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5116A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5116A
CN106775116A CN201710024734.7A CN201710024734A CN106775116A CN 106775116 A CN106775116 A CN 106775116A CN 201710024734 A CN201710024734 A CN 201710024734A CN 106775116 A CN106775116 A CN 106775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transistor
output end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4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5116B (zh
Inventor
郑志伟
杨康鹏
许育民
曹兆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24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5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5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每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每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一个个触控驱动电极;其中,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以确定触摸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面板既包括触控功能又包括显示功能,作为一种输入媒介,在显示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触控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检测电极。在触控显示面板工作过程,逐级输出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即实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扫描,并检测触控检测电极上的信号来确定触摸位置。在实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扫描过程中,一般需要从第一级触控驱动电极逐级扫描至最后一级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时间长,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以减小电路面积,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
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一个个触控驱动电极;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所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所述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以确定触摸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一个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触控驱动方法包括:
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多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所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
侦测到触摸信号时,多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由一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提供第一触控驱动信号。一般只有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工作,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不工作,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启动工作,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以精细定位,精确确定触摸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触控驱动电极对应两个触控驱动单元,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级数减小,可以减小电路面积。由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较短时间内完成一次触控驱动电极组的逐组驱动,也即对所有触控驱动电极完成一次驱动扫描,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扫描周期将缩短,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图2F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电路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电路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A,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每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13,每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对应的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13构成一个驱动电极组130;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对应一驱动电极组130,每一驱动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13。
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每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对应一个触控驱动电极13。
其中,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触控电极组130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触控电极组130的逐组驱动;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触控驱动电极13的逐级驱动,以确定触摸位置。
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可位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200,触控驱动电极13可位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300。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只有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工作,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停止工作。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130,逐组驱动触控电极组130,具体是多个第一触控单元11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130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通过检测触控检测电极上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侦测到触摸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13可以作为触控检测电极,或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独立的触控检测电极。当有触摸发生时,触控检测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发生变化,此时触控检测电极上的触控检测信号会发生变化,当检测到发生变化的触控检测信号,即侦测到触摸信号。然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停止工作,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启动工作,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逐级驱动触控驱动电极13,精确确定触摸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13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130,每个触控电极组130由一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提供第一触控驱动信号。一般只有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工作,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不工作,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启动工作,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13,以精细定位,精确确定触摸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触控驱动电极对应两个触控驱动单元(两个触控驱动单元同时为一个触控端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级数减小,可以减小电路面积。由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较短时间内完成一次触控驱动电极组的逐组驱动,驱动扫描周期将缩短,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例如对于图1A中每一触控电极组包括两个触控驱动电极13,完成一个触控的扫描周期时间将缩短为原来的一半,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两个触控驱动电极13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130为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触控驱动电极13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130,这样,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实现对触控电极组130的逐组驱动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进一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报点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触控电极组130中的触控驱动电极13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适应性配置。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图1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分别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
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级联,对于任意相邻的两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前一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与后一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电连接,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1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电连接;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用于逐级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
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级联,对于任意相邻的两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前一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2与后一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2电连接,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2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电连接;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用于逐级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一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输出的信号可以直接控制下一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工作,实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逐级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实现对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上一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可以直接控制下一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工作,实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逐级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实现对触控驱动电极13的逐级驱动。本实施例无需提供多个触发信号控制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和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工作,方便控制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电路结构简单。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上述任意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还分别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触控信号输入端和触控信号输出端。
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还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101和第一开关模块102,其中,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电连接,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的输出端A1与第一开关模块102的控制端B1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02的输入端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控信号输入端IN1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02的输出端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1电连接。
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还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器201和第二开关模块202,其中,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2、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2、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3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4电连接,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的输出端A2与第二开关模块202的控制端B2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202的输入端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IN2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202的输出端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2电连接。
在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时,第一移位寄存器101输出信号至第一开关模块102的控制端B1,第一开关模块102导通,第一开关模块102将输入端输入的第一触控驱动信号传输至其输出端,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也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时,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次级触发信号至下一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控制下一级第一移位寄存器101工作,进而下一级第一开关模块102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实现逐级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驱动电极组,即实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
在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时,第二移位寄存器201输出信号至第二开关模块202的控制端B2,第二开关模块202导通,第二开关模块202将输入端输入的第一触控驱动信号传输至其输出端,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也即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2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时,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次级触发信号至下一级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控制下一级第二移位寄存器201工作,进而下一级第二开关模块202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实现逐级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即实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位寄存器101、第二移位寄存器201、第一开关模块102、第二开关模块202和触控驱动电极13,按图示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为第一级至最后一级。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参见图2B,第一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第一反相器113、第二反相器114、第一与非门115、M个第三反相器116。
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的输入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电连接,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反相器11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电连接,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的输出端与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的输入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以及第一与非门115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电连接。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反相器113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反相器113的输入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反相器114的输入端与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反相器114的输出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与非门115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电连接。第一与非门115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三反相器116的输入端电连接,下一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上一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M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参见图2B和图2C,sstv1表示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输入的信号,sck1表示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的信号,sck2表示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输入的时钟信号,sctv1表示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输出的信号,ssa1表示第一移位寄存器输出端A1输出的信号。参见图2B和图2D,第一移位寄存器中使用一个第三反相器116,第一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阶段:
在t11阶段,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等效于一个反相器,第二时钟反相器112处于高阻态,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断开。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输入触发信号通过第一时钟反相器111和第二反相器114传输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输入低电平信号,经过第一与非门115和第三反相器116的作用,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在t12阶段,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等效于处于高阻态,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断开,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等效于一个反相器。第二时钟反相器112和第二时钟反相器的连接方式等效于两个反向并联的反相器这种连接方式,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2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A1输出高电平信号。
在t12之后阶段,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时钟反相器111等效于一个反相器,第二时钟反相器112处于高阻态,第二时钟反相器1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断开。触发信号输入端STV1输入触发信号通过第一时钟反相器111和第二反相器114传输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1,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1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A1输出低电平信号。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D,第二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三时钟反相器211、第四时钟反相器212、第四反相器213、第五反相器214、N个第六反相器、第二与非门,第二晶体管;
第三时钟反相器211的输入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STV2电连接。第三时钟反相器211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三反相器21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时钟反相器211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CK3电连接,第三时钟反相器211的输出端与第四时钟反相器212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四时钟反相器212的输入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以及第二与非门215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CTV2电连接,第四时钟反相器212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四时钟反相器212的第二控制端与第四反相器213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四反相器213的输入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五反相器214的输入端与第三时钟反相器21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五反相器214的输出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第二与非门215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CK4电连接。第二与非门215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下一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与上一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N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二移位寄存器中各器件的工作过程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类似,具体可参考第一移位寄存器各器件的工作过程的描述,不再赘述。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开关模块的电路图。参见图2E,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117,第一晶体管117的第一极与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IN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117的第二极与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117的栅极与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B1电连接。
图2F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开关模块的电路图。参见图2F,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217,第二晶体管217的第一极与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IN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217的第二极与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217的栅极与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B2电连接。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4和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5。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4的输出端OUT3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的触控信号输入端IN1电连接;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5的输出端OUT4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的触控信号输入端IN2电连接。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4用于产生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5用于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扫描结束后产生第二触控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4和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5分别包括公共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4可以根据其第一电平信号信号输入端和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13,此时触控驱动电极13作为触控使用;也可以根据其公共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输出公共电压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13,此时,触控驱动电极13作为公共电极使用。即实现触控驱动电极13复用为公共电极。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5可以根据其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和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13,此时触控驱动电极13作为触控使用;也可以根据其公共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输出公共电压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13,此时,触控驱动电极13作为公共电极使用。即实现触控驱动电极13复用为公共电极,这样可节省触控显示面板的电极层数,使触控显示面板做薄。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电路图。参见图3B,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14还包括第三晶体管152、第四晶体管153、第五晶体管154和第六晶体管155。第三晶体管152的第一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公共信号输入端TCOM1电连接,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一极与第五晶体管154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152的第二极以及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二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OUT3电连接;第三晶体管152的栅极以及第四晶体管153的栅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TSW1电连接。第五晶体管154的第一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TXH1电连接,第六晶体管155的第一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TXL1电连接,第五晶体管154的第二极以及第六晶体管155的第二极与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154的栅极以及第六晶体管155的栅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TSW2电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TXH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TXL1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TSW2输入高电平信号时,第五晶体管154导通,第六晶体管155关闭,第五晶体管154的第二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也即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一极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TSW2输入低电平信号时,第五晶体管154关闭,第六晶体管155导通,第六晶体管155的第二极输出低电平信号,也即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一极输入低电平信号。也即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一极输入脉宽调制信号。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TSW1输入低电平信号,第四晶体管153导通,第三晶体管152关闭,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一极输入的脉宽调制信号传输至第四晶体管153的第二极,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OUT3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也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此时,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TSW1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三晶体管152导通,第四晶体管153关闭,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公共信号输入端TCOM1输入的公共电压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152传输至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OUT3,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输出公共电压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这样可以节省电极层数量,触控显示面板易于做薄。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电路图。参见图3C,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七晶体管252、第八晶体管253、第九晶体管254和第十晶体管255。第七晶体管252的第一极与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公共信号输入端TCOM2电连接,第八晶体管253的第一极与第九晶体晶体管254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七晶体管252的第二极以及第八晶体管253的第二极与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OUT4电连接;第七晶体管252的栅极以及第八晶体管253的栅极与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TSW3电连接;第九晶体管254的第一极与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TXH2电连接,第十晶体管255的第一极与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TXL2电连接,第九晶体管254的第二极以及第十晶体管255的第二极与第八晶体管25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九晶体管254的栅极以及第十晶体管55的栅极与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TSW4电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TXH2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TXL2输入低电平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TSW4输入高电平信号时,第九晶体管254导通,第十晶体管255关闭,第九晶体管254的第二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也即第八晶体管253的第一极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TSW4输入低电平信号时,第九晶体管254关闭,第十晶体管255导通,第十晶体管255的第二极输出低电平信号,也即第八晶体管253的第一极输入低电平信号。也即第四晶体253管的第一极输入脉宽调制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TSW3输入低电平信号,第八晶体管253导通,第七晶体管252关闭,第八晶体管253的第一极输入的脉宽调制信号传输至第四八晶体管253的第二极,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OUT3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也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此时,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TSW3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七晶体管252导通,第八晶体管253关闭,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公共信号输入端TCOM2输入的公共电压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七晶体管252传输至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OUT3,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输出公共电压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控制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输出公共电压信号或者控制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输出公共电压信号。也可以控制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和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同时输出公共电压信号,以在触控驱动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时,增强对触控驱动电极的驱动能力。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还包括多个第三开关模块302。其中,第三开关模块302包括一个输入端B3、一个控制端A3和至少两个输出端D3,第三开关模块302的输入端B3与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OUT1电连接,第三开关模块302的输出端D3分别电连接至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第三开关模块302用于根据控制端A3输入的控制信号,在触控驱动的一帧内,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打开,侦测到触摸信号时关闭。其中,第三开关模块302的输出端B3的个数与每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13的个数相等,也就是说,第三开关模块302的输出端B3的个数与一个驱动电极组内的触控驱动电极13的个数相等。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期间,第三开关模块302导通,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输出的第一触控驱动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三开关模块302传输至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11对应的驱动电极组,即传输至驱动电极组中的触控驱动电极13。在第二触控驱动单元12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时,第三开关模块302关闭,可防止将每一驱动电极组内的触控驱动电极13短路,进而无法实现对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图4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第三开关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十一晶体管3021,第十一晶体管3021的第一极与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入端B3电连接,第十一晶体管3021的栅极与第三开关模块的控制端A3电连接,各第十一晶体管3021的第二极分别与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出端D3电连接。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基础上,还包括触控检测单元17和多个触控检测电极18,触控检测单元17与多个触控检测电极18电连接,用于接收触控检测电极18的触控检测信号,触控检测信号包括触控位置检测信号和触控动作检测信号。其中,触控检测电极18和触控驱动电极13交叉,触控驱动电极13和触控检测电极18之间形成耦合电容,当有触摸发生时,触控检测电极18上的信号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触控检测电极18上的信号,侦测到变化的信号时,确定侦测到了触摸信号。并可根据信号发生变化的触控检测电极确定触摸位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在触控驱动的一帧内,触控检测单元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控制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检测单元侦测到触摸信号时,控制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例如控制单元可以用于提供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各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时钟信号、各触发信号输入端输入的触发信号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为液晶显示装置。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61和阵列基板62,以及位于彩膜基板61和阵列基板62之间的液晶层63,液晶层63包括液晶分子630。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61和/或阵列基板62上。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和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62上,触控检测单元和触控检测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61上。
在本发明实施中,触控驱动电极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无需设置独立的公共电极层,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做薄。触控驱动电极作为触控驱动使用时,触控驱动电极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驱动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时,触控驱动电极输入公共电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每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每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的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每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一个触控驱动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方法可用于驱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驱动方法包括:
S710、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
S720、侦测到触摸信号时,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对应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开关模块,第一触控驱动单元通过第三开关模块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触控驱动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驱动图4A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在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之前,第三开关模块导通,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第三开关模块关闭,多个第二触控驱动电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对应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
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一个触控驱动电极;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所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所述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用于在侦测到触摸信号时,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以确定触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分别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触控信号输入端和触控信号输出端;
多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级联,对于任意相邻的两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前一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与后一级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用于逐级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
多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级联,对于任意相邻的两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前一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与后一级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用于逐级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分别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和第一开关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移位寄存器和第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发信号输入端、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时钟反相器、第二时钟反相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一与非门和M个第三反相器;
所述第一时钟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反相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反相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时钟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时钟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钟反相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钟反相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下一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与上一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M个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三时钟反相器、第四时钟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二与非门和N个第六反相器;
所述第三时钟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时钟反相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时钟反相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时钟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时钟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时钟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时钟反相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时钟反相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时钟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下一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与上一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N个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和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
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第一触控驱动信号,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第二触控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分别包括公共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
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公共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公共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九晶体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单元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三开关模块;
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一个输入端、一个控制端和至少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的触控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控制端的控制信号,在触控驱动的一帧内,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打开,侦测到触摸信号时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各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检测单元和多个触控检测电极,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与多个所述触控检测电极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控检测电极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触控检测信号包括触控位置检测信号和触控动作检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触控驱动的一帧内,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侦测到触摸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
12.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所述触控检测单元和所述触控检测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16.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对应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至少两个触控驱动电极构成一个触控电极组;多个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每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对应一个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触控驱动方法包括:
侦测到触摸信号之前,多个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一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电极组所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所述触控电极组的逐组驱动;
侦测到触摸信号时,多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驱动信号用于实现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逐级驱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模块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
在多个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依次输出第二触控驱动信号至对应的触控驱动电极之前,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导通,侦测到触摸信号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
CN201710024734.7A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Active CN106775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4734.7A CN106775116B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4734.7A CN106775116B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116A true CN106775116A (zh) 2017-05-31
CN106775116B CN106775116B (zh) 2020-02-07

Family

ID=58945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4734.7A Active CN106775116B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51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6824A (zh) * 2021-05-06 2021-07-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16117A (zh) * 2022-04-20 2022-07-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3439A1 (en) * 2011-08-04 2013-02-07 Kim Cheolse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CN104331196A (zh) * 2013-07-22 2015-02-04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50334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20529A (zh) * 2014-01-31 2015-08-05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448249A (zh) * 2014-06-20 2016-03-30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US20170010739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3439A1 (en) * 2011-08-04 2013-02-07 Kim Cheolse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CN104331196A (zh) * 2013-07-22 2015-02-04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50334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20529A (zh) * 2014-01-31 2015-08-05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448249A (zh) * 2014-06-20 2016-03-30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US20170010739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detection func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6824A (zh) * 2021-05-06 2021-07-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16117A (zh) * 2022-04-20 2022-07-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116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018B (zh) 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118473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及驱动方法、阵列基板
CN105206240B (zh) I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5590612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096900B (zh) 扫描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810136A (zh) 阵列基板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平面显示装置
CN106128379A (zh) Goa电路
CN108806571A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75409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双向移位暂存装置
CN106297630B (zh) 扫描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平面显示装置
CN105047155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goa扫描电路
CN107016971A (zh) 一种扫描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扫描信号控制方法
CN106098016B (zh) 扫描驱动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平面显示装置
CN105702196A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128348A (zh) 扫描驱动电路
CN10650247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48269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068033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测试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297636A (zh) 平面显示装置及其扫描驱动电路
WO2022116371A1 (zh)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940500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
CN106098102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7195281B (zh)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及装置
CN105259719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放电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6373538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阵列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