围的角部,防风件形成为从连接部朝向后方,并且朝向稳定器的上游侧的三角锥状,所述防风件的下表面和上表面面向空气通道,所述上表面为倾斜面,从稳定器沿着横流风扇的外周形成;所述下表面与 空气通道的前壁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随着朝向稳定器的上游侧,防风件的轴向的宽度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防风件形成为下表面朝向下方倾斜,下表面的后端与前壁相比位于下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23379 | 2015-02-09 | ||
JP2015023379A JP6616076B2 (ja) | 2015-02-09 | 2015-02-09 | 空気調和機 |
PCT/JP2016/052070 WO2016129379A1 (ja) | 2015-02-09 | 2016-01-26 | 空気調和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6035A CN106796035A (zh) | 2017-05-31 |
CN106796035B true CN106796035B (zh) | 2020-03-20 |
Family
ID=5661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2315.7A Active CN106796035B (zh) | 2015-02-09 | 2016-01-26 | 空气调节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16076B2 (zh) |
CN (1) | CN106796035B (zh) |
WO (1) | WO20161293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42582A (zh) * | 2016-08-29 | 2019-04-16 | 夏普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JP6369522B2 (ja) * | 2016-11-21 | 2018-08-0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
JP2018138854A (ja) * | 2017-02-24 | 2018-09-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 |
CN110107956A (zh) * | 2019-06-06 | 2019-08-09 | 宁波甬仿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39890U (zh) * | 1980-03-24 | 1981-10-22 | ||
JPH08121396A (ja) * | 1994-10-28 | 1996-05-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送風機 |
JP2000291973A (ja) * | 1999-02-02 | 2000-10-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JP2002061867A (ja) * | 2000-08-22 | 2002-02-28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650134A (zh) * | 2002-05-15 | 2005-08-0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JP2006057862A (ja) * | 2004-08-17 | 2006-03-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203926056U (zh) * | 2011-12-02 | 2014-11-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204063280U (zh) * | 2011-08-31 | 2014-12-3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
2015
- 2015-02-09 JP JP2015023379A patent/JP66160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26 CN CN201680002315.7A patent/CN106796035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26 WO PCT/JP2016/052070 patent/WO20161293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39890U (zh) * | 1980-03-24 | 1981-10-22 | ||
JPH08121396A (ja) * | 1994-10-28 | 1996-05-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送風機 |
JP2000291973A (ja) * | 1999-02-02 | 2000-10-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JP2002061867A (ja) * | 2000-08-22 | 2002-02-28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650134A (zh) * | 2002-05-15 | 2005-08-0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JP2006057862A (ja) * | 2004-08-17 | 2006-03-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204063280U (zh) * | 2011-08-31 | 2014-12-3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203926056U (zh) * | 2011-12-02 | 2014-11-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6035A (zh) | 2017-05-31 |
JP2016145692A (ja) | 2016-08-12 |
WO2016129379A1 (ja) | 2016-08-18 |
JP6616076B2 (ja) | 2019-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6035B (zh) | 空气调节机 | |
EP2463599B1 (en) | Wall-hanging air conditioner | |
EP2343458B1 (en) | Blower and heat pump utilizing said blower | |
KR101485609B1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JP2007024345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6340597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9790842B (zh) | 横流式风机及包括该横流式风机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 |
JP4859204B2 (ja) | 遠心ファンと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3833673A (zh) | 一种蜗壳结构、风机及吸油烟机 | |
CN110506164B (zh) | 螺旋桨式风扇及空调装置用室外机 | |
CN210832217U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JP5024349B2 (ja) | 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並びに空気清浄機 | |
JP4980440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0181058A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13080395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EP2280176A1 (en) |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 |
JP5590016B2 (ja) | ターボファン、空気調和装置 | |
JP2006038443A (ja) | 送風ダクト | |
CN111670324A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220816003U (zh) | 天花板埋入式换气扇 | |
JP2000120582A (ja) | 遠心送風機 | |
JP4926090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8661950B (zh) | 蜗壳、风机和制冷设备 | |
JP6445312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6346477U (zh) | 薄型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